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幼儿思维发展
幼儿园观察记录思维发展情况
幼儿园观察记录思维发展情况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儿园儿童在思维方面的发展情况,我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观察记录。
本次观察的对象是一个3-4岁的幼儿园小朋友,以下是我的观察记录:观察一:逻辑思维能力在观察中,我注意到小朋友表现出较为成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进行拼图游戏时,他能够迅速地观察每块拼图的形状和颜色,并且有条不紊地将它们正确地拼接在一起。
他能够根据形状的相似性和拼图图案的延续性来进行匹配和判断,这显示出了他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
观察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一次自由绘画活动中,小朋友展现出了较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他能够自由发挥,画出了各种色彩鲜艳、富有想象力的图画。
他使用了不同的画笔和颜色,将他的想法表达得十分清晰。
此外,他还能够与其他小朋友分享他的创意,并倾听并接受其他小朋友的建议,这体现了他良好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观察三:问题解决能力在进行搭积木游戏时,小朋友展现出了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
面对复杂的积木结构,他能够耐心观察、思考,并采用不同的策略尝试搭建。
当遇到困难时,他并不轻易放弃,而是继续努力尝试,直到成功完成搭建任务。
这表明他具备坚韧不拔的品质和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观察四:语言思维能力在观察中,我发现小朋友在语言表达方面表现得相当流利和准确。
他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够正确运用语法和词汇。
他能够正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其他小朋友解释自己的想法。
这显示出他在语言思维能力方面的发展水平较高。
观察五: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参加绘本分享活动时,小朋友展现出了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他能够对绘本中的情节进行分析,并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他能够深入思考绘本背后的含义,并与其他小朋友进行积极的互动和讨论。
这表明他具备思考问题的能力,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事物。
综上所述,通过观察记录幼儿园小朋友的思维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语言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等方面都展现出了一定的发展水平。
幼儿园儿童思维发展案例分析及启发
幼儿园儿童思维发展案例分析及启发在幼儿园阶段,儿童的思维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建立起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开始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
对幼儿园儿童的思维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并从中获取启发,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将以儿童思维发展的案例分析为出发点,来探讨幼儿园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规律以及如何引导和促进其思维发展。
本文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这一主题,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分析,来呈现一个全面、深刻和灵活的主题认识。
一、案例分析小明是一个刚入读幼儿园的男孩,他在幼儿园里表现活泼好动,对世界充满好奇心。
在一次绘画课上,老师要求孩子们画自己想象中的未来世界。
小明画了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画中有飞行汽车、外星人和高楼大厦。
老师问小明他画的未来世界是怎样的,小明兴奋地说:“这是我想象中的未来,我想要自己开发飞行汽车,然后去外太空探险。
”二、儿童思维发展特点从小明的案例可以看出,在幼儿园阶段,儿童的思维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 想象力丰富:儿童的思维活跃,他们能够通过想象来构建各种场景和故事。
2. 独立思考:儿童开始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3. 探索欲强:儿童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喜欢主动探索和尝试新事物。
4. 无限可能:儿童的思维不受束缚,他们认为一切都是有可能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憧憬。
三、思维发展规律在儿童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规律是普遍存在的: 1. 逻辑思维的形成:在幼儿园阶段,儿童开始逐渐形成逻辑思维,能够理性地分析问题和事物。
2. 视域的拓展:儿童思维逐渐从局限于个人的经验和认识,向外界拓展,形成更加抽象的思维方式。
3. 沟通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儿童开始学会用语言和图画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能够更好地和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4. 形成初步的自我意识:儿童逐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形成初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
简述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
简述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幼儿思维发展特点是指幼儿在认知和思维方面的特殊特点。
在幼儿阶段,孩子的大脑发育迅猛,思维方式从感性向理性转变,认知能力逐渐提高。
以下将从主要的几个方面来简述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
一、感性思维特点:幼儿在3-6岁这个阶段主要以感性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识主要通过感觉、直观来获取信息。
他们对于周围的世界、环境和人都是通过自己的感觉去认识和了解的,这也是幼儿期重点发展感官系统的原因之一。
幼儿通过看、听、摸、闻、尝等感觉,认识到自己身体所接触到的事物、物品、颜色、声音、味道等。
二、以自我为中心:幼儿的思维活动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他们习惯于以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来看待事物,往往很难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和考虑问题。
比如,他们会认为只有他们知道的事情才是对的,他们的观点和意见是唯一正确的,而忽视了其他人的看法和需求。
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在社交和合作中的行为。
三、片面性和不合逻辑性:幼儿的思维存在片面性和不合逻辑性的特点。
幼儿在对待事物和问题时,往往只看到其中的一面或表面现象,并且缺乏综合分析的能力。
比如,他们可能会认为用相同大小的杯子,不同形状的杯子里的水量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只看到了杯子的形状而忽略了容量。
此外,幼儿的思维容易出现严重的逻辑错误,比如以偏概全、以片面认识事物等。
四、形象思维比较突出:幼儿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
形象思维是一种依赖感觉和具象形象的思维方式,通过感性形象的表达来进行思维活动。
幼儿在思维过程中常常借助图像、模型、图案等形象来形成思维内容,并通过观察和模仿等方式来理解和表达。
这种形象思维方式使得幼儿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直观的概念和观念。
五、固定思维和刻板思考:幼儿的思维往往比较固定和刻板。
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规则和习惯去思考和行动,对于新的情况和问题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
比如,他们可能会坚持认为两个同样的苹果,一个切成两半,一个保持完整,两个苹果的数量是不一样的。
《幼儿思维的发展导学案-幼儿心理学》
《幼儿思维的发展》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 掌握幼儿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
3. 能够运用知识帮助幼儿更好地发展思维能力。
导学内容:一、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和规律1. 幼儿思维发展具有阶段性:幼儿的思维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和成熟。
2. 幼儿思维是感性的和具体的:幼儿主要通过感觉和经验来进行思维活动,是比较具体的,缺乏抽象思维能力。
3. 幼儿思维是行为导向的:幼儿的思维活动主要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和满足自己的需求。
4. 幼儿思维是直观的和片面的:幼儿的思维倾向于直观、片面和感性,缺乏全面、系统和抽象的思维方式。
二、幼儿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1. 感觉期:出生至2岁特点:主要依靠感官接受事物,缺乏逻辑推理和思维能力。
任务:培养幼儿的感官觉知,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和体验。
2. 意象期:2岁至7岁特点:逐渐发展出形象思维,能够通过感性形象来认知事物。
任务: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和经验,引导幼儿建立正确的意象和概念。
3. 具体概念期:7岁至11岁特点:开始具备逻辑思维和概念形成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
任务:引导幼儿学会抽象思维,发展逻辑推理和概念形成能力。
4. 形成抽象思维期:11岁至15岁特点:具备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能够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
任务:培养幼儿的批判性思维,训练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导学任务:1. 根据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谈谈你的认识和体会。
2. 分析幼儿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指出每个阶段的特点和任务。
3. 通过实际案例或观察,总结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提出相应的教育方法和建议。
思考题目:1. 为什么幼儿思维发展具有阶段性?2. 如何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意象和概念?3. 在日常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学习后,可以选择网上下载更多相关资料,拓展幼儿思维发展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
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幼儿思维的发展阶段;2. 掌握幼儿思维的特点和表现;3. 能够运用适合的方法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幼儿思维发展的三种水平
幼儿思维发展的三种水平一、概述幼儿思维发展是一个连续的、阶段性的过程。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方式逐渐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思维发展经历了三种水平: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二、直觉行动思维1.定义:直觉行动思维是指幼儿通过感知、动作和经验来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这是幼儿最早出现的思维形式,通常在0-2岁期间发展。
2.特点:这种思维方式依赖于外部环境的直接感知和操作,具有直观性和动作性。
幼儿通过摸索、尝试、操作物体来理解世界。
3.发展: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直觉行动思维逐渐从简单的感知动作发展到更复杂的序列动作,如堆积木、拼图等。
4.局限性:直觉行动思维依赖于感知和动作,因此缺乏对事物的深入理解和抽象思考。
三、具体形象思维1.定义: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幼儿通过具体的形象或图像来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这是幼儿在直觉行动思维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通常在2-7岁期间出现。
2.特点:具体形象思维具有形象性和可操作性。
幼儿能够将语言、符号与具体事物相联系,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解决问题。
3.发展: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具体形象思维逐渐从简单的形象联想发展到更复杂的形象组合和操作,如绘画、搭积木等。
4.局限性:具体形象思维仍然缺乏对事物的深入理解和抽象思考,但相对于直觉行动思维,它已经有了更高的抽象性。
四、抽象逻辑思维1.定义:抽象逻辑思维是指幼儿通过概念、符号和逻辑推理来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这是幼儿思维发展的最高水平,通常在7岁以后开始出现。
2.特点:抽象逻辑思维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
幼儿能够理解和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通过语言和符号来进行思考。
3.发展: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渐从简单的概念判断发展到复杂的推理和分析,如数学、语言理解和科学探究等。
4.局限性: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语言能力和符号理解能力,对于较复杂的概念和问题,幼儿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学习和理解。
幼儿思维发展的五个阶段
幼儿思维发展的五个阶段幼儿的思维发展是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理解幼儿思维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对于教育工作者至关重要。
在幼儿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能力会经历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详细分析幼儿思维发展的五个阶段,并提供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技巧。
一、感知阶段在幼儿的思维发展过程中,感知阶段是最初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幼儿主要依靠他们的感官来获取信息和认识世界。
幼儿通过触摸、闻、听、视等感知方式对周围环境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他们的注意力短暂且容易分散,只能处理简单的感官输入。
针对感知阶段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技巧进行教学:1. 创设丰富的感知环境:提供多种多样的感官刺激,例如通过摆放具有不同颜色、形状和纹理的物品来激发幼儿的感知能力。
2. 走进自然:将幼儿带到大自然中,亲身感受自然的声音、气味和触感,有助于他们对环境的感知和理解。
3. 多媒体教育工具的运用:利用图片、音乐和视频等多媒体教育工具,提供更直观、生动的学习资源,帮助幼儿扩大感知范围。
二、运动控制阶段运动控制阶段是幼儿思维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并进行动作的协调。
他们开始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技能,并能够模仿和重复简单的动作。
为了促进幼儿在运动控制阶段的思维发展,以下方法和技巧可供参考:1. 创设丰富多样的运动环境:提供各种大小不同的球、操场等运动场所,鼓励幼儿进行各种运动活动,培养他们的运动协调性。
2. 游戏化的教学活动:通过游戏方式引导幼儿进行运动,例如模仿动物的动作、进行接力赛等。
3. 引导幼儿自主学习:鼓励幼儿探索和尝试新的运动技能,促使他们在自主实践中不断提高。
三、操作阶段操作阶段是幼儿思维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学会使用各种物品进行操作和探索。
他们能够理解物体的属性、功能以及相互关系,并开始通过操作和试验来解决问题。
以下是操作阶段幼儿思维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技巧:1. 提供具有操作性的学习材料:为幼儿提供各种具有不同属性和功能的学习材料,例如积木、拼图和玩具等,鼓励他们进行主动操作。
幼儿思维发展
幼儿思维发展幼儿思维发展指的是儿童在早期阶段对于世界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的成长过程。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思维能力逐渐发展,他们能够更好地观察、感知、思考和解决问题。
本文将从幼儿思维发展的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包括感知思维、形象思维、概括思维和逻辑思维。
一、感知思维感知思维是幼儿认知能力的最初阶段。
幼儿通过感官来认知和识别世界。
在该阶段,他们主要依靠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能力来获取信息。
例如,婴儿能够通过触摸感受到物体的质地,通过听觉辨别声音的大小和方向。
在这一阶段,幼儿开始形成对世界的简单印象,并且能够通过感知来满足自身的需求。
二、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在这一阶段,幼儿能够通过形象化的思维来理解和表达事物。
他们通过观察、模仿和想象来建立对事物的形象和概念。
例如,当幼儿看到一只狗时,他们会用狗的形象来描述它,而不是用语言来解释。
幼儿通过持续的感知和经验积累,逐渐形成对事物的具象理解,并且能够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三、概括思维概括思维是幼儿思维发展的进一步提升。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能够将不同的个体归纳为同一类别,并从中发现共性和规律。
例如,当幼儿看到一只狗、一只猫和一只兔子时,他们能够将它们都归纳为“动物”的范畴。
这种概括思维的发展,使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并且有助于他们的语言和沟通能力的提升。
四、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幼儿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
在这一阶段,幼儿能够通过逻辑推理和推断来解决问题和探索事物的原因和结果。
例如,幼儿可以将不同的形状进行组合划分,了解图形的特征和属性,并从中推导出结论。
逻辑思维的发展使幼儿能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结起来,幼儿思维发展经历了感知思维、形象思维、概括思维和逻辑思维这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是递进的,为下一阶段的思维发展奠定基础。
这些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孩子早期教育的发展,还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幼儿时期是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这个阶段建立起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并提供一些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方法。
一、感知与观察能力的培养在幼儿阶段,感知与观察是幼儿发展思维能力的基础。
幼儿通过观察和感知周围的事物来建立对世界的认知。
这就要求家长和教师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和观察机会,让幼儿积极主动地接触和探索新事物。
例如,可以带幼儿去参观动物园、博物馆,或者组织一些观察和实验活动,让幼儿通过亲身经历来感知和观察。
二、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是幼儿表达思维的主要工具,也是幼儿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
通过语言的运用,幼儿能够准确地描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可以通过与幼儿进行日常对话、阅读绘本、讲故事等方式来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也可以组织一些游戏或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通过语言来模拟和表达不同的情境和角色。
三、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是幼儿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分类、比较、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一些益智游戏、拼图、解谜等活动来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家长和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激发他们的逻辑思维。
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幼儿思维能力的高级形式,它们对幼儿的思维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启发性的材料和活动,让幼儿进行绘画、手工制作、角色扮演等创造性活动。
同时,家长和教师也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他们多角度思考和提出自己独特的想法。
总之,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培养。
通过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培养语言能力、推动逻辑思维、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
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是指幼儿思维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一系列特点和变化。
幼儿思维在0-6岁的阶段经历了多个重要的阶段和里程碑,而这些阶段及里程碑与幼儿的认知、语言、情感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
下面将详细介绍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
1.传感期:从出生到2岁左右,幼儿的思维主要通过感觉和运动来实现。
他们主要通过触摸、咀嚼、移动等方式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思维发展很快,他们可以通过重复接触和反复实践来建立起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技能。
2.前操作期:2-7岁是幼儿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之一、在这个阶段,幼儿逐渐具备了一些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分类、序列、时间等。
他们能够比较、归纳和分类对象,并开始使用符号和图形来表达自己的思维。
此外,幼儿开始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能够理解他人的意图和需求,并开始与他人进行互动和协作。
3.具体操作期:7-11岁是幼儿思维发展的又一个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思维逐渐从感性向理性转变,他们开始具备较为成熟的逻辑推理能力,并能够进行一些较为复杂的思维活动,如综合分析、抽象思维等。
此外,幼儿开始表现出对事物的深入思考和掌握一些实际操作技能的能力。
4.形式操作期:11-15岁是幼儿思维发展的最后一个时期。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思维发展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他们能够进行更复杂、更抽象的思维活动,并开始能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此外,幼儿通过社交和交流活动,开始构建自己的思维模式,并逐渐形成个性、价值观和世界观。
综上所述,幼儿的思维发展呈现出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逐渐发展趋势。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通过感觉运动和自我操作等方式探索世界,逐渐建立起一系列的基本概念、技能和思维模式。
这些发展趋势对于幼儿认知、语言、情感和社会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应该充分关注和引导幼儿的思维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认知和思维习惯,促进其全面的发展。
分析幼儿思维发展
(一)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根据幼儿思维发展的阶段或方式,幼儿的思维发展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方式: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幼儿早期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幼儿中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末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1.直觉行动思维0~2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是指主要利用直观的行动和动作解决问题的思维。
例如,幼儿通过拖动桌上的布来获得他不能直接拿到的玩具。
直觉行动思维离不开幼儿对客体的感知和动作,是幼儿早期出现的萌芽状态的思维.皮亚杰认为这个阶段幼儿思维的发展有两个明显的标志:一是幼儿有时不用明显的外部尝试动作就能解决问题;二是产生了延迟性模仿能力.所谓延迟性模仿是指模仿的对象或动作在眼前消失一段时间后对行为或动作的模仿.总体上说,幼儿大致获得了以下能力:幼儿通过伸手和抓握等动作,开始注意到物体的空间关系,这使幼儿逐渐超越了直接的感知和运动,开始理解周围的世界;幼儿突破了直接经验的限制,发展起了具有先后的时间维度的概念,出现了对因果关系的初步理解;幼儿开始逐步理解目标和手段的关系;幼儿可以模仿不在眼前的行为并表现出明显的目的性等等。
在皮亚杰看来,这一阶段的幼儿思维发展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获得了“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即幼儿明白了消失在眼前的物体仍将继续存在。
皮亚杰认为,幼儿在没有直接感知物体时却相信物体仍然存在是一个逐步学习的过程,贯穿整个感知运动阶段,其典型的表现就是婴儿出现藏猫猫的游戏行为。
直觉行动思维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思维方式。
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离不开幼儿对实际物体的感知和动作,因而缺乏行动的计划性和对行为结果的预见性,思维具有明显的狭隘性。
2.具体形象思维2至6、7岁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利用事物的形象以及事物形象之间关系解决问题的思维。
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摆脱了对动作同步性的依赖,但仍受到具体事物的形象和动作的影响.皮亚杰将这一阶段幼儿的思维称为前运算阶段。
幼儿园儿童思维发展案例分析 幼儿园思维发展
幼儿园是儿童接受早期教育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对儿童的思维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幼儿园儿童思维发展的案例分析,探讨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对策,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参考,促进幼儿园儿童思维发展的健康成长。
一、案例分析1. 小明是一名5岁的幼儿园大班学生,他在思维发展方面表现突出,喜欢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观察到他对所学知识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能够合理地解决问题,思维活跃,有一定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小红是一名4岁的幼儿园中班学生,她在思维发展方面表现较为迟缓,对教师的提问常常无法给出合理的回答,缺乏主动提问的意识,较为依赖成人,思维活跃度较低。
以上两个案例展现了幼儿园儿童思维发展的不同特点,也反映了外部环境、个体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二、思维发展的特点1. 幼儿园儿童的思维活动主要表现在感知、想象、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等方面。
他们的思维活动呈现出活跃、多样、直观和非逻辑的特点。
2. 幼儿园儿童的思维具有性别差异,男孩在空间感知和逻辑思维方面较为突出,女孩在语言表达和情感认知方面较为出色。
3. 幼儿园儿童的思维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跨越性。
在经历过程中,他们逐步从感觉认识发展到概念认识,从具体操作发展到抽象思维。
三、思维发展的影响因素1. 家庭环境。
幼儿园儿童的思维发展首先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中的亲子交往、家庭文化、家庭教育方式等都会对儿童的思维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 学习环境。
幼儿园对儿童思维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学校里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等都会对儿童的思维发展产生影响。
3. 个体因素。
幼儿园儿童的性别、个性、身体发育、生活经验等个体因素都会对其思维发展产生影响。
四、思维发展的对策1. 推动家庭教育。
家庭是幼儿园儿童思维发展的重要基础,家长应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注重亲子交流,提供丰富多彩的情境体验。
2. 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应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培养其积极的思维意识。
幼儿思维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幼儿思维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幼儿时期是儿童认知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幼儿思维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供一些方法和具体技巧,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遗传因素的影响遗传因素在幼儿思维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每个幼儿都有其独特的遗传背景,包括基因和基因表达。
这些遗传背景决定了他们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智力水平。
因此,不同幼儿之间在思维发展上的差异可以部分归因于遗传因素的影响。
方法和技巧: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关注幼儿的家族背景和基因遗传,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思维发展潜力。
在教学中,可以因材施教,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资源。
二、环境因素的影响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幼儿思维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的文化氛围和经济条件等方面,都会对幼儿的思维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父母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模式会影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认知能力的培养。
方法和技巧:教育工作者可以与幼儿家庭保持紧密联系,与父母交流教育理念和方法,提供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支持。
同时,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家庭作业和学习资源,以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2. 学校环境学校环境是幼儿的第二个重要成长环境。
优质的学校环境可以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资源,激发幼儿的思维发展潜力。
而在学校中与教育工作者和同伴的交流与互动,也对幼儿的思维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方法和技巧: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活动,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
例如,引导幼儿进行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和批判性思维训练,通过互动游戏和实践活动等形式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
三、社交因素的影响社交因素对幼儿思维发展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幼儿在与父母、教育工作者和同伴的交流中,不仅学习到知识和技能,还接触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念。
这些社交经验对幼儿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方法和技巧: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组织团队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为幼儿提供与同伴交流和互动的机会。
幼儿园儿童思维发展案例分析
幼儿园儿童思维发展案例分析引言幼儿园是孩子生命中的重要阶段,对其思维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一个幼儿园儿童的思维发展案例,分析其发展过程,并讨论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启示。
案例描述儿童背景案例中的儿童名为小明,他是一个五岁的男孩,就读于一所富有经验的幼儿园。
小明来自一个支持性家庭,他有一个年长的姐姐,家庭环境温馨和睦。
小明是一个好奇心旺盛的孩子,经常提出各种问题,并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
思维发展观察1. 感知与感觉觉醒小明进入幼儿园时,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感知能力,他能够识别颜色、形状和声音。
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他表现出对观察和发现新事物的浓厚兴趣。
这表明儿童的感知和感觉觉醒已经开始,这是思维发展的第一步。
2. 语言和交流语言对思维发展至关重要。
小明在幼儿园中逐渐提高了他的语言能力,不仅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还能参与团体讨论。
这种提高的语言能力使他能够更好地思考和理解各种概念。
3. 想象力的发展小明表现出强烈的想象力,喜欢参与角色扮演和创造性游戏。
他可以将一堆积木变成城堡,将毛绒玩具变成超级英雄,这种想象力是他思维发展的又一重要部分。
通过创造性游戏,他开始理解抽象概念和故事情节。
4. 问题解决与探索小明的好奇心驱使他不断提出各种问题,例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或“蜜蜂为什么会飞?”这种问题解决和探索的精神是思维发展的核心。
他不仅提出问题,还尝试寻找答案,这种探索精神培养了他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从具体到抽象小明的思维发展过程符合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规律。
在他幼年时,他主要通过感官感知来认知世界,然后逐渐向更抽象的概念迈进。
例如,他首先认识到水是湿的,然后逐渐理解水是由分子构成的。
这种逐步深入的认知过程是幼儿园儿童思维发展的核心。
社会互动的作用小明在幼儿园中通过与老师和同龄人互动来促进思维发展。
社会互动为他提供了学习机会,不仅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取知识,还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幼儿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
幼儿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1. 幼儿的逻辑思维啊,那可真是像刚发芽的小树苗一样,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比如宝宝会问“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呢?”,这就是他们开始思考和追寻逻辑的表现呀。
2. 幼儿逻辑思维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直观形象性很强!就像他们看到一个红红的苹果,就知道那是可以吃的,而不是要先去分析一堆理论。
你想想,是不是小娃娃看到喜欢的玩具就特别想要呀!3. 孩子们的逻辑呀,还常常是跳跃式的呢!没准儿前一秒还在玩积木,后一秒就跑去看小金鱼了。
就跟那小兔子似的,蹦蹦跳跳没个固定的路线,好玩吧?你家孩子是不是也这样呀!4. 幼儿的逻辑思维发展还有个有趣的特点,就是很容易被情绪影响哦!高兴的时候什么都好说,不高兴了就可能哇哇大哭,怎么讲道理都不行呢。
这多像那天气呀,一会儿晴一会儿雨的,真是让人哭笑不得!5. 他们的逻辑里呀,自我中心性也挺明显呢!宝宝总觉得自己的想法就是最对的,就好像在他的小世界里他就是国王。
不信你看,孩子是不是经常说“我要这个”“我想那样”!6. 幼儿逻辑的发展可真是充满了惊喜呀!有时候他们会说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话,做出一些有趣的推理。
哎呀,就像突然发现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让人特别惊喜呢!你有没有被孩子的奇思妙想惊到过呀?7. 幼儿的逻辑有时候也会很固执呢,认定了的事很难改变!就像那小牛犊一样,倔强得很。
比如说非要穿着那最喜欢的小鞋子,怎么劝都不行,是不是很有意思呀!8. 幼儿逻辑思维发展中还有个特点就是简单性。
他们看问题可不会像大人那么复杂,直直白白的。
就如同那清澈的溪水,一眼就能看到底。
你看孩子们玩游戏的时候,规则是不是都很简单呀!9. 幼儿的逻辑思维发展真是神奇又有趣呀!每个孩子都像是一个独特的小宝藏,等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索他们的逻辑世界。
所以呀,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尽情地去发展自己的逻辑思维吧,相信他们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快乐!。
幼儿园儿童思维发展案例分析深度剖析与启示
幼儿园儿童思维发展案例分析深度剖析与启示在幼儿园阶段,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
他们正处于认知和情感能力急剧增长的阶段,而这种增长不仅仅影响着他们的个人发展,也对他们未来的学业和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幼儿园儿童思维发展的案例分析,深入探讨其发展特点,以及对家长和教育者的启示。
一、案例分析小明是一名5岁的幼儿园学生,他在思维发展上呈现出了一些特殊的表现。
在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时,小明总是倾向于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而不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
他喜欢尝试各种不同的颜色和材料,总是希望寻求与众不同的效果。
他也对各种形状和图案有着极大的兴趣,经常会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创意。
在进行团体活动时,小明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合作,但总是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够被尊重和采纳。
二、思维发展的特点从小明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儿童在思维发展上呈现出了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点。
他们开始展现出自己独特的兴趣和特长,喜欢进行各种尝试和探索。
他们渴望获得与众不同的体验和成就,对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
在与他人合作时,他们也希望自己的个性能够得到尊重和认可。
三、家长和教育者的启示针对幼儿园儿童思维发展的上述特点,我们可以对家长和教育者提出一些具体的启示和建议。
1.尊重个性,鼓励表达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尊重幼儿园儿童的个性化需求和兴趣,鼓励他们进行自主的探索和表达。
不要过分强调规范化的行为和表现,而是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度和发展空间。
在绘画、手工制作和其他创意活动中,应该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法进行尝试和表达,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标准化的成品。
2.提供良好的创造环境家长和教育者应该营造良好的创造环境,为幼儿提供各种形式的材料和资源,鼓励他们进行各种尝试和探索。
在课堂教学和园所生活中,应该给予幼儿更多的创造空间和自主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进行自由的选择和创造。
3.培养合作精神,尊重差异在团体活动中,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帮助幼儿培养合作精神,学会尊重他人,理解和包容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幼儿心理分析探索童年阶段的认知发展与思维模式
幼儿心理分析探索童年阶段的认知发展与思维模式幼儿心理分析:探索童年阶段的认知发展与思维模式童年是孩子们在心理上、生理上都经历一系列重要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模式在不断发展中。
幼儿的心理分析是了解这一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以及如何有效地促进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模式发展的关键。
一、认知发展阶段1. 感觉与运动阶段:这是幼儿生命中最初的阶段,其认知主要通过感觉和运动来实现。
幼儿通过触摸、听觉、视觉等感官来获取信息,通过运动来探索周围的世界。
2. 操作阶段: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能够采取某种操作来解决问题和理解事物。
他们会尝试各种操作并观察结果,以此来建立他们对世界的认知。
3. 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幼儿能够进行逻辑思维和综合判断,开始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
幼儿在这个阶段能够进行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如解决问题、分类等。
4. 形式运算阶段:在这个阶段,幼儿的思维开始更加抽象和理论化。
他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抽象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等高级思维活动。
二、心理特点与认知发展1. 同化与顺应:根据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幼儿在认知发展过程中通过同化和顺应来适应新的信息和经验。
同化是指将新的信息与已有的认知框架相结合,而顺应是指通过调整认知框架来适应新的信息。
2. 基本认知能力:幼儿在认知发展的早期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认知能力,如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等。
这些能力对于他们在接下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偏见与错误思维:幼儿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的心理特点,例如偏见和错误思维。
他们可能会因为受限的经验和知识储备而产生一些错误的推理和思维方式。
三、思维模式的培养与发展1. 提供适宜的环境:为了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和思维模式的成熟,提供适宜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幼儿需要一个富有刺激和启发的环境,让他们能够自主探索和发现。
2. 合理引导和教育:教师和家长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和教育活动来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幼儿的思维发展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幼儿的思维发展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思维的发展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对于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幼儿思维的特点、幼儿思维发展的阶段以及幼儿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方法与具体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幼儿思维的特点1. 意象思维的主导幼儿的思维以形象为基础,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幼儿的联想思维,提供丰富的多样化的感官体验,以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2. 片段化思维幼儿在思维活动中表现出片段化、不连续的特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幼儿的整合与综合的能力,帮助幼儿将散乱的知识片段整合起来。
3. 单一性思维幼儿的思维主要以一种定向为主,能力较为局限。
在幼儿思维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性思维能力,帮助幼儿从多个角度来看待问题。
二、幼儿思维发展的阶段1. 感觉运动阶段(0-2岁)这个阶段的幼儿主要通过感官的刺激来认知和探索世界。
教师可以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具和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动手能力。
2. 意象阶段(2-7岁)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通过思维来认识世界,能够用语言表达和回忆事物。
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情境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概念阶段(7-11岁)幼儿开始具备抽象思维,能够理解和运用抽象概念。
教师可以利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具,培养幼儿的思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三、幼儿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方法与具体技巧1. 启发式问题解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2. 情境化问题解决通过情境化的教学设计,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问题所在,从而培养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幼儿在小组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沟通和合作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4. 游戏化教学利用游戏化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游戏中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
5. 建立思维导图教师可以通过建立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幼儿整理和归纳思维,提高幼儿思维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幼儿园思维发展教育的现状与困难
幼儿园思维发展教育的现状与困难引言幼儿园是儿童教育的重要起点,也是他们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
然而,幼儿园思维发展教育面临着一些现状和困难。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思维发展教育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幼儿园思维发展教育的现状1.1 儿童思维发展的重要性儿童思维发展是他们认知能力、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础。
幼儿园作为儿童教育的起点,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思维发展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幼儿园思维发展教育的目标幼儿园思维发展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创造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培养这些思维方式,幼儿园可以帮助儿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1.3 幼儿园思维发展教育的方法幼儿园思维发展教育采用了多种方法,如游戏、探究和合作学习等。
这些方法能够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幼儿园思维发展教育的困难2.1 教师素质和培训问题幼儿园教师在思维发展教育方面的素质和培训是一个重要问题。
许多幼儿园教师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培训,无法有效地引导儿童的思维发展。
2.2 课程内容和教材选择幼儿园思维发展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教材选择也是一个挑战。
目前,许多幼儿园的教材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无法满足儿童的思维发展需求。
2.3 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幼儿园思维发展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许多家庭缺乏对儿童思维发展的重视,社会环境也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持和资源。
三、解决幼儿园思维发展教育困难的方案3.1 提高教师素质和培训为了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思维发展教育水平,需要加强相关的培训和专业知识的传授。
政府和教育机构可以提供更多的培训资源和支持,帮助教师提升自己的能力。
3.2 丰富课程内容和教材选择幼儿园应该注重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和教材选择,以满足儿童的思维发展需求。
可以引入创新的教育方法和教材,鼓励儿童的探究和创造能力。
幼儿园思维发展教育
幼儿园思维发展教育引言: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培养孩子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幼儿园阶段,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对于孩子的思维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篇文章将探讨幼儿园思维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方法,并提出相关的实施方案。
I. 幼儿思维发展的重要性思维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活动,对幼儿来说,思维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他们今后的学习能力,还直接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
因此,幼儿园阶段的思维发展教育至关重要。
A. 提高认知能力通过思维发展教育,幼儿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记忆、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学习能力。
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事物,准确把握信息,并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B. 增强创造力幼儿的思维发展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在幻想游戏和创造性活动中,幼儿能够积极运用他们的思维能力,发现新的解决方案,培养创新思维,为未来的学习和创造奠定基础。
C. 培养批判性思维思维发展教育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批判性思维。
通过教育幼儿进行思维的分析、辨别和评价,他们能够认识到不同观点的存在,理解多样性,并主动参与对问题的讨论和解决。
II. 幼儿思维发展教育的教学方法A. 游戏教育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也是幼儿思维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游戏,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和探索,培养观察力、记忆力、联想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游戏环境和角色扮演,引导幼儿进行思维活动的训练。
B. 情境教育法情境教育法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创造情境,提供实际场景和材料,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通过情境教育,幼儿能够培养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 启发式教育法启发式教育法是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思考的方式来激发幼儿思维发展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提出各种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这种方法,幼儿能够培养观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
III. 幼儿园思维发展教育的实施方案A. 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幼儿园应当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提供各种触发幼儿思维发展的材料和玩具。
幼儿思维的发展
苹果、梨子、香蕉、菠萝 小猫、小狗、猴子、老虎
动物
抽象逻辑思维必须借助语言和运用概念。
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
直觉行动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
1、三种思维方式,并不是彼此独立、相互排斥的,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
2、思维发展的三个水平(阶段)就发展的进程是不 可逆的;
3、发展成果,不是互相排斥的。思维发展进入到高 一级的水平后,以前的成果并没有消失,而是整合到 新水平中。
感知觉:花,好美的花, 好鲜艳(直接反映)
思维:春天来了(间 接反映)
(二)思维的特点
1、间接性
思维不是直接地认识事物,而是借助已 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来组织和理解那些未 感知的事物,或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警察在罪犯的犯罪现场,通 过寻找一些罪犯在现场留下的痕 迹,就可以推断出罪犯在现场作 案时的情景。
1、“爱就是当你出去吃饭时,你把你自己的鸡腿给某个人,而却并不 在意他是不是也给你。"
克里希- 六岁
2、“爱就是当我妈妈给爸爸泡咖啡,在给他之前先尝一口,看看味道是 不是还可以。”
丹尼 - 七
岁
3、 “爱就是在妈妈把最好的零食给我的时候。“
伊莱恩 -五岁
情境分析 一个小朋友想上厕所,其他幼儿也要去,教师生气的说“去 去去,都去”,这时幼儿一拥而去了。教师很气愤的说“回来, 再给你们颜色看一看”,幼儿回到教室后,高高兴兴地围着老师 说:“老师看什么颜色?在哪个地方”? 小朋友为什么会这样?
3、组织性 思维是对原有经验的重组和改造,从而 发现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
思维的基本品质
1、思维的深度 2、思维的广度
3、思维的批判性
4、思维的逻辑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幼儿思维发展的阶段或方式,幼儿的思维发展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方式: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幼儿早期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幼儿中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末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1.直觉行动思维0~2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是指主要利用直观的行动和动作解决问题的思维。
例如,幼儿通过拖动桌上的布来获得他不能直接拿到的玩具。
直觉行动思维离不开幼儿对客体的感知和动作,是幼儿早期出现的萌芽状态的思维。
皮亚杰认为这个阶段幼儿思维的发展有两个明显的标志:一是幼儿有时不用明显的外部尝试动作就能解决问题;二是产生了延迟性模仿能力。
所谓延迟性模仿是指模仿的对象或动作在眼前消失一段时间后对行为或动作的模仿。
总体上说,幼儿大致获得了以下能力:幼儿通过伸手和抓握等动作,开始注意到物体的空间关系,这使幼儿逐渐超越了直接的感知和运动,开始理解周围的世界;幼儿突破了直接经验的限制,发展起了具有先后的时间维度的概念,出现了对因果关系的初步理解;幼儿开始逐步理解目标和手段的关系;幼儿可以模仿不在眼前的行为并表现出明显的目的性等等。
在皮亚杰看来,这一阶段的幼儿思维发展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获得了“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即幼儿明白了消失在眼前的物体仍将继续存在。
皮亚杰认为,幼儿在没有直接感知物体时却相信物体仍然存在是一个逐步学习的过程,贯穿整个感知运动阶段,其典型的表现就是婴儿出现藏猫猫的游戏行为。
直觉行动思维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思维方式。
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离不开幼儿对实际物体的感知和动作,因而缺乏行动的计划性和对行为结果的预见性,思维具有明显的狭隘性。
2.具体形象思维2至6、7岁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利用事物的形象以及事物形象之间关系解决问题的思维。
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摆脱了对动作同步性的依赖,但仍受到具体事物的形象和动作的影响。
皮亚杰将这一阶段幼儿的思维称为前运算阶段。
皮亚杰又进一步将这一阶段分为两个阶段:前概念阶段和直观阶段。
前概念阶段幼儿思维的特点表现为幼儿普遍存在的泛灵论和自我中心主义。
幼儿的泛灵论是指幼儿将一切物体都赋予生命的色彩。
例如,幼儿认为在采摘植物时植物会受到伤害,植物也会感到疼痛。
在以下的一段皮亚杰和一位前概念阶段的幼儿的对话中,可以看到幼儿明显的赋予太阳以生命的色彩。
周宗奎编著:《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2页。
皮亚杰:太阳会动吗?幼儿:会动,你走它也走,你转它也转。
太阳是不是也跟过你?皮亚杰:它为什么会动呢?幼儿:因为人走动的时候它也走。
皮亚杰:它为什么要走呢?幼儿:听我们在说什么。
皮亚杰:太阳活着吗?幼儿:当然了,要不然它不会跟着我们,也不会发光自我中心主义的幼儿完全以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不能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可能与别人的思想不同,因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去认识事物。
皮亚杰证明幼儿自我中心主义倾向的著名实验是“三山实验”。
在三山实验(如图6-1)中,把大小不同的三座山的模型放在桌子中央,四周各放一把椅子。
幼儿被带着围绕三座山的模型散步,使幼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的模型。
散步之后,让幼儿坐在其中的一把椅子上,将三个玩具娃娃放在其他椅子上,然后问幼儿放在其他位置上的玩具娃娃看到的是什么。
实验结果显示,不到4岁的幼儿根本不懂得问题的意思。
4~6岁的幼儿不能区分他们自己和娃娃所看到的景色,不管观察者看到了什么景色,他们总是选择他们自己所看到的景色。
能够区别不同观点的第一个信号出现在大约6岁时,这时幼儿表现出他们知道了区别所在,但是却不能指出来。
在8~9岁,他们能够理解他们自己与娃娃的观测点之间的某些联系。
在这个经典的范例中,8岁以下的幼儿被认为是自我中心者。
因为他们是基于自己的立场,不能想象出他们自己以外的任何立场。
不过,最近的一些研究认为皮亚杰的任务对于幼儿来说是困难的,可能皮亚杰低估了幼儿的能力(Donaldson,1978;Siegal,1997)。
图6-1三山模型在整个前运算阶段,幼儿思维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不可逆性,幼儿不理解逻辑运算的可逆性。
例如,4岁的幼儿不能理解当a>b时,则b<a。
例如,当你问一个幼儿:“你有哥哥吗?”幼儿回答说:“有。
”“他叫什么名字?”“陶陶。
”“陶陶有没有弟弟?”“没有。
”此外,在这一阶段幼儿在事物发生转变时只注意知觉变化的最终状态而不注意变化或转化的过程;这一阶段的幼儿也不能理解“如果A的某种属性等于B,B等于C,那么A等于C”这种类型的问题。
幼儿在前运算阶段思维的局限性集中体现在守恒问题上。
守恒是指个体能认识到当物体的外形或形状发生改变时物体固有的本质属性不随其外在形态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皮亚杰设计的守恒问题包括数量守恒、体积守恒、长度守恒、重量守恒等。
数量守恒实验是给儿童呈现两排砝码或糖果,前后排列一致,让他们回答两排砝码或糖果的数量是否一样多。
幼儿一般回答说一样多,如果实验者把其中的一排扩大或缩小间距,改变其外在形态,然后让幼儿回答这两排的数量是否一样多。
体积守恒实验是给儿童呈现两个一样的杯子,将水装至两杯子同一高度水平,让幼儿明白两杯子中的水一样多,然后将其中的一杯水倒入一个较高或一个扁平的杯子中,问幼儿两杯水是否一样多。
长度守恒实验是先向幼儿呈现两根相等的直线,移动其中一根,然后问幼儿移动后的两根直线是否相等。
重量守恒实验是先向幼儿呈现两个一样重量的泥球,改变其中一个泥球的形状,然后问幼儿两个泥球的重量是否相等。
一系列的守恒实验(如图6-2)表明,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幼儿还不能理解不变性原则,还没有获得思维的可逆性。
图6-2守恒实验3.抽象思维的萌芽抽象思维是指利用抽象的概念或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解决问题的思维。
在幼儿末期即幼儿6~8岁这一时期,幼儿开始出现抽象思维的萌芽。
第一,幼儿开始获得可逆性思维。
例如,幼儿开始认识到如果在一堆珠子中减去几个,然后增加相同数目的珠子,这堆珠子的总数将保持不变。
第二,幼儿的思维开始能够去自我中心化。
所谓去中心化是指幼儿认识到他人的观点可能与自己的有所不同,幼儿能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
例如,幼儿开始能够解决“三山问题”。
第三,幼儿开始能够同时将注意集中于某一物体的几个属性,并开始认识到这些属性之间的关系。
例如,幼儿开始认识到一个物体可以有重量和大小等几个属性,并且认识到这些属性是可分离的。
第四,幼儿开始使用逻辑原则。
幼儿获得的重要逻辑原则是不变性原则,即一个客体的基本属性不变。
另一个原则是等价原则,即如果A的某种属性等于B,B等于C,则A必然等于C。
综上所述,幼儿的思维发展经历了直觉行动思维阶段、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和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阶段。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三)幼儿思维具体领域的发展1.幼儿表征能力、分类能力的发展及概念形成(1)幼儿的表征能力。
表征或心理表征是信息或知识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方式,是应用语词、艺术形式或其他物体作为某一物体的代替物。
例如,“气球”这一词语代表真实世界的气球,是气球这一真实物体的表征。
表征一方面反映事物,代表事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对象。
能够在心理上表征客体和事件是幼儿思维的最大成就之一。
一位2岁的幼儿能指着全家福的一张脸,正确地说出那是爸爸,或者看到一幅图画上的苹果,就要他的妈妈给他苹果吃。
皮亚杰认为,幼儿在18~24个月开始利用自己创造的符号代表真实世界的客体和事件。
幼儿进行延迟模仿使其表征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延迟模仿不仅要求幼儿注意需要模仿的行为,也要求自己能对目标行为进行表征并在适当的时候重现出来。
3岁和4岁的幼儿能够像成人一样,考虑到图画所表征的意图(Bloom & Markson,1998)。
当图画和真实物体之间在知觉上并不相似时,幼儿倾向于将图画解释为图画所表征的意图。
例如,当幼儿了解到一幅图画上的椭圆代表小鸡,而实验者将这个椭圆说成是鸡蛋,幼儿会积极地给予更正,尽管这个椭圆更像鸡蛋。
幼儿似乎认识到,表征不仅仅是关于真实物与表征物之间的物理相似性,而且在于表征具有交流的意图。
幼儿的表征能力仍然是有缺陷的。
当表征代表某个物体,但不等同于某个真实物体时,幼儿的理解就会显得有些混乱。
例如,下面的这一段对话是一位父亲和他儿子在一个美术展览馆的对话,表明幼儿对这一点的理解是混乱的。
②父亲:儿子,你看,家里的那本书上有这幅画。
幼儿:我知道,我正想告诉你,我不必看这幅画。
父亲:但这幅画是真的。
幼儿:怎么是真的呢?这是一幅画,和我书里的画一模一样。
书上的画代表了真实的画,是真实的画的表征,但两者是有差异的。
但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幼儿不能理解这两者的差别。
幼儿表征能力的另一重要的缺陷在于幼儿还不能正确理解表征和真实物②体之间关系的确切性质。
德洛齐(DeLoache,1987)的一项研究中,实验者向一名幼儿展现一间房间的模型、一只很小的玩具狗和一只较大的玩具狗。
实验者告诉幼儿,模型与附近某个真正的房间以及两只狗之间的具有的对应关系是:“这是大玩具狗的大房间,这是小玩具狗的小房间。
看,它们的房间是一样的,在它们的房间中有一样的东西。
看,这是大玩具狗的大睡椅,这是小玩具狗的小睡椅,它们是一样的。
”在幼儿的注视下,实验者将小玩具狗放在模型房间小睡椅的后面,要求幼儿在与模型一致的真实房间中,找到在同一位置上的大玩具狗。
德洛齐发现,3岁及3岁以上的幼儿能正确找到大玩具狗。
小于3岁的幼儿虽然能够在模型问题上正确回答大玩具狗在哪儿,但在真实房间里寻找大玩具狗时则显得无所适从。
这说明小于3岁的幼儿虽然认识到了两个玩具狗和两个房间之间的相似性,但在觉察模型与其代表的实物在空间上的对应关系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2)幼儿的分类能力。
分类在一定程度上是根据某一特征将物体组织起来,使人们在整体上对组织起来的物体作出共同的反应而不是对个体作出反应。
幼儿分类的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习性分类或随机分类,知觉分类,功能性分类或主题分类,基于概念的分类。
②第一阶段,习性分类或随机分类,这是大多数2岁的幼儿和一些3岁的幼儿的典型表现。
这时幼儿通常成对组织物体,他们既不能提供分类的理由,也不能说出物体的某一个具体的特征。
例如,幼儿可能会把一只狗和一只苹果分在一起。
当你问幼儿为什么要将这两者分在一起时,幼儿可能回答道:“因为狗叫,并且你可以吃苹果。
”幼儿也可能仅仅宣称:“我喜欢狗并且我喜欢苹果。
”后一种回答表明幼儿在此阶段仅根据自己喜欢与不喜欢进行分类。
第二阶段,知觉分类阶段,幼儿根据知觉特征分类物体。
例如,桌子和椅子分在一起是因为它们都有四条腿;大象和卡车分在一起是因为它们都很大;青蛙和树分在一起是因为它们都是绿色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