5.5_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5.5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5.5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显微镜和望远镜三维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

过程方法通过自制望远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

情感态度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教学重点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结构及原理。

教学难点视角的理解。

解决办法实物展示教师讲解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什么) 落实方式(方法与手段)设计意图(为什么这样教)一、复习导入(5分)二、研读目标(2分)三、自主学习(10分)四、合作探究(15分)望远镜一、提问,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引入新课1、复习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规律2、提问:我们能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些小物体。

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一般用放大镜来观察哪些物体?那如果现在你想观察一些更小的物体,比如植物的细胞,你们能用放大镜来观察吗?为什么?那么你们在生物课上用什么来达到这一目的的呢?天文爱好者用什么来观察遥远的星空的呢?1、学生讨论会议生物课上是怎样使用显微镜的。

显微镜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你们知道为什么显微镜能比普通放大镜放大的倍数大得多吗?2、指导学生观察显微镜的构造: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凹面镜),并说明各部分的用途。

3、小组讨论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为什么?1、探究: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至看清楚为止。

实验时注意几个问题:①物体是变大还是变小?②把两个凸透镜位置前后交换,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便于学生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知识。

学生通过回忆生物课上显微镜的使用,对显微镜的结构、使用有了初步印象,然后学习本节内容,便于理解。

通过探究,理解望远镜的原理。

易于知识理解五、当堂检测(5分)六、小组评价与课堂小结(5分)2、请学生谈谈探究活动中观察到了什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望远镜内容,找出望远镜的原理?3、提问:根据刚才我们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望远镜的大体原理,但不知道同学们注意到没有,物体距离物镜很远,他的像却离物镜很近,根据前面的学习这样成的像是缩小的,为什么是使用望远镜观察到的物体会感到物体被放大了呢?请同学们接着往下看,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4、请学生根据刚才的阅读回答问题,有不准确的地方应及时指出并补充,介绍视角概念。

八年级物理上册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阅读资料:
1609年,在荷兰的密特西波奇城里,有一家眼镜店。

有一天,眼镜店老板汉斯的孩子,悄悄地拿了几块镜片,有老花的,也有近视的,和邻居的几个孩子玩儿。

他们本来是想模仿大人,把镜片架在自己的眼睛上,可是他们的眼睛既不近视,又不老花,这些镜片对他们当然都不合适。

只有把它们靠在离眼睛比较远的地方,才能看清楚镜片后面的东西。

有一个淘气的孩子忽然想到了一个异想天开的游戏。

他一只手拿着近视镜片,一只手拿着老花镜片,把它们一前一后地举在眼前,他透过两块镜片向远处一望,不由得又惊又喜地喊了起来:“嗨!真奇怪,礼拜堂的尖塔,突然变得这样近啦!”他的发现使得小朋友们异常兴奋。

大家又喊又叫,惊动了眼镜店的老板汉斯。

汉斯起来一看,真了不起!孩子们在游戏中竟发现了一种可以望远的透镜。

当时,荷兰正在跟西班牙打仗。

汉斯做了一架望远镜献给了荷兰皇帝,可以用它来侦察敌情,皇帝很高兴,赏了汉斯很大一笔钱。

后来,望远镜的做法传到了法国,又由法国传到意大利。

伽利略听到了这个消息,自己设计制造了一架天文望远镜,用来观察天上的星星。

人类这才打开了宇宙的大门。

荷兰的那几个小孩还发现,镜片越是凸得厉害,用它来看东西越显得大。

50多年以后,一位名叫列汶胡克的英国看门人,知道了这个消息以后,自己磨制镜片,制造成了第一架显微镜。

这位看门人打开了一个人类从没见过的微生物世界。

少年朋友,你大概没想到吧,游戏帮助人们打开了两个世界的大门。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掌握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准备:显微镜、望远镜、实验材料和实验器材。

四、教学步骤:Step 1:引入话题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用途和重要性。

Step 2:讲解显微镜的原理和结构1.显微镜的原理:显微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和放大作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用凸透镜放大放置在显微镜物镜下的物体,然后再用凸透镜放大放置在显微镜目镜下的物体,最终形成放大的镜像。

教师可以现场演示这个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显微镜的原理。

2.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目镜、视野管、台面等部分组成。

物镜是位于物体下方的透镜,目镜是位于视野方向的透镜,视野管连接目镜和物镜,台面用来放置待观察的物体。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拆装实物显微镜,了解显微镜的各个部分的作用。

Step 3:讲解望远镜的原理和结构1.望远镜的原理:望远镜是利用光的反射或折射来观察远处物体的仪器。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用凹面镜或凸面镜放大放置在望远镜物镜处的物体,然后再用凹面镜或凸面镜放大放置在望远镜目镜处的物体,最终形成放大的镜像。

教师可以现场演示这个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望远镜的原理。

2.望远镜的结构:望远镜主要由物镜、目镜、视野管、三脚架等部分组成。

物镜是位于物体朝向的透镜或反射镜,目镜是位于视野方向的透镜,视野管连接目镜和物镜,三脚架用来支撑望远镜。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拆装实物望远镜,了解望远镜的各个部分的作用。

Step 4:操作实践教师可以在实验室或户外进行显微镜或望远镜的操作实践。

学生可以观察和放大不同的物体,体验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Step 5:总结提升教师可以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和结构进行总结,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5. 5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播放ppt图片,同步讲解】1.显微镜的构造主要由物镜、目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

(1)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焦距短,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2)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焦距长,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放大镜。

(3)载物台:承载被观察物体。

(4)反光镜:增加光的强度,照亮被观察的物体。

2. 显微镜成像的基本原理(1)物镜: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被观察物体首先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落在了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2)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把物镜形成的放大的实像再次放大,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3)物体通过整个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4)显微镜的成像光路图:【边画光路图边讲解】3.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微小的物体通过显微镜后被两次放大,因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一般在镜头上标有“n×”字样,例如n=5,即为放大望远镜示意图双筒望远镜我们见到的普通望远镜和军事望远镜都是双筒的,是双筒望远镜。

它的两个镜筒都是拐了弯的,在拐弯处分别安装了两个“全反射棱镜”。

这种设计一方面缩短了镜筒的长度,另一方面经过那两块棱镜的两次反射也能使本来倒立的像正立过来。

(2)望远镜的原理①物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像处于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②目镜: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两次成像,先缩小,后放大。

(3)望远镜的成像光路图【边画光路图边讲解】注意:①目镜把物镜所成的像进行放大。

目镜所成的像正倒和大小是相对于物镜所成的像而言的。

最后成像与物体本身比,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②物镜和目镜的距离等于两个透镜的焦距之和。

(由于物体距望远镜的距离很大,第一次成像在物镜的焦点附近且无限靠近焦点,可以近似地认为在焦点处,要使目镜的放大倍数尽可能最大,则这个像要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且尽可能靠近焦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 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5 (新版)新

八年级物理上册 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5 (新版)新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2.会利用透镜自制显微镜和望远镜●过程与方法1.能独立完成探究活动,观察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2.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能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领略奇妙的自然景观,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2.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2.对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教学难点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教师用:显微镜、望远镜、自制多媒体课件学生用:白纸、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焦距分别为5cm、10cm)、显微镜、植物细胞装片【教学过程】2、望远镜(1)引入(1)视角:是从眼睛的光心向反射式望远镜【板书设计】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2.原理:物体通过物镜成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作为目镜的“物体”,通过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二、望远镜1.结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

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2.原理: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三、视角1、定义:是从眼睛的光心向物体的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2、影响视角大小的因素:物体本身的大小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四、探索宇宙【教学反思】亮点:1.主导思想:在教法上,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很轻松的将学生引入本节知识体系中,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在学法上,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合作交流中感受探究的乐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主要思路:(1)利用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突破由两组凸透镜组合成像得出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这一难点。

(2)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显微镜和望远镜成像光路图,加深对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的理解。

不足:在探索宇宙这一环节上,多媒体展示的略多些,可能在时间安排上有欠合理;另外本节知识点不是本章的重点,是否要适当的降低些要求。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5.5显微镜和望远镜(附教学反思)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5.5显微镜和望远镜(附教学反思)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教学重点: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教学难点: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挂图、火柴盒、无色透明塑料膜、水、烧杯、滴管、装片(植物).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方案一:大家一定知道外国有个情人节是2月14日,你们知道为什么有人把7月7日叫做中国的情人节吗?这儿有个望远镜,可以看到天上的“牛郎星”与“织女星”,今天晚上,谁想借去试着观察一下?出示望远镜模型,啊,这样简单,说不定,学了今天的知识,我们每个人就都能用身边的器材自己制作一台望远镜呢?出示课题导入。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使学生带着期待步入课堂。

方案二:播放一段“探索宇宙、微生物”方面的音像资料。

①大家都知道,在人类同疾病作斗争的历史上,找到像痢疾菌、伤寒菌、艾滋病病毒、非典病毒等样本是找到抑制或杀死这些细菌或病毒的关键。

②透望天空、漫步宇宙是人类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那么,科学上进行这些显微、远望等探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和望远镜是怎样的成像原理呢?③你们在七年级已经用过显微镜了,谁知道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属于凹透镜还是凸透镜?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台显微镜呢?出示课题导入。

方案三:提问激趣,引出课题:生物课上是怎样使用显微镜的?是由哪几部分组成?你们知道为什么显微镜能比普通的放大镜放大倍数大得多吗?二、推进新课探究点一显微镜1.介绍显微镜的发明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

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数以百计的“新的”微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从人体到植物纤维等各种东西的内部构造。

显微镜还有助于科学家发现新物种,有助于医生治疗疾病。

1931年,恩斯特·鲁斯卡通过研制电子显微镜,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

这使得科学家能观察到像百万分之一毫米那样小的物体。

1986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奖。

2.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自制水滴显微镜。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教学目标】知道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初步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对人类认识世界的作用。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

【重点难点】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显微镜、望远镜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准备显微镜、望远镜各一个。

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教学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入: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世界中,有很多微小的事物我们肉眼无法看到,但借助显微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们的真面目。

同样地,我们也可以借助望远镜来探索遥远的宇宙。

那么,显微镜和望远镜是如何帮助我们看到那些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事物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介绍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发展历程和作用。

引导学生观察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构造,并让学生描述其特点。

二、学习新课学习显微镜的构造和原理。

(1)展示显微镜的构造,让学生了解其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通过多媒体课件或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即凸透镜成像规律。

(3)引导学生探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物镜、目镜的关系。

(4)让学生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体验其成像效果。

学习望远镜的构造和原理。

(1)展示望远镜的构造,让学生了解其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通过多媒体课件或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望远镜的成像原理,即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望远镜中的应用。

(3)引导学生探究望远镜的放大倍数和物镜、目镜的关系。

(4)让学生尝试使用望远镜观察星空,体验其成像效果。

比较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异同点。

(1)让学生比较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构造和原理异同点。

(2)让学生比较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用途异同点。

讨论:显微镜和望远镜对人类认识世界的作用。

(1)讨论显微镜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讨论望远镜在天文观测中的应用。

(3)讨论显微镜和望远镜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影响。

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⒈知识与技能: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及成像原理⒉过程与方法:尝试应用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尝试用组合法学习及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⒊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知道显微镜和凸透镜基本结构及成像原理。

难点: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增大视角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⒈教法:采用指导、讨论、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⒉学法:自学、小组合作探究教具:显微镜、望远镜学具: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教学过程:㈠、新课引入:用幻灯片展现人类可以看到人眼无法直接看到的物体----细菌、雪花及宇宙中的天体。

你知道这些物体都是通过什么观察到的吗?㈡、新课:1.视角要知道它们为什么能看清,需先弄清这样一个事例:当我们站在一头牛的附近观察它和站在远处观察它,哪一次观察的清楚一些?看到它的大小一样吗?实际上牛的大小变了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看课件。

先给学生讲清视角的概念,再让学生自学P72图3.5-4,弄清视角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要看清物体,就要增大视角,用什么方法增大视角呢?2.显微镜我们要看清书中较小的字,应用什么看会更清楚?那么要看清人眼直接无法看到的细菌,又应用什么来观察呢?它是如何增大视角的呢?自学P71-72,结合书中的图片及讲台前的实物,思考:(1)显微镜两端的透镜分别叫做什么?(2)显微镜有什么特点(目镜和物镜有什么区别)?(3)观察目镜和物镜分别成什么样的像?各自相当于什么的镜头?观看幻灯片上的显微镜光路图。

(4)显微镜是如何改变视角的?3.望远镜如果我们想看清宇宙中的物体,又要用什么去观察呢?(400多年前荷兰一个磨眼睛片的手艺人不经意地用一前一后放置的两个镜片看远处物体,发现物体近了很多,后来意大利伽利略知道此事后,研究后制成了第一台望远镜,改进后观看了银河系、月球、太阳、土星等,发现了宇宙许多天文现象),它又是怎样成像的呢?自学P72,结合书中的图片及讲台前的实物,思考:(1)望远镜两端的透镜分别叫做什么?物镜的直径为什么比较大?物镜是不是一定要是凸透镜?(2)望远镜有什么特点(目镜和物镜有什么区别)?(3)目镜和物镜分别成什么样的像?各自相当于什么的镜头?观看幻灯片上的望远镜光路图。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和成像规律难点: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2分钟)(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过渡语:人类可以看到人眼无法直接看到的物体----细菌、宇宙中的天体。

你知道这些物体都是通过什么观察到的吗?要了解这些我们这一节就来学习5.5显微镜和望远镜。

(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同时教师板书课题。

二、先学环节(15分钟)(一)出示自学指导过渡语: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看课本P103-106内容,勾划知识点并记忆,可查资料但要独立完成。

1.显微镜镜筒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什么透镜?靠近眼睛的叫什么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的叫什么镜?2.课本中是怎样介绍显微镜原理的?3.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靠近眼睛的叫什么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的叫什么镜?4.课本中是怎样介绍望远镜原理的?(7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完成检测题。

准备展示)(二)自学检测反馈过渡语:请同学们合上课本做下面的检测,注意思考,独立完成。

5分钟完成自学检测题,让5个小组的的同学到黑板前展示,书写成绩和题目成绩记入小组量化,要求书写认真、规范,下面同学交换学案,小组长组织成员用红笔将错误画出,准备更正。

1.显微镜镜筒两端各有一组,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靠近眼睛的叫,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

2.显微镜原理: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

经过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细小的物体了。

3.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做,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做。

4.望远镜原理: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个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2019版人教版物理《5.5显微镜和望远镜》示范教案

2019版人教版物理《5.5显微镜和望远镜》示范教案

屏山县金江初级中学《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师集体备课教案课时编号 NO:授课时间:第周星期年月日科目物理年级八年级主备人课题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上课人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制望远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教学重点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结构及原理。

教学难点视角的理解。

问题探讨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特点要点记忆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特点教具、学具准备视角的理解。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提问,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引入新课1、复习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规律2、提问:我们能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些小物体。

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一般用放大镜来观察哪些物体?那如果现在你想观察一些更小的物体,比如植物的细胞,你们能用放大镜来观察吗?为什么?那么你们在生物课上用什么来达到这一目的的呢?天文爱好者用什么来观察遥远的星空的呢?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二、显微镜1、请同学说一说生物课上是怎样使用显微镜的?显微镜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你们知道为什么显微镜能比普通放大镜放大的倍数大得多吗?2、指导学生观察显微镜的构造: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凹面镜),并说明各部分的用途。

讲述并板书:物镜:使物体成一个放大的像。

目镜:将第一次成的像再次放大 3、小组讨论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为什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载玻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回答以上的问题。

三、望远镜1、探究: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至看清楚为止。

实验时注意几个问题:①物体是变大还是变小?②把两个凸透回顾知识并回答回答问题:要想观察植物的细胞,不能用一般的放大镜,因为虽然放大镜能得到放大的的像,但放大的倍数有限。

必须用显微镜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要想观察遥远的星空,必须用天文望远镜。

思考,发表意见。

组成部分:目镜、物镜…观察,找出组成显微镜的各部分目镜:靠近眼睛的镜头。

5.5望远镜和显微镜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5.5望远镜和显微镜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望远镜和显微镜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2)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和宇宙结构的历程。

2.科学思维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教学难点: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三、教学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还不具备很好的实验探究能力,所以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要求不能太严。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对于凸透镜成像有了一点点的了解,但是对于具体的显微镜和望远镜学生还很模糊。

所以这节课应多鼓励学生勇敢的进行合作探究四、教学过程(一)新课讲解引入新课在生活、生产、科技活动中, 我们总会遇到看不清楚物体的情况。

要么是物体太小,要么就是它距离我们太远! 所以能否看清楚物体与物体大小有关, 也与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一般情况, 正常人把物体放在眼前25厘米左右,看得最清楚,眼睛最不易疲劳。

活动一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看一看这些规律对我们看清物体有着什么样的效果。

显微镜组合方式引入当我想看清一个微小的物体,我们可以借助凸透镜的放大作用,但是当一个凸透镜达不到理想的放大效果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利用多个凸透镜对物体进行连续放大呢?比如投影仪和放大镜组合在一起,你们还能想到哪些组合方式呢?思考一下,一会一起发在我们的屏幕上。

下面,由老师来为大家演示第一种组合方式下找像的过程。

首先,第一个透镜实现投影仪的效果,我们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时我们撤走光屏,仍然能够看到这个实像。

【核心素养目标】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教案(2022新课标)

【核心素养目标】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教案(2022新课标)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5.5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

(2)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

(3)了解“中国天眼”在人类探索宇宙中的作用及我国科学家建设“中国天眼”过程中的卓越贡献。

2.科学思维:通过凸透镜成像规律,用不同的透镜观察微小物体和远处的物体。

3.科学探究:通过自制望远镜,感受物理应用于实际的乐趣。

4.科学态度与责任:(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教学重点:透镜的性质教学难点:透镜的应用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显微镜、放大镜、凹透镜、望远镜。

教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016年9月25日,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在我国贵州省正式投入使用,被称为“中国天眼”。

FAST工程——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启用,开始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波。

使得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先进了20年。

南仁东(1945年2月-2017年9月15日),出生于吉林辽源,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天文学家,“中国天眼”的主要发起者和奠基人,“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南仁东曾任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射电天体物理和射电天文技术与方法,曾获全国创新争先奖、改革先锋称号、改革先锋奖章。

2017年9月15日因病逝世,享年72岁。

放大镜能将被观察的物体放大,能否利用两个放大镜组合观察更微小的物体呢?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一)显微镜放大镜是利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工作的。

一般的放大镜,放大的倍数有限,要看清楚动植物的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就要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知道影响视角大小的因素。

(3)能说出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2. 过程与方法:体验利用两个透镜组成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实践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和成像原理。

教学难点:知道视角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放大镜的图片。

【过渡】放大镜能帮助我们看到细小的东西,但是如果我们要观察一片叶子、一根头发的结构,用放大镜还可以吗?显然是不行的,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借助于更精细的仪器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二)讲授新课1.显微镜【过渡】我们回到刚刚的问题,如果我们想看细小的结构,放大镜不足以满足的情况下,就应该使用显微镜了。

在生物课中,我们应该会接触到要透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那么,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就很必要了。

展示显微镜的结构,结合课本图5.5—1。

(1)目镜:一组靠近眼睛的透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物镜:一组靠近物体的透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反光镜:凹面镜,使光线集中。

课件展示显微镜的光路图。

(2)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先用一个接近物体的凸透镜使物体成一放大的实像,然后再用另一个接近眼睛的凸透镜把这个实像再一次放大。

图片展示显微镜下的微观结构:雪花、细胞、头发。

【过渡】刚刚我们看到的知识显微镜的其中一种类型,但它们的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在以后的学习中,你们可能还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放大倍数更大的显微镜。

(3)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显微镜。

【过渡】显微镜能帮我们看到微小的结构,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新闻,某天晚上有流星,天文爱好者就会挑选最佳观察地点,用望远镜观察。

这里,望远镜就是帮助我们去观察宇宙更大的空间。

2、望远镜(1)望远镜的结构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五章5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五章5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显微镜和望远镜在科学探索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的准确性。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严谨对待实验数据,尊重客观事实,培养科学精神。
3.增强学生对我国科学家在显微镜和望远镜领域所取得成就的自豪感。
通过了解我国科学家在显微镜和望远镜研究方面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开始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显微镜下的细胞图像和望远镜拍摄的宇宙星空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像是如何得到的?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了解,包括使用过哪些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过哪些物体等。这样既能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又能增强他们对新课的兴趣。
a.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认识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主要结构。
b.通过多媒体演示和教师讲解,让学生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c.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使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小组合作,促进交流。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操作显微镜和望远镜,交流观察心得,解决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8.深入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在我国科研领域的应用,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伊始,可以通过展示显微镜下的奇妙世界和望远镜捕捉到的宇宙奥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为后续教学内容打下兴趣基础。
2.分步骤教学,循序渐进。
对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原理和应用,教师应设计分步骤的教学活动,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帮助学生逐步构建知识体系。

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课程重点(内容)1、显微镜;2、望远镜;3、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知识总结★难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原理★考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及成像原理★教具——挂图★过程一、显微镜1.结构——镜头两端各有一个透镜组2.原理图物镜目镜把物放大看投影仪原理放大镜原理两镜成像:倒、大、实正、大、虚总体成像:正立、放大、虚像3.f目﹥f物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1.2.两镜成像:倒、小、实正、大、虚3. f目﹤f物4. 视角放大口径参数:如 7×35放大倍数例1、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D )A.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B.观察物体的像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张开;C. 欲将物象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D.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增多,视野变暗。

例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光屏上已经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此时用一块橡皮泥粘住凸透镜中间一小部分,则光屏上所成像( C )A.像消失了B.像没有变化C.像比原来暗了D.像中间部分看不清了例3、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烛焰和光屏的距离为16cm,把透镜移到距烛焰4m时,屏上刚好得到一个和透镜大小的光斑,则透镜向右移动4 cm时,屏上看到一个和烛焰等大清晰的像。

★小结:——引导学生小结显微镜构造:①物镜原理 f<u<2f②目镜原理放大镜作用望远镜构造:①物镜原理 u>2f②目镜原理放大镜作用★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动手动脑学物理参考答案]1.注意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做一下,但要注意安全,不要让烧热的玻璃珠碰到身体.2.把放大倍数较大(焦距较短)的凸透镜放在靠近眼睛的位置时,远处物体看上去变大了;两个放大镜位置对调以后,远处物体看上去变小了.为了使远处的物体看得更清楚,就要使物体放大,所以要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如果两个放大镜焦距相同,就没有放大作用了.★板书设计★反思: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跟密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天然气的家庭其报警装置应放在灶台下方,因为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大B.调配鸡尾酒时,质量大的一种沉在下面C.部队行军时携带的饼干与常用饼干相比,质量相同时的体积更小D.在测量油的密度实验时,测空杯的质量是必不可少的2.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把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A.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作为人工降雨的主要材料B.用纳米薄层和纳米点制造存储器等纳米电子器件C.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滚落的“石头”D.用熔点较低的酒精制成能测量较低温度的寒暑表3.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光线进入眼睛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4.现有以下关于凸透镜的说法①所有的凸透镜都只有右侧一个焦点;②凸透镜使能够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③任何一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都将会聚于一点;④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随时变化的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②正确C.只有③④正确D.只有④正确5.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和光传播都需要介质B.光速和声速一样大C.声传播需要介质,光传播不需要介质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在屏幕上开成手影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7.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C.“回南天”墙壁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这是发生了“熔化”现象D.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蔬菜就不容易冻坏,这是利用了水凝固放热8.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同学们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量筒测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液面最高处相平B.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可以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再读数C.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应让整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D.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过程中,发现横梁不平衡时可调节平衡螺母9.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B.声呐搜寻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C.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快10.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会上,同学们的呐喊声越大,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B.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C.发声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响度和声速不受影响D.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二、填空题11.体积为0.5m3的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中1/3,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kg,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_kg/m3。

八年级物理上册 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观察、实验、探究




望远镜、显微镜各5组;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表二:课堂教学设计卡
课题
显微镜和望远镜
时间
教者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师:用幻灯片展现人类可以看到很小很小的物体――原子;看到140亿光年远的星星。
人类多了一双更神奇的“眼睛”。这一双“更神奇的眼睛”是什么呢?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表一:课前教材分析卡
课题
显微镜和望远镜
时间
教者




·知识与技能
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
·过程和方法
通过自制望远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结构及原理
教学难点
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教学方法
2、显微镜基本原理
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三) 望远镜
1、望远镜基本结构
指出:
与显微镜相反,长焦距的放在前面作物镜,然后再用短焦距的作目镜进行观察
2、望远镜成像原理
物体在物镜的二倍焦距之外(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在目镜的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表三:课后教学反思卡
课 题
显微镜和望远镜
时 间
教 者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第5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第5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第5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2.掌握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使用方法。

3.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在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显微镜•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显微镜的构造和零件名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 望远镜•望远镜的基本原理•望远镜的构造和零件名称•望远镜的使用方法三、教学重点1.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2.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通过一些图片或实物展示显微镜和望远镜,引起学生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兴趣。

第二步:介绍显微镜(10分钟)1.通过简短的讲解,介绍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2.引导学生认识显微镜的各个零件名称,如目镜、物镜、载物台等。

3.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包括调焦、调光等。

第三步:展示显微镜的应用(15分钟)1.向学生展示显微镜在生活中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如观察显微生物、纤维结构等。

2.提醒学生使用显微镜时注意的事项,如用纸巾擦拭镜片、轻拿轻放等。

第四步:介绍望远镜(10分钟)1.通过简短的讲解,介绍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2.引导学生认识望远镜的各个零件名称,如镜筒、物镜、目镜等。

3.讲解望远镜的使用方法,包括调焦、观察远处物体等。

第五步:展示望远镜的应用(15分钟)1.向学生展示望远镜在天文观测等方面的应用。

2.提醒学生使用望远镜时注意的事项,如避免阳光直射镜片、保护望远镜等。

第六步:小结与巩固(10分钟)1.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和构造进行小结。

2.强化学生对显微镜和望远镜使用方法的理解。

3.布置相关练习作为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情况: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操作显微镜和望远镜时的准确度和仪器使用技巧。

3.练习成绩评价:批改学生的课后练习,评价学生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或实验室,进一步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应用。

5.5显微镜和望远镜(物理教案 初中 八年级)

5.5显微镜和望远镜(物理教案 初中 八年级)
二、新课教学
显微镜的构造?
显微镜的原理是什么?
如何使用显微镜?
结合课本图5.5—1投影.让学生讲解.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反光镜可旋转,能使反射光线从下方照射到被观察的物体上,增大物体的亮度.
载物台用来放置被观察的物体,载物台中央有一圆孔,反射镜反射的光线从下方穿过圆孔,照射在被观察物体上.
教学难点
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教学器材
投影仪、投影片、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人眼观察物体的细微结构时,分辨本领是有限的.把物体移近些,可以看得清楚些,借用放大镜可以看得更清楚些,但对于太细微的结构,如生物的细胞,移得再近,用放大镜也是看不清楚的.我们从实验中可看出用两个凸透镜可以放得更大.利用这个原理就制成了显微镜,想了解它吗?想了解什么?
三、探索宇宙(学生阅读)
在地面上用望远镜观察星空时,星体发来的光在穿过大气层的时候,要被吸收一些,还要受到不规则折射的影响,因此大大影响像的质量,为改进对星体的观察,1990年美国向太空发射了一台望远镜,叫哈勃太空望远镜.
三、课堂练习
106页动手动脑学物理1.2.
四、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
五、布置作业
练习册
课节
1课时
课题
5.5显微镜和望远镜
课型
新课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授课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显微镜和望远镜》学案
宽城四中:班级:姓名:课堂自评:
一.课前复习: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很多凸透镜的知识.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回答以下问题:
1、照相机成立的的像。

物体在,像在
2、投影仪成立的的像。

物体在,像在
3、放大镜成立的的像。

物体在
二.学习目标:
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

三.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103-105页,完成下面的填空:
1、显微镜:显微镜的结构: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靠近眼睛的是,物体通过物镜成、的像(相当于的镜头);物镜成的像经过目镜再成
的像(相当于)。

经两次成像就可以看到人眼看不到的极其微小的物体了。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_______放大倍数与_______放大倍数的乘积。

观察图5.5—1,显微镜的物镜焦距比较_______,目镜焦距比较_______。

2、望远镜:望远镜是由和两组透镜组成。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用来把物镜成的像。

望远镜的物镜焦距_______,目镜焦距________。

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的较大,是为了会聚更多的光,以便观测到更暗的。

视角:物体的两端跟眼睛中心所夹的_____。

视角越大,成的像越,看物体越清楚。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近大远小”。

3、探索宇宙: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_______;1846年,科学家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预测被用望远镜发现一颗行星,命名为_________。

目前人类观测到的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约___________光年。

太阳周围有八大行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____条轨道上。

四.学测同步:
显微镜的原理: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的__________,能成一个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能成一个像,经过两次放大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的像。

例1: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们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
A.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望远镜的原理:物镜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___,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个的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倒立或正立)的像。

例2: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
B.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
C.所有望远镜的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视角越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越,人对物体看的越清晰。

物体的大小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决定视角的大小。

物体越,离眼睛越,视角越大。

例3:小明站在平面镜前,当他逐渐靠近镜子时,由于像相对于他的眼睛所成的视角逐渐,所以产生一种“像在变大”的错觉,其实所成的像的大小,因为平面镜成的像。

例4:小明观察远近不同和高矮不同的两根竹竿,眼睛感到最高的是()
A.15m远1.7m高的 B.15m远1.5m高的
C.10m远1.7m高的 D.10m远1.5m高的
五.课后巩固、提高:
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叫做目镜,叫做物镜。

物镜所成的像是、的实像,它离目镜的距离在。

2、望远镜中被观察物体到物镜的距离远大于,使远处物体在______附近成像。

3、做透镜成像实验时,烛焰的像在屏幕的下边缘处,如果不改变烛焰及屏幕的位置,而打算移动透镜使像移到屏幕的中央,应将透镜向移。

4、显微镜最下端反光镜的作用是()
A.反射载物片上物体发出的光B.反射由目镜处射来的光
C.反射由物镜中射来的光D.反射光源发出的光使其会聚在被观测物体上
5、同一个物体离眼睛越近,其视角()
A.越小B.越大C.不变D.无法确定
6、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要用__________,观察远处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要用________。

7、显微镜和望远镜在构造上的共同特征是它们大都是由______组_________组成,并且大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镜。

8、为了得到更加清晰的天体照片,可把天文望远镜安置在________外,以避免_______的干扰。

9、显微镜的反光镜用的是( )
A.凹透镜B.平面镜C.凸透镜D.凹面镜
10、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有发散作用,目镜有会聚作用
B.物镜有会聚作用,目镜有发散作用
C.物镜得到放大的像,目镜再次成放大的像
D.物镜得不到像,目镜得到物体放大的像
六.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