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威廉斯《乡村与城市》述评

合集下载

从城市、农村的角度结合文学史中的相关作品写一篇评论

从城市、农村的角度结合文学史中的相关作品写一篇评论

从城市、农村的角度结合文学史中的相关作品写一篇评论英国是世界上工业化、城市化的先驱,但英国人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保持着对于乡村文学的热爱。

对逝去的乡村生活、乡村美德以及对美好的旧英格兰的缅怀,在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反复书写,其渊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赫西俄德和维吉尔的时代。

而雷蒙·威廉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文化研究奠基人,却执意要打破人们对乡村的这种浪漫想象。

在对乡村与城市这一组关系的审视中,威廉斯几乎是重写了一部英国文学史。

在这样一部卷帙浩繁的书里,雷蒙·威廉斯不厌其烦地核对每个时期的文学所反映的社会与真实的社会之间的误差。

他的雄心壮志将整个英国数百年来的政治与经济乃至意识形态都囊括了进来。

他认为,昔日的英格兰乡村充满苦难,城市也并不等同于进步;在乡村与城市的二元对立主题中,文学带有阶级的烙印,也承担着意识形态的功能。

对于《乡村与城市》的写作缘起,雷蒙·威廉斯在接受《新左派评论》时说得很明确:“是对某种特定文学正统的强烈回应”。

“如何阅读英国田园诗”这个问题曾被许多人探讨,针对田园诗提出的文学性的问题却往往具有明显的社会和政治前提,这就成了这个题目吸引威廉斯的地方。

1973年出版的《乡村与城市》虽然是以英国文学文本为基础,但并没有评析文学的艺术价值,而是通过冷静客观地审视文学文本生产的历史过程,揭示支撑“乡村/城市”二元对立背后的意识形态,来论述文化生产的物质性,试图对文化进行一种科学的唯物主义的解释。

威廉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理论进行反思,尤其强调文化的实践性、物质性,把唯物主义应用到了文化实践活动中,随后在四年后出版的《马克思主义与文学》一书中他首次提出了文化唯物主义这个概念,并解释称“它是一种在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强调文化与文学的物质生产之特殊性的理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典马克思主义把重点放在强调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上,把上层建筑理解是对基础的反映和表现,容易出现公式化或教条化的倾向。

《乡村与城市》情感结构分析

《乡村与城市》情感结构分析

《乡村与城市》情感结构分析作者:胡邵华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12期摘; 要:《乡村与城市》是威廉斯的代表作之一,通过采取分析和揭示英国文学作品背后蕴含的情感结构变迁的方法,使我们可以打破固有的思维限制,舍弃僵化的讨论框架,为许多已有的问题寻找一个不一样的观察角度。

从而对当代文学及其文化研究中有关乡村观念和城市观念的谬误之处进行揭示,分别批判了以“怀旧的田园主义传统”和“城市进步主义”为源头的缅怀旧日农村的观念。

关键词:情感结构;乡村;城市作者简介:胡邵华(1995-),女,汉族,湖南邵阳人,现为上海大学文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工农文化。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2--02一、“情感结构”概念的产生与发展“情感结构”——“它同结构所暗示的一样严密和明确,然而,它在我们的活动最微妙和最不明确的部分中运作。

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情感结构是一个时期的文化:它是一般组织中所有因素产生的特殊的现存结果。

”——是英国文化理论家雷蒙·威廉斯终其一生都在不断求索的焦点领域。

1954年,雷蒙·威廉斯在与迈克尔·奥罗姆合作的《电影序言》中,首次使用了“情感结构”这个概念,作为分析艺术表达与社会变迁之间关系的工具,以此来描述身处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情感感受。

他认为艺术家想要顺利通过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向观众传递其思想内涵,则要求电影艺术家与观众拥有相同的情感结构,这是思想能够顺利传递的基础。

而情感结构却隐藏于日常生活的肌理之中,包含了人们共同的情感价值,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显现。

它不是外在的可见的,而是内在的潜伏的,并且难以被触摸和呈现,偶尔能在一些文学艺术身上看见其朦胧的身影。

1961年,雷蒙·威廉斯在《漫长的革命》一书中,以“文化是一种日常的、整体生活方式”的文化概念为基础,将情感结构的适用范畴延伸到广泛的社会领域。

杰生的悲哀

杰生的悲哀

杰生的悲哀摘要:福克纳笔下《喧哗与骚动》中的人物杰生·康普生之所以成为读者甚至福克纳自己眼中最最邪恶的人,原因众多,但却鲜有学者撰文分析他邪恶的根源。

本文通过深入剖析杰生受到的分别来自可知群体以及未知群体的伤害,向读者表明杰生也有他自己的悲哀。

关键词:杰生;《喧哗与骚动》;伤害;已知群体;未知群体学术界解读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1897-1962)《喧哗与骚动》(The Sound and the Fury) 中的人物——杰生·康普生,大都从杰生的卑鄙邪恶性格入手,却对该人物所遭受的伤害以及原因方面多有忽略。

就连福克纳本人也说:“对我来说,杰生纯粹是恶的代表。

依我看,从我的想象里产生出来的形象里,他是最最邪恶的一个。

”(Meriwether & Millgate 149) 而肖明翰教授在《威廉福克纳研究》这本书中曾经写到“杰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物,不能简单地斥责为天生的坏蛋或十足的恶棍。

”(肖267)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杰生·康普生遭受的伤害进行分析。

一是来自可知群体的伤害,二是来自未知群体的伤害。

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 1921-1988)的经典之作《乡村与城市》(The Country and the City)一书中写到:乡村社群(最典型的是一个村庄)是直接关系——也即面对面的接触,在其中我们能找到并判断人际关系的实质——的缩影。

当典型的社会组织的规模和复杂性增加时,任何对可知社群——一个完整的社群,完全可知——的假设都变得越来越难以成立。

(Williams 232)雷蒙德·威廉斯认为,现代性可被定义为乌托邦式不能维持的理想的可知群体的崩塌。

受雷蒙德·威廉斯可知群体这一概念的启发,笔者将杰生·康普生的悲哀之因归为从可知群体所受到的伤害以及从不可知群体所受到的伤害。

文学作品中的乡村与城市

文学作品中的乡村与城市

文学作品中的乡村与城市在文学作品中,乡村与城市往往被描绘成两种完全不同的世界。

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戏剧,乡村和城市代表了作者对不同生活方式的思考和对社会变迁的观察。

乡村和城市之间的对比,给文学作品增加了丰富的层次和深度。

首先,乡村往往被描绘成一个纯洁而宁静的地方。

乡村的风景如画,有着迷人的自然景观和宁静的乡风。

许多作家描绘了阳光下绿色的麦田、蓝色的天空和小溪旁优美的村庄。

在这些乡村场景中,人们过着简单而自由的生活。

他们与大自然紧密相连,关注着季节的更替,享受着种植农作物和放牧牲畜的乐趣。

乡村生活中没有城市的喧嚣和繁忙,人们保持着平和内心,慢慢感受生活的美好。

相比之下,城市被描绘成一个充满忙碌和竞争的地方。

城市是现代生活的象征,是大量人口集中的地方。

在城市中,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车水马龙,人群喧嚣。

城市是现代化的象征,有着繁荣和发展的机会,但也有着快节奏和压力。

许多文学作品描述了城市中的职场竞争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城市中的人们通常被描绘为疲于奔命,为生计奋斗,经历着无尽的挣扎和焦虑。

乡村与城市的对比使得文学作品中的这些场景更加鲜明生动。

然而,乡村和城市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两个世界。

在许多文学作品中,乡村与城市交融在一起,相互影响着。

有些作品描写了被城市现代化侵蚀的乡村,通过城市化的力量改变着传统的农村生活。

另一些作品则描述了来自乡村的人们进入城市后所经历的文化冲突和身份认同的问题。

这种交融使得文学作品中的乡村和城市更加丰满和复杂。

乡村和城市在文学作品中的对比,也反映了文化和社会的差异。

乡村往往象征着传统和守旧,城市则代表着现代和进步。

这种对比所带来的冲突和交织,给文学作品注入了深刻的思考和时代的张力。

通过描写乡村和城市的不同特点,作家传达了对社会变化和人性困境的思考。

综上所述,乡村与城市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

他们之间的对比与交融,给作品增添了丰富的层次和深度。

乡村和城市的不同特点反映了现实社会的差异和冲突,也启示了人们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

《乡村与城市》情感结构分析

《乡村与城市》情感结构分析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乡村与城市》情感结构分析胡邵华 上海大学文学院摘 要:《乡村与城市》是威廉斯的代表作之一,通过采取分析和揭示英国文学作品背后蕴含的情感结构变迁的方法,使我们可以打破固有的思维限制,舍弃僵化的讨论框架,为许多已有的问题寻找一个不一样的观察角度。

从而对当代文学及其文化研究中有关乡村观念和城市观念的谬误之处进行揭示,分别批判了以“怀旧的田园主义传统”和“城市进步主义”为源头的缅怀旧日农村的观念。

关键词:情感结构;乡村;城市作者简介:胡邵华(1995-),女,汉族,湖南邵阳人,现为上海大学文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工农文化。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2-122-02一、“情感结构”概念的产生与发展“情感结构”——“它同结构所暗示的一样严密和明确,然而,它在我们的活动最微妙和最不明确的部分中运作。

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情感结构是一个时期的文化:它是一般组织中所有因素产生的特殊的现存结果。

”——是英国文化理论家雷蒙•威廉斯终其一生都在不断求索的焦点领域。

1954年,雷蒙•威廉斯在与迈克尔•奥罗姆合作的《电影序言》中,首次使用了“情感结构”这个概念,作为分析艺术表达与社会变迁之间关系的工具,以此来描述身处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情感感受。

他认为艺术家想要顺利通过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向观众传递其思想内涵,则要求电影艺术家与观众拥有相同的情感结构,这是思想能够顺利传递的基础。

而情感结构却隐藏于日常生活的肌理之中,包含了人们共同的情感价值,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显现。

它不是外在的可见的,而是内在的潜伏的,并且难以被触摸和呈现,偶尔能在一些文学艺术身上看见其朦胧的身影。

1961年,雷蒙•威廉斯在《漫长的革命》一书中,以“文化是一种日常的、整体生活方式”的文化概念为基础,将情感结构的适用范畴延伸到广泛的社会领域。

他认为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之中,“情感结构”会伴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机的并不断重塑再生的。

乡村文化建设背景下热播剧中的农民形象塑造——以影视剧《去有风的地方》为例

乡村文化建设背景下热播剧中的农民形象塑造——以影视剧《去有风的地方》为例

声屏世界2023/10文艺直通车热播冷评乡村文化建设背景下热播剧中的农民形象塑造———以影视剧《去有风的地方》为例阴李昱坤摘要:影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对农村与农民形象的温情刻画使得乡村休闲旅游走进大众的视野,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农民形象的刻板认知,重构了乡村文化建设背景下的新农民形象。

文章通过对叙事主体、叙事空间、叙事视角及叙事语言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该剧主体叙事能力、镜头语言和声音语言的表现力以及空间的氛围感营造等对乡村文化建设实践产生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艺术乡建农民形象刻板印象随着“三农”问题议题的持续发展,我国的涉农政策对农村的经济、法律、生态、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两山”理论、文旅融合、文化振兴等具体倡议逐渐落实,社会各个主体在乡村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千禧年前后零星艺术家发起了乡村文化建设(以下简称“乡建”)活动,此后数载逐步转化为政府主导推动、社会机构及民间资本参与的社会运动。

[1]从艺术家介入的“许村计划”到农民为主体、艺术家参与的“羊蹬合作社”,艺术乡建在探索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体系,却因为这一实践活动尚未发展成熟而很少独立出现在影视作品中。

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以乡村振兴实施下的云南省乡村文旅为背景,涵盖农村民居的保护开发、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等内容,因自然风光优美、田园生活刻画温馨而产生了“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的现象级效应,成为文艺作品助力乡村振兴的点题之作。

剧中人物多与乡村振兴相关,故本文以此分析艺术乡建背景下的农民形象。

叙事主体:多身份诠释乡建故事人物是影视作品中的叙事主体,其形象塑造不仅体现了作品的叙事能力,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反映时代背景。

涉农题材电视剧不仅展现了某地特色的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情,也反映了不同时期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变化发展。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是村野文化的传承者,更见证着我国各项涉农政策的落地。

[2]近些年的涉农影视剧中农民形象逐渐多元化,既有在扶贫政策下立志脱贫的奋斗者,也有囿于保守思想的懒惰者;既有建设家乡的高素质者,也有利己短视的愚昧者,这些形象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农民的精神面貌,更从侧面表现了社会发展和政策变化。

从“二元对立”到融合经营——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城乡关系研究

从“二元对立”到融合经营——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城乡关系研究

【城市广角】数千年来,虽时常伴随着衰落和消亡,乡村一直在缓慢地发展。

截至工业革命之前,乡村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形态。

“村庄一直被视为国家系统中最为基层和微小的社会组织单元,虽然常常给人以原始落后和艰苦劳作的刻板印象,但任何一个国家的命运或兴衰成败的征兆却总能在村庄发现端倪”。

一、城市与乡村的对立城市是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但城市一但出现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乡村的对立面。

城市需要土地、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各种税赋等以满足其日常运转,同时通过输出政策法令、文化艺术等威权和价值观,与乡村形成一种既相互对立又互相纠缠的关系。

“我国在较长时间里不得不采用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

……全国一样,改革开放前城乡分割特征明显”。

乡村与城市的“二元对立”结构造就了城市较之乡村的优越性,并一直持续至今。

这种优越性导致了乡村居民对城市的渴望与向往,最终在工业革命后形成了浩浩荡荡的从乡村到城市的“移民潮”,导致了乡村、农业和农民的边缘化。

雷蒙·威廉斯在谈到19世纪发生在英国乡村与城市的这种“畸变”时说:“资本主义赋予城市和工业以绝对优先权,以致农业和农村只可能与过去或者遥远的地方联系起来,成为文学怀旧的对象,这是资本主义造成的一个惊人畸变。

”他强调:“英国经验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英国的乡村和城市间发生的事情一直扩展到其殖民地和整个国际体系当中。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中国乡村与城市之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一路高歌猛进。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底,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突破60%,而1949年末,中国的城镇化率只有10.64%①。

从某种程度上讲,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是以乡村的资源输送为基础的,用复旦大学教授赵德余的说法是资源摄取。

2006年1月1日,中国全面废止农业税,这意味着在中国实行了两千多年的各种各样的农业税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

乡村不仅为城市和工业发展输送了大量的初级农产品、初级原材料,还输送了大批的廉价劳动力,甚至都市近郊的乡村还供应了大量的土地。

人居环境是美好城市生活的根基

人居环境是美好城市生活的根基

城市过于复杂多变且难以 保持静止不变, 它们必须处在 永不停息的变化之中, 不停地 化为其他事物, 也许是更加美 好的事物。 城市规划管理核心 就 是 要 有 效 的 管 理 “变 化 ”——— 既不是固化不变, 也不是放任 自流, 其核心要点在于需要充
分考虑到历史城市的多样性和
可持续性, 不断探寻适当的路
东京都富有地域性的商业建筑
纽约市划定保护的历史地区
创新发展的重要挑战。 “城市是时间的艺术”,
正是现在和过去的有趣混响共
同创造了城市的环境和场所精 神。 欧洲成功的城市复兴实践 证 明 , 城 市 保 护 ( urban conservation) 可 以 通 过 历 史 地 区环境改善塑造景观特色、 改 善生活环境, 在促进城市可持 续发展, 提升城市品质方面发 挥积极作用。 受文化多样性思 潮的影响, 国际遗产保护领域
关乎美好人居环境和生活品 质, 而且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综 合竞争力, 在促进文化发展等 方面也有着重要意义。
并且, 城市表现为物质形
式和社会形式统一复杂的有机 体。 正如澳大利亚社会学家阿 德 里 安·富 兰 克 林 在 《 城 市 生 活》 中指出的,“城市是不可避 免的自然构型, 并以与其他生 态 系 统 相 似 的 方 式 运 转 ”, 而 “想要把城市、 文化与自然、环 境分离开来的理念”是一种“无 稽之谈”。 我国制定的《生态文 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明确了 “保护优先”的方针,要求各地 树 立 “发 展 和 保 护 相 统 一 ”、“山 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等先进理念。 与此同时,我们不
通过历史保护对城市文化的集 体记忆实现保存与活化。 由于
历史的欠账、 过度使用以及缺 乏必要的维护管理, 城市旧城 区往往成为了“低端”人群“水 深火热”的聚居地,一拆了之、 大拆大建最为简单易行, 但是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乡村与城市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乡村与城市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乡村与城市一、乡村与城市的基本概念1.乡村:指农村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活方式,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

2.城市:指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经济活动集中的地区,具有较高的现代化水平。

二、乡村与城市的文学创作1.乡村文学:以乡村生活为题材,表现乡村风情、农民生活和乡村变迁等。

2.城市文学:以城市生活为题材,表现城市居民的生活状态、心理特征和城市发展等。

三、乡村与城市的文学特点1.乡村文学:(1)描绘乡村自然风光、民俗风情。

(2)反映农民的生活状况、思想感情。

(3)表现乡村社会的伦理道德、人际关系。

(4)展现乡村变迁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城市文学:(1)描绘城市景观、生活场景。

(2)反映城市居民的生活压力、心理困惑。

(3)表现城市社会的冷暖炎凉、世态炎凉。

(4)展现城市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四、乡村与城市的文学代表作品1.乡村文学:(1)《创业史》柳青(2)《平凡的世界》路遥(3)《白鹿原》陈忠实(4)《生死场》萧红2.城市文学:(1)《骆驼祥子》老舍(2)《上海的早晨》茅盾(3)《废都》贾平凹(4)《迷失的都市》王安忆五、乡村与城市的文学价值1.反映社会现实:乡村与城市的文学作品都真实反映了各自生活环境下的社会现实,展现了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状态。

2.传承文化:乡村与城市的文学作品都体现了各自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传承了中华民族丰富多样的文化底蕴。

3.提升审美:乡村与城市的文学作品通过描绘自然风光、生活场景,展现了美的魅力,提升了人们的审美情趣。

4.启示思考:乡村与城市的文学作品都关注了社会问题,如乡村的贫困、城市的冷漠等,引发了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六、乡村与城市的文学教育意义1.了解国情:通过学习乡村与城市的文学作品,了解我国不同地域的生活现状,增强对国家发展的认识。

2.培养共鸣:乡村与城市的文学作品展现了不同人群的生活困境,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情感结构视野下的城乡关系史书写

情感结构视野下的城乡关系史书写

文化文/徐德林情感结构视野下的城乡关系史书写传统乡村与城市关系发微1973年,雷蒙·威廉斯出版了旨在考察和探讨“如何阅读英国乡村宅第诗歌”的理论著作《乡村与城市》。

为了挑战半是想象,半是观察得来的缩减惯例,威廉斯研读了多部以乡村和城市为主题的英国文学作品,发现了一种定型化的、二元对立式的乡村与城市关系:关于乡村,人们已得出那是一种自然生活方式的观念:宁静、纯洁和质朴的美德。

关于城市,人们已然得出那是一个如愿以偿的中心的观念:知识、交流和光明。

人们也已然形成强烈的对立性联想:城市是喧嚣、俗气和充满野心的地方,而乡村则是落后、愚昧和处处受限的地方。

这样的“对立性联想”不但很有传统,而且早在城市开始显影为一种独立的机体存在时就被固定了下来,引发了“从维吉尔时代一直延续到我们这一代的一种生活方式突然中止了”之类观点,催生了以“消失的农村经济”“过去的好日子”“黄金时代”为能指的怀旧情绪,其结果是文人把情感投向了代表“宁静、纯洁和质朴的美德”的乡村。

乡村与城市的对比见诸文人所挪用的意象的截然不同:“乡村的一般意象是一个关乎过去的意象,城市的一般意象是一个关乎未来的意象”;在“一个未被定义的现在”、在“一个被体验为一种张力的”现在,乡村与城市的对比被“自然地”用于证实关乎“一种关乎冲动的尚未解决的分裂和冲突”。

所以,华兹华斯等人的作品中存在一种情感结构,就是“关于乡村的观念即关于童年的观念”,它“常常被转化为关乎乡村往昔的幻觉:接连不断的、不停地回溯的‘童年时代的快乐英格兰’”。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未被定义”“被体验为一种张力”的现状导致了学人们的著述中不乏英格兰农村“现在正在消失”之类观点,但他们眼中的“现在”却始终像自动扶梯一样向前移动。

比如,在利维斯和汤普森看来,“旧英格兰”的“有机社会”消失于他们出版《文化与环境:批评意识的培养》的1933年的“最近”;艾略特坚信,古老的乡村英格兰终结于1820年代和1830年代初。

城市与乡村:二者的对立与互渗

城市与乡村:二者的对立与互渗

我印象中的乡村与城市,几乎是呈两极化的状态存在着,同时,它也反映了当下的社会状况存在着二重性。

那就是既有落后的一面,又有美好的一面。

今天的乡村代表着一种落后,城市则代表着一种文明,而今大部分人愿意生活在城市。

鲁迅认为城市与乡村是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所以不能单纯的把乡村和城市看作落后与先进的象征。

英国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在其《乡村与城市》一书中描绘了英国乡村与城市的景象,他的描绘或许对我们的当下是一种暗喻。

雷蒙·威廉斯在《乡村与城市》一书中对乡村与城市的各种观点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主要辩驳了部分学者所坚持的“消逝的农村经济”、“快乐的英格兰”、“黄金时代”等缅怀旧日农村的错误观念,并且威廉斯指出以上的观点只是作者的想象,无论是从作家的作品,还是历史事实,都呈现出了昔日的英国乡村并不是我们理解的田园,而是充满了苦难,然而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既不是充满欢乐的故园,但它也不等同于落后和愚昧。

与此同时,城市虽然日益发达,但它也不完全象征着进步,因为在新的生产方式确立后同样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在城市兴盛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因此,雷蒙·威廉斯认为,城市无法拯救乡村,乡村也拯救不了城市。

我们把“乡村”与“城市”放在中国历史语境下观看,中国近代“城市”的兴起是与“乡村”分不开的,五四以来城乡关系形成了二元对立。

近现代兴起的许多新兴城市,例如:上海,殖民者借此倾销商品并且要运出原材料,因而这些近现代城市形成了一个特点:被压迫、被抽血;而这些城市又从乡村中抽血压榨,城市与乡村又变成了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长此以往变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新中国成立后对城市进行了改造,励志把消费型城市改造成生产型城市。

上海这类城市最初形成之时并无反哺能力,富人与中国底层民众的消费断裂,并且通过榨取农民的剩余价值来实现工业化,而今天许多城市发展与当初的构想却是背道而驰,如此就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城乡关系。

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出现了描写乡村的题材,这些乡土小说作家笔下的乡村景象都是荒凉破败的,民俗是粗鲁野蛮的,农民是愚昧无知的,他们对于乡村都秉持着批判的态度。

“乡村vs.城市”文学中的意识形态

“乡村vs.城市”文学中的意识形态

“乡村vs.城市”文学中的意识形态第一篇:“乡村vs.城市”文学中的意识形态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举例乡村vs.城市([英]雷蒙·威廉斯《乡村与城市》)一、【乡村】和【城市】 1.乡村(country)"“乡村”一词来自contra(相对,相反),最初指土地在观察者的眼前铺展开去。

"在13世纪,该词获得了它的现代含义,即指大片的土地或地区,也指国土或国家。

"在1526年版《圣经》中,该词和“城市”(city)形成对比:“到城市宣讲这件事,到乡村宣讲这件事”(《马可福音》)。

2.城市(city)"这个词来自civitas,而civitas又来自civis(意指公民)。

"Civitas过去有社群的意思,曾被用来指高卢的各个部落;后来它又被用来指代教区。

"在16世纪,city这个词已经成为指代较大市镇的正规用语。

3.从16世纪晚期起,正如整体的历史趋势驱使人们所预料的那样,把“城市”和“乡村”两词对立起来的做法越来越常见,两者的对立也越来越尖锐。

"乡村意义上的“乡下人(countryman)”和“乡村居民(country people)”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流行的,“乡村宅邸(country-house)”和“乡间别墅(country-seat)”也是如此。

"“带有乡村风味的(countryfied)”一词紧随其后,在17世纪中期出现;“土包子(bumpkin)”和“乡巴佬(country bumpkin)”也产生自同一时期。

"“农村的(rural)”和“乡村风味的(rustic)”自15世纪起就被用于对乡村的物理描写,但自16世纪开始获得了社会性的含义,主要体现在“质朴的1(rustic)”和“质朴(rusticity)”上。

"同样的,“城市的(urbane)”一词在16世纪时也只是用于物理描写,后来得到了扩展,具有了现代的社会性含义,而对此的最早记录出现在17世纪初。

现代文学中的乡土与城市题材

现代文学中的乡土与城市题材

现代文学中的乡土与城市题材乡土与城市,是现代文学中常见的题材之一。

这两个概念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们对于自身身份认同的差异。

在现代文学中,乡土与城市题材常常被用来探讨人与环境、传统与现代、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乡土题材是指以农村为背景的文学作品。

这类作品通常描绘了农民的生活、劳动和情感,展现了乡村的自然风光和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乡土题材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气息,通过对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描写,反映了他们对土地的依赖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就以一个乡村的故事为背景,通过对阿Q的形象塑造和对农村社会的描绘,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农民的无奈。

相比之下,城市题材则更多地关注都市生活和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城市作为现代化的象征,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涌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城市题材的文学作品往往以都市的繁华和现代化的进程为背景,描绘了城市人的生活、工作和情感。

这类作品通常反映了城市中的人际关系、社会问题和现代化进程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例如,钱钟书的《围城》就以城市为背景,通过对围城主人公方鸿渐的描写,展现了他在现代都市中的迷茫和困惑。

乡土与城市题材在现代文学中的并存,反映了社会的多样性和人们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

乡土题材通常强调传统文化和土地的重要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而城市题材则更多地关注现代化进程和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定位。

这两种题材在现代文学中的并存,既反映了社会的多样性,也为作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

然而,乡土与城市题材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在现实生活中,乡村和城市之间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技术的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乡村地区也面临着城市化的冲击和现代化的挑战。

因此,现代文学中的乡土与城市题材也常常交织在一起,揭示了乡村与城市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动。

总之,乡土与城市题材是现代文学中常见的题材之一。

乡村与城市的对立在文学中的呈现

乡村与城市的对立在文学中的呈现

乡村与城市的对立在文学中的呈现引言乡村和城市是两个不同的生活场景,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对立和冲突。

这种对立关系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被描绘和探索。

本文将深入研究乡村与城市在文学中的对立,并从不同角度分析作者如何呈现这一主题。

1. 文化差异乡村和城市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

作者常常通过描述人物、风景和社会风俗来展示这种差异。

在乡村中,人们过着朴实自然的生活,注重传统价值观和家庭纽带;而城市则充满了快节奏、多元文化以及追求个人利益的特点。

例如,某些小说中可能描写了一个年轻人离开乡村寻求更好机会而来到城市,面临着复杂挑战和困惑。

2. 自然与现代化另一个区别是乡村与城市的自然环境。

乡村地区通常有广阔的田野、清澈的河流和美丽的风景,而城市则由高楼大厦、公园和繁忙的街道构成。

很多作家会运用自然景观来表达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反差。

他们可能描绘农田的宁静与城市交通的喧嚣,或者比较乡村的自然美景与城市的混凝土丛林。

3. 社会问题乡村和城市还有着不同的社会问题。

在乡村中,可能存在着贫困、教育不公以及传统观念束缚等问题;而在城市中,则更容易面临人口过剩、空气污染和社会分化等挑战。

作家通过描绘这些社会问题来突出乡村与城市之间对立的一面,进一步强调两者之间的差异。

4. 人际关系最后,乡村和城市之间也存在着人际关系上的对立。

在乡村,人们通常有着紧密联系的亲友关系,更加关心彼此;而在城市中,个人主义和竞争意识较为突出,人际关系相对冷漠。

作者可以通过塑造不同类型的角色关系来展现这种差异,如乡村中和睦相处的邻里关系,与城市中冷漠疏离的人际交往。

结论以上所述只是乡村与城市对立在文学中呈现的一些常见方面。

作家通过描绘这种对立,不仅可以反映社会现实,还能够引发读者对于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思考。

乡村与城市对立的主题在文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截然不同但又互相联系的人类居住环境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文学中的城市与乡村

文学中的城市与乡村

文学中的城市与乡村在文学中,城市与乡村这两个地方常常作为对比出现,给读者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体验。

城市象征着现代化和繁华,而乡村则寄托着宁静与纯粹。

本文将从文学的角度探讨城市与乡村在作品中的表现,并分析其中的意义。

城市,作为现代文明的象征,充斥着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灯火通明。

这种繁华和喧嚣与乡村判若两天。

众多文学作品通过描写城市的景象和人物,展现了都市的生活和心态。

比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中,城市更像是一个庞大的机器,人们在这个机器里被机械化地运转着,生活的本质被人为的规则和束缚所控制。

然而,城市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梦想的舞台。

城市里有机遇和挑战,有沉浸在浩瀚人群中的荣光与迷失。

这种喧嚣中蕴藏着人们对成功和自由的渴望,比如《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他用自己坚韧不拔的信念和努力,逐渐从乡村走向城市,追逐着心中的梦想。

相比之下,乡村给人一种宁静而纯粹的感觉。

乡村的风景美丽,空气清新,人们生活节奏慢,与自然更加亲近。

在文学中,乡村往往被用来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思考人生的深度。

例如,《红楼梦》中的荣府,虽然位于城市,但它与另一个设置在乡村的庄园相对照,展示出乡村的纯真和城市的假象。

乡村成为托起人物情感和思考的框架,通过对乡村的描写,艺术家们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人性的本质。

但是,乡村也有它的局限性。

相对于城市的繁华,乡村常常被认为是与现代文明脱节的。

人们生活在乡村中,有时会因为缺乏机会和资源而感到局促和压抑。

这种困境也常常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主题。

比如,木心的《围城》就通过描写乡村的封闭和压抑,反映了个体在乡村环境中的困惑和无奈。

总的来说,城市与乡村是一对鲜明的对比。

城市象征着现代文明和繁华,乡村则寄托着宁静与纯粹。

文学作品通过对城市和乡村的描写,让读者深入感受到不同地方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人们都能从中寻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只有理解了城市与乡村的区别和联系,我们才能更好地探索人类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社会转型期乡土“三苦”——论台湾戒严时期乡土小说关于农村衰弱的叙事

社会转型期乡土“三苦”——论台湾戒严时期乡土小说关于农村衰弱的叙事

社会转型期乡土“三苦”•论台湾戒严时期乡土小说关于农村衰弱的叙事余荣虎摘要:1949年到1987年,是令湾历史上的“戒严时期”,这期间令湾社会经历了多重转型:从"日化”转向“中国化”,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从本土化到“西化”。

此时的乡土小说深入细腻地描绘了转型期乡土社会经历的“三苦”:贫穷之苦、农业衰退之苦、乡下人进城之苦,体现了写实主义的文学精神,而写实主义的文学精神以及与之相关的形式、风格与戒严时期特殊的政治环境是相抵辖的,作家巾在重重压力下,艺术地呈现了真实的农村、真实的社会心理以及作家本人内心的困惑与忧思,因而这些小说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有超越现实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台湾戒严时期;乡土小说;乡土三苦中图分类号:1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20)4-0012-091949年到1987年,对于台湾省而言,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而在此之前的半个世纪(1895-1945年),台湾更是经历了一段非同寻常的岁月——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而将其割让给日本。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中,日本对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皇民化”运动和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使台湾社会一定程度地“日化”O戒严时期(1949-1987)的台湾社会,处于两蒋父子的威权统治下,大致经历了两个特色鲜明的历史时期——以温和的土地改革和严厉的白色统治为主要特征的“戒严前期”,这一时期,在推行农村土地改革的同时,采用“戡乱”时期的非常条例,政治上极力宣传“反攻大陆”,以维持政权的稳定;其后,世界冷战局势形成,台湾进入工业化与后工商业化时期,经济飞速发展,跻身亚洲“四小龙”之列,台湾社会完成城市化转型,此为“戒严后期”。

在长达38年的前后戒严时期,台湾经历了多重转型:从“日化”转向“中国化”,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

前者对当时的台湾民众而言,并无不适,恰恰相反,回归中国,洗刷了日本殖民统治带来的民族屈辱,满足了身份归属的内在需要,因此,从“日化'倒“中国化”,乃是顺应民心之大事、幸事。

城市与乡村

城市与乡村

#城市与乡村引言在现代社会,城市与乡村的对比和联系一直是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以及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

城市以其繁华与便利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而乡村则以宁静与自然之美令人向往。

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差异,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战略,也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选择。

城市的面貌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象征,高楼林立、交通繁忙、信息发达。

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教育资源、医疗条件以及文化娱乐活动。

在这里,人们的生活节奏快速,竞争激烈,但同时也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便利。

城市的发展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的增强。

乡村的魅力与城市相比,乡村给人以宁静、悠闲的感觉。

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为紧密。

乡村生活简单,社区关系密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为直接和温馨。

然而,乡村地区常常面临教育资源匮乏、医疗条件落后、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

城乡差距城乡差距是指城市与乡村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这种差距体现在收入水平、生活质量、教育机会等多方面。

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许多国家努力的方向。

通过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强教育和医疗服务等措施,可以有效促进乡村的发展。

城乡融合城乡融合是指在保持城市和乡村各自特色的基础上,促进两者间的互动和协调发展。

这包括推动产业互补、优化资源配置、共享公共服务等。

城乡融合不仅能够缓解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还能为乡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

结语城市与乡村,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两者的关系更加紧密,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未来的发展趋势应当是促进城乡之间的平衡与和谐,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现代化的成果,同时保留那份对自然的向往和尊重。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城市与乡村可以实现共赢的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o1 . 23 N o .6 J u n. 20 1 4
2 0 1 4 年 6月
文章编号 :1 0 0 8 . 8 7 1 7( 2 0 1 4 )0 6 . 0 0 7 4 . 0 3
雷蒙 ・ 威廉斯 《 乡村 与城市》述评
汤 梦 颖
( 浙江大学外 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浙江 杭州 3 1 0 0 5 8)

乡村虚构文学 。在这一章 中,威廉斯通过分析简 ・ 奥斯丁到乔治 ・ 艾 略特 的变化 ,探究 了乡村生 活和
乡村写作 内部的变化 。 在第十七章 “ 被 遮蔽 的乡村 ”中, 威廉斯 聚焦 了工业和城市发展的阴影下被遮蔽 的乡村 。 第十八章 “ 威赛克斯和边境 区”主要围绕 哈代

史 作出的误导性 的回应 。 在第 四章 的后半部分 , 他 指 出有关 黄金 时代 的神话 曾被各 阶层所利用 。
第五章 “ 城镇与 乡村 ”中威廉斯打破 了城镇 与
乡村 间的二元对立 , 强调城镇 与乡村之 间存在着 千
丝 万缕般 的联 系 , 指 出在城镇 与乡村的关 系中 , 真 正 的对立 在于辛 勤工作 的 田间农 民 、流离失散 者、 遭驱逐者 与地 主之 间的对立 。要想 消解这种对立 , 必须改变社会关 系和核心价值 观念 。

《 乡村 和 城 市 》综 述
在第六章 “ 他们 的命运他们的选择”中 ,威廉 斯通过 细读 马韦 尔的 《 阿普顿宅 邸》和蒲伯 的 《 致 伯林 顿 》 ,分析了 乡村宅邸诗歌 中出现 的一种 有趣 的变化 。 威廉斯认为 , 马韦尔的诗歌表 现了一种 向 自然退隐的情感结构和对无常世事的感伤情怀 , 而蒲 伯 的诗歌体现了一种有意识的资产阶级伦理观。” 在第七章 “ 改 良的道德 ”中,威廉斯分析 了从 封 建时代 向发展 中 的农业 资本 主义转 变过程 中农 业作家 的作 品中表现 出来 的有关改 良的意识 形态。 他认 为有 关改 良的开放 的意识形 态在 笛福身 上表
7 4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1 2 - 0 2 作者简 介:汤梦颖 ( 1 9 8 9 一) ,女,浙江杭州人 ,浙江 大学外国语言文化 与国际交 流学院研究生 ,研 究方 向:英语语言 文学。
现得尤为 明显 。威廉斯还评述 了农业作家阿瑟 ・ 扬 的传记 ,尤其关注他对改 良最终 结果 的质疑 。…

要 :雷蒙・ 威廉斯 的 《 乡村与城市 》从 文化研 究的角度分析 了乡村和城 市的意 象,对英 国社会 中
的资本 主义制度 、权 力关 系、文化现 象等作 了一番深入 的思考 。该 书继承 并修 正 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批
评方 法 ,是 2 0 世 纪生态批评和 空间批评 的奠基之作。
前移动 。 而后 , 威廉斯分析 , 对 于这些不 同的说法 , 我们要深究 的是历史视角 。 这里点 出的历史视角 即 是 全书关 注的核心 问题 。“ ”
在第 三章 “ 田园与反 田园”及第 四章 “ 黄金时 代 ”中 , 威廉斯 的探讨 主要 围绕 田园诗这一文学传 统 。他指 出,到了文艺复兴时期 ,田园诗 已然具有
事实上即便有些文学作品扭曲事实对社会现实中的制度因素权力因素视而不见这也并非文学作品应受指责之处因为文学作品本身就没有义务一定要做到与现实完全一致一定要凸显制度和权力因素文学作品有理想化的权利作者也有权尽情表现他们眼中的世界
第2 3 卷
第6 期
牡丹 江 大学 学报
M u d a n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乡村与城市 》的前两章为全书 的引言 。 在第

章 “ 乡村与城市”中 , 威廉斯 明确提 出了全书 的 目的是描述并 分析一 些贯穿 各种形态 的 乡村 与城
市间 的意象和联系 , 结合历来相互各异 的人类经验 对其加 以考察 。 威廉斯还深情地 回忆起 了 自己成长 过程 中与乡村和城市发生 的联系 。 … 在第二章 “ 视 角问题”中 ,威廉 斯首先依据大量相关 文学作品 , 指 出学者们 眼 中英格 兰农村 消失 的时间一直 在往
来 ,国内学界对威廉斯 的介绍 和研究 大多围绕 《 文 化与社会 》《 漫长的革命 》《 关键词 》 《 马克思主义
与文学 》等著作 , 对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 《 乡村 与 城市 》则着墨不多 。事实上 , 《 乡村与城市 》也极 具研 究价值 。在这本著作 中 , 威廉斯结合 自己的出 身经历 ,选 取了大量从封建 时代 至 2 O世纪早期 的 文学 作品 , 从文化研究 的角 度分析 了其 中关于 乡村 和城 市的意象 , 对英 国社会 中的资本 主义制度 、 权 力关 系 、文化现象等作 了一番深入地思考 。” ” 以下 , 笔者将按章节对 《 乡村 与城 市 》 作一综 述和简要评价 。
关键词 :雷蒙・ 威廉斯 ;文化现 象;生态批评 中图分类号 : 1 1 0 6 . 4 文献标 识码 :A
雷蒙 ・ 威廉斯 ( R a y m o n d Wi l l i a m s , 1 9 2 1 — 1 9 8 8) 是2 O世纪 中叶英语 世界最重要 的马克思 主义文化 批评家 , 文化研究 的重要莫基人之一 , 被誉为 “ 战 后英 国最重要的社 会主义 思想 家、 知识分 子和文化 行动主义者” 。 威廉斯一 生卷帙浩繁 , 主要作 品有 :
了较强的修饰成 分 , 成 了一个涂 了釉彩 的世界 , 与 社会 现实保持 了相 当的距离 。 在第 四章 中 , 威廉斯 更 为明确地指 出 , 我们不应而应该认识 到 , 美化不过是对历
《 文化与社会 :1 7 8 0 — 1 9 5 0 ) 《 漫长的革命 》 《 电视 : 科技与文化形式 》《 乡村与城市 》 《 关键词 》 《 马克 思主义与文学 》《 写作 、文化与政治 》等 。一直 以
第八章 “ 自然 之线 ”可 以分为三个部分。在第 部分 中,威廉斯 分析 了 1 8世纪 上半 叶 ,在汤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