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人教版初三语文《捕蛇者说》教案

合集下载

《捕蛇者说》优质教案(优秀8篇)

《捕蛇者说》优质教案(优秀8篇)

《捕蛇者说》优质教案(优秀8篇)背诵第四段。

篇一强记:给5分钟时间,背下来。

范背:教师背第四段,学生心里默背。

试背:请三位学生分别背诵。

齐背:全体学生齐背两遍。

[说明]指导背书时,提示学生结合前面对本段层次、内容的分析来背诵。

教学过程:篇二一集体疏通文意。

二人小组提出有疑难的语句,其他同学解答,都解答不了的,教师提示或自己直接解答。

[说明]书上注解比较详尽,学生能读懂大部分语句的意思。

疑难多出在没有注解的语句上。

例如“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教师引导学生先弄明白“若”“复”“赋”“甚”四个字的意思,然后启发学生断句(读准句中停顿),最后结合“则吾斯役之不幸”引导学生考虑疑难句的句意,他们便会明白了。

疏通文意,切忌逐字逐句的'对译,着重在明白每句主要的意思。

有时弄明白一个词或两三个词,整句就明白了,但即使这样,也是以疏通句子的大意为重点,不必讲解古代汉语语法知识,确有必要讲时,也要适度,为明白句意服务。

同请几个学生每人一段串译大意。

疏通文意。

篇三二人小组,对照注解疏通每一句大意。

布置作业:一熟读课文,至少读两遍。

二完成课后练习三(做在书上)。

《捕蛇者说》教学设计篇四(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柳宗元的文学常识及“说”的体裁特点2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能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3理解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诵文章能了解文章大意2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前提下,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在熟悉文章的主要的内容前提下,理解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这篇“说”,让学生理解蒋氏三代宁可死于毒蛇之害而求免于苛税的描述,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残酷的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罪行,也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同学们,“蛇”在我们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形象?下面请同学来谈一谈。

2、想到了蛇,同学们就联想到了“凶狠、残忍”这些词语,就感到恐惧。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柳宗元又是怎样说说捕蛇人的事的。

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教案

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捕蛇者说》。

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分析并评价文章的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学会运用文中的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同情,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捕蛇者说》。

2. 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 分析并评价文章的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中的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

2. 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3. 运用文中的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课文、注释、问题讨论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引入相关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认真听讲,了解课文背景。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学生查找注释,解决字词问题。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难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问题。

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5. 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受文章的情感。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交流心得。

6. 写作训练: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学生互相评改,教师指导修改。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学生整理笔记,巩固学习成果。

8.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课堂所学。

学生自主阅读相关文章,拓展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理解程度等。

教师也应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看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七、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捕蛇者说》教案

《捕蛇者说》教案

《捕蛇者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捕蛇者说》。

(2)理解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翻译并解释其意义。

(3)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文本中的主题和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提高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捕蛇者说》的内容和主题。

(2)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朗读和背诵。

(2)文中生僻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3)对文章深层含义的解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孟子》等儒家经典,了解其思想内涵。

(2)激发学生对《捕蛇者说》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和背诵《捕蛇者说》。

(2)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小组讨论,解决生僻词语和句式的理解问题。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四、课堂练习与拓展1. 练习:(1)翻译并解释《捕蛇者说》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根据文章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2. 拓展:(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文本中社会现象的理解和看法。

(2)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习,分析其他相关文本的主题和手法。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选择一篇相关文本进行阅读,了解其主题和手法,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价:审阅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考深度。

《捕蛇者说》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捕蛇者说》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捕蛇者说》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捕蛇者说》全文;(2)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3)了解古代捕蛇业的背景及相关文化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论证手法和表达技巧;(2)学会对比阅读,从文章中汲取有益于现实生活的启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2)提高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捕蛇者说》,感受文章的韵律美;2. 字词讲解:梳理文中的生僻字词,解释重点句式;3. 文章背景:介绍古代捕蛇业的背景及相关文化知识;4. 文章分析:分析文章的论证手法和表达技巧;5. 对比阅读:挑选相关文章进行对比阅读,拓宽视野。

三、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背诵;2. 文章中重点字词和句式的掌握;3. 古代捕蛇业的背景及相关文化知识。

四、教学难点1. 文章的论证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2. 对比阅读的运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捕蛇者说》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勾画出生僻字词和不懂的句子;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中的问题;4. 讲解分析: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重点字词和句式的讲解,分析文章的论证手法和表达技巧;5. 对比阅读:组织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分享阅读心得;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完成相关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对比阅读:评估学生在对比阅读中的分析能力和思考深度。

七、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实例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古代捕蛇业的兴趣;2. 引导思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的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3. 鼓励表达: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捕蛇者说初三上册语文教案(优秀9篇)

捕蛇者说初三上册语文教案(优秀9篇)

捕蛇者说初三上册语文教案(优秀9篇)课时篇一教学要点:一熟读课文。

二疏通文意。

课时篇二教学要点:一理解全文主旨。

二背诵四、五段。

教学设想:篇三尽可能多读几遍课文。

因为课文读不熟,疏通文意困难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文言语感。

本课教学目的和训练重点,都规定了背诵四、五两段,熟读才好成诵。

读课文的方法,尽量有所变化,使学生爱读、乐读。

理解课文基本内容,抓住四、五两段适当做些分析。

理解全文主旨和蒋氏陈述的主要意思和感情。

疏通文意是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的基础,要指导学生认真对照注解完成这项工作。

但不搞对评。

布置作业:篇四一背诵四、五段。

二完成课后练习四。

教学目标:篇五一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二熟读课文,背诵第四、五段。

最新《捕蛇者说》教案设计篇六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运用衬托、对比写法,突出中心思想:赋敛之毒有甚是蛇。

2.掌握积累本文的文言词语(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3.认识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本文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谪居永州时所作。

其时政治腐败,苛捐杂税繁多,贪官污吏横征暴敛,使人民陷于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地。

作者通过捕蛇人蒋氏口述悲惨身世,反应民不聊生的境况,刻画悍吏的凶暴,描绘捕蛇人的心态,最后点出“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主题思想。

学习这篇文章,对于我们了解中唐时期的社会状况,认识封建社会残酷的剥削和人民遭受的苦难,是有帮助的。

“捕蛇者说”这个题目的意思是:说说捕蛇人的事。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议论,也可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异蛇的性状和永州人冒死争捕这种蛇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2—4段):通过蒋氏的自诉悲惨遭遇,写出赋敛之毒,揭露苛捐重赋给农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首先概述蒋氏三代人的悲惨遭遇,接着借蒋氏血泪陈述,勾勒出中唐时期农村破产,百姓逃亡,十室九空的惨状,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苛征重赋的罪行。

这是教材的重点,因此要着重领会。

《捕蛇者说》教案

《捕蛇者说》教案

《捕蛇者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捕蛇者说》。

(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蛇毒”、“赋税”、“捕蛇者”等。

(3)分析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蛇毒”比喻社会的黑暗,“捕蛇者”象征反抗者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精神。

(2)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对弱者的关注。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2. 比喻和象征手法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代文化背景的理解。

2. 对课文进行批判性分析的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捕蛇者说》。

2. 与课文相关的古代文化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捕蛇者说》,提问学生对“捕蛇者”和“说”的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合作探讨,解决生字词和难句的理解。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蛇毒”、“赋税”、“捕蛇者”等。

(2)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蛇毒”比喻社会的黑暗,“捕蛇者”象征反抗者等。

4. 批判性思维训练:(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出自己的观点。

(2)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批判性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

5. 情感态度培养:(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精神。

(2)通过讨论和反思,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对弱者的关注。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强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

(2)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1)将《捕蛇者说》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如与白居易的其他诗文或者与其他时期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

《捕蛇者说》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捕蛇者说》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捕蛇者说》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捕蛇者说》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捕蛇者说》,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能力。

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

通过作品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捕蛇者说》的作者、背景和作品特点。

简要概述《捕蛇者说》的主要情节和主题。

2.2 课文讲解:逐段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和难点。

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表达。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某个问题或情节。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培养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提问: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的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反馈。

4.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并给予评价。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提供课文内容和相关的学习资源。

5.2 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具,如PPT或视频,辅助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5.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相关信息,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相关话题或问题,引起学生对《捕蛇者说》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6.2 课文讲解:根据教学内容,分段讲解课文,解释生词和难点。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理解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6.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和道德观念。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

捕蛇者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捕蛇者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捕蛇者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捕蛇者说》全文,了解文本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解文本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本的句式、词汇、修辞等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百姓疾苦的关心,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 理解并背诵《捕蛇者说》全文。

2. 分析文本的修辞手法、句式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文本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2. 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捕蛇者说》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认为“捕蛇者说”中的“蛇”象征着什么?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捕蛇者说》,理解文本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文本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三、合作探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文本的句式、词汇等特点。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情感教育(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百姓疾苦的关心,对社会的责任感。

2. 讨论如何将作者的爱国情怀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提醒学生课后继续背诵《捕蛇者说》,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捕蛇者说》的文本内容,分析文本的修辞手法、句式特点。

在情感教育环节,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情怀。

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课后,加强背诵指导,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捕蛇者说》。

《捕蛇者说》教学设计(续)六、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设计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捕蛇者说》的理解和背诵情况。

2. 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七、拓展阅读(10分钟)1. 教师推荐与《捕蛇者说》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其他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教案

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捕蛇者说》。

(2)理解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和作者简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心和批判精神。

(2)培养热爱祖国文化和历史的态度。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捕蛇者说》的内容和主题。

(2)掌握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3)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对文中社会现实和历史背景的理解。

(3)对作者批判精神和人生观的把握。

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柳宗元及其作品。

(2)介绍《捕蛇者说》的背景知识。

(3)引发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和翻译文章。

(2)学生自主研究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小组讨论:(1)小组内讨论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小组内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

(3)小组内分享对文中社会现实的理解和感受。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捕蛇者说》。

2. 整理并总结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写一篇关于《捕蛇者说》的读后感,包括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捕蛇者说》的内容和主题?是否能够理解和运用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是否能够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学生是否能够在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中提高阅读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1. 比较学习:(1)引导学生比较《捕蛇者说》与其他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如苏轼的《石钟山记》等。

(2)分析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手法。

2. 文化探究:(1)探讨古代捕蛇业的背景和文化意义。

《捕蛇者说》教案

《捕蛇者说》教案

《捕蛇者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捕蛇者说》的文意;(2)能够分析并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句和修辞手法;(3)能够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运用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理解文章的内涵;(3)学会对比阅读,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同情;(2)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3)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捕蛇者说》的文意;2. 分析文章中的重要词句和修辞手法;3. 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1. 文章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2. 对文章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的掌握;3. 对作者观点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捕蛇者说》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文本。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决字词障碍,理解文意。

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4. 分析讲解:对文章中的重要词句和修辞手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5. 实践应用: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启示和价值。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2. 完成课后练习题;3. 深入研究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4. 写一篇关于《捕蛇者说》的读后感。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兴趣。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事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3. 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对比不同文本,提高文本解读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本。

2. 准备课文注释和译文,方便学生查阅和学习。

3. 准备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教案

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教案

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捕蛇者说》。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例如“捕蛇者说”、“赋敛”、“租税”等。

(3)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如实词推断、虚词辨析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写和对话,推测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3)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言文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2)认识捕蛇者与农民的对比,理解赋敛之毒有甚于蛇毒的道理。

(3)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培养关爱弱势群体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捕蛇者说》。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特殊句式的理解,如倒装句、被动句等。

(2)通过课文内容推测人物心理和情感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导入方式:图片展示、问题引导等,引发学生对课文《捕蛇者说》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深入理解课文,解决疑难问题。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5.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巩固所学内容。

6.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捕蛇者说》。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预习下节课内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的熟练程度。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角色扮演等方式,营造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参与度。

《捕蛇者说》教案

《捕蛇者说》教案

《捕蛇者说》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了解《捕蛇者说》的背景,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捕蛇者说》的作者、时代背景及课文内容概述。

1.3 教学步骤:(1) 向学生简单介绍作者柳宗元及其代表作。

(2) 阐述《捕蛇者说》的创作背景,如当时的社会环境、作者的生活经历等。

(3) 概括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第二章:词语解析2.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词语的含义及用法。

2.3 教学步骤:(1) 挑选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列出清单。

(2) 针对每个词语,解释其在文中的含义及用法。

(3) 提供相应的例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词语。

第三章:句子解析3.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复杂的句子结构,提高学生的语法分析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解释句子的结构及语法特点。

3.3 教学步骤:(1) 挑选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列出清单。

(2) 针对每个句子,分析其结构及语法特点。

(3) 提供相应的例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句子结构。

第四章:文章分析4.1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对文章整体结构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捕蛇者说》的文章结构,如段落划分、论证方法等。

4.3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如开头、结尾、主体等。

(2) 分析课文的段落划分,阐述各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3) 分析课文的论证方法,如举例、对比等。

第五章:课堂讨论与练习5.1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5.2 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并进行相关的练习。

5.3 教学步骤:(1) 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 分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教案

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教案

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捕蛇者说》全文。

能够分析并理解文本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能够解释“捕蛇者说”这个的含义和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文本分析和解读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提高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批判精神。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理解并背诵《捕蛇者说》全文。

2. 分析并理解文本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 解释“捕蛇者说”这个的含义和作用。

2. 感受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批判精神。

教学准备:1. 课文《捕蛇者说》全文。

2. 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简单介绍《捕蛇者说》的作者柳宗元及其时代背景。

2. 引导学生思考“捕蛇者说”的含义和作用。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捕蛇者说》全文,理解文本内容。

2. 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词和难点。

三、合作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本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2. 各小组选取一个比喻或象征进行深入分析,并分享给全班。

四、角色扮演(10分钟)1. 学生分组扮演文本中的角色,进行情景模拟。

2. 各小组表演后,进行互评和总结。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本背后的社会现实。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捕蛇者说》全文,分析并理解文本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学生能够感受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批判精神,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反馈,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六、深入解读(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细节,深入解读捕蛇者与蛇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一关系如何反映出社会现实。

最新《捕蛇者说》教案设计(优秀3篇)

最新《捕蛇者说》教案设计(优秀3篇)

最新《捕蛇者说》教案设计(优秀3篇)《捕蛇者说》优质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本文在于揭露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表现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2.注意语调,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乎”和“而”的多种用法。

4.理解并掌握“对比”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1.理解两篇文章的主题。

2.学习文中词语的用法。

3.理解并掌握《捕蛇者说》“对比”的写法。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作者简介。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唐代杰出的文学家。

早年曾在朝中作官,政治上有抱负,有理想。

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王叔文执掌朝政,采取了一些改革政治的措施,如取消巧立名目的额外赋税,查办贪官污吏等等,史称“永贞革新”。

柳宗元积极参加这次革新,是核心人物之一,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官阶相当于副司长)这年他32岁。

这次革新很快就遭到失败。

王叔文被杀,参与者都被惩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十年后,柳宗元又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任刺史。

最后死在柳州,死时才46岁。

《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写的。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这种文章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或因事发论,或抒发感触,行文较为自由灵活。

“说以感动为先”(李善),文中蕴含着感情,这是“说”的一大特点。

《捕蛇者说》中就蕴含着柳宗元当时的悲愤之情。

这篇文章在写法上独具特色,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研究这点。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正音。

啮( ) 腊( ) 挛( ) 踠( ) 瘘( ) 疠( )当( )其租入嗣( ) 几( )死者数( )矣莅( )蹙( ) 殚( ) 踣( ) 死者相藉( ) 曩( )隳( )恂( ) 缶( ) 谨食( )之熙( ) 以俟( )夫( )四、朗读课文。

读前提出要求:字音正确、句读分明。

读毕,酌情讲评。

五、默读,根据注释理解课文。

六、布置作业1.弄懂词句。

2.思考各段段意。

第二课时学习重点:1.第1—3段的实词词义、虚词用法。

2.段意概括。

学习过程:逐段讲解课文第1段一、全班同学齐读。

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教案

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教案

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捕蛇者说》。

(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了解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分析其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通过分析比较,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捕蛇者说》。

2. 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翻译和理解。

2. 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观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捕蛇者说》的背景和作者。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要求学生结合注释,解释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学习(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结构,总结文章的主题。

(2)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文章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4. 探究学习(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讨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观点。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行课堂交流和分享。

5. 课堂小结(1)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提醒学生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6. 布置作业(1)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课后练习和拓展阅读作业,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捕蛇者说》优秀教案及反思

《捕蛇者说》优秀教案及反思

《捕蛇者说》优秀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主旨。

2.领悟作者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说理的技巧。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主旨。

2.教学难点:领悟作者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说理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以“捕蛇者”这一职业为导入,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要以“捕蛇者”为题?2.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内容,感知作者观点。

3.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明确文章分为三部分:捕蛇者的生活、捕蛇者的艰辛、捕蛇者与纳税人的对比。

4.分析课文内容(1)分析捕蛇者的生活:让学生找出文中描述捕蛇者生活的语句,体会捕蛇者的艰辛。

(2)分析捕蛇者的艰辛:让学生找出文中描述捕蛇者艰辛的语句,理解捕蛇者所承受的压力。

(3)分析捕蛇者与纳税人的对比: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对比的句子,理解作者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说理的技巧。

6.课堂讨论(1)让学生结合课文,谈谈自己对“捕蛇者”这一职业的看法。

(2)讨论作者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说理的作用和效果。

7.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以“捕蛇者说”为主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比较到位,能够分析出文章的结构和主旨。

但在分析作者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说理的技巧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加强引导。

2.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但部分学生在讨论时,观点较为片面,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和纠正。

3.作业布置方面,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旨在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

但部分学生可能在写作过程中,对文章结构和主旨的把握不够准确,需要教师在批改作业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4.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的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优质教案

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优质教案

《捕蛇者说》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表达技巧。

3.领悟文章寓意,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分析文章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领悟文章寓意。

2.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邀请同学们谈谈对《捕蛇者说》的了解,分享预习成果。

2.教师简要介绍《捕蛇者说》的作者、作品背景。

二、课堂讲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2.教师讲解课文生字词、文言文句式。

3.学生跟随教师朗读课文,感受文章韵味。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文章表达了哪些观点?2.布置课后作业:熟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

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捕蛇者具有怎样的品质?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结构,分析文章表达技巧。

2.学生跟随教师分析课文,理解文章寓意。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捕蛇者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四、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捕蛇者说》的读后感。

第三课时一、课堂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捕蛇者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寓意。

2.学生跟随教师分析课文,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捕蛇者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2.布置课后作业: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环保的短文。

第四课时一、课堂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文中的寓意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环保理念,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环保问题。

2.学生跟随教师分析课文,提高环保意识。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课文中的寓意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四、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环保的倡议书。

《捕蛇者说》教学设计【优秀3篇】

《捕蛇者说》教学设计【优秀3篇】

《捕蛇者说》教学设计【优秀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捕蛇者说》教学设计【优秀3篇】《捕蛇者说》是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文言散文,表达了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人教版初三语文《捕蛇者说》教案
导语;《捕蛇者说》揭露了当时“赋敛之毒有甚于蛇毒”的社会现实。

下面是其人教版教案,欢迎参考。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理解字词句。

2.揣摩本文对比、衬托手法运用的艺术效果
3.能联系相关背景了解故事,理解作品主题。

教材分析:
本文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谪居永州时所作。

其时政治fu败,苛捐杂税繁多,贪官污吏横征暴敛,使人民陷于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地。

作者通过捕蛇人蒋氏口述悲惨身世,反映民不聊生的境况,刻画悍吏的凶暴,描绘捕蛇人的心态,最后点出“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主题。

学习这篇文章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唐时期的社会状况,认识封建社会残酷的剥削和人民遭受的苦难。

文章的题目中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议论,也可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这种文体比较注重文采。

如捕蛇者自陈心曲一段,在写悍吏横暴和相邻们在重赋下被迫逃亡、十室九空的情形时,大量使用骈句、对偶句和排比句,表现力特别强。

全文偶句、散句交错运用,间以排比等手法,形成一种整齐、错综之美。

行文高度紧凑,语言精练,笔力遒劲,沉郁深厚,言真意切,实是不可多得的散文精品。

因此,要反复诵读,体会其语言之美。

从全文内容来看,文章主要写蒋氏与作者的谈话,而开头从“永州之野产异蛇”写起,意在交代捕捉毒蛇的缘由。

接着由捕蛇“当其租入”引出“专其利三世”的蒋氏,过渡非常自然。

蒋氏哭诉的一段话,层次非常清晰。

最后以即使死于捕蛇也不敢怨恨这个差使结束他的自述,回答了作者先前的“若毒之乎”的问话。

文章的末尾一段作者听了蒋氏的哭诉后的感慨和议论,用“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个结论点明主题,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全文有叙有议,层层写来,紧扣中心,结构安排十分精彩。

因此,学习本文理清思路显得非常重要,是文章学习的一个重点。

从蒋氏的
话中理解作品的主题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文章写蒋氏的自述,自始至终采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

这是文章学习的又一重点。

蒋氏从各个时期、各个角度将捕蛇的不幸和赋税带来的不幸加以比较:以他的“捕蛇独存”和相邻们“非死则徙”相对比;以他的“弛然而卧”与相邻们备受悍吏袭扰相对比;以他“一岁之犯死者二”和相邻们“旦旦有是”相对比,说明捕蛇之不幸,确实“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写毒蛇之毒,正是为了衬托赋敛之毒;写“一年之犯死者二”,“其余,则熙熙而乐”,正是为了衬托相邻们在沉重的赋税压迫下更加痛苦的遭遇。

因此,对比、衬托手法的表现力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设想:
本课的许多句式相似,内容理解难度也不大,所以拟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读通、读懂
课文,解释词义,翻译句子。

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内容,写作方法和作品主题。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介绍作者
2.通读课文
二、文学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中进士,十四年(798年)又考取博学宏词科。

先后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县尉和监察御史里行(即见习御史)。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任礼部员外郎。

但这场改革仅历时7个月就失败了,王叔文被杀,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在当时是极荒僻落后的地区,司马是刺史的助手,有职无权。

柳宗元干了十年,后又被改派到柳州当刺史,政绩显著。

但因长期内心抑郁,健康状况恶化,终于病死在柳州,年仅47岁。

柳宗元和韩愈同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

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
容深刻,形象生动,语言简练,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他还写了不少政治和哲学论文。

在诗词创作上,善于用简朴疏淡的语言表达深刻地思想内容。

他的诗文稿由刘禹锡编为《柳河东集》
2.相关背景:
文中蒋氏所说的“六十岁”是指唐玄宗天宝中期到唐宪宗元和初期,在这段时间里,战争频仍,先后发生过安史之乱、对吐蕃的战争、朱泚叛乱等等,全国户口锐减,朝廷随意增设税收官,多立名目,旧税加新税,没有限制,使人民负担日益加重,尽管唐德宗元年颁布两税法规定:“敢在两税外加敛一文钱,以枉法论”可事实是在原税之外又加两税,人民在重税下被迫逃往外乡,可悍吏仍不放过:“有流亡则摊出(由留存户共同承担),已重者愈重。

”作者在本课中反映的就是这一时期的真实的社会状况。

三、读课文:
1.请一个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在课文中标注出他们读音错误或停顿不正确的地方。

注意字音:啮(niè)腊(xī)挛踠(luánwǎn)瘘(lòu)痢(lì)莅(lì)蹙(cù)殚(d ān)踣(bó)藉(jiè)曩(nǎng)
注意停顿:(1)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2)募/有能捕之者
(3)君将/哀而生之乎
(4)而/相邻之生/日蹙
2.课文阅读纠错。

3.齐读课文。

解释字词:
1.结合书下注释,联系自己的文言积累理解字词。

标注出不会理解的字词。

2.字词理解质疑,强调重点字词的意思。

以啮人:如果可以已大风:用来止,这里指治好病岁:每年数:屡次若毒之乎:怨恨六十岁:年日蹙:一天天地窘迫往往:到处
3.同座互助,串译句子。

(注意规律和注意点)
4.一人一句翻译课文。

四、布置作业:
1.读熟课文。

2.复习课文字词解释及句子翻译。

板书设计:
捕蛇者说
柳宗元
日蹙
名作状
岁赋其二
实施建议:一人一句串译课文时,有错误要及时纠正,并回环往复地抽查易错点的掌握情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课文翻译掌握情况。

译文:永州的野外生长着一种奇异的蛇,(它是)黑底子,白花纹;这种蛇碰到草木,草木全都干枯而死;如果咬了人,没有能够抵御蛇毒的办法。

然而捉到它后,把它晾干,制成药饵,可以用来治愈麻风病、手脚弯曲不能伸展、脖子肿、恶疮等疾病;还可以去除坏死的肌肉,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

开始,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捕捉这种蛇的人,(用蛇来)抵他们的赋税。

永州的人都争着去干这件事。

有个姓蒋的人家,独自享有捕蛇抵税这种好处已经有三代了。

我问他,却说:“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差事上,我父亲也死在这件事情上。

现在我继承祖业干这差事也已十二年了,有好几次险些死掉。

”他说这番话时,神情像是很悲伤。

我很同情他,就说:“你怨恨这差事吗?我将要告诉地方官,让他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怎么样?”
蒋氏(听了),非常悲伤,满眼含泪的样子说:“您是哀怜我,想让我活下去吗?那么我这差事的不幸,还不如恢复我租赋遭受的不幸那么厉害呀。

假使我不干这差事,那我早已困苦不堪了。

自从我家三代住到这个地方,累计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可乡邻们的生活一天天地窘迫,把他们土地上生产出来的都拿去,把他们家里的收入也尽数拿去(交租税,仍不够),只得号啕痛哭辗转逃亡,又饥
又渴倒在地上,(一路上)顶着狂风暴雨,冒着严寒酷暑,呼吸着带毒的疫气,一个接一个死去,尸体都互相枕压着。

从前和我祖父同住在这里的,现在十户当中剩不下一户了;和我父亲住在一起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只有不到两三户了;和我一起住了十二年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只有不到四五户了。

那些人家不是死了就是迁走了。

可是我却由于捕蛇这个差事才活了下来。

凶暴的官吏来到我乡,到处吵嚷叫喊,到处骚扰,吵吵嚷嚷凶恶吓人的样子,即使是鸡狗也不得安宁啊。

这时我就小心翼翼地起来,看看我的瓦罐,我的蛇还在,就放心躺下了。

我小心地喂养蛇,到规定的日子把它献上去。

回家后有滋有味地吃着田地里出产的东西,来度过我的余年。

大概一年当中冒死的情况只是两次,其余时间我都可以快快乐乐地过日子。

哪像我的乡邻们天天有这样的事情呢!现在我即使死在这差事上,比起我的乡邻们的死已经死在他们后面了,又怎么敢怨恨它(捕蛇这件事)呢?”
我听了(蒋氏的诉说)更加悲伤。

孔子说:“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啊!”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现在从蒋氏的遭遇来看,还真是可信的。

唉!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比这种毒蛇还厉害呢!所以写了这篇文章,来等待那些(朝廷派来)考察民情的人获得这篇文章。

二、自读课文,思考:
1.文章第一段从哪几个方面,写毒蛇的“异”的?
参考:外形、毒性、医疗效用。

2.从文章中找出“永之人争奔走焉”的原因。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当其租入。

暗示了“租”的厉害,为下文蒋氏的哭诉做铺垫。

3.蒋氏哭诉的总纲是哪一句?下文从哪几个方面展开具体比较的?有什么效果?
参考:总纲: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具体:(1)自家三代和同住一地的相邻对比。

(2)以悍吏来乡逼索赋税闹得相邻担心害怕,“鸡犬不宁”,与蒋氏因捕得蛇“弛然而卧”和献蛇后“熙熙而乐”对比。

(3)以相邻阴赋税而先死,蒋氏靠捕蛇而后死作对比。

这样通过对比反衬出赋敛之毒有甚是蛇,从而较为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4.找出文中表明作者情感态度的语句,说说作者对劳动人民所持的态度。

参考:余悲之余闻而愈悲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作者十分同情劳动人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