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
中国能源效率地区差异分析
以资本 、能 源和劳 动 力作 为投入 要素 ,以G 作 为产 出 DP
要 素 ,以2 0 年 ̄ 2 0 年 的 《中国统计年鉴 》作 为初始 资料 08 n09
进 行DE 计 量 分析 。同时 ,以2 个省份 划 分为沿 海工业 区、 A 9 东北 重 工业 基地 、 中部 地 区以及 西部地 区 ,根据 能源消 费 总 量 =地 区GD 区单 位生 产总 能耗这 一公 式计 算得 出能源 PX地 效率 。
第 三 产 业 仅 占1 .8 。 一 个 地 区 产 业 结 构 是 否 合 理 ,在 很 6 % 3
基于D A的实证分 析 E
( ) 本及数据 一 样
大程度 上取决 于该 地 区第三产 业 的发展水 平。 因此 ,本文 以 各地 区第 三 产业增 加值在 GD 中所 占的比重来 分析各 省产 业 P 结构 的 发展 水平 。根据 2 0 年 统计 资 料 ,2 0 年 各省 三 产 09 08 增 加 值 占 GDP 重 前 几 位 是 北 京 (7 .5 )、 西 藏 比 32 % ( 53 % )、上海 ( 36 % )、贵 州 ( 13 % ),后几位 5 .8 5. 6 4 .0
( ) 证 结 果 二 实
按地 区汇 总得 出 ,沿海 地区 比重最 高 ,占4 .4 ,其 他地 区 36 % 比重都 在3 %左右 ,其 中西部地 区为3 .6 ,东 北重工业基 5 69 %
计 算结 果 表 明 ,2 0 年 中国 能 源效 率 的地 区性 差 异较 08
大 。 其 中 : 北 京 、 天 津 、 上 海 、 广 东 、 江 苏 较 高 (1 — 09 3) , 而 宁 夏 、 云 南 、 青 海 、 贵 州 较 低 (04 5— .5 .5
中国能源消耗的国际比较与节能潜力分析
 ̄1. l61 f o 5 J %。 2 o 年开始实行节能减排政策以来, i 能源消耗 速度开始降低, 0 9 2 0 年全年能源消耗总量为3 . 亿吨标准 06 6
能源消费结构, 充分提高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 实现能源、 经济和社会之 间的协调发展, 是当前中国所必须面对和解 决的重要课题 。 本章通过对我国能耗的总体状况、 行业状
增速 %
51 . 52 . 63 - 58 . 69 .
31 . O. ・ 5 02 .
G P D 增速
年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总量 万吨标准煤
2 01 0 20 02 2 0 03 20 04 2 0 05
20 06 2 0 07 2 0 08
增速 加速 现 象 , 并开始 赶 超 经济 增长 速 度, 0 4 2 0 年一 度 达
面对日 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 必须增强危机意识, 树立绿 色、 低碳发展理念, 以节能减排为重点, 健全激励和约束机 制, 加快构建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 正确认识中国能源消费状况与
一
.
我国能耗的总体状况与国际比较
首先, 从整体来看, 世界能源消耗呈上升趋势, 这与世 界经济的迅速增长相吻合。 然而各个国家的上涨幅度却相 差较大, 与其他国家相比, 上涨幅度最大的是我国。
本部分从我国能源消耗总体状况、 消费结构以及能源
利用效率三个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进行了比较, 分析了我国
宏 观经 济
中国能源消耗的国际比较与 节能潜力分析
● 任 泽平 安 风 楼
[ 内容提要] 巨大 的能源消耗与 过低的能源效 率并存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峻现实。 随着经
我国常规能源及非常规能源分布现状及分析
我国常规能源及非常规能源分布现状及分析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能源供需形势日趋紧张。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和消耗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扩大。
目前人类使用的常规能源的资源正在日渐短缺,而且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这些常规能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常规能源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共同难题。
而新能源和非常规能源以其储量巨大、分布集中、开发技术日趋进步等特点,成为世界勘查开发的新宠,前景广阔。
关键词:常规能源;非常规能源;煤层气;页岩气;地热资源0前言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日益增长的能源需要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必然会由高污染、高耗能的传统能源的依赖向对新型能源或者新能源的研发的转变[]1。
1 我国能源概况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
2011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317987(以万吨标准煤为单位),其中原煤占比77。
8%,原油占比9。
1%,天然气占比4.3%,水电、核电、风电等占比8.8%。
相较于2010年,原煤生产量增长了8.8%。
根据《BP 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2》的报告[]2,中国在2011年贡献了69%的全球煤炭产量增长,此外中国和美国都是全球风力发电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我国能源的储量与分布可以根据地理上的特点来进行相关的划分,总的来说西多东少、北多南少[]3。
按照对能源种类的划分,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与东部海域,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与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其他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这些都与地理位置有关,相较于前面提到的几种能源只占少部分,故不详细论述。
然而沿海东部城市贡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大部分,东部资源的匾乏决定了资源需要大规模的从西部往东部运送,或者从国外进口。
能源分布与对能源需求的地区差异严重影响了能源的配置与对能源的有效利用[]4。
为此,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成为了我国能源运输的基本格局.到2011年年底,我国石油探明储量为20亿吨,产量为4090千桶/日、203.6百万吨,列世界第五位,较之于2010年,增长0。
供气供热行业市场地域分析洞悉不同地区市场的特点与机遇
供气供热行业市场地域分析洞悉不同地区市场的特点与机遇随着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供气供热行业迅速发展,并成为了我国能源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然而,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市场需求和资源分布差异较大,了解不同地区供气供热市场的特点和机遇对于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华北地区:稳定需求与清洁能源转型机遇华北地区是我国供气供热行业市场的重要区域之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省市。
这一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实力较强,对于供气供热产品的需求稳定且规模较大。
而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提升,清洁能源转型及替代传统能源也成为了发展的机遇。
因此,在华北地区供气供热行业的市场中,清洁能源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二、东北地区:资源丰富与技术升级机遇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和天然气资源,因此供气供热行业在这一地区有着良好的基础与潜力。
然而,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环境污染的治理,东北地区供气供热行业需要面对技术升级和转型发展的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加强技术创新,推动清洁能源的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将成为东北地区供气供热行业发展的机遇。
三、长江流域地区:多样化需求与智能化应用机遇长江流域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
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快,人口密集,对于供气供热产品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特点。
与此同时,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为供气供热行业带来了机遇。
例如,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让用户更加便捷地控制供气供热系统,提高了用户体验。
因此,在长江流域地区,供气供热企业需关注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四、西南地区:清洁能源发展与输气通道建设机遇西南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等省市,这一地区气候条件适宜,且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可再生能源。
因此,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了供气供热行业发展的重要机遇。
同时,随着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不断推进,西南地区还有着成为重要的输气通道的潜力。
中国能源强度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中国能源强度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分析我国能源强度地区差异大,东部地区能源强度显著低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东部省区能源强度差异有收敛性趋势。
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能显著促进能源强度下降,FDI和进口依存度与能源强度显著负相关,出口依存度与能源强度显著正相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与地区能源强度显著负相关。
合理引导FDI的产业进入,限制能源隐含度高的产品出口,扩大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促进地区产业服务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地区能源强度下降。
标签:能源强度;贸易开放;FDIF2作为全球能源消费最多的国家,中国能源消费需求仍有继续增长的趋势,面对能源和环境的双重挑战,中国政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实施以能源强度下降为目标的经济发展规划,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转型。
中国政府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2015年能源强度比2010年下降16%的目标,2011年、2012年、2013年能源强度分别下降201%、3.6%和3.7%,前三年只完成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能源强度下降总目标的54%,实现能源强度下降目标依然面临较大困难和诸多挑战。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能源强度地区差异较明显,因此,探索中国能源强度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地区能源强度下降,对实现我国节能减排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地区能源强度测度本文中的能源强度(Energy Intensity,简称EI)是指各省能源消费量(吨标准煤)与实际GDP的比值,单位是吨标准煤/万元,为了剔除价格波动因素的影响,利用《中国统计年鉴》中提供的各省区GDP指数,将地区名义GDP折算为以2000年为基期的实际GDP。
本文测算1998-2011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行政区能源强度数据,西藏自治区因统计数据缺失较为严重而未纳入,相关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少数缺失数据利用各省区的统计年鉴进行补齐。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省际分异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一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问题 的 提 出 及 文 献 综 述
素 , 行差 异 化 的 节 能 政 策 , 尽 可 能 减 少 节 能 成 实 以
本 , 少对 区域 经 济发展 的不利影 响 。 减 目前 , 能源 强 度 和 能源 效 率 问题 已经 成 为 国 内
能 源 作 为 支 撑 经济 增 长 的基 本 要 素 , 现 代社 是 会 生存 和发 展 的基 础 。近 几 十 年 来 , 界 经 济 总 量 世 有 了显 著增 长 , 时也 消耗 了相 当可 观 的能源 , 同 由此
但 20 " 20 0 1 - 0 3年能 源效 率存 在一 定 的下 降 。Re - ' ] —
b ca和 D vd考 察 了发 展 中国家 能源 转轨 的情形 , ec ai
能源 利用 效 率相 对较 高 的发 达 地 区进一 步发 挥竞 争
优 势 。因此 , 要根 据 我 国 区域发 展 的不平 衡性 , 分 充
大力 提 升 煤 炭 的使 用 效 率 。
关 键 词 :能 源效 率 ; 最 小 二 乘 回 归 ; 面 数 据 偏 截 中 图分 类 号 :4 7 2 F 0 .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O 3 2 7 2 1 ) 5 O 4 O 1 O —7 1 (0 1 0 一O 8 一 6
源 效 率常 被定 义 为一个 经济 体 的有效 产 出和 能源 投
带 来 的二氧 化碳 排放 以及二 氧化 碳 为主 的温 室气体
造成 的全球 气候 变 化 , 已经 成 为 影 响 人 类 社会 发展
全 局和 全球 政治 经 济格 局 的重大 战 略问题 。 中 国是能 源生 产 和 能 源 消费 大 国 , 源 效 率存 能
我国省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差异的实证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Wa n g基 于 全 要 素 生 产 率 的框 架 , 运用 D E A( d a t a
e n v e l o p me n t a n a l y s i s ) 方法 , 以 目标 能 源 投 入 与 实
为 克服 单 要 素能 源 效率 指 标 的 上述 局 限 , 越来 越 多的学 者采 用 全 要 素能 源 效 率 指标 。例 如 , 李廉
1 文 献 综 述
近年 来 能源效 率 已渐 成研 究热 点 。通过 回顾 已
有研 究可 知 , 国 内大 量 文献 多 从 国际 、 省际、 区 际 以 及行 业 比较层 面对 我 国能 源效 率 。结 果 表 明 , 工业 部 门能 源效
程 玉鸿 , 张玮 琪
( 暨南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 广州 5 1 0 6 3 2 )
摘 要: 利用 2 0 0 5 -2 0 1 0 年 广东省 2 1个 地 市 的 面 板数 据 , 运用 D E A 模 型 测 度 广 东全 省 、 4大 地 区、 2 1个地
市 的全 要 素 能 源效 率 , 分析 了其 变 动特 征 , 并将 2 1地 市 分 为 高 效 稳 定 、 中效 稳 定 、 中 效 波 动和 低 效 稳 定 四种
业经 济 结 构 调 整 以 及 工 业 行 业 技 术 升 级 的 重 要 性_ 8 J 。陈德敏 、 张瑞 和谭 志雄 选取 1 9 9 5 -2 0 0 9年 中 国2 9个省 ( 自治 区 、 直 辖市 ) 的面板 数 据 , 发 现 全 国
及 区域 的能源效 率 经历 了先 升 后 降 的过 程 , 省 域 能
第 3 2卷 第 3期
2 01 3拄
技 术 经 济
中国东、中、西地区碳排放空间差异测度及成因研究
中国东、中、西地区碳排放空间差异测度及成因研究崔维军;李宗锴【摘要】碳排放空间差异测度研究对于科学合理地制定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采用总离差和平均差测度了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人均碳排放的空间差异,然后基于地区分解和kaya恒等式的总离差因素分解模型分析了差异的来源和成因。
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三大地区人均碳排放量空间差异呈扩大态势,碳排放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内部,主要成因是人均GDP ,其次是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其中西部人均GDP的贡献率初期较小但增长迅速。
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在推进节能减排进程中,除了要优化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外,针对不同地区应制定不同的节能减排政策,体现节能减排政策的差异化。
%〔Abstract〕 Study on the difference of carbon emissions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way to develop our energy reduction policy . This article measured spatial differences of CO2 emission per capita for China by a gross deviation and mean deviation ,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spatial differences were analyzed based on kaya identity . Study showed that GDP per capita was the main factor for causing the differences of CO2 emissions per capita followed by energy intensity and energy structure , and the differences in eastern and central region were mainly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 in GDP per capita , while in western region the contribution of GDP per capita is small initially but grows rapidly .【期刊名称】《工业技术经济》【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8页(P51-58)【关键词】人均碳排放;空间差异;kaya恒等式;离差分解【作者】崔维军;李宗锴【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 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 21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05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化石能源的消耗量急剧增加,由此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异常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焦点。
中国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的统计关系与节能潜力分析
作者: 韩亚芬[1];孙根年[1];李琦[1]
作者机构: [1]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710062
出版物刊名: 开发研究
页码: 82-85页
主题词: 能源效率;地区差异;节能潜力;经济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能源领域实行“开发和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然而,其水平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节能潜力还很大。
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地区差距较大,致使能源利用效率各地也明显不同。
为了对不同地区制定相应的节能降耗目标,使能源公平合理配置,本文选取了1990~2004年中国各省区能源消耗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从时空两方面对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省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其节能空间相对较小,而能源效率较低的省区主要分布在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内陆特别是广大西部省区,这些地区节能潜力较大。
中国各地区能源强度差异的因素分解
中外能源 SINO-GLOBAL ENERGY
▲
▲
能源战略与政策研究
中国各地区能源强度差异的因素分解
·1·
李善同,许召元
( 国 务 院 发 展 研 究 中 心 , 北 京 100010)
摘 要 能源强度反映了国民经济生产中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各地区能源强度存在较大差异。采用结构分解方法对中国各
万元产值能耗/t标煤 北京 上海 江苏 浙江 广东 辽宁 山西 内蒙古 云南 甘肃 青海
1.25 1 . 06
1.00
0 . 86
1 . 17 0 . 86
0.75
0.50 0.25
0 . 50
0.37 0.31 0.32 0 . 22
0 . 35 0 . 15
0.00
图 4 各地区农业万元产值能耗
关键词 能源强度 地区差异 因素分解 能源利用效率 产业结构 节能减排
1 前言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特别是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是 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实 现更长时期内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由于中 国区域发展的巨大不平衡性,在推进各地区普遍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需要根据各地区不同特点 制定不同的节能目标, 以尽可能减少节能成本,降 低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这就必须要对各地区能源强 度的状况及其决定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便采取有 针对性的措施(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作者 所在机构观点)。 2 各地区能源强度存在较大差异
能源强度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或总产值,即 GDP) 的 能 源 消 耗 量 , 是 反 映 国 民 经 济 生 产 中 能 源 利用效率的变量指标。 由于各地区资源禀赋、产业 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各地能源强度差别很 大 。 例 如 ,2006 年 全 国 的 能 源 强 度 为 1.206t 标 煤/万 元 GDP(按 2005 年 不 变 价 计 算),能 源 强 度 最 低 的 北 京 市 为 0.76t 标 煤/万 元 GDP,最 高 的 宁 夏 为 4.1t 标 煤/万 元 GDP, 能 源 强 度 最 高 值 和 最 低 值 之 比 高 达 5.4(见图 1)。
中国农村能源温室气体主要减排技术评价及潜力分析
中国农村能源温室气体主要减排技术评价及潜力分析前言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的农村地区也不例外。
随着现代化的进步,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也越来越深入,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在不断增加。
本文将针对中国农村地区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做详细分析,并根据当前可行的技术手段进行评价和分析,旨在为未来的减排工作提供参考。
一、中国农村地区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分析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农村地区的总体能源消耗为5.84亿吨标准煤,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3.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能源消耗的主要构成包括散煤、柴火、天然气、生物质等,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为燃煤和生物质燃料。
对于农村地区而言,自然资源的利用是具有挑战性的,同时也是具有局限性的。
在中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较为滞后,导致缺乏发展高效节能的经济模式以及行业标准,因此导致了很多能源使用和温室气体的排放的问题。
具体来说,以下是农村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1. 传统燃料天然气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程度相对较低,而柴火、散煤等传统燃料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风险,同时也会造成较多的温室气体排放,这也是目前农村地区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原因之一。
2. 能源效率不高农村地区的节能措施落后,能源的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同时也存在较多的能源浪费和冗余的使用情况,导致能源的综合效能低下。
3. 单一能源结构农村地区的能源结构偏向于使用单一能源,主要是生物质能源,导致能源的适应性和效率有待提升,同时也加大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以上三点问题导致了农村地区存在的温室气体排放高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政策制定者,学者以及新能源开发公司积极开展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手段及潜力分析1.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生物质能源是目前中国农村地区主要的能源结构之一,它的优点是在可再生的前提下,还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因此在农村地区中,我们有必要研究开发出更为适用的生物质能源利用体系。
中国省际能源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收稿日期] 2008-12-17[作者简介] 屈小娥(1965—),女,陕西西安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
感谢匿名评审人提出的修改建议,笔者已作了相应的修改,本文文责自负。
中国省际能源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屈小娥(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西安 710061)[摘 要] 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能源效率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现象,能源利用效率高的省份几乎都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能源利用效率低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
技术进步、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能源价格、制度因素等都对东部地区能源效率改进有积极作用,而中部地区同样因素的影响较弱,西部最小;制度因素对西部地区(除广西、重庆、四川外)大多数省份能源效率改进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关键词] 能源效率;省际差异;影响因素;结论及政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6X (2009)02—0046—07 1978—2007年,中国GDP 平均增长率为918%,同期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5164%,能源消费增长率低于GDP 增长率,中国以较低的能源消耗支撑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虽然2003—2005年能源消费有所反弹,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但2006年、2007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分别为0187,0166,能源消费增长又回落到2002年(2002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166)及其以前的水平。
但横向比较,中国的能源效率在国际上还处于较低水平,地区之间能源效率差异也比较明显,东部地区能源效率最高,依次为中部、西部地区。
要完成“十一五”规划单位GDP 能耗降低20%的约束性目标,年均节能率至少要达到414%。
但从相关统计资料看,2006年我国31个省市区中,以单位GDP 消耗万吨标准煤衡量,只有北京为5125%,比上年下降超过414%,其余大部分省市区低于315%,有的省份甚至不降反升(如青海增加1151%);以单位GDP 消耗千瓦时电衡量,只有北京和吉林分别为5101%和5115%,比上年下降超过414%,其余各省市区大多低于315%,大多数省份不降反升,如内蒙古、宁夏、贵州分别增加11161%,10161%和7104%。
中国地区能源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An An l sso i e e Dit i tDi e e c s i e g f ce c n er De e m i a t a y i n Ch n s s rc f r n e n En r y E i i n y a d Th i t r n n s
S UN ig s u ,W ANG - i g Jn - h i De xn
(c o l f c n mis hj n n sa gU ies y S h o o o c,Z e a gGo gh n nvri ,Ha g h uZ e a g3 0 1 ,C ia oE i t n z o hj n 10 8 hn ) i
Ab t a t T i a e a ic se n d p h df r n e fe eg f ce c n dsr t n c i a b i g me n n f l fr b t sr c : h s p p r h s d s u s d i e t i e e c s o n r y e in y i it c s i h n , en a i gu o oh i i e p o n e p tn il y f rs v n n r n d s i t a d i r vn n r f ce c . e a ay i trs w t e c r n i ain o x l r g t oe t i a ig e e g i it cs n mp o i g e e g e in y T n l ss sa t i t u r tst t f i h at o y r y i h hh e u o e e g f ce c n d sr t n h h r ce s o i ee c fe e g s g f ce c , t e o st h r c p e fc o f ci g t e n r e in y i i i s a d t e c a a t r fdf r n e o n r u a e ef i n y h n g e o t e p n il a t r a e t h y i tc f y i i s n d f r n e fe e g f ce c n wh c h sp p rc n u t o i v e e r h b e t g u n e o o tia d 1 T e r s l o e i e e c so n r e in y o i h t i a e o d c sa p st e r s a c y s t n p a e n mer lmo e . y i i i e h e u t ft h p s ie r s a c n iae h t d rn h e o r m 9 8 t 0 8,t e e e g f ce c e r a e r m a tr i r to hn o o i v e e rh i d c ts t a , u g t e p r d f t i i o 1 9 o2 0 h n r ef in y d ce ssf y i o e se n d si fc i a t tc w s r it c f h n , w t ih re e g f ce c n s u h a t rv n e n t e c a ta d l w re e g f c e c c l n o e e t n ds it ia e r oc i h g e n r e in y i o t e s o i c so o s n o e n r e i n y i r h y e d w d h y i p h y i ni w se n p o i c s T e d g e fd f r n e f n r f ce c s ic e sn n t e lv l fi tr d sr tw i h e e l t e lv l e tr r vn e . h e r e o i e e c so eg e in y i n r a i g o h e e e - i i h l t e d g e O1 h e e e y i o n tc e r ' o n it c s d c e sn ; t c n lgc lp o r s ,l v lo c n mi e e o me t d ma d fr c n u t n o n r a e p st e fo e d s iti e r a i g e h oo ia rg e s e e fe o o c d v l p n , e n o s mp i fe eg h v o i v r o o y i af cs o i e e c s o n r f ce c h l mp o me tsr cu e a d e o o c o e n s a e n g t e af cs Atls , t e p p r f t n d f r n e fe e g e in y w i e ly n tu t r n c n mi p n e s h v e ai e t . a t h a e e y i e v f b n sf r a d a vc n p l isa c r ig y i r g o w r d ie o oi e c o d n l . c Ke r s E e g f ce c y wo d : n r e f in y;T el n e y i h i i d x;T c n l gc l r ge s E ly n tu t r e h oo ia o r s ; mp o me ts cu e p r
中国省际能源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外 ) 大 多 数 省 份 能源 效 率 改进 有 一定 的 阻 碍 作 用 。
经 济理论与 经济管理 2 0 0 9年第 2 期
一
、
中 国省 际能 源效 率 差异 特 征及 其 影 响 因素
0. 7
0. 6
O. 5
( ) 省 际 能 源 效 率 差 异 特 征 一
交 . 艋 o 4
0. 3 O. 2
0. 1
本文定 义能源效 率为 消耗 单位能 源所 实现 的国
9 8/,同期能 源 消费年 均增 长 率 5 6 ,能源 消 . 9 6 .4 费增 长率低 于 G P增 长率 ,中 国以较 低 的 能源 消 D 耗支撑 了经 济 的持 续 增 长 。虽 然 2 0 - 2 0 0 3 0 5年 能 源 消费 有所 反 弹 ,能 源 消 费 弹 性 系 数 大 于 1 ,但 2 0 年 、2 0 06 0 7年 能 源 消 费 弹性 系 数 分 别 为 0 8 , . 7 0 6 ,能源 消费增 长又 回落 到 2 0 .6 0 2年 ( 0 2年 能 20
内生产 总值 ,单位 为万元/ 吨标 准煤 。
1 .三 大 地 区 能 源 效 率 差 异 。
( )从东 、中 、西三大 地区能源效 率 的平 均变 1
动 趋 势 看 ( 图 1 ,1 9 - 2 0 见 ) 9 5 0 6年 三 大 地 区 能 源
效率 ( 9 0年 一10 提高 的趋 势 比较明 显 ,但 地 19 0) 区之 间的差 异逐 年 扩 大 。1 9 9 5年 三 大 地 区能 源 效 率之 比 ( 以西 部 地 区为 1 0 0 )为 1 6 . 4:1 0 . 8:1 , 到 20 0 6年 这 一 比例 扩 大 为 1 9 . 3:1 2 . 3:1 。三 大
中国碳生产率与能源效率省际差异及提升潜力_吴晓华 (1)
收稿时间:2013-12-21;修回时间:2014-03-18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532239)作者简介:吴晓华(1982—),女,黑龙江大庆人,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管理。
E-mail :lcgao2004@ 。
麦肯锡在《碳生产率挑战:遏制全球变化、保持经济增长》报告中指出,2008年世界碳生产率为740美元/t·CO 2当量,若全球经济增长保持现有的每年3.1%的水平,为了实现CO 2浓度维持在450ppmv 稳定水平,碳生产率应提高到每年5.6%,并在2050年达到7300美元/t·CO 2当量,即在未来40年内增长10倍[1]。
因此,今后国际间的竞争已不再是传统的资本、资源和劳动力竞争,而是碳生产率的竞争。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分析显示,中国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在2020年可以使能源消耗降低21%,近中期我国应该把提高能效和碳生产率作为核心,努力减少CO 2排放的增长率,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逐步脱钩。
1研究现状目前,随着低碳经济不断被各国重视,现有研究主要针对不同类型区域碳排放进行评估预测、不同尺度的能源与碳排放评估模型应用研究、碳补偿机制及其治理研究、低碳经济的政府治理机制、碳税体系研究、碳足迹的界定与评估、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研究等众多方面[2-3],但碳生产率的应用研究尚处于不断完善阶段。
碳生产率的概念于1993年由Kaya 和Yokobofi 提出,2008年麦肯锡在《碳生产率挑战:遏制全球变化、保持经济增长》报告中进中国碳生产率与能源效率省际差异及提升潜力吴晓华1,2,李磊3(1.哈尔滨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中国黑龙江哈尔滨150080;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黑龙江大庆163319;3.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江苏南京210037)摘要:基于面向产出的CRS 及VRS 的DEA 模型,针对2011年我国省际能源效率和碳生产率进行研究。
中国城市能源效率差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城 市 能 源 治 ,李 国平
( 西安 交通 大学经 济与金 融 学 院 ,西 安 7 06 ) 1 0 1
[ 摘 要] 本 文运 用 1 9 - 2 0 9 5 0 6年 中国 2 0个 主要地 级 市 的 面板 数 据 ,首 先采 用 DE 模 1 A 型测 算 了城 市全 要 素能 源效 率 ,然后分 析 了城 市全 要素 能源 效率差 异特 征 ,结果 显 示 ,城 市能 源 效率 变动趋 势 呈现 四个 较为 明显 “ U 型” 特 征 ,城 市 间差 距 扩 大 转折 点 出现在 2 0 倒 0 0年左 右 , 而地 区间城 市差 距存 在 一定 的趋 同性 。城 市能源 效 率水平 并 不稳定 ,低 效率 高投 入城 市将是 节 能 减 排 的重 点。本 文最 后采 用 To i模 型 分析 了资 源禀赋 、平 均 气温 、产 业结构 、技 术 水平 及各 类 bt 政 策 因素 与能源 效率 之 间的关 系 , 回归结果 说 明,应 区别 对待 不 同因素在 不 同条件 下 引起 能源效
能源 效率 是指用 较少 的能 源生产 同样 数量 的服 务或 有用 的产 出 ,而 问题是 如何 准确 定义 “ 用 的 有 产 出”和 “ 源投入 ” 由于 最 近 学者 指 出单 要 素 能 。
能源 效率指 标所存 在 的缺 陷 ,本 文将 利用 包络分 析
率 变化 的影 响 。
[ 关键 词 ] 全要 素 能源效 率 ;DE 模 型 ;T bt 型 ;城 市 A o i模 [ 中图分 类号] F 0 文献 标识 码] A [ 章编 号] l O - 5 6 ( O O 7 O 1 一O 2 6[ 文 O O 9 X 2 L )0 一 0 7 7
中国省际能源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为定 量 分析 是什 么 因素 造成 了中 国各 地 区 能 源效 率
的巨大 差 异 , 以期 为 我 国在 短期 内尽 量 缩小 这 种 差距 , 提
升 总体 的能源 效 率 提 供 一 点 建议 。本 文 将 基 于 20 0 7年 中国3 0个省 ( 自治 区 、 辖 市 ) 由于 数 据 的 不 可 得 性 , 直 ( 不 包 括西 藏 、 澳 台地 区 ) 港 的截 面 数据 , 合 考 虑 多 种 因 综 素, 运用 能很 好 地 解 决 自变 量 间 多 重 共 线 性 问题 的 偏 最 小 二 乘 回归 方 法 来 分 析 能 源 效 率 地 区 差 异 因素 。王 惠文 对 偏 最 小 二 乘 回归 方 法 的 原 理 及 应 用 作 了 详 细 介
度 效应 和 结 构 效 应 , 发 现 实 际 的 强 度 效 应 ( 他 即技 术 效
分别 为 097 068和 09 1 .7 ,.0 .8 。各 数据 都是从 各年 的统计 年 鉴上 整理得 到 , 结果 由笔 者计算 所得 。 指数 分解 法 比较适 合 分 析 一个 国家 或 地 区 的能 源 效 率 的变 化趋 势 , 而不 能 很好 解 释 其 能 源效 率 水 平 的决 定 ; 变 截距 的 固定 效应模 型 中 , 个体之 间 的差异 主要 体 现在 截 距项, 解释 变量 的系数 更 多的是体 现 时间维 度上 被解 释 变 量相对 解释 变量 的变动 程度 , 因此并不 适合 考查 造 成截 面 个体差 异 的原 因。如 果 要分 析 造 成 横截 面 之 间各 样 本 差
量 。最 后 , 在建 模 的过 程 中 , 多 学 者 没 有考 虑 到 多 重 共 很
经济发展水平 产业结构 P D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GP 元) s 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s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新能源的区域发展与合作
新能源的区域发展与合作随着全球对能源利用的关注度日益增加,新能源的发展成为了各国共同努力的方向。
新能源具有环保、可再生的特点,对解决能源危机和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能源的发展过程中,区域发展和合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的区域发展现状,并分析区域合作对于新能源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新能源的区域发展现状1.1 区域差异与特点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能源资源分布存在差异,因此各地新能源的发展也存在区域差异。
例如,风能发电在风力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有较大潜力,而太阳能发电在辐射资源较为充足的地区更具优势。
此外,地热能、水能等新能源利用也受到地理环境的制约。
1.2 政策支持与发展模式各个地区的政府对于新能源的发展普遍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
例如,提供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新能源项目。
同时,新能源的发展也有不同的模式,包括政府主导型、市场化运作型和混合型等模式。
不同地区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和资源条件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
二、区域合作对新能源发展的推动作用2.1 资源整合与互补利用区域合作可以促进各地新能源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例如,一些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可以通过与其他地区合作,将其多余的能源输送到不具备相应资源的地区,实现互补利用。
这样可以提高新能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并减少资源的浪费。
2.2 技术共享与创新合作区域合作还可以促进新能源技术的共享与创新合作。
不同地区拥有的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各不相同,通过合作可以实现技术的共享与交流,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例如,某一地区在太阳能光伏技术上具有较强实力,可以与其他地区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和生产,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2.3 信息交流与政策协同区域合作为各地新能源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政策的协同。
各地可以通过交流会议、研讨会等形式分享新能源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经验,共同面对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
此外,区域合作还可以促进各地政策的协调,避免出现相互冲突的政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我国能源资源消费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能源资源消费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能源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对于我国来说也不例外。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资源消费面临着一些瓶颈和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能源资源消费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的庞大使能源资源消费量巨大。
在以工业化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各个行业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尤其是工业、交通和建筑等领域,能源消费量占到总能源消费量的大部分。
这一现象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能源消费依赖于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等。
然而,随着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传统能源的消耗对环境带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大量的燃煤排放使得我国的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此外,过度依赖传统能源也使得我国的能源安全存在风险。
一旦国际油价大幅波动或供应受到限制,我国的能源供应将面临很大的压力。
其次,我国能源资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存在能源消耗浪费的现象。
在工业领域,一些企业存在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等问题。
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浪费严重,不仅增加了企业成本,还加剧了环境污染。
在交通领域,大量的车辆排放造成空气污染加剧,同时也造成能源的浪费。
此外,一些行业和地区对能源的利用效率低下,使得能源消耗过大,对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
再次,我国能源资源消费存在地区差异。
我国的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而经济发展集中在东部地区。
这就导致了能源资源的大量通过运输输送到东部地区,加重了运输成本,也增加了能源消耗。
同时,一些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利用率低下,未能有效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导致资源浪费。
这种地区差异给能源消费带来了一定的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能源资源消费现状。
首先,需要加大对新能源的研发和利用力度,提高新能源的使用比例,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同时,加强能源技术创新,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10月第lO期(总223期)中豳玉紫艇褥ChinaIndustrialEconomy0ct..2006No.10【国民经济运行】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史丹(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f摘要1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别与国际差别有着根本的不同,前者是当前的技术经济水平下通过采取措施可能实现的节能潜力。
以国内最高能源效率为比较标准计算中国的节能潜力不仅比以国际先进水平为标准更符合实际.而且还可以做到能源资源公平合理地配置。
中国能源效率较高的省市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能源效率最低的地区主要是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以煤炭消费为主的内陆省区。
提高中国的能源效率需要改变目前地区自我平衡的能源配置方式,使能源流向效率高的地区。
各地区在制定节能措施时既要考虑影响能源效率的一般性因素,也要考虑本地区的特殊因素.另外.中国也不能不分地区地实行同一节能降耗的目标。
『关键词1能源效率;地区差异;节能潜力;效率趋同『中图分类号1F124『文献标识码1A『文章编号11006—480x(2006)10—0049—10一、引言能源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人类的生产活动中由于增加了能源要素的投入而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经济与社会发展。
但是.过度依赖于不可再生能源以及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又成为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提高能源效率是解决能源矛盾的重要出路。
中国把提高能源效率作为当前及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然而,中国能源效率的潜力有多大,如何提高能源效率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目前.中国大陆学者关于中国能源效率的差距与潜力分析。
主要是以国际能源效率的先进水平为标杆,通过国际比较,判断中国能源效率的水平与节能潜力。
笔者认为,能源效率的国别差距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中国能源效率的水平与节能潜力,但是这个节能潜力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发挥出来的。
从根本上讲,中国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能源效率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一些决定能源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如生产技术水平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赶上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差距也只有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逐步消失。
因此,能源效率的国际比较,只是为中国能源效率的改进提供一个目标值.我们无法据此计算出中国现实可能实现的节能潜力。
但是.中国能源效率的区域差距与国际差距有着本质的不同。
国内各地区在社会制度、经济体制、经济运行规则和国家金融、财政、税收等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基本上是一致的,没有国家之间一些难以消除的障碍.如国家经济体制、技术封锁、移民限制、汇率、关税、进口配额等问题。
从技术角度来看.中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是因为中国还没有掌握国际先进技术从而出现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差距,而区域之间的差距是因为中国已掌握了消除此差距的技术.但[收稿日期】2006一09—2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批准号50556002)。
【作者简介]史丹(1961一),女,天津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49却没有广泛地运用的缘故。
因此。
地区间的能源效率的差距才是中国在当前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条件下可能实现的节能潜力。
本文分为四部分:节能潜力的计算方法及经济学解释;中国各地区能源效率趋同条件下的节能潜力;典型地区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对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的数据若没有特别说明均是作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5)、中宏网与中经专网的原始数据计算。
二、节能潜力的分析方法及其经济学解释能源效率是指能源投入与产出之比.能源效率分为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技术效率。
能源经济效率是把能源作为燃料和动力时。
能源投入与最终生产成果之比;而把能源作为原材料,经过加工转换生产出另一种形式的能源.这种能源投入与能源产出之比叫做能源技术效率。
计算能源经济效率时能源消费量应采用最终能源消费.计算能源效率则应采用能源消费总量。
若没有特别说明,本文的能源效率是指能源经济效率。
能源效率的计算方法有两种(Hu&Wang,2006):一是全要素能源效率.即考虑各种投入要素相互作用的能源效率:二是单要素能源效率.只把能源要素与产出进行比较,不考虑其他生产要素。
全要素能源效率更接近实际,但是计算复杂。
单要素能源效率虽然计算简单,却夸大了能源效率,而且没有考虑要素之间的替代作用。
由于计算简单,人们通常采用单要素能源效率。
本文故此也采用单要素能源效率。
(1)式中:田i为地区能源效率,GRP是用可比价计算的地区国民生产总值,E,是地区能源消费量。
本研究范围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和台湾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全国的能源经济效率也就是30个省(市、区)国民生产总值之和与能源消费量之和之比.如式(2)。
嘿2彳GRP仇:譬:罂㈤萋E由于各地区间存在着能源效率的差距,我们在其中找到一个能源效率最高的省(市、区),式(3)中用GRPm峨表示,因此,在当前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下,全国提高能源效率的最大潜力为:旷·一孚,警㈥(4)需要说明的是,(4)式隐含着中国各省(市、区)的能源经济效率分布向全国最高值趋同,即绝对趋同。
若式中用GR名/k代替GRPm,k,GR匕‰是某一地区能源效率的最高值,则在某一地区中的各省(市、区)的节能潜力是:p一一警牟㈤(5)式隐含着中国各地区能源经济效率是条件趋同.即各地区的能源经济效率只能向本地区的最高值趋同。
以目标能源效率与实际效率的差距计算的节能潜力,不仅是中国在当前技术经济发展水平下可能实现的潜力,而且在实现潜力的同时能够达到能源资源公平合理分配的目的.50洛伦兹曲线是分析分配公平性的一种比较直观的方法。
以地区的GRP在全国GDP中的累计比重为横坐标,以地区能源消费在全国能源消费中的累计比重为纵坐标,图1中的对角线与坐标所形成的夹角代表各地区达到同样水平时的能源效率。
若洛伦兹曲线是向下凹的,在绝对公平线下方.表示能源效率高的地区得到更多的能源配置。
从能源效率的角度来看是合理的。
但是能源消费集中在少数地区.更多地区的能源需求就可能不能充分满足。
若洛伦兹曲线是向上凸的,在绝对公平线上方,表示能源配置既不合理也不均衡,即少数效率低的地区消费较多的能源。
图中面积S是洛伦兹曲线与绝对公平线所围成的面积,其面积大小表示分配不均衡的程度。
当洛伦兹曲线向上凸时,面积S。
就是由于能源的低效配置所浪费的能源;洛伦兹曲线向下凹时,面积S。
代表着能源向高效率地区集中所节省的能源消费:均衡而又合理的能源配置方式就是面积s。
趋于零,这就意味着各地的能源效率趋同。
因此.以能源效率趋同的方式计算中国的节能潜力同时也意味着实现能源资源的最佳配置。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5)的数据,本文计算了中国实际的能源消费洛伦兹曲线(如图1)、弗罗伦斯系数、基尼系数。
由图l可见,中国能源消费的洛伦兹曲线有以下特点:一是洛伦兹曲线是向上凸的.在绝对公平线上方.意味着中国GRP产出较少的地区消费了更多的能源。
二是当GRP累计值大于60%时.洛伦兹线的曲率加大并向公平线靠近,说明产出低的省(市、区)的能源消费更加偏离效率原则。
为了定量分析中国能源消费对能源效率偏离的程度,我们用公式(6)计算弗罗伦斯系数,其结果是F=0.83,即能源消费较为严重地偏离经济产出.中国有相当多的省(市、区)消耗了较多的能源而产出却相对较少。
能源消费(%)GDP图1中国能源消费的洛伦兹曲线B1—1/2∑k啊{(6)式中,越、’,i分别是i地区能源消费和GRP在全部能源消费和GDP中比重。
凡为地区数。
用同样的公式计算,中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能源消费的弗罗伦斯系数分别是0.73,0.76,0.83。
从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角度来看,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最不符合效率原则。
但是由于第二产业所消费的能源在70%以上,第二产业对能源效率的偏离影响程度最大。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最终能源消费效率的弗罗伦斯系数的贡献分别为2.2%.54.4%和12%.即中国最终能源消费对效率的偏离54.4%来源于第二产业。
弗罗伦斯系数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国的节能潜力。
但是,若把各省(市、区)看做一个经济体,中国能源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大大下降,根据下列公式(7)、(8)计算的中国能源消费的基尼系数为0.35,远远低于弗罗伦斯系数。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以及生活能源消费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32,0.33,0.44.0.32,第一、二、三产业与生活对能源消费的基尼系数的贡献分别为2.9%,68.95%,18.11%和13.11%。
与弗罗伦斯系数同样.第三产业能源消费的不均衡性最高.第二产业对地区能源消费的不均衡性影响最大.皓奄一%2轰(7)51c=乞眠缸)G=乞5。
G(8)式中,E是各地区的能源消费量,n是地区数。
%是某省第矗产业的能源消费占该产业全部能源消费的比重,G是第后产业能源消费的基尼系数,肌是产业后能源消费在全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C是全国能源消费的基尼系数,&G/C表示第J|}项产业能源消费对基尼系数的贡献率。
中国根据各省(市、区)行政区划进行的能源配置不均衡系数低于根据产出进行配置的不均衡系数.原因在于中国的能源分配方式不是以效率为标准,而是强调以省(市、区)为单位的自我平衡。
换言之,如果继续坚持以省(市、区)为单位的自我平衡方式,中国提高能源效率的潜力会大大下降。
三、中国能源效率趋同条件下的节能潜力1.中国能源效率趋同的实证检验关于能源效率趋同的实证检验,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一是分析各省(市、区)之间的趋同,二是分析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趋同以及东、中、西地区内部的趋同。
各省(市、区)之间的趋同检验所采用的指标是变异系数和极差.所研究的时期是1990—2004年,为了数据的可比性,把重庆与四川合并.研究对象由30个变为29个,此外。
对少数不连续的数据用插值法进行了修补。
图2是全国29个省(市、区)1990—2004年能源效率变异系数的变动趋势。
总体看,1990—2002年,全国能源效率的变异系数在下降:2002年以后,能源效率的变异系数开始加大。
这个变化与能源效率的变化几乎是同步的。
1990—2002年,中国存在着能源效率的绝对趋同。
2000年以来,中国能源经济效率的变动趋势发生了扭转.由过去的持续上升转为下降,但是,能源效率的变异系数加大.说明中国能源效率下降时能源效率不具有趋同性。
8.000E一017.000E一0l6.000E一015.000E一014.000E—013.000E一012.000E一011.000E一0lO.000E+001990199520002001200220032004图219如一2004年中国能源效率的变异系数(CV)能源效率的条件趋同是指各省(市、区)的能源效率向本地区的最高水平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