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评弹书目的创新研究

合集下载

简评《评弹艺术的轻骑兵之路——十七年书目传承研究(1949-1966)》

简评《评弹艺术的轻骑兵之路——十七年书目传承研究(1949-1966)》

第40卷第4期2018年7月㊀泰山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T A I S H A N U N I V E R S I T YV o l .40㊀N O.4J u l .㊀2018简评«评弹艺术的轻骑兵之路十七年书目传承研究(1949-1966)»刘晓海(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㊀201620)[摘㊀要]㊀金坡博士最近完成的«评弹艺术的轻骑兵之路 十七年书目传承研究(1949-1966)»聚焦于 十七年 社会文化史,将整体史与区域史研究有机地融合起来,从政治角度观察社会文化的变迁,以丰富的档案㊁口述史料为基础,通过独到的学术视角还原了 十七年 中评弹书目的变迁史,对政治与艺术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考察,拓宽了评弹学术研究的领域.[关键词]㊀中国当代史;社会文化史;评弹;书目[中图分类号]J 826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672-2590(2018)04-0140-05㊀[收稿日期]2018-04-02㊀[作者简介]刘晓海(1989-),男,山东济南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㊀㊀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一直到1966年 文革 爆发,前后共计17年.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从新民主义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变革,也经历了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对自此之后直至今天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简称国史)研究逐渐在学术界兴起. 文革 前的 十七年 (1949-1966),长期以来是国史研究中的热点,对这 十七年 的认识存在着诸多不同,正如金光耀所言:文革 十年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大动乱的年代,与之相比,对毛泽东领导下的 十七年 却没有像 文革 十年那样容易加上一个定语. [1]作为中国史研究中相对年轻的学科,国史研究最先是在政治史㊁外交史等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 而法制史㊁经济史㊁科技史㊁文化史㊁教育史㊁社会史等领域的研究比较薄弱,影响了研究的全面发展[2].近几年来,伴随着学者对 十七年 社会㊁文化等领域研究的深入,诸多成果促进了国史研究的深化与拓展.金坡博士«评弹艺术的轻骑兵之路十七年书目传承研究(1949 1966)»(以下简称 «书目传承» )便是有关 十七年 社会文化史的新著,笔者以此文就这本著作进行简介并从具体研究角度略陈浅见.一㊁整体与区域:国史研究领域的新拓展徽学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唐力行教授曾经指出: 社会史的研究必然导向区域史研究 以往的史学研究侧重于中央王朝㊁典章制度的研究.但这涵盖不了历史研究的全面的空间 只有对各个区域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把一个个区域研究透了,才有可能对各个区域进行综合的研究,我们的整体研究才有可能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上.区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小可至一村㊁一镇㊁一县㊁一城,大可至一省或数省,以至一国㊁一洲.全面的空间,不仅是指区域之大小,或区域之相加整合,而且包含另一层意思,即区域社会是整体社会的细胞形式,认真解剖一个区域社会,可以获得整体社会的全信息. [3]虽然 对中共来说幸运的是,近代交通运输㊁火力和警察网络等方面的发展,已给人民共和国新政府提供了各种控制中国形势和暂时控制社会的手段 [4](P 21),但是这种能力仍然是相对的,中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㊁地域文化差异仍然十分明显.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研究,不可第4期刘晓海:简评«评弹艺术的轻骑兵之路 十七年书目传承研究(1949-1966)»避免地要回答整体与区域的关系问题.在这一方面,金坡博士的著作在两者之中找到了一个较为恰当的平衡点.在«书目传承»一书中,作者颇为关注1949年后的全国开展的戏改工作,而评弹书目的改造恰是这一全国性的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书目传承»第一章中特别指出 新政权希冀通过戏曲改革来建立社会主义的新文化,重塑现代民族国家理想和人民主体形象 [5](P36).得益于作者对于整体史的把握,他没有将思维局限于1949-1966.例如在考察戏改历史时,把这一段历史置于更长的时间范围内加以考察.作者注意到改造旧戏的运动,并不是在1949年后才开始的,早在抗日时期的陕甘宁边区便已开始推行.这一运动的开展也不是空穴来风,是中共所构建的新社会建设方案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之下,才开始了对于江南地区传统曲艺 评弹的改造.作者随后对传统书目 第一次斩尾巴 前后历史的梳理,十分注重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微妙的互动关系.中央一方面力图尽快推进评弹书目的改造,另一方面却对由此可能引起的艺人生活困难颇为担心.反观之,更为激进地要求禁绝传统书目的是最为了解艺人群体生存状况的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除此之外,作者也关注到全国开展的思想批判运动对于苏州评弹深刻影响,他通过对于 九艺人声明不再演出传统书目 前后中国文艺界的最新动态,发现了全国批判«武训传»这一运动所营造的 大气候与上海对传统书目指责愈来愈严重的小气候共同作用 [5](P73)才是导致艺人如此表态的原因.除旧和布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新书创编同样是中央与地方互动的产物,作者通过对以«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为代表的建国初期新书目编演的研究,认为 积极配合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开展编说新书目工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评弹界所开展工作的重要内容 [5](P51).从«书目传承»的目录编排方面,可以清晰地看到全国性的政治运动对于江南地区评弹书目创编的深刻影响,从建国初期 传统抑或现代 抉择过程中引发的评弹书目传承的动荡,五十年代中后期至六十年代初新旧书目并存的 两条腿走路 ,再到 大写十三年 时期现代书目全面占领评弹演艺市场.当前中国的社会史研究之中,存在着 碎片化 的倾向,由此引发了诸多学者的讨论.李长莉教授认为史学研究的碎片化在社会史和社会文化史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存在 论题小而微,缺乏大关怀与大问题 ㊁ 论题细碎而零散,缺乏大联系与大序列 ㊁ 论题小而平面化,缺乏大理论与大阐释 的问题.[6]«书目传承»采用了社会文化史的思路,从微观的评弹书目史着手,题目虽看起来很小,却将之与历史重要事件的内在联系揭示出来,管中窥豹,通过评弹书目这一小切口,拓展了我们对于 十七年 整体史的认知视野.二㊁继承与突破:社会文化史与政治史研究的有机结合高华教授曾经说过: 在 当代 和 现代 之间并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历史的长时段因素还在对历史的进程发挥着深刻的影响,当代史从久远的过去而来,以往的结构㊁制度㊁思想㊁风俗㊁文化情趣并没有一夜之间消失,它们和新因素相依相随,构成了当代史的复杂斑斓的画面. [7]即使是誓与传统彻底决裂的 文革 时期,也仍然有传统文化的影子得以保留,例如钱杭教授在关于 文革 期间所修族谱的研究,就发现 在狂飙之下,中国大陆一部分民众仍然以不间断的重修族谱方式,通过整理自己所在宗族各成员间的世系联系和文化联系,表达和确认了该宗族的历史连续性与存在合理性 [8](P219).评弹作为江南地区流行数百年的曲艺文化,在疾风骤雨之中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延续着其传统.在«书目传承»一书中,作者认为评弹传统书目就是 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载体之一 [5](P394),传统书目在1949年后不同历史时期境遇的不同,是由于政府对于传统文化态度前后不一造成的,评弹传统书目被现代书目完全取代,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现代书目的创新之处,最直观表现在阶级斗争以及工农兵等形象.在家国㊁审美㊁爱情以及忠孝节义等观念上现代书目也与传统书目大相径庭.作者认为这 绝非评弹艺术内在发展的必然结局,也并非国家政治权力在推动大众文艺改造过程中的偶然所为,而是中国共产党为确立并巩固在戏曲领域中的领导合法性而有计141泰山学院学报第40卷划㊁有步骤地积极运作的结果 [5](P395).作者的研究,从政治史的角度切入,以社会文化史的视野与方法开展研究,从而揭示了1949年后政治与艺术之间的密切联系,既避免了传统政治史研究高高在上㊁往往实证不足的缺陷,又避免了文化史研究中存在的就文化谈文化㊁缺乏对政治回应的问题.通过最后的比较分析,«书目传承»中直言 上海评弹界创作演出的评弹现代书目大部分没能取得成功.尤其是在 以现代剧目为纲 以及 大写十三年 号召下,评弹界创作演出的现代书目,几乎无一部可流传 [5](P395)这一论断恰好回应了唐力行教授所说的 艺术和政治本是两个概念,它们有联系也有区别.当政治要与艺术合而为一,当艺术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时,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凸显 [9](P824-825).江沛教授在谈及如何推进改革开放前中国当代史研究时,曾经指出: 除了关注高层政治何以如此之外,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才是描述历史的关键所在,而社会政治化形态也才是历史的表征.我们应该摒弃那种高层文件下达 省市级传达 下层动员 反响广泛的单线式历史记述思维,在强调政治社会化的强大力量同时,要看到因诸种条件产生的复杂性,看到底层民众对于政治理解的不同对上层政治的反作用. [10]在«书目传承»一书中,对于政治社会化问题的研究颇为考究,可以通过书中文字了解到很多历史的细节.如对于评弹书目 翻箱底 运动的考察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有中宣部领导袁水拍出席的上海评弹团座谈会,也可以看到上海区级评弹团体对于上演传统书目 折子书 表现出的高度热情,还可以看到来自观众对于传统书目上演过多㊁现代书目边缘化的意见.[5](P192-196)政府㊁评弹团体㊁艺人㊁受众在一个事件中的不同观念和发挥的作用都得以体现出来,历史所还原的内容不再枯燥乏味,社会生活的众生相跃然纸上.三㊁思索与求真:独到的学术视角与丰富的历史资料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 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 [11]陈寅恪先生希望历史研究者洞察新材料与旧材料㊁旧问题之间的关系,兼容不同领域㊁不同文化的学者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从而推动学术的进步.在«书目传承»一书中,作者没有局限于传统上对于评弹在1949年后历史的判断,而是以丰富多样的材料为佐证,以独到的学术视角对材料进行解读,从而获取了对于相关问题的新认识.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马克 布洛克曾经说历史学 是一种以认识的深化为皈依的思想活动,因而也是一种运动中的事业 [12](P36).史学著作的写作,既不能刻意标新立异,但更不能因循守旧,在«书目传承»一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对传统认识的新突破.以1949年后的中共文艺思想为例,常见的叙述㊁研究仅仅关注到毛泽东一人的文艺思想对于整个文艺界的影响,而毛泽东之外其他的中共领导人在文艺思想方面的情况往往语焉不详,而«书目传承»的作者通过对于史料的认真解读,较为完整地还原了陈云有关评弹的论述,分析了陈云关于评弹本体与市场规律的认识,进而归纳总结出陈云文艺观.李良玉教授对于重要历史人物在1949年后历史中的作用有过高度概括: 历史的主人当然是人民群众,离开人民群众,既不会有英雄,也不会有英雄的历史.但是这并不是说英雄人物可有可无,或者无足轻重.英雄人物和领袖人物不是一个概念,某一个历史时期可能没有出现英雄人物,但必定有领袖人物.在某些特定的历史关头,人民群众不一定能起到扭转社会发展方向的作用,这时候,领袖的作用就是决定性的. [13]«书目传承»作者认为陈云的文艺观 在一些重要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文艺思想 [5](P207),陈云对于评弹书目整旧与创新的关心 不仅是出于个人爱好,更是为了保存和发展这门传统艺术 [5](P241).作者对于陈云文艺观的再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固有文艺研究思维定式的突破.除了对于重要历史人物的再度发掘,«书目传承»中对于评弹书目与评弹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互动,也做了较为细致深入的考察.作者将 艺术表达 这一概念运用到评弹书目研究之中, 艺术表达 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指的是评弹书目的创241第4期刘晓海:简评«评弹艺术的轻骑兵之路 十七年书目传承研究(1949-1966)»作过程,其二是评弹书目的演出过程.在研究书目创作史,作者很注意对评弹书目整理创编过程中艺人之间的讨论的还原与分析.萧冬连教授曾说当代史的研究 不能停留在文献编排和文本解读上,文件的形成过程更加重要.一个重要文件从动议到调研㊁起草㊁讨论再到通过,是党内逐步取得共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历史话题 [14],虽然这是对党内政治活动研究的观点,但是也同样适用于1949年后与政治发生密切联系的评弹书目创作活动之中.如«书目传承»第三章对于上海市评弹团1963年9月有关评弹 鬼戏 鬼书 问题的座谈会的研究,首先是将有关 鬼戏 讨论出现的时代背景予以介绍,进而对这次座谈会上艺人表达的观点进行整理概括,最后得出结论: 与其说是对评弹传统书目中 鬼戏 鬼书 以及忠孝节义的讨论,不如说这次讨论其实是对广大评弹艺人的一次思想改造,而这一讨论的结果就是广大评弹艺人自觉地接受传统书目被彻底斩断 尾巴 的现实 [5](P322).通过这种整理创作细节之处的还原与解读,使得我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这一时期文艺作品是如何产生的.而作品产生之后的演出效果究竟如何,作者对此进行了细致解读.受众分析往往是文艺研究过程中比较难以深入开展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受众群体是 失声 的,他们属于 沉默的大多数 .了解一部作品何时在何地上演㊁创编人员信息乃至创编过程可以运用一些直接材料,唯独在受众分析过程中,这种直接材料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缺失的.«书目传承»的作者没有满足于从作为宣传喉舌的报刊中得到的 深受群众欢迎 ㊁ 观众反响热烈 等空话,而是有着自己解读的视角.如作者对于«王孝和»演出过程的考察,不仅注意到舆论宣传的情况,还通过对上海档案馆和上海评弹团档案室相关档案的分析,揭示出«王孝和» 虽然连续上演3个月,貌似轰轰烈烈,然而工人听众基本上是团体订票的.在演出中,书场里即有部分听众表示 不习惯 ,亦有人公然认为 这个作品一定要失败 ,甚至在演出过程中听众与场方发生殴打事件.在该团(上海评弹团)的档案中可以显示,该中篇在演出过程中也遭遇了相当数量的退票 艺术造诣的一般或许是广大听众退票的真正原因 [5](P98-99).作者没有拘泥于 评弹在20世纪50年代经历黄金时期 的传统论断,而是以书场的情况为切入口,提出了与传统论断不同的新见解.作者通过1954-1961年上海市档案馆有关书场及工作人员的统计数据,发现这一时期上海的书场和工作人员的数量是逐年下降的.书场情况是评弹演出市场中最为重要的风向标,一般情况下通过书场数量的兴衰变化就可以了解这一时期评弹的发展情况,作者以数据为支撑,大胆推翻了传统论断,提出 从1954年开始到60年代初,评弹艺术的发展是较为缓慢的,甚至是停滞乃至逐步萎缩的 [5](P81).研究当代的历史,很大程度上要受到材料的制约,没有足够的材料作为支撑,就容易出现 以论代史 的情况.求真应是当代史研究的第一要义,李良玉教授就认为 当代史研究的根本方法是以真实为原则,以事实为基础,以材料为根据 [13].求真的基础就是尽可能多地掌握不同材料,这一方面«书目传承»一书的作者付出了很多心血.作者在后记中说道: 2013年时,上海档案馆可以免费复印档案,每人每天限50张,每个卷宗复印不得超过三分之一.记得当时,很多师弟师妹跑到上海档案馆帮我复印资料,甚至最多时,每天可复印几百张,最终我搜集到了几箱子评弹档案. [5](P428)笔者有幸在当年便知晓此事,也知道仅仅两三个月之后档案管理便再次趋紧,甚至很多档案封存不再示人,«书目传承»作者所收集的宝贵档案,构成了开展评弹书目研究的主体资料.当然,作者并没有仅仅局限于收集档案资料,而是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了档案㊁报刊㊁口述资料等,这其中由作者亲自访谈而得到的口述史的资料与档案资料一样,具有珍贵的价值.口述史在当前史学界受到高度关注,口述史料 可以了解许多复杂的人际关系,这在文献档案中自然是不可能出现的,而熟悉这些人际关系可以帮助你看懂许许多多文献资料背后的运作 [15],«书目传承»一书在介绍杨振雄编说«武松»的时候,就运用了杨振雄遗孀与弟子的口述,指出当时杨振雄 为了偏重 起脚色 ,曾向京昆剧艺人揣摩,可谓煞费苦心 [5](P48).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金坡博士新著«评弹艺术的轻骑兵之路 十七年书目传承研究(1949341泰山学院学报第40卷1966)»突破了 十七年 研究甚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中传统文化研究的既有藩篱,也突破了戏曲㊁曲艺文化史研究中 就艺谈艺 与社会脱节的弊端,既关注到领导人㊁政治运动对评弹的影响,也关注到书目内容细节与政治方针之间㊁书目与评弹其他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这本专著,不仅可以了解新旧变革背景下社会文化的变迁,也可以引发关心评弹人士对于当前评弹传承危机的思考.[参考文献][1]金光耀. 十七年 :不同时代的不同叙述和记忆[J].史林,2011,(1).[2]张星星.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现状[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2).[3]唐力行.区域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历史教学问题,2004,(5).[4][美]R.麦克法夸尔,[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M].谢亮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5]金坡.评弹艺术的轻骑兵之路 十七年书目传承研究(1949-1966)[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6]李长莉. 碎片化 :新兴史学与方法论困境[J].近代史研究,2012,(5).[7]高华.横看成岭侧成峰:发现当代史的多重面相[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2003, (3).[8]钱杭. 文革 新谱研究[A].唐力行.江南社会历史评论(第11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9]唐力行.«评弹与江南社会研究丛书»总序[A].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评弹文论选辑(下册)[C].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5.[10]江沛.以社会史的视野推动中国当代史研究[J].社会科学,2013,(6).[11]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A].刘桂生,张步洲.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文化随笔大系 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12][法]马克 布洛克.历史学家的技艺(第2版) [M].黄艳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3]李良玉.中国当代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4]萧冬连.谈谈中国当代史研究的大局关照[J].中共党史研究,2016,(6).[15]徐有威.刻不容缓地重视口述史,保存中国当代史不可再得的鲜活资料[J].社会科学,2012,(5).(责任编辑㊀李㊀慧)AB o o kR e v i e wo fT h e r o a do f l i g h t c a v a l r y a b o u t P i n g t a nS e v e n t e e n y e a r s'r e s e a r c hw o r k s(1949-1966)L I U X i a o-h a i(C o l l e g e o fM a r x i s m,S h a n g h a iU n i v e r s i t y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B u s i n e s s a n dE c o n o m i c s,s h a n g h a i,201620)A b s t r a c t:T h er o a do f l i g h tc a v a l r y a b o u tP i n g t a n S e v e n t e e n y e a r s'r e s e a r c h w o r k s(1949-1966)i sD r.J i nP o'sb o o k.I t f o c u s e so nt h e s o c i a l a n dc u l t u r a l h i s t o r y o f t h e"s e v e n t e e n y e a r s".I t i nGt e g r a t e s t h ew h o l eh i s t o r y a n dr e g i o n a lh i s t o r y r e s e a r c ho r g a n i c a l l y.I to b s e r v e s t h ec h a n g eo f s o c i a l c u l t u r e f r o ma p o l i t i c a l p o i n t o f v i e w.T h i s b o o k i s b a s e d o n a b u n d a n t a r c h i v e s a n d o r a l h i s t o r i c a lm a t eGr i a l s.I t i s t h r o u g h t h eu n i q u e a c a d e m i c p e r s p e c t i v e t o r e s t o r e t h e"s e v e n t e e n y e a r s"h i s t o r y i nP i n g t a n b i b l i o g r a p h y.T h i sb o o k i s a n i n-d e p t hs t u d y o n t h e i n t e r a c t i v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p o l i t i c s a n da r t, b r o a d e n t h e f i e l do f a c a d e m i c r e s e a r c h p i n g t a n.K e y w o r d s:c o n t e m p o r a r y h i s t o r y o fC h i n a;s o c i a l a n d c u l t u r a l h i s t o r y;P i n g t a n;w o r k s441。

谈评弹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谈评弹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谈评弹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周玉芳【摘要】评弹是一门古老、优美的说唱艺术.是江南水乡孕育的一朵曲艺奇葩。

它起源于山明水秀的苏州,流行于富饶美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扎根于民间,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谈起它的历史,若从明末清初算起,迄今已有三百多年。

经过历代艺人的创造发展,曲调流派纷呈,风格各异。

这门富于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艺术,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交汇更迭,今天文化环境与过去相比,已大为不同,作为一门传统曲艺的苏州评弹的生存现状并不容我们盲目乐观。

这种不容乐观的现状主要反映为听众群体老化、演出市场缩水、书目陈旧、后继乏人等几点。

面对这几点问题,我认为,在新的时代,要使历史悠久的评弹艺术焕发生机,并使其独特的魅力大放异彩。

可以从以下几处着手。

【期刊名称】《剧影月报》【年(卷),期】2013(000)006【总页数】1页(P70-70)【关键词】评弹艺术;长江三角洲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传承;生存现状;苏州评弹;江南水乡【作者】周玉芳【作者单位】不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12评弹是一门古老、优美的说唱艺术,是江南水乡孕育的一朵曲艺奇葩。

它起源于山明水秀的苏州,流行于富饶美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扎根于民间,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谈起它的历史,若从明末清初算起,迄今已有三百多年。

经过历代艺人的创造发展,曲调流派纷呈,风格各异。

这门富于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艺术,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交汇更迭,今天文化环境与过去相比,已大为不同,作为一门传统曲艺的苏州评弹的生存现状并不容我们盲目乐观。

这种不容乐观的现状主要反映为听众群体老化、演出市场缩水、书目陈旧、后继乏人等几点。

面对这几点问题,我认为,在新的时代,要使历史悠久的评弹艺术焕发生机,并使其独特的魅力大放异彩,可以从以下几处着手。

第一,要照顾老听众,并通过推广社会艺术教育来增加新听众。

从“评弹的历史”走向“历史的评弹”

从“评弹的历史”走向“历史的评弹”

从“评弹的历史”走向“历史的评弹”【摘要】评弹是中国传统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和演变。

本文从“评弹的历史概述”和“历史的评弹定义”两个方面入手,探讨评弹的起源、发展及在历史上的地位。

接着描述了“历史的评弹”的发展过程,阐述了其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和未来的趋势。

文章最后总结了“从评弹的历史走向历史的评弹”的重要意义,以及评弹对人们的启示和历史的重要性。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将对评弹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感受到历史的评弹如何在当今社会中保留和发扬,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贡献力量。

【关键词】评弹、历史、演变、地位、发展、意义、社会、未来、趋势、启示、重要性。

1. 引言1.1 评弹的历史概述评弹起源于中国南方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起初是以琵琶、二胡等乐器为伴奏,由专门的评弹艺人用口技和歌唱进行表演。

评弹在唐代开始兴盛,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固定的形式和风格。

宋代时期,评弹逐渐走向繁荣,成为民间艺术的主要形式之一。

明清时期,评弹在戏曲中得到了更多的应用,成为了民间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弹的传统形式与内容逐渐丰富起来,演唱的曲目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有的评弹曲目是根据历史名人或故事创作而成,有的则是根据生活中的琐事、感情、人物等而编写。

评弹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传播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

评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早之前,它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评弹的发展融入了中国文化的脉络,反映出了社会生活的变迁和民众情感的流动。

评弹的历史概述展现了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魅力和影响力,同时也为我们理解历史的评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1.2 历史的评弹定义历史的评弹,指的是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进行评述和讨论,以达到提升历史意识、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的目的的传统文化形式。

评弹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一种结合歌唱、说话、念诗、击鼓等艺术形式的表演,常常以口头形式传承,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传统。

浅谈评弹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浅谈评弹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民族艺术研究Research on National Art 浅谈评弹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策略庄燕(常州市评弹团,江苏 常州 213000)摘要: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其中戏剧和曲艺可说是璀璨的明珠。

有着极为广大的听众群体。

而流传于江浙沪一带的评弹艺术更是曲艺艺术的一颗宝贵的明珠。

关键词:评弹;演出形式;发展评弹,又称苏州评弹、说书或南词,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

是一门古老、优美的说唱艺术。

经过历代艺人的创造发展,曲调流派纷呈,风格各异。

近40多年来,评弹从内 容到形式推陈出新,传统书目得到整理提高,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编书目陆续涌现,中篇和短篇等新的演出形式日臻完善。

一、表演艺术形式评话通常一人登台开讲,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

弹词一般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

评话和弹词均以说表细腻见长,吴侬软语娓娓动听;演出中常穿插一些笑料,妙趣横生。

弹词用吴音演唱,抑扬顿挫,轻清柔缓,弦琶琮铮,十分悦耳。

评弹有说有唱,大体可分三种演出方式,即一人的单挡,两人的双挡,三人的三个档。

演员均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为小三弦和琵琶。

唱腔音乐为板式变化体,主要曲调为能演唱不同风格内容的〔书调〕,同时也吸收许多曲牌及民歌小调,如〔费伽调〕、〔乱鸡啼〕等。

〔书调〕是各种流派唱腔发展的基础,它通过不同艺人演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流派唱腔。

大致可分三大流派,即陈(遇乾)调、马(如飞)调、俞(秀山)调。

经百余年的发展,又不断出现继承这三位名家风格,且又有创造发展自成一家的新流派。

评弹如"陈调"的继承人刘天韵、杨振雄;"俞调"的继承者夏荷生、朱慧珍,他们均自成一家。

其中“马调”对后世影响最大,多有继承并自成一派者,如薛(筱卿)调、沈(俭安)调、“琴调”(朱雪琴在“薛调”基础上的发展)。

周(玉泉)调是在“马调”基础上的发展,而蒋(月泉)调又出自“周调”,如此发展繁衍形成了苏州评弹流派唱腔千姿百态的兴旺景象。

浅析评弹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浅析评弹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浅析评弹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作者:赵美华来源:《神州·上旬刊》2018年第04期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们娱乐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评弹和其他戏曲、曲艺等民族艺术一样,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市场与艺术之间尴尬求存。

本文从目前评弹的发展状况来分析如何能够改善现在局面,对苏州评弹在新时期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新的建议。

关键词:评弹;创新发展苏州评弹流行于苏南、浙北、上海一带,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是富有江南特色的曲艺之花,也是苏州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作为苏州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苏州评弹雅中见俗,是吴文化的结晶。

它用苏州方言演唱,融说、噱、弹、唱于一体,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

已有百年历史的苏州评弹发展日趋艰难与尴尬,他们面临着市场与艺术的两难选择。

苏州评弹的市场萎缩,发展滞缓。

但从世界性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地域性文化所表现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苏州评弹作为苏州城市的经典文化品牌,前景应该是极为广阔的。

不过在新的时期,苏州评弹要想有新的发展,也应该有新的改变,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以“5W”的传播模式为框架,对苏州评弹在新时期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想法:一、评弹艺术的传承与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苏州评弹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现有的评弹书场的生存压力普遍增大。

由于经济利益的诱惑,评弹界不少知名演员纷纷“跳槽”“走穴”。

演员队伍趋于老化,出现断层,整体水平下降。

大部分人纷纷转业改行,还有一部分人墨守陈规,认为传统的东西不能变,不能动。

优秀演员、优秀作品不多,艺术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评弹逐渐缺乏活力,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在文化市场中逐步失去了竞争力,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因此评弹要传承和发展必须引入市场机制,进行深化改革。

如演员在票房收入中按比例分成等等,进一步调动演员的积极性。

而演员们更应该改变思想和创作上的惰性,学习老一辈艺术家对艺术的敬业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为评弹事业的延续和发展作出真正的贡献,让苏州评弹的发展跟得上社会的步伐。

方兴未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评弹现代书目的兴起

方兴未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评弹现代书目的兴起
东西 了’ ’ ‘ 眦’ 。

致性 和艺术 风 格 、 题材、 形 式 多样 化 的统 一 , 并
造, 加进 了新 内容 , 也就变成革命 的为人民服务 的 体 现对戏 曲遗 产 的批 判继 承 和创造 发展 的辩 证关
系’ ’ [ ‘ 巧 ¨。
由毛 泽东 在 解 放 前 的两 次讲 话 , 可 以看 出 中
性 的糟 粕 , 吸收 其 民主性 的精 华 , 是 发展 民族 新 文 化 提 高 民族 自信 心的 必要 条 件 ; 但 是 决 不能 无批判 地 兼收 并蓄 。 [ ’ 】 ( )
弹书场上绝大部分都是传统书 目。

1 9 4 2年 5 月2 3日,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

推陈 出新 :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成 立前 后 中共
第3 9卷第 4期
2 0 1 7年 7月
泰 山 学 院 学 报
J O URNAL OF T A I S HAN UNI VER S I T Y
V0 1 . 3 9 N0. 4
J u 1 . 2 0 1 7
方 兴 未 艾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成 立 初 期 评 弹 现 代 书 目 的 兴 起
自1 9 4 9年新 政权 的 建立 到 1 9 5 7年上 半 年文
国共产党在对待传统 文化上 的基本态度 , 即对待 化 部召 开 全 国第 二 次 戏 曲 剧 目工 作 会 议 并 下 达 传统 文化要 批判地 继 承 、 改造 后 利 用 。1 9 4 8年 1 1 “ 开放禁 戏 ” 的通 知 止 , “ 中 国 戏剧 经 历 了一次 复 月1 3 日, 根据 毛 泽 东 的意 见 ’ 中 共华 北 人 民 杂 的选 择 , 经 历 了 从 战 时体 制 向和 平 时代 的社 会 [ 】 。戏 曲界 的这 一 转 变 是 政府在《 人民E t 报》 发表社论 明确表示要对 旧剧 结构艰 难 的 转 变 ”

评弹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评弹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评弹艺术是长期以来流传于民间的艺术文化,它以特殊的传承方式,获得了其长期的流传和文化机制发展,其具备一定的文化丰富度,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

在当下技术、媒体发展的阶段,要实现对于评弹艺术发展宣传路径上的创新,实现基本的评弹艺术能被现代群众所接受和获取,具备一定的大众审美客观需求满足能力,在不断的提升社会认同的过程中,实现其文化形式的科学长远发展。

评弹艺术曾出现过可能要消亡的迹象,主要是因人们对于传统的艺术手段产生了审美疲劳。

也因评弹艺术自身不能与时俱进,导致评弹艺术社会接受度低,导致其可能存在部分持续发展的问题。

还因评弹艺术在现代的发展中,缺少专业性的大师级艺术家的发扬,导致其专业表演层次较低,社会的影响力不大。

种种问题都导致了评弹艺术在现代市场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竞争实力。

因此,评弹艺术需要进行一定的发展和创新,以更加适应现代艺术发展客观条件的形式,提升艺术的价值内涵,将传统的文化艺术持续的发展下去。

在过去,评弹艺人社会地位低下,生活艰难,难以进行艺术经验的总结和艺术资料的积累,留下的都是艺谚、口诀等,比较零碎。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改变。

对传统曲目搜集整理改编,创作符合时代的优秀作品是评弹传承发展的当务之急。

传统评弹的“子佳人忠臣义士”的故事已不适应时代,人民可以通过书籍、视频影像等更加发达直接的手段获得知识内容,现代人们需要的是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民众的创新评弹书目。

评弹正是在脱离时代、脱离群众、片面追求短期效应的恶性循环中陷入了困境。

因此,评弹艺术书目需要进行变革,通过内容上的变革,贴近社会生活的实际,使其具备一定的群众发展支撑基础。

同时要能在实现艺术发展的过程中能以更加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手段和方式,发挥出苏州评弹的显著特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娱乐的手段和追求都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而传统的苏州评弹在传播上主要是通过现场的舞台表演形式,这样的传播影响能力是十分有限的,不能发挥其良好的影响力,其价值开拓以及从业者的经济收入水平也不能到有效地提升。

评弹艺脉的传承与创新

评弹艺脉的传承与创新

2019(2)轶闻口述 Oral Anecdotes评弹,江南文化的奇葩,流传于民间已经有数百年。

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大众欣赏趣味多元化,评弹的听众日趋减少,面临着需要抢救的境遇。

一些观众抱怨许多书场变为咖啡馆,想听听评弹煞是困难;一些评弹名家忧心忡忡,年轻人想学评弹的越来越少;不少评弹团更是面临窘境,去大城市演出成本高,如果政府没有补贴,剧团还会亏损。

到农村演出,许多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只有老人与小孩在家,也未必能有多少人观看。

面对这一切,1945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新中国评弹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中国著名评弹理论家、2012年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吴宗锡先生认为:评弹传承与创新并举,重视艺脉的延续和发展,悉心培植评弹听众,加大剧本的艺术含金量等是当务之急。

(1978年吴宗锡与杨振雄、蒋月泉、张鸿声谈艺)传承与创新并举我认为评弹上座率低,不是书场里没有评弹演出,这些年来政府通过拨款和培养艺人等途径在振兴评弹,而是评弹缺少适应时代和听众的剧本。

老艺人们的相继萎谢和退出书坛,传统书目的演出越来越少,新的优秀剧本创作较难见到。

此外确实有不少听众对评弹不感兴趣,喜欢现代娱乐样式。

评弹是视听表演艺术,其书目尤其是传统书目的文本,都经过文人与艺人多次甚至几十次的修改,才既有文学性又有艺术性,且有评弹的特有内涵。

所以传承评弹这一具有江南文化、乡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保存和弘扬的是艺术内涵,具体地说是保存和发展其说噱弹唱演的表演艺术。

而传承书目,主要是传承其具有艺术含量的演出脚本。

传承不是全盘保留,而是要不断创新。

如果说传承是对艺术特性、手段、经验的守护和承续,那么创新则是在扬弃过程中,丰富其内涵,提高其艺术水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于蓝是传承,胜于蓝便是其创新发展。

脱离了艺术特性和前人艺术经验的根本,创新就不会成功。

有人说,创新书目的水平决定于编演者的传统艺术水平,也正是这个道理。

传承而不作创新,固步自封,就会妨碍艺术的发展和提高。

苏州评弹理论研究的传承与创新

苏州评弹理论研究的传承与创新

苏州评弹理论研究的传承与创新苏州评弹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一,自诞生以来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传承。

在众多的民间艺术中,苏州评弹以其华丽的唱腔、细腻的表演和精湛的技艺,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和研究者。

苏州评弹的理论研究不仅对于苏州评弹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苏州评弹理论方面的研究又分为评弹的历史研究和评弹艺术的表演研究两个方面。

在评弹的历史研究方面,研究者们主要关注的是评弹的起源、传播和发展过程。

具体来说,他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苏州评弹的历史渊源、评弹的地域特征、评弹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等方面的问题。

在这一方面,研究者们通过对文史资料、音乐资料以及文化遗产等的深入研究,逐步揭示了苏州评弹的发展历程以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在评弹艺术表演方面的研究中,研究者们主要关注的是评弹艺术的技艺和表演特点。

具体来说,他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评弹的唱腔技巧、表演形式及其变化、演员表演技巧等等。

通过对艺术的表演进行研究,他们不仅能够深入了解评弹艺术的内涵,而且也为评弹的艺术创新提供了参考和帮助。

尽管苏州评弹的理论研究已经有了很多成果,但仍需要在其传承与创新方面不断追求。

首先,传承是苏州评弹发展的重要环节。

传承需注重培养一批传人,让其精通苏州评弹的诗意和艺术特色,传承苏州评弹的传统文化。

其次,对苏州评弹进行创新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在创新的基础上,苏州评弹才能更好的发展。

创新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苏州评弹演员在对传统评弹艺术进行传承的同时,应该加入新的元素和新的构思,发挥其自身的丰富想象力,让苏州评弹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总之,苏州评弹理论研究的传承与创新既要传承苏州评弹的传统文化,也需要加入新的元素和构思,以此激发苏州评弹的活力和创意,让其在现代的文化大环境中持续发展。

《评弹艺术的轻骑兵之路 十七年书目传承研究 1949 1966》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评弹艺术的轻骑兵之路 十七年书目传承研究 1949 1966》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四 陈云与评弹书目 的传承
第三章 “大写十三年”号召下的 评弹书目传...
一 “大写十三年” 与第二次“斩尾巴”
二 现代书目演出的 扩大
三 评弹书目的讨论 与批判
四 评弹现代书目创 作的成果检验
结论 “十七年”书目传承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一、档案资料:
二、 报纸、期 2
刊类
3 三、 方志、史
志及资料汇编 类
绪论
二 学术史回顾
一 选题缘起
三 概念界定及方法 与史料
第一章 “传统抑或现代”:大变 局下的匆忙...
一 评弹界在 书目上的一
次选择
二 新旧书目 的同生共存
第二章 “两条腿走路”指导下的 评弹书目传...
一 乍暖还寒: 国家 戏曲政策的调整
二 “大跃进”时期 现代书目的创作与演

三 传统书目的发掘、 整理与“翻箱底”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评弹艺术的轻骑兵之路 十七年书 目传承研究 1949 1966》
PPT书籍导读
读书笔记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政策轻骑兵 Nhomakorabea艺术
传统
档案资料
中华人民 共和国
文集
评弹
现代
类 文化
参考文献
书目
期刊
资料汇编
日记
思考
报纸
史志
目录
01 绪 论
第二章 “两条腿走路”
03 指导下的评弹书目 传...
第一章 “传统抑或现
02 代”:大变局下的匆 忙... 第三章 “大写十三年”
04 号召下的评弹书目 传...
目录
05 结论 “十七年”书目 传承的思考

论评书艺术发展中的创新

论评书艺术发展中的创新

论评书艺术发展中的创新绪论评书艺术跨越千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历久弥深。

但反之而论,越是传统的,也就越腐朽。

如何化腐朽为神奇,如何师古而出新意,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评书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千年绽放出新的光彩,这是当代的评书演员要为之奋斗和努力的。

也是笔者在文中所要论述的重要话题。

一评书的发展历程“能谈辨者谈辨,能说书者说书。

”①这是迄今为止,关于说书一词的最早记录。

但这并非指现代意义上的评书,只是先秦时期,皇帝身边的侍臣们引经据典,讲述事理的讽谏活动,评书还只是孕育其中,尚未见雏形。

一直到两汉南北朝时期,评书才从母体中脱离出来,有了最初的模样。

这时期的侍臣们已经开始讲述一些来自民间神话故事或逸闻趣事,不再是单纯的讽谏了,而是寓教于乐,具有审美功能。

此外两汉时期的史传文学和魏晋时期玄学也对说书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评书讲史类和小说类的先声。

②到了隋唐时代,由于国力强盛,艺术繁荣,评书艺术逐步成熟。

这时的评书是从“百戏”中脱离出来的一种说唱艺术,并未形成独立的表演门类。

直到宋代,勾栏瓦舍这些固定演出场所的出现,评书艺术取得了独立的发展空间,达到空前繁荣。

经明清,历民国,一直到1949年建国,再到今天,评书艺术早已深深扎根于民族土壤中,成为百姓喜闻乐见,不可或缺的口头文学艺术。

二评书发展创新的探索与努力⒈内在创作方面的创新⑴老书新说评书在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经过一代又一代艺人对书目的整理,加工,口耳相传,笔耕舌引,传流到如今,为我们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传统书目。

传统书固然有其珍贵性,但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笔墨当随时代”,所以我们要批判的继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今结合,紧跟时代。

一些传统书目如《杨家将》,《呼家将》,《东汉演义》等,由于受所创时代的历史局限,书中很多片段都笼罩着封建迷信的色彩。

如《东汉演义》中,男主人公刘秀“跨虎登山”这个片段就是这样,大多艺人说到此处,基本上都是照搬原来神话色彩搪塞的说法,说刘秀是真龙天子,跳崖遇老虎,老虎慑其真龙威力,甘心情愿驮着刘秀登上山岗,从而刘秀不死。

从“评弹的历史”走向“历史的评弹”

从“评弹的历史”走向“历史的评弹”

从“评弹的历史”走向“历史的评弹”评弹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它是一种融合了歌唱、表演、诗歌、音乐和舞蹈的综合艺术形式,起源于唐代,经过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发展,成为了中国戏曲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现代社会,评弹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有着现代内涵的表演形式。

从“评弹的历史”走向“历史的评弹”,不仅是评弹艺术自身的发展演变,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评弹的历史”:传承经典,守望传统评弹起源于唐代,兴盛于五代十国和宋元时期。

这一时期的评弹,以宫廷和地方为背景,融合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感和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明清时期,评弹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与发展,成为了戏曲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评弹的艺术形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与完善,从当时的评话评词到后来的评书评弹,评弹的艺术内涵日益丰富,成为了广大观众所喜爱的一种戏曲表演形式。

在“评弹的历史”中,评弹艺术在传承经典的也在守望传统。

它以古人的诗词和故事为基础,以当代人的情感和思想为载体,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使得评弹艺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桥梁。

评弹的历史是评弹艺术形式得以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与弘扬的历史。

二、“历史的评弹”:传统与现代的交融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与发展,评弹艺术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创新与变革。

在当代社会,评弹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宫廷和戏曲舞台,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上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和了解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评弹也不再只是固守传统,更多的是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推陈出新。

历史的评弹,不仅是对传统的传承,更是对现代的发展。

评弹艺术家们通过不断的创作与表演,使得评弹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他们以新的视角、新的方式去演绎古老的故事,用现代的表达去诠释古老的情感,使得评弹这一传统文化得到了新的生命力。

历史的评弹是从“评弹的历史”走向“历史的评弹”,这一转变不仅仅是艺术形式的变革,更是对文化传承的一种创新。

苏州评弹理论研究的传承与创新

苏州评弹理论研究的传承与创新

苏州评弹理论研究的传承与创新苏州评弹已有400余年历史,广受江浙沪地区群众喜爱。

进入新时代后,苏州评弹也与其他曲艺曲种一样,面临着传承发展的问题。

加大对评弹的理论研究,探寻评弹艺术的定位、本质、特征及发展规律,不仅有利于夯实艺术根基,更能推进江南地域文化建设。

本文试从文献研究入手,探讨评弹理论研究的传承和创新问题。

一、研究历史资料,开掘理论要义历代评弹艺术家除留下宝贵的艺术实践外,更生发出许多对评弹发展的理性思维与详细阐述。

如在晚清时期即有马如飞始编、后人增补的《南词必览》、王周士的《书品·书忌》、陆瑞庭的《说书五诀》、毛菖佩的《鹧鸪天》、袁榴的《出道录序》和沈沧洲的论述,以及“评弹口诀”出现并流传下来。

这些笔记、杂录中虽无对评弹艺术的系统表述,但对其艺术定位与表演特征均有不少说明。

如沈沧洲曾言,“书与戏不同,何也?盖现身中之说法,戏所以宜观也;说法中之现身,书所以宜听也”;毛菖佩在《鹧鸪天》中认为,“言宜清丽唱宜工,却与梨园迥不同”“登场面目依然我,试卜闲人一笑中”;王周士在《书忌》中表示,“乐而不欢,哀而不怨,哭而不惨,苦而不酸”;“评弹口诀”也有“大书(评话)怕做亲,小书(弹词)怕交兵”“大书全靠劲,小书全靠情”。

及至民国时期,一些文化工作者在研究中国文学、艺术与戏曲历史过程中,开始注意到在江南民间颇具影响的评弹艺术,并在其著作或文章中做了一些相关的阐释,如郑振铎的《中国俗文学史》,陈汝衡的《说书小史》,赵景琛的《弹词选导言》《弹词考证》,阿英的《弹词小说评考》《女弹词小史》等。

当然,这些历史文献对评弹的研究与关注多偏向于史料汇总和介绍说明,对这门艺术本身的理论研究则着墨不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一些有识之士对评弹的历史与资料做了进一步的钩沉与整理,编印或出版了如《三四十年代评弹史料专辑》《苏州评弹旧闻钞》(及其《补编》)《南词必览》《光裕社艺人出道录》《评弹通考》等文献。

方兴未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评弹现代书目的兴起

方兴未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评弹现代书目的兴起

方兴未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评弹现代书目的兴起金坡
【期刊名称】《泰山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39)004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全社会推行了传统戏曲改革运动.受党的戏曲政策的影响,评弹界在传统书目与现代书目之间进行了艰难选择;虽然,全社会对评弹革新的呼声愈来愈高,甚至评弹艺人亦迫于压力自发斩断传统书目的尾巴,然而受制于评弹艺术规律的影响,现代书目始终未能完全占领上海书坛.
【总页数】9页(P34-42)
【作者】金坡
【作者单位】泰山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泰安 2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826
【相关文献】
1.建国初期评弹书目的创新研究 [J], 王亮
2.“大写十三年”号召下的评弹现代书目创作 [J], 金坡
3.20世纪50年代越剧与评弹传统书目的整改——以《白蛇传》为例 [J], 王亮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新文学史
书写的"现代"转型与趋时叙述
——以丁易《中国现代文学史略》为中心 [J], 仲雷
5.评弹鲜花越开越盛——听评弹现代书目会书后的几点体会 [J], 左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国初期评弹书目的创新研究作者:王亮来源:《地方文化研究》2014年第06期[摘要]共和国建立初期,评弹艺术取得巨大成就,其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评弹演出书目的内容与形式的革新。

在内容上,突破了“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秀才中状元”的传统窠臼,而以描绘社会主义生产与建设的场面为主题;在形式上,从作品篇幅、演员阵容、流派唱腔等方面塑造了中篇评弹的新型演出模式,并深获好评,展现了集体组织的优势。

这一革新运动,不仅满足了“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时事宣传的需要,而且使国家掌握了一只文艺轻骑兵,在文娱宣传的过程中,达到了统一社会思想、巩固新生政权的目的。

[关键字]评弹;中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中图分类号:G2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354(2014)06-0059-11苏州评弹(以下简称“评弹”)是苏州评话与苏州弹词的合称,是起源于苏州,盛行于江南的地方曲艺,被国学大师俞大纲誉为“中国最美的声音”。

评弹渊源远溯唐宋,兴起于明末清初,后经文人与艺人的共同努力,渐成雅俗共赏的表演艺术而“风行于社会间”①。

评弹艺术的延续,除了艺人的不懈努力、孜孜以求之外,更重要的是评弹书目的传承。

书目演出有着固定的内容与形式。

在演出内容上,主要包括帝王将相的史实演义、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神话故事的民间传说,有人甚至笼统地归纳为“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的固定内容。

在演出形式上,则主要立足于长篇,即一部书能说到数月,几近一年,适应有闲阶级生活娱乐的需要。

共和国建立初期,这些被称为“封建糟粕”的书目,被逐步整改或剔除,以实现演出内容与形式的全面革新。

一、内容与形式的革新上海解放之初,评弹艺人已开始编说新书以满足政府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求。

然而编说新书的过程是曲折的:既要说旧书来养家糊口,又要唱新书以紧跟形势。

在主动与迎合、被迫与无奈之间,他们或左或右地“前进”,逐步改革着评弹表演的传统内容与形式。

演出内容的革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艺人主动编说新书;二、政府以运动的形式促使艺人编说符合时代精神的新书。

首先是艺人主动编说新书。

上海刚解放时,评弹界便组织了首次革新大会书,所演书目皆为艺人自编自演的新书,当时“评弹界一致觉得需要自己革新以求进步”②。

之后,艺人积极与作家合作,创编新的演出脚本,编写或者改编富有时代意义的故事,将“老书中的腐化的,神怪的部分挖去,又把新的材料填补进去,或者改说其他新书”③,如“蒋王档的《林冲》,周陈档的《陈圆圆》,唐耿良的《太平天国》等,将以崭新的内容贡献听众,”{1}并在1950年初上海剧艺界举办的“春节戏曲竞赛”中,荣获佳绩:杨震新编说的评话《李闯王》获得了竞赛最高奖项“荣誉奖”,评弹艺人刘天韵获“个人荣誉奖”。

{2}这说明艺人表演新书得到了政府的认可与赞扬。

新书虽能得奖,但却不卖座,所以竞赛结束后,艺人们便出现了“返旧”行为,重开传统书目。

于是政府采取措施,推动艺人的“前进”。

在这些措施中,借助运动形式促使艺人编说时事新书,最为立竿见影。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上海戏曲界成立时事学习宣传委员会,统一领导各剧种,“推动戏曲界用自己的艺术,对一般观众进行时事宣传教育”{3}。

在评弹界,评弹改进协会则经常召开会员大会,学习时事政治,推动宣传抗美援朝的工作。

同时,艺人与作家合作、编创新书,如《三雄惩美记》、《群魔会》、《抗美援朝去斗争》等作品。

在宣传婚姻法运动中,开始时艺人还只是插边花地谈一下,如徐雪月、程红叶、陈红霞在说《九件衣》时,“在插科中,大谈新婚姻法寡妇再嫁问题”{4}。

后来许多宣传《婚姻法》的作品陆续推出,如短篇弹词《一个违反婚姻法的人》便由横云编写,杨振言、朱慧珍在东方华美电台播唱。

{5}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1951年4月25日,评弹改进协会举行传达大会,“全体会员一致表示以演唱镇压反革命的曲艺来响应号召”。

{6}5月初,在电台节目演出中,蒋月泉、薛筱卿分别播唱开篇《陈小毛一斗三恶》,徐云志的开篇《公审反革命罪犯》,杨振言、张鉴国分别播唱开篇《大义灭亲》等,都是宣传镇压反革命的时事作品。

{7}5月下旬,评弹界举行宣传镇压反革命的联合公演,“各书场也都弹唱镇压反革命的评弹。

”{8}政府通过运动形式来促使艺人编唱时事作品,既可使艺人继续说唱新书,扭转艺人集体“返旧”的倒退局面,又可推进评弹内容的革新,充分发挥评弹作为文艺轻骑兵的功用,从而达到文艺为政治服务的目的。

可见在演出内容的革新方面,经历了两次转变:首先由“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的传统固有内容转变为艺人编创或改编革命新书,接着进一步发展为通过运动形式,鼓励艺人编说时事新书。

两次转变,不仅改变了评弹传统书目固有的演出内容,扭转了艺人集体“返旧”的局面,而且促使艺人紧跟形势,编说时事宣传作品,实现“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戏改目标,进一步推动了评弹演出内容的革新。

评弹的革新首先从内容开始,以“使听惯旧书的听众们,易于接受,将新意识融化在书中,收潜移默化之效”,但评弹的革新绝不能拘泥于内容的创新,“在移步必先换形的原理下,既称新评弹,就(要)有新形式”。

{9}于是在内容革新的基础上,又开始了形式的革新。

新书,既有新内容,自应配以新形式。

评弹演出形式的革新,主要体现于演出篇幅的缩短。

原来的长篇书目,在建国后已为新听客所不容,书场生意逐渐清淡,对此,唐耿良、薛筱卿、杨振雄认为:“社会变了,原有的听众已经逐渐被时代淘汰,今后当觅取新的听众对象。

”{10}寻求新听众,就须演唱新的题材和新的内容,演唱内容的改变,必然会引起演出形式的创新,新节目应该短小精悍,因此书戏、开篇、短篇书目的演出日渐增多。

书戏,又称“化装弹词”,是由艺人演出的唱书调、念苏白、化角色装的戏曲形式。

书戏早已有之,“始于1911年,原为艺人自娱,仅演折子。

……1949至1951年间曾多次编演《小二黑结婚》、《林冲》、《众星拱月》等书戏,具有一定影响。

”{11}采用旧有的演出形式,说唱适应时代的新书,把说唱的表演转变为增加了表演的说唱,“评弹改进协会的这一新的努力的尝试……比起编一套新书,说半年六月才说得完的要好得多。

”{1}可以说书戏是艺人革新评弹演出篇幅的一种过渡。

但艺人演出书戏,亦有不足之处。

对此,倪五一批评说,原本拿着弦子、琵琶的弹词艺人在演出书戏时双手空空,不知如何安放,而且随着戏台的扩大,身体也不知如何安放,建议请一导演为大家排身段;另外书戏的演出,特别在紧张的场面,要注意“叫板”、“过门”等戏曲表现形式的运用,艺人若运用不当,便会“把台上的空气,一起松了劲了”。

{2}由以说表为主的演出形式,转变为一人一角的书戏演出形式,这种变革使得评弹向戏剧化方向发展,有丢掉自身特色的危险。

对此,周行强调“书戏,只能作为在会书后面的一场补充,也可以说是余兴,……书戏不可能作为评弹的经常业务,而影响了新评弹的展开。

”{3}他警示道:由于评弹本身的局限等问题,“评弹在目前还不可能改进到书戏”。

{4}吉公也认为:“与其另起炉灶表演书戏,还是驾轻就熟全力搞好新评弹”。

{5}因此,书戏的演出,由于戏剧化倾向而为评弹作家所诟病,但终归是一种缩短演出篇幅的过渡,于是演出形式的革新还需寻找其他出路。

开篇,原为开说正书前加唱的篇子,起定场的作用,但随着曲调、唱腔的发展,听众有因唱腔而喜专听开篇的,遂成独立演唱的节目,甚至广播电台亦有专唱开篇的特别节目。

如“弹词作家陈灵犀根据西蒙诺夫原著,编撰了一支《等着我回来》(的开篇),由蒋月泉、杨振言在人民电台唱出,”{6}结果,蒋杨二人“在人民电台播唱开篇以来,备受听众欢迎,……近该台同行又为之撰写《王贵与李香香》连续开篇,故蒋杨在最近期内,拟发行一本新开篇集,”{7}不久“蒋月泉杨振言二艺员主编的…新开篇集‟,将于本月半出版,取名为《空中书场弹词开篇集》,里面除艺员照片与老开篇外,并有《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等的新开篇”。

{8}蒋、王等艺人在电台播唱的开篇,最终得以结集出版,既说明电台播唱开篇的流行,为听众所欢迎,也表明开篇在电台上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节目,这也是对评弹传统演出形式的革新。

到了“20世纪50年代,由于流派唱腔的繁荣发展,又有了以唱开篇、选曲为主的演唱会。

”{9}开篇本是艺人们开说正书前加唱的篇子,起定场作用,后来转变为在电台播唱的独立节目,再辅之以时事新书的内容,于是较之书戏,更能体现评弹的弹唱特色。

而且,时事开篇唱词固定,借助电台宣传效果更佳,所以开篇也就成为评弹篇幅革新的一种重要形式。

作家苏味道评价说:开篇是“弹词中完整的独立的作品,它包含各方面的时事常识,尤其与政治结合得很密切。

应当在正书以前,多多运用这个宣传的…轻武器‟,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10}但是开篇只有唱词,并无说表,篇幅过短限制了深入的表达。

因此一种更能体现内容完整性的新形式呼之欲出,这就是短篇书目。

短篇书目,亦称“短篇评话”、“短篇弹词”,是评弹书目类型之一,其篇幅短小、人物较少、情节简单,但说噱弹唱一应俱全,一小时左右即可说毕,“是评弹1949年以后创造的新样式,多反映现代生活题材”。

{11}在1950年的春节戏曲竞赛中,黄兆雄“曾编《红灯记》短篇新弹词,供给他同道们奏唱”,姚声江也“曾将《火烧震东市》,编成短篇评话,正在《上海书坛》半周刊连载,笔调轻松活泼”。

{12}较之新编的长篇书目而言,短篇书目有自己的优势:“新编的长篇作品,实在不容易争取新听众和短期听众”,因为“现有的书都嫌过长,须说一年半载才完,听来很吃力,不妨来编些短篇弹词,给听者换口味”,再有短篇书目“内容浓缩,情节紧凑,听时必格外有兴趣”,“肉噱很厚”。

{1}因此,短篇评弹是评弹篇幅革新的方向之一。

同时,作家禾也强调:“在目前推动某项政治任务,或宣扬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史迹,最最适用的是短篇弹词。

”{2}可见,短篇书目由于篇幅短小,内容精炼,又不失评弹特色,而受到艺人与作家的推崇,同时它也非常适宜于宣传时事政治,成为评弹艺术形式革新的重要选择。

此外,评弹形式的革新还有其他表现。

在唱腔革新方面,评弹曲调原仅有陈调(陈遇乾)、马调(马如飞)、俞调(俞秀山)三种,后经艺人创新而塑造了周调与马调混合的蒋调(蒋月泉)、在马调基础上形成的沈调、薛调(沈俭安、薛筱卿)以及朱介生的新俞调、夏荷生的夏调等等。

解放后,“杨振雄说《武松》新弹词,逢武松出场,如打虎杀嫂等回,常在陈调之前,加唱半阕点绛唇。

陈调的运腔,也有变更,显得格外雄壮,气愤填膺!”{3}在语言运用方面,强调语言应通俗化,“改用白话来写”;{4}反对新评弹使用中州韵,不伦不类,应该“多多采用国语而废止中州韵”{5}。

在说表艺术方面,应该甩掉不必要的挂口,指出“要提倡新书的话,如果再不把这不合理的东西拿掉,请问新在哪里?”;{6}反对“扦讲同道”,认为“它竟完全成为对于同道的无聊的甚至含有恶意的谑笑了”,这是“评弹界的耻辱”,所以在评弹全面改革之机,这一恶习应该抛弃;{7}应该“净化噱头”,剔除陈腐的、浅薄的、无聊的噱头,容许对敌人、反动同志阶级讽刺的噱头,提倡对人民有益的噱头;{8}批评“旧时代的艺人喜欢夸张所谓…活口‟,以能随机…抓口‟为…好本领‟;但事实上却也往往在此等地方犯大错误”,因此强调“活口不足取”,上台之前应做好准备,“必须站稳了立场为工农兵服务”{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