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岭南舞蹈作品中透视广府文化

合集下载

岭南舞蹈视野下的广东高校舞蹈创作

岭南舞蹈视野下的广东高校舞蹈创作

风 貌、文化 传统和 民族性格为主 要 内容 ,具有典型 的岭南风格 的舞
蹈 语言和表 达方式 的各种舞蹈 形态 。 ” 按 罗斌 博 士 所 言 , 论 坛 探 讨
前无 古人 的 “ 岭 南舞蹈 ” , 其 学理 意义重大 ,对 岭南 舞蹈 的创作 意
义 深 远 ,使 各 大 高 校 在 岭 南 舞蹈 创 作 在 理 论 构 建 上 迈 出 了 坚 实 有 力
武 术 的 神 韵 特 点 ,但 古典 舞 中 的神 韵 表 现 在 表 情上 和 眼神 中 ,而 身 体 上 的 韵 , 是 指 古 典 舞 的 内在 气 韵 ,形 体 动 作 上 要 求 以神 似 为 主 ,神 、
阴阳调和的特 点,只是他们在刚与柔之 间侧重变现某一反面而 己。
的一步 。
了吸 引群 众 的眼球 ,开始把 套路 以 “ 美” 、“ 炫 ”为主 而进行编 排和
改 良 , 也 奠 基 了 现 代 武 术 套 路 的雏 形 ,处 现 艺 术 之 美 。 所 以 , 中 国
路线 ;手 走平 圆,腰间拧 圆,脚走 圆场 ,所 以中国古典舞又被称 为 “ 划 圆的艺术 ” ,“ 圆形 ”动 律应是 中国古典舞有别 于其他舞种 的本 质特征 。而古典 舞的柔极具 刚, 以柔 克刚 ,反之亦 然,刚柔相济 的

中 国古 典舞 的按 托掌、丁字 步、提 巾手 ,顶天立地 ,站如松又 立如
钟得阳刚之气 : 盘 腿 卧 鱼 、提 、沉 、含 、舔 ,气 运 周 身 ,温 柔 之 至 。
半是武术 。 ”中国古典舞借武术 的演化得 过程里 ,吸收武 术套 路动
而且在 许多 中国古典舞剧 目作品 中也体 现 出这 阳刚和阴柔这两 大特
作元素为基础 ,配合 舞蹈 的动作要素 ,即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概念

浅谈岭南舞蹈的自身认识及感悟

浅谈岭南舞蹈的自身认识及感悟

浅谈岭南舞蹈的自身认识及感悟南岭之南,简称“岭南”。

岭南文化源远流长,滋生出繁花似锦的舞蹈艺术。

由西关小姐到东山少爷,由木棉花到钱鼓舞……无一不是中国古典东方文化的杰作。

标签:岭南文化;舞蹈;岭南舞蹈;舞蹈认知旧时的广州,作为西方列强的开放外埠,相较于内陆城市而言,更显其“国际范”外来西方文化初次较深入的融合,使当时的广州,尤为官员、商人后裔,青年人,受西方化影响较深,较富裕的经济条件使他们从着装、饮食、礼仪都有较深的西方化痕迹,西关小姐,东山少爷。

顾名思义,即是指居住在西关、东山的少女们、少爷们的一种代称。

旧时广州西关、东山一带多为租借地,居住在这个地区的多为大户富贵人家,他们家境富裕,乐于接受西方新式教育。

走在时代的前沿的他们,无论从着装还是思维方式,都不失为旧时广州的标签的代名词。

每逢出游在外,便在广州形成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舞剧《西关风情》就描绘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

音乐以下雨声开始,成群结队的西关小姐在街市上悠闲地逛着,忽然晴天霹雳,浓雾弥漫,一个闪电划过天际。

街市变成了闹市,人们纷纷开始找寻躲雨的地点。

音乐节奏渐欢快明了,乐器采用具有岭南特色的高胡、阮、扬琴等,烘托出欢快但不失节奏感的音乐。

整体舞蹈音乐服从踏雨的动作,雷声、雨声、流水声不绝于耳,贯穿始终。

舞蹈开场运用故事情景化,生活化的舞蹈动作活灵活现地运用在舞蹈的开篇恰到好处。

西关小姐在旧时属于富贵人家的女子,动作、举止高雅有礼。

所以下雨时也没有无遮拦地急于遮雨,而是非常注重自身形象,想要遮雨又要不失仪态,所以舞蹈化的动作也是这样,体现出了西关小姐们大家闺秀的姿态,以及旧时女子矜持的姿态。

舞蹈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前面部分;一群西关小姐面对突然而来的降雨,四处躲雨,追寻避雨的场所。

舞蹈画面渐渐由静止转向动态,三两个西关小姐结伴踏雨嬉戏,有人奔跑、有人踱步、有人回头相望,舞蹈此时变得鲜活起来。

中间部分;动作语汇最为丰富,上半身动作优雅灵快,兰花指为基本手型,以此变化多端。

从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岭南舞蹈的艺术形态内涵与传承

从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岭南舞蹈的艺术形态内涵与传承

从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岭南舞蹈的艺术形态内涵与传承【内容摘要】不同的民族习俗、生活习惯以及风土人情等要素构成了广东岭南舞蹈的主要风格,为岭南舞蹈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文化资源和舞蹈元素。

它是不同特色的民间风俗的融合,也是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思想感情的结晶,这些素材为岭南舞蹈表达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生产过程提供了重要内容。

文章从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入手对岭南舞蹈的艺术形态、内涵及传承进行探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舞蹈艺术形态内涵传承富有特色并具有民族风味的岭南舞蹈文化既是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岭南文化中主要的组成形式之一,同时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宝库中璀璨文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形式之一。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与非物质文化有关的保护政策和条列,同时广东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一些与非物质文化保护有关的细则。

岭南舞蹈作为广州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发展。

多民族大聚居的岭南使该地区的文化具有多元与融合的特色。

在谈及岭南民间的舞蹈发展过程时,不仅要把眼光放在汉族及与汉族紧密联系的客家人那里,也要从根本上去挖掘该地区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味,从实质上把握岭南民族舞蹈的特色。

作为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岭南民族舞蹈其方向主要有两个方面:1.传统舞蹈;2.新编写舞蹈。

本文主要针对岭南民间传统的民族舞蹈的传承和发展展开讨论和分析。

一、岭南舞蹈的艺术形态作为受到外界影响较大并且依山傍水的岭南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物质和文化形式,并有其特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舞蹈是一种能够从实质上反映当地生活特色的艺术形式,能够从本质上体现出当地的风味。

法国文艺批评家丹纳指出:“一个时代的精神以及周围的风俗人情决定了该作品的生命力。

”具有悠久历史的岭南传统舞蹈,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过程中形成了多元化的特点和形态。

组成其民间舞蹈艺术的除了有汉族人民编的“龙舞”“春牛舞”等之外,还有壮族舞蹈的典型代表“师公舞”“采茶舞”,黎族舞蹈“打柴舞”(即“跳竹竿”)“钱铃双刀舞”,畲族舞蹈“猎步舞”“栽竹舞”,瑶族的“长鼓舞”等,通过这些舞蹈的表演和演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岭南的舞蹈特色,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底蕴。

浅析岭南舞蹈晚会作品《狮吼》——舞与武之缘

浅析岭南舞蹈晚会作品《狮吼》——舞与武之缘

艺术借鉴浅析岭南舞蹈晚会作品《狮吼》——舞与武之缘谭 超【摘 要】岭南文化博大精深,文学艺术雅俗并茂,具有丰富的内涵,有着自身重要的开放性与兼容性特点,创新了自己独特的思想流派风格。

岭南之地的民族甚多,因此它的民间舞蹈种类也非常的丰富。

文章通过对岭南舞蹈晚会作品《狮吼》的分析,去了解舞蹈与武术之间密不可分的缘分。

【关键词】岭南文化 舞 武一、岭南舞蹈文化概述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在世界文明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中是因为中华文化不仅有着深厚的渊源,更加有着广博丰厚的内容[1]。

而岭南文化在这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中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地位,它是祖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主要以广府文化、客家文化与潮汕文化为主体,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与地域文化特色。

岭南舞蹈文化的来源,主要由三大部分而组成:(1)原有的南粤本土文化,为底层支柱。

(2)南迁的中原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由于战中的出现,自然灾害的影响,迫使大量的民族侨迁南移,因此岭南文化吸收了这强大的中原文化。

(3)舶来的域外文化,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流入了外来文化,广东作为始发地,为岭南文化注入了先进思想的新活力[2]。

二、浅析《风起岭之南》舞蹈晚会作品《狮吼》 《风起岭之南》此风起于这几千年来的文化根脉,是这山水如画的美景,是这古色古香的西关大屋,是这孕育我们的江水之情,它,风起潮涌了这片岭南之地,吹出了这股引领之风。

岭南舞蹈晚会专场由《鼓•脉》《江•情》《山•风》《城•雨》《潮•涌》这五个篇章组成,从南越王古墓的玉舞人到乡村田野的杯花声声,经过古老的西关小巷再奔向大海的波涛潮涌,情景的层层铺垫,使作者体验到这岭南的文化魅力,她的精神让笔者为之振奋。

《狮吼》作品位于“潮涌”篇章,此篇章为整个舞蹈晚会的精神篇,此作品在整台晚会上起到了一个点睛作用,推动了晚会中的一个高潮,作品人物的原形是叶问,叶问是广东佛山人氏,伟大的武术家,性格内敛文雅,对人谦让有着民族大气之风,是个有情有义,重情爱家之人。

2023年关于1广府文化发展史

2023年关于1广府文化发展史

广府文化发展史第一篇:广府文化发展史广府文化,即广东崇文化的一种,指的是广东地区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岭南文化和客家文化。

广府文化在广东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广东的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以广府文化发展史为题,探讨广府文化的形成、发展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广府文化的形成可追溯到古代广东地区的各个部落的文化融合。

岭南文化和客家文化作为两大传统文化,对广府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岭南文化中,崇尚自然、尊重人文、注重礼仪以及对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的热爱,这些特点都在广府文化中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客家文化则强调家族、乡土和团结精神,这种团结精神在广府文化中也得到了重视。

广府文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唐代和宋代。

在这个时期,广府(即现在的广州)逐渐成为一个繁荣的商贸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学者和艺术家。

这些人的到来为广府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宋代,广府成为滇越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文化交流得到了更大的推动。

广府不仅成为了一个繁荣的商业中心,也成为了文化、艺术和学术的重要场所。

在明清时期,广府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

广府成为了粤剧的发源地,粤剧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戏曲形式,至今仍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此外,广府还是中医药、工艺品、瓷器制作和茶文化的中心,这些都对广府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广府文化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巅峰,并对整个广东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广府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世界各地的侨胞将广府文化带到了更远的地方,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广府菜成为世界上最知名的中国菜系之一,广府艺术形式如粤剧、岭南画派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

同时,广府文化也在不断融合和创新,与现代时尚、音乐、电影等各种艺术形式相结合,充分展示了广府文化的活力和魅力。

广府文化的发展史是广东地区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府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为广东地区的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岭南舞蹈的艺术形态内涵与传承

从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岭南舞蹈的艺术形态内涵与传承

从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岭南舞蹈的艺术形态内涵与传承广东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其中岭南舞蹈作为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形态和丰富的内涵,通过世代传承,成为岭南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本文将对岭南舞蹈的艺术形态、内涵以及传承等方面进行探究,以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

岭南舞蹈,是指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区的传统舞蹈形式,其中以广东地区的岭南舞蹈最为著名。

岭南舞蹈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舞蹈动作而闻名,它集南方温柔和细腻的特色,同时又融合了北方的刚健和豪放,形成了独特的舞蹈韵味。

岭南舞蹈通常分为民间舞蹈和宫廷舞蹈两大类,每种舞蹈都有着不同的表演方式和舞蹈动作,但都表现出岭南舞蹈的独特魅力。

岭南舞蹈的艺术形态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舞蹈的动作。

岭南舞蹈动作细腻多变,表现出了舞者的高超技艺和优美身姿。

其次是音乐伴奏。

岭南舞蹈通常伴随着传统的音乐,这些音乐多以民间传统音乐为基础,以其独特的旋律和节奏为舞蹈增添了韵味。

舞蹈服饰和道具也是岭南舞蹈的重要艺术形态。

岭南舞蹈的服饰多为古代传统服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而舞蹈中所使用的道具也是丰富多彩,如绸扇、绸带、花篮等,它们赋予了舞蹈更为生动的表现形式。

岭南舞蹈内涵丰富,既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又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传承。

在岭南舞蹈中,每个舞蹈作品都有着特定的主题和寓意,例如《广东侬好》表现出广东人民的热情好客和乐观豁达,而《啊哟喂》则展现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岭南人民精神。

岭南舞蹈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一些舞蹈作品可以追溯到古代,如《岭南探梦》、《粤女十娘》等,这些舞蹈作品不仅是当地人民生活方式的真实反映,更是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载体。

岭南舞蹈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不断传承和发扬,岭南舞蹈才能得以保存和发展。

在传承方面,首先是要加强对舞蹈技艺的传授。

舞蹈技艺是岭南舞蹈的核心,只有不断培养和传承优秀的舞蹈技艺,才能使岭南舞蹈焕发出新的活力。

从岭南舞蹈的艺术内涵与传承谈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从岭南舞蹈的艺术内涵与传承谈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发 ,进行 了具体 的分析与研究 ,希望 能够抛砖 引玉 ,让更 多人 的对其 的 内容挖 掘 出来 , 并 以独特 的视角 来 反 映题材 ,最 终正 确评 价 出
有 更 深入 地 了解 。
广 东华 人华 侨为 国家与 人 民所 作 的贡 献 。此 外 ,在对 “ 侨 ”有关 的作 品进 行 创作 时 ,应 对其 一 系列 的 材料 进 行搜 集 与整 理 , 使其
有 的风 格 其 舞蹈 形态 迥 异 且 内容表 达 形式 也丰 富多彩 ,其 中情 识 与 了解 , 以此 为基 础 ,才 可 以将 岭南 文 化 的来 源与 特色 更 好 地
歌舞 是 对浪 漫 爱情 的称颂 ,酒歌 舞 则是 对喜 庆 丰 收之 情 的表 达 ,
把 握起 来 ,从 而探 索 出独 特 的 岭南 舞蹈 的艺 术风 格 ,将 独 具特 色
利 用 ,使该 文化 在今 后得 到 更好 的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展 。 二 、岭 南舞 蹈艺 术 内涵
1 .“ 水 ”动舞 境
三 、岭 南舞 蹈 的传 承策 略
作 为 亚热 带众 多河流 的汇聚 地 , 岭南 的水 源 相 当丰 富 ,且水 其 有着 积 极 的促 进 作用 ,并 影 响着 非物 质 文 化 ( 遗产 )的建 设 。
由于 大量 的华 人华侨 在 岭南 居 住 ,就 使 “ 侨 ”成 为 其最 大 的
蕴 。其 舞 蹈 艺 术 形 态 不 仅 融 合 了不 同特 色 的 民 间风 俗 , 而 且 也 是 岭 南 特 色 。在 世 界上 分布 广 泛 的广 东人 , 为舞 蹈 创作 中广 东 华人 及 华
人 智慧与 情感 的结晶 ,是 对岭 南人 生活与 生产具体 情况 的表达 与升 侨 题材 给 予 了一 定 的空 间 ,使舞 蹈 艺 术者 在进 行 创作 时,使 其 突 华 。本文从 广 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岭 南舞蹈 艺术 内涵与传承的角度 出 破 “ 背井 离 乡 ” “ 衣锦 怀 乡 ”的传 统 创作 理 念 ,将其 中具 有深 意

岭南舞蹈的理论阐释与实践综述

岭南舞蹈的理论阐释与实践综述

摘 要:岭南舞蹈作为区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对我国民族舞蹈和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关注岭南舞蹈的学术理论研究和舞蹈艺术实践也日益增多。

本文将岭南舞蹈作为梳理、分析、归纳、综述的对象,汇总、梳理相关的文献文本,对岭南舞蹈的概念界定和文化溯源等问题进行简述;结合已有的艺术实践成果,对岭南区域的舞蹈创作、舞蹈教学、研讨平台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

文章旨在通过厘清岭南舞蹈的历史传统、分析岭南舞蹈的当代实践,为岭南舞蹈的未来走向,提供科学经验和可行思路。

关键词:岭南舞蹈;理论研讨;创作实践;高校教学;岭南文化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621(2023)03-178-09收稿日期:2023-05-20项目基金:本文系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南岭民族走廊舞蹈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BE072)的系列研究成果及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小舞剧《启明》”(项目编号:2023-A-02-016-1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严 明(1985-),男,江苏省无锡市人。

星海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博士,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典舞教学与创作 实践及岭南舞蹈教学与实践创作研究。

胡 骁(1983-),男,江西省南昌市人。

星海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澳门城市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岭南舞蹈研究及舞蹈高等教育研究。

严 明1 胡 骁2(1.2.星海音乐学院舞蹈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岭南舞蹈的理论阐释与实践综述纵向梳理;另一个层面是以历史背景为基底进行分析。

韶关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赵勇副教授,以岭南舞蹈“概念”的源流为主线,从概念的孕育期、萌生期和发展演变期回溯各时期岭南舞蹈发展现状。

他总结出岭南舞蹈“概念”的界定,要从涵盖的行政区域、地域文化、地域民俗文化等多重视角出发。

同时指出:在不同视角下,岭南舞蹈有广义、狭义之分,其中,狭义的“岭南舞蹈”多指向“广东省内的地域舞蹈”。

岭南民间舞蹈文化类型及其呈现

岭南民间舞蹈文化类型及其呈现

岭南民间舞蹈文化类型及其呈现“岭南”一词,最早出现在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夫天下物所鲜所多,人民傜俗,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领南、沙北固往往出盐,大体如此矣”。

《辞海》释义有三,一为地区名,亦称岭表、岭外、岭海等,指中国五岭以南地区,包括现今广东(含港澳地区)、海南、广西大部分地区和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及以北地区;二为道名,唐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以在五岭之南得名,治所在广州,范围大约包括当今广东、海南、广西大部和越南北部地区;三为唐方镇名,开元21年(733年)置岭南五府经略使,至德元年(756年)升五府经略使为岭南道节度使,之所在广州,直辖广管诸州,约当今钦山港以东大部分地区,兼领桂、邕、容、安南四管,咸通3年(862年)分为东西两道:以广管为岭南东道节度使,邕管为岭南西道节度使,兼领桂、容、安南三管。

[1]从以上表述可以得知,岭南为地理区域属性,并随着时代更迭有所变化。

现今,岭南更多专指广东省行政区域。

在本文中,岭南一词的区域划分也专指广东省。

岭南除了以上地理区域属性外,还具有专门的文化属性,其代表为“岭南画派”、“岭南诗派”、“岭南园林”等。

岭南文化具有多元、兼容、开放等特性,其构成元素主要为本土的百越文化、南迁的中原文化以及舶来的海外文化。

岭南民间文化特点,其一、南北文化的交融,中西文化的汇萃;其二、活泼明快,充满南国水乡的浪漫情调;其三、兼容的情怀和温顺的生活方式。

[2]基于岭南现存的民间舞蹈和民间舞蹈文化的特殊性,从动态图像上对岭南地区各种文化类型下的区域民间舞蹈进行比较研究,将岭南民间舞蹈的文化分区划分为粤北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区、粤东客家民间舞蹈文化区、粤东北潮汕民间舞蹈文化区,粤中南部广府民间舞蹈文化区、粤西北桂东民间舞蹈文化区、粤西雷州民间舞蹈文化区、特区新设。

一、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区:该区域主要为广东省北部韶关、清远、惠州等山区,在这里生活着瑶、畲、壮等少数民族,其民间舞蹈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特点。

岭南非遗舞蹈创作路径

岭南非遗舞蹈创作路径

岭南非遗舞蹈创作路径岭南地区是指中国南方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省份,这里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也包括了独具特色的岭南非遗舞蹈。

岭南非遗舞蹈融合了岭南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对于岭南非遗舞蹈的创作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挖掘传统元素岭南地区的非遗舞蹈源远流长,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创作岭南非遗舞蹈的过程中,可以积极挖掘传统元素,包括舞蹈动作、音乐节奏、服饰道具等,以及与岭南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相关的内容。

通过深入研究和了解传统元素的内涵和特点,从而将其融入到舞蹈创作中,使创作的舞蹈作品更具有岭南地区独特的文化气息和历史渊源。

二、注重创新发展传统并不等于守旧,在挖掘传统元素的过程中,创作者们应当注重创新发展。

可以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舞蹈的技巧和表现手法,进行融合创新。

可以对传统的舞蹈动作进行重新构思和编排,运用现代舞蹈的舞台表现形式和编舞手法,使得岭南非遗舞蹈创作既具有传统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审美理念和表达方式,更具有时代感和艺术感染力。

三、深入民间调研在创作岭南非遗舞蹈时,可以通过深入的民间调研,走访民间艺人和老艺人,了解他们的舞蹈技艺和精湛经验。

也可以倾听他们对于岭南非遗舞蹈的理解和看法,从中汲取灵感和启示。

通过深入的民间调研,可以更好地捕捉到岭南非遗舞蹈的灵魂和精髓,为创作提供宝贵的素材和资源。

四、注重团队合作岭南非遗舞蹈的创作需要多方面的专业人才共同参与,包括编舞师、舞者、音乐家、服装设计师、道具师等。

在创作过程中,要注重团队合作,密切配合,共同商讨,互相协作,共同致力于舞蹈作品的创作和完善。

只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在密切的合作中,才能使岭南非遗舞蹈的创作更加完善和成功。

五、注重舞蹈作品的演出和传承在创作完岭南非遗舞蹈作品后,需要注重作品的演出和传承。

可以选择在各种文化艺术节目、演出赛事中,演出这些岭南非遗舞蹈作品,让更多的观众欣赏到岭南非遗舞蹈的魅力。

从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岭南舞蹈的艺术形态内涵与传承

从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岭南舞蹈的艺术形态内涵与传承

从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岭南舞蹈的艺术形态内涵与传承作者:张海龙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19年第12期岭南舞蹈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意蕴,其不仅是广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岭南舞蹈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对岭南舞蹈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时期,在当代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我国政府部门已经逐渐认识到舞蹈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并在传承和保护工作中积极探索了相应的措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为了促进岭南舞蹈文化获得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应该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化研究,为岭南舞蹈文化的良好传承提供重要的保障。

一、岭南舞蹈的基本艺术形态受到特殊地理位置的影响,岭南地区人们在发展舞蹈艺术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舞蹈风格,舞蹈形态迥异并且表达形式也相对丰富,其中的情歌舞就是对浪漫爱情最直观的反映和称颂,酒歌舞则表现出对丰收喜悦的刻画,对岭南地区人们热爱劳动和热爱生活的状态进行了深刻的表现[1]。

这些舞蹈形式从不同的方面体现出岭南人的思想文化,蕴含着岭南舞蹈文化的思想内涵。

在当前广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中,加强对岭南舞蹈文化的重视并积极探索传承和保护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不仅有助于促进嶺南舞蹈文化的良好传承,还能够为岭南文化的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进而取得理想的发展成效。

二、岭南舞蹈文化艺术的思想内涵对岭南舞蹈文化的艺术思想内涵进行分析和解读,发现其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对其进行具体而深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其一,“水”动舞境。

岭南地处亚热带地区,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水域景色优美,在岭南人们发展民族舞蹈文化的过程中,将水乡文化的特点融入到舞蹈艺术中,使岭南舞蹈文化彰显出独特的神韵和艺术魅力。

所以对岭南舞蹈文化进行研究,应该从岭南地区的水文化入手进行分析,把握水环境对岭南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作用,形成对岭南舞蹈文化的深刻认识[2]。

其二,“绿”唤精神。

“绿”的思想在现代社会具有独特的时代内涵,是对时代价值和当前时代背景下社会大众思想特征的直观反映。

探析民间舞蹈《鸡公榄》中的广州西关民俗风情

探析民间舞蹈《鸡公榄》中的广州西关民俗风情

298GRACEFUL BEARING区域治理探析民间舞蹈《鸡公榄》中的广州西关民俗风情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光明小学 祝雪莹摘要:鸡公榄是用橄榄制成的一种凉果美食,口味有甜、咸、辣三种。

是西关时期人们普遍喜爱的零食,具有浓厚的西关风情特色。

之所以叫做鸡公榄,是因为卖榄的人腰间总是套着纸做彩色的大公鸡,手里拿着唢呐,模仿公鸡的形态和声音,吸引客人的目光,所以被当地的居民称之为鸡公榄。

到了现代,这个具有西关乡土特色的民俗风情小食经过舞蹈家们的提炼加工、整理,舞蹈《鸡公榄》应运而生。

这个具有西关民俗文化的舞蹈通过舞台逐渐亮相人们的视野。

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民间舞蹈,弘扬了西关的民俗文化,也树立了人们对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识。

关键词:西关风情,民俗舞蹈中图分类号:J7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18-0298-0001一、西关民俗风情——鸡公榄鸡公榄,其实是广州的一种凉果小食,是用广东特产的白橄榄制成。

有咸、甜、辣三种口味,咸的是用甘草榄,甜的是用和顺榄,辣的是用辣椒榄,然后再经过复杂的工艺腌制、加工,最后制成了清甜爽脆的鸡公榄。

是当时广州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小食。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鸡公榄在广州非常流行,当时卖榄人为了吸引人们的目光,就用纸做成了一个彩色公鸡模型,用带子套在了自己的身上,人走鸡也走。

把制作好的橄榄放在鸡腔内,走街串巷,卖榄人手里拿着唢呐模仿公鸡的叫声滴滴的吹。

久而久之就被当地的人们称之为“鸡公榄”。

二、舞蹈《鸡公榄》作品描述根据《第三届广东省岭南舞蹈大赛》——舞蹈《鸡公榄》节目描述。

该节目获得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

不论是音乐、服饰还是舞蹈形象上活生生地展现买榄者生活的真实写照,呈现出一幅卖榄者和孩子们诙谐、幽默的具有西关民俗风情的舞蹈画面。

该舞蹈分为三段(A-B-C)结构。

第一段,唢呐声响起,“滴-滴-滴,滴-滴-滴”模仿公鸡的叫声,意思是“鸡公榄 鸡公榄”。

论岭南文化中舞蹈的文化价值与人文精神

论岭南文化中舞蹈的文化价值与人文精神

175文化纵横论岭南文化中舞蹈的文化价值与人文精神在2018年的八月份,广东省第六届岭南舞蹈大赛在深圳大剧院隆重开赛,这次舞蹈大赛由广东省文联、广东省舞蹈家协会主办,深圳市舞蹈家协会承办,表现形式多样,参与人数众多,逐渐成为广东省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专业性最高、权威性最强的一个舞蹈赛事平台。

岭南舞蹈比赛的成功举办吸引了一大批人对于岭南舞蹈的关注,人们不仅关注其舞蹈表现形式的本身,也慢慢将目光转移到舞蹈背后的文化价值与人文精神。

岭南文化熏陶下的岭南舞蹈随着“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口号的提出,最近的这几年来,研究区域文化特征对于不同地方不同民族舞蹈创作而言,是一个研究的重要方向,对于全国任何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而言,如何保护传统的地域文化和促进地域文化的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岭南文化独特的人文气息之下,岭南舞蹈也深深留下了岭南文化的痕迹。

舞蹈创作必须走进生活,融入生活,古今中外,任何悠久的民族舞蹈都必须与当地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紧密相关,真正优秀的民间舞蹈和民间舞蹈需要对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其发展过程中拥有着有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因此各个地方都会有其独特的地方舞蹈。

岭南舞蹈是特定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在浓厚的岭南文化之中,孕育出其独特的岭南舞蹈。

岭南舞蹈的文化价值现如今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延续和发展。

岭南舞蹈是民间生活的体现,表现出很浓厚的民族特色。

它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宗教文化以及节日庆典都息息相关。

正因为它浓郁的感情色彩以及独具特色的民族气息,具备了很好的艺术感染力,是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结晶,得到了大众的关注。

陈翘曾说过:“有个性的舞蹈才能受大众的喜爱”,在这个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我们很多舞蹈都没有具体的特色,没有自己的核心表达,没有自己的感情和风貌。

岭南是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地广人多,民族也众多,而一个新的岭南舞蹈作品,必须渗透岭南悠久的历史文化,特色的地方习俗以及历史涵义。

从岭南舞蹈的历史中发现审美文化

从岭南舞蹈的历史中发现审美文化

从岭南舞蹈的历史中发现审美文化[摘要]岭南,是我国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广阔地域,这其中不仅有本土文化,还有多种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相互作用和影响,多种文化塑造了多元化的舞蹈形式。

岭南舞蹈是最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民间舞蹈,是岭南一带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传承内容。

本文将以岭南舞蹈的文化发展史作为切入点,分析岭南舞蹈文化内涵及审美特色,并探究在小学课堂中对岭南舞蹈的传承与思考,为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岭南舞蹈提供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岭南舞蹈;历史;审美1.岭南舞蹈的历史与发展1.早期概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舞蹈中,岭南舞蹈可谓是首当其冲,是传统民俗舞蹈的重要组成体系。

据考古发掘,在旧石器时期先民们曾在岭南有进行跳舞活动。

岭南舞蹈经过了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一是独立发展时期。

只能在出土文物中去挖掘找到舞蹈形象;二是西汉越舞文化融合时期。

这个时期除了从考古发掘之外,还可以从文字资料中进行想象。

三是对岭南舞蹈的继承和发扬,那个时候的许多舞蹈形态都留存到了现在。

1.现今发展岭南地区有着悠远的历史,从南北朝开始就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岭南舞蹈文化,刚开始的时候以“舞狮”形式出现在佛山一代;发展到现代社会,最常见的就是广东狮舞,南北地域有不一样的舞狮表演,南方地区喜欢“独角醒狮”,一般两人一头;北方地区喜欢“狮子滚球”,一般成对出现等。

在发展过程中,岭南舞蹈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了很大的发展困境。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民间艺术失去了原本的发展空间,逐渐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历史”;并且在人民不断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让岭南舞蹈失去其本身的神韵,失去了传承人,导致中国民间艺术发展产生了断层。

因此必须加以合理的保护与开发,才能够更好的推动中国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的发展。

1.岭南舞蹈文化内涵与审美特色1.南越文化在我国文明发展之初,珠江流域是最重要的文明发源地之一,现广东岭南就属其中。

由于亚热带的地理气候以及河汊纵横的交通位置,使岭南一带从秦汉王朝开始,就大力发展水运,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有了密切的联系;中原的华夏文明逐渐浸入珠江一带,使岭南舞蹈有了显著的中原文化特征,并逐渐成为了岭南舞蹈的主要组成部分。

舞剧《沙湾往事》赏析

舞剧《沙湾往事》赏析

舞剧《沙湾往事》是一部以岭南文化为背景,展现广东音乐人创作历程的原创舞剧。

该剧自2014年首演以来,凭借其精湛的舞蹈表演、深情的故事情节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了广泛好评,成为中国舞剧的佳作之一。

舞剧以20世纪30年代广东沙湾古镇为背景,以何氏三杰等众多广东音乐人为创作原型,讲述了他们创作经典名曲《赛龙夺锦》的过程。

舞剧通过展示音乐人的创作历程,反映了广东音乐人对民族音乐创作的执着追求,体现了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在舞剧《沙湾往事》中,舞蹈表演与情节水乳交融,舞者们用优雅的舞姿诠释了音乐背后的故事。

剧中融合了广东特色音乐元素,如《赛龙夺锦》、《雨打芭蕉》、《饿马摇铃》等,让观众感受到了广东音乐的独特魅力。

舞剧在编排上巧妙地将中国舞和现代舞的表现力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民族气质与现代气质相结合的舞蹈风格。

舞剧《沙湾往事》的舞台设计也颇具匠心,舞美设计秦立运通过运用现代化的舞美技术,营造出充满岭南地域特色的舞台氛围。

剧中人物形象鲜明,各具特色,主演黎星和李艳超等实力派舞者凭借过硬的舞蹈技艺,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舞剧《沙湾往事》是一部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广东音乐人的创作历程,更传递了一种民族精神。

这部剧的成功在于将舞蹈、音乐和故事情节完美结合,为观众呈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岭南往事。

岭南舞蹈讲座心得体会

岭南舞蹈讲座心得体会

岭南舞蹈讲座心得体会
岭南文化务实、兼容、开放的特点,影响着广东舞蹈创作风格。

通过这次的讲座,我体会到了:红色题材作品是岭南舞蹈创作的一抹亮色。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广东舞蹈人将革命历史故事重新编排。

《红棉红》是其中之一,编导让我们感受到陈铁军烈士在踏上刑场时青春、理想、爱情在她的脑海中一一绽放。

舞者的纱巾从一件饰品到被喻为鲜血而染红,最后形成舞者手中一朵盛开的象征生命的红绵花,整个过程流畅、清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现实作品中编导们用岭南故事,让我感受到广东的科技发展、人文观照和对生活与生存的思考。

《多谢了》《城市回车键》《天使》等都是表现现实生活的高分作品。

还有一类作品是“岭南舞蹈”的当代风俗表现,《映巷·麻石街》《粤讴弹扇》以现代人的眼光看过去,用岭南音乐为基调,结合现代语言去演绎的作品。

如何在继承与发展的视野中兼容并蓄地构建适合本土的解读和阐述?既不片面追求时尚,也不一味复古,这也是我们一直追问的。

也许《逆行者》《出征》用潮汕英歌舞的编创给了我们一个示范。

创建新时代岭南舞蹈话语体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岭南舞蹈话语体系的建构也许可以从三方面入手:首先是主体结构,既要立足当下的岭南新风尚,又要继承传统风俗文化;其次要注重目的,既要能够与外部世界交流对话,又能够建构观者的精神世界,它的构建需要有现实意义;第三是舞蹈语言的学术性,建构新时代岭南区域
的舞蹈语言需要新的表达、新的理念的产生。

岭南文化视域下的广东民间舞蹈形态论略

岭南文化视域下的广东民间舞蹈形态论略

岭南文化视域下的广东民间舞蹈形态论略第一篇:岭南文化视域下的广东民间舞蹈形态论略岭南文化视域下的广东民间舞蹈形态论略[摘要]岭南舞蹈的传承和发展深受岭南文化的影响。

岭南文化主要以广东地区的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为主,其地域文化在动作、姿态、音乐、意境、色泽等方面赋予本土舞蹈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形态,造就了一方独特的舞蹈文化。

[关键词]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岭南文化民间舞蹈岭南,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

从地域上来说,岭南文化大体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主要以属于广东地区的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为主,这是岭南文化的主体。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

岭南舞蹈在大中华舞蹈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传承和发展,深受岭南文化的浸润与滋养。

一、广府文化视域下的本土民间舞蹈广府文化中的饮食文化极具特色。

广府饮食文化绵延流长,积淀深厚,形成不可替代的饮食趣味与审美意蕴。

在广府本土舞蹈的创编中,以广府美食作为题材的作品层出不穷,舞蹈作品《老火靓汤》就用活泼温情的形式,呈现了这道广东美食的加工过程;而大型歌舞剧《岭南行走》中的压轴篇章就是以饮食文化为主打的《大吃一顿》,将广州的茶楼饭肆搬上舞台,演员们手执筷子与茶杯敲击扣响,高呼“上梅菜扣肉”,将舞剧推向高潮。

广府文化中的建筑文化是极富地方特色的,以“西关大屋”与“骑楼”最具风情。

“西关大屋”汲取了中原园林建筑和江南地区建筑模式精华,又具有浓郁的岭南韵味,是在清朝兴起的,其特点是矮脚吊扇门、趟栊、大门扇,根据广州的气候和生活方式所产生的。

广州有“五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之说,而“骑楼”正好适应这种气候特点,一时风靡整个广州城,而逐步地形成广州街景的主格局。

如《岭南行走》、《骑楼晚风》等作品,以广府建筑为背景,静静地讲述着一个遥远又亲切的故事。

广府音乐源自粤剧的过场音乐,也是从民间音乐发展起来的地方音乐,更重要的是广东音乐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变,写景、抒情、状物,因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有特殊的艺术魅力,其悠扬、婉转的乐声给人以愉快和美好的感觉。

岭南非遗舞蹈创作路径

岭南非遗舞蹈创作路径

岭南非遗舞蹈创作路径岭南非遗是指广东、广西、海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了丰富多彩的舞蹈文化。

岭南的舞蹈画面优美,动作矫健,极富有地方特色。

岭南非遗舞蹈以其独特魅力深受人们喜爱,如何创作出更具岭南风情的非遗舞蹈成为了当代舞蹈创作者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岭南非遗舞蹈的创作路径,希望能够为舞蹈创作者和爱好者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路。

一、学习传统舞蹈要想创作出更具岭南风情的非遗舞蹈,首先需要深入学习岭南地区的传统舞蹈。

这包括学习广府舞、粤剧舞蹈、岭南歌仔戏舞蹈等各种舞蹈形式。

通过学习传统舞蹈,可以了解岭南舞蹈的基本动作、编排技巧、舞台表现形式等方面的知识,为后续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传统舞蹈的过程中,还可以向老一辈舞蹈艺术家请教,了解他们对于舞蹈的理解和创作经验,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

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比如录像、网络视频等工具来学习传统舞蹈的表演方式和技巧,加速学习的速度。

二、深入了解岭南地域文化岭南地区地域文化博大精深,融合了汉族、客家、壮族等多种民族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想要创作出更具岭南风情的非遗舞蹈,就需要深入了解岭南地域文化,包括民间传说故事、地方传统节日、手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深入了解岭南地域文化,可以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去创作舞蹈作品,将岭南地区独特的文化元素融入到舞蹈创作当中,使作品更具民族特色和地方气息。

比如可以以岭南地区的传统节日为题材进行创作,借助舞蹈的形式传承和展现民间传说故事,或者以岭南地区的传统手工艺为灵感源泉,创作出有着浓厚民族风情的非遗舞蹈作品。

三、融合现代舞蹈元素在学习传统舞蹈和深入了解岭南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可以尝试融合现代舞蹈元素进行创作。

现代舞蹈形式更加自由和开放,可以吸收各种舞蹈风格和元素,将传统舞蹈与现代舞蹈进行巧妙融合,创作出更具有时代感和辨识度的非遗舞蹈作品。

可以借鉴现代舞蹈的编舞手法、舞台设计、灯光音响等方面的表现元素,将其运用到非遗舞蹈创作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岭南舞蹈作品中透视广府文化
作者:杜娟
来源:《艺术教育》2013年第09期
【内容摘要】广府文化绚丽多姿、独具一格,是构成岭南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

广府舞蹈表现的内容和形式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情、人文特色和生活气息,同时又融汇了当地的文化秉性,充分体现广东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广府文化舞蹈作品舞蹈动作
随着文化市场的欣欣向荣,广州市政府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文化,大力发展广东文化,近几年推陈出新,着力在舞蹈创作中强调本土文化,推进广东舞蹈的新气象。

创办岭南舞蹈比赛,致力于本土舞蹈的创作和表演,以本土文化为支撑,创作出好的舞蹈作品。

从单个舞蹈作品《广绣情》《彩云追月》到舞剧《岭南行走》《骑楼晚风》《广州往事》《风雨红棉》,音乐剧《西关小姐》,每个舞蹈作品都渗透着浓郁的广府文化,给观者多层次、多角度的丰富的感觉。

广府文化所具有的移民文化、兼容文化、开放文化特点,使广府文化尽管历尽沧桑,仍独树一帜,继续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突出地方独特的风格与特色,其文化特点对广东社会历史乃至海外华侨华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要营造一个氛围,让各地域文化有充分的发展空间。

一、广府文化定义
广府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千年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历史。

广府文化是以广州为中心,以珠江三角洲为通行范围的粤语文化,从属于岭南文化,在岭南文化中个性最鲜明,影响最大。

广府文化既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又带有其地域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如今的肇庆市封开县是“广府的首府”,是广州文化的发祥地。

广府文化在美术、音乐、雕塑、建筑、服饰、语言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特色和鲜明的个性。

广府文化不能等同于岭南文化,仅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从舞剧《广州往事》看其开放性
舞蹈叙事诗《广州往事》音乐响起,码头上穿梭着形形色色的人,他们忙碌着。

舞剧讲述的是从海外求学的三少爷带着他的同学亨利、露西回到广州十三行做生意的故事,折射出那个年代的广州影像。

再现了清代政府将广州作为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舞蹈画面帮助我们探究历史,翻开广州十三行车水马龙下广州率先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篇章。

将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交融,传达出广州人早已具备的拼搏、务实、包容、开放精神,该剧对此浓墨重彩,挖掘出广州的多元、兼容和开放。

从汉代开始广州就已经开始和外来文化交流,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都能看到广府对外来文化的摄取。

将秦文化带入的赵佗、任嚣,使中原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

道家、佛家、基督教等宗教进入广府,使广府人从思想上开始接受中西文化的交融。


外,广府语言的演变形成与开放有着紧密的联系。

由于交流的需要,逐渐吸收古汉语进入土著语言中,雏型粤语出现。

南越国创立,航运得到一定的发展,引来不少客商,语言交流增加,促使粤语的雏型进一步变化,越被汉灭后设于广信,作为岭南的政治、文化中心,其对粤语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西汉时粤语的发展成熟便主要在广州一带。

广府人开放的意识很早形成,而对于开放所带来的各方面的影响,悄悄孳息着广府人的方方面面。

时代变迁,而广州却从未关上对外开外的世界贸易性口岸。

广州对外交流文化越发凸显,从清朝十三行的风生水起,到现在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广交会在广州的成功举办,广州经济蓬勃发展,广州成为改革开放前沿。

三、饮食文化在舞剧《岭南行走》中的表现
舞剧《岭南行走》是由广州歌舞团精心打造的以岭南元素为主的又一力作。

其编导陈军将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通过舞剧用巧妙的方式予以表达。

《岭南行走》由数数、英歌、竹板、雨天、麻石街、讲古、醒狮、钱鼓、大吃一顿9个段落组成。

民以食为天,而“食”在广州。

《岭南行走》中的大吃一顿,正好是以广州饮食文化为背景,再现了老式茶馆一盅两件的味道,将饮食转为艺术符号出现在舞台中。

将平时司空见惯的茶楼中吃的景象,用舞蹈动作进行全新的诠释、结构和演绎,大胆地尝试用现代人的审美理念和视觉感官进行创作。

广州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中国八大菜系中粤菜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受广州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广州饮食以清淡为主,清中求鲜,鲜中求美。

山珍海味一应俱全,受到海内外的欢迎。

各种点心,例如虾饺、干蒸等姿态各异,味美香甜。

“吃”原本就是动作行为,一个我们看似再平常不过的动作,如何将其转化为舞蹈艺术化动作,如何体现广府文化这一特色,编导陈军不断揣摩推敲,用最平常的动作作为动机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让观者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浓浓的美味佳肴。

四、舞蹈场景中的广府建筑
从《岭南行走》《骑楼晚风》《广州往事》到《西关小姐》,这一个个具有广府特色的舞剧中,我们都会发现一个共有的舞蹈场景——西关大屋。

这个极具广府特色的建筑,多次出现在不同的岭南舞蹈当中,有着一语道破的感觉,即舞蹈将要呈现的是关于广州的故事。

“西关大屋”俗称“古老大屋”,原坐落于宝源北街18号的“梁资政第”是最著名的西关大屋,但现已不存在。

“西关大屋”主要指的是现在广州荔湾区一带(多宝路、上下九、龙津西),居住的都是名门贵族及富绅。

“西关大屋”汲取了中原园林建筑和江南地区建筑模式精华,又具有浓郁的岭南韵味,是在清朝兴起的。

其特点是根据广州的气候和生活方式所产生的。

一是靠近街道的矮脚吊扇门,便于采光,保证隐私;二是趟栊,既可通风,又可防盗;三是大门扇,由樟木制作,防止白蚁。

舞蹈中的“西关大屋”带着厚重的历史沉淀的岁月痕迹,向观者慢慢地诉说着那逝去的往事,像一首歌悠远而沉静,耐人寻味。

五、“西关小姐”称呼的由来
西关文化在广府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西关小姐》中我们看到“西关小姐”这个称呼,在音乐剧的命名中很直接地表达出来,而西关小姐如何产生?其身后的背景又是如何?清代末年,广州的游年花簇,居住在西关的姑娘就会打扮得格外漂亮,同时因为居住在西关的多为富豪贵族人家,所以衣着漂亮的又多为富贵人家的小姐,因而有了“西关小姐”这个美誉,后来把居住在西关的女孩统称为“西关小姐”。

但西关小姐是美丽与智慧的并存,尤其是辛亥革命后,中西文化交流加速,西关小姐像音乐剧中的陈雪菲是知识与美丽并存。

在广州开设私塾,收女生的就有近100家,大多设在西关,形成了西关小姐是知书识礼的女性典范。

西关小姐以群体的形象集中体现和代表了时代前进和潮流的方向,代表着广州女性解放的先声,代表着近代广州最风雅和繁华的生活,活跃在各个阶层。

《西关小姐》的编剧,抓住西关小姐的知识性,新女性的特点,在塑造女主角陈雪菲这个人物形象时,把时代女性的特征融进人物形象中,募捐、筹款、办医院让封建社会下的中国女性有了新的一面,突破传统女性的保守形象。

当然编剧还没有忘记中国女性的善良、吃苦耐劳的美德,在陈雪菲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依然承担照顾精神错乱的好友的重任,在丢弃千金小姐身份后,瘦弱的肩膀担起扁担到街头卖粥。

六、木屐的意义
在《岭南行走》《广州往事》中都能看到木屐的使用,将生活中不起眼的物品转变成舞蹈作品中亮丽的一道景象。

木屐在曾经的广东人生活中经常见到,现在演变成更加亮丽的凉拖,广州曾经的越秀上下街,便是出名的“木屐街”,由于广州高温时间较长,并时常伴有雨水,地面潮湿,特别是2、3月份梅雨时节导致街巷的路面总是泥泞积水,所以广州人常年喜穿木屐。

它见证着百年广府文化的发展,所以木屐在广州城有着不同的意义。

舞蹈中的木屐是在原本不加任何油漆的原木“白胚屐”上涂上红色,还彩绘了漂亮的图案,这种木屐称为“油彩屐”。

舞蹈中演员们的舞蹈动作,多是注重脚下,穿着木屐,发出笃笃、咔咔清脆的声音,配合木鱼的咚咚声,充满趣味性,让人们一起回忆起当年充满木屐声的广州城。

七、舞蹈作品中的广府音乐
广府题材的舞蹈作品,在音乐的风格上有着属于自己的特色。

广府音乐源自粤剧的过场音乐,也是从民间音乐发展起来的地方音乐,更重要的是广东音乐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变,写景、抒情、状物,因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有特殊的艺术魅力,其悠扬、婉转的乐声给人以愉快和美好的感觉。

因为粤剧在广州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在广州音乐中也保留了一些粤剧的特色,音调委婉,唱腔丰富,在舞剧《西关小姐》《岭南行走》中能听到。

随着社会发展,广州音乐吸收外来文化,在表演和创作中融入西方歌剧,旋律优美、节奏欢快,使广州音乐具有时代气息。

在我国说粤语的人数众多,也促进了广州音乐的发展,尤其是在流行音乐中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在创作舞蹈音乐的时候,作者抓住广州音乐的风格特色,保持其传统的同时,还不忘融入新的音乐元素。

广府文化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由移民潮所带来的文化思潮碰撞,在其舞蹈艺术的发展中具有深刻的涵义。

舞蹈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厚实的文化,广府舞蹈在其长远的发展中,要挖掘文化,以诠释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佳品。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责任编辑:刘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