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意愿相关理论
社会学中的社会交往理论评述
社会学中的社会交往理论评述一、引言社会交往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人们建立社会关系,满足各种需求,并塑造个人身份和社会身份。
社会学中的社会交往理论致力于研究人际关系的本质、形式和影响因素,以揭示社会交往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社会学中几个重要的社会交往理论进行评述,包括交往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
二、交往理论交往理论认为人际交往是通过符号系统进行的,通信过程是人际关系中的核心。
交往理论主要研究人际关系的目标、策略和影响。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德哈维尔与沃尔瑟(1979)提出的“交往目标导向理论”。
他们认为,人际交往中的目标可以分为互惠、自主、支配和抵抗四种类型。
人们在交往中追求不同类型的目标,通过交往策略来实现这些目标。
此外,交往理论还研究了人际关系中的概念、规范和规则,以及交往对个体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影响。
交往理论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在社会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解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三、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研究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如何感知、解释和评估他人行为的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主要关注个体对他人行为进行情感评估和社会属性推断的过程。
比较著名的社会认知理论包括心理批评理论、情绪感知理论和情境认知理论。
心理批评理论认为,人们在交往中会对他人的言行进行评判,并根据评判结果对其产生情感反应。
通过批评和赞美他人,个体可以在交往中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并且对他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情绪感知理论则研究个体如何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绪表达,以及这种情绪表达对交往的影响。
情绪感知理论认为,个体通过情绪感知来判断他人的真实感受和意图,并通过情绪表达来传递信息、影响他人的情绪和行为。
情境认知理论则强调个体在交往中如何理解交往情境和他人的行为。
个体通过评估情境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来理解他人的意图和目的,并在交往中做出适当的反应。
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对于理解人际关系的形成、维持和变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第二语言交际意愿_省略__动机指向_性格与情感意识的影响_吴庄
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第二语言交际意愿 社会环境、动机指向、性格与情感意识的影响湘潭大学 吴 庄 文卫平提 要:本文以W en和Cl ment(2003)的中国学生英语交际意愿模式作为理论框架,对242名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
研究结果表明:1)被试的交际需求和交际意愿存在显著差异。
尽管学生普遍存在较强的交际需求,交际意愿却总体较低,并且个体间差异较大。
2)直接影响交际意愿的因素有交际需求、对冒险的恐惧程度、任务指向和归属感,其余4个因素对交际意愿的影响则是间接实现的。
3)本研究未涉及的某些因素也可能作用于交际意愿。
1.引言第二语言交际意愿(willingness to communi cate)是指(二语学习者)使用二语在特定的时间与特定的人或群体交流的愿望(MacIntyre et al., 1998)。
根据MacIntyre等人提出二语交际意愿模式,二语交际意愿是决定学习者最终是否参与二语交际的最直接因素,因此二语学习的目标应该是增强交际意愿,任何不能让学生产生交际意愿的二语教学都是失败的(同上:558)。
近10年来,国外二语习得领域十分重视对学习者二语交际意愿的研究。
MacIntyre等(1999, 2001,2002,2003)、Baker和MacIntyre(2000)、Cl ment,Baker和M acIntyre(2003)、H ashimoto (2002)、Yashim a(2002)、Yashima等(2004)的研究表明,二语交际意愿与学习者的焦虑程度、自信心、自我觉察的交际能力、语言学习倾向、国际态度、性别、年龄以及社会支持和二语学习情境等个体和社会因素都有密切的联系,并且直接影响学习者使用二语参与交际的频率。
中国将英语作为外语学习者人数众多。
然而,大多数学习者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后,依然不能有效地使用英语与人交际。
一般认为,导致中国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低下的原因主要是他们普遍缺乏使用英语与人交流的机会,无法在与他人(特别是本族语使用者)的互动中促进自身英语能力的提高(程雨民,2006:46)。
人际交往心理学理论与应用
人际交往心理学理论与应用一、人际交往心理学理论1. 自我概念理论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己的所有认知和体验的总和。
根据罗杰斯的理论,自我概念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自我形象(个人对自己的外观、性格、能力等方面的认知)、自我价值(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自我能力(个人对自己在行为方面的认知和评价)。
2.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从认知角度解释人际关系的。
根据其理论,个体通过感知、敏感、归纳等一系列认知过程去解释和理解社会行为、社会情境和社会关系。
3. 互惠原则理论互惠原则是指,人们有一种倾向,通常看到交往或交换是必须的。
交换不一定是一次性的,但是交换必须是大致均衡的。
4. 自我监视理论自我监视是个人在社交场合中调整自己的行为,表达适当情感的一种方式。
自我监视理论认为,当人们对他人的评价较为重要或对彼此之间的关系比较敏感时,自我监视的行为或策略会更加显著。
二、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应用1. 沟通技巧沟通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一环。
了解沟通技巧,有助于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
沟通技巧主要包括:积极听取信息、尊重他人的意见、提高语言和身体语言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2. 人格特征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需要强大,有弹性的人格,能够适应不同的社交场合并与他人建立关系。
一些常见的良好人格特征包括:包容性、乐观主义、合作、勇气和自信等。
3. 行为策略行为策略是指人们采取的交往方式,以及在一定情况下如何应对其他人和情境的行为。
主要的行为策略包括责任承担、理性化沟通、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诚实、尊重他人等。
4.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调解人际交往的心理学调解是指帮助人们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过程。
心理学调解主要包括诊断、问题解决和问题预防等方面的策略,从而提高个人在人际交往中的水平。
三、总结人际交往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了解和掌握心理学原理,不仅可以帮助个人处理人际关系,还能提高工作和职业生涯的成功率。
沟通技巧、人格特征、行为策略和心理学调解是人际交往心理学应用的一些重要方面。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原理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原理人际交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中,我们与朋友、同事、家人及陌生人都会进行交往。
心理学原理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将探讨一些在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学原理。
首先是亲和力的心理学原理。
亲和力是指人们相互吸引和愿意互相接近的程度。
其中,相似性原理认为人们更倾向于与自己相似的人建立良好关系。
这是因为与相似的人交往更容易产生共鸣和理解,从而加强了亲和力。
另外,亲近的人确实更容易交流,相识程度的增加也使双方更加放松和信任。
其次是互惠原理。
互惠原理是指人们倾向于回报对方的善意和付出,并期望对方也会做同样的事情。
这种心理原理在人际交往中起到了促进关系和互动的作用。
当我们对他人表示善意和关心时,他人往往会有回应,从而加深双方的关系和相互尊重。
再次是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人们会倾向于与那些与自己在价值观、兴趣爱好和身份上相似的人进行交往。
我们常常会根据自己的社会认同来选择与之交往的人。
与同一个团体成员交往,会给我们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促进良好的人际交往。
最后是自我揭示原理。
自我揭示指的是人们通过揭示个人信息来增进亲密关系。
调查研究显示,通过相互透露自己的内心感受和私人信息,可以促进情感的发展和加深人际关系。
然而,适度的自我揭示更有效,过度的揭示可能会引起对方的厌烦和反感。
此外,心理学原理还涉及到非言语交流的重要性。
非言语交流包括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声音语调等,对人际交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研究表明,非言语交流比言语交流更重要,可以传递更多的情感和信息。
因此,我们在交往中需要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以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理解。
总的来说,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原理对于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
了解这些心理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并促进亲密感和理解。
然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心理学原理只是提供了一些指导,实际的交往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个体特点进行调整和实践。
人际交往的PAC理论
人际交往的PAC理论(加拿大心理学家Eric Berne)PAC理论又称为相互作用分析理论、人格结构分析理论、交互作用分析、人际关系心理分析,由Eric Berne于1964年在《人们玩的游戏》(Game People Play)一书中,提出了这个著名的理论。
他将传统的理论加以提升创立了整套的PAC人格结构理论。
是一种针对个人的成长和改变的有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法。
无论人们是以坚决还是非坚决的方式相互影响,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作出回应时,存在一种社会交互作用。
这种对人们之间的社会交互作用的研究叫做交互作用分析。
这种分析理论认为,个体的个性是由三种比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这就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
取这三个间的第一个英文字母,Parent(父母)、Adult(成人)、Child(儿童),所以简称人格结构的PAC分析。
“P-A-C” 理论把个人的“自我”划分为“父母”、“成人”、“儿童”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在每个人身上都交互存在,也就是说这三者是构成人类多重天性的三部份。
“父母”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训斥、责骂等家长制作风。
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P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独行,滥用权威,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你不能……”,“ 你必须……”。
“成人”状态表现为注重事实根据和善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
这种人能从过去存储的经验中,估计各种可能性,然后作出决策。
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A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尊重别人。
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个人的想法是……” 。
“儿童”状态象婴幼儿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
一会儿逗人可爱,一会儿乱发脾气。
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C成分占优势时,其行为表现为遇事畏缩,感情用事,喜怒无常,不加考虑。
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猜想……” ,“我不知道……”。
根据PAC分析,人与人相互作用时的心理状态有时是平行的,如父母--父母,成人--成人,儿童--儿童。
心理学中的人际沟通理论研究
心理学中的人际沟通理论研究人际沟通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与他人的相处、交流和理解都离不开良好的人际沟通。
心理学家们通过对人际沟通的研究,提出了多种理论来解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本文将介绍几种主要的人际沟通理论,包括交际适应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互惠理论,帮助读者了解人际沟通的本质和背后的心理机制。
一、交际适应理论交际适应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里·潘恩提出的,该理论主要强调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努力去适应对方,以保持和谐的关系。
根据潘恩的理论,人们在交际中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语言,以适应对方的需求和期望。
这种适应行为有助于增进双方的关系,促进有效的沟通。
交际适应理论还提到了交际亲和度的概念,即人们对交际对象的喜好程度。
如果双方的交际亲和度较高,他们会更愿意相互适应,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另外,交际适应理论还强调了人际差异对交际适应的影响。
不同个体在交际中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偏好,需要灵活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他人。
二、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的,主要研究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是如何处理信息和进行认知评估的。
根据班杜拉的理论,人们在交际中会收集大量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解读,从而形成对他人的认知印象。
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归因,即人们对他人行为原因的解释。
在交际中,人们倾向于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语言和环境来判断他们的动机和意图。
这种归因过程直接影响了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印象和交际策略的选择。
社会认知理论还强调了心理理论,即人们尝试理解他人的内心状态和想法。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人们试图推断他们的情感、意图和态度,以便更好地与他们进行交流。
这种心理理论的形成是人际沟通中重要的认知过程。
三、互惠理论互惠理论是由社会心理学家约瑟夫·沃尔德提出的,该理论主要研究人们在交际中如何通过互惠行为来维持关系和增进合作。
互惠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以同等的方式回应他人的行为,以维持交际关系的平衡。
二语交际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途径
二语交际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途径1. 引言1.1 二语交际意愿的定义二语交际意愿是指学习者愿意主动参与第二语言的交际活动的内在动机和意愿。
它反映了学习者对于语言交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促使学习者不断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语交际意愿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等。
在二语交际意愿的推动下,学习者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语言交际活动,提高语言技能,增强语言能力,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深入探讨二语交际意愿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促进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二语交际意愿,可以更好地了解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为开展有效的语言教学和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意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二语交际意愿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语交际意愿是指学习者愿意使用目标语言进行交际的意愿程度,对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至关重要。
研究二语交际意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学习者的心理状态和动机,从而更好地设计教学方法和策略。
了解影响二语交际意愿的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帮助学习者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二语交际意愿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促进语言教育的发展,提高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
深入研究二语交际意愿对于促进语言学习和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影响二语交际意愿的因素影响二语交际意愿的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
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性格特征、学习动机、语言能力和自信心等。
研究表明,对于个体而言,个体的外向性格、积极的学习动机和较高的语言能力会促进二语交际意愿的形成。
个体是否具有足够的自信心也会影响其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的程度。
社会因素则主要体现在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
身处一个鼓励语言交际、尊重多样文化的社会环境中的个体更有可能具有较高的二语交际意愿。
他人对个体的支持和鼓励也会对个体的交际意愿产生积极影响。
文化因素则强调了文化差异对二语交际意愿的影响。
人际交往心理学理论
要点:
一.交往中人们是按角色来行事的 二.交往动机和目的埋藏在我们的无意识中。 三.应努力使交往双方藏于内心的感情表面化。
16
训练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选取样本,观察群体行为过程与反馈,创 造紧张气氛,强调个人和组织变化的价值。
17
1
————T组理论优
点:
3
对潜意识训练,以便
提高其敏感性。
5
14
————社会 交换理论缺点: 把人与人的关系 看成是赤裸裸的 交换关系,忽视 人们间的相互帮 助、支援、无私 贡献,献身的行 为。
添加标题
T组理论(勒温)
添加标题
受敏感性训练的T 组进行系统实
添加标题
群体作用能力。
添加标题
概念:勒温和助手 对交往中接
添加标题
验,目的使参加实 验者理解和培养
15
忽视对交往行为的考
察研究,重意识
2
注意到交往中人的动
机和目的,强调
4
————T组理论缺
点:
6
而不重行为,失之偏
颇。
18
第二节 人 际特质理论
概念:
人际特质是指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的 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 倾向。
19
————修茨理论的优点: 重视人际关系的需要及其变化的分析,
通过教育和培训可以造就出 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才。
31
————成就激励理论的优点: 把人们培养成为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
提高抱负水平,并矢志不渝为之努力, 使群体具有更大的内聚力,人际关系 会变得更和谐。
32
二.归因理论(海德)
○ 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因果关系的一组理论。
二语交际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途径
二语交际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途径引言二语交际意愿是指学习者使用非母语进行交际的愿望和动机,它是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拥有强烈的二语交际意愿不仅可以推动学习者克服困难,提高语言交际能力,还可以让学习者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了解二语交际意愿的影响因素以及培养途径对于语言教学和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影响因素和培养途径两方面观察二语交际意愿,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影响因素1. 个人动机个人动机是影响二语交际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个人动机特别强烈的学习者通常更加容易拥有积极的交际意愿。
个人动机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学习者自身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好奇心和其它认知动机,而外在动机是指来自外界的刺激因素,比如家庭压力、学校压力和社会环境等。
2. 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另一个重要的影响二语交际意愿的因素。
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促进学习者形成积极的二语交际意愿,而恶劣的学习环境则会削弱学习者的交际意愿。
学习环境主要包括学习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
一个鼓励学生使用第二语言进行交际的环境会大大提高学习者的二语交际意愿。
3. 语言教学方法语言教学方法对学习者的二语交际意愿也有一定的影响。
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往往会让学习者觉得语言学习是单调枯燥的,导致他们的交际意愿下降,而沉浸式教学法等更加注重语言交际的教学方法往往会提高学习者的交际意愿。
4. 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心。
拥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的学习者通常更加积极主动,愿意使用第二语言进行交际。
相反,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习者在交际过程中常常感到不安和畏惧。
5. 交际能力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也会影响其交际意愿。
拥有一定的交际能力的学习者会更加愿意使用第二语言进行交际,而交际能力较差的学习者则会害怕犯错,从而抑制了他们的交际意愿。
6. 社会认同感学习者对于学习语言所处社会的认同程度也会影响其交际意愿。
当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所处的社会有着深厚的认同感时,通常更加愿意使用该语言进行交际。
二语交际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途径
二语交际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途径1. 引言1.1 二语交际意愿的重要性二语交际意愿是指学习者在使用第二语言进行交际时的愿望和积极性。
它对于语言学习的效果和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语交际意愿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态度。
具有强烈二语交际意愿的学习者通常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学习活动,勇于与他人交流,从而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二语交际意愿也能够促进学习者的语言技能的提高。
在进行语言交际过程中,学习者能够不断地实践和应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技能。
2. 正文2.1 影响二语交际意愿的因素影响二语交际意愿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指个体内在的心理特征,比如个体对目标的自我设定、自我效能感、自信心等。
个体的自我设定与目标导向直接影响着其对语言交际的意愿,如果一个学习者明确了学习语言的目标并设立了明确的学习计划,其交际意愿肯定会更高。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也会对交际意愿产生影响,因为缺乏自信和自我效能感的学习者可能会避免参与语言交际活动。
外部因素则主要指外部环境对交际意愿的影响。
比如学习者身处的语言环境、教学方式、教师角色等因素都会影响其交际意愿。
一个充满激励和鼓励的语言环境可以促进学习者的交际意愿,而一个沉闷无趣的教学方式可能会抑制学习者的积极性。
教师的角色也很重要,激励型的教师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交际意愿,而严厉苛刻的教师可能会让学习者产生抵触情绪,降低其交际意愿。
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影响着二语交际意愿的形成和发展。
2.2 内部因素内部因素是影响二语交际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习者的内部因素包括个人动机、自信心、学习态度等。
个人动机是学习者参与二语交际的重要内部因素。
一个有明确目标和强烈意愿的学习者更容易投入到语言交际活动中。
自信心也是影响二语交际意愿的关键因素。
缺乏自信的学习者往往会对交流活动感到害羞和紧张,影响其交际意愿。
学习者的学习态度也会对二语交际意愿产生影响。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原理及实用技巧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原理及实用技巧人类是社交动物,人际交往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环。
在与他人交往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种种问题,比如沟通不畅、冲突、误解等等。
这时候,如果能够了解一些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原理,并掌握一些实用技巧,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的人际交往更加愉快和顺畅。
一、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原理1. 认知偏差认知偏差是指由于我们自身价值观、生活经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不同,会导致我们对同一件事情或同一个人的看法存在差异。
例如,有些人认为穿短裙的女性比较随便,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并不代表什么。
在人际交往中,这种认知偏差可能会导致互相之间的误解和冲突。
2. 社会认同社会认同是指我们认同某个社会群体或社会价值观的一种心理状态。
我们在与他人交往中,往往会试图让对方认同自己的价值观,从而得到认同和接纳。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会不断地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的生活照片,并期望别人的点赞和评论。
3. 自我实现理论自我实现理论是指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并不断追求成功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人际交往中,这种心理状态会让我们更加自信和坚定,从而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
二、人际交往的实用技巧1. 关注对方的情感需求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应该关注对方的情感需求,充分尊重和理解对方的感受。
如果对方感到受到了尊重和理解,就会更加愿意与我们交往,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 积极倾听和表达在与他人交往时,积极倾听和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在倾听时,我们应该做到专注、真诚和倾听全面,避免中途打断或做出不必要的评价。
在表达时,我们应该清晰、简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避免语言上的模糊和含混。
3. 建立共同点建立共同点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地与他人建立联系和认同。
例如,我们可以关注对方的兴趣爱好或者职业背景,并试图找到共同点,进行深入的交流。
这样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对方,也可以建立起彼此的信任和亲密感。
4. 积极解决冲突在人际交往中,冲突是难免的。
当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解决问题,避免冲突进一步加重。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原理与策略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原理与策略人际交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了解和应用心理学原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思维和行为,并在交流中采取更有效的策略。
本文将探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原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原理来达到更良好的交际效果。
一、社交认知理论社交认知理论认为,人们在交往中会根据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来解释和预测别人的行为。
这意味着我们的交流方式和交际技巧很大程度上受到我们对他人的看法和解读的影响。
1. 适应对方的沟通风格了解他人的个性特点、沟通偏好以及用词习惯,适应对方的沟通风格是有效交流的关键。
有些人喜欢直接表达,有些人则更喜欢委婉的表达方式。
通过观察和注意他人的表达方式,可以更好地与他们建立联系。
2. 倾听和理解倾听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技巧。
通过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观点,并展示出对他们的尊重和关心。
同时,积极使用非言语反馈,如点头、眼神接触等,可以增强交流的效果。
二、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人在交际中会寻求被他人接受和认同的感觉。
这种认同感对于建立持久和亲密的关系非常重要。
1. 表达认同当我们与他人交往时,可以通过肯定对方的观点、感受和行为来表达认同。
这种肯定不仅仅是嘴上说说,还包括非言语上的支持和赞许,如微笑或者鼓励的眼神。
2. 培养情感连接建立良好的情感连接是人际交往中的关键。
通过与他人分享个人经历、情感体验以及共同的兴趣爱好,可以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进而加深关系。
三、合作原则合作原则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合作和互利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
通过合作,我们能够促进彼此的共同利益,增强彼此间的信任和合作意愿。
1. 理解对方的需求和利益在交往中,了解对方的需求和利益非常重要。
通过积极主动地询问并倾听对方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期望,并更好地处理冲突和分歧。
2. 寻求共同利益在交流中,通过找到双方共同的利益点,让对方认识到合作对双方都有利,可以促使彼此更愿意合作和妥协。
二语交际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途径
二语交际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途径二语交际意愿指的是学习者在使用第二语言进行交流时的积极性和愿望。
它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影响二语交际意愿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培养途径来提高学习者的二语交际意愿。
个人因素是指学习者自身的个性、动机和自信心等因素。
动机是影响二语交际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习者的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和乐趣,而外在动机则是指学习者为了取得某种目标或追求某种回报而学习语言。
研究发现,内在动机对提高二语交际意愿的作用更加显著,因此可以通过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和乐趣,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从而提高二语交际意愿。
个人的自信心也会影响二语交际意愿。
自信心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加积极地参与交流,克服语言障碍和紧张情绪。
培养学习者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多参与口语练习和真实情境的交际活动,可以提高他们的二语交际意愿。
环境因素是指语言学习者所处的学习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对他们的二语交际意愿的影响。
学习环境对二语交际意愿有重要影响。
一个积极、互动和支持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使他们更加愿意参与语言的交流活动。
教师应该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提供丰富的交际机会,鼓励学习者多与他人交流。
社会文化环境也会影响学习者的二语交际意愿。
如果学习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使用第二语言的机会较少,交际的需求较低,那么他们的交际意愿可能会受到影响。
学校和社会应该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使用第二语言的场景和机会,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交际。
除了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之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培养途径来提高学习者的二语交际意愿。
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语言情境和交际机会。
通过组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和实地考察等活动,使学习者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使用第二语言进行交际,提高他们的交际技能和交际意愿。
使用情感化的教学方法。
通过培养学习者的情感投入和语言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和乐趣,提高他们的二语交际意愿。
自我意识理论及人际交往理论的探索
自我意识理论及人际交往理论的探索自我意识理论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个体对自身存在和行为的主观体验。
在自我意识理论中,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观察和评价,以及对他人的观察和评价。
自我意识理论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杰姆斯·卡特尔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
卡特尔认为,自我是一个内在的积极感觉,个体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思考和感受来获得对自己的评价。
他将自我意识分为两种:反应性自我意识和主动性自我意识。
反应性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自己的评价和观察。
在公众场合,个体可能会注意到自己的衣着和外貌,并担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这种自我意识往往是被动的,个体主要关注自己与他人的比较和评价。
主动性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思考和内在感受的观察。
个体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和反应,对自身的内在状态进行评估。
这种自我意识与个体的目标、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密切相关,个体往往会对自己的行为和思考进行深度反思和自我批评。
人际交往理论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和沟通的理论。
在人际交往理论中,个体的自我意识起着重要作用。
个体的自我意识水平不同,会对其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
根据自我意识理论和人际交往理论,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会受到自我意识的影响。
当个体的自我意识水平较高时,他们往往会表现出更多的关注和顾虑,注意他人的评价和对己方的反应。
这些个体可能会对自己的行为和言辞进行严格限制,以避免他人的批评和否定。
个体的自我意识水平也可能对人际交往产生负面影响。
过高的自我意识可能会导致个体过度关注他人的反应,忽略自身的需求和意愿。
个体可能会表现出过分的适应性和屈从,以取悦他人和获得他人的认可。
相反,当个体的自我意识较低时,他们可能更容易自然而然地表达自己,不会过分关注他人的评价。
这些个体可能更能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见,与他人建立真实和深入的连接。
自我意识理论和人际交往理论的探索为我们深入了解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交际意愿相关理论
交际意愿(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一、溯源由McCroskey和Baer(1985)提出来的,原始目的是原本是为了解释母语交际中人与人之间有规律的语言行为差异。
二、领域的扩展1.第二语言视角的萌芽:McCroskey和Richmond(1990)发现,二语交际时,个体交际意愿与自我觉察的二语能力(self-perceived L2 competence)的相关程度特别高,而在母语交际中,与交际意愿紧密相关的是自我觉察的交际能力。
2. 第二语言视角下的深入研究:(1)缘由:20世纪90年代中期。
研究者们注意到二语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有些具备较高二语水平(proficiency)的学习者很少主动使用其二语与他人交流;而一些二语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却在二语交际中表现得更为积极。
(2)理论模型:①MacIntyre和Charos(1996)发展了一种二语交际意愿模式,这个模式表明情感因素如态度、动机、自我评价能力与焦虑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交际意愿的影响。
交际意愿是通过动机和自我评价能力影响二语交际的,焦虑和整合性间接影响交际意愿。
焦虑通过自我评价交际能力影响交际意愿,整合性通过动机影响交际意愿。
自我评价能力对二语交际频率起直接作用。
这是第一个二语交际意愿模式。
实证研究证明有较强语言学习动机的学生使用二语更频繁,而有较强交际意愿的学生使用二语更频繁。
焦虑和自我评价能力会影响交际意愿,焦虑会对自我评价能力起作用。
②MacIntyre等人(1998)拟构了一个二语交际意愿的模式,该模式认为,学习者的二语交际意愿并非是其母语交际意愿的简单迁移。
相反,母语和二语交际意愿存在负相关关系,因为相对于母语而言,二语使用中影响交际意愿的有关变量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
MacIntyre等人的二语交际意愿模式。
金字塔的分层表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紧密程度。
位于上面的变量受到其下所有层次变量的影响;而影响每一层变量的直接因素是其下一层的变量。
交际意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
交际意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
根据事实研究结果表明:受集体排拆、不受欢迎的学生严重影响学习,其学习成绩较差;而主动交往意愿差、不合群、孤僻的学生,没有发现其对学习成绩有直接的影响。
另外初中阶段的学生,不容易接受教师的指导意见,警示我们要让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必须从小进行培养和指导。
在研究中,同时也以个人社会距离分和集体社会距离分作为衡量学生人际交往水平高低的两个指标,也就是说,不合群的学生和受排拆的学生都属于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的,人际交往水平比较低或是人际交往存在问题的学生。
二是学生年龄特点造成的。
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等,教师经常强调,可学生为什么就不明白,不按照教师的指导去处理好人际关系呢?
本人认为这个时期的学生对老师、家长的教育普遍存在反抗心理,加上自我意识的提高,学生对很多问题的认识、理解与解决,往往需要通过自己的亲自实践或亲身体验,也就是常说的“吃一堑长一智”,所以两个班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没有因为实验活动中教师等的教育辅导而改变。
这是不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辅导没有产生实质性效果的主要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这一结果也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水平在逐步提高。
综上所述,交际意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影响,成为两面
性的存在。
人际交往理论
人际交往理论发稿:2007-5-4 21:54:27在人际交往中,相互吸引只是关系发展的一部分。
吸引可以增加人们相互交往的动机,但是它并不能保证关系的顺利发展。
关系的进展,还要取决于人们的交往行为与交往动机。
交往行为包括工具性的交换和情感的交流,前者如互通有无、相互帮助等,后者如自我表露与内心交流、情感支持及相互陪伴等。
交往动机则是指人们在交往中到底想得到什么。
一、社会交换理论在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看来,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之间的所有活动都是交换,是一种准经济交易:当你与他人交往时,你希望获取一定的利益,作为回报,也准备给予他人某种东西,他人也是如此。
这种理论假定交换中的个体都是自利的(self-interested):人们试图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并使自己的成本最小化,从而确保交换结果是一个正的净收益。
在这里,交换的东西是非常广泛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社会”性的,包括信息、金钱、地位、情感、和物品等。
交换关系中的每个个体都会评估自己和他人在贡献和收益两方面的相对大小。
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投入获得了大致相等的回报,他们就会认为这种社会关系是公平的。
有学者指出,公平性的关系是比较稳定和愉快的关系,当关系中存在不公平时,双方都有可能产生不舒服,产生恢复公平的动机。
一些学者还讨论了权利对于交换结果的公平性的影响,他们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条件下,权力较大的人在社会交换中收益更多。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生活中,人际交往是在特定的社会交换结构中展开的,关系的发展必然受到这种结构的制约。
二、自我表露理论广义地来说,社会交换过程也包含情感的交流,而情感交流是与自我表露分不开的。
所谓自我表露就是我们常说的“敞开心扉”,即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暴露给对方。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双方的自我表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可以增加他人对你的喜欢。
交际心理学理论
交际心理学理论
交际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之间沟通、行为以及心理过程的学科,侧重调查个体之间的社会交往过程。
以下是交际心理学的理论:
一、认知结构理论
认知结构理论是指个体通过研究和观察社会交往行为,建立对社会问题的理解框架。
通过认知结构,人们能够理解自己的行为,推测他人的行为,形成自己的交互规则和行为准则。
二、社会实践理论
社会实践理论假定个体在动态的社交环境中进行交际行为和思维,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个体的社会经验。
它着重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如何在社会层面中通过舆论、民意建构、角色扮演和话语形成来维持自身和他人。
三、交际中心理论
交际中心理论是将社会心理学、沟通学和强化学三部分结合起来,试图研究个体之间的社会行为如何影响对方彼此之间的行为,以及个体可以根据互动机制如何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来建立新的关系。
四、社会网络理论
社会网络理论是由社会心理学中的行为社会学和人际心理学、沟通学
结合而成的理论。
它探索了人际关系中的不同类型的分布模式,并尝试运用研究的方法来研究如何形成、维持和破坏人际关系网络。
五、社会分化理论
社会分化理论是指以社会心理学和行为分析为基础,将不同社会群体分化事件和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认为人们在不同社会环境中采取有效的行为来保持自身状态,以及促进或改变社会交际的理论。
六、交际行为分析
交际行为分析是指以行为科学和行为分析为基础,以社会心理学为参照,探讨个体在特定环境中所采取的行为以及行为方式。
它重点考察个体间的社会期望、互动机制以及交际行为的成功与否。
交流意愿综述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第一语言交流意愿概念的形成;第二,主要介绍交流意愿金字塔模型;第三,介绍中国文化背景下修正后的交流需求一交流意愿模型;最后,以期对中国外语教学有所启发,帮助学习者培养外语交流意愿提高外语水平。
关键词:交际意愿;交际忧惧;交际自我觉察能力引言1、交流意愿概念在第一语言中的形成交流意愿是mccroskey&baer(1985)建立在许多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如“公共场合交谈恐惧”(clevenger 1959)、“不愿意交际”(burgoon 1976)、“口语行为倾向”(mortensen,art-son&lusfig 1977)和“羞怯”(mccroskey&richmond,1982),1.1 不情愿交际burgoon(1976)提出不情愿交际这一概念用以描述人们因内向、缺乏交际能力、孤僻、怯懦和交际忧惧的影响而回避口语交流的倾向程度。
burgoon的局限在于仅提出人们对交际感到忧惧而表现的比别人消极,而没有提出一个更有概括力的概念来描述这一现象。
1.2 口语行为倾向mortensen et al(1977)提出口语行为倾向量表(简称)来测量人们在交际中交谈意愿的高低。
mccroskey(1977)认为此量表并不能作为测量回避交际的工具,只是表明个体在交际中的谈话量是有规律可循的。
1.3 羞怯leafy(1983)指出羞怯是一种通过外在行为可以观察到的内心不安状态。
mccroskey和richmond(1982)主要侧重于羞怯的外在行为表现将其定义为:怯懦、矜持、更具体地说是保持沉默的倾向。
1.4 交流意愿在burgoon,mortensen和leary的理论基础上mccroskey和baer(1985)提出交流意愿并将其定义为“在给予机会的情况下主动发起交流的倾向”。
mccroskey认为影响交流意愿的因素为性格、自信心、交际能力、交际忧惧和文化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际意愿(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一、溯源由McCroskey和Baer(1985)提出来的,原始目的是原本是为了解释母语交际中人与人之间有规律的语言行为差异。
二、领域的扩展1.第二语言视角的萌芽:McCroskey和Richmond(1990)发现,二语交际时,个体交际意愿与自我觉察的二语能力(self-perceived L2 competence)的相关程度特别高,而在母语交际中,与交际意愿紧密相关的是自我觉察的交际能力。
2. 第二语言视角下的深入研究:(1)缘由:20世纪90年代中期。
研究者们注意到二语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有些具备较高二语水平(proficiency)的学习者很少主动使用其二语与他人交流;而一些二语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却在二语交际中表现得更为积极。
(2)理论模型:①MacIntyre和Charos(1996)发展了一种二语交际意愿模式,这个模式表明情感因素如态度、动机、自我评价能力与焦虑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交际意愿的影响。
交际意愿是通过动机和自我评价能力影响二语交际的,焦虑和整合性间接影响交际意愿。
焦虑通过自我评价交际能力影响交际意愿,整合性通过动机影响交际意愿。
自我评价能力对二语交际频率起直接作用。
这是第一个二语交际意愿模式。
实证研究证明有较强语言学习动机的学生使用二语更频繁,而有较强交际意愿的学生使用二语更频繁。
焦虑和自我评价能力会影响交际意愿,焦虑会对自我评价能力起作用。
②MacIntyre等人(1998)拟构了一个二语交际意愿的模式,该模式认为,学习者的二语交际意愿并非是其母语交际意愿的简单迁移。
相反,母语和二语交际意愿存在负相关关系,因为相对于母语而言,二语使用中影响交际意愿的有关变量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
MacIntyre等人的二语交际意愿模式。
金字塔的分层表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紧密程度。
位于上面的变量受到其下所有层次变量的影响;而影响每一层变量的直接因素是其下一层的变量。
最顶端是二语的实际使用,受该模式中所有因素的影响。
而这些因素中,最为根本的是性格,它是整个金字塔的基础。
在这一模式中,二语交际意愿被定义为:“在某一特定的时刻,个体发起同某人或某些人用二语交流的愿望”(MacIntyre et a,l 1998)。
这种愿望决定学习者在给予机会的情况下,使用二语与另一个体进行交往的频率。
也就是说,学习者交际意愿直接影响到他/她是否参与语言交际及其在交际中的表现。
Wen&Clement(2003)提出MacIntyre等人的探索性二语交际意愿模式的研究主要是以西方国家为背景的,与中国背景完全不同。
因此,他们所提出的那些决定因素不一定适用于中国二语学习者的交际意愿的分析。
Hu(2002)认为,由于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文化价值观成为塑造个人感知和学习方法的主要因素,在二语交际中,它能表现出个体的差异。
所以基于以上的假设,以MacIntyr等人(1998)的二语交际意愿探索性模式为基础,Wen&Clement(2003)提出了以中国二语学习为背景的交际意愿的构建,在他们看来,中国学生在公共场合不愿意开口讲话,表现在两个人际交往关系方面:他人引导自我(an other-directed self)和顺从的学习方式,是由于中国根深蒂固哲学和文化的影响。
Wen&Clement(2003)提出在中国文化价值观影响下的二语交际意愿决定因素的图式表征,他们的构建区分了交际愿望和交际意愿。
交际愿望是指一种故意的选择或偏好,这个与交际意愿不同,交际意愿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时刻,个体发起同某人或某些人用二语交际的愿望。
个体有交际愿望不代表有交际意愿,Wen&Clement(2003)认为在交际愿望和交际意愿的连续体之间,个体会经历一个认知和情感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
Wen&Clement(2003)的二语交际意愿模式的主要因素有:社会背景,个性因素,动机倾向,情感感知。
社会背景与MacIntyr等人的探索性模式的第六层相对应,包括团体凝聚力和教师支持。
在中国,团体凝聚力是建立在任务吸引的基础上,包括完成目标的满足感,这种感觉是无法在团体外获得的,因此产生一种归属感,但在西方,团体凝聚力强调人际的吸引(Hogg,1992,cited in Wen&Clement,2003)。
教师支持表现为教师参与和教师即时性,在这个模式中对学生起重要作用的。
个性因素可以促进语言学习,也可以阻碍语言学习。
在中国,冒险精神和歧义容忍度是与情感有关的,并与文化呈显著相关。
中国人爱面子,交际愿望与交际意愿的关系是由学习者能多大程度接受丢面子的冒险决定的。
歧义容忍度对有效地语言学习是必要的,因为在二语学习中歧义经常发生(Chapelle&Roberts,1986)。
中国学生在这方面非常弱,大概是由于遵循规则和爱面子的传统造成的。
动机倾向由隶属关系和任务目标组成,在中国二语环境下,这两个变量能够解释大多数学生的动机趋势(Wen&Clement,2003)。
模式的最后一个要素是情感感知,与MacIntyre等人(1998)的模式相对应。
在MacIntyre等人(1998)的模式中,情感和认知背景对语言学习和交际背景直接影响最小的。
但在Wen&Clement(2003)模式中,情感感知却起关键作用,这是因为中国文化的影响。
但是,Wen&Clement(2003)的结论并没有实证研究,我们实际上不知道什么决定中国二语学习者的交际意愿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在中国背景下交际意愿影响二语学习者参与二语交际。
(3)对教学的意义:MacIntyre et al(1998)进而指出,激发学生的二语交际意愿应该成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首要目标。
任何不能加强学生二语交流意愿的教学项目都是失败的。
只有通过增强学习者的二语交际意愿,语言教学才能实现其促进不同文化、不同民族间接触和交往的社会意义。
(4)概念内涵的丰富:Mc Croskey等人提出的交际意愿概念从本质上强调其在不同交际情境中的稳定性。
Mac Intyreetal (1998)更加强调交际意愿所具有的情境可变性,提出交际意愿是一种基于情境(situation-based)的变量。
MacIntyre等人把二语交际意愿看作在某一特定的时刻学习者使用二语与特定的人交流的意图及倾向。
MacIntyre, Babin& Clément (1999)干脆区分特征交际意愿( traitWTC)和情境交际意愿( situation WTC)。
前者决定个体是否进入通常会发生交流的情境之中,而一旦个体处于某一具体的情境中,决定交际是否发生的是情境交际意愿。
(5)模式的跨文化解读东亚学者对交际意愿模式以重新解读。
其中有代表性的是Wen和Clément (2003)的中国课堂环境下的英语交际意愿模式。
和Clément依据中国环境下关于学习者社会心理的大量实证研究提出,分属于4个范畴的8个变量会干预“与某一个体交际的愿望”对“交际意愿”的影响。
McCroskey和Richmond(1990)指出,交际行为是受文化约束的。
由于不同文化对待交际的价值观差异极大,交际意愿在文化群体间会有差异。
因此,在北美环境中形成的交际意愿结构假设如果要应用于其他环境,必须先考虑该环境的具体文化特征并依据这些特性作出修改。
三、存在的问题第一,交际意愿与其余社会心理因素的因果关系仍不清楚。
换言之,交际意愿与其他社会心理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极有可能是双向的,互为因果的。
具体的研究结果还存在差异。
第二,对交际意愿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缺乏深入的研究。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交际意愿强、参与二语交际最多的学生是否一定语言水平最高,目前还不清楚。
第三,研究设计上过于依赖量化研究,部分研究测量工具本身存在问题。
这是目前二语习得社会心理因素研究的共同问题。
目前研究中多用定量,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更是罕见。
单一的研究设计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因此,众多研究得出了不同甚至有时完全相反的结果。
交际意愿的研究亟待定量和定性结合的研究设计,以揭示其深层次的问题。
第四,研究对象单一。
现有实证研究绝大多数是在西方环境中进行的,这样的研究结论很难拓展到其他环境。
四、研究的具体内容梳理1996-2009年间二语交际意愿的研究成果,从学习者个体因素、外部环境因素、时间因素三方面出发,整理和分析影响二语交际意愿的诸变量以及它们与交际意愿之间的关系。
【个体因素】(一)二语自信在众多个体因素中,交际焦虑和自我感知的交际能力是交际意愿最主要的两个预报因子。
交际焦虑和交际意愿呈负相关,而自我感知的交际能力与交际意愿呈正相关;较低的交际焦虑和较高的自我感知的交际能力能够带来较高的交际意愿。
需要指出,Clément和Kruidenier把自我感知的交际能力和交际焦虑融合成一个新的概念,即二语自信。
因此,在MaIntyre,et al的二语交际意愿模型出现的“具体交际情境中的自信”就是指具体交际情境中的交际焦虑和自我感知的交际能力。
(二)性格MaIntyre,et al的二语交际意愿概念认为性格是基础。
MacIntyre和Charos探索了了五个主要性格变量对交际意愿的影响。
五个性格变量分别是:内/外向、随和、尽责、情绪稳定、理智。
研究发现:理智通过自我感知的交际能力影响交际意愿;内/外向通过语言焦虑对交际意愿产生影响;数据推动路径分析显示,只有随和直接对交际意愿产生影响,当然这需要实证研究来证实。
(三)动机、态度动机和态度是影响二语交际意愿的重要情感变量。
Gardner关于二语习得的社会教育模型提出两个最基本的态度———融合与对学习情境的态度,二者共同构成了学习者的二语学习动机。
MacIntyre和Charos尝试把社会教育模型与MacIntyre交际意愿模型融合,探索动机与交际意愿之间的关系。
路径分析显示动机和交际意愿之间的路径系数并不显著,尽管二者的相关性还比较高。
Hashimoto部分模仿了MacIntyre和Charos的研究,以社会教育模型和交际意愿模型作为理论框架,但是研究却发现,交际意愿与动机显著相关。
Yashima的研究发现,在外语环境下,动机影响二语自信,从而进一步影响二语交际意愿。
同时,本研究还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国际态度,指二语者对国际社会、文化、事物等的态度。
研究发现,国际态度积极的学习者,二语交际意愿较高。
Yashima et al的研究也发现,对国际事务更感兴趣的学习者,更愿意用英语进行交际,自愿参与交际的频率也就越高;同时,学习英语的动机就越强,这与Yashima关于国际态度的研究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