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第三卷重点

合集下载

古代文学III讲义

古代文学III讲义

绪论重点: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第一节社会发展带来唐代文学繁荣1、经济发达、国力强盛“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向为史家之美谈。

江南经济发达,成为全国经济的支柱,这是唐朝社会的新特点。

唐势力范围:东至朝鲜半岛,北至蒙古,西北至葱岭以西的中亚西亚,南至印度支那,是当时世界上幅员最辽阔,国力最强盛的政权。

2、各种文化大交流族种大融合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南北朝时的民族大交流,李渊母亲独孤氏、太宗皇后长孙氏都是鲜卑人。

打破“夷夏之别”。

文化交融各国遣唐史、留学生、商人的来往,促成汉文化圈(日本文化的汉化是代表)的形成。

宗教(佛教、回教等),艺术(音乐中的燕乐、绘画、舞蹈如胡旋舞,雕塑如佛教雕塑),服饰、饮食等等。

3、唐人入士的途径多种,展现积极进取精神。

沿袭隋朝科举选士,制度更加完备。

其他途径入仕,如入地方节镇幕府。

4、文化艺术高度繁荣。

5、安史之乱这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标志。

八年战争,国力大减。

士人忧国忧民的情绪生发。

第二节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之风、贬谪促进唐文学发展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之风以及贬谪生活从不同的层面丰富了唐文学的内涵,构成了唐文学多姿多彩的格调。

漫游:名山大川、访道、边塞、通都大邑。

入幕:幕府宴饮,乐妓唱诗,唱和送别。

读书山林:终南山贬谪生活丰富了唐文学内涵第三节佛、道对文学的影响1、主要体现在人生信仰、社会思潮、生活情趣等方面,生活方式则时杂释、道,极大地影响唐文学。

2、《全唐诗》中,诗僧计有113人,诗2783首,士人与佛禅有关的作品有2273首,二者相加占全唐诗总数10。

3%。

3、道教的神仙思想的影响。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游仙诗第四节唐代文学风貌1、队伍的扩大和主导力量的改变魏晋南北朝——诗歌创作队伍主要限于宫庭和高级士族,其他人不大。

唐朝——来自各阶层,且著名诗人多出身平常,政治地位不高,虽有高者,其创作成就也与其政治地位无直接关系(如王维、白居易等)。

中国文学史第三卷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史第三卷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史第三卷复习资料中国文学史第三卷期末复习资料一、宋代文学:宋词繁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宋词的繁荣与宋代特殊的时代背景和词的文体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词产生于民间,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娱乐色彩。

宋代由于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文官享受的待遇非常优厚。

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时,就公开鼓励大臣们“多买歌儿舞女”。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整个社会形成了竞相追求享乐的风气。

又由于宋代(特别是北宋)社会相对安定,政局相对稳定。

词这种带着浓厚的娱乐色彩,几乎没有传统的政治、道德负荷的文学形式,在宋代终于找到了最为适宜的生长环境,所以便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发展起来了。

二、宋初三体:一以当时的一些达官贵人如徐铉、李昉等为代表,以白居易为师,诗风平易浅俗,是当时的主流诗歌,此为白体诗。

一以稍后的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以李商隐为师,辞藻华丽,讲究用典,是白体之后的诗坛主流,此为西昆体。

一以魏野、林逋等隐士为代表,以贾岛、姚合为师,多用白描手法写隐逸生活,诗风清苦,此为晚唐体。

晚唐体:宋初模仿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岛、姚合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代表诗人有林逋,内容多写幽清净穆山林景色,枯寂淡泊隐逸生活,艺术上学习贾岛、姚合的“苦吟”精神,特别注重字句声律的雕琢推敲。

西昆体:1. 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它有广狭二义,狭义的西昆体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的西昆体兼指其四六文。

2. “西昆”因宋初馆阁文臣唱和的诗集《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取玉山、册府之意3. 代表作家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题材范围狭窄,集中于咏史、咏物与流连光景。

4. 作诗宗主李义山,多用近体诗尤其是七律,讲究辞采,以偶丽为工,强调用典故,语言华美,风格典丽细密,好用事,以表现才学和工力。

三、“三影”——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柔柳摇摆,堕轻絮无影”(《剪牡丹》)四、柳永词的新变(一)创制和推动慢词艺术的发展是柳永对词特殊的贡献:1.因柳永大量地创作慢词,宋词乃始由小令阶段渐进入慢词时期。

古代文学3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3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3复习资料古代文学3复习资料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内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古代文学的一些重要内容,包括文学流派、代表作品以及文学思想。

一、文学流派古代文学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1. 诗歌: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为主要形式。

其中,《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记录了周代的风俗民情。

而唐代的诗歌达到了巅峰,代表作家有杜甫、李白等。

2. 散文:散文是一种以散文体形式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文学形式。

《庄子》是古代散文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探讨了人生哲学。

而南宋的文学家欧阳修则以其优美的散文风格闻名。

3. 戏剧:古代戏剧主要有京剧、豫剧、越剧等不同的地方戏曲形式。

其中,元曲是古代戏剧的重要流派之一,代表作品有《西施》、《汉宫秋》等。

二、代表作品古代文学中有许多经典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思想。

1. 《红楼梦》:这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

《红楼梦》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一系列丰满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荣辱悲欢。

2. 《水浒传》:这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作家施耐庵创作的长篇小说。

《水浒传》以梁山好汉的英勇事迹为主线,展现了他们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

3. 《论语》: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论语》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儒家思想,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准则。

三、文学思想古代文学不仅是艺术的表达,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学思想。

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强调人伦道德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提倡仁爱、孝道等价值观念。

《孟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之一,它强调了人性本善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2.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注重个体的自由和自然,强调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我修养。

《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追求道的理念。

中国文学史第三卷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史第三卷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史第三卷复习资料中国文学史第三卷复习资料中国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源远流长,丰富多样。

中国文学史第三卷是对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进行回顾和总结的一本资料。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的复习资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文学发展阶段。

第一部分:唐代文学的辉煌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被誉为“盛唐”。

在这个时期,文学达到了巅峰,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作家和作品。

唐代文学的特点是豪放、奔放,反映了人们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杜甫的诗歌以其激情和社会批判而闻名,王维则以其婉约和清新的风格受到赞誉。

在唐代,诗歌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文学形式,许多文人雅士都以写诗为乐。

第二部分:宋代文学的崛起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个重要时期,被称为“文人之世”。

在这个时期,文学的地位更加重要,文人们开始注重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的表达。

辛弃疾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词作描写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爱情的追求。

苏轼则以其豪放和辩证的风格而闻名,他的诗歌和散文都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宋代,文学的形式更加多样化,除了诗歌和散文之外,小说也开始兴起,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文学形式。

第三部分:元代文学的新探索元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在元代,戏曲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被广泛演出和传播。

元曲是元代戏曲的代表作品,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而受到赞誉。

元曲的题材广泛,既有历史题材,也有民间故事,反映了社会的多样性和人民的生活。

元代文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的新探索和发展。

第四部分:明清文学的变革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文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在这个时期,文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明代的文学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杨慎的散文以其细腻和感人的笔触而著称。

而清代的文学则更加注重社会现实和政治批判,红楼梦是清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它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社会分析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古代文学3 重点整理

古代文学3 重点整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复中原已毫无希望时,他仍然坚持夙志,大声疾呼抗敌复国。

陆游的生活经历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45岁以前,他任镇江通判等职,后因赞助张浚北伐而罢职家居;二、自46岁入蜀从军至65岁被劾罢官;三、66岁以后在山阴农村闲居20年。

陆游的诗歌创作过程也可分成与之相应的三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是陆诗臻于成熟的关键时期。

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整首诗歌概括性强,抒情性强,语言精练自然,圆转流畅,而且有充沛的感情,丰满的形象,生动的描写。

中所表现了对南宋集团妥协投降政策的谴责,对抗敌爱国的将士和遗民的深切同情,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

思想性、艺术性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结合,能代表陆游诗歌的思想艺术特点)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回看整首诗歌,可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

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

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

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

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

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

陆游这里写得含蓄深蕴,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古代文学第三卷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古代文学第三卷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整理第一章宋初文学宋末方回:“宋铲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白体诗人:指从五代过来的旧臣(李昉、徐铉)及宋代王禹爯、王奇等诗人专门模仿唐代白居易、元稹等相互唱和的近体诗而创作的诗歌。

主要特点是在风格上多抒写自己流连光景,悠闲自适的生活状态,在风格上浅易清雅。

代表人物:王禹爯(开创宋代新诗风第一人)清人吴之振:“元之独开有宋风气。

“早年闲适诗,晚年讽喻诗,从学习白居易进而以杜甫为典范,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充满忧国忧民情怀,他写下“本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生。

”他还称赞“子美集开诗世界。

晚唐体:是指宋代模仿唐代贾岛、姚和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晚唐体“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继承了贾岛、姚和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特别注重五律,尤喜在五律中间两联表现其娄字的苦心孤诣。

晚唐体另一个群体是以林逋为代表的隐逸之士,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勘句酌,一方面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

林逋“疏影横斜清且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宰相诗人:寇准《春日登楼怀旧》: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西昆体:西昆体是以西昆体酬唱集》而得名,其共收录17位诗人247首诗,以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其共同特点是学习李商隐的近体诗中的律诗,将就诗歌中的声律、文采、修辞,其长处是文辞秘丽,气象典雅,扫除五代衰飒弊习。

缺点是太过雕饰而无自然姿态,太堆砌而少意味。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诗风的演变晏殊。

字叔同,著有《珠玉集》被后人推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他的诗歌吸收南唐”花间词“和冯廷已的典雅刘丽诗风,开创北宋婉约诗风。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赏析:(1)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的感伤。

中国古代文学史3考试重点(精)

中国古代文学史3考试重点(精)

1、杨维帧:牛鬼蛇神。

鉄崖体,诗文标新立异,义象大,用语奇,题材有所开拓。

风格秾丽瑰奇, 纵横豪气而又沉沦妖治之气。

《题苏武牧羊图》“牦尽风霜节, 心悬日月光。

”2、《琵琶记》艺术成就:形象塑造以情动人;情节双线;文辞有神韵、语言个性化、心理描写;格律独创吻合剧情;扶植人伦,注重教化作用。

3、《窦娥冤》 :悲剧审美;戏剧结构单纯明快;人物形象生动,窦娥性格发展; 语言自然本色。

《西厢记》 :体制创新,五本二十一折适应复杂剧情;结构起伏,悬念;人物刻画;语言本色中又见典雅富丽,点染名句,诗化,叠字排比等修辞。

4、关汉卿豪放派,叠字衬字,情感细腻,玩世态度,倔强性格。

马致远清丽派,寓情于景,意境深幽。

句式灵活多变伸缩自如;以俗为尚,口语化散文化; 审美取向明快显豁,自然酣畅。

5、茶陵派李东阳,追求典雅流丽,师法先秦古文,诗宗杜甫。

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唐宋派文擅韩欧,唐宋古文。

归有光,感情真挚动人者深;讲究剪裁布局,其文简明扼要。

后七子王世贞李攀龙,文自西京, 诗自天宝而下,具无足观。

文学结派斗争,拟古恶流。

6、公安派袁宏道,反对贵古贱今剽窃,主张通变;独抒性灵(作家个性,发展观点反抄袭 ;推崇民歌小说通俗文学。

局限,琐事,缺深厚社会内容;过于率直浅俗。

竟陵派钟惺谭元春,通变标新立异;深幽孤峭的诗歌风格。

7、沈汤之争吴江派,合律依腔;语言本色通俗质朴。

沈璟吕天成王骥德。

临川派,至情论;意趣说;不妨折拗了天下人的嗓子。

8、《三国》主题 :拥刘反曹(对比名义;执政思想;内部关系。

正统观,底层人民愿望。

忠义,诸葛亮关羽。

艺术:七实三虚(移花接木、添枝加叶、凭空造影人物塑造(对比,夸张渲染,类型结构(纵式,主线,横面设计,重要场面人物语言通俗,人物刻画简略9、《西游》成书:三藏取经; 民间流传与创作 (历史与传统融合; 宗教色彩淡化, 神话世俗色彩加重;个人集大成。

思想内容:隐喻现实(三国度 ;三教观念; 人性多重组合;悟空反抗;思想矛盾。

中国古代文学III期末复习

中国古代文学III期末复习

【唐代部分】第一章初唐诗坛绪论隋(589-618)-唐(618-907)-五代(907-960)唐代文学繁荣:1.南北统一,文化交流;2.国力强盛,经济繁荣;3.思想上儒释道兼容;4.文学自身发展结果。

高棅《唐诗品汇》:初、盛、中、晚四阶段诗歌(盛)、散文(中)、传奇小说(中)、词(晚)隋代文学北周-隋文帝杨坚(581-605)-隋炀帝杨广(605-618)北朝旧臣:北方刚健诗风南朝文人:南方柔婉诗风卢思道《从军行》,苍劲刚健杨素《出塞》,慷慨悲凉薛道衡《昔昔盐》,委婉细腻虞世基,文采华丽隋炀帝《春江花月夜》,清丽明快隋代七言,南北朝向唐代过渡阶段宫廷诗人贞观诗风:宫廷化、贵族化,南朝文化影响上官仪“上官体”:“绮错婉媚”,重视形式技巧,追求声辞之美,体物细腻精巧“文章四友”: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五律《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宋之问、沈佺期,五律定型,七律定型。

宋之问五言《度大庾岭》《渡汉江》沈佺期七言《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初唐七律样板《古意》初唐四杰王绩《野望》朴素美,山水田园诗派先驱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创作理念:有明确的审美追求,倡导刚健骨气,壮大的气势,慷慨悲凉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山中》昂扬气概杨炯《从军行》卢照邻《长安古意》感情注入,抒情深化,壮大气势骆宾王《帝京篇》《在狱咏蝉》人与物交融诗歌贡献:扩大题材、刚健诗风陈子昂复古倾向《修竹篇序》:“汉魏风骨”、“风雅兴寄”明朗刚健的风格、充实的社会政治内容《感遇》较强的思想性,干预现实的作用《登幽州台歌》壮伟之情、豪侠之气吴中四士: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画意、诗情、人生哲理融合,情景交融,绵邈余味刘希夷《代悲白头翁》贡献:人生体验,诗情画意,浓烈情思,空明纯美诗境第二章盛唐诗歌王维四十岁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充满政治热情,后期亦官亦隐前期进取的生活态度,豪逸之气《老将行》后期隐居终南山、辋川,闲静逸致的生活山水田园诗:《山居秋暝》《渭川田家》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优美浑融2.擅长表现光和色,具有丰富的色彩层次感3.雄伟壮观的景物描写与细致入微刻画结合4.诗境宁静空灵,表现出浓郁的禅意5.语言优美精练,生动传神孟浩然生平:终身不仕,隐居漫游--长安求仕--吴越漫游山水诗:《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豪迈雄壮,境界阔大《宿建德江》《耶溪泛舟》高处落笔,情景交融,平淡清远田园诗:《过故人庄》,“余”、“我”字眼,贴近生活,平淡,朴素自然“韵高而才短”,内容不够丰富王维与孟浩然比较山水诗(《山居秋暝》《宿建德江》)①空旷山林与羁旅山水②宁静空灵多禅意与旅人思乡田园诗(《渭川山家》《过故人庄》)①局外人“无我”与“有我”之境②理想化与写实性语言风格:精炼优美,富有情韵;自然真淳,饶有余味王昌龄阳刚豪侠型才子,热衷功名,狂傲气概,清刚劲健诗风王翰《凉州词》王昌龄“七绝圣手”边塞诗《从军行》愁绪与英雄气概结合,悲壮激昂,清刚有气骨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宫女思妇诗,《长信秋词》《闺怨》捕捉典型情景,语言圆润和谐王之涣《凉州词》崔颢《黄鹤楼》李颀《古从军行》豪壮中略带苍凉送别诗《别梁鍠》,第一位以诗成功地刻画人物性格高适盛唐边塞诗兴盛的原因求仕-隐居-出塞-隐居-封丘-入幕-入蜀后诗歌概述及分期:前期、后期诗歌特色:①内容丰富,感情复杂,层次分明②鲜明对照,充满慷慨悲壮之气,形成悲壮慷慨、沉雄昂扬的艺术风格③四句一转,跳跃奔放的气势④多用偶对,纵横顿宕⑤语言质朴、沉雄浑厚岑参生平:求仕-进仕-高幕府-长安-北庭-东归-辞官出塞经历、好奇性格与边塞诗创作《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边塞诗贡献:题材开拓、风格创新诗歌特色:1.好奇,表现边塞奇异多彩的风光和人情2.想象丰富,色彩瑰丽,充满浪漫气息3.慷慨昂扬的气概和乐观精神4.用韵自由,音节宏亮,意调高远高岑异同比较相同:内容丰富,风格豪迈雄壮,擅长七言歌行差异:①“悲壮”与“奇丽”②夹叙夹议、直抒胸臆与长于描写、寓情于景③浑朴质实,写实手法;岑诗瑰奇峭拔,浪漫主义色彩④直追汉魏风骨,融会了六朝以来诗歌思想:高适胜于岑参;艺术:岑参胜于高适第三章李白李白李白(701-762)青莲居士生平:蜀中时期--以安陆为中心的漫游时期--长安时期(742-745)--以东鲁、梁园为中心的漫游时期--安史之乱时期二入长安思想:①儒家--入世进取、自负、自信、豁达、昂扬②神仙道教--神仙幻境、自我解脱、逍遥洒脱③纵横术、游侠人格:独立不羁,不受任何约束乐府与歌行乐府创新:借古题写现事;用古题抒己怀乐府作品:《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①融入个性浪漫气质,以第一人称抒怀议论②大胆夸张和巧妙比喻来突出主观感受③纵横恣肆的文笔形成磅礴的气势,奔腾回旋的动感歌行:《庐山谣》《梦游天姥吟久别》《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①抒怀更浓②以主观意象展开篇章,大开大合,句式变化、章节错落③豪迈飘逸的风貌④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特色①丰富奇物的想象《梦游天姥吟留别》②夸张手法的运用《蜀道难》③强烈的主观色彩《将进酒》④抒情时任情奔涌而出,不加节制《将进酒》⑤气势雄壮,豪放飘逸绝句自然明快的优美情韵五绝《独坐敬亭山》《劳劳亭》《秋浦歌》七绝《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艺术特色:①语言明白晓畅②情思深长悠远③清新飘逸风格④神会所至,自然天成多受民歌影响开朗性格、率真情感、洒脱气质艺术个性①强烈的主观色彩。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超全笔记】第三卷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超全笔记】第三卷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超全笔记】第三卷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第三卷)第五编宋代文学绪论宋文学基本沿中唐的方向发展:一.古文运动。

道统与文统更紧密结合,形成具很强政治功能又实用宋代古文。

二.诗歌。

重反映现实,题材风格倾向通俗化。

三.词达到巅峰。

四.戏弄、说话等通俗文艺。

形成以话本和诸宫调、杂剧、南戏等戏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改变了古代文学长于抒情短于叙事、重视正统文学轻视通俗文学的局面。

第一节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一.崇文抑武的国策,士大夫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

二.理学在元明清是官方意识形态。

(一)理学思想主要是士大夫阶层主体意识的理论表现;(二)宋士大夫较自觉的卫道意识,积极著书弘己斥人。

北宋后期有王安石与司马光、二程等的新、旧学之争,旧学内部有以苏轼为首的蜀学与以二程为首的洛学之争,及朱熹与叶适、陈亮之争。

三.政治上和学术的使命感,重视政治教化功能。

(一)儒家重?文??道?关系,?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文心?原道》。

(二)韩愈?文以贯道?思想,重视文学社会政治功能。

(三)宋代。

1.宋初柳开、穆修石介等观点矫激偏颇,欧阳修观点平正通达,总体认同?文以贯道?思想;2.理学家:周敦颐率先提出?文所以载道?(《周子通书?文辞》)新命题,强调?道?的第一性,?文?仅被视为负载工具;朱熹反对?文以贯道?说,对?文以载道?说作更深入的理论阐述。

3.苏轼蜀学文道观与?文以载道?接近,但其?道?内容较宽泛。

4.?文以载道?说把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置于审美功能之上。

推向极端即是?作文害道?,从根本上否定文学;但宋作家强调?道?,未放松?文?。

四.印刷业和教育事业空前发展。

(一)私人藏书丰富;《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以私人藏书为对象的目录学专书宋首次出现。

(二)学校数量和种类增加:除官办学校外,私立学校兴盛。

如白鹿洞书院等。

(三)宋士人学术水平高度空前。

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陆游等是学者型作家,学养提高使作家更善于深刻地思考社会和人生,也更善于细密周详地议论。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复习资料名词解释:戏剧: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种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舞台艺术。

元杂剧:即元曲。

元代的元杂剧和元散曲的总称。

是在蒙古灭金(元代)前后,以北曲为声腔的戏曲形式,也称北曲或北杂剧。

科介:科泛简称科,南戏、传奇称介,是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或其他方面的舞台指示。

《四声猿》:是明代徐渭创作的杂剧。

《四声猿》是《狂鼓史》《玉禅师》《雌木兰》《女状元》四部杂剧的合称。

南戏:是北宋末叶到元末明初在中国南方流行,以南曲为声腔的戏曲形式,亦称戏文、南曲、南曲戏文、南戏文。

发源地是温州。

副:南戏结构上的一个特点,在正戏开场前由副末登场,介绍剧情梗概和作者创作意图。

又叫副末开场或家门大意。

传奇:明清两代以唱南曲为主的戏曲称为传奇,它是在宋元南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国性剧种。

代表作是《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

吴江派:明代万历至明末产生的戏曲流派,代表者是江苏的沈璟,坚持以“声律第一”的理论,并跟临川派产生激烈的论争。

临江派与吴江派之争:是万历至明末中国戏曲发展史中的一场派别论争。

这场论争是江西临川派的代表者汤显祖和江苏吴江派的代表者沈璟围绕戏曲创作应以“文辞第一”还是“声律第一”的问题进行的一场论争。

论争的结果使许多传奇作者清醒认识到熔文辞与声律于一炉的重要性。

南洪北孔:是清代康熙年间南方浙江钱塘洪昇和北方山东曲阜的孔尚任的专称。

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阜的《桃花扇》先后问世,轰动社会,使两位作家誉满文坛,故有此称。

明清章回体:是明清白话长篇小说的基本形式,特点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

明代四大奇书:指明代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今古奇观》:该书是明末流传最广的白话短篇小说选本。

是抱瓮老人从《三言》《二拍》两书中精选出来并刻印出版的四十篇作品的名称。

台阁体:明代永乐以后,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台阁重臣所写的诗文,特点是歌功颂德,点缀升平。

童心说:明代李贽提出的,童心即真心。

中国古代文学史3重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3重点

一.填空1. 诗经最后编订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国风产生的时期是西周2. 屈原的作品写作最晚的作品是《怀沙》3. 贾谊的散文集是《新书》4. 《答客难》的作者是东方朔,内容是剖析士人在太平盛世却怀才不遇的状况5. 东汉最早的文人诗----班固《咏史》6. 上古神话资料保存最全面的作品是《山海经》7. 宋玉的作品有哪些?《九辩》《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8. 东汉《史传散文集》最有名的是《汉书》9. 东汉抒情小赋的名篇是张衡的《归田赋》10. 分别指出下列作品的特点,《庄子》:汪洋恣肆,《孟子》:雄辩正义凛然,赋体作品(大赋):歌功颂德,《史记》: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两汉乐府诗的特点11. 汉书的作者----班固《潜夫论》的作者----王符《楚辞》的作者----刘向《吕氏春秋》的作者----吕不韦《春秋繁露》的作者----董仲舒12.《哀郢》的作者----屈原《五蠹》----韩非子《西京赋》----张衡《二京赋》----张衡《三都赋》----左思(西晋)《两都赋》----班固《鵬鸟赋》----贾谊《谏逐客书》----李斯《硕人》----《诗经·卫风》13.《吴越春秋》的作者是东汉初年的赵晔,《洞箫赋》的作者是王褒。

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王充《论衡》、王符《潜夫论》、仲长统《昌言》东汉的史传散文集,最有名的是赵晔《吴越春秋》10. 两汉时期第一批写京都赋的是杨雄的《蜀都赋》11. 荀子的五篇赋:《荀子·赋篇》包括礼、知、云、蚕、箴五个小赋12. 东汉政论文散文集有名的是王充《论衡》13. “叙事之最”是对哪本书的评价:《左传》14. 韩愈“诘屈聱牙”是对《尚书》的评价15. “惊心动魄”,“一字千金”是对哪部作品的评价:《古诗十九首》二.名词解释屈宋----文学史上“屈宋”并称。

因为:1.尽管宋玉在抗争黑暗现实上,难以与屈原相提并论,但是他对现实不满,身遭迫害,怀才不遇,确与屈原有相似之处;2.《离骚》《九辩》这两篇代表作,艺术上各有千秋。

古代文学3复习大纲

古代文学3复习大纲

贞观诗风:在南、北朝文学由对立走向融合的历史进程中,初唐的贞观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主掌贞观诗坛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他们提出“各去所短,合其两长”的文学主张。

贞观诗风的新变,起于对六朝声律辞采的模仿和拾掇,太宗及其周围的一批诗人,早年虽有融和南北艺术技巧较为成功的作品,但后来多奉和应制之作,尽管在声律辞藻的运用方面日趋精妙,但在风格趣味方面已日益贵族化和宫廷化。

上官体:指唐初以宫廷诗人上官仪为代表的一种诗体,他的诗多为奉合应诏之作,绮靡浮艳,是齐梁宫体诗的余风。

据《旧唐书·上官仪传》记载,上官仪“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上官体代表了追求形式技巧与声辞之美的宫廷化倾向,但有一种天然媚美之致,体现了较为健康开朗的创作心态和雍容典雅的气度,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型范式,对律诗形式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初唐四杰: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

他们上承梁陈,下启沈宋,后人所说的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从他们才开始定型。

他们力图冲破齐梁遗风和“上官体”的牢笼,把诗歌从狭隘的宫廷转到了广大的市井,从狭窄的台阁移向了广阔的江山和边塞,开拓了诗歌的题材,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赋予了诗歌新的生命力,提高了当时诗歌的思想意义,展现了带有新气息诗风,推动初唐诗歌向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初唐四杰为五言律诗奠定了基础,并且使七言古诗发展成熟。

七言歌行:是七言古诗与骈赋相互渗透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诗体,在发展过样中也吸收了南朝乐府和近体诗的一些影响。

七言歌行上承乐府诗即事抒情的传统,又吸收了格律诗玲珑精致的风姿,意脉流荡,波澜开合,曼词丽调,风情万种。

历代诗人创作了大量的七言歌行作品,但这些作品中,真正被之管弦、播于乐章的只是其中极少的部分,大量的还是作为诗篇流行于世。

文章四友:指继上官仪之后,武后时代的四个宫廷诗人。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卷详细讲义概要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卷详细讲义概要

第六编元代文学1概述元代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政治: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一政权,对其他民族,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现象。

但统治者的一系列政策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经济:农业和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使得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市民阶层也不断壮大。

适应市民意识的文化消费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加,而深重的民族压迫、阶级压迫、腐败的吏治和人民群众此起彼伏的反抗斗争,文化:思想领域呈现活跃松动的态势,知识分子社会地位下降,论为书会才人,形成了一个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写作群. 理学不仅在元代继续流行和发展,还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成为官学。

元王朝统治者在思想上兼收并用,因而佛教和道教在元代也十分盛行。

特别是金朝新起的全真教,在此时影响尤大。

2元代文学的审美情趣元代文学审美情趣最突出的特征是“自然”与显畅。

1所谓“自然”,是真实地摹写作者的所见、所想,让观众真切地看到“时代之情状”,从而体悟到贯穿于故事中的旨趣。

与此相联系,元代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字也体现出不事雕琢、清新生动的特质。

2所谓显畅,是指元剧的题旨是突出的,能让观众看得真切明白;而总体风格则呈现出酣畅之美,使观众有痛快淋漓的感觉。

元代的作家总是把简单的故事写得波澜跌宕,透彻地表现人生百态;在刻画人物方面,则不遗余力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鲜明地体现其个性特征。

3诸宫调指流行于宋金时期的,取向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首尾一韵的短套,再用不同宫调的短套联结成长篇的说唱体文学形式,它由韵文与散文两部分组成,采用歌唱与说白相间的方式演说故事,基本上属于叙事体,但它的唱词中有接近代言的成分,对戏剧艺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南方以笛子伴奏,北方以琵琶和筝伴奏(故又称邹弹词)4、《董西厢》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

对原作人物性格、关系、故事情节等作大幅创造,歌颂爱情,颂扬青年男女对礼教的反抗,成为以大胆追求婚姻自由为基调,充满乐观进取精神的爱情故事。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卷 考试复习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卷 考试复习笔记

西昆体: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流派,它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

北宋初期以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主要代表人物,他们主要学习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近体律诗,夸大了李诗的形式美,注重对偶,喜欢用典,堆砌辞藻,崇尚纤巧,追求华艳,在内容上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总体说来,西昆体形式精美,内容空洞。

诸宫调:指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首尾一韵的短套,再用不同宫调的短套联成长篇的说唱体文学形式。

由韵文和散文两部分组成,歌唱和说白相间,属于叙事体。

诸宫调有南、北诸宫调之分,北诸宫调又称“弦索”、“弹词”。

诸宫调的代表是《刘知远诸宫调》和《西厢记诸宫调》。

“铁崖体”:元末文坛的泰斗是杨维桢,字廉夫,号铁崖。

他论诗主张写个人性情,反对元初以来在宗唐风气中出现的模拟弊端。

他以古乐府见称于时,其古乐府题目多新创,题材或翻新故事,或描写世故,爱用古韵,诗风瑰奇绮丽,时称“铁崖体”,并因此形成“铁崖派”。

元中期诗家大多效法晚唐诗体,但又因才力薄弱无法追踪前人反而堕入萎靡。

杨维桢正为此而欲振起日益卑靡的诗风而特创“铁崖体”。

江西诗派:1.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

2.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

3.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

4.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祐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紹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

5.创作主张及特色有:重视句法、喜用拗句;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风格生新瘦硬,但兼有浏亮芊绵。

王荆公体:即“半山体”或“半山绝句”,只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特点是炼意与修辞兼重、用事、造句、炼字皆煞费苦心,既新奇工巧又含蓄深腕,载体是他晚的雅丽精绝的绝句。

稼轩体:指辛弃疾的词的风格,特点是形式解放、内容广泛、题材和艺术风格多样化,既以豪放气质开拓词的意境风格又不失其含蓄蕴藉之长。

中国文学史第三卷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史第三卷复习资料

填空、选择柳开宋初在文学理论上鲜明的提出复古主张的,首推柳开。

柳开把道统和文统合为一,把文看作是明道的工具,并因而反对文体华丽。

这种理论在宋初本应起到矫正五代浮华文风的作用,可是柳开过于强调道的重要性而忽视文采,而他说的“道”又仅仅指“圣贤之道”,因而容易使文学沦为道统的附庸,加上柳开为人粗豪狂诞,文章又写得艰涩难读,所以尽管大声疾呼,却应者寥寥,没有对文坛产生过实际的影响王禹称学杜王禹称的闲适唱和诗大多作于早年,他晚年自编《小畜集》时这类诗收录很少,表现出深刻的自省意识。

正是由于这种自省意识使他从宋初白体诗人的群体中游离出来。

也使他从学习白居易进而以杜甫为典范。

他对杜诗艺术境界的借鉴导致了对浅俗平易的白体诗风的超越。

王禹称诗中的新气息王禹称的诗平易流畅,简雅古淡,在宋代白体诗中独树一帜,已初步表现出对于平淡美的追求。

他的长篇诗歌叙事简直,议论畅达,已开宋代散文化、议论化的风气,清人吴之振说“元之独开有宋风气”黄庭坚(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创作的诗称为黄庭坚体、山谷体点铁成金、脱胎换骨,北宋诗人黄庭坚提出的创作理论吴文英字军特,号梦窗,词中李商隐。

与号草窗的周密并称“二窗”。

词作称为梦窗词。

他的词重视格律,重视声情,讲究修辞,善于用典,时空场景的跳跃变化不受理性和逻辑次序的约束,且缺乏必要的过渡与照应,情思脉络隐约闪烁而无迹可循。

这强化了词镜的模糊性多义性,但也增加了读者理解的难度。

梦窗词语言生新奇异,一是语言的搭配、字句的组合,往往打破正常的语序和逻辑惯例。

二是语言富有强烈的色彩感、装饰感和象征性。

梦窗词字面华丽,意象密集,含意曲折,形成了密丽深幽的语言风格。

但雕绘过多,时有堆砌之病、晦涩之失,故不免为后人所诟病他长达240字的自度曲,是词史上最长的词调《莺啼序》梅尧臣北宋诗人。

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他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并称“梅欧”或“苏梅”元好问元好问的文学成就:元好问是金元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他在诗、文、词、文学批评等方面都有很高建树(1)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是唐宋以来最系统、最全面的一组论诗绝句,集中体现了他的审美追求和诗歌创作观。

中国古代文学史3复习重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3复习重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3复习重点River整理1.肌理说:清人翁方纲的诗歌主张。

他提出诗歌"必以肌理为准"。

所谓"肌理"指义理和文理。

要求作诗以学问为根底,做到内容质实而语言雅丽。

企图以儒家思想的内容来补神韵派的不足。

2.荆、刘、拜、杀:指元末明初流行的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原名《刘知远》)、《拜月亭》和《杀狗记》。

3.公安派:"公安派"是明代后期的文学流派。

以袁宏道及其兄弟袁宗道、袁中道为代表。

三袁为湖北公安人,以此得名。

他们主张文学要独抒性灵,反对拟古之风。

其作品多抒写闲情逸致。

4.桐城派:清代最有影响的散文流派。

由康熙时的方苞首先提倡,其后由刘大櫆、姚鼐进一步发展。

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故名。

讲究义法,要求语言雅洁。

以阴柔和阳刚来分析文章的风格。

5.“三言”:"三言"指明人冯梦龙所编著的三种白话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即《古今小说》)、《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

每种有40篇作品。

其中有宋元明各朝的作品。

都经过明人的加工改编。

6. 竟陵派:明代后期的文学流派。

代表作家是钟惺、谭元春。

两人都是湖北竟陵人,故名。

他们反对拟古,主张抒发性灵。

又不满于公安派的浮浅,欲以幽深孤峭纠正之,以致于流于艰涩。

7. 台阁体:明初上层官僚、台阁重臣之间所形成的一种文风。

流行于永乐、成化年间。

其风格是雍容华贵,雕琢辞藻。

内容是粉饰太平。

代表作家为杨士奇、杨荣、杨溥。

8.简述《儒林外史》中匡超人的形象。

匡超人本是一个淳朴的农村青年。

马二先生教育他正经做人,赞扬他孝顺父母;但是,马二先生教匡超人做八股文,却点燃了他的功名欲望。

进学当秀才是匡超人道德面貌发生变化的转折点。

作者把这个转折点和进学联系在一起,显然包含了对科举的否定。

杭州的名士群如同一所社会学校,匡超人在那里很快就学会了自我吹嘘、撒谎骗人。

斗方名士的穷酸生涯满足不了匡超人的金钱欲望,于是他又上了潘三的贼船。

古代文学第三卷知识点资料

古代文学第三卷知识点资料

词语解释:稼轩体: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一是形式松散,语义流动连贯,句子往往写得比较长。

辛弃疾的所谓“以文为词”不再有音乐性的节奏。

在大量使用散文句式、注意保持生动的语气的同时,他仍然能够用各种手段造成变化的节奏。

(二是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并且用得恰到好处、浑成自然,或是别有妙趣。

易安体 :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

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 清秀而具逸思, 富有真情实感, 语言清新自然, 流转如珠, 音调优美, 故名噪一时, 号为“易安体” 。

特定的历史条件促成了“易安体”神“愁”形“瘦”而以清新奇隽出之的艺术特征。

“易安体” 既保持了南唐以来抒情词的传统词风, 又创造了以时代悲剧为背景的、表现作者个人的深沉感受和巨大不幸的艺术风格。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和白朴。

婉约体:用含蓄蕴藉的手法,化事为情,融情于景,曲折地表达深细婉转的复杂情绪,婉转缠绵,情韵兼胜。

词论家向来把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体尊为婉约体之鼻祖,宋初的晏殊、欧阳修、柳永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 均因对婉约体有所开拓发展而成为婉约体的中坚。

柳永之后,婉约体代表词人是秦观和李清照。

周邦彦可谓婉约体的集大成者。

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

婉约,即婉转含蓄。

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等。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1、元曲:元代杂剧和散曲的合称。

其曲文形式与词相近,用长短句,但格律较自由,多用口语,便于直率地表达感情, “元曲”得与唐待、宋词并称,在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其中尤以剧曲 (即杂剧成就更高,故通常把“元曲”作为元杂剧的同义语。

如《元曲选》实际上是元杂剧集。

同时,把剧称为“曲” ,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戏剧中的曲的重视。

古代文学第三卷知识点资料

古代文学第三卷知识点资料

词语解释:稼轩体: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一是形式松散,语义流动连贯,句子往往写得比较长。

辛弃疾的所谓“以文为词”不再有音乐性的节奏。

在大量使用散文句式、注意保持生动的语气的同时,他仍然能够用各种手段造成变化的节奏。

(二是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并且用得恰到好处、浑成自然,或是别有妙趣。

易安体 :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

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 清秀而具逸思, 富有真情实感, 语言清新自然, 流转如珠, 音调优美, 故名噪一时, 号为“易安体” 。

特定的历史条件促成了“易安体”神“愁”形“瘦”而以清新奇隽出之的艺术特征。

“易安体” 既保持了南唐以来抒情词的传统词风, 又创造了以时代悲剧为背景的、表现作者个人的深沉感受和巨大不幸的艺术风格。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和白朴。

婉约体:用含蓄蕴藉的手法,化事为情,融情于景,曲折地表达深细婉转的复杂情绪,婉转缠绵,情韵兼胜。

词论家向来把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体尊为婉约体之鼻祖,宋初的晏殊、欧阳修、柳永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 均因对婉约体有所开拓发展而成为婉约体的中坚。

柳永之后,婉约体代表词人是秦观和李清照。

周邦彦可谓婉约体的集大成者。

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

婉约,即婉转含蓄。

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等。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1、元曲:元代杂剧和散曲的合称。

其曲文形式与词相近,用长短句,但格律较自由,多用口语,便于直率地表达感情, “元曲”得与唐待、宋词并称,在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其中尤以剧曲 (即杂剧成就更高,故通常把“元曲”作为元杂剧的同义语。

如《元曲选》实际上是元杂剧集。

同时,把剧称为“曲” ,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戏剧中的曲的重视。

中国古代文学第三卷重点

中国古代文学第三卷重点

第一章宋初文学1、宋初三种诗体:白体、晚唐体、西昆体①白体:“白体”诗人,是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

内容多写留恋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

王禹偁,更重“白体”的讽喻诗,学白进而学杜甫,代表作《对雪》《村行》等。

②晚唐体:“晚唐体”诗人主要有两个诗人群,他们的一个共同倾向是宗法贾岛、姚合。

一群是“九僧”,即希昼、保暹、文兆、行肇、简长、惟凤、惠崇(成就突出)、宇昭、怀古等九位僧人。

继承了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

另一个诗人群体是潘阆、魏野、林逋(林和靖)等隐逸之士,其中林逋最为有名。

其诗风格淡远,长于五七言律。

寇准长于气焰绝句,是初宋“晚唐体”重要诗人。

③西昆体:亦称昆体、西昆派,因杨艺编辑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此书是应酬唱和的诗歌总集。

其内容狭窄,多为吟咏古代故事,反映男女爱情,表达内廷侍从悠游闲适之情和咏物之作)。

推崇李商隐,内容缺乏,追求形式美,杨艺为其代表诗人。

2、宋初散文①宋初在文学理论上鲜明地提出复古主张,首推柳开。

柳开,大名人,年轻时自名“肩愈”,字“绍元”,后改名开,字仲涂。

主张道统和文统合为一谈,文被看做是明道的工具,反对文体花艳。

但其文章艰涩难读,应者寥寥。

②穆修刊刻韩、柳文集与当时风行一时的西昆派骈体文对抗。

姚铉编选《唐文粹》,部分摒弃骈体,专录古文;并培养了一些写作古文的弟子,如祖无择、尹洙、苏舜钦等人。

③优秀代表王禹偁、范仲淹王禹偁散文虽未能摆脱骈文的影响,但力求立意高远,平易朴实并且深切关注现实。

代表作《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待漏院记》。

范仲淹有大量政论、文赋及散记。

代表作《岳阳楼记》。

叙事简明、议论精辟、结构严谨、文气通畅。

3、诗词文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山园小梅》林和靖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春日登楼怀归》寇准第四章苏轼一、苏轼生平和思想1、生平苏轼,子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中国古代文学史3考试重点(精)

中国古代文学史3考试重点(精)

1、杨维帧:牛鬼蛇神。

鉄崖体,诗文标新立异,义象大,用语奇,题材有所开拓。

风格秾丽瑰奇, 纵横豪气而又沉沦妖治之气。

《题苏武牧羊图》“牦尽风霜节, 心悬日月光。

”2、《琵琶记》艺术成就:形象塑造以情动人;情节双线;文辞有神韵、语言个性化、心理描写;格律独创吻合剧情;扶植人伦,注重教化作用。

3、《窦娥冤》 :悲剧审美;戏剧结构单纯明快;人物形象生动,窦娥性格发展; 语言自然本色。

《西厢记》 :体制创新,五本二十一折适应复杂剧情;结构起伏,悬念;人物刻画;语言本色中又见典雅富丽,点染名句,诗化,叠字排比等修辞。

4、关汉卿豪放派,叠字衬字,情感细腻,玩世态度,倔强性格。

马致远清丽派,寓情于景,意境深幽。

句式灵活多变伸缩自如;以俗为尚,口语化散文化; 审美取向明快显豁,自然酣畅。

5、茶陵派李东阳,追求典雅流丽,师法先秦古文,诗宗杜甫。

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唐宋派文擅韩欧,唐宋古文。

归有光,感情真挚动人者深;讲究剪裁布局,其文简明扼要。

后七子王世贞李攀龙,文自西京, 诗自天宝而下,具无足观。

文学结派斗争,拟古恶流。

6、公安派袁宏道,反对贵古贱今剽窃,主张通变;独抒性灵(作家个性,发展观点反抄袭 ;推崇民歌小说通俗文学。

局限,琐事,缺深厚社会内容;过于率直浅俗。

竟陵派钟惺谭元春,通变标新立异;深幽孤峭的诗歌风格。

7、沈汤之争吴江派,合律依腔;语言本色通俗质朴。

沈璟吕天成王骥德。

临川派,至情论;意趣说;不妨折拗了天下人的嗓子。

8、《三国》主题 :拥刘反曹(对比名义;执政思想;内部关系。

正统观,底层人民愿望。

忠义,诸葛亮关羽。

艺术:七实三虚(移花接木、添枝加叶、凭空造影人物塑造(对比,夸张渲染,类型结构(纵式,主线,横面设计,重要场面人物语言通俗,人物刻画简略9、《西游》成书:三藏取经; 民间流传与创作 (历史与传统融合; 宗教色彩淡化, 神话世俗色彩加重;个人集大成。

思想内容:隐喻现实(三国度 ;三教观念; 人性多重组合;悟空反抗;思想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爱情诗《沈园》二首
3、诗歌特点
①既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又具有浪漫主义色调,是二者完美的结合。

②广泛师法前人,兼具多种风格,糅合李杜风格,既沉郁悲壮,又恢弘雄放。

③无体不备,各体皆工,尤其擅长七言诗创作,七古、七律、七绝成就都很高。

④语言不拘一格,爱国诗多雄壮豪放,农事诗多平淡古朴,闲适、田园诗多清新精
二、杨万里
1、中兴四大诗人。

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取代江西诗派的主流地位)
2、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

3、诚斋体,是杨万里自创的诗体。

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

用浅近自然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把平常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瞬间表现出来;并且在这些景象中融入自己的主观领悟与体验。

4、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

5、尤袤,字延之,小字季长,号遂初居士。

晚年号乐溪、木石老逸民。

3、诗词名句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陆游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陆游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沈园》陆游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夜泊水村》陆游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剑门道中遇微雨》陆游
红酥手。

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钗头凤》陆游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陆游胡未灭,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诉衷情》陆游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陆游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杨万里
最是杨花欺客子,向人一一做西飞。

《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杨万里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
莺边杨柳鸥边草,一日青来一日深。

《过杨二渡》杨万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