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肘部神经阻滞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神经刺激器定位臂丛神经阻滞临床效果观察
神经刺激器定位臂丛神经阻滞临床效果观察叶建荣;张兰;范涛;努尔比艳·克尤木【摘要】神经刺激器利用电刺激器产生脉冲电流传送至穿刺针,当穿刺针接近混合神经时,会引起混合神经去极化,而运动神经较易去极化出现所支配的肌肉颤搐,通过肌颤搐来定位,不必通过寻找异感或针随动脉搏动而判断定位。
从减少手术应激反应和镇痛机制的角度而言,区域麻醉特别是外周神经阻滞(peripheral nerve block,PNB)在临床麻醉和术后镇痛方面得到充分重视。
为提高外周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我科于2008年2月~2008年6月使用神经刺激定位器行外周神经阻滞6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9(032)001【总页数】2页(P92-93)【作者】叶建荣;张兰;范涛;努尔比艳·克尤木【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4.8神经刺激器利用电刺激器产生脉冲电流传送至穿刺针,当穿刺针接近混合神经时,会引起混合神经去极化[1],而运动神经较易去极化出现所支配的肌肉颤搐,通过肌颤搐来定位,不必通过寻找异感或针随动脉搏动而判断定位。
从减少手术应激反应和镇痛机制的角度而言,区域麻醉特别是外周神经阻滞(peripheral nerve block , PNB) 在临床麻醉和术后镇痛方面得到充分重视。
为提高外周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我科于2008 年2 月~2008 年6 月使用神经刺激定位器行外周神经阻滞60 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60 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
外周神经刺激器引导神经阻滞麻醉
外周神经刺激器引导神经阻滞麻醉莱芜市人民医院麻醉科赵兴杰外周神经刺激器的问世,改变了传统异感法盲探式操作,对于不合作的病人或小儿也可在镇静或基础麻醉下进行操作,精确定位所要阻滞的神经,对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突破性的进展。
大大提高了麻醉的成功率,最大程度的减少了神经损伤。
1、器械与原理神经定位仪,包括机壳和控制电路部分,机壳上安装有电流表盘和调节旋钮,控制电路中包含有电源、脉冲信号发生器和电流调节电路。
所述脉冲信号发生器将产生具有一定频率的直流脉冲信号施加到病人的神经干上,就可以引起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肌肉产生一次兴奋,引起一次抽动。
逐渐改变电流调节电路中电位器的阻值,减小输出电流的强度,当以最小电流,找出引起抽动的最小范围时,也就找到了神经干的准确位置,确定了穿刺点。
此神经定位仪采用简单的电路结构,实现了对神经干的准确定位,避免了多次穿刺寻找神经干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对解剖变异或无法准确叙述异感的病人,有了较为客观的指标,大大提高了实施麻醉的成功率基于有无髓鞘、神经传导速度、时值和功能,神经纤维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时值用来测量不同神经组织的兴奋性,即引起反应所需的一次有效电刺激的脉冲时间。
当脉冲时间在时值范围内时,出现运动或感觉纤维的选择性的刺激。
神经刺激器及刺激针选用B.Braun 公司的Stimuplex 脉冲频率可设为1_2Hz。
对于一给定的电流而言,其需要触发肌肉收缩的电流强度和针尖到神经的距离相关,即针尖与神经的距离越近,需要引起肌肉收缩或感觉反应的电流越低。
在日常临床实践中,通常先用1mA的电流来引出一次反应。
刺激针为单极针,除针尖外完全绝缘,电流的泄出口很小,在针尖产生较高的电流密度。
针尖的电流密度越高,刺激所需的电流就越小。
当针接近神经时,去极化所需电流下降。
若针尖滑过神经,该值又开始升高。
此方法可精确定位神经,同时将损伤的风险减至最小。
2、神经阻滞方法及一般问题病人适当镇静,可以减少肌肉收缩引起的痛苦,避免肌肉紧张干预判断,获得更好的效果。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腋路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腋路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实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80例拟行腋路神经阻滞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
I组采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Ⅱ组采用异感定位,局麻药均为0.25%罗哌卡因0.4ml/kg。
结果 I组40例中麻醉效果优良者38例(成功率为95%),Ⅱ组麻醉效果优良者28例(成功率为70%),两组麻醉效果比较有显著性(P<0.01)。
结论应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实施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异感定位准确,阻滞麻醉成功率高。
【关键词】神经刺激仪臂丛神经阻滞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神经阻滞成功的关键在于周围神经定位的准确性,由于是一种盲探式操作,需患者清醒合作及准确诉说异感[1],遇到肥胖解剖标志不清及不合作患者时,阻滞不全及麻醉失败时有发生,甚至需增加局麻药量或辅助药物而增加副作用的发生率。
应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实施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以提高其成功率。
本文选择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4月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80例,采用常规腋路与神经刺激仪定位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80例,男51例,女29例,年龄19—62岁。
颈部与外观无畸形,无神经系统疾患,随机分为I组和Ⅱ组,每组40例,I组采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Ⅱ组采用异感定位。
[2]1.2 麻醉方法麻醉前30min常规肌注鲁米那100mg,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开放静脉,输注乳酸林格氏液5m1/kg/h)。
患者仰卧,患肢取“军礼样”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体位,记号笔标出腋窝处腋动脉走向,腋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作为穿刺点,针体与皮肤呈15°角,斜向腋窝顶部。
常规消毒铺巾后,1%利多卡因0.5mL局部浸润,I组采用德国贝朗公司STIMUPLEX—DIG神经刺激仪,穿刺针是高度绝缘的短斜面刺激针,将神经刺激仪的正极通过一次性心电图电极与患者的皮肤相连,负极与绝缘针连接,当针刺入皮肤后,启动神经刺激仪,以1Hz的频率、10~15mA的输出强度进行神经刺激,调整针的位置至上肢相应神经区域出现明显的肌颤动,即逐渐降低刺激电流强度至产生肌颤动,当在最低的电流强度(0.3~0.6mA)时仍有明显的肌颤,此时即可确定针的位置最接近神经,通过与绝缘针相连的延长管直接注入局麻药。
神经刺激器在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辅助作用
神经刺激器在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辅助作用王从辉;吴毅;吴世民;秦生【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djunct role of nerve stimulator in ultrasound- guided axillary bra-chial plexus block. Methods 50 patients undergoing lower elbow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rom Sep-tember 2016 to November 2017.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25 cases each,which are guid-ance of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nerve stimulator group(group US)and ultrasound alone group(group U). 32 mL of 0.4% ropivocaine were administered in both groups. The onset time and duration of sensory blockade in mus-culocutaneous,radial,median and ulnar nerve were recorded. The extent of sensory block of each in nervated re-gion and the anesthetic effect of surgical field(rated as excellent,good and failure)were both assessed. The anes-thetic complications were also observed and recorded.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onset time and duration of sensory blockade in both groups(P > 0.05). The anesthetic effects of surgical field were 92%in group US and 84% in group U(P > 0.05). No major anesthetic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two groups. Conclu-sion Ideal anesthetic effects are achieved in both groups,and the successful rate of anesthesia in group US is no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role of nerve stimulator as an adjunct to ultrasound - guided axillary brachial plexus block may be very limited.%目的评价神经刺激器在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辅助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接受肘关节以下手术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组(US组)和单纯超声组(U组),每组各25例.两组局麻药均为0.4%罗哌卡因32 mL,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记录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评价各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阻滞程度,手术区域麻醉效果(优、良、差),观察并记录与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各神经支配区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效果优等率US组为92%,U组为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与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与单纯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均能获得理想的阻滞效果,应用神经刺激器并未明显增加阻滞成功率;神经刺激器在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辅助作用可能有限.【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34)010【总页数】4页(P1676-1678,1682)【关键词】超声引导;神经刺激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辅助作用【作者】王从辉;吴毅;吴世民;秦生【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深圳 518115;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麻醉科广州 510120;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深圳518115;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深圳 518115【正文语种】中文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是常用的上肢手术麻醉方法之一,尽管与传统的方法(异感法、穿破法、上下注药法)相比,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能提高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1],其实质仍是一种必须依赖解剖定位进行的盲探性操作,故仍存在一定失败率(特别是当有解剖变异时)。
应用神经刺激仪行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临床效果探究
应用神经刺激仪行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临床效果探究摘要:目的:此次主要针对通过神经刺激仪,给予患者实行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方法:以科室病例进行调研,共有64例,均是腋路、肌间沟联合臂丛神经阻滞下择期上肢手术治疗,根据单双数方式将患者分成不同小组,对照组32例单数患者给予传统异感定位法实行神经阻滞,所有双数患者纳入观察组,给予患者开展神经刺激仪作用下开展神经阻滞,在查看患者30分钟后对臂丛神经阻滞情况及手术时间、阻滞效果成功率方面进行了综合调查。
结果:对此次臂丛神经阻滞情况分析,对照组相对较差,而且该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延长;对此次阻滞效果成功率调查,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
结论:对于此次患者实行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不仅能够缩短操作时间,保证阻滞成功结局,值得临床上广泛运用。
关键词:神经刺激仪;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效果前言在给患者实行手术治疗前,通常会给患者开展麻醉处理,其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比较普遍,此次主要对传统异感法定位、神经刺激仪定位两类形式的手术麻醉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具体内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选入的调研目标都是为腋路、肌间沟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实行择期手术治疗病例,有患者64例,选入时间是2021年6月至2022年11月。
根据单双形式对其做有效分组,对照组为单数患者,确定男性病例是30例,其余为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77岁以下。
观察组为双数病例,全部患者是男性病例,患者年龄不超过76岁,此次主要以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确定是Ⅰ-Ⅱ级,主要对研究目标相关资料、身体状况、治疗手段等调研,无对比意义(P>0.05)。
1.2观察指标对所有患者的穿刺数量、阻滞所使用时间、阻滞起效时间、手术时间、阻滞效果和不良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
1.3排除标准伴有非常严重的系统病症患者;功能为早期失代偿情况患者;是否实行手术,患者有生命安全风险;患侧以往上肢有神经损伤情况;锁骨骨折同时有神经损伤者;严重感染患者;凝血病症患者。
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阻滞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推注局部麻醉药 , 总量 2 5~3 r 。此法对血流动力学有一定的 Ol a 影 响, 还有硬膜外血肿形成等并发症 的发生。 1 . 腰 一硬联合麻醉 .3 2 硬膜外穿刺成功后 置管前 , 采用 “ 内 针 针”法 ,用 2 G脊麻针通过硬膜外穿刺针管腔行蛛 网膜下腔穿 5 刺, 见脑脊液流 出后 , 先将 2~ m 3 I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 , 退出 脊麻 针 ,通过硬膜外穿刺针置入硬膜外导管 ,行连续硬膜外麻 醉。此法 易致血压下降 , 平面升高还可产生心动过缓 、 呼吸抑制。
・
临床 研究 ・
20 年 1 09 月第 4 卷第 3 7 期
神 刺 器 位 经 滞 骨科 术 的 用 经 激 定 神 阻 在 手 中 应
牛 宪英
( 山东省莱 阳市 中医医院 , 山东莱 阳 2 5 0 ) 6 2 0 【 摘要】目的 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阻滞麻醉用 于下肢手术 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 法 9 O例 A A I级或 I 级接受下肢骨折 S I I I 切开复位 内固定手术的病人 , 随机均分为连续硬 膜外麻醉组 ( A组 )腰 一硬联合组( S A组 )神经刺激器定位 神经阻滞 E 、 CE 、 组( S N A组 )分别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 , 腰麻加硬膜外联合麻醉和神经 刺激器定位股神经加坐骨神经麻醉 。观察三组局麻 药用量 、 感觉阻滞起效时 间、 阻滞平 面、 阻滞 完善 时间、 手术区域麻 醉效果 ( 、 中 、 优 良、 失败 )血液动力学变化及术后 自行排 、 尿时间。结果 N A组麻醉用药量明显少于 E S A组 , 麻醉阻滞平面明显低 于 C E S A和 E A组且满足手术要求。N A对血液动 S
1 观察项 目 3
本组 9 患者 , 5 0例 男 6例 , 3 女 4例 , S 或 I 级 , AAI I I I 年龄
研究超声引导与神经刺激仪定位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价值
研究超声引导与神经刺激仪定位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研究在臂丛神经阻滞定位中应用神经刺激仪和超声引导技术的效果。
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需对手、前臂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按照操作方法分为刺激仪组和超声联合刺激仪组,分析两组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刺激仪组、超声联合刺激仪组总有效率为83.33%、100%(P<0.05);刺激仪组、超声联合刺激仪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3.33%、3.33% (P<0.05)。
结论:在臂丛神经阻滞定位中联合应用神经刺激仪和超声引导技术,阻滞效果好,并发症少,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神经刺激仪;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定位;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2-0082-02采用盲探式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需要医生在寻找异感过程中进行反复操作[1]。
特别是对于不配合、解剖标志不明、过度肥胖的手术者来说,要想实现准确的阻滞定位具有一定的难度,甚至会神经阻滞失败[2]。
一旦失败,就需要添加辅助药物或更改麻醉法才能为患者完成手术,这不仅对患者造成了更大的创伤,也会增加医疗费用[3]。
本文主要探讨在臂丛神经阻滞定位中联合应用神经刺激仪和超声引导技术定位的临床价值,现作如下报告:1.资料与麻醉方法1.1 临床资料从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需对手、前臂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手术者均采用臂丛神经阻滞法进行麻醉,按照操作方法分为刺激仪组和超声联合刺激仪组,每组60例。
刺激仪组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在19~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5±2.66)岁;对该组应用神经刺激仪实施麻醉。
超声联合刺激仪组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为21~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5±2.28)岁;该组应用神经刺激仪联合超声引导实施麻醉,两组手术者在年龄、性别及手术方法等方面无较大差异(P>0.05)。
神经刺激仪用于臂丛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
神经刺激仪用于臂丛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发表时间:2014-05-12T11:18:18.9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期供稿作者:贾俐群王永丽李孟赵斌[导读]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为临床手术经常使用的麻醉方法之一,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麻醉成功的关键在于对于患者周围神经的准确定位[1]。
贾俐群王永丽李孟赵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9医院麻醉科 261041)【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用于臂丛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
方法:利用病例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2月66例拟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方法分成2个组,每组各33例患者。
其中观察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异感定位,两组患者采用的局麻药均为0.75%罗哌卡因和2%利多卡因混合液20毫升。
结果:观察组患者中麻醉效果优良患者31例(阻滞麻醉成功率93.94%),对照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患者25例(阻滞麻醉成功率75.76%),观察组患者阻滞麻醉成功率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阻滞麻醉成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应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异感定位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要更加准确,阻滞麻醉成功率高。
【关键词】神经刺激仪异感定位臂丛阻滞麻醉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189-02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为临床手术经常使用的麻醉方法之一,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麻醉成功的关键在于对于患者周围神经的准确定位[1]。
为了进一步探讨神经刺激仪用于臂丛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利用病例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2月66例拟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在就将分析探讨的临床护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人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2月66例拟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为35例,女性患者为31例,年龄跨度为18-70岁,平均年龄为(43.6±4.7)岁。
神经刺激仪在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分析
神经刺激仪在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刺激仪在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3月收治的98例上肢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
观察组采取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实行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给予异感定位,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的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为(3.2±0.6)min,麻醉的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的麻醉起效时间为(11.3±1.3)min,麻醉的总有效率为83.67%,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两组患者VAS痛觉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神经刺激仪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中,能够降低对血管神经的损伤,且操作简单、有效,可保证麻醉的质量,促使麻醉医生实行准确的定位,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神经刺激仪;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应用效果上肢手术应用臂丛神经阻滞,为手术麻醉的主要方式,手术的成功率与四周的神经定位情况有直接的联系[1]。
以往的异感方式主要与患者是否能够在第一时间说出异感的位置有关,同时与患者合作情况、麻醉医生操作情况有较大的联系。
对于肥胖患者来讲,其比较容易产生失败的情况,或是阻滞不全的状况[2]。
随着神经刺激仪的广泛应用,同时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本次研究,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98例上肢手术患者,探究神经刺激仪在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效果,现进行具体的报道。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3月收治的98例上肢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
观察组包括男34例,女15例;年龄为18~54岁,平均(36.4±3.5)岁。
对照组包括男36例,女13例;年龄为20~52岁,平均(36.5±3.7)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但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神经阻滞在骨科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神经阻滞在骨科下肢手术中的应用目的探究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连续神经阻滞在骨科下肢手术中应用的效果与安全性。
方法对150例下肢手术患者,在神经刺激仪引导,行腰丛、坐骨神经、股神经联合阻滞,观察不同时间患者心率、血压变化和麻醉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患者在连续神经阻滞前后的心率、血压变化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8例患者出现阻滞问题,予以少量咪达唑仑及芬太尼后可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失败病例。
结论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神经阻滞可推广应用于骨科下肢手术的临床麻醉中。
标签:神经刺激仪;连续神经阻滞;骨科下肢手术我院骨科在2013~2014年,对150例下肢手术患者(手术切口位于股骨干中段以下)实施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连续神经阻滞的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为2013~2014年我院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共计150例,所有患者均不具有腰丛、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禁忌证;其中男性85例,女性65例,年龄20~75岁,ASAI-III级。
1.2仪器与药品神经刺激仪(StimuplexHNS11,德国BRAUN公司):刺激频率2 Hz,脉冲时间0.1 ms,初始电流1 mA;刺激针(20G绝缘针、45 mm);麻醉药物:均为1%利多卡因及0.5%罗哌卡因;芬太尼、咪达唑仑注射液。
1.3方法行坐骨神经、腰丛神经、股神经联合阻滞。
所有患者术前常规禁食,进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开放静脉,根据患者病情,予以少量芬太尼和咪达唑仑行麻醉诱导并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常规消毒、铺单后开始麻醉操作;当阈电流位于0.25 mA左右出现肌肉收缩效应时,表明刺激针头成功接近该神经,回抽无血后注入局部麻药即可。
1.3.1腰丛神经阻滞取患者患肢向上侧卧,屈膝收腹后,以髂嵴最高点连线与脊柱棘突连线交点为准,向阻滞外侧5 cm处作为穿刺点;以1%利多卡因完成局部下组织浸润;将刺激针与神经刺激仪相连,设定初始电流为1 mA;轻缓垂直进针接触第四腰椎横突,徐缓退针再向头端进针至滑过横突,若清晰股四头肌颤搐表明针尖已紧邻神经;逐步减小阈电流强度位于0.3~0.4 mA后仍出现肌颤情况,给予初始剂量:10 mL 1%利多卡因和15 mL 0.5%罗哌卡因。
观察神经刺激仪在联合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
程 中屏气 , 屏气 时保持胸 腹部 静止不 动。通 常采用两 种屏气 方式 , 即自 主式屏 气和捏 鼻式屏 气。捏鼻式 屏气是训 练时患 者 自己配 合 或 由陪 护 人帮 助 捏鼻 , 屏气 成 功 率 较高 。本 组 7 2 1 例全部采用这种屏气方式 来控制 呼吸 , 其 中有 3 3例患者
者和家人的完 全配合 , 就能保证双源 C T的冠状动脉成像数据 的成功采集。 本组结果表 明 , 捏鼻 式屏气 减少 了准备过 程中呼吸训 练 次数 , 缩短了呼吸训 练时 间。当患者完 全配合 时为避免 扫描 时屏气不 良、 或患者不 能进行语 言沟通、 或病 情较重不能 自己 完全屏住气但能理 解屏气 含义 、 或患者 状况 不错但对屏气 把 握性不强 等情形 , 选择 由自己或 家人 帮助采用捏鼻式屏气 , 就
为评价标准 , 同时观 察采集 同步的心 电图排除 心电异常 引起 的错层后 , 其他指标平滑连贯为呼吸控 制 良好 , 其 中有一个指 标横断错层为呼吸控制不 良。
2 结 果
唇合拢困难等病情较重者 , 难 自主控制执行呼 吸指令 , 需对患 者和陪护人解 释 , 经多次反复训练才能理解配合 , 结果为屏气 效果不 良, 出现冠脉分支 、 胸壁表面皮肤 和肺 底动脉不连贯等 截断性伪影。
律不齐 引起的截断伪影 ) , 图像显示 为胸壁 表面皮肤 不连贯 , 相应层面的冠脉 分支 及肺 底动脉 表现 为一 次 和多次 错层 伪 影, 捏鼻式屏气控制呼吸成功率 占 9 4 . 6 8 %( 5 8 8 / 6 2 1 ) 。
神经刺激器提高超声引导下的腋路臂丛阻滞成功率
神经刺激器提高超声引导下的腋路臂丛阻滞成功率张大志王庚王晓琳李玉锦张文超杨晓宇【摘要】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器联合超声引导与单独使用超声引导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影响。
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100):超声组(U组)和神经刺激器联合超声组(NU组)。
神经阻滞顺序均为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和肌皮神经,每根神经使用0.5%罗哌卡因10ml进行阻滞。
改变针尖位置,靠近神经束并注药,直至所有神经均被浸润。
记录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和肌皮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并评价其阻滞成功率。
结果U组桡神经、尺神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较NU组长(P<0.05)。
两组各神经阻滞成功率差异没有显著性,但在U组4根神经均阻滞成功率为93%,而NU组为100%,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神经刺激器提高超声引导下的腋路臂丛阻滞成功率。
【关键词】罗哌卡因;超声引导;神经刺激器;腋路臂丛Nerve stimulator improved the success rate of ultrasound-guided approach in axillary brachial plexus blockZhang Da-zhi,Wang Geng, Wang Xiao-ling, Li Yu-jin, Zhang Wen-chao, Yang Xiao-yu..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Beijing Ji Shuitan hospital, Beijing 100035,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efficacy of ultrasound –guided alone with nerve stimulator combined ultrasound –guided technique in axillary brachial plexus block.Methods20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into two groups with 100 cases each, U group: ultrasound –guided alone and NU group: nerve stimulator combined ultrasound –guided. Nerve blocks were performed in the same order: radial, ulnar, median, and musculocutaneous, using 0.5% ropivacaine 10ml, respectively. Needle position was adjusted to provide circumferential spread of local anaesthetic around each nerve. The onset time of sensory blockade of radial, ulnar, median, and musculocutaneous nerves and the efficacy of block were recorded. Results The onset time of radial and ulnar nerves sensory blockade in the NU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in the U group(P<0.05). The success rate of sensory blockade of radial, ulnar, median, and musculocutaneous nerves in the NU group was not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U group. The success rate of brachial plexus block was 100% in NU group,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in U group (93%) significantly(P<0.05). Conclusion Nerve stimulator improved the success rate of ultrasound-guided approach in axillary brachial plexus block.【Key words】ropivacaine, ultrasound machines , nerve stimulator, axillary brachial plexus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因其操作方便、安全性高而成为手及前臂部位手术最常用的臂丛阻滞入路[1]。
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手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手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7-06-21T11:12:11.0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6期作者:黄宏明[导读] 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手外科手术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定程度的延长了麻醉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江苏省启东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启东 226200)【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手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外科自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需要行手部或者前臂手术的患者3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实验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
对比两组患者穿刺后的起效时间以及持续时间。
结果:实验组起效时间以及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手外科手术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定程度的延长了麻醉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神经刺激器引导;臂丛神经阻滞;手外科手术【中图分类号】R6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6-0194-02臂丛神经阻滞是临床上对于颈肩部手术以及上肢手术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
当前临床上对于手外科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有传统臂丛神经阻滞、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以及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等。
据调查显示: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比其他方法好,但在基层医院不能实现,所以在手外科手术中,采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取得的效果更为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1]。
为此随机抽取我院外科自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需要行手部或者前臂手术的患者30例进行研究,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外科自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需要行手部或者前臂手术的患者3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
探讨神经刺激仪应用在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
探讨神经刺激仪应用在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发表时间:2016-05-18T13:05:48.1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1期作者:唐毅杨红梅夏炳春[导读] 大竹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四川达州 635100)不仅可以提升患者阻滞成功几率,而且还能避免出现并发症,是提升患者手术效果的重要保证,可推广。
唐毅杨红梅夏炳春(大竹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四川达州 635100)【摘要】目的:评价神经刺激仪应用在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
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麻醉科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接收的41例上肢手术患者(治疗组),同期选择41例上肢手术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所有入选患者术中均接受臂丛神经阻滞方案,但治疗组加用神经刺激仪,对比2组麻醉效果。
结果:所有入选患者都已完成手术,治疗组阻滞成功率92.68%,对照组63.41%,对比发现有差距(P<0.05)。
结论:对于上肢手术患者,在臂丛神经阻滞环节应用神经刺激仪可以取得显著麻醉效果,可推广。
【关键词】上肢手术;神经刺激仪;臂丛神经阻滞;阻滞成功率;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1-0106-02上肢手术操作中,为进一步提升手术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往往需要进行臂丛神经阻滞,而为了提升阻滞定位的精准性,提升神经刺激仪应用效果非常关键。
因此,研究中笔者选择41例上肢手术患者进行重点分析,同期选择41例上肢手术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术中分别予以不同麻醉方案,并对所有入选患者麻醉效果进行评定,重点总结提升患者麻醉效果的麻醉方法,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案1.1 临床资料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麻醉科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接收的41例上肢手术患者(治疗组)。
患者年龄结构:最大59岁,最小20岁,中位值(34±7.25)岁;患者性别构成:男性患者共有25例,女性患者共有16例。
比较超声引导和神经刺激仪定位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
比较超声引导和神经刺激仪定位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和神经刺激仪定位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择期上肢手术治疗的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3例患者,研究组24例患者。
对照组采用神经刺激仪定位穿刺,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穿刺,对两组患者的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对照组的优良率为65.2%,研究组的优良率为83.3%,83.3%>65.2%,研究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的并发率为13.1%,研究组的并发率为4.1%,研究组的并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臂丛神经阻滞中采用超声引导穿刺形式,其效果更明显,定位比较准确,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臂丛神经阻滞臂丛神经阻滞(Brachial Plexus Block Anes-thesia)指的是将局部麻醉药物采用穿刺的形式注入到臂丛神经干周围,使组织周围的神经支配区域产生神经传导阻滞,在临床研究中比较常见,多是应用于手臂手术中。
为了探究超声引导和神经刺激仪定位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择期上肢手术治疗的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3例患者,研究组24例患者。
对照组采用神经刺激仪定位穿刺,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穿刺,对两组患者的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详细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择期上肢手术治疗的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3例患者,研究组24例患者。
对照组中男13例,女10例,患者年龄在20-61岁,平均年龄(40.2±10.5)岁。
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138例进行小儿上肢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9例。
研究组使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方法对患儿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前(T1)、手术切皮时(T2)、手术开始后30 min (T3)的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并记录两组氯胺酮的使用剂量、麻醉效果及苏醒质量。
结果对照组T1时MAP(66.54±10.21)mm Hg(1 mm Hg=0.133 kPa)、HR(111.21±12.3)次/min,T2时MAP(74.29±9.14)mm Hg、HR(123.69±17.22)次/min,T3时MAP (74.83±8.35)mm Hg、HR(123.76±12.96)次/min;研究组T1时MAP(66.31±8.21)mm Hg、HR(112.73±16.22)次/min,T2时MAP(66.17±7.91)mm Hg、HR(108.62±17.42)次/min,T3时MAP(65.17±4.67)mm Hg、HR(110.57±15.26)次/min;两组T1时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2、T3时MAP、HR较本组T1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T2、T3时MAP、HR较本组T1时明显升高(P<0.05);同时,对照组T2、T3时MAP、HR均较同时期的研究组明显升高(P<0.05)。
研究组氯胺酮用量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出现时间晚于对照组,且术中体动、苏醒时躁动、术后嗜睡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神经刺激仪在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传统神经阻滞方式是一种盲目式操作,容易造成麻醉失败 或者阻滞不全的现象,对后续手术造成干扰,需要追加麻醉药 物,往往会加剧不良反应的发生。神经刺激仪通过刺激周围神 经干对阻滞平面进行一个直接的定位,可以在保持患者意识清 醒前提下进行 操 作,还 未 到 达 神 经 干 就 会 出 现 相 应 的 运 动 反 应,故不会损伤神经干,相连的穿刺针还能更方便的注射麻醉 药物,各 项 优 势 让 其 在 临 床 上 的 应 用 越 发 广 泛[1],在 坐 骨 神 经、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上肢手术臂丛神经、下肢手术股神经 阻滞等多方面均有应用。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神经刺激仪下 和传统方式下对行臂丛神经阻滞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和安全 性,以期为更安全有效的麻醉提供临床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4 年 1 月 - 2016 年 5 月行臂丛 神经阻滞手术患者 140 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70 例。研究组男 41 例,女 29 例; 年龄 19 ~ 72( 45. 6 ± 5. 6) ; 对照 组男 43 例,女 27 例; 年龄 21 ~ 75( 45. 9 ± 6. 1) ,2 组性别、年龄 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与排除标准[2-3] 纳入标准: ( 1) 需要进行臂丛神经 阻滞手术者; ( 2) 均已被告知本次科研的目的、方法及参与意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erve stimulator in the nerve block. Methods 140 patients with brachial plexus block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of 70 cases. The study group under the guidance of nerve stimulator anesthesia,the control group using the traditional way of anesthesia. Two groups use the same anesthetics,ropivacaine + lidocaine. The time of onset,the time of operation,the VAS score,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nset time of blockade and 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 significantly( P < 0. 05) . The VAS score and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 significantly( P < 0. 05) . Conclusion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way,nerve stimulator in nerve block can shorten the preparation time and onset time,can produce effects around the nerve stem,not hurt the nerve,increased the anesthetic effect and safety,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神经刺激仪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AbtatO jc v : os d ec ncl f c o t m su rroebaha peu l kg i db ev t ua s c : bet e T u y h l i f t fne ucl gov reil lxs o ud ynre i l— r i t t i aee i r a bc e sm
w s .7 % r i cie eut: w nye h ae eesces l nG op I( 3 3 )ad2 ae r pl a 3 5 o v a .R sl T et-i t ssw r ucsf ru 9 . % 0 pa n s g c ui n 1cssi Go n u I (0 ) hr w srm ral df rnebtentetogop .C nls n Itr ucl g oebaha p x s lc 7 % .T ee a e akbe ie c e e ru s o c i : nem sua r v rc i l u ok fe w h w uo ro l e b
泰
J OURNAL OF T S AI HAN ME CAL COL GE Vo. No 7 2 0 DI LE 131 . 01
山
医
学
院
学
报
51 5
神经刺激仪在臂丛神 经阻滞 麻醉中的应 用
陈 延 页 ( 锡市 手外科医院 , 无 江苏 无锡 2 40 ) 10 1
感, 遇到肥 胖解 剖标 志 不清及 不 合作 患者 时 , 阻滞 不
全及麻 醉 失败 时有 发 生 , 至 需 增 加 局 麻 药量 或辅 甚
助药 物而 增 加 副作 用 的发 生 率 … 。应 用 神 经 刺 激 仪 辅助 定位 实施 肌 间 沟 臂丛 神 经 阻滞 麻 醉 , 以提 可
麻醉学-神经刺激仪在区域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正中神经为腕部桡侧屈肌收缩和屈经引起手伸肌收缩;
肌皮神经诱发肱二头肌收缩。
下肢各支神经受电流刺激时的临床表现
股神经 为股四头肌出现收缩,伴有膝盖的跳动
坐骨神经为腓肠肌收缩,伴有足跖屈或背屈
神经刺激法用于区域阻滞的优点
早在1946年Ansbro即有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的报道。目前此项技术已较为成熟。
已有一种可以置入导管的神经刺激针在临床使用。
方法是:先以神经刺激电流确定套管针已达所需阻滞的神经部位,将穿刺针撤去留下套管,再将导管置入拟阻滞的部位,操作即告完成。
连续外周神经阻滞可以单独在手术中使用,也可与全麻联合应用。
神经刺激法用于区域阻滞的优点
阻滞成功的指标客观、明确;
适用于无法准确说明异感的病人;
减少病人的不适感;
提高阻滞成功率;
减少神经损伤。
高危病人(ASAIII-IV级)难以承受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其他麻醉方式风险高;
新技术提高了麻醉成功率和安全性;
加快手术和医院周转的需要;
符合医疗费用紧缩的需要;
如仍有收缩反应则注入局麻药。
臂丛神经阻滞
腰丛神经阻滞
坐骨神经阻滞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椎旁神经阻滞
高危病人(ASAIII-IV级)难以承受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其他麻醉方式风险高;
新技术提高了麻醉成功率和安全性;
加快手术和医院周转的需要;
符合医疗费用紧缩的需要;
对疼痛的研究,人口老年化
?老年人手术比例逐年增加
麻醉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腰肌间隙阻滞的副作用/并发症
不典型的双侧阻滞(硬膜外麻醉样作用)、鞘内注射导致双侧麻醉平面过高。坐骨神经近端阻滞无特殊的并发症。共同的副作用/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附近的感染、血肿或神经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肘部神经阻滞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姚卫贵骆小花尉永鹏张锦明李双弟张强马芳芳甄强林
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年第07期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神经阻滞法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组共采用病例62例,应用B·Braun公司Stimuplex神经刺激仪及22G绝缘针,局麻药使用0.3%~0.5%盐酸罗哌卡因和1%~2%盐酸利多卡因。
以初始电流1mA在神经定位点穿刺,引出效应肌群颤搐后将刺激电流调小至0.2mA~0.3mA仍有明显肌肉颤搐时注入预定容量的局麻药。
结果:62例患者肘部神经阻滞效果优者60例,效果良者2例,优良率100%。
结论: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肘部神经阻滞,效果确实可靠,对于前臂手术,能提高阻滞成功率和精准度,并且非常适合于初学者,有客观的注药指征和效果评价。
与传统肌间沟入路和腋路相比,其用药量小,并发症少,对患者功能影响轻微,适合于老年、单纯小臂或手部骨折等手术以及凝血功能相对较差患者,值得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神经刺激仪;肘部;神经阻滞术
肘部神经阻滞术,由于定位不清,神经走行没有神经鞘膜包裹,传统方法阻滞时与腋路、肌间沟径路不尽相同,故而临床常很少采用,多被腋路和肌间沟所代替[1]。
由于近几年来神经刺激仪广泛用于神经阻滞术,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也逐渐成为一种现实可行的方法[2],受此启发,本研究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进行肘入路神经阻滞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实施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肘部神经阻滞上肢手术62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7例,女25例,年龄11~59岁。
手术包括桡骨骨折、尺骨骨折、掌骨骨折、指骨骨折、腱鞘囊肿及清创缝合术。
所有病例效果全部满意,术中血压、脉搏平稳,麻醉成功。
1.2 麻醉方法
1.2.1 器械及药品 Stimuplex神经刺激仪(B·Braun公司)及120mm的22G绝缘针和50mm 的22G绝缘针;灭菌神经阻滞麻醉包。
1.2.2 定位及方法术前禁食并常规监测体征。
开放静脉,半小时内以10mL/kg静脉输注林格氏液。
然后以6~8ml/kg/h维持术中输液,根据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调整输液量。
神经刺激器参数如下:初始电流:1mA;脉冲时间:0.1ms;脉冲频率:1Hz。
1)肘部正中神经阻滞:先在肘横纹水平、肱骨内上髁水平划一横线,在此线上触摸到肱动脉搏动,在搏动点的内侧,紧贴动脉搏动点为进针点,常规消毒皮肤,在上述定位点先以1%利多卡因局麻,再缓慢推进神经刺激穿刺针,直至患肢出现随电流频率明显抽动的征象为止,固定穿刺针,缓慢将电流强度调小,当阈电流调为0.2~0.3mA时仍能引出效应肌肉收缩时,表明刺激针头已接近该神经,回抽无血后注入局麻药5ml,将刺激电流调整成1.0mA,肌肉收缩消失,无不良反应,注入余量[3]。
注入0.3~0.5%罗哌卡因10~15ml。
2)肘部桡神经阻滞:定位在肘横纹水平、肱骨外上髁内侧1.5cm,消毒、穿刺及电流设置等与正中神经阻滞相同,引出动作为桡神经刺激动作(手腕桡屈),注入局麻药10~15ml。
3)肘部尺神经阻滞,在手臂背侧肱骨内上髁水平向内侧多可扪及尺神经,在此处以上述方法引出尺神经第4、5指的肌肉抽搐动作后注入局麻药10~15ml。
2 结果
本组62例患者,有60例神经阻滞效果满意,2例良好,总优良率100%,无一例发生局麻药中毒、过敏等副作用。
3 结论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神经阻滞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一种新的麻醉方法,它是在传统神经阻滞术的基础上引入神经刺激仪,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肘部神经阻滞术以神经刺激仪为引导,在肘部正中神经和桡神经通过的地方进行穿刺,客观调整穿刺针与神经的距离至适当范围后注入局麻药,从而达到麻醉的效果。
由于是在神经刺激仪的引导下,引出肌肉抽搐时刺激针与神经还有一定距离,刺激针对神经并没有物理性的直接损伤,故而大大减少了阻滞后的神经并发症。
同时,判断刺激针与神经的距离是依电流大小来客观评价,与传统方法凭操作者和受试者主观感觉来判断麻醉效果有本质区别,从而具有操作性强的优点[45]。
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肘部神经阻滞术,是我院首先开展的临床麻醉技能之一,与传统肌间沟、腋入路、锁骨上入路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
具体有以下几点:1)局麻药用量大大减少,由于是远端神经阻滞,局麻药需求较低,小容量、低浓度即可达到良好的效果。
2)操作表浅,神经刺激仪定位明确,成功率高。
由于是分支神经,所以在神经刺激仪引导时可明确引出正中神经拇、食指并指的动作和桡神经腕部桡屈的动作以及尺神经第4、5指肌肉抽搐的动作。
神经定位清晰,成功率高,尤其适合于低年资,臂丛阻滞经验不足的医生操作。
3)由于有上述优点,也可用于传统臂丛径路失败或效果欠佳时的补充、完善。
本研究中有4例为上肢远端骨折,先是采用肌间沟入路或腋入路,效果欠佳后加用了肘部正中和桡神经阻滞后,效果满意,顺利完成手术。
4)神经并发症大大减少[5]。
该项技术主要适用于前臂、掌部、指部的骨折和清创等手术,以及对腋路、肌间沟径路效果不佳的辅助。
本研究对62例上肢手术实施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肘部神经阻滞,结果显示,本组62例患者,有60例神经阻滞效果满意,2例良好,总优良率100%,无一例发生局麻药中毒、过敏等副作用。
综上所述,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肘部神经阻滞术可安全、满意地用于上肢远端手术的麻醉。
该项技术值得推广,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参考文献
[1] 王祥和,陈韬,张群英,等.相同剂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阻滞观察[J].东南国防医药,2010,12(03):200202.
[2] 唐毅,耿智隆,汪惠文.神经刺激仪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罗哌卡因半数有效浓度的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0,31(02):111113.
[3] 韩晓东,刘中砥.三种电流强度下神经刺激仪定位肌间沟臂丛阻滞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学术版),2008(Z1):5556.
[4] 吴志林,张小洺,孙宇.神经刺激仪与外周神经阻滞[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6,02(01):4447.
[5] 姚卫贵,王祥余,张锦明,等.神经刺激仪定位下神经阻滞634例体会[J].甘肃医药,2014,33(09):692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