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神经刺激仪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臂从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臂从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是一种非侵入性技术,能够减轻疼痛、缩短术后恢复期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本文将讨论超声引导下臂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是一种精确、安全、可重复性强的技术,通过超声仪可以实时观察神经位置和扫描神经区域,以准确注射麻醉药物。
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可用于上臂和前臂,包括桡神经、肱神经和正中神经。
下臂神经阻滞是较为常见的技术。
下臂神经阻滞可用于手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疼痛管理。
手术前的神经阻滞可以减轻手术后的疼痛且恢复更快。
手术后的神经阻滞可以帮助控制疼痛且在影响神经功能的情况下避免麻痹等不良反应。
下臂神经阻滞最常用于两种手术:前臂和手部手术和上臂手术。
前臂和手部手术范围广泛,包括腕管综合征、去除肿瘤、肘关节置换和骨折修复等。
这些手术通常需要在小范围内对神经进行阻滞,由于神经分支较多且位置复杂,因此超声引导下的阻滞技术是更好的选择。
而对于需要进行麻醉的上臂手术,如肩部或肘部的手术,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可以延长麻醉的持续时间,且降低对常规麻醉和镇静药物的需求量。
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还有其他优势。
首先,它可减少患者镇静药物的使用,从而减少镇静药物的副作用。
其次,与其他神经阻滞技术相比,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可减少对周边组织的损伤。
最重要的是,超声技术可以帮助确定深层神经位置,减少误注射的发生,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超声引导下臂神经阻滞适用于各种疾病和手术,具有医学价值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操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和实践,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经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疗效
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经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疗效目的观察在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经肌间沟入路行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分析。
方法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90例ASA为Ⅰ~Ⅱ级的上肢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组(A组)、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组(B组)、传统组(C 组),各组30例。
对三组患者进行麻醉穿刺操作时间、痛觉阻滞效应、运动阻滞Bromage改良法、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评价。
结果A组平均操作时间(4.7±0.9)min,B组为(3.5±0.7)min,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 组平均操作时间(6.8±4.7)min,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出现2例声音嘶哑,3例误穿血管,1例血肿;A组与B组痛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阻滞完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B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注药后15min、30min,A组和B组运动阻滞程度3级、4级、5级总例数明显多于C组,C组与A组、B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麻醉优良率为100.00%,C组麻醉优良率73.33%,与A 组、B组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可以提高肌间沟臂丛阻滞的成功率,缩短神经痛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操作时间,加快运动阻滞程度,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analysis of ultrasound-guided joint nerve stimulator into the ditch by the muscles of the brachial plexus block. Methods With the method of prospective study,90 patients with ASA gradeⅠtoⅡtreated by upper extremity surgery were allocated to the ultrasound group(A),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nerve stimulator(group B)and the traditional group(group C)based on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30 cases in each group. anesthetized puncture operating time,pain blocking effects,motor block Bromage modified method,the anesthetic effect and adverse comment among patients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 average operating time of group A was (4.7±0.9)min,that in group B was (3.5±0.7)min,group A compared with group B,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average operating time of group C was (6.8 ± 4.7)min,i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compared with group A and group B,two cases of hoarseness appeared,three cases of misuse through blood vessels,one case of hematoma. The differences of onset time sensory block. block perfect time between the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the difference of complete block rate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indexes between group C and group A,group C and group B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1); total number of movement block 3,4,5 degree of group A and group B was higher than group C when 15min,30min after-injection,the differences of group C and group A,group C and group B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all indexes(P<0.05); anesthesia excellent rate of group A and group B was 100.00%,that of group C was 73.33%,compared with group A,group B,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 Conclusion Ultrasound-guided combined with nerve stimulator can improve joint between brachial plexus block success rate,shorten neuralgia sleep onset time of arrest,arrest perfect time,anesthesia time,accelerate motion degree block,and improve the safety of anesthesia,effectiveness,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Ultrasound guidance; Nerve stimulator; Interscalene; Brachial plexus; Upper extremity surgery表1 三组患者基线情况比较组别n 性别年龄(岁)体重(kg)手术部位男女上臂前部桡侧前部尺侧手部桡侧手部尺侧A组30 16 14 45.5±14.9 57.1±13.2 8 7 4 5 6B组30 15 15 44.7±15.3 56.3±14.6 7 5 5 6 7C组30 14 16 46.1±15.6 57.0±13.7 9 6 5 5 5臂丛神经阻滞入路多样,其中肌间沟入路已广泛用于上肢手术。
超声引导下臂从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臂从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指的是通过超声成像技术来引导神经阻滞技术的应用。
随着
超声成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开始使用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技术来进行各
种手术和治疗,这种技术已经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神经阻滞技术。
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的过程中,医生会使用超声设备来观察和定位要阻滞的神经,然后使用注射器将药物注射到神经附近的位置。
通过这种方式,医生可以定位神经较准确
地注射药物,从而达到治疗和缓解疼痛的目的。
1. 上肢骨折后疼痛
在一些上肢骨折后的患者中,由于受伤造成的疼痛非常剧烈,患者很难忍受。
这时使
用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技术可以减轻疼痛,并在手术前或手术后的复原期间帮助患者
恢复正常活动。
2. 肩关节手术后疼痛
肩关节手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疼痛,手臂活动受到限制,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
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技术可以减轻疼痛,提高手臂的活动度,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到正常活动。
肱骨头骨折后疼痛是患者很难忍受的一种痛苦,这也是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技术
的一种非常好的应用。
通过使用超声设备,医生可以精确定位神经,并将药物注射到神经
附近。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减轻疼痛,帮助患者恢复正常活动。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
患者对于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 的满意度较高,因为它具有微创、 无痛、定位准确等优点,能够减轻 患者的痛苦和焦虑。
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与盲探法相比,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具有更高的成功率,能够更准确地定位神 经,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
与传统的注射器注射方法相比,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能够实时监测注射过程, 减少注射到血管和神经的风险。
适用于各种臂丛神经阻滞技术
超声引导不仅可以用于常见的肌间沟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还可以应 用于其他复杂阻滞技术,如颈路臂丛神经阻滞等。
前景广阔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将更加成熟和普 及,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进一步优化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方案
超声引导技术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常用的麻醉 方法,通过注射麻醉药物使臂丛 神经传导功能暂时或永久性阻断,
达到镇痛效果。
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臂丛神经阻滞, 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臂丛神经 的位置和走行,以及周围组织的
毗邻关系。
通过超声引导技术,医生可以更 加准确地定位臂丛神经,减少对 周围血管和神经的损伤,提高阻
研究不同药物配比、剂量和注射速度等对阻滞效果的影响,以寻找最 佳的麻醉方案。
探索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特殊病例中的…
如肥胖患者、颈椎疾病患者等,研究其在特殊病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 性。
加强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麻醉医生对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促 进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与传统的镇痛方法相比,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能够提供更为持久的镇痛效果, 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和副作用。
05
研究超声引导与神经刺激仪定位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价值
研究超声引导与神经刺激仪定位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研究在臂丛神经阻滞定位中应用神经刺激仪和超声引导技术的效果。
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需对手、前臂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按照操作方法分为刺激仪组和超声联合刺激仪组,分析两组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刺激仪组、超声联合刺激仪组总有效率为83.33%、100%(P<0.05);刺激仪组、超声联合刺激仪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3.33%、3.33% (P<0.05)。
结论:在臂丛神经阻滞定位中联合应用神经刺激仪和超声引导技术,阻滞效果好,并发症少,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神经刺激仪;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定位;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2-0082-02采用盲探式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需要医生在寻找异感过程中进行反复操作[1]。
特别是对于不配合、解剖标志不明、过度肥胖的手术者来说,要想实现准确的阻滞定位具有一定的难度,甚至会神经阻滞失败[2]。
一旦失败,就需要添加辅助药物或更改麻醉法才能为患者完成手术,这不仅对患者造成了更大的创伤,也会增加医疗费用[3]。
本文主要探讨在臂丛神经阻滞定位中联合应用神经刺激仪和超声引导技术定位的临床价值,现作如下报告:1.资料与麻醉方法1.1 临床资料从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需对手、前臂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手术者均采用臂丛神经阻滞法进行麻醉,按照操作方法分为刺激仪组和超声联合刺激仪组,每组60例。
刺激仪组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在19~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5±2.66)岁;对该组应用神经刺激仪实施麻醉。
超声联合刺激仪组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为21~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5±2.28)岁;该组应用神经刺激仪联合超声引导实施麻醉,两组手术者在年龄、性别及手术方法等方面无较大差异(P>0.05)。
超声引导下臂从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臂从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应用技术,主要用于局部麻醉和疼痛管理。
该
技术通过使用超声波图像来定位和导引注射针的精确位置,以确保药物精确注射到目标神
经区域,从而实现局麻和疼痛管理的效果。
超声弹性成像是一种基于机械波原理的成像技术。
声波通过软组织传播时会发生衰减
和散射。
利用声波与不同组织的相互作用,可以得到组织的声速、衰减系数和声阻抗等信息,进而可以生成图像。
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中,医生使用超声探头将声波传输到体内,然后观察和分析这些声波的散射和衰减情况,从而获取神经和周围组织结构的图像。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具有以下优点。
相比传统的盲目注射技术,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可以提高麻醉和疼痛管理的准确性。
通过观察和分析超声图像,医生可以精确定位神经和
周围组织的结构,避免误伤或误注射。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并发
症的发生。
由于可以精确注射药物到目标神经区域,患者的疼痛感和并发症的风险降低。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提高医生的操作便捷性。
使用超声探头可以直观地观察神经结构
和药物的散布情况,有助于医生进行准确的导引和控制。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应用技术,可以提高局麻和疼痛管理的准确性
和安全性。
该技术在手术和疼痛管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舒适度有着重
要的影响。
超声引导技术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HU ANG e — i CHEN a — h n LI W n— b n Yu n— s e g A0Ga — i g ea o— q n l t
p e e n t etme whih,t e tc n q e c mp r d wi wo g o fp t n s h n e st e d t n e t e ie t e e fc ,t e a a s h sa S C E Sr to l t s i h i c h e h iu o a e t t r up o a i t i d r o n e o a a s h tz h fe t h n e t e i U C S a i , h e t e c mp ia i n h o l t .Th e u tA r u o c o ers l g o p c mp e e h i ih h n e st e d t e s o ti r u lt st e t mewh c i d r o n e o b h r n B g o p;A r u fa a she i U C S a i g o po n e t saS C E Sr t o,t ea a s h n e— t e i fe t h o h sa e f c ,t e c mp ia i n a d B g o p c mp r h i e e c o h v h in fc n e l to n r u o a e t e d f r n e t a e t e s iia c ,A r u f a a s h sas S C E S r t c f g g o p o n e t e i U C S a i o,t e a a s h sa h n e t e i e fc u p s g o p,A r u fa a s h sac mp ia in f r t n r t b i u l ss o ti r u .A o l so u e s nc g ia c r c u fe ts r a sB r u go po n e t ei o l to o ma i a eo vo sy i h r n B g o p c o c ncu in s p r o i ud n ea m l mp o e v i d r ,c n e h n et ea c r c ih h n e s e u e h p r t g tme p e su h fe ts e d,r d c st e c mp ia i n fn r eh n e s a n a c h c u a y wh c i d r ,r d c st eo e a i i ,s e d p t ee f c p e n e u e h o l t .W h l h c o i te e d si c nh n e n l h n e o s mma in r t o o i c e s h o it t n e a c me twi i d rc n u l to a en t n r a et ec mp ia i n f r t n r t ,wi eo ek n a e ,e fc i eci ia p r t e t l to o ma i a e c o l b n i d i s f r fe tv l c l e a i l s n o v t c n lg . e h oo y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136
2019.0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临床经验
表 1:两组患者的麻醉操作时间、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与麻醉药物应用剂量比较( )
组别
对照组(n=48) 观察组(n=48)
t P
麻醉操作时间(min)
5.8±1.5 10.1±2.6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改善患者的痰湿 型体质,加大对活血化瘀法的应用力度, 其效力已经得到临床医学界广大学者的证 实。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组患者 相比,活血化瘀法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 率较低,持续时间较短,证明采用中医活 血化瘀法的价值得到了充分验证,可将其 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过程中。
4 结论
综上所述,应将活血化瘀法作为冠心 病心绞痛的主要治疗干预方法,降低心绞 痛的发生频率,缩短心绞痛发作的持续时 间,提升疾病治疗效果。
<< 上接 135 页
该疾病的关键所在。有学者指出,活血化 瘀方治疗的根本在于提升患者的心肌代谢 能力,实现对患者局部血液微循环的改善, 从而促进粥样斑块的迅速消退。
近几年,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冠心病心绞痛治疗药物的类型也呈现多样 化的特点,β 受体阻断剂和钙离子拮抗剂 不断被应用于该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但由于冠心病心绞痛多发生于老年群体, 对西药的耐受性不佳,容易产生较多的不 良反应,若长期为其应用该药物,容易对 患者机体造成损伤,因此,发挥中药处方 的价值显得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欧阳宇 . 中医活血化瘀汤联合倍他乐
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36(03):76-77. [2] 石 文 帅 . 中 医 活 血 化 瘀 法 治 疗 冠 心 病 心 绞 痛 的 临 床 观 察 [J]. 北 方 药 学 ,2013,10(02):54-55. [3] 周红英 . 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 痛 的 临 床 观 察 [J]. 求 医 问 药 ( 下 半 月 ),2012,10(05):587-588.
超声引导定位技术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解析
超声引导定位技术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解析1 / 1超声引导定位技术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崔旭蕾徐仲煌罗爱伦任洪智100730黄宇光郭向阳目的 通过超声引导辅助神经刺激器或单纯应用经刺激器进行肌间沟臂丛阻滞, 比较两种方法的操作时间、阻滞效果以及平安性。
方法选择 ASA Ⅰ~Ⅱ,年龄16~ 78 岁,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40 例,随机分入US组〔超声定位+神经刺激器组〕和NS组〔解剖定位+神经刺激器组〕,每组 20 例。
US 组先通过便携式超声定位仪〔Sonosite iLOOK-25 Personal Imaging Tool 〕对臂丛神经进行定位,再在超声图像的引导下调整进针角度及深度,直至刺激针接触到目标神经。
NS组先通过体表解剖标记进行定位,再通过“盲探〞找到神经。
两组均以刺激器电流强度降至~ 0.35mA 时仍能看到肌颤为找到目标神经的标准,确认刺激针未误入血管、未刺入神经束内后注入 0.5%罗哌卡因 30ml 。
分别记录穿刺针接触皮肤至找到目标神经所需时 间,和穿刺针接触皮肤至注药完毕所需时间〔完成操作所需时间〕 。
注药完毕后 30min 内每隔 5min 对上肢各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情况进行一次评价。
术中对手术区域阻滞效果进行评价,无需辅助用药,视为“优〞 ;需给予少量镇静、镇痛药,视为“良〞 ;需更改麻醉方式〔全麻〕 ,视为“阻滞失败〞 。
术后观察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
记录围术期与阻滞有关的各种并发症。
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手术区域分布情况无显著差异。
寻找目标神经所需 时间: US 组± 0.7min , NS 组±2.9min 〔P=0.0001,95%CI=1.8-4.5min 〕;完成操 作所需时间:US 组± 1.1min , NS 组± 3.5min 〔 P=0.0001,95%CI=1.8-5.1min 〕。
神经刺激仪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与神经刺激仪同时联合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比较
神经刺激仪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与神经刺激仪同时联合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比较【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刺激仪定位单独应用以及联合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择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30例。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痛觉阻滞效应、运动阻滞程度、不良反应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神经刺激仪同时联合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更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神经刺激仪;臂丛神经阻滞;超声引导;麻醉效果本院应用神经刺激仪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已有两年时间,该技术相比于传统盲探操作麻醉成功率明显更高[1]。
超声引导技术结合麻醉逐渐推广应用,但在我市经查新未见有相关的报导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联合应用神经刺激仪以及超声引导进行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以达到精准定位、提高阻滞成功率,为临床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择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
观察组有23例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年龄为18~72岁,平均年龄(52.22±4.34)岁;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为18~72岁,平均年龄(53.35±4.21)岁。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择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年龄在18周岁以上;精神状态良好,可进行正常沟通;积极配合研究,依从性较高;患者无明显手术禁忌症,可以耐受本次研究的手术治疗;患者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禁忌症。
本研究患者均签署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准许。
1.2方法1.2.1对照组开启神经刺激仪开关,将电流强度调节至 1.0mA,频率设置为1Hz,以肌间沟为入路进针,当上肢肌肉出现收缩反应时,将电流降至0.5mA,若肌肉收缩情况未消失,则表示已到达臂丛神经,此时注入麻药,完成麻醉[2]。
超声技术在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中的临床研究
超声技术在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中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上肢手术病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效果及安全性的研究。
方法拟在2016年3-10月期间我科室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行上肢手术病人87例,ASA Ⅰ-Ⅲ级,随机分为A组超声引导阻滞44例,B组为传统阻滞43例,局麻药为0.375%-0.6%盐酸左布比卡因注射液,剂量为5-20ml每个部位。
记录一次操作成功率并评价其阻滞完善率; 药物用量及评定手术全程的麻醉效果(优、良、差),记录并发症。
结果A组4个部位一次操作成功率98%,神经阻滞完善率均接近98%(P>0.05),穿刺过程中有1例误入血管,但并未注药液,2例穿刺时出现上肢异感,术后访视无严重并发症。
B组4个部位一次操作成功率30%,神经阻滞完善率均接近90%(P>0.05),穿刺过程中有15例误入血管,但并未注药液,30例穿刺时出现上肢异感,术后访视均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上肢手术病人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较传统方法下的阻滞效果更好,并发症更少,在我科室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超声引导;臂丛;神经传导阻滞;可视化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已应用上百年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实施神经阻滞多采用传统的阻滞方法。
传统的神经阻滞方法虽具有技术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毕竟是一种盲探式操作,仍以人体的解剖标志进行穿刺定位,以穿刺针触及神经时引发的异感来寻找神经,盲目性较大,且与医师的经验和熟练程度成正相关,成功率较低,同时易损伤神经、血管及药物入血引起局麻药中毒等严重的并发症。
对解剖标志不清或变异的患者,神经阻滞就更加困难,利用超声显像可直观地分辨出局部组织结构,并在其引导下可将穿刺针准确地置于靶神经旁,使局麻药充分地浸润神经。
超声波神经显像引导外周神经阻滞以其直观、方便、价廉、患者满意度高、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等优点在临床麻醉中应用逐渐增多[ 1 ] 。
本文就本科室目前超声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超声引导下联合神经刺激仪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联合神经刺激仪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8-10-10T16:54:15.120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6期作者:傅从良1 胡静1 周红梅2[导读] 结论:超声引导下联合神经刺激仪可以大大提高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1昆山康复医院江苏苏州 215300;2无锡市中医医院麻醉科江苏无锡 214001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联合神经刺激仪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于2017年11月--2018年04月,对我院收治的50例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手术患者展开分析,利用电脑将其随机划分为常规组(单用神经刺激仪操作)、研究组(超声引导下联合神经刺激仪操作),两组各25例。
结果:研究组阻滞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联合神经刺激仪可以大大提高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关键词: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臂丛神经阻滞;应用分析臂丛神经阻滞操作技术在临床中比较常用,传统操作需要利用针刺确定易感定位,这对于患者配合具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对医师的操作技能也具有较高的要求。
现如今,随着神经刺激仪的推广普及,使得臂丛神经阻滞更加准确、便捷,再加上超声技术的普及,使得外周神经阻滞效果发生了质的变化。
鉴于此,本文对我院收治的50例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手术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特此探讨了超声引导下联合神经刺激仪的应用效果。
现作如下报道: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0例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手术患者收治于2017年11月--2018年04月,利用电脑将其随机划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各25例。
均为上臂、手、上肢远端手术患者。
排除神经阻滞禁忌症者。
研究组中男性研究对象16例,女性研究对象9例,年龄23-57岁,平均(55.4±1.9)岁;常规组中男性研究对象15例,女性研究对象10例,年龄24-59岁,平均(55.6±1.7)岁。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
0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 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
05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 免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
06
遵循医生建议,进行适 当的康复训练
谢谢
超声引导臂丛神 经阻滞
目录
01.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的原理 02.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的适应症 03.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的注意事项
1
超声引导臂丛神 经阻滞的原理
超声成像技术
超声成像原理:利用超声波在组织中的传播 和反射,形成图像
超声成像设备:包括超声探头、超声波发生 器、图像处理系统等
3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 阻滞的注意事项
操作技巧
01
超声探头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探头,确保图像清晰
02
操作手法:轻柔操作,避免损伤神经
03
穿刺角度:选择合适的穿刺角度,提高成功率
04
实时监测:实时监测神经位置,确保阻滞效果
并发症预防
避免穿刺针误入血管, 导致气胸或血肿
避免穿刺针误入神经, 导致神经损伤
4
效果:有效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 量,减少药物依赖
其他适应症
01
肩关节疼痛:如肩周炎、肩袖 损伤等
03
腕关节疼痛:如腕管综合征、 腱鞘炎等
05
神经病理性疼痛:如带状疱疹后 神经痛、糖尿病性神经痛等
02
肘关节疼痛:如网球肘、高尔 夫球肘等
04
手部疼痛:如拇指腱鞘炎、手 指关节炎等
06
慢性疼痛:如慢性腰背痛、慢 性头痛等
超声成像技术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实 时引导穿刺针,提高穿刺准确性
超声成像技术的优势:无辐射、实时、可重 复、可定量测量
臂丛神经阻滞方法
比较超声引导和神经刺激仪定位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
比较超声引导和神经刺激仪定位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和神经刺激仪定位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择期上肢手术治疗的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3例患者,研究组24例患者。
对照组采用神经刺激仪定位穿刺,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穿刺,对两组患者的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对照组的优良率为65.2%,研究组的优良率为83.3%,83.3%>65.2%,研究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的并发率为13.1%,研究组的并发率为4.1%,研究组的并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臂丛神经阻滞中采用超声引导穿刺形式,其效果更明显,定位比较准确,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臂丛神经阻滞臂丛神经阻滞(Brachial Plexus Block Anes-thesia)指的是将局部麻醉药物采用穿刺的形式注入到臂丛神经干周围,使组织周围的神经支配区域产生神经传导阻滞,在临床研究中比较常见,多是应用于手臂手术中。
为了探究超声引导和神经刺激仪定位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择期上肢手术治疗的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3例患者,研究组24例患者。
对照组采用神经刺激仪定位穿刺,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穿刺,对两组患者的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详细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择期上肢手术治疗的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3例患者,研究组24例患者。
对照组中男13例,女10例,患者年龄在20-61岁,平均年龄(40.2±10.5)岁。
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325027 徐旭仲超声技术的进步和在麻醉领域的应用使外周神经阻滞的方式和质量发生根本性改变,高频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的准确性(1,2)和临床麻醉的成功率(3,4,5)已经得到肯定,超声在臂丛阻滞中的应用是最为成功的典范。
1978年L a Grange等(6)报道了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径路臂丛神经阻滞,采用超声多普勒探头先鉴别锁骨下动脉,在动脉旁注药。
但只有在90年代末出现高频超声探头后,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神经超声成像技术。
随着国内各大医院的该项工作开展,国内报道将逐渐增加。
超声波有特定的波长与频率,波长以声波的两个压力峰值距离表示,与穿透性相关。
频率用MHz表示,与分辨率相关。
根据能量守恒定理公式“E=f·e”,当频率提高时,波长便降低,即分辨率提高时,穿透性波长便降低。
高频率超声(>10MHz)可较好的显示神经结构(我们用的是10-14MHz),只有当神经结构位于表浅的位置(如臂丛神经),才能通过超声看到神经。
超声实时引导技术在臂丛阻滞的应用:双人操作,探头被置入无菌套内,主麻手探探头,扫描神经区域,使得、神经在轴平面成像,另一手持针在探头纵轴侧方进针,穿刺针沿着超声声束纵轴方向进入组织,整个穿刺针可在超声仪上获得完整显像,调整方向,直接到达神经点。
针尖接近神经,并穿破神经周围呈高回声的纤维膈时,助手注入局麻药5-7ml。
臂丛神经周围各种组织和穿刺针超声图像特征:①神经:横断面低回声,呈黑色,纵轴高回声,呈白色条带;②静脉:无回声,呈黑色,探头轻压呈压缩性改变;③动脉:无回声,呈黑色,但可搏动;④筋膜或纤维膈:高回声,呈白色;⑤肌肉:横断面低回声,呈黑色,纵轴高回声,呈白色条带;⑥肌腱:高回声,呈白色;⑦局麻药,无回声,呈黑色;⑧穿刺针高回声,呈白色,穿刺过程中可见针动态改变。
在超声图像上,可清晰地观察到局麻药注射扩散和神经束被推动的过程,可判断局麻药是否完全弥散至神经周围,局麻药的扩散很迅速,约在10-20秒后图像上局麻药已显示不清,神经分支之间往往存在纤维膈,单点注射常不能扩散整个臂丛神经,所以一般不在一个点注射全量,可重新调整穿刺针位置,到达另外较远或第一次注药没有药物扩散到的神经;再注射局麻药,甚至3-4点神经阻滞,可达到完整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臂从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臂从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超声引导下臂神经阻滞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应用技术,通过超声引导下精准定位下肢神经,准确、安全地给予局部麻醉作用。
本文将对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的原理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是一种通过超声影像技术,将神经结构和周围组织清晰可见,从而准确定位神经,并在其周围注射局部麻醉药物的临床应用技术。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可以提高穿刺准确率,减少损伤神经和血管的风险,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1. 下肢手术:如膝关节置换术、下肢骨折固定术等需要进行术中和术后镇痛的手术。
2. 临床诊断:对下肢疼痛的患者进行神经阻滞,可以准确地定位病变部位,为病因诊断提供帮助。
3. 疾病治疗:如下肢肿瘤的放射频射频消融术等需要进行镇痛的治疗。
1. 患者准备:在进行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准备,包括术前评估、术前讲解和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2. 超声影像:通过超声影像技术,可以清晰地看到下肢神经的位置和周围结构,帮助医生准确定位神经。
3. 局部麻醉:在确定神经位置后,医生可以精确地给予局部麻醉药物的注射,从而达到局部麻醉的效果。
4. 监测和观察:在进行神经阻滞后,需要对患者进行监测和观察,观察是否出现局部麻醉药物的毒性反应和局部感染等并发症。
1. 安全性: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可以准确定位神经,减少损伤神经和血管的风险,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3. 镇痛效果: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可以提供较好的镇痛效果,对于下肢手术和疼痛的管理具有积极的作用。
1. 医生技术:医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超声影像技术和神经阻滞技术,严格掌握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的操作要领。
2. 患者选择:对于患者全身情况不稳定的患者,对于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需要慎重考虑。
3. 并发症处理:对于出现局部麻醉药物的毒性反应、局部感染等并发症需要及时处理,采取相应的措施。
六、结语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是一种安全、精准、有效的临床应用技术,对于下肢手术和疼痛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低温小容量罗哌卡因行神经刺激仪联合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
低温小容量罗哌卡因行神经刺激仪联合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目的:研究低溫环境下使用小剂量罗哌卡因行神经刺激仪联合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3月收治的需行前臂及手部手术患者120例,采用双盲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Ⅰ组(室温组)、Ⅱ组(低温组)、Ⅲ组(低温小容量组),每组40例。
采用高频超声行腋路臂丛神经扫描,神经刺激器穿刺针在高频超声的实时监控下进针到达目标神经,经神经刺激仪(0.4 mA,2 Hz,0.1 ms)引出相应的目标肌肉运动,确定目标神经后,分别在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周围注入预设量的局麻药。
Ⅰ组每一支神经注射室温0.4%罗哌卡因10 mL;Ⅱ组注射4 ℃0.4%罗哌卡因10 mL;Ⅲ组注射4 ℃0.4%罗哌卡因6 mL。
观察各组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效果、臂丛阻滞并发症、止血带反应的发生例数等。
结果:Ⅱ组平均麻醉时间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平均麻醉时间介于Ⅰ、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麻醉后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长于Ⅲ组(P <0.05),Ⅱ组桡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肌皮神经均明显短于Ⅰ组(P<0.05);Ⅲ组与Ⅱ组的各类神经阻滞时间比较中,除Ⅲ组尺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 <0.05),其他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无穿刺部位明显血肿、误刺血管、局麻药中毒等严重麻醉并发症发生。
结论:使用低温小容量罗哌卡因行神经刺激仪联合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较常温使用常规量麻醉起效时间更快,有效缩短了患者手术麻醉等待时间,且平均麻醉时间略长于常温使用常规量,而小于低温常规量,不会导致麻醉时间过短,且无严重麻醉并发症发生,是一种高效安全的临床麻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腋路臂叢神经阻滞(axillary brachial plexus block)是指由腋路将局麻药注入臂丛神经干周围,产生阻滞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麻醉效果[1],因其穿刺点比起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更不易靠近中枢神经,也没有锁骨上入路那样靠近肺尖,故手术不良发生率低[2],且操作简单更易为临床麻醉医师接受,但由于传统腋路臂丛阻滞,不能提供有效的肌皮神经的阻滞效果,且前臂外侧和腕部常常阻滞不全,甚至术中常出现止血带反应等棘手问题,限制了该方法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神经刺激仪在老年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神经刺激仪在老年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4-07-09T15:32:26.7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期供稿作者:孙艳才1 吴丽霞2 田春梅2 高瑞英2 盖赵辉2 李阳2 [导读] 神经刺激仪的使用,虽然提高了阻滞的成功率,但仍然是一种盲探操作,有一定的失败率。
孙艳才1 吴丽霞2 田春梅2 高瑞英2 盖赵辉2 李阳2(1大庆油田总院集团杏五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63357;2 大庆龙南医院 163000)【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神经刺激仪在老年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100例实施上肢和前臂老年患者,ASAⅠ~Ⅱ,随机分为两组: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组(US组);传统方法对照组(C组)。
记录各组患者完成阻滞所需要的时间、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观察各组穿刺操作的并发症。
结果 US组在麻醉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上短于(C组) (P <0.05);US 组麻醉效果优于(C组) (P <0.05);并发症明显少于C组 (P <0.05)。
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实施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短,阻滞起效快,效果好,并发症少,可安全地应用于老年臂丛神经阻滞中。
【关键词】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臂丛神经阻滞老年病人【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1-0127-02 老年人的器官功能减退,常常合并呼吸、循环、内分泌等系统疾病不能很好的配合麻醉医师的操作,给麻醉带来风险和难度。
神经刺激仪的使用,虽然提高了阻滞的成功率,但仍然是一种盲探操作,有一定的失败率,操作时患者感觉不适,仍然不可避免损失血管和神经。
本研究将超声与神经刺激仪应用于老年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并与单纯传统方法组做对比,探讨超声与神经刺激仪联合应用于老年病人的效果和安全性。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拟在肌间沟臂丛阻滞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100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引导下、神经刺激仪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3-06-07T11:03:00.0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1期供稿作者:曹冰
[导读] 本文麻醉疗效满意率达92.5%,并无严重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曹冰(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215500)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刺激仪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近两年来我院收治的行上肢或肩关节手术患者30例,在超声引导下、神经刺激仪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待麻醉完毕后进行VAS疼痛评分并观察术中并发症情况。
结果超声引导下、神经刺激仪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疗效满意,无一例出现局麻药中毒、气胸、血胸等并发症。
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刺激仪定位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160-02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指将局部麻醉药注入臂丛神经干周围使其该神经所支配的区域产生神经传导阻滞的方法[1]。
笔者为提高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麻醉疗效,选择近两年来我院收治的行上肢或肩关节手术患者30例,在超声引导下、神经刺激仪明确定位基础之上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上肢或肩关节手术患者30例,男l7例,女13例;年龄36-87岁,平均60.5岁;体重45-91kg,平均78.4kg;ASA I一Ⅲ级。
合并糖尿病者12例,高血压者10例,既往患有陈旧性心梗者2例,脑梗死后遗症者2例,胸部多发肋骨骨折合并上肢骨折需行骨折内固定者4例。
1.2 方法麻醉前30分钟肌注苯巴比妥钠0.1g,其中2例不合作患者给予麻醉前静推咪达唑仑2mg。
麻醉均选择在超声引导下、神经刺激仪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选用0.375%罗哌卡因15~20mL局麻药。
患者推入病房,去枕仰卧,头转向对侧,使患肢内收充分暴露颈部。
在超声引导下,采用神经刺激仪(Stimuplex HNS)进行定位,神经刺激仪电流强度参数:0.1-
2.0 mA,频率1 Hz。
其该装置正极与心电监护电极相连并固定于患者同侧上臂,负极与神经刺激针相连,进针于前中斜角肌肌间沟处,进皮下后开启神经刺激仪,强度2.0 mA,频率一致保持1 Hz,当刺激针与神经丛接近时,即可引起该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节律性收缩,当刺激电流强度减少至0.5mA或以下时,仍可引起支配肌肉收缩反应,方可确定麻醉穿刺针已经到位,回抽无空气、血或脑脊液后缓慢注入局麻药,待注药完毕后30min内,每隔5min对患者进行痛觉评估1次。
1.3疼痛评分采用VAS评分[2]:0分:无疼痛;1-3分:轻度疼痛;4~6分:疼痛较剧烈但能忍受;7分以上:疼痛剧烈不能忍受,其中VAS评分3分以内确认臂丛神经阻滞尚可,麻醉疗效满意。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本组研究对象经VAS评分,其中0分者27例,占90.0%,1~3分者3例,占10.0%,仅有2例应用咪达唑仑作为辅助麻醉药,麻醉疗效满意率达92.5%。
麻醉期间无一例出现局麻药中毒、气胸、血胸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具有独特优势,不仅对呼吸循环的影响较小,阵痛效果好,而且降低了术中因麻醉药物而引起呼吸肌麻痹,但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也存在一些弊端,其成功率取决于操作者的临床经验,如合并周围血管循环障碍的患者,不能及时、准确的表达异感部位,所以该麻醉方式的成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但该麻醉方式对呼吸循环等重要脏器影响小,镇痛效果好。
因此,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患者上肢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3]。
在超声引导下、神经刺激仪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能有效、准确的判断神经所在部位,进行有效局部注射麻醉药,而传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采用针刺寻找异感来判断定位,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伤和痛苦,对于不合作的患者,更难以判断引发的肌肉异感,而且这样有可能损伤神经,使定位难度加大,不易操作[4]。
多普勒超声引导下不仅可直接辨别出臂丛神经、周围血管、胸膜等重要结构,避免误入血管、胸腔,还可在注药后直接观察局麻药在神经周围的弥散情况。
本文麻醉疗效满意率达92.5%,并无严重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在超声引导下、神经刺激仪定位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唐毅,耿智隆,汪惠文,等.神经刺激仪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罗哌卡因半数有效浓度的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0,31(2):111-113.
[2]庄心良,曾因明,陈伯栾.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41-1457.
[3]顾晨桃,王爱忠,单宇,等.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1,31(2):217-218.
[4]徐仲煌,黄宇光,任洪智,等.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17(4):27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