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
护理评估 健康史 诱发因素
巨大儿、双胎、妊高征、前置胎盘 胎盘早期剥离、重症肝炎、血液病、产程延长
身体状况
阴道出血、失血性休克
产后出血
护理评估 —依据出血的时间、出血量、
出血性质、来判断出血原因。
胎盘
脐带 宫颈
胎盘早剥显性出血
胎儿 子宫内膜
出血 脐带
胎盘 宫颈
产后出血
双胎单胎盘
子宫畸形
胎盘 脐带 胎儿
宫颈
脐带
肌壁间肌 瘤
带蒂 内膜下肌
瘤
胎儿 带蒂
浆膜下肌 瘤
阴道
浆膜下肌 瘤 内膜下肌 瘤
子宫肌瘤
产后出血
胎盘因素
胎盘滞留
- 膀胱充盈、胎盘嵌顿、胎盘剥离不全
胎盘粘连或胎盘植入
– 胎盘绒毛仅穿入子宫壁表层为胎盘粘连;穿入子宫 壁肌层为胎盘植入
胎盘部分残留
– 部分胎盘小叶及胎膜或副胎盘残留于宫腔引起出血
产后出血
胎盘因素
胎盘粘连
胎盘植入(不完全型) 胎盘植入(完全型)
产后出血
软产道裂伤
产钳助产、臀牵引术等阴道手术助产 巨大儿分娩、急产 软产道组织弹性差而产力过强
产后出血
凝血功能障碍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产科合 并症,因凝血功能障碍导致产后切口及子宫血 窦大量出血
阴道裂 伤 会阴裂伤
宫颈裂伤
凝血功能障碍出血的处理
处理:I、II度裂伤,按解剖层次依次缝合。
立 血即 ,通 做知好II医一I度生切裂,急伤同救应及时的时抽准修血备补、。。配
产后出血的健康教育
产后出血的健康教育
产后出血是指在分娩后出现的大量阴道流血,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持续流血时间延长、血流量大于500ml或者伴有
严重贫血都属于产后出血范畴。
产后出血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子宫收缩不够强烈或恶露排出不畅,子宫内膜损伤导致出血、产后感染等。
为了预防和及时处理产后出血,需要做以下健康教育:
1. 了解正常产后出血的特点:产后出血在分娩后的24小时内
更为常见,通常会持续数天逐渐减少。
了解正常出血量和颜色,可以帮助区分是否存在异常出血情况。
2. 坚持产后休息:分娩后,新妈妈需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休息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的风险。
3. 规律哺乳:哺乳可以刺激子宫收缩,有助于恶露的排出。
定期哺乳还可以帮助子宫恢复到正常大小,减少出血的可能性。
4. 注意个人卫生:产后需要注意外阴和乳房的清洁,定期更换卫生巾。
卫生巾应选用有吸水性强、透气性好的产品,避免感染引发产后出血。
5. 避免过度用力:产妇在分娩后应避免提重物、扭伤腹部等过度用力的活动,以免对子宫造成额外的压力和损伤。
6. 食物调理:合理膳食对恢复产后身体机能至关重要。
新妈妈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K和铁质的食物,以促进伤
口愈合和贫血的恢复。
7. 定期产后复诊:产后复诊是预防和监测产后出血的重要环节。
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产后并发症,减少对产妇的健康风险。
产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情况,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通过适当的健康教育和注意事项,可以预防和及时处理产后出血,保障产妇的健康和安全。
产后出血工作总结
产后出血工作总结
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的情况,是产科医生和护士们在产后护理工作中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产后出血工作进行总结,分享我们的经验和教训,以期提高产后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首先,对产后出血的风险因素要有清晰的认识。
产后出血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产妇的身体状况、分娩方式、产程等。
因此,我们在产前要对产妇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做好产后护理的准备。
其次,要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
产后出血是一项紧急情况,需要团队成员之间密切配合,迅速做出决策和行动。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团队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团队成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协作意识。
另外,要做好产后护理的监测和记录工作。
产后出血的情况变化较快,我们需要及时监测产妇的出血量、血压、心率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记录下来,以便医生及时干预。
最后,要加强产后护理的宣教工作。
产后出血是一种常见但又危险的情况,我们要及时向产妇及家属宣传产后出血的风险因素、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总之,产后出血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产科护理工作,我们要加强团队协作,做好风险评估和监测记录工作,加强宣教工作,提高产后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产妇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
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产妇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出现大量出血的现象,严重时可能危及产妇生命。
产后出血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子宫收缩不足、子宫内膜病变、继发性出血和子宫切除等。
对于产妇产后出血,我们需要做出正确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轻出血的危害。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1.子宫收缩不足:产后子宫收缩不足是主要的原因之一、正常分娩后,子宫应该通过收缩来止血。
如果子宫收缩不足,导致血管口无法收缩,就会引发出血。
2.子宫内膜病变:一些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脱垂等会引起子宫出血。
此外,增殖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等也是子宫内膜出血的原因。
3.继发性出血:分娩过程中可能导致产道或产妇产生其他损伤,如阴道或阴道撕裂产生的血管破裂、宫颈撕裂、阴道盆腔积血等,都可能引发产后出血。
4.子宫切除:在一些情况下,由于子宫肌瘤过大或其他原因,医生可能会决定切除子宫,这会导致丧失子宫收缩功能,增加产妇产后出血的风险。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1.观察产后出血情况:护士应密切观察产妇产后出血的量和性质,包括血色、出血量、出血速度等。
当出现大量、持续性出血时,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促进子宫收缩:产后护理中,通过按摩、催产素和催产素类药物等手段,刺激子宫收缩。
按摩方法是在产妇下腹部轻轻按摩子宫,以刺激其收缩。
此外,也可使用药物以促进子宫收缩。
3.预防感染:产妇在产后容易感染,护士需要加强对产妇伤口的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卫生巾,并注意观察伤口是否发炎等症状。
4.配合医生处理原因:根据产妇不同情况,护士应当配合医生对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如发现子宫内膜病变,应配合医生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总结起来,对于产妇产后出血,护理措施包括观察产后出血情况、促进子宫收缩、预防感染以及配合医生处理产后出血的原因。
及时发现产后出血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将有助于减轻产妇产后出血的危害,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
产后出血的知识点总结
产后出血的知识点总结1. 产后出血的分类产后出血分为早期产后出血和晚期产后出血两种。
早期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出血超过500毫升或出血速度超过100毫升/分钟,在分娩后的前24小时内出现的出血。
晚期产后出血指产后24小时后至产后6周内出现的大出血。
早期产后出血多发生在胎盘分娩后,主要是由于子宫收缩功能不良,子宫血管未能充分收缩导致的出血。
晚期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周内,主要是由于胎盘残留、子宫收缩功能差或存在子宫内膜炎等原因导致的出血。
2. 产后出血的原因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子宫收缩功能不良、胎盘残留、子宫破裂等。
在产后,子宫内膜血管因为胎盘的脱离而暴露在孔口内,经过子宫收缩可以使血管得到密闭。
但是,如果子宫收缩不良或是有胎盘残留,就会导致子宫内膜血管未能得到很好地收缩,引起出血。
此外,产后还容易发生子宫收缩功能差,导致晚期产后出血。
3. 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胎盘位置异常、妊娠期高血压、多胞胎分娩、胎盘早剥、产程过长等。
此外,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还包括母亲的年龄、体重、产前贫血等。
4. 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包括产程的合理管理、夜间的产程管理、胎盘的完整性检查、子宫的按摩等。
同时,提前排除胎盘残留、积极防治子宫内膜炎、及时处理产后并发症等也是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5. 产后出血的处理产后出血的处理包括止血、排除残余胎盘、促进子宫收缩等。
在处理产后出血时,首先要保持患者通畅的气道,并进行氧气供给。
在输液的同时,及时测定血常规和凝血功能,以指导用药和输血。
同时,按摩子宫、促进子宫收缩也是重要的处理措施。
6. 产后出血的预后产后出血的预后一般取决于出血的程度和出血的原因。
大出血会导致严重的贫血,进而危及生命。
而有时,产后出血可能会导致子宫切除术、造成不孕。
7. 产后出血的护理在产后出血的护理中,首先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包括观察眼结膜、肢端温度、脉搏和呼吸等。
产后出血_精品文档
做好出院指导,除指导产妇有关加强营养和适量活动的自我保健技巧外 还应继续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情况,明确产后复查的时间 ,目的和意义, 使产妇能够按时接受检查,以了解其康复情况,及时发现问题。
2021/10/10
28
THANKS !
2021/10/10
29
2021/10/10
20
3、宫腔纱布填塞
在无输血及手术条件的情况下,抢救时可采 用宫腔内填塞纱布压迫止血,但需严格消毒, 均匀填塞,不留空隙,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 意宫底高度及子宫大小变化。24h后缓慢取出 纱条,抽出前先注射宫缩剂,给予抗生素以防 感染。也可采用宫腔放置球囊代替宫腔填塞止 血
2021/10/10
2、产时预防
消除孕妇分娩时的紧张情绪,密切观察产程进展,防止产程延长。 正确处理第一、二、第三产程,尽早使用缩宫素。
3、产后预防
因80%以上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故胎盘娩出后,应分别
在15分钟、30分钟、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
压、脉搏、阴道出血量、子宫高度、膀胱充盈情况,及早发现出血和休
14
(1)子宫收缩乏力:正常情况下胎盘娩出后, 宫底平脐或脐下一横指,子宫收缩呈球状、 质硬。子宫收缩乏力时,表现胎盘剥离延缓, 剥离前不出血,剥离后出血,多为间歇性, 时多时少,有血凝块。子宫软,轮廓不清, 摸不到宫底,按摩推压宫底有积血流出,使 用宫缩剂后子宫变硬。
2021/10/10
15
(2)胎盘因素:胎儿娩出后10分钟内胎盘未娩出, 阴道大量流血,应考虑胎盘因素。所以胎盘娩 出后应常规检查胎盘及胎膜是否完整,确定有 无残留。
同时间断的用力挤压子宫,使宫
20腔21/10内/10 积血及时排出。
产后出血应急预案分级
一、引言产后出血是分娩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健康。
为提高产后出血的救治成功率,确保母婴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对产后出血进行分级处理。
二、分级标准根据产后出血的严重程度,将产后出血分为三级:1. 一级预警: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超过400ml。
2. 二级预警:产后出血量在500-1500ml之间。
3. 三级预警:产后出血量超过1500ml,或虽未超过1500ml,但出现休克症状。
三、一级预警处理1. 立即启动一级预警,通知医护人员紧急救治。
2. 建立两条静脉通道,迅速补充血容量。
3. 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
4. 向上级医护人员求助,交叉配血。
5. 积极寻找出血原因,如宫缩乏力、产道裂伤、胎盘残留、凝血功能障碍等。
6. 对症处理,如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缝合产道裂伤、刮宫等。
7. 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交叉配血,积极联系血库申请输血。
8. 注意保暖,给予心理护理。
四、二级预警处理1. 立即启动二级预警,通知医护人员紧急救治。
2. 加强监护,持续补充血容量。
3. 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
4. 面罩给氧,扩容加强监护。
5.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出血,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刮宫、缝合产道裂伤等。
6. 输注悬浮红细胞和血浆,纠正贫血。
7. 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交叉配血,积极联系血库申请输血。
8. 注意保暖,给予心理护理。
五、三级预警处理1. 立即启动三级预警,通知医护人员紧急救治。
2. 进行多学科联合诊疗,继续监护、抗休克、扩容治疗。
3. 保证氧气供应,呼吸道管理。
4. 进行子宫动脉栓塞,合理时机切除子宫。
5. 纠正酸中毒,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
6. 报告院领导,启动院内抢救小组,多科室协同抢救。
7. 麻醉科、血液科、ICU等科室医师协助抢救。
8. 注意保暖,给予心理护理。
六、总结产后出血应急预案的分级处理,有助于提高产后出血的救治成功率,保障母婴健康。
各级医护人员应熟悉应急预案,提高应对产后出血的能力,确保母婴安全。
《产后出血护理》ppt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产后出血概述 • 产后出血的原因 • 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 产后出血的急救措施 • 产后出血的康复与护理 • 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01
产后出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
分类
分为正常出血和非正常出血,其中正常出血包括生理性出血和病理性出血。
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 产后出血通常表现为 阴道持续流血且血液 不凝。
凝血功能障碍包括血 小板减少、凝血因子 缺乏、肝功能异常等 。
03
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产前预防
做好婚前和孕前保健,避免多次 流产和早产。
加强孕期营养,增强孕妇体质, 预防贫血。
定期产前检查,及早发现并处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 多胎妊娠等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
05
产后出血的康复与护理
心理护理
减轻产妇焦虑
产后出血的产妇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宝宝的健康。心理护理旨在减轻产妇的焦虑情 绪,通过医护人员与产妇的沟通,让产妇了解产后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
提高产妇信心
通过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可以向产妇介绍成功治疗的案例,让产妇了解产后出血是可以治愈的,提高产妇的信心 。
产道损伤
产道损伤引起的产后出血包括会阴、阴道、宫颈裂伤和 子宫破裂。
宫颈裂伤常见于产程过快、胎儿过大或使用产钳等器械 助产时。
会阴和阴道裂伤通常发生在胎儿娩出的过程中或之后, 严重时可导致大量出血。
子宫破裂是指在分娩过程中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裂 开,多发生在产程中。
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 产后出血较少见,但 后果较为严重。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防治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流血超过500毫升的现象。
早期产后出血通常由子宫收缩不良引起,而晚期产后出血则通常是由于子宫收缩过度或者其他妇产科并发症引起。
1. 子宫收缩不良:子宫收缩不良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子宫收缩不良可能由以下因素引起:子宫肌肉松弛、宫颈扩张不完全、胎盘残余、胎儿不完全被妊娠囊包裹。
2. 子宫收缩过度:当子宫过度收缩时,子宫血管会被压迫,血液无法顺利排出,导致出血。
子宫收缩过度可能由以下因素引起:催产药物使用过量、催产药物反应过强。
3. 子宫壁或产道损伤:分娩时,子宫壁或产道可能会受到损伤,如产道裂伤、子宫破裂等,导致出血。
4. 凝血功能异常:某些凝血功能异常,如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等,会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针对产后出血,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防治措施:1. 产后出血的预防:产前、产中、产后要进行全方位、全程的产前护理、产时护理和产后护理。
在产前要进行孕产妇身体检查,及时发现有潜在产后出血风险的病因,进行干预。
在产时要严密观察产妇产程及宫缩情况,确保其安全。
在产后要及时进行产后护理,检查子宫收缩情况,及时处理胎盘及胎盘残留物,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
2. 子宫收缩的促进:产后应及时给予宫缩剂,如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
鼓励产妇进行早期哺乳,哺乳时有助于子宫收缩,减少出血的风险。
3. 动态观察和护理:产后应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了解其出血的量和性质。
并给予慰藉性的心理护理,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4. 预防低血容量:有效补液和输血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产妇的出血情况和血压水平,适时输液或者输血,保持良好的血容量。
5. 妇科手术和治疗:对于严重的产后出血,可以考虑进行手术干预,如子宫修补术、子宫切除术等。
产后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需要妇科医生和护士的积极干预和护理。
科学、合理地处理产后出血问题,有助于保护产妇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产后出血管理制度
产后出血管理制度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对产妇的生命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为了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的安全性,我国制定了一套完善的产后出血管理制度。
以下为产后出血管理制度的要点:
1. 产前教育:加强对孕妇及家属的产前教育,普及产后出血的相关知识,提高孕妇对产后出血的认知度和自我防范意识。
2. 产时监测:加强产程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分娩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如宫缩乏力、产道损伤等,以减少产后出血的风险。
3. 产后出血风险评估:对产妇进行产后出血风险评估,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妇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4. 产后出血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产后出血应急预案,确保在产后出血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治。
5. 培训与演练:加强医护人员的产后出血相关知识培训,定期进行产后出血救治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救治能力。
6. 信息登记与报告:对产后出血病例进行详细的信息登记,包括出血原因、出血量、救治措施等,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以便于分析和改进产后出血防控工作。
7. 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通过定期对产后出血防控工作的质量控制,查找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持续提高产后出血防控工作的质量。
8. 多学科合作:加强妇产科、麻醉科、重症监护室等多学科的合作,共同应对产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9. 患者关爱与心理支持:对产后出血患者及家属提供充分的关爱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通过以上产后出血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
同时,也需要医护人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严谨对待每一个分娩过程,为产妇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产后出血护理》ppt课件
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活动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和挑战分析
产后出血的监测和评估技术将更加精准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将有更加精准的监测和评估技术应用于产后出血的预防和 治疗中。
个性化护理将更加重要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个性化护理将更加受到重视,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护理方案将成为趋势。
吸氧治疗
观察呼吸情况
密切观察产妇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 度,如出现呼吸窘迫或困难,应立即 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根据产妇的缺氧程度,给予吸氧治疗 ,提高血氧饱和度。
04
产后出血药物治疗与护理配合
药物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
迅速止血
根据出血原因和类型, 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止
血。
补充血容量
根据失血量,及时补充 血容量,保持循环稳定
心理支持
产后出血后,患者可能会感到焦 虑和恐惧,因此心理支持非常重
要。
饮食导
根据医生建议,给予适当的饮食 指导,以促进身体恢复。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课程重点内容回顾总结
产后出血的原因和诊断方法
详细介绍了产后出血的定义、原因、诊断方法和临床表现等。
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从孕期保健、分娩过程和产褥期三个方面,阐述了预防产后出血的 方法和措施。
团队合作将成为关键
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产科、新生儿科、重症医学科等多个领域 的专家共同协作。因此,团队合作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
预防感染
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保持会阴清洁。
注意事项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 忌症,避免药物过敏和
产后出血PPT课件
最常见的原因
详细描述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由于子宫肌肉的收缩力量不足,无法 有效压迫血管,导致产后出血。
胎盘因素
总结词
易忽视的原因
详细描述
胎盘因素也是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包括胎盘滞留、胎盘植入等,可能导致子宫无法正常收缩,引发产后出 血。
产道损伤
总结词
损伤性原因
详细描述
产道损伤是产后出血的另一个常见原因,多发生在产程过长、胎儿过大或产道狭窄的情况下,产道损 伤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引发出血。
分类
可分为早期产后出血和晚期产后出血,早期产后出血通常发生在分娩后24小时内 ,而晚期产后出血通常发生在分娩后24小时至6周之间。
发生率和风险因素
发生率
产后出血在分娩中的发生率约为 2%-3%,其中约70%的产后出血 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
风险因素
高龄、多胎妊娠、巨大儿、产程 延长、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 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 都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产妇的康复过程 ,共同给予心理支持。
专业心理咨询
对于有需要的患者,提供专业 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及时处理胎盘问题
胎盘滞留或粘连可能导致产后出血,因此需要及时处理。
密切观察产程
产程中需要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和出血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 施预防产后出血。
产后预防
早期哺乳
01
鼓励产妇在产后尽早开始哺乳,这有助于刺激子宫收缩,减少
出血。
定期检查子宫恢复情况
02
通过触诊或超声检查,医生可以了解子宫的恢复情况,及时发
产后出血PPT课件
胎盘因素
凝血功能障碍
(一)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乏力
全身因素
局部因素
产妇体质虚弱、 有急慢性病史。
滞产、精神紧 张、使用镇静 剂或麻醉剂
子宫过度膨胀、 肌纤维过度伸 展。
子宫肌壁结缔 组织相对增多
子宫发育不良
胎盘因素
(二)胎盘因素
胎盘小叶或副胎盘残留
胎盘剥离不全、胎盘嵌顿
胎盘部分或完全粘连和植入
(三)胎盘因素性出血。新生儿娩出后应观察阴道出血量,在产妇臀部放集 血盆,同时留心胎盘剥离征象。
(四)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妊娠末期孕妇即处于一种低水平的DIC的高凝 状态,具备了容易诱发DIC的生理基础。胎盘早剥时,大量组织凝血活酶进 入血循环可诱发DIC或因败血症性休克,组织严重缺氧和酸中毒引起血管内 皮损伤,激活内源性凝血过程,也可导致DIC的发生。DIC发生后又可出现严 重的产后出血,持久的严重的出血性休克也可发生DIC.
四、诊断
严格正确地测量产后出血量是诊断产后出血的要点。
(一)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胎盘娩出后,子宫一般收缩至脐耻之间,血窦 按压出血停止,如收缩后,子宫再度放松,伴有大量子宫出血,子宫软如水 袋,宫底升高,甚至扪不清宫底。按摩子宫或用宫缩剂后出血迅速减少。为 宫缩乏力性出血与其它原因出血的主要鉴别方法。 (二)产道损伤。诊断要点是明确出血部位。会阴裂伤或会阴切口出血容易 发现。但阴道入口仅前庭粘膜的损伤易被忽略,应认真检查仔细寻找。
(三)软产道撕伤
软产道撕伤包括会阴、阴道、子宫颈裂伤 和子宫破裂
(四)凝血功能障碍
当有胎盘早剥、死胎、败血症、子痫前
期。HELLP综合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 症、再障、肝炎、ICP,仅急性脂肪肝等 发生时母体可能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出现: 如羊水栓塞,严重的宫内感染的孕产妇 全身疾病引起DIC等
【科普知识】--产后出血
【科普知识】--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小时内失血400毫升及以上,或产后24小时内失血500毫升及以上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主要与子宫收缩不畅有关,常表现为阴道大出血、恶露气味、头晕、面色苍白、四肢发冷、身体乏力等症状。
本病是孕妇常见的产后疾病,一般通过药物和输血治疗,预后良好,若不及时治疗,产妇常因大出血而死亡。
1 .原因1.1为什么会出现产后出血?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无力、软性产道撕裂伤、胎盘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
各种类型产后出血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产后早期出血:主要与软性产道撕裂伤有关,如外阴组织弹性差,外阴、阴道炎症改变;快速分娩、用力过猛、巨婴等,造成会阴、阴道、宫颈及下子宫段撕裂,引起产后早期出血。
产后后期出血:主要与胎膜残留、蜕膜残留或子宫胎盘附着面老化不完全有关,而胎膜残留是常见原因,常伴有血瘀、出血气味、量过多等症状,多发生在产后一周左右。
重度产后出血:主要伴有子宫肌瘤、肥胖、产妇精神紧张等。
难治性产后出血:通常由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病等疾病引起,导致产后出血的疾病。
1.2哪些因素可能诱发产后出血?心理因素:如果产妇精神高度紧张,有分娩的恐惧,就会导致产后出血。
身体因素:如果体力弱,或者孕期锻炼少,高龄产妇,肥胖等,很容易导致分娩时顺产,导致产道软裂引起产后出血的现象。
比如,劳动时间长、饮食不佳、体力消耗过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子宫感染等,都是引起产后出血的生理因素。
感染因素:如果有子宫感染或宫颈炎等,影响子宫收缩会导致产后出血。
1.3哪些人容易产后出血?晚期孕妇:晚期孕妇子宫壁的弹性下降,容易导致分娩时子宫壁的损伤,引起产后出血。
生育过多的孕妇:生育过多会对子宫肌纤维造成一定的损伤,引起子宫收缩无力,进而引起产后大出血。
有妊娠并发症的妇女,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前置胎盘等,容易导致肌水肿或出血现象,影响子宫的收缩力,进一步导致产后出血。
肥胖孕妇:肥胖孕妇在分娩时由于体重超标,会增加软性产道的阻力,造成子宫收缩疲劳,产程进展缓慢,导致产后出血的几率增加。
产后出血健康宣教
-
1 产后出血的定义 2 产后出血的原因 3 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4 产后出血的健康宣教
1
产后出血的定义
产后出血的定义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 量≥500ml,剖宫产者出血量≥1000ml。这是分娩的 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了解产后出血的相关知识,对于产妇和医护人 员来说都非常重要
产后出血的健康宣教
总之,产后出血是分娩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但 只要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法,就可以 有效地减少其发生率和危害。因此,产妇和医 护人员都应了解产后出血的相关知识,做好预
防和应对工作,确保母婴的健康和安全
-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XX
指导老师:XXX
常重要
4
注意产后护理
产后应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和阴道流血情
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同时,产妇应保
持外阴清洁,防止感染
6
及时就医
如果发现产后出血,产妇应及时就医,以便及
时采取治疗措施
4
产后出血的健康宣教
产后出血的健康宣教
产妇应了解产后出血的相关知识:包 括原因、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法等
产妇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 度紧张和焦虑
凝血功能障碍
产妇患有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小板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也可能导致产后出血
3
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应 对措施
1产后出血的定预期防产和应前对检措查施 通过定期的产前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 能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如贫血、凝血功 能障碍等
3
正确处理第三产程
胎儿娩出后,医护人员应立即检查胎盘是否完
产妇应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以增强身体素质和抵抗力
产后出血名词解释
产后出血名词解释一、定义:产后出血是指母亲在分娩后24小时内出现大量出血的一种病症。
二、病因1. 接生时诊断不及时,导致宫底或子宫壁的损伤。
2. 分娩过于紧张,导致肌肉收缩异常,导致宫缩异常或变异。
3. 宫颈及宫颈附近的损伤,例如宫颈裂伤。
4. 分娩期间某些药物使用不当,如宫缩药,导致血管收缩时间过长,血液无法通畅。
5. 分娩未处理口腔炎,或是出血动脉严重受损,也有可能引起产后出血。
三、症状1. 出现大量出血:有的母亲出血量超过500~1000毫升。
2. 心跳偏快、血压降低。
3. 全身乏力,无力、浑身汗出,皮肤变白。
4. 视力模糊,头晕目眩,自汗淋漓,头昏心慌,情绪低落等。
四、治疗方法1. 加强护理,把病人搬移到安静、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2. 控制出血,对于产后出血患者,可在相应科室进行手术、外科手术治疗。
3. 促进再潮:可以采取母乳刺激法,或者静脉给予叶酸等药物,以加快子宫收缩,促进再潮。
4. 产科抗血池素:可采用产科抗血池素治疗,如氯吡卡因、注射氨基酸和谷酰胺等。
5. 静脉给予血管收缩剂,收敛血液,抑制出血。
五、预防1. 胎心监测:在要预产期附近,可以进行胎心监测,一旦出现异常,就可以及时介入治疗。
2. 合理服用药物:妊娠后期要服用辅助分娩用药,比如低分子普鲁卡因等,必要时可以选用收缩血管的药物。
3. 增加分娩过程的护理:在分娩过程中及时观察胎盘的脱落,不要忽视一系列的检查,如血在套筒的血容量等。
4. 预防感染:在分娩前后要采取措施,及时拔置珍珠针,隔离护理环境,预防细菌感染。
产后出血——液体复苏
品。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包 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时
发现并处理休克症状。
操作技巧
01
02
03
04
05
快速输注晶体液 输注胶体液
应用血管活性药 物
输注红细胞
机械通气和液体 复苏同时…
在产后出血的早期,快速 输注晶体液可以迅速恢复 血容量,常用晶体液包括 生理盐水、林格氏液等。
。
休克症状
产妇出现休克症状,如脉搏细速 、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需要
进行液体复苏。
凝血功能障碍
当产妇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时,如 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等, 需要进行液体复苏以改善凝血功
能。
禁忌症
出血量较小
当产后出血量未达到总血容量的30%时,一般不 需要进行液体复苏。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当产妇患有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时,液体复苏可 能会加重心肺负担,应谨慎使用。
在产后出血早期,当血容量严重不足且需要长时间维持时,可考虑使 用混合液进行复苏。
05
液体复苏的注意事项与操作技 巧
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评估出血量
准确评估产后出血量是液体复 苏的前提,应采用称重法、容 积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估。
早期识别
及时发现产后出血并采取措施 ,避免延误治疗。
保持静脉通道畅通
原因
产后出血的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 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 血功能障碍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包括阴道流血、 失血性休克、贫血和感染等。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以确 诊产后出血。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 、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等。
产后出血同济《妇产科学》
其他治疗
输血治疗
对于出血量较大的产妇,应及时 输注红细胞、血浆等血液制品, 补充血容量。
抗休克治疗
对于出现休克症状的产妇,应给 予抗休克治疗,如补充晶体液、 胶体液等。
04
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定期产检
通过定期产检,可以及时发现可能引发 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如胎盘前置、子 宫肌瘤等,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到止血效果。
止血药物
如氨甲环酸等止血药物, 可辅助控制产后出血。
手术治疗
01
02
03
宫腔填塞
通过纱布填塞宫腔,压迫 止血,适用于子宫收缩乏 力引起的产后出血。
子宫动脉栓塞
通过栓塞子宫动脉,阻断 血流,达到止血目的,适 用于严重产后出血且药物 治疗无效的情况。
子宫切除术
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无 效的情况下,为挽救产妇 生命,可考虑行子宫切除 术。
产后出血同济《妇产科学》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18
CONTENTS
• 产后出血的定义与分类 • 产后出血的原因与诊断 • 产后出血的治疗 • 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 产后出血的并发症与预后
01
产后出血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01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 内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时 超过1000ml,是分娩期严重并发 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胎盘因素
由于胎盘滞留、胎盘植入、胎盘部分残留等原因所致的产 后出血占10%-20%,常见于胎盘娩出后,子宫收缩乏力 ,出血呈鲜红色,伴有血块。
凝血功能障碍
由于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产后出血占1%-2%,常见于产 妇患有血液系统疾病、肝脏疾病等,导致凝血因子缺乏或 异常,引起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措施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措施引言产后出血是指妇女在分娩后出现的大量出血,是妇产科急症之一。
产后出血不仅给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带来威胁,还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了解产后出血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非常重要。
原因产后出血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子宫收缩不良 - 在分娩后,子宫需要收缩以减少出血。
如果子宫无法充分收缩,就会导致血管暴露,从而引起出血。
2.子宫损伤 - 分娩时,子宫和阴道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如果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受到过多的牵引或有其他损伤,就会增加出血风险。
3.胎盘问题 - 胎盘固定不良或胎盘异常剥离都会导致产后出血。
这可能是由于胎盘留存、胎盘附着异常或胎盘发育不良引起的。
4.凝血功能异常 - 一些特定的凝血功能异常(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等)可能会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措施为了预防和处理产后出血,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产后血流量监测 - 在分娩后及时监测产妇的血流量,特别是在前兆出血之后。
这有助于及早发现出血的迹象并采取相应措施。
2.及时处理子宫收缩不良 - 对于子宫收缩不良的产妇,可以通过按摩腹部、注射催产素或使用其他药物来刺激子宫收缩。
如果这些方法无效,可能需要进行手动检查或手术处理。
3.胎盘处理 - 在胎盘排出后,应仔细检查胎盘是否完整。
如有异常,及时处理,以防止产后出血。
4.注意凝血功能 - 对于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的产妇,应密切监测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水平,并根据需要提供相应的治疗。
5.产后护理 - 产后护理是预防和管理产后出血的关键。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产妇的血压、心率和血红蛋白水平。
及时发现任何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如输液、输血或手术干预。
结论产后出血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对产妇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了解产后出血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非常重要。
通过及时监测和处理子宫收缩不良、胎盘问题、凝血功能异常等,可以有效预防和管理产后出血。
产后护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密切监测产妇的身体状况,并及时采取行动。
产后出血护理PPT
产后出血 的预防措
施
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一:积极进行产前体 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存在的妊 娠合并症。 预防措施二:促进产妇的康复 ,恢复身体健康状态。
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三:加强围产期护理 ,进行真实客观的产后评估。
产后出血 的处理流
程
产后出血的处理流程
处理流程一:立即通知医生并 进行产后出血的处理流程
处理流程三:迅速处理出血原因, 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产后出血 的并发症
及预后
产后出血的并发症及预后
并发症:产后出血的并发症包 括贫血、子宫内膜异位等。 预后:产后出血的预后取决于 出血的原因、处理的及时性和 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
产后出血 的常见问 题及解答
产后出血的常见问题及解答
处理方法:晚期产后出血的处 理方法包括手术治疗、使用止 血药物、给予输液输血等措施 。
产后出血 的护理措
施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一:密切观察患者的 出血情况,及时记录血量和颜 色。 护理措施二:保持产妇的安静 和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保持产妇的床单及卫生用品清洁干 净。
产后出血护理 PPT
目录 产后出血的定义和分类 早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 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产后出血的处理流程 产后出血的并发症及预后 产后出血的常见问题及解答
产后出血 的定义和
分类
产后出血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产后出血是指分娩结束后, 产妇子宫内膜脱落出血所引起的大 量出血。 分类:根据出血时间和原因,产后 出血分为早期产后出血和晚期产后 出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出血
参加人员:
内容:定义
胎儿胎盘娩出后2小时内阴道出血≥400ml或胎盘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500ml者称产后出血。
病因
子宫收缩乏力
1、全身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过多使用镇静麻醉剂、产程过长或难产、产妇体力衰竭、合并急慢性全身疾病。
2、局部因素:子宫过度膨胀如羊水多,多胎妊娠,巨大儿;子宫肌纤维受损;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肌瘤,子宫体部手术瘢痕;子宫肌水肿及渗血,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贫血,子宫胎盘卒中。
胎盘因素
包括胎盘剥离不全、胎盘剥离后滞留、胎盘嵌顿、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和(或)胎膜残留。
软产道损伤
子宫收缩过强,产程进展过快、胎儿过大,接产时未保护好会阴或阴道助产操作不当,均可引起会阴、阴道、宫颈、子宫下段裂伤,甚至达盆壁。
凝血功能障
1、妊娠合并凝血功能障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肝炎等。
2、妊娠并发症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如重度子痫前、重度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
临床表现及诊断
1、子宫收缩乏力:常表现为产程延长、胎盘剥离延缓、阴道流血过多,多为间歇性阴道出血,血色暗红,有凝血块,宫底较高,子宫松软如袋状,子宫轮廓不清。
2、胎盘因素:胎盘娩出前阴道多量流血时首先考虑为胎盘因素所致。
3、软产道裂伤:出血发生在胎儿娩出后,持续不断,血色鲜红能自凝。
出血量与裂伤程度以及是否累及血管相关。
会阴裂伤:按程度分3度:Ⅰ度:系指会阴皮肤即阴道入口粘膜撕裂,未达肌层,一般出血不多。
Ⅱ度:系指裂伤已达会阴体肌层,累及阴道后壁粘膜,甚至阴道后壁两侧沟向上撕裂。
Ⅲ度:系肛门外括约肌已断裂,甚至阴道直肠隔及部分直肠前壁有裂伤。
4、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全身不同部位的出血,最多见为子宫大量出血,
血液不凝,不易止血。
根据病史、出血特点及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有关凝血功能的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
失血量的测定及估计
对于产后出血的诊治关键是准确估计失血量。
正常妊娠孕妇血容量增加30-60%,约为1-2L,故产妇对出血耐受力强,一般认为目测法较实际出血量少50%。
1、称重法:
分娩后敷料重(湿重)-分娩前敷料重(干重)=失血量(血液比重为
1.05g=1ml)
2、容积法:专用产后接血器收集血液后用量杯测
3、面积法:血湿面积按10cm*10cm=10ml
4、目测法:估计失血量*2~3倍
5、比色法:Hb↓1g=↓400-500ml
RBC数↓100万=Hb↓至少3g
RBC压积↓3%=↓400-500ml血液
6、休克指数=脉搏/收缩压
<0.5 正常
=1 失血10-30%,约为500-1500ml
=1.5 失血30-50%,约为1500-2500ml
=2 失血50-70%,约为2500-3500ml
处理
产后出血明确诊断后首先应寻找出血部位及出血原因,充分估计出血量。
产后出血的治疗原则为止血、补足血容量、纠正休克、预防并发症和防止感染。
子宫收缩乏力出血的处理,加强宫缩是最迅速有效的止血方法
1、按摩子宫:一定要有效,且要持续按摩,并同时配合宫缩剂的使用。
首先排空膀胱后。
按压宮底挤出宫腔内积血,然后可采用经腹单手按摩法和经腹经阴道联合双手按摩法。
2、宫缩剂
3、填塞宫腔:
(1)宫腔水囊填塞:适用于阴道分娩后由于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应用宫缩剂无效,在介入治疗和B-Lynch缝合、髂内动脉结扎或子宫切除前。
可采用三腔带囊胃管或用尿管和避孕套制作的水囊,囊内注水250-500ml。
(2)宫腔纱条填塞,适用于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