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

合集下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

高二年级语文科《先秦诸子选读》导学案班级第七课导学案答案2.给下列生字正音葸( xǐ)悌(tì)笃(dǔ)4.辨析下列句子中的一词多义贼:其蔽也贼(害)趋:鲤趋而过庭(快走)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强盗)(孔子)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趋向,奔向)几落贼手死(敌人)其太子丹乃阳会荆轲为贼(刺客)就:就有道而正焉(接近,靠近)是天下之大贼也(祸患,祸害)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完成,达到)闻:子亦有异闻乎(名词,教导)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即使)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动词,听说)偷: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刻薄,不厚道)善为国者,仓禀虽满,不偷于农(苟且,得过且过)楚有善为偷者(偷窃)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女”通”汝”)好知不好学(“知”通“智”)今也则亡(“亡”通“无”)出则弟(“弟”通“悌”)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a生而知之者,上也(判断句) b君子笃于亲(介宾短语后置句)c(我)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判断句)d陈亢问于伯鱼日(介宾短语后置句) e敏于事而慎于言(介宾短语后置句)7.试译第4、5则选文。

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孔子所说的“好学”主要是从人格修养、道德实践的意义上说的,跟现在通常所理解的喜欢学习知识或技能不同。

从一般意义上说,“仁”“知”“信”“直”“勇”“刚”是值得肯定的六种德行。

需要注意的是,孔子认为好学就可以防止这些弊端。

这意味着他所说的学,主要是一种道德修养,其基本内容是学礼、修身。

8.试译第6则选文。

子夏的价值取向是什么他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又是什么答: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常常把女色看成是美德的对立面,要求人们崇尚、爱好美德。

在我国古代,侍奉父母和君上是人生在世的两大义务,子夏视之为人生两大要求。

古人也非常重视朋友之间的关系,把它跟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并称为五伦。

子夏提出的这四点,说到底都是道德修为,跟现在所说的学习知识或技能没有太大的联系,但是他却把做到这四点的人看成是学习过的人。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第一章: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

引导学生思考仁与学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1.2 教学内容:解释“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意思。

讨论仁与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一原则。

1.3 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师解释“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并讲解仁与学的关系。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好仁不好学的原则,并分享讨论结果。

第二章:了解仁的定义与重要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仁的定义与重要性。

引导学生认识到仁对于个人和社会的价值。

2.2 教学内容:定义仁的概念。

讨论仁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仁的行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3 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师讲解仁的定义与重要性。

案例分析法: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仁的行为,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第三章:探索不好学的弊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不好学的弊端。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克服不好学的习惯。

3.2 教学内容:分析不好学的弊端,如限制个人成长、影响人际关系等。

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不好学的弊端,并提出克服的方法。

个人反思法: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习惯,制定改进计划。

第四章:学习与仁的平衡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在仁与学习之间保持平衡。

引导学生思考仁与学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2 教学内容:讨论仁与学习之间的平衡,如何在实践中落实。

分享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在仁与学习之间取得平衡。

4.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仁与学习之间的平衡,并分享成功案例。

角色扮演法:学生模拟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处理仁与学习的关系,进行角色扮演。

第五章:实践“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原则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原则。

引导学生将仁与学习相结合,提高个人品质。

5.2 教学内容: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原则。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cy.doc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cy.doc

_____ 通 ______ _____ 通 ______ _____ 通 ______ _____ 通 ______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1. 导学目标1.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 领悟孔子“学"内涵,以及其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1. 重点难点1. 理解孔了所说的“学”的特殊含义。

2. 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1. 学习方法1. 本课中出现的名句较多,要熟读成诵。

2. 对比现在与孔子所生活的吋代,通过自检,提高我们的学习观与学习能力。

%1. 导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 给加点字注音:敝 _______ a _____________ 袋 ____________ 等于亲 ___________ 畏舉 ___________2.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意思。

(1)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2)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3)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4) 弟子入则孝,岀则弟3.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古,敏以求之者也(2) 居!吾语女 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直不好学,英蔽也绞(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5)贤贤易色 ________ 4. 判断下列句了的特殊句式并翻译。

牛而知之者,上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探究1. 你认为孔子所说的“学'‘有哪些内涵?从文中找出相关论述,并谈谈对你有什么启发?2. 作为一个当代求学的青年,你是怎么看待这样的“好学”呢?请结合自己的人生体 验,说说你的理解或感受。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

引导学生思考仁与学之间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引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话题。

解释“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

1.3 教学方法讲述法:教师通过讲解来阐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仁与学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仁与学的关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仁与学之间的密切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仁与学。

2.2 教学内容讲解仁与学的关系。

举例说明仁与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3 教学方法讲述法:教师通过讲解来阐述仁与学的关系。

实例分析法:教师提供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实例中的仁与学。

第三章:好仁不好学的表现让学生了解好仁不好学的具体表现。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是否存在好仁不好学的情况。

3.2 教学内容列举好仁不好学的表现。

分析好仁不好学的危害。

3.3 教学方法讲述法:教师通过讲解来阐述好仁不好学的表现及危害。

自我反思法:学生自我反思是否存在好仁不好学的情况。

第四章:如何克服好仁不好学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克服好仁不好学的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改进自己,更好地实践仁与学。

4.2 教学内容讲解克服好仁不好学的方法。

提供实际操作的建议。

4.3 教学方法讲述法:教师通过讲解来阐述克服好仁不好学的方法。

实际操作法: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建议进行实际操作。

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加深对“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理解。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实践仁与学。

回顾本章所学内容。

5.3 教学方法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实践仁与学。

第六章:案例分析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内涵。

6.2 教学内容提供几个与“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相关的案例。

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因为好仁不好学而陷入困境。

6.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理解其中的教训。

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的含义。

引导学生思考仁与学之间的关系。

激发学生对儒家思想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引入“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这一主题。

解释“仁”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仁的内涵。

分析“不好学”的弊端,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仁的概念和不好学的弊端。

利用例证法,提供相关的例子来阐述观点。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二章:仁的内涵与价值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仁的内涵和价值。

引导学生思考仁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讲解仁的内涵,包括仁的爱、仁的善良、仁的宽容等。

强调仁的价值,如仁在个人修养、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中的作用。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仁的内涵和价值。

利用例证法,提供相关的例子来阐述仁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分享自己对仁的理解和体会。

第三章:不好学的弊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不好学的弊端。

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意义。

3.2 教学内容分析不好学的弊端,如停滞不前、缺乏竞争力、无法适应社会变化等。

强调学习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不好学的弊端和学习的重要性。

利用例证法,提供相关的例子来阐述不好学的弊端。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分享自己对学习的看法和经验。

第四章:仁与学的平衡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仁与学的平衡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践中兼顾仁与学。

4.2 教学内容讲解仁与学的平衡重要性,如在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平衡。

提供相关的例子,展示如何在实践中兼顾仁与学。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仁与学的平衡重要性。

利用例证法,提供相关的例子来阐述如何在实践中兼顾仁与学。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分享自己对仁与学的平衡理解的体会。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加深对“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的理解。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篇1
1.掌握困、古、敏、言、荡、绞、贤、色、就、正、贰、等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并积累成语: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等。
2 .能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
3.领悟孔子“学”内涵,以及其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4.分析、评价孔子“不如丘之好学也”、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 贤贤易色”观点。
《赏析1】:显然,孔子承认每个人从出生起,他们的智力是有差别的。当然, 这是客观事实。那么,我们将如何缩小,甚至是消除这种差别呢?只有一条路可走 ,那就是学习。也就是说,我们学习的第一个原因就是缩小或消除智力差异。
《原文2】 子曰:“我非文2】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就有学问的,只是个喜欢读书、勤奋敏捷地追 求知识的人。”
《原文3】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3】 像他这样忠厚诚信的人,一个十户人家的地方就会有,却都“不如丘之好学也”。
《赏析2、3】:孔子以自己的求学经历为例,向弟子说明一个道理:渊博的知 识,高尚的品德,都是通过自己不断努力学习而得来的。也就是说,只有不断努力 学习,才能够在知识品德等方面充实自我。这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个原因。可见孔子 对“好学”的看重。这两个字的评价,除了他用来表扬自己之外,他只给过一个学 生,那就是颜回。
一味的喜好“仁” 、“智” 、“信” 、“直” 、“勇” 、“刚”,都有各自的缺点和不足,君子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使其完美而不出 现偏差。也就是说,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去掉偏好它们的弊端,补充其不足。学可去 蔽,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三个原因。
原因有三:1.、智力差异; 2.、充实自我; 3、学可去蔽。
1、语段4:其实孔子在此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品质是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的,如 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你有仁,智,信,直,勇,刚这样的美德,也照样会出现 大的弊病。学习应该放在首位,学习能弥补人的不足。学习起到了一个方向性的作用 。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

注:此答案仅供参考。
2.培养德行与好学何者为先?请根据第 3、4、6 则,谈一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答:按照孔子的说法,“好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努力培养好的德行,因此,
培养德行和“好学”两者之间谈不上谁先谁后。
然而,现在所谓的“好学”,内涵已有所不同,所以,它与德行之间就有一个孰
先孰后的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应该是德与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从这个
上,因此,他给我们现在的启发是:在努力学好文化知识与技能时同时,也要努力完
善自己的道德品质,这是我们中学生在成长历练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我们社会需要的
就是这种德才兼备的人。有一句话说:能力行,品德行,是绝品(极品);能力不行,
品德行,是庸品(次品);能力行而品德不行,是危险品;能力不行而品德也不行,
是废品。
A.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窘迫,受窘
B.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笃:笃厚
C.贤贤易色 贤:尊重,崇尚
D.敏于事而慎于言 敏:迅速,敏捷
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 )
A.恭而无礼则劳
B.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C.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D.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二、课外阅读:司马迁对孔子的评价。 原文: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háng)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 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余祗(zhī,恭敬)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判断)于夫 子。可谓至圣矣! (《史记• 孔子世家》) 译文: 太史公说:《诗》中有这样的话:“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 虽然我不能达到这种境地,但是心里却向往着他。我读孔子的著作,可以想见他的为 人。到了鲁地,参观了孔子的庙堂、车辆、衣服、礼器,目睹了读书的学生们按时到 孔子旧宅中演习礼仪的情景,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徘徊留恋不愿离去。天下的君王直到 贤人也够多的了,当活着的时候都荣耀显贵,可是一死什么也就没有了。孔子是一个 平民,他的名声和学说已经传了十几代,读书的人仍然崇他为宗师。从天子到王侯, 全国谈六艺的人,都把孔子的学说做为判断衡量的最高准则,可以说孔子是至高无上 的圣人了。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是一篇关于儒家思想的教案,以孔子的一句名言为切入点,探讨仁与学的关系,分析仁爱之心与勤奋好学之间的相互作用。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仁与学的内在联系,认识到仁爱之心与勤奋好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学术素养。

第二章:仁与学的内涵2.1 仁的内涵介绍仁的概念,解释仁爱、仁慈、仁心等含义,阐述仁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

2.2 学的内涵解释学的概念,阐述学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性,分析勤奋好学、求知若渴、谦虚好问等品质。

第三章:仁与学的相互关系3.1 仁与学的互动探讨仁爱之心与勤奋好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仁爱之心对学术追求的影响,以及学术成就对仁爱之心的促进作用。

3.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历史人物和现实生活中的案例,阐述仁与学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仁与学的重要性。

第四章:好仁不好学的弊端4.1 好仁不好学的表现分析现实生活中好仁不好学的行为表现,如过分关注人际关系,忽视学术追求等。

4.2 好仁不好学的弊端阐述好仁不好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视野狭窄、停滞不前等,引导学生认识到好仁不好学的危害。

第五章:如何做到好仁好学5.1 培养仁爱之心介绍培养仁爱之心的方法,如关爱他人、宽容待人等,强调仁爱之心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中的作用。

5.2 勤奋好学5.3 仁学结合分析如何将仁与学相结合,实现个人品质和学术成就的提升,引导学生追求仁学兼备的人生目标。

第六章:仁学的实践路径6.1 仁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仁学思想,如在与他人交往中展现关爱与尊重,以及在处理冲突时体现仁慈与宽容。

6.2 社会公益活动介绍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方式,强调通过实际行动践行仁学,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第七章:个人修养的提升7.1 道德修养阐述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介绍提升道德修养的方法,如自我反省、遵循社会公德等。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和故事背景2. 分析“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3. 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学习态度教学重点:1. 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这句话的内涵2. 分析“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3. 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学习态度教学难点:1. 将“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2. 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学习态度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故事或者图片引入“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这句话,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二、讲解1. 讲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这句话的含义和故事背景,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和哲学思想。

2. 分析“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明白这句话对他们的启示和警示。

三、讨论1. 分组讨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每组呈现自己的讨论成果并展开交流。

2. 引导学生总结讨论成果,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四、拓展1.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章或故事,深入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内涵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如何做一个“好仁”并且努力学习,避免成为“蔽也愚”。

五、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强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对学生的启示和警示。

2. 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注重品德修养和学习态度的培养,做一个“好仁”。

六、作业1.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启示和警示的作文,或者分享一个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体会和感悟。

教学反思:1.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学习态度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观。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讲学稿(学生版)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讲学稿(学生版)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讲学稿(学生版)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课题:《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第一课时年级:高二()班学生姓名:学号:组名:【教学目标】1.掌握困、古、敏、言、荡、绞、贤、色、就、正、贰、等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等。

2.能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

3.领悟孔子“学”内涵,以及其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4.分析、评价孔子“不如丘之好学也”、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贤贤易色”观点。

【文化内涵】1、理解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2、重点领悟孔子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贤贤易色”等原则和方法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3、结合孔子的理念倾向,深入分析“学”的内涵。

【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二、整体感知文本(一)、初读感知:你如何理解孔子的学习观?他所说的“学”有哪些内涵?1、孔子明确将学习划分为等四个阶段。

前两个阶段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后两个阶段则是知识外化的过程--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要“躬行践履”。

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2、梳理课文:本课所选的“语录”共有10章,可把全文切分成:A、(1、2、3、4、9章)B、(4、5、10、11章)C、(7、8章)D、(4、5、6章)三、研读赏析(一)为什么要学习?原因之一:【原文1】孔子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译文1】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人;,是二等人;,是再次一等的人;,这就是下等人了。

”【赏析1】:显然,孔子承认每个人从出生起,他们的智力是有差别的。

当然,这是客观事实。

那么,我们将如何缩小,甚至是消除这种差别呢?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

也就是说,我们学习的第一个原因就是。

原因二:【原文2】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人教选修《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第2课时

人教选修《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第2课时

人教选修《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文本内容,分析文本中的观点和论据。

2.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教学重点:1.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2.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难点:1.文言文阅读障碍的克服。

2.对文本观点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考。

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基本观点。

2.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那么请问什么是“好仁不好学”呢?二、文本解析1.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本内容。

2.分析文本中的观点: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3.讨论文本中的论据:列举实例,分析为什么好仁不好学会导致愚昧。

4.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认为好仁不好学会导致愚昧?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讨论:a.好仁不好学的表现和危害。

b.如何避免好仁不好学的情况。

c.对文本观点的认同与批判。

四、案例分析1.出示案例:一个善良的人,因为缺乏学习,导致在处理问题时出现失误。

2.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3.教师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汲取教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五、课堂小结2.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六、课后作业1.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感悟文章。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课前准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文本内容,让学生深刻理解了好仁不好学的危害,以及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在课堂讨论中,学生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

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提出解决方法,体现了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需在文言文阅读和批判性思考方面加强训练。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在分析文本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这句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大家觉得这里的‘仁’指的是什么?是不是就是做好事的意思呢?‘不好学’又是什么意思?这里的‘愚’又是指什么?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想看,如果一个人只是单纯地做好事,但是不学习,会出现什么问题?”2.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张同学,你刚刚说你认为好仁不好学并不会导致愚昧,你能具体说说你的理由吗?李同学,你对张同学的观点有什么看法?你认为好仁不好学一定会导致愚昧吗?我们来讨论一下。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明白仁爱和教育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尊敬师长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增强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

2. 掌握儒家思想中关于仁爱和教育的重要性的论述。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深层含义。

2. 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儒家思想中仁爱和教育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分析儒家思想中关于仁爱和教育的重要性的论述。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体会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危害,以及仁爱和教育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仁爱和教育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感悟。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节:讲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分析儒家思想中关于仁爱和教育的重要性的论述。

2. 第二节: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体会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危害,以及仁爱和教育的重要性。

3. 第三节:讲解仁爱的内涵,分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仁爱。

4. 第四节:讲解教育的重要性,分析尊敬师长的意义。

5. 第五节: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仁爱和教育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感悟。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仁爱和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讲解仁爱的内涵,分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仁爱。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体会到仁爱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仁爱,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经验。

5.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仁爱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七、教学重点:1. 理解仁爱的内涵。

2.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仁爱。

八、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仁爱的真正含义。

2. 如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仁爱。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6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6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和仁学基本理念。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5.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资源:
1.课本:《先秦诸子选读》
2.教学PPT:包含课文解析、知识点拓展、课堂讨论等内容
3.参考资料:相关学术论文、案例分析等
教学评价:
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课文内容和仁学思想。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教学资源拓展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先秦诸子选读》教材相关内容:
-《孟子》: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他的著作《孟子》中有许多关于仁的论述,可作为本节课的拓展阅读。
4.沟通与表达:在课堂讨论中,培养学生阐述观点、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素养。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课文解析:《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文意理解和其中的关键句子的解释。
2.仁学思想的理解和现实意义:掌握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并能够联系现实生活讨论其意义。
难点:
1.古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特别是生僻词汇和句式结构。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论语》选读7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9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论语》选读7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9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学习”的概念在古今的不同。
2.结合实例深入理解六种美德的弊端,进而把握好学的重要性。




理解六种美德的弊端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资源来自马中锡《中山狼传》《史记·孔子世家》罗贯中《三国演义》(节选)《后汉书·祢衡传》
教学过程预设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跟着老师思考背诵
分组讨论
选派代表展示交流
完成作业
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发展学生的思维
合作学习
突破重点难点
明确本课的现实意义
学以致用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论语》
自我反思
本课在设计上,试图多让学生发言,但由于学校录课条件的限制(只有一台录像机),许多地方改为了教师自己讲解,且开头部分讲解略多。而且由于学生在展示阶段思维活跃,超出了我的预设,所以没有完成所有预设。但成功之处在于课堂主要还是围绕学生的问题和活动开展的,没有为了完成教学预设而干扰学生的表达,充分尊重了学生,也很好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带领学生复习学过的文言文相关内容,验证学生的判断。
1.《孟子》“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2.《荀子》“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圣心备焉。”
3.《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可见党中央已经深刻认识到“立德”的重要性。这和儒家的主张是一致的,而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我们的确应该加强个人修养,传承传统文化。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导学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导学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认识到学习对于完善仁德的重要性。

2、探讨孔子关于“学”的理念和方法,思考其对现代学习的启示。

3、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追求仁德与智慧的协同发展。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解读“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内涵,领会孔子的思想核心。

(2)分析孔子眼中“学”的重要性以及“学”与“仁”的关系。

2、难点(1)如何将孔子的学习观念与当代社会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观。

(2)深入理解“仁”的概念,并探讨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培养仁德。

三、知识链接1、孔子及其思想孔子(公元前 551 年-公元前 479 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论语》《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全书共 20 篇 492 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四、文本解读“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出自《论语·阳货》。

这句话的意思是: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

孔子强调“仁”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但仅有仁心是不够的,如果不通过学习来增长知识和智慧,就可能会因为缺乏判断力而被人欺骗或误导,从而做出错误的决策和行为,表现出愚笨的一面。

那么,孔子所说的“学”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在孔子看来,“学”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知识,更包括学习做人的道理、社会的规范、处事的方法等。

通过学习,人们能够明辨是非善恶,懂得礼义廉耻,从而更好地践行仁德。

例如,在《论语》中,孔子教导弟子要“学而时习之”,这里的“习”不仅是复习知识,更是将所学的道理付诸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能力。

又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避免陷入迷茫和困惑。

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的含义。

引导学生思考仁德与学问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引出“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的主题。

解释仁德的重要性。

强调学问与智慧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提问导入:询问学生对仁德的看法,引导学生思考仁德在生活中的应用。

讲解:老师讲解仁德与学问的关系,解释“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的含义。

第二章:仁德的重要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仁德在社会和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讲解仁德的定义和内涵。

举例说明仁德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作用。

2.3 教学方法:讲解:老师通过讲解仁德的定义和内涵,引导学生理解仁德的重要性。

举例:老师通过举例说明仁德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作用,加深学生对仁德重要性的理解。

第三章:学问与智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关系,以及好学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讲解学问与智慧的概念。

强调好学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3.3 教学方法:讲解:老师通过讲解学问与智慧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好学的重要性。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互相交流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第四章:仁德与学问的结合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仁德与学问的关系,以及如何将仁德与学问结合起来。

4.2 教学内容:讲解仁德与学问的相互促进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仁德与学问结合起来。

4.3 教学方法:讲解:老师通过讲解仁德与学问的相互促进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仁德与学问结合起来。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仁德与学问结合起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第五章:案例分析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理解“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的含义。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和仁德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5.2 教学内容:提供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因为好仁不好学而陷入困境。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和仁德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5.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老师提供相关案例,学生分组进行分析,讨论案例中人物的困境和原因。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

具体内容解释下列常见实词 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贤贤易色( 居!吾语女( )( 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 慎而无礼则葸( 事君能致其身(4.辨析下列句子中的一词多义)(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生而知之者( 女闻六言六蔽矣乎(是天下之大贼也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年级"科《先秦诸子护导学案班级学案 编号 编写 时间2017331课题使用 时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编写人新授课学习 目标 1•了解孔子涉及学习的思想2 •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重点 难点 1. 主要是讲授第4则、第6则、第7则、第11则选文。

2. 引导学生掌握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3. 引导学生鉴赏第11则选文。

1.有关人格修养方面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水至清而无鱼,人至察而无徒; •吾日三省吾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2.给下列生字正音 葸( )悌(吾语( )女贼: 其蔽也贼( 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 几落贼手死(其太子丹乃阳会荆轲为贼( 趋: 鲤趋而过庭( (孔子)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就:就有道而正焉(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流程自 主 学 习 案3.闻:子亦有异闻乎?()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偷: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楚有善为偷者()一、阅读《论语》中的这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为政以德》)选文中画线词语“均无贫”中的“均”与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 的“均”意思是否一样?为什么?答:二、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

回答问题。

① 子曰: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无是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多见而识之。

”论语 述而》)② 孟子曰: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1.7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7-人教版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1.7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7-人教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发现《论语》中的“好学”与我们现在所谓的“好学”内涵不同。

2.举例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几句的含义。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学习过程:一、读下面两个语段,比较两段的表述,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文段一: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文段二: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论语·泰伯》)1.你的发现是:2.由这个发现,你可以推知孔子所谓的“好学”是学习()3.结合下面的语段,验证你的判断。

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⑶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总叙》)二、举例说明你对下面这几个句子的理解。

1.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2.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3.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4.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

5.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6.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三、作业:运用本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下面两种说法的认识。

1.文死谏,武死战。

2.人们常把“尾生抱柱”当作诚信的典范。

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庄子·杂篇·盗跖》四、补充资料1. 包惜弱禁不住恻忍之心,明知"不是好人",还是救了中箭受伤的金国王子完颜洪烈。

完颜洪烈见了包惜弱芙蓉娇脸、怜惜眼神,不能自已,回去就设下计谋,差官兵来杀杨、郭两人,掳去包惜弱。

——《射雕英雄传》中情节2.赵简子大猎于中山,虞人道前,鹰犬罗后。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

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背景和含义。

探讨学习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1.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口头报告等形式,评估学生对“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和背景。

引导学生思考仁与学之间的关系。

2.2 教学内容详细解释“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

探讨仁与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引用相关案例进行分析。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

2.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书面作业等形式,评估学生对“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学习的重要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3.2 教学内容探讨学习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影响。

引用成功案例,展示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小组讨论和分享成功案例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口头报告等形式,评估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第四章:培养学习兴趣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2 教学内容探讨如何培养学习兴趣,提供实用的学习方法和建议。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分享经验和互动练习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和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书面作业等形式,评估学生对学习兴趣的培养程度和对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了解程度。

第五章:案例分析与讨论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
制作人:黄尊芳审核人:关在龙房强韩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困、古、敏、言、荡、绞、贤、色、就、正、贰、等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等。

能根据文言特殊句式
的特点,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

2通过选文,了解孔子涉及学习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孔子关于“学”的理念倾向,领悟其现实意义,找到
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孔子的学习态度、方法、内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使学生通过了解孔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
世的借鉴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预习案
1、【文题解读】
语出《论语•阳货》,意思是说“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愚蠢”。

这句话说明孔子是十分重视学习的。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

师襄子曰:“可以益矣。

”孔子曰:“已习其曲矣,未得数也。

”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

”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为人也。

”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然高望而远志焉。

曰:“丘得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去《文王操》也。

说的是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一连学了十天,也没增学新曲子。

师襄子说:“可以学些新曲了。

”孔子说:“我已经熟习乐曲了,但还没有熟练地掌握弹琴的技法。

”过了些时候,师襄子又说:“你已熟习弹琴的技法了,可以学些新曲子了。

”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的感意蕴,可以学些新曲了。

”孔子说:“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过了些时候,孔子肃穆沉静,深思着什么,接着又心旷神怡,显出志向远大的样子。

说:“我体会出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的肤色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好像一个统治四方侯的王者,除了周文王又有谁能够如此呢!”师襄子恭敬地离开位给孔子拜了两拜,说:“我老师原来说过,这是《文王操》呀”孔子能够领会的超过他的老师,这固然是孔子天性聪慧,但也说明他学的用心。

2.人格修养方面的名言
答: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水至清而无鱼,人至察而无徒;3.吾日三省吾身;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5.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6.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3.给下列生字正音
葸()悌()笃()贰()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好知不好学()
今也则亡()出则弟()
5指出下列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①其蔽也贼:贼:
②事父母,能竭其力:竭:
③贤贤易色:第一个“贤”:第二个“贤”:
④不贰过:过:⑩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而:
⑤民斯为下矣:为⑾不如丘之好学也:之
⑥古之学者为己:为⑿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之
⑦勇而无礼则乱:而⒀君子笃于亲:于
⑧鲤趋而过庭:而⒁敏于事而慎于言:于
⑨生而知之者:而
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a生而知之者,上也 b君子笃于亲
c(我)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d陈亢问于伯鱼日e敏于事而慎于言
7将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 (《论语•季氏》)
2)、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 (《论语•阳货》)
3)、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 (《论语•泰伯》)
4)、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 (《论语•学而》)
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论语•学而》)
6)、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 (《论语•雍也》)
7)、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 (《论语•宪问》)
8)、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论语•学而》)
学习案
一展示学习成果(见预习案)
二品读鉴赏,解决问题
(一)孔子认为人为什么应该学习呢?
总结:学习目的:(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
(二)明确何为“好学”?
(三)学习什么?
二、拓展延伸
现代社会中,学习先进的技能和培养良好的品德,孰轻孰重?哪一个更能使你成就幸福生活?
三、评价自我,总结收获
围绕孔子所谓的“好学”这一话题,评价自己是否算得上“好学”?用简洁的语言总结自
己这节课最大的收获。

四、布置作业,继续延伸
阅读《史记•孔子世家》,以《我心目中的孔子》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读书札记。

巩固案
一、检测反馈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B.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C.学而知之者,次也 D.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民斯为下矣B.不如丘之好学也
古之学者为已又闻君子之远其子
C.勇而无礼则乱D.君子笃于亲
鲤趋而过庭敏于事而慎于言
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窘迫,受窘B.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笃:笃厚
C.贤贤易色贤:尊重,崇尚D.敏于事而慎于言敏:迅速,敏捷
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恭而无礼则劳B.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C.弟子入则孝,出则弟D.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二、拓展提高题
阅读《论语》中的这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为政以德》)
选文中画线词语“均无贫”中的“均”与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
意思是否一样?为什么?
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