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数学6单元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备课
第六单元谁的手儿巧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
由于在现实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
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可以按三个层次进行: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知识的引入和运用上,要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
在这部分知识中,应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进行: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
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
同时,本单元的活动设计具有开放性,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
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观察、摆等操作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和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和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5.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常见立体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四、单元课时安排认识立体图形…………………………………1课时实践活动分积木……………………………1课时第1课时认识图形课程陈述从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4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并能辨认和区分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感知其特征。
核心素养应用意识(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根据找生活中图形,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新意识(通过动手分一分,初步感受将外形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渗透了分类比较的数学思想。
最后空间建立过程,初步感知各种形体的特征。
第六单元第2课时 分积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青岛版
教案:第六单元第2课时分积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实践活动,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够用分数表示简单的图形分割。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的大小相等,其中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 分数的读写:分数线上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数量,下面的数字表示分母的份数。
3. 分数的简单应用:用分数表示简单的图形分割,例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三、教学重点:1. 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2. 能够用分数表示简单的图形分割。
四、教学难点:1. 分数意义的理解,特别是分母和分子的含义。
2. 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蛋糕,引导学生观察蛋糕的特点,引发学生对分数的兴趣。
- 提问:如果要把这个蛋糕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多少蛋糕呢?2. 探究与发现- 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大小相等。
- 引导学生观察每份的大小,理解分数的意义。
- 提问:每份是整个正方形的多少?如何用分数表示?- 学生尝试用分数表示每份的大小,教师给予指导。
3. 概念讲解- 讲解分数的概念,强调分母和分子的含义。
- 示范分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模仿并练习。
4. 实践与应用- 让学生用分数表示简单的图形分割,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 提供实物或图形,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5. 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图形进行分割,并用分数表示每份的大小。
-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6. 总结与反思-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 提问: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有哪些?-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备课学校名称:科目名称:小学数学课程类型:国家课程教材来源:青岛出版社适用年级:一年级授课时间:1课时设计者:【单元目标确定的依据】1.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
2.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
3.能根据具体事物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和图形。
4.培养观察事物、语言表达能力、空间观念的建立。
课标要求:1.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
2.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起始单元。
小学生在入学前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逐步将他们已有的感性经验进行抽象,这对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非常重要。
在低年级,加强对各种形体的直观感知,积累大量感性认识将对今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材只安排了一个信息窗,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图形的相关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对空间几何体的初步认识,也是过去小学数学教材里没有的内容。
由于认识的图形比较贴近生活,学生容易观察,因此教材在编排上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以真实的照片呈现了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塑料球,饮料桶等实物进行有趣的拼搭活动的情境,借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来认识图形。
通过小朋友对话的方式提出了“我用了哪几种形状的物体?”的问题,引入学生对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
在认识过程中,先把一个小朋友摆“火车”用的物品进行分类,然后初步抽象出标准的几何形体让学生认识,在学生有了初步表象的情况下,让学生知道这些形状分别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使学生能直观地分清这几种形体,初步记住它们的样子。
自主练习中,通过“连一连”、“涂一涂”、“圈一圈”等动手活动的练习,进一步让学生以体验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1.认识人民币课题:小小存钱罐——认识人民币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信息窗1—小小存钱罐(课本57-59页)及相关的练习教学提示: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观察人民币、数钱、换钱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及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掌握数钱换钱的方法,体会换钱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会数钱,根据物体的价格付钱、进行等值间的换钱,并体会换钱的多样性,知道用小数表示的价格是几元几角几分。
过程与方法: 过创设数存钱罐中的钱和对人民币的观察、换钱等活动,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掌握数钱、换钱的方法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教育。
学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会数钱,根据物体的价格付钱、进行等值间的换钱,并体会换钱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进行等值间的换钱,并体会换钱的多样性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人民币、一个存钱罐学生准备:带来自己的存钱罐的人民币或关于人民币的学具。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活动一:引入。
师:请大家看屏幕,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一个小朋友和妈妈在数钱)师:你知道我国的钱叫什么吗?学生看主题图,然后发表自己的想法。
板书课题:人民币的认识设计意图:以一个学生和妈妈数存钱罐的钱,这种学生熟悉的的而又贴近本课学习内容的物体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消除学生学习的陌生感。
(二)探究新知活动二、解决问题1.认识人民币的3个单位师:听听妈妈还说了什么?课件:“你认识1元、1角、1分吗?”师:从你的学具中你能拿出1元、1角、1分的人民币给大家介绍一下吗?(学生在介绍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给与引导)师: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3个单位。
师:这3种人民币上都有一个共同的图案,他是什么?生:国徽。
师:国徽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同学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涂乱画。
一年级数学备课第六单元青岛版
第六单元大海边_单元分析一、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和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知道小括号,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经历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感受计算过程的合理性。
3.在现实生活中,能发现、提出并解决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初步学会交流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这部分内容既是学生学习笔算的开始,又是以后学习三位数的加减计算及其它计算的基础,因此要使学生切实学好。
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不进位、不退位)、笔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口算和笔算。
教学难点: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和退位)。
四、教材编写特点:1.以海边活动为素材,主题鲜明有趣。
本单元借助孩子们喜欢的捉螃蟹、摆贝壳、参观水族馆、游览标本馆、购买海洋纪念品等一系列海边活动的素材,使学生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始终体验着大海的魅力,激发起学生对大海的向往和对数学知识主动探索的兴趣。
这一编排再一次体现了教材由“故事串”引发“问题串”的特点,把计算教学和实际应用自然的结合到一起。
2、重视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本单元的计算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在探索100以内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估算、口算、笔算都成为解决问题的策略,拓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空间。
3.练习设计形式多样,素材选取有趣广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单元练习的设计既有连一连、填一填、辨对错等书面完成的形式,也有摆一摆、小游戏、讲数学故事等数学活动的形式。
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数学第6单元教学设计72-76
1、猜一猜,说一说
老师这儿有一个口袋,里面的东西可真多!下面咱们每组选一名同学,蒙住眼睛,任意拿一个物品猜一猜是什么形状,并说一说它有什么特点?生活中有什么物品属于这些利用你桌上的模型共同搭出你喜欢的物品。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搭的物品多。对好的小组,提出表扬。
单元备课
课题
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
教
学
总
目
标
1、通过观察实物,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秋提灯立体图形,
知道这些事物的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形体。
2、在拼、摆、摸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思维能力,能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并对与图形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
3、学会分类
教
材
解
读
本单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起始单元。加强对各种形体的直观感知,积累大量的感性认识对今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生:………
生:球在往上搭的时候,搭不好,总是滚动。
生:易拉罐横过来搭不稳,会滚,竖着放就很稳。
生:方方的盒子不容易滚动。
教学过程
复备
师:桌子上都放着这么多的东西,我们来整理一下吧,大家给它们分分类。想怎么分就怎么分,比一比哪个小组分的又快又清楚。
2、分一分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指导,然后汇报交流)
生:我们把纸盒、肥皂盒、磁带盒放在一起因为是长方的,粉笔盒、魔方放在一起,因为是正方的;把茶叶盒、易拉罐、球放在一起因为它们容易滚动。
生:盒子的面平平的、滑滑的、盒角扎手…
生:易拉罐的面滑滑的、上下一样粗,底是平平的,圆圆的。
生:皮球圆圆的
………
二、新授
1、拼一拼、搭一搭
(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活动)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单元课题:第六单元谁的手儿巧课题:《认识图形》知识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瞧谁来了?(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人)2)生:对!机器人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礼物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
(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3)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提要求:你们能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吗?四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
二、操作感知1、分―――提示概念1)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他同学进行补充)3)揭示概念师:每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4)活动教师板书:球问: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拿对了吗?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2、摸―――感知长方体(1)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2)汇报: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学生口答)3、感知正方体、圆柱、球①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
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课件
返回
按形状分一分。
想一想有 哪些形状 的图形? 正方体 4个 长方体5个
圆柱7个
球 6个
返回
按颜色分一分。
想一想
有哪些 颜色? 橙色4个 蓝色4个 红色4个 黄色2个
绿色 8个
返回
上面两种分法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呢?
分类时,可以有不同的分法,分 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一样。
返回
课堂练习
1. 填空。 (1)分类的标准有很多,但在生活中我们 还要根据需要选择( 合适)的分类标准。 (2)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 同。但是不论怎么分,最后的(总数)都是 一样的。
返回
2. 填一填。
上图中长方体有( 2 )个,正方体有 ( 2 )个,球有( 1 )个,圆柱有 ( 2 )个。
青岛版(六年制)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6 认识图形
认识图形
课前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课前导入
图中用了哪几 种形状的物体?
你能像他们这 样摆一摆吗?
返回
探究新知
将图中的物 品按照形状 分类。
它们的形状
都是: (圆柱)
特点:有上下两个圆面和一个曲面构
成,可以立着,也可以滚动。
返回
将图中的物
√ (2)球可以随意滚动。( ) √ (3)圆柱可以站着,也可以滚动。( )
返回
5、
( 4 )个 ( 6 )个 ( 11 )个 ( 2 )个
返回
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长方体: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
正方体: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 而且每个面的大小都一样。
圆柱: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端圆 圆的、平平的。 球:圆圆的,可以任意滚动。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6单元教案设计-曹景霞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
(第六单元)
主备人:曹景霞
使用人:______
2015.12
第六单元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主备人:曹景霞使用人:______
本单元教学内容:
通过实物和模型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本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方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形体。
2.在拼、摆、摸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等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对身边与立体图形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
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本单元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方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形体。
本单元教学难点:
在拼、摆、摸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等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立体图形。
学生准备:生活中的各种立体图形。
本单元教学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7页的信息窗。
教学目
标:
1、通过实物操作,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形体有初步的认识,能分辨它们的形状。
2、在观察和触摸中,初步形成立体图形的表象,培养初步空间观念。
3、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简单的实践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六 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 青岛版(2014秋)(3)
五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信息窗一)课标分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本课拟体现以上的教学理念。
由于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都有简单的购物经验,因此本课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小小存钱罐”整理人民币情景引入,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亲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1的教学内容。
教材是以一位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妈妈的帮助下数存钱罐的钱为情境图引入,主要内容是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元角分的关系;认识大数额的人民币。
人民币的认识是学生在日常生活经常接触并且非常熟悉的基础上学习的,为接下来元角分的计算和以后生活中购物章节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安排了集中学习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对我国制定的法定货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体会到元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
教材的安排始终是以元为主线,让学生了解元、角之间的十进关系,认识面值不同的人民币的币值。
教学中应有购物情景的创设,可以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进一步认识人民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能广泛地接触到人民币,已有初步的识别方法和较丰富的使用经验,人民币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但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小,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重要作用。
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认识图形 教案3 分积木
3 分积木⏹教学内容教材第92页内容,活动课分积木。
⏹教学提示本课是第二单元和第六单元知识的整合。
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实物立体图形,动手分一分,然后说一说是按什么标准分的,体会不同的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1、准备学具,为实践活动做好准备。
教材附页中准备了相关的图形,教师需要提前一天准备,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剪下图形,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准备的习惯的一个过程。
当这些多个颜色、形状不同的立体图形纷杂无序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时,教师要适时引发学生分类的愿望,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分类标准。
教师要组织学生交流分类标准,分类,可以按形状分,也可以按颜色分。
如果学生按“能不能滚分”、“能不能站稳”来分,也是可以的。
教师要特别强调,一旦标准确定了,就要按这个标准来分类。
以免因分类标准交错,造成分类的重复和遗漏。
2、深入小组,注重对活动过程的指导明确分类标准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类活动。
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活动经验、自制力较弱,教师对活动步骤要有详细的指导,并注意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养成初步的活动习惯。
3、注重反思,深化综合与实践活动目标在“议一议”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一是在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初步的比较说说自己的发现;二是要求学生要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回顾一下分类的方法,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三是要回顾活动过程,梳理活动中积累的观察、比较分析的经验,并结合自评、互评,进一步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2、学会对一堆事物进行简单的分类,明白分类的标准不同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动手分、动嘴说的过程,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渗透分类思想。
2、、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对一堆事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教学难点: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实物立体图形。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
第六单元单元备课一、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在整理人民币的过程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
2、通过到商店观察或实际购物,在体验中初步学会简单的购物,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3、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学会与他人合作。
4、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
通过参与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元、角、分的加减计算。
三、教学重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人民币间的简单换算四、教材编写特点1、素材的选取亲切而富有童趣,现实性强。
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的存钱罐是每一个孩子儿时的秘密,里面到底存了多少钱,时刻牵动着他们的心。
本单元的学习就以他们所熟悉的“小小存钱罐”为话题进行切入,学生看到这一素材,立刻会感到亲切,从而引起学习的兴趣。
2、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认识人民币是为了使用人民币,反过来在使用人民币的过程中也可以促进对人民币的认识。
本单元设计了生动、有趣的数学实践活动“购买文体用品”,使学生在经历兑换人民币、模拟购物等实践活动过程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且重视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中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3、与统计的学习紧密结合。
教材所呈现的是一个小同学正在整理自己存钱罐里的钱的情景。
整理在这里既有必要性又有现实性,而整理的结果以统计表的形式呈现,既清晰明了又有利于清点存钱的总数,教材将新知识的学习与统计的学习与巩固紧密结合了一起。
五、教学措施1、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己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由于人民币与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在此之前学生已有了一些人民币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见过、使用过人民币,并且已学过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备课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基于标准的教学案例设计单位名称:课题名称:适用年级:设计者:第六单元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一、目标确定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论述:根据课程标准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2.教材分析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教材主要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人民币计算。
3.学情分析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认知特点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应该加强学生的实际感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把握数的意义和运算的意义,发展数感和符号感。
(2)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小学生认识元角分但与数学计算联系不起来。
(3)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存在的困难与障碍学生对人民币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元、角、分的转化方面有一定的难度。
二、学习目标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换钱的活动,体会“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学会合理使用零花钱,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三、学习重难点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体会“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四、评价任务学会认识人民币,结合数值后面的人民单位。
五、课时安排信息窗1人民币的认识-----------------------------2课时信息窗2人民币的简单计算-------------------------2课时六、教学设计信息窗1 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一、学习目标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教育。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全部教案
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一课时有趣的游戏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能辨别前后、上下、左右,初步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经历用前后、上下、左右认识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并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
3、现实、有趣的操作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方位知识,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辨别前后、上下、左右教学难点:辨别的方法教法:观察、引导。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好!(师用右手向同学们挥手问好)请同学们也挥一挥你的右手向老师问好,好吗?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玩游戏。
这节课我们就来玩有趣的游戏。
(师可贴示板书)同学们想玩吗?二、合作活动,理解知识。
(一)理解左、右。
1、引入游戏:谁玩过“指鼻子、眼”的游戏?(有,请两位同学演示一下;如没有,师可课件演示或者请一位同学帮助演示,并讲清游戏规则。
)2、同桌合作,做游戏。
现在知道怎么玩了吗?你想玩吗?下面就请你同桌的小朋友和你一起玩吧。
咱们还要比一比谁指的又对又快。
(给学生大约10分钟的时间玩,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感知左、右)3、巧学方法,辨认左右。
同学们,咱们先玩到这儿。
刚才在玩的时候,谁赢了?(学生会争先恐后的说是自己)请几个学生说说为什么会指的又对又快?有什么巧妙的方法辨清左、右?(学生可能会举生活实例,例:用右手写字、刷牙;走马路,靠右走……)4、反馈练习。
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小手,想一想,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呢?请举起你的左手。
再举起你的右手。
再举起你的左手、右手。
(强化训练)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其实在我们身上也有这样的好朋友,同桌的同学互相看看,你还能找出几对这样的好朋友?找找看。
5、相对左右。
请伸出你的右手和你的同位握握手。
请指一指你同位的左耳朵。
刚才在握手、指耳朵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尝试解答)师总结:这是因为你和同位是面对面,方向是相对的。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6单元课时教案
时间
2018年月日
课题
信息窗1
—人民币的认识
教案
序号
三--------1
教
学
目
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
重点
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
难点
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作业布置:
必做题61页自主练习1、2、3题。
选做题61页自主练习4题和课外实践。
1元– 8角=(2)角(1元=10角)
教学
反思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思考与调整
思考与调整
复习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小小文具店看看,但是只有答对门上的题才能进去,我们试试吧!
【课件出示:1元=()角10分=()角
()角=6元7元5角=()角
24角=()元9元=()角】
活动一
师:大家完成得真棒,我们快进去瞧悄吧!【可件出示问题商店的图片(教科书第60页情景图)】
活动二:
师:我们看看谁来了?(课件播放:凯蒂猫手拿5元钱,说:“我买一块橡皮。”)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板书问题)请你自己先试着做做,再把你的方法同小组成员交流一下。
师:请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听?
师:如果你有1张2元钱,你想买什么,需要考虑什么问题?
师:请你独立把自己的问题解决出来。
师:谁能把自己做的题给大家说说?
活动三:
青岛版(六年制)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青岛版(六年制)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数存钱罐里的钱”和“购买文体用品”两个活动情景,充分利用学生的活动经验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一系列的学生熟悉的活动,使他们认识人民币,能解决与人民币有关的实际问题。
如本单元通过“小小存钱罐”来认识小面额和大面额的人民币,通过“购买文体用品”学习正确使用人民币等知识,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本单元的重点不是放在记忆元、角、分的进率上及互换方法上,而应放在购物活动中体会人民币的功能和正确使用人民币的方法上,体会不同面额的人民币之间进行等值兑换的不同方法。
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人民币计算。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特点:
1.素材的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现实性强。
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的存钱罐使每一孩子的秘密,里面到底存了多少钱,时刻牵动着他们的心。
本单元的学习就以他们所熟悉“小小存钱罐”为话题切入,学生看到这一素材,立刻会感到亲切,从而引起学习兴趣。
2.集中学习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按材料来分,有纸币和硬币;按单位分,有“元”“角”“分”为单位的人民币。
为了使学生对我国的法定货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本单元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集中安排认识。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第六单元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单元备课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实在组织好动手操作和主动观察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历,能初步确定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但由于年龄较小,有时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描绘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在充分体验的根底上学惯用前后、左右、上下描绘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识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前一局部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其中在相对面判断左右,对学生来说比拟困难,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知识。
由于学生凭生活经历已可以判断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所以本单元教材把重点放在左右关系的判断上,并从鼻子、眼睛、左右手等学生最熟悉的身体器官入手,先让学生对左右有一定的认识,再在此根底上体验它们的相对关系,化解了难度。
单元总体目的: 1、结合现实情境,区分前后、上下、左右,初步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绘物体的相对位置。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识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经历用前后、上下、左右认识和描绘物体相对位置及从不同方向识别物体形状的过程,并通过与同伴互相交流,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
4、在现实、有趣的操作、观察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方位和识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的直观经历,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络,产生用数学目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单元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结合现实情境,能区分前后、上下、左右,初步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绘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结合实际,积累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的直观经历,逐步建立方位感和空间感。
教学难点: 1、在相对面判断左右 2、逐步建立方位感和空间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单元备课
课题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
教学总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在整理人民币的过程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
2、通过到商店观察或实际购物,在体验中初步学会简单的购物,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3、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学会与他人合作。
4、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教材解读
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
第一个信息窗是通过“你存了多少钱”的问题
及“数一数就知道了”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然后,借助自主练习中“认一认,填一填”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第二个信息窗是去文体商店购买文体用品的情境图,通过解决“买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应付多少钱”、“拿一元钱买一副三角板应找回多少钱”等一系列问题,学习人民币的简单加减计算。
通过自主练习提高学生用人民币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进行简单的人民币计算。
课
时安排信息窗1 1课时信息窗2 1 课时
课题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课型新授教学内容信息窗一;自主练习1-3题备课黄前教学时间共1课时第1课时整理孙凯文
教学目标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体现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受数
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学会合理使用零花钱,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教学难点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并会简单的计算
教学准备课本情境图及练习课件、人民币
教学过程复备
一、创设情境
1、出示储蓄罐: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
你们看,这是什么?
2、看到它,你马上会想到什么?你们都有储蓄罐吗?春
节一过,你们的储蓄管里是不是又多了些压岁钱,你打算用这
些钱干什么?
3、大家看,这个小朋友用自己的零用钱在干什么?还有
很多灾区、贫困地区的孩子不能上学。
这个小朋友和你们一样,
是个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啊!
4、刚才我们说了半天钱,钱在我们国家叫什么?板书:
人民币
5、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看
来,人民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就来
一起认识人民币,好吗?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认识人民币,
1、师:咱们每组的桌子上都放了一个袋子,你们轻轻地
把里面的人民币都拿出来,倒在桌子上,把你认识的人民币和你
们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然后想一想,你是根据什么认识它的?
2、口袋里的人民币你们都认识吗?有没有不认识的?那谁
愿意拿着你认识的任意一张人民币上来,告诉大家它是多少
钱?你是怎样认识它的?
3、生汇报。
4、刚才这几个同学都能结合平时生活经验,从人民币的
颜色、数字、图案、大小来辨认,你们真是太棒了!
教学过程复备
5、咱们快来看,这张人民币是多少?背面的图案是什么?师:国徽
代表咱们国家,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我们的祖国,所
以我们应该……
6、出示50元、100元,这些大额人民币你们认识吗?
(二)整理分类
1、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桌子上的人民币,这样摆放是不是很乱呀,
你们能不能整理一下分类摆放呢?喜欢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小组的
同学可以合作。
2、汇报:①纸的软硬②单位③颜色④纸的大小
刚才,你们有的小组是把这些人民币按元、角、分来分类整理的,这
种方法也可以说是按人民币的单位来分的,人民币的单位是什么呀?板
书:元、角、分
3、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我们来看看(播放课件)我么起来
认一认以角为单位的┉以分为单位的┉
(三)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1、现在谁愿意把我这一元钱给换成以角为单位的钱,帮老师这个忙?
(10个1角;2个5角;5个2角┉┉)
2、通过换钱你发现了什么?板书:1元=10角(齐读)
3、这就是元与角之间的关系,角与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你们想知
道吗?赶紧参加换钱的游戏,听要求:六个人一组,组长拿出一角钱,其
他同学用分币和他交换,看哪组方法多。
4、说说你们是怎么换的?通过这回你们之间换钱,你又发现了什么?
板书:1角=10分(读)
三、巩固应用
1、课后练习1——3题
2、这有几件你们喜欢的商品,谁来读一读它们的价钱分别是多少?
3、如果你有10元钱你打算买什么?怎么买?
①如果你想好买什么就准备好钱。
②谁愿意把你买的东西怎样付钱跟大家说一说?
五、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人民币的认识
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
教学反思
课题购买文体用品课型新授教学内容信息窗二:自主练习1-3题备课黄前教学时间共1课时第1课时整理孙凯文
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使他们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2.学习元、角、分间简单加减计算,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合实际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在进行人民币简单的加、减计算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知道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
教学准备课本情境图及练习课件、人民币
教学过程复备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你们经常和爸爸、妈妈去商店、超市购物吧?
师:今天老师也带你们去逛逛超市,还可以自己购物,愿意吗?
课件出示信息窗情境图,师:“小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
有卖学习用品的,有卖体育用品的,课件出示:老师选的一部分特
惠商品让大家来选购。
铅笔三角板彩笔橡皮羽毛球拍乒乓球拍乒乓球篮
球 6角 8角 9元 7角 17元 7元 8角 40元
2、学生观察并交流自己看到的商品及价格。
二、引导参与,主动探究
1、课件接着出示一个小姑娘小红,她说:我想买一支铅笔和
一块橡皮。
(1)学生根据已给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预设:生可能提出:小红应付多少钱?
(2)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让学生试着自己解决问题,交流解答的方法,重点说明为什么
要这样做。
师板书:6角+7角=1元3角
师引导学生小结: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
2、你还能提出像这样的问题吗?(学生提问题并解答,师板
书算式)
预设: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的算式有元有角,如:7元+8角= 要
重点进行讲解要让学生明白算理:为什么等于7元8角?而不等于
15角或15元?如果学生没有提出类似的问题,师要引导提出。
3、课件出示小男孩小强,师问:有关小强的信息有哪些?(生
交流)
(1)通过这些信息,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生可能提出问题:“售货员要找给小强多少钱?”或“应
教学过程复备找回多少钱?”全班交流,理解“找回的钱”是什么意思?然后
要求学生独立解答。
(2)全班交流此题的解答方法,体会单位不同,要转化为相同
的单位后才可以加减。
师板书:1元— 8角 = 2角
让学生说说,式子中的1元,8角,2角分别代表什么钱。
(1元代表付出的钱,8角代表应付的钱,2角代表找回的钱)师小
结: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减,要转化为相同的单位后才可相减。
(3)如果给你1元钱,你想买什么?还要找多少钱给你?
学生思考后自由交流,师板书算式。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设计思路:1、基本练习:自由购物;2、提高练习:指定购物
1、巩固应用
小组合作,组长倒出信封中的购物图片和人民币,进行自由模
拟购物活动。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1)每人买两件,算一算应付多少钱?
(2)如果给你1元钱,买一件你喜欢的物品,算一算应找回多
少钱?
2. 指定购物拓展提高
(1)老师让你买一副羽毛球拍和一支铅笔,请你算一算要付多
少钱?
(2)老师给你5元钱,买一块橡皮,应找回多少钱?
(学生交流时,重点要让学生说清自己计算的过程;鼓励学生
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
四、课后练习1-3题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
么样?同学们,我们现在认识了人民币,会花钱,但是我们还
要节约,因为我们花的钱都是爸爸妈妈辛苦赚回来的,我们每
一分钱都不能乱花,要做一个节约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人民币的认识6角+7角=1元3角
7元+8角=7元8角
1元-8角=2角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