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
中华鲟的行为和特征
中华鲟的行为和特征
一、行为:
1、产卵:中华鲟会在长江上游的特定河段产卵,通常在金沙江下游和三峡大坝上游的河段。
2、迁徙:中华鲟是淡水鱼类中具有长途迁徙习一的品种。
它们每年都会从海洋溯流而上,进入长江上游进行繁殖。
3、索饵:中华鲟在海洋中生活时,会进行长距离的迁徙,通常在靠近河流的沿海地带寻找食物。
4、集群:中华鲟喜欢集群,通常在同一河段会有多个群体活动。
二、特征:
1、体型:中华鲟体型较大,身体延长,头部略扁平。
2、鳞片:中华鲟身体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鳞,背鳍、臀鳍的外缘有硬棘。
3、鳃裂:中华鲟鳃裂大,鳃耙多且短小而尖锐。
4、繁殖:中华鲟繁殖周期长,性成熟年龄大,产卵场在长江上游的宜宾一带。
5、生活习性:中华鲟生活在长江及近海的大型江河中,喜居深水,善游泳,性温和。
6、食性:中华鲟属于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主要以虾蟹、小型鱼类、头足类等为食。
7、寿命:中华鲟寿命较长,可达40龄以上。
8、体重:中华鲟体重可达数百公斤。
关于中华鲟的知识
关于中华鲟的知识嘿,你们知道吗?我觉得中华鲟可太神奇啦!有一次呀,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种超级大的鱼,它的样子好特别哦。
后来我才知道,这种鱼叫中华鲟。
中华鲟长得可威风啦!它的身体长长的,就像一艘小潜艇。
它的身上有硬硬的鳞片,摸起来肯定很粗糙。
它的嘴巴尖尖的,好像能一下子就把好吃的东西都抓住。
中华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鱼呢。
听说它们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好长时间啦,就像我们的爷爷奶奶的爷爷奶奶那么老。
所以呀,大家都叫它们“水中的活化石”。
活化石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它们从很久很久以前就生活在地球上,一直活到了现在。
这可太了不起啦!中华鲟生活在长江里。
长江可长可长啦,就像一条巨龙。
中华鲟在长江里游来游去,它们有时候会游到大海里去玩。
但是,它们不管游到哪里,最后还是会回到长江里生宝宝。
中华鲟妈妈生宝宝的时候可辛苦啦。
它们要游回长江的上游,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然后把宝宝生下来。
可是,现在中华鲟的数量越来越少了。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人类有时候会做一些不好的事情。
比如,我们会往长江里扔垃圾,这样就会把中华鲟的家弄脏。
还有哦,有些人会去抓中华鲟,这可太不对啦!中华鲟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而不是去伤害它们。
我们可以怎么做才能保护中华鲟呢?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不乱扔垃圾。
如果我们看到有人往长江里扔垃圾,我们可以去告诉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
我们还可以告诉身边的人,让大家都知道中华鲟的重要性,一起保护它们。
我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的中华鲟在长江里快乐地游来游去。
我也希望大家都能和我一样,喜欢中华鲟,保护中华鲟。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中华鲟永远生活在我们的地球上吧!。
中华鲟
“水中熊猫”-中华鲟它们皮肤黝黑油亮,身长3米有余,体重达200公斤。
7月盛夏,长江汛期,江水涌入大海,引诱这群巨型生物进入长江。
它们逆流而上,肩负着繁衍后代的重任,穿越急流、浅滩和峡谷,经过30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在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产卵,然后返程回到大海。
这就是中华鲟。
一种在海洋和江河洄游的巨型鱼类。
名称由来——“寻根之旅”据研究记述,因中华鲟特别名贵,外国人也希望将它移居自己的江河内繁衍后代,但中华鲟总是恋着自己的故乡,即使有些被移居海外,也要千里寻根,洄游到故乡的江河里生儿育女。
在洄游途中,它们表现了惊人的耐饥、耐劳、识途和辨别方向的能力,所以人们给它冠以“中华”二字。
夏秋两季,成群结队的中华鲟游回来了生活在长江口外的浅海域回游到长江,历经3000多公里的溯流博击,才回到金沙江一带产卵繁殖。
产后待幼鱼长大到15cm 左右,又携带他们旅居外海。
它们就这样世世代代在长江上游出生,在大海里生长,养成了身居海外不忘故乡的习惯。
正是由于这种执着的回归、寻根的习性,所以人们称它为“中华鲟”。
此外,它在鱼类演化史中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医学上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别名及其分布中华鲟体型修长,体纺锤形,头尖,头顶骨片裸露。
口下位,呈一横裂。
口前吻腹有2对须。
体被5列骨质化硬鳞,背部1列,体侧及腹侧各2列。
尾鳍为歪形尾,上叶长,下叶短。
它们眼睛以前部分扁平成犁状,并向上翘。
口在头的腹面,成一条横裂,口能够自由伸缩。
上下唇具有角质乳突。
口前方并列着4根小须。
眼睛很小。
眼后有喷水孔。
鳃孔大,鳃膜与峡部相连。
鳃耙呈短柱状,薄而尖,14~28枚,一般为18枚左右。
33年前,它是长江中的望族,是渔民最常见的鱼类之一。
它的兄弟、长江三大鲟鱼之首——白鲟也在长江游曳,而达氏鲟成群结队,数量庞大。
如今,这个长江鲟鱼家族已死气沉沉,体型最大的白鲟早已消失,野生达氏鲟很多年无人见到,中华鲟也传来噩耗。
2014年11月,媒体报道称科研机构对中华鲟自然产卵情况进行监测首次未见长江野生中华鲟产卵迹象,或将灭绝这是最后的野生中华鲟?多年来,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多集中在11月中旬,少数年份会在11月下旬。
中华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华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近2亿年前繁殖下来的古老物种,且与鱼类以及脊椎动物的起源与进化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中华鲟是一种江海洄游性鱼类,且洄游距离长,这对研究鱼类的洄游习性有相当高的科研价值;作为白垩纪的子遗种类,在众多的学术领域被称为活化石。
建立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不仅可以保护中华鲟,保护生物多样性,使其免遭灭绝,而且可以通过保护其生态环境,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中华鲟
我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多样, 我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多样,鲟形目鱼类的 种类和数量都较丰富,分布广泛,北自黑龙江、 种类和数量都较丰富,分布广泛,北自黑龙江、 额尔齐斯河,南到珠江, 额尔齐斯河,南到珠江,以及我国沿海大部分 近岸海区都曾有过它们的分布记录, 近岸海区都曾有过它们的分布记录,只是随着 纬度的降低,其种类和数量都略有减少。 纬度的降低,其种类和数量都略有减少。 尽管它不是中国特产, 尽管它不是中国特产,但却由于模式产地在中 国而出名。 国而出名。后来有人根据当时的中国历史和后 人的工作推测是广州。它的分布较广, 人的工作推测是广州。它的分布较广,在我国 的渤海的大连沿岸、旅顺、辽东湾、辽河; 的渤海的大连沿岸、旅顺、辽东湾、辽河;黄 河北部辽宁省海洋岛及中朝界河鸭绿江; 河北部辽宁省海洋岛及中朝界河鸭绿江;山东 石岛、黄河、长江、钱塘江、宁波、瓯江、 石岛、黄河、长江、钱塘江、宁波、瓯江、闽 台湾基雄及珠江水系等。 江、台湾基雄及珠江水系等。在长江可达金沙 江下游;在珠江水系可上溯西江三水封开, 江下游;在珠江水系可上溯西江三水封开,北 江达乳源,甚至达广西浔江、郁江、柳江; 江达乳源,甚至达广西浔江、郁江、柳江;在 海南省沿岸亦产。 海南省沿岸亦产。 现在中华鲟主要分布于 我国长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 我国长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
中华鲟是底栖鱼类,食性非常狭窄,属肉食 中华鲟是底栖鱼类,食性非常狭窄, 性鱼类,在江中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动迟缓的 性鱼类, 底栖动物为食,在海洋主要鱼类为食,甲壳类次 底栖动物为食,在海洋主要鱼类为食, 之,软体动物较少。河口区的中华鲟幼鱼主食底 软体动物较少。 栖鱼类蛇鲲属和蛹属及鳞虾和蚬类等,产卵期一 栖鱼类蛇鲲属和蛹属及鳞虾和蚬类等, 般停食。 据研究记述,因中华鲟特别名贵, 般停食。 据研究记述,因中华鲟特别名贵, 外国人也希望将它移居自己的江河内繁衍后代, 外国人也希望将它移居自己的江河内繁衍后代, 但中华鲟总是恋着自己的故乡,即使有些被移居 但中华鲟总是恋着自己的故乡, 海外,也要千里寻根,洄游到故乡的江河里生儿 海外,也要千里寻根, 育女。在洄游途中,它们表现了惊人的耐饥、耐 育女。在洄游途中,它们表现了惊人的耐饥、 劳、识途和辨别方向的能力,所以人们给它冠以 识途和辨别方向的能力, 闪光的“中华”二字。 back 闪光的“中华”二字。
中华鲟
我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多样,鲟形目鱼类的 种类和数量都较丰富,分布广泛,北自黑龙江、 额尔齐斯河,南到珠江,以及我国沿海大部分 近岸海区都曾有过它们的分布记录,只是随着 纬度的降低,其种类和数量都略有减少。 尽管它不是中国特产,但却由于模式产地在中 国而出名。后来有人根据当时的中国历史和后 人的工作推测是广州。它的分布较广,在我国 的渤海的大连沿岸、旅顺、辽东湾、辽河;黄 河北部辽宁省海洋岛及中朝界河鸭绿江;山东 石岛、黄河、长江、钱塘江、宁波、瓯江、闽 江、台湾基雄及珠江水系等。在长江可达金沙 江下游;在珠江水系可上溯西江三水封开,北 江达乳源,甚至达广西浔江、郁江、柳江;在 海南省沿岸亦产。 现在中华鲟主要分布于 我国长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
中华鲟生理结构特殊,既有古老软脊鱼的特征,又 有现代诸多硬骨鱼的特征。形近鲨鱼,鳞片呈大形骨板 状;鱼头为尖状,口在颌下。从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进 化的某些痕迹,所以被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具有很 高的科研价值。是长江中的瑰宝! back
形态特征:
中华鲟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 口前有4条吻须,口位在腹面,有 伸缩性,并能伸成筒状,体被覆 五行纵行排列骨板,背面一行, 体侧和腹侧各两行,每行有棘状 突起。鲟是一亿五千万年前中生 代留下的稀有古代鱼类,它介于 软骨与硬骨之间,骨骼的骨化程 度普遍地减退,中轴为未骨化的 弹性脊索,无椎体,随颅的软骨 壳大部分不骨化。尾鳍为歪尾型, 偶鳍具宽阔基部,背鳍与臀鳍相 对。腹鳍位于背鳍前方,鳍及尾 鳍的基部具棘状鳞,肠内具螺旋 瓣,肛门和泄殖孔位于腹鳍基部 附近,输卵管的开口与卵巢远离。 back
中华鲟 - 生存现状
中华鲟的产卵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当长 江三峡工程建成运行后,10月份水库将大量蓄 水,将水库水位从145米提高到175米,使下泄 流量显著减少,10月平均流量从建坝前的 18980米、3/秒减少到11090米、3/秒,减少 了41%,这将使本来就不大的中华鲟宜昌产卵 场的面积进一步缩小,使中华鲟的自然繁殖受 到更为不利的影响。今后应加强对中华鲟的保 护工作,对用于人工繁殖和科学试验亲鲟的捕 捞数量和捕捞地点、时间,应严格限制,切实 保护沿江和河口区的幼鲟,扩大中华鲟人工繁 殖放流的规模,让中华鲟这一珍稀物种得以长 期生存繁衍下去。
中华鲟
2000年后,两家每年加起来也只能捕捞二三十尾。
2008年,农业部组织专家论证,估算繁殖群体不足200尾,野生种群岌岌可危,科研捕捞就此叫停。
2013年,葛洲坝下游的野生中华鲟产卵场,繁殖季节,未监测到任何卵和受精卵,自从葛洲坝建成后截断中 华鲟产卵路径,32年来头一次停止自然产卵。
体色在侧骨板以上为青灰、灰褐或灰黄色,侧骨板以下逐步由浅灰过渡到黄白色;腹部为乳白色。各鳍呈灰 色而有浅边。
最大体长5米,常见体长40-130厘米。背鳍50-54;臀鳍30-34;胸鳍48-54;腹鳍32-42;鳃耙9-15+6-10。 体长为体高的6.71-8.75倍,为头长的2.83-3.17倍。头长为吻长的1.90-2.83倍,为眼径的12.36-19.
中华鲟
鲟科鲟属动物
01 动物学史
03 栖息环境 05 分布范围
目录
02 形态特征 04 生活习性 06 繁殖方式
07 下级分类
09 主要价值
目录
08 保护现状
中华鲟(学名:Acipenser sinensis;英文名:Chinese Sturgeon):是硬骨鱼纲、鲟科的鱼类。常见个 体体长0.4-1.3米,体重50-300千克;最大个体体长5米,体重可达600千克。是中国长江中最大的鱼,故有“长 江鱼王”之称。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口前有4条吻须,口位在腹面,有伸缩性,并能伸成筒状,体被覆五行大 而硬的骨鳞,背面一行,体侧和腹侧各两行。尾鳍为歪尾型,偶鳍具宽阔基部,背鳍与臀鳍相对。腹鳍位于背鳍 前方,鳍及尾鳍的基部具棘状鳞,肠内具螺旋瓣,肛门和泄殖孔位于腹鳍基部附近,输卵管的开口与卵巢远离。
中华鲟鱼介绍及图片
中华鲟鱼介绍及图片一、外貌特征中华鲟体长形,两端尖细,背部狭,腹部平直。
头呈长三角形。
吻尖长。
鼻孔大,两鼻孔位眼前方。
喷水孔裂缝状。
眼小,椭圆形,位于头后半部。
眼间隔宽。
口下位,横裂,凸出,能伸缩。
唇不发达,有细小乳突。
口吻部中央有2对须,呈弓形排列,其长短于须基距口前缘的1/2,外侧须不达口角。
鳃裂大,假鳃发达。
鳃耙稀疏,短粗棒状。
背鳍1个,后位,后缘凹形,起点在臀鳍之前。
臀鳍与背鳍相对,在背鳍中部下方。
腹鳍小,长方形,位体中央后下方,近于臀鳍。
胸鳍发达,椭圆形,位低。
尾鳍歪形,上叶特别发达,尾鳍上缘有1纵行棘状鳞。
幼鱼体表光滑,成鱼体表粗糙。
具5纵行骨板。
背部正中1行较大,背鳍前有8-14块,背鳍后有1-2块;体侧骨板29-43块;腹侧骨板13-17块;臀鳍前后各有1-2块。
成熟鱼额、顶骨在背中线上彼此不紧接,留下长形的额、顶骨间缝(或间孔),可见到下面的软骨脑颅。
脊椎结构上,只有9枚左右完整的壳状椎体,在两枚基背片之间有2-4枚间背片。
尿殖管结构上,中华鲟内输卵管较短,雄体的内输卵管末端封闭,不具内输卵管盲管。
体色在侧骨板以上为青灰、灰褐或灰黄色,侧骨板以下逐步由浅灰过渡到黄白色;腹部为乳白色。
各鳍呈灰色而有浅边。
体长128-440毫米。
背鳍50-54;臀鳍30-34;胸鳍48-54;腹鳍32-42;鳃耙9-15+6-10。
体长为体高的6.71-8.75倍,为头长的2.83-3.17倍。
头长为吻长的1.90-2.83倍,为眼径的12.36-19.41倍,为眼间隔的3.44-3.93倍。
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9-2.73倍。
(测量标本8尾,分别采自长江、上海、广东、浙江省宁波、福建省福州。
)二、生活习性中华鲟形态威猛,个体硕大,寿命较长,**长命者可达40岁,是淡水鱼类中个体**、寿命**长的鱼。
中华鲟进江后,必须在江里滞留一年,于第二年10月到达产卵场所。
在这一年里,中华鲟并不是一直溯江而上,而是时游时停,有时在河道坑洼处潜伏几天不动。
中华鲟保护等级
中华鲟保护等级
中华鲟保护等级是国家一级动物。
1988年,中国首次公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华鲟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010年,中华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升级为“极危级”保护物种。
中华鲟别名鲟鲨、大腊子,故称鱣、鲟鳇鱼、着甲鱼。
属于鲟科鲟属动物。
中华鲟体形呈纺锤形,头尖吻长,口前有吻须,口位于腹面,体被有五行大且硬的骨磷。
具备五种鳍,后位是凹形后缘的背鳍;臀鳍与背鳍相对,位于背鳍中下方;长方形的腹鳍位于体中央后下方,近于臀鳍;椭圆形的胸鳍更为发达;歪形尾鳍,上叶特别发达。
中华鲟的体色以侧骨板为分界线,在侧骨板以上为青灰、灰褐或灰黄色,侧骨板以下逐步从浅灰过渡到黄白色;腹部一般为乳白色;鳍部为浅灰色。
中华鲟
生殖特点: • Βιβλιοθήκη 华鲟是典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在海中生长发育。在淡水栖
息一年性腺逐渐发育。 9-11月份至江上游产卵。产卵期需在 水温18.0-20.5℃ 。 • 在产卵群体中,雄鱼年龄一般为9-22岁,体重40-125千克; 雌鱼为16-29岁,体重172-300千克据观察,中华鲟每年平均 增长速度较快,雄鱼5-8千克,雌鱼为8-13千克。但从幼鱼长 到大型成鱼需8-14年。其性成熟较晚达到初次性成熟,就可以 繁殖后代了。 • 属一次排卵类型。产粘着性沉性卵,卵粘在石砾上孵化。受精 卵约经5-6昼夜孵化,刚出膜的仔鱼带有巨大的卵黄囊,形似 蝌蚪,顺水漂流。
THANKS.
化人体心脑血管及防止老年痴呆等均具有明显的作用,对烫伤、烧伤也有较好的治疗效 果。 • 鱼肉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齐全。 • 鱼籽酱富含增强兴奋因子,为世界三大珍味之一。 • 鲟鱼体内含有的高质量鱼胶,对强身壮体,益脑明目效果尤为显著。 • 鲟鱼的骨及其骨髓(俗称龙筋)含有抗癌因子,食之可起防癌作用
• 制作者:魏伟仟 • 演讲者:杨振彰
中华鲟
中华鲟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中华鲟: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中华鲟(学名:Acipenser sinensis) 科别:鲟科 别名:大癞子、覃龙、鲟鱼 幼鱼体表光滑,成鱼体表粗糙。体长平均约40厘米,最长达130厘米,体重最 高达600千克。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口前有4条吻须,口位在腹面,有伸 缩性,并能伸成筒状,体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鳞,背面一行,体侧和腹侧各 两行,尾鳍为歪尾型,肠内具螺旋瓣,肛门和泄殖孔位于腹鳍基部附近,输 卵管的开口与卵巢远离。
学术价值: 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是鱼类的共同祖先-古棘鱼的 后裔,距今有一亿四千万年的历史。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在 鱼类演化史中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研究生物进化、地质、地貌、 海侵、海退等地球变迁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从它身上 可以看到生物进化的某些痕迹,所以被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
中华鲟科普知识
中华鲟科普知识1. 介绍中华鲟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淡水鱼类之一。
它属于中华鲟科,又称为鲟鱼科,是鳞鲢目鲟亚目的唯一一科。
中华鲟在我国古代被称为“水鳇”,有着重要的经济和科学研究价值。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中华鲟的科普知识。
2. 外貌特征中华鲟的体形较大,通常体长在2到3米之间,最大体长可以达到5米以上。
它的身体呈流线型,有银色的鳞片覆盖,背部呈深蓝色,腹部为白色。
中华鲟的口腔较大,具有尖锐的齿,用于捕食猎物。
它的尾鳍发达,有助于迅速游动。
3. 生活习性3.1 栖息地中华鲟主要栖息于中国长江流域的淡水环境中,包括长江和其主要支流。
它喜欢生活在深水区域,通常选择清澈、急流的河段作为栖息地。
3.2 食性中华鲟是肉食性动物,以小型鱼类、甲壳类动物和软体动物为食。
它的口腔内有锐利的齿,用于捕捉猎物。
中华鲟的食物链中处于高位,是江河水域的重要掠食者。
3.3 繁殖中华鲟的繁殖期一般在每年的春季。
雄性鱼和雌性鱼会聚集在特定的繁殖地点,进行产卵和受精。
雌性鱼会产下大量的卵子,并粘附在底部的卵石上。
中华鲟的繁殖过程需要经历多个阶段,包括卵、仔鱼和幼鱼等。
4. 保护状况4.1 濒危状态由于过度捕捞、栖息地破坏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中华鲟的数量急剧减少,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目前,中华鲟的存活数量已经非常有限,需要加强保护措施,避免进一步减少。
4.2 保护措施为了保护中华鲟,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禁止捕捞中华鲟,对违法捕捞者进行严厉的处罚。
其次,加强栖息地的保护和恢复工作,保护中华鲟的生活环境。
同时,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对中华鲟的了解,并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
5. 科普教育中华鲟是我国的珍稀物种,进行科普教育对于增加公众对中华鲟的认识和保护意识非常重要。
5.1 学校教育在学校的自然科学教育中,增加对中华鲟的介绍和相关知识的教学内容。
通过讲解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鲟的生态特征和保护现状。
中华鲟简介
中 华 鲟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主要分布于长江干ɡàn 流,它的起源可以追溯sù到两亿四千万多年前的三叠diã纪早期,因而被称作活化石,远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wěi 鱼。
中华鲟是淡水鱼类中最大的鱼,它个体硕shuî大,形态威武,长可达4米多,体重超过千斤,可活一二百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属于软骨硬鳞鱼类,身体长梭suō形,吻部犁lí状,口小无牙,基部宽厚,吻端尖,略lüâ向上翘。
口下位,成一横列,口的前方长有短须。
眼细小,眼后头部两侧,各有一个新月形喷水孔,全身披有棱lãnɡ形骨板五行。
尾鳍qí歪形,上叶特别发达。
身体呈椭圆筒形,口前有四条触chù须,用来搜寻水底的无脊jǐ椎zhuī动物、小鱼和其他食物。
属于典型的海河洄huí游性鱼类,像游牧民族,生在江河里,长在海洋中,在那里成长、发育,从幼鲟孵出游入大海到成年鲟返回长江繁fán 育后代,最短也需要十年的时间。
完全成熟后,再迁qiān 移到我国浅海地区进入河口,在那里肥育、栖qī息xī。
秋季,顺长江逆nì流而上,直至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一带产卵繁fán 殖zhí。
幼鱼孵出后,便跟随着亲鱼远征,向河口、海洋游去。
在耗时近两年、游程近万里的溯sù河洄游繁殖及降河游向大海过程中,中华鲟粒食不进,全靠消耗自身的营养储chǔ备来维系畅游的体力,堪kān 称鱼类中忍饥耐饿的冠军。
中华鲟鱼肉质肥美,卵可制鱼子酱,是珍贵食品;鳔biào 和脊jǐ索suǒ可制鱼胶,所以过去一直遭到过度捕捞。
许多水利工程由于忽视生态平衡,也使这种鱼类自然资源遭受严重影响。
现在,中华鲟鱼有濒bīn 于灭绝的危险,因此要严加保护。
中华鲟科普知识
中华鲟科普知识
中华鲟是一种生长在长江流域的底栖鱼类,属于中华鲟科,是中国特有的珍贵物种之一。
其身体长约2-3米,body较粗壮,尾部有一对小鳍和大鳞片。
中华鲟在长江流域的生境环境十分重要,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们常常在江河中游荡,捕食小鱼和小虾,在其生长过程中,为长江流域提供了重要的行动动力。
中华鲟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被列为濒危物种,而根据对种群数量的调查显示,其数量已经下降到了极其危险的程度。
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以及湿地开发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中华鲟的繁殖和生存都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保护中华鲟这个物种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
目前,政府和环保团体正在开展各种形式的努力,比如增强监管力度,控制捕捞数量,以及加强环境保护等等。
同时,科研机构也在不断研究中华鲟的保育问题,并且开展了许多针对中华鲟的研究工作,以此为基础,制定出了比较完善的保育计划。
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华鲟这一物种,我们不仅需要政府和科研机构的共
同努力,也需要更广泛的社会参与。
作为民众,我们可以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和拒绝购买非法捕捞中华鲟的鱼类产品等方式,积极参与中华鲟的保育工作,共同守护这一地球上宝贵的物种。
在今后的保育工作中,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共同守护这些美丽的珍稀物种。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从身边做起,对中华鲟这一物种投入保护力量,相信未来这些珍贵的物种一定会继续在长江流域生长壮大。
对中华鲟保护的认识
对中华鲟保护的认识1. 中华鲟的背景介绍中华鲟是中国的特有物种,被誉为“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淡水鱼类之一。
它是长江流域的珍稀生物,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华鲟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科学价值,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水域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 中华鲟面临的威胁中华鲟数量急剧减少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对其栖息地和繁殖环境的破坏所致。
水污染、水利工程建设、过度捕捞等因素都对中华鲟种群造成了严重威胁。
根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中华鲟在长江流域几乎已经灭绝,仅在长江下游及其支流中还有少量存活。
3. 中华鲟保护现状为了保护中华鲟这一珍稀物种,中国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在法律层面上,已经建立了相关法规和来保护中华鲟及其栖息地。
其次,建立了一系列自然保护区和鱼类保护区,划定了中华鲟的保护范围。
此外,还开展了中华鲟的人工繁育和放流工作,以增加其种群数量。
4. 中华鲟的生态重要性中华鲟作为长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水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它是长江水域食物链的关键物种之一,对于控制水体中有害生物数量、维持水体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中华鲟还在繁殖季节为其他水生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5. 中华鲟的科学研究价值中华鲟是科学研究者们关注和探索的对象之一。
它具有独特的进化历史和遗传特征,在进化、遗传、行为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对中华鲟能够能够能够能够能够能够能够能够能否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和生物界的规律。
6. 中华鲟保护面临的挑战尽管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但中华鲟的保护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栖息地的破坏和水污染问题仍然存在,这对中华鲟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其次,过度捕捞和非法捕捞问题仍然存在,破坏了中华鲟的种群数量和结构。
此外,缺乏长期有效的监测和保护机制也是中华鲟保护面临的挑战之一。
7. 加强中华鲟保护的建议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华鲟这一珍稀物种,我们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中华鲟保护区范围
中华鲟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鱼类,被称为“水里的大熊猫”,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为了保护中华鲟这一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中国政府设立了中华鲟保护区。
中华鲟保护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主要支流和湖泊的一些河段,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地区,包括四川、云南、青海等省份。
具体的保护区范围由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划定,并根据中华鲟的栖息地和迁徙路径进行规划划定。
保护区的建立旨在保护中华鲟的栖息环境,减少人为干扰和捕捞,推动中华鲟的种群自然增长和栖息地恢复。
同时,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中华鲟保护区范围可能随着时间和保护工作的需要而有所调整,因此最准确和最新的信息建议向当地的有关部门或权威机构进行咨询。
中华鲟保护证书
中华鲟保护证书
中华鲟保护证书是我国为保护濒危物种中华鲟而颁发的一种证书。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具有极高的生态、科学和文化价值。
然而,由于过度捕捞、水污染、栖息地破坏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华鲟的数量急剧减少,处于濒危状态。
中华鲟保护证书是我国为了保护中华鲟这一濒危物种而实施的一项管理措施。
中华鲟保护证书主要针对从事中华鲟繁殖、养殖、运输、销售等业务的单位和个人,通过对其进行规范管理,确保中华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中华鲟保护证书的信息,建议咨询相关部门或专家。
中华鲟,拿什么拯救你
中华鲟,
长江流域在中生代以前相继进入海盆期、湖盆期的发展,大陆水系贯通,软骨硬鳞科的一个分支在某个时刻游进了亚洲的淡水水系,而中华鲟的祖先很可能就是从那
▲ 潘氏北票鲟鲟的救助。
面对人类社会的变化,古老的生灵,能来得及做出调整吗?1970年,葛洲坝工程建设伊始,人们逐步开展中华鲟的保护并建立保护机制;19811982LINK 最后,借用重庆自然博物馆动物星球厅的一句警言,呼吁大家行动起来保护这些
步”。
大
型溯河物种,也是
最古老的脊椎动物。
它既有古老软脊鱼
的特征,又有现生硬
骨鱼的特征。
我们可
生物
扫码告诉我们。
中华鲟
珍稀食材、药食同源、绿色天然、美味健康
中华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尊称“长江鱼王”“淡水中的大熊猫”。
鲟鱼肉厚骨软,全身可食,肉质鲜美。
特别适合于儿童和老年人食用。
中华鲟营养价值之高被列为欧洲,豪门贵族高规格宴会绝不可少的一道主菜,鲟鱼卵制作的鱼子酱更是世界三大珍味之一。
英国国王爱德华二世将鲟鱼命名为皇帝鱼,古罗马、中国古代皇室均将其视为珍品。
鲟鱼的吻及鱼胃、鱼筋(脊索,俗称龙筋)均为国宴佳肴。
中华鲟全身是宝:中华鲟骨所含的抗癌因子是目前的主药源鲨鱼的15至20倍。
素有“鲨鱼翅,鲟鱼骨,食之延年益寿,滋阴壮阳”之说。
鲟鱼鳔含骨胶原达80%,对恶性肿瘤、肾虚、肠出血及神经衰弱等均有显著疗效。
鲟鱼脂肪含有12.5%的DHA(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和EPA (亦称脑黄金)。
可加强大脑发育,提高大脑功效。
鲟鱼皮肉有美容的功效,长期食用可消斑去皱、平衡油脂,使面色红润、肌肤富有弹性,消除“痘痘”,亦是研制美容化妆品最好的生物原料。
长期食用鲟肉,对久治不愈的腰痛、胃病和脱发等、均具有显著疗效。
感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对中华鲟的人工
驯化、繁殖成功,让我们寻常百姓家也能品尝到“国宴佳肴”。
鲟鱼百科
鲟鱼(xún yú)(Sturgeon)是世界上现有鱼类中体形大、寿命长、最古老的一种鱼类,迄今已有2亿多年的历史,称之为“水中活化石”。
【名称】:鲟【拉丁文学名】:Acipenser sturioLinnaeus【英文名】:Common sturgeon【分类】:鱼纲,辐鳍亚纲,鲟形目,鲟科,鲟属。
【体长】:0.5-7米不等【体重】:多数种的常见个体都在几十公斤至数百公斤,欧洲鳇最大个体1600公斤,我国中华鲟最大个体600公斤。
【形态】:鲟鱼是世界上现有鱼类中体形大、寿命长、最古老的一种鱼类。
鲟鱼系现存的古老生物种群,起源于亿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素有水中“熊猫”之称。
鲟鱼以其奇特的体形而被作为观赏鱼饲养。
鲟鱼的头呈犁形,口下位,尾歪形,体背5行骨板。
其幼鱼与成鱼均具观赏价值,其中施氏鲟(分布于黑龙江)自人工繁殖成功后,其幼鱼已正式作为观赏鱼进行人工饲养。
【地理种群差异】:目前地球上尚有鲟(鳇)鱼26种:分布于北美7 种、欧洲12种、亚洲11种(我国8种)。
【分布情况】:鲟鱼集中分布于北半球,在我国江河及沿海生活有8种鲟鱼,其中3种分布于新疆,2种在黑龙江,2种在长江,1种在长江至珠江各河流及沿海。
【物种状况】:少数种类为极其濒危物种【生活习性】:鲟鱼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及小型鱼类为食。
【生活环境】:鲟鱼对水质要求比较严格,喜生活于流水、溶氧含量较高,水温偏低,底质为砾石的水环境中。
鲟鱼-世界现存鲟鱼种类一览(前为英文名称,后为拉丁文学名)钝吻鲟 Siberian sturgeon Acipenserbaeri Brandt短吻鲟 Shortnose sturgeon Acipenserbrevirostrum Lesueur达氏鲟 River sturgeon Acipenserdabryanus Dumeril黄鲟 Lake sturgeon Acipenserfulvescens Rafinesque俄国鲟 Russian sturgeon Acipenser gueldenstaedti Brandt中吻鲟 Green sturgeon Acipenser medirostris Ayres裸腹鲟 Ship sturgeon Acipenser nudiventris Lovetzky尖吻鲟 Atlantic sturgeon Acipenser oxyrhynchus Mitchill小体鲟 Sterlet 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施氏鲟 Amur sturgeon 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中华鲟 Chinese sturgeon Acipenser sinensis Gray闪光鲟 Stellate sturgeon Acipenser stellatus Pallas鲟 Common sturgeon Acipenser sturio Linnaeus高首鲟 White sturgeon Acipenser transmontanus Richardson匙吻鲟 Paddlefish Polyodon spathula白鲟 Chinese paddlefish Psephurus gladius拟铲鲟 Asiatic shovelnose sturgeon Pseudoscaphirhynchus fedtschenkoi短尾拟铲鲟 Pygmy sturgeon Pseudoscaphirhynchus hermanni丝尾拟铲鲟 Threadtail sturgeon Pseudoscaphirhynchuskaufmanni苍铲鲟 Pallid sturgeon Scaphirhynchus albus铲鲟 Shovelnose sturgeon Scaphirhynchus platorhynchus鲟鱼-濒危物种鲟鱼类隶属于鲟形目,全世界现有鲟鱼2科6属26种。
中华鲟保护法
中华鲟保护法
中华鲟保护法是指为了保护中国特有物种中华鲟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中华鲟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濒危物种之一。
中华鲟生长非常缓慢,性成熟周期长,繁殖困难,受到过度捕捞、水污染和水利工程等因素的威胁,数量急剧减少。
为了保护中华鲟,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制定中华鲟保护法。
该法规规定了对中华鲟的保护目标、保护区域的划定、保护措施、监测和执法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法律还对非法捕捞、销售和运输中华鲟提出了明确的禁止,并规定了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
中华鲟保护法的实施,增强了对中华鲟的保护力度,强调了保护该物种的重要性,促进了社会各界对中华鲟保护的关注和参与。
此外,该法还为中华鲟的栖息地保护和水环境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推动了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鲟成熟期长,生长周期长,繁殖率低。其寿命为50年左右,一般雄性11岁、雌性14岁才开始生殖。雌性相隔3~5年才产一次卵,在自然界的成活率仅,所以经不起环境的剧烈变化,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则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中华鲟具有溯河洄游的习性,是长江中洄游路线最长的。每年7~8月,在我国黄海、东海等东部沿海大陆架附近索饵、育肥的中华鲟成体,纷纷汇聚于长江口等河口处,然后溯江而上,到产卵场所繁殖后代,冬季则在河床深槽等适宜的场所越冬。整个洄游过程大约历时一年,路途长达3000余公里。从进入长江以后,中华鲟便开始绝食,在淡水中消耗的能量和性腺发育需要的物质,全靠在海中所积累的大量脂肪来供给。它们的产卵场所位于长江上游的宜宾一带具有石质河床的江段,这里水流湍急,含氧量充沛,水质、水温非常适宜。
(选自2009年第5期《百科知识》,本刊有删改)
中华鲟
作者:李湘涛
来源:《初中生世界·七年级》2016年第05期
中华鲟俗称腊子、鲟鱼、鳇鱼等,体形较大,一般体长为2.5米左右,体重约200千克。
中华鲟是我国的特产珍稀物种,主要分布在长江水系,此外,在辽河、黄河、淮河、钱塘江、闽江和珠江等水域也都有发现。它属于很原始的硬骨鱼类,祖先与恐龙处于同一个时代,为白垩纪古棘鱼的后裔,距今已有一亿三千多万年的历史,故有“活化石”之称。在它的身上,仍然保留着许多遗留下来的原始特征,如全身的骨骼大部分是软骨,体表有硬鳞,尾为歪形,有吸水孔,肠的里面有一个接一个的漏斗状螺旋瓣等。但它也有一些现代硬骨鱼的特点,如有少数硬骨,有鳃盖,有较大的、仅有1室的鳔,繁殖为体外受精等。所以,它是介于软骨鱼与硬骨鱼之间的一个过渡性类型,称为软骨硬鳞鱼类,在鱼类的起源和演化历史的研究上有着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