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专用教材【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课堂管理)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必考知识点新版考题 卷10
教师招聘题库带答案《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必考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1.单选题。
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2.单选题。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D、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3.多选题。
根据法律规定,教师应该履行以下义务_____。
A、遵守宪法B、参加教职工代表大会C、为人师表D、执行教学计划E、完成教学任务4.单选题。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某种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为_____。
A、内在强化B、负强化C、替代强化D、无意强化5.单选题。
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_____。
A、审美教育B、五讲四美教育C、美好生活教育D、美好思想教育6.判断题。
“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并完全信任学生,相信他们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这反映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思想。
_____7.简答题。
根据记忆规律,教师应该怎样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8.单选题。
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_____。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9.简答题。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上初中时,接受理解数学知识比较慢,以致数学考试常常不合格。
老师认为他已经无可救药,一次在班上公然宣称,假如你们当中将来会有一个同学没出息,那这个人必定是华罗庚。
结果华罗庚通过自己的勤奋自学,刻苦钻研,奋力拼搏,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数学大师。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复习全书-核心讲义(课堂管理)
第13章课堂管理考点1 课堂管理概述1.课堂管理及其功能(1)课堂管理的概念课堂管理是一种协调和控制的过程,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课堂管理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①课堂教学管理,如课堂教学节奏、段落的管理和学生学习的指导与管理等;②课堂纪律管理,如学生问题行为的矫正,课堂秩序的建立和维护,人际交往的引导,群体心理气氛的营造等。
(2)课堂管理的功能①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促进功能是指教师在课堂里创设对教学起促进作用的组织良好的学习环境,满足课堂内个人和集体的合理需要,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对教学活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a.有效地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根据学生注意力的变化规律及思维特点调整学生的注意,巧设疑问,启发诱导。
b.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c.形成和谐民主、团结合作的师生关系。
d.制定合理的课堂行为规范,养成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行为习惯。
e.帮助学生获得解决课堂群体问题的技能。
f.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使学生形成团结友爱的良好人际关系。
②课堂管理的维持功能维持功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持久地维持良好的内部环境,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始终保持在课业上,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课堂管理的维持功能主要表现在:a.课堂管理有助于产生良好的气氛,从而帮助学生适应环境的变化;b.课堂管理有助于缓和与解决各种冲突,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课堂教学最优化;c.课堂管理制定符合学校规章制度的课堂行为准则和规范,有助予协调课堂教学的步骤,维持课堂纪律;d.课堂管理有助于调节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过度紧张和焦虑,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矫正问题行为。
2.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1)教师的领导风格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直接的影响。
普雷斯顿认为,参与式领导和监督式领导对课堂管理有不同的影响。
参与式领导注意创造自由空气,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1、判断题“尊师重道”一直以来是我们的教育理念。
荀子最早提出“尊师重道”“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礼论》),把教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相提并论。
所以,任何情况下,学生都要服从教师,尊重教师。
_____参考答案: 错误本题解释:【答案】×。
2、填空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____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参考答案: 营利3、单选题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_____。
A : 共同的奋斗目标B : 班主任的要求C : 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D : 共同的活动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
4、判断题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导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_____参考答案: 正确本题解释:【答案】√。
5、多选题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 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B : 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C : 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了D : 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参考答案: ABD本题解释:【答案】ABD。
6、单选题我国学校最早产生于_____。
A : 夏B : 商C : 周D : 秦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7、单选题 _____是教师写在黑板上的文字,是各学科教学经常用到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
A : 板书B : 板演C : 板画D : 多媒体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板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配合语言、媒体等,运用文字、符号、图表向学生传播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
8、多选题多动症儿童行为的主要特征有_____。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小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特训新版考题 卷1
教师招聘题库带答案《小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特训word版可编辑1.单选题。
不属于智力技能特点的一项是_____。
A、动作对象的观念性B、动作执行的内潜性C、动作结构的简缩性D、动作结果的意识性2.单选题。
勤奋和懒惰属以下哪种特性?_____A、气质B、性格C、能力D、兴趣3.单选题。
学生对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愉快心情的记忆是_____。
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逻辑记忆D、动作记忆4.判断题。
学校的法人资格使学校享有民事权利,因而学校和企业一样,可以广泛地参与各种经济活动。
_____5.单选题。
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
教师职务分为_____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A、初级B、—级C、二级D、讲师6.单选题。
把两个或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_____。
A、分层教学B、合作学习C、小班教学D、复式教学7.多选题。
学校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行为,情节不严重的,应该_____。
A、由其所在学校责令改正B、由其所在学校将其开除C、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将其开除D、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E、不予干涉8.单选题。
对教师而言,教学评价可以了解教师教学的效果,以便对教师进行考查;对学生而言,教学评价能对学生在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上的程度作出区分。
这体现了评价的_____功能。
A、导向B、鉴别C、调控D、激励9.单选题。
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
A、邓小平理论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0.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生效日期是_____。
A、 1995年9月1日B、 1995年7月1日C、 1993年9月1曰D、 1994年9月1曰11.单选题。
《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实行_____。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教育法律基础)
第1章 教育法律基础1.1 考点精讲考点1 教育法规概述一、教育法规的内涵1.法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广义的法律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它包括宪法、法律、法令、条例、命令、决定等。
(2)狭义的法律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2.法规(1)法规泛指宪法、法律和国家机关制定的一切行为规范的总称,即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的总称。
(2)法规有时也特指某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国务院制定和发布的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发布的地方性法规。
3.教育法规教育法规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为调整教育与经济、社会、政治的关系,调整教育内部各个环节的关系而制定和发布的教育法律(基本法律和法律)、法令、条例、规程、制度等规范文件的总称。
二、教育法规的特点1.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具体体现(1)各国的教育立法都是把本国的基本教育政策以及教育的各方面、各时期的重大政策,通过立法程序,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达到教育目的。
(2)教育政策是教育法规的基础、灵魂,而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体现,是政府实施教育政策的有力保证。
教育法规能保证教育政策的相对稳定性和有效性。
2.教育法规是教育民主化的必然要求(1)根据法律实施教育行政是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后的产物。
随着中世纪基督教会统治的全面崩溃,国家逐渐控制教育并用法律规定了教育制度。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很大变化,民主思想广泛传播,科技革命和经济竞争需要培养更多的人才,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3.教育法规的内容是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相适应的(1)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英、法、日等国的教育法规,是根据当时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体现出迅速发展免费的、义务的初等教育的要求。
(2)进入20世纪后,由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许多成文法如1944年英国《巴特勒法》写下了给所有人以中等教育的法律条文。
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必考知识点带答案解析_11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必考知识点最新版1、单项选择题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形式与个人学问构造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支配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2、单项选择题在训练活动中,老师负责组织引导同学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纳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进展,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
A:同学在训练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老师在训练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老师在训练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D:同学在训练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3、多项选择题依据法律规定,老师应当履行以下义务_____。
A:遵守宪法B:参与教职工代表大会C:为人师表D:执行教学方案E:完成教学任务4、单项选择题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挺直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看别人某种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为_____。
A:内在强化B:负强化C:替代强化D:无意强化5、单项选择题美育就是对同学进展_____。
A:审美训练B:五讲四美训练C:美妙生活训练D:美妙思想训练6、推断题“老师要全面理解同学并完全信任同学,信任他们可以充分进展自己的潜力〞,这反映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思想。
_____7、简答题依据记忆规律,老师应当怎样组织同学进展有效的复习?8、单项选择题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特别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进展具有_____。
A:挨次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9、简答题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有名数学家华罗庚上初中时,承受理解数学学问比拟慢,以致数学考试经常不及格。
教师认为他已经无可救药,一次在班上公然声称,假设你们当中将来会有一个同学没长进,那么这个人必定是华罗庚。
结果华罗庚通过自己的勤奋自学,刻苦钻研,奋力拼搏,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数学大师。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小学课程)【圣才出品】
第6章小学课程6.1 学习目标1.识记课程的一般概念,课程设计、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概念;2.掌握课程的几种分类;3.掌握课程计划的构成;4.理解教科书的作用;5.理解制约课程的因素和课程计划、教科书编写的原则;6.掌握小学阶段课程的特点以及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7.运用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理论合理安排课程。
6.2 考点聚焦1.课程、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概念;2.制约课程的因素和课程计划、教科书的编写原则;3.小学阶段课程的特点与其改革的发展趋势;4.如何利用资源来合理安排课程。
6.3 知识结构图6.4 核心讲义考点1 课程概述1.课程的一般概念(1)课程的含义①“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
②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a.课程是某一类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b.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c.课程兼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
课程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设置的程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2)几种较有影响的“课程”概念①课程是知识这是一种出现比较早、影响深远且比较传统的课程观点。
a.基本思想:学校开设的每门课程都是从相应科学中精心选择的,并且根据学习者的认识水平加以编排。
b.特点:第一,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第二,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第三,课程是既定的、静态的;第四,课程是外在于学习的。
②课程是经验知识课程观由于其强调课程本身的严密、完整、系统、权威,从而导致对学习者的实际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的忽视。
针对这一问题,课程研究者在批评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课程是经验”的观点。
a.基本思想:课程是学习者本身获得的某种性质或形态的经验。
b.特点:课程往往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设计的,是与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必考知识点最新版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必考知识点最新版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是教师招聘考试的参考资料,涵盖了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的必考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必考知识点的最新版,供考生参考。
一、教育原理1. 列举并解释两种教育方法。
答:一种是启发式教育法,指的是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另一种是传授式教育法,指的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接受被动接受的过程。
2. 说明教育的目的。
答: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格,具体包括培养学生的智力、道德、美感、身体、劳动和社会适应能力等。
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公民。
二、教育心理学1. 解释认知发展理论。
答:认知发展理论是指儿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备不同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
著名的认知发展理论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传感期、运动期、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和发展规律。
2. 介绍情感发展理论。
答:情感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情感发展包括情绪的产生、情绪的体验和情绪的表达等过程。
情感发展对于儿童整体发展至关重要,良好的情感发展有助于儿童自信、积极和健康的成长。
三、教育学1. 解释教学目标的特点。
答:教学目标具有可辨别性、可测量性、可操作性和可导向性四个特点。
可辨别性指的是教学目标要能够清晰地给出具体的描述和定义;可测量性指的是教学目标能够通过测量来确认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可操作性指的是教学目标要能够指导教师实施相应的教学活动;可导向性指的是教学目标要能够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
2. 描述教学设计的要素。
答: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要素。
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师期望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教学内容包括教学的内容、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是指教师根据目标和内容选择的合适的教育手段和策略;教学手段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工具和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和反馈。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题集《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必考知识点最新版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题集《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必考知识点最新版《小学教育理论综合》是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科目之一,对于想要成为小学教师的人来说,掌握这门科目的知识点至关重要。
本文将根据最新的知识点,为大家梳理《小学教育理论综合》中的重点内容。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文章的类型。
本文将采用说明文的体裁,以解释和阐述为主,对《小学教育理论综合》中的核心知识点进行罗列和解读。
关键词:小学教育理论综合、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知识点、最新版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理论综合是一门重要的必考科目。
该科目主要涉及小学教育的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论、儿童发展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门科目的核心知识点,本文将根据最新版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解读。
一、教育基本理论1、教育学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一门科学。
它包括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政策等方面的研究。
2、教育学派别:教育学派别主要分为实证主义教育学和人文主义教育学。
实证主义教育学强调教育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注重数据和实验;人文主义教育学则强调人的自由和尊严,注重人文关怀和价值引领。
3、教育与社会关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密不可分,它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教育也对社会产生影响,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课程与教学论1、课程概念:课程是学校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设计的学习方案。
它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设计。
2、课程类型:课程类型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等。
学科课程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活动课程注重实践和体验,综合课程则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
3、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它包括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
三、儿童发展理论1、儿童生理发展:儿童生理发展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发展。
儿童生理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受到遗传、环境、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儿童心理发展:儿童心理发展包括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小学教学)【圣才出品】
第7章 小学教学7.1 学习目标1.识记教学和教学过程的概念;2.理解教学的意义、任务和教学过程的特点;3.运用关于教学过程的理论分析具体的教育现象; 4.识记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5.理解班级授课制和教学基本环节等内容;6.掌握几种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7.掌握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和方式;8.运用教学原则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7.2 考点聚焦1.教学的概念、任务、意义及教学过程的特点; 2.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3.班级授课制和教学基本环节等内容;4.运用教学原则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5.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与学业评价方法。
7.3 知识结构图7.4 核心讲义考点1 教学的意义与任务1.教学的概念(1)教学的定义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2)教学的内涵①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是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②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学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作用。
③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教学的意义(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教学是一种专门组织起来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通过教学能较简捷地将人类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人的精神财富,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保证社会的延续和发展。
尤其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即将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如何使学生适应这种时代的发展,教学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1998年,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强调,要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
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用书 小学 教育基础知识教材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教育基础知识窑小学中公教育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编著严格依据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编写北京·广州·上海·西安前言浙江省从2009年开始,统一组织全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招聘采用笔试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的内容可以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两种,公共科目的考试主要考查考生的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科目考查的则是相应科目的专业知识。
教育理论的知识点较多,内容较为琐碎,考生较难全面把握,而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招聘考试对教育理论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因此,考生在复习时,要牢牢掌握理论知识,并能结合教学实际、新课程改革进行思考,学会举一反三,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在掌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
本着对广大考生认真负责的态度,中公名师及相关专家结合近几年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的特点和浙江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说明,精心编制出了这一着重体现针对性与适用性的教材。
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全面覆盖考点,精准把握考纲★获取教师招聘考试高分的关键在于知识的全面性及准确性,实现这一点就需要有扎实的基础,即对所有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有很深的认识和理解。
然而这些知识点又极为庞杂和分散,需要系统的梳理。
为此,本书在精细研究考试说明和真题的基础上,对常考知识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归纳,使读者能真正把握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的内容,做到成竹在胸。
★结构科学合理,重点清晰明了★本书以实用与高效为理念,在栏目的设计上充分贯彻此理念。
在每章伊始,本书设置了考试范围与要求,帮助考生迅速把握章节的重要知识点,从而在复习时做到心中有数。
在正文中本书设置了高效提升训练,对重要知识点进行针对性地辅导和训练,真正使考教育基础知识·小学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说明·教育基础知识·小学Ⅰ.考试性质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
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专用教材 【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教育心理学(第5章 知识
第5章知识的学习5.1 考点精讲考点1 知识学习概述1.知识的定义和类型(1)定义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2)类型①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由于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a.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
b.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②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将知识划分为两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①陈述性知识:也称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描述的知识。
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分和辨别事物。
目前学校教学传授的主要是这类知识。
②程序性知识:也称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包括一系列具体操作程序。
2.知识学习的类型(1)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①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
②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其实质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③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2)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②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③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原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及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学习。
3.知识学习的作用知识学习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和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学校教师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学生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宝贵知识经验,使学生更健康地成长,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必看考点最新版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必看考点最新版教育理论是小学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重要考点之一,考察教师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小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的最新版内容。
一、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目标教育是人类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事业,它涉及到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的方方面面。
而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目标就是教育理论的基础,是我们理解教育的重要前提。
1. 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的基本概念是指教育的本质和特征。
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活动,通过学校和家庭等教育机构,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对人的身心进行修养和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形成。
2. 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目标是指教育的最终导向和期望结果。
教育的目标主要包括个体素质的培养、社会价值观的传递和社会进步的推动。
目标的实现需要依靠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合适的教育环境。
二、教育的规律和原则教育不是一种盲目的活动,它有一定的规律和原则可循。
了解教育的规律和原则对于教师的教育实践至关重要。
1. 教育的规律教育的规律是指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些规律性现象和规定性要求。
常见的教育规律包括个体差异规律、适应规律和激励规律等。
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需要根据教育规律的要求,灵活地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2. 教育的原则教育的原则是指教育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常见的教育原则包括全面发展原则、个别差异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等。
教师应该在实施教育活动时,根据教育原则的要求,灵活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学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学生的发展是教育活动中的核心,了解学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于教师了解学生、指导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1. 学生智力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智力和心理发展特点主要包括认知规律的形成、思维方式的特点和情感态度的形成等。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其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2. 学生身体和道德发展的规律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身体和道德发展规律主要包括身体发育的突出特点和道德观念的初步形成等。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必看知识点新版考题 卷6
教师招聘题库带答案《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必看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1.单选题。
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_____。
A、对象相同B、概念不同C、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D、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2.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人学或休学的,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该提出申请,批准申请的单位是_____。
A、当地学校、村委会或居委会B、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C、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D、当地县镇人民政府或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3.单选题。
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家是_____。
A、孟子B、荀子C、格塞尔D、威尔逊4.简答题。
简述学习策略中资源管理的具体策略。
5.简答题。
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6.单选题。
适应学生智力水平差异的最佳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
A、跳级或留级B、分校D、同质分班7.单选题。
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采用_____。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B、师生互动策略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学习D、合作学习策略8.单选题。
在教学中运用变式的主要目的是_____。
A、激发学习兴趣B、引起有意注意C、丰富学生想象D、突出概念本质9.简答题。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3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多,我背不下来,如拿着书表演,又不大好。
”孩子说出了原因。
“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
”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
问题: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的做法。
10.单选题。
《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_____。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必看知识点新版考题 卷12
教师招聘题库带答案《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必看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1.填空题。
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____,即输人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另一个成分是工作记忆,指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识信息。
2.简答题。
师德建设的核心必须处理好的“三个关系”是什么?3.单选题。
教育行政部门对_____的考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A、校长B、教师C、班主任D、大队辅导员4.单选题。
非法举办国家教育考试,有违法所得的,应该_____。
A、扣除劳务费后上缴B、罚款C、没收违法所得D、张榜公示5.单选题。
从远古教育进人古代教育后,教育呈现出一定的特征,以下选择项中不属于其特征的是_____。
A、阶级性B、等级性C、狭隘性D、贫乏性6.多选题。
教学的基本规律有_____。
A、教学规律B、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C、德育规律D、教育与人发展的关系E、体育规律7.简答题。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学生李某从小父母离异,跟着年老多病的祖父生活,祖父对他管教不严,他经常和社会上的一些无业青年混在一起,打架斗殴。
父亲偶尔回家,对他不是打就是骂。
在学校,他破坏课堂纪律,拖欠作业,完不成学习任务,还欺负小同学,全班同学都看不起他、疏远他,但他喜欢运动,是班级篮球队的主力队员。
(1)简析李某不良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
(2)联系材料分析班主任应如何对李某进行教育。
8.多选题。
为保证学习效率,教师应控制学生的唤醒水平,可以采取_____等措施。
A、利用环境唤醒学生做好学习准备B、直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C、激发学生学习兴趣D、设法使学生达到最高唤醒水平E、让学生停留在最低唤醒水平9.单选题。
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_____。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的结合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使学习的综合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10.单选题。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反映了人格的_____的特点。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必看考点最新版(二)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必看考点最新版(二)1、简答题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参考答案:【答案要点】(1) 有效的说服; (2) 树立良好的榜样; (3) 利用群体约定; (4) 价值辨析; (5) 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2、单选题 _____是教师写在黑板上的文字,是各学科教学经常用到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
A : 板书B : 板演C : 板画D : 多媒体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板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配合语言、媒体等,运用文字、符号、图表向学生传播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
3、单选题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是_____。
A : 比奈一西蒙智力测验量表B : 斯坦福一比奈智力测验量表C :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D : 瑞文智力测验量表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1905 年,心理学家比奈和医生西蒙应法国教育部的要求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份智力测验《比奈一西蒙量表》,创造了测量智力的方法。
4、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的是_____。
A : 乡镇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B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C : 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D :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义务教育法》第 7 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5、填空题教师可以边讲课、边板书,这种注意品质是注意的____。
参考答案: 分配6、多选题形成动机的主要因素包括_____。
A : 需要B : 兴趣C : 理想D : 信念E : 诱因参考答案: AE本题解释:【答案】AE。
7、单选题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_____。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_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1、单选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 : 学习评定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B : 测验是评价的一种特定的形式C : 测量是评定的主要依据D : 评定比测量和测验更为具体,更具操作性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教学过程中的评定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估价的过程,是在测量基础上作出的,因而是一种主观的判断。
测量是对非量化实物的量化过程;测验是用来测量个体的行为或作业的工具。
它通常由许多经过适当安排的项目 (问题、任务等) 构成,被试对这些项目的反应可以记分,分数被用于评估个体的情况。
由此可知,测量和测验比评定更为具体,更具操作性。
故 D 项说法错误,当选。
2、单选题《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_____。
A : 循序渐进原则B : 直观性原则C : 启发性原则D : 因材施教原则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3、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一名年轻的老师第一次走上讲台,这是一个学校普遍认为的差班。
刚走向讲台,一个男生就站起来问道:“老师,您喜欢不喜欢差生?”老师没有回答,反而微笑地看着他,问道:“你会不会把自己心爱的旧玩具丢掉?”男生想了一会,回答道:“应当不会,我会好好珍藏的。
”老师面向全班同学,庄重地说:“我也不会,你们都是我的弟弟妹妹,如果你们有什么缺点,我会帮助你们改正,直到你们改好为止。
一名差生是各个方面都不及格的学生,而你们只不过是某些方面有所缺陷。
我想,通过努力,大家都会成为优秀的学生。
在我的眼里没有差生,只有不努力的学生。
”学生们都感动地鼓起掌来。
(1) 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案例分析这段材料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2) 依据案例说明教师应具备哪些师德?参考答案:【答案要点】(1) ①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德育教育原则。
这位教师的眼中没有差生,客观地运用责任激励机制,激励学生克服消极因素,努力学习。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必看考点最新版(二)_7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必看考点最新版(二)1、单选题 _____评价是在平时对学生的各项学习活动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并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客观和详细的记录,然后根据这些观察和记录对教学效果作出评价。
A : 档案袋B : 学生表现C : 日常行为观察D : 日常作业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考查日常行为观察评价的含义。
2、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教案的要素的是_____。
A : 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B : 学校领导的要求和教室环境的布置C : 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行为D : 教学媒体和时间分配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3、单选题认知领域中超越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的是_____。
A : 知识B : 领会C : 应用D : 分析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领会指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它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4、多选题 _____评价的相同缺陷是将人简单化、客体化,忽视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不确定性。
A : 发展模式B : 目标模式C : 诊断模式D : 过程模式E : 主体模式参考答案: BC本题解释:【答案】BC。
5、单选题为了防止考试焦虑症的发生,学校咨询人员提前对这些学生进行集体辅导,讲授自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属于_____。
A : 早期干预B : 缺陷矫正C : 发展指导D : 问题预防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早期干预:面向少数学生进行,他们可能已经出现某种程度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就可能演变为严重的障碍。
缺陷矫正:对于极少数长期处于恶劣环境下已经积累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的学生,需要进行系统的矫正。
发展指导: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学生在不同的时期,面临不同的适应和发展的任务,可能会出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在此之前,我们就应该开展必要的指导活动,帮助学生成功完成心理一社会发展任务。
问题预防就是指在可能的问题发生之前,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工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_4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1、单选题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属于_____。
A : 讲授法B : 讨论法C : 谈话法D : 指导法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这是谈话法的释义。
2、填空题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____和____。
参考答案: 课程标准教材3、单选题商家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_____。
A : 糖果B : 零食C : 玩具D : 烟酒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五条规定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故选 D。
4、单选题小学生武某上课时,起立回答问题,后排的同学陈某用脚将武某的椅子移开,结果武某重重地坐到了地上。
武某当时身体没有任何异样,老师也只批评了陈某几句,就继续上课。
可是三天后,武某感到腿脚发麻,后来发展为没办法正常坐着上课,父母将她送往医院诊断,经检查为尾椎受挫伤,导致下半身麻痹,需要长期治疗。
对这起事故正确的看法是_____。
A : 学校负有维护受教育者合法权益的义务,应该在这次事故中承担一定责任B : 陈某不是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人,即使负有过错,也不需要承担责任C : 是武某自己不小心造成了摔伤,不能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D : 该事故与学校的管理没有关系,学校不需要负责,更不需要进行相应赔偿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规定,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八) 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的。
5、单选题有位学生已知道“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法则,但在运算 11+3x7=?时,还是把 11 与 3 加起来再乘以 7,这是受_____影响的表现。
A : 定势B : 逆向迁移C : 正迁移D : 水平迁移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看考点最新版(二)_4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看考点最新版(二)1、单选题编写小学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_____A : 课程标准B : 课程目标C : 课程方案D : 课程计划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査的是课程内容。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2、单选题“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 )教学原则。
_____A : 系统性B : 启发性C : 思想性D : 巩固性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指学习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复习巩固,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应该对旧的知识进行温习,从而达到牢固地掌握,使新旧知识之间达到融会贯通。
3、单选题“课程不应指向活动,而应直接关注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达到这些目标而服务的” ,这种观点意味着课程即_____A : 教学科目B : 社会改造C : 经验获得D : 预期学习效果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定义。
在几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这种观点认为课程不应该指向活动、而应该直接关注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即要把重点从手段转向目的。
这要求课程事先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达到这些目标服务的。
4、单选题杜威在《民本主义与教育》中提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
从教育目的的理论来看,这属于_____A : 宗教本位论B : 社会本位论C : 个人本位论D : 教育无目的论参考答案: D【答案】D。
5、单选题“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_____A : 适应现象B : 听觉适应C : 嗔觉刺激D : 味觉刺激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章课堂管理
13.1 考点精讲
考点1 课堂管理概述
1.课堂管理及其功能
(1)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是一种协调和控制的过程,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课堂管理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①课堂教学管理,如课堂教学节奏、段落的管理和学生学习的指导与管理等;②课堂纪律管理,如学生问题行为的矫正,课堂秩序的建立和维护,人际交往的引导,群体心理气氛的营造等。
(2)课堂管理的功能
①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
促进功能是指教师在课堂里创设对教学起促进作用的组织良好的学习环境,满足课堂内个人和集体的合理需要,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对教学活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a.有效地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根据学生注意力的变化规律及思维特点调整学生的注意,巧设疑问,启发诱导。
b.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c.形成和谐民主、团结合作的师生关系。
d.制定合理的课堂行为规范,养成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行为习惯。
e.帮助学生获得解决课堂群体问题的技能。
f.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使学生形成团结友爱的良好人际关系。
②课堂管理的维持功能
维持功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持久地维持良好的内部环境,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始终保持在课业上,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课堂管理的维持功能主要表现在:
a.课堂管理有助于产生良好的气氛,从而帮助学生适应环境的变化;
b.课堂管理有助于缓和与解决各种冲突,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课堂教学最优化;
c.课堂管理制定符合学校规章制度的课堂行为准则和规范,有助予协调课堂教学的步骤,维持课堂纪律;
d.课堂管理有助于调节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过度紧张和焦虑,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矫正问题行为。
2.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教师的领导风格
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直接的影响。
普雷斯顿认为,参与式领导和监督式领导对课堂管理有不同的影响。
参与式领导注意创造自由空气,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
而监督式领导则待人冷淡,只注重集体讨论的进程,经常监督人的行为有无越轨。
(2)班级规模
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班级的大小会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班级越大,情感纽带的力量就越弱;其次,班内的学生越多,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就越大,
课堂管理所遇到的阻力也可能越大;再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班级越大,成员间相互交往的频率就越低,对课堂管理技能的要求也就越高;最后,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而这些小群体又会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3)班级的性质
影响教师课堂管理的另一个情境因素是班级本身。
不同的班级往往有不同的群体规范和不同的凝聚力,教师不能用固定不变的课堂管理模式对待不同性质的班级,而应该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掌握班级集体的特点,运用促进和维持的高度技巧,获得理想的管理效果。
(4)对教师的期望
人们对教师在学校情境中执行任务往往有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
即使某一位教师的外貌谈吐并不符合这种固定的看法,人们还是会按照这种固定的看法去看待和解释教师们的行为,这就是定型的期望。
它包括人们对教师理应表现的行为及其所具有的动机和意向的期望。
一般而言,它的形成是教师长期交往方式和一般行为的结果。
考点2 课堂群体的管理
1.课堂里的群体及其对个体的影响
(1)群体的定义
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其特征包括三个方面:
①群体由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
②群体成员根据一定的目的承担任务,相互交往,协同活动;
③群体成员受共同的社会规范制约。
(2)群体的基本特征
①群体由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
②群体成员根据一定的目的承担任务,相互交往,协同活动;
③群体成员受共同的社会规范制约。
(3)学生群体对个体的活动产生促进作用或者阻碍作用。
取决于四个因素:
①活动的难易。
如果学生所从事的是像打扫卫生、公益劳动等简单的手工操作或机械操作,其他成员在场,会使活动者工作的更加出色。
如果学生所从事的是像写作文那样需要复杂的判断、推理的活动,其他成员在场则会起到干扰作用。
②竞赛动机的激发。
当他人在场时,个体的求胜动机容易转化为竞赛动机。
一旦个体希望自己做得比别人好,就容易产生促进作用。
③被他人评价的意识。
当被他人评价的意识适中时,容易促进个体的活动。
如果被他人评价的意识过于强烈,活动的难度大且复杂,容易引起个体焦虑过度而产生阻碍作用。
④注意的干扰。
如果其他成员在场则容易使活动者的注意力分散,就会产生一种阻碍作用。
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协调
(1)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是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职责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
班级、小组、少先队都属于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
②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具有个人的意义;
③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成员的共同活动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个人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2)非正式群体
在正式群体内部,学生们会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形成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非正式群体,如班级中的英语兴趣小组等。
这种群体没有特定的群体目标及职责分工,缺乏结构的稳定性,但它有不成文的规范和自然涌现的领袖。
(3)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协调
①要不断巩固和发展正式群体,使班内学生之间形成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关系,产生共同遵守的群体规范,并以此协调大家的行动,满足成员的归属需要和彼此之间的相互认同,从而使班级成为坚强的集体。
②要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
教师应该辨别非正式群体是积极型、中间型,还是消极型、破坏型。
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应采取不同的对策。
3.群体动力的表现
(1)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它可以通过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责任感、荣誉感,成员间的友谊感和志趣等来说明,群体凝聚力对课堂管理功能的实现有重要的影响。
有关研究表明,关系融洽、凝聚力强的班级,会使学生们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认同感,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所以,凝聚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课堂里群体的凝聚力:
①要全面、及时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
②要帮助课堂里的所有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形成认同感。
③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以作为群体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形成归属感。
④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
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2)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非正式规范的形成是成员们约定俗成的结果,受模仿、暗示和顺从等心理因素的制约。
正式规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的结果。
美国专家谢里夫的研究表明,群体规范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相互影响阶段,每个成员发表自己对某一事物的评价与判断;②第二阶段是出现一种占优势的意见;③第三阶段,由于趋同倾向而导致评价、判断和相应行为上的一致性。
(3)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课堂气氛具有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
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气氛区。
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①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而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
②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基本特征。
③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失控的气氛、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
(4)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这个过程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实现,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是主要的人际交往工具。
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系表现为:
①吸引与排斥
人际吸引是指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的现象,它以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及行动一致为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