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的新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下如何构建和谐的初中语文课堂
课题展示新课程NEW CURRICULUM和谐课堂是课改下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也是构建充满活力、充满激情的语文课堂的重要方面。
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有意识地构建出和谐的初中语文课堂,进而使学生在高效的语文课堂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同时,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进行论述,以期能够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一、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是构建和谐课堂首要考虑的因素。
一直以来,我们的课堂贯彻落实的都是“以师为本”的教学理念,师生课堂地位的颠倒严重不利于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发挥,也是影响和谐课堂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
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有意识地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要鼓励学生在自主求知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确保和谐课堂能够顺利实现。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呢?在我看来,我们可以借助自主探究模式来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中轻松地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进而使学生找到学习语文的兴趣点。
例如,在教学《背影》时,我选择了自主学习模式,首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在对文本中心思想有所认识之后,引导学生对下面几个问题进行自主思考探究,如,(1)文本中几次描写了父亲的背影?(2)作者对那次的背影描写的比较详细,为什么?(3)文章中哪些句子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4)文章如果选择“我的父亲”“父亲”等为题目,不是更直接吗?为什么选择了“背影”为题目?……组织学生对文本中的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对构建和谐的、具有生机的语文课堂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有效渗透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审美观念的关键,更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所以,在构建和谐的课堂中,我们要让学生在体验美、感受美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发展,进而,促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逐步学会用“美”的眼光去看身边的事物,这对学生健全地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浅谈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教 科 育 学
2 1 # 第4 - 期 0o
浅谈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 中的素质教育
李卫群 (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 中学 520 ) 100
x 4平 同志高 瞻远 瞩 地指 出,推 动 中 国社会 经 济发 展 的 因素 g, 很 多 ,既有 资 金 问题 ,也 有 资源 问题 ,还 有 技 术 问题 ,但 其决 定 性 因素 是人 的 问题 。我 国基础 教 育 因长 期片 面 “ 求升 学 率 ”而 追 导致 的 “ 试 教育 ”模 式 严重 影 响 了人 的全 面 发展 ,时 代 的需 要 应 和发 展 要求 。所 以 ,教育 必须 由应 试 教 育 向素质 教 育转 变 ,新 课 程 历史 课 堂教 学无 疑 应适 应这 一 转变 。那 么 , 如何 在新 课 程历 史 课堂 中落 实素 质 教育 呢 ? 在教 学 过程 中注重 “ ”字 的培养 能 所 谓 “ ”是 指 对 学 生 能 力 的 培 养 , 是 素 质 教 育 区 别 于 应 能 试教 育 的标 志之 一 。 素质 教育 要求 我 们培 养 出来 的 学生 要具 有 较 强 的学 习能 力 、适应 能力 、创 造能 力 等 ,而不 是许 多 “ 秀 毕业 优 生 ” 出现 “ 分低 能 ”现 象或 踏入 社 会 的 “ 高 书呆 子 ” 。因此 , 在
、
策划春节晚会 的总导演金越大年初一在新浪网聊天室表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春 节 晚会 节 目没有 体现 生 肖图案 并不 是 失误 。他 做 出 的解释 是 : 中 国是一 个 多 民族 的 国家 ,很 多 民族 习俗 有 禁忌 , 因为 穆斯 林 等 兄 弟 民族 在 亥年 会 忌讳 。所 以,春 晚节 目没有 体 现 生 肖图案 。近 年 来 ,在 党 中央 的 大力 支 持和 扶持 下 , 民族 团结 进 步事 业取 得 了 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中必须把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作为 辉 煌 成就 ,各 民族 平 等 、 团结 、互 助 、和 谐 的社 会主 义 民族 关 系 素质 教育 的重 点课题 之 一 。 不 断巩 固, 民族 区域 自治制 度更 加 完善 。这样 设 问有 助 于培 养 学 1 培 养 学 生 的 自学 能 力 。教 师教 课 的根 本 目的不 是教 学 生 生 的创 造 思维 ,使他 们深 入掌握 民族 区域 自治 制 度 的基 本 内容 , . 会学 ,而 是 教 学生 怎样 学 ,教 是为 了不教 。如 果 说教 师通 过 教 学 同时又 对他 们进 行 了 民族 团结 的教育 。 从材 料 中引 出观 点 ,可 以称 为 “ 之 以鱼 ”的话 ,那 么教 师 通过 授 第 三 ,有 新 鲜 感 。心 理 学研 究表 明 , 思维 过程 是从 问题 开 教学 教会 学 生 自己去 发现 问题 ,用 观 点分 析材 料 ,就 达 到 了 “ 授 始 的 , 问题 的起 点是 疑 。学 生解 疑 的迫 切 感愈 强 , 思维 也就 愈 活 之 以渔 ” 的境 界 。这 就 需要 教 师在 教 学过 程 中引 导学 生会 用 自己 跃 ,他们 的积 极 性 、 自觉性 也 就愈 高 。而 解疑 的迫切 感取 决 于 疑 熟悉 的身 边事 例 论述 检验 课 本上 的 观 点 ,引导 学 生会 扩展 知 识 , 的新鲜 感 。教 师 可 以抓住 学 生 的这 一心 理特 征 ,利 用 语 言、 实物 以充 实课 本 内容 。 比如 ,讲 到 《 新航 路 的 开辟 》一 课 时 ,可 结合 等进 行 提 问和 启发 式 讲解 ,吸 引学 生积 极 参与 思考 。如在 中 国近 中 当前 焦点 问题 —— “ 丁湾 、索 马 里海 域海 盗 日益 猖 獗事 件 ” , 代 史 教学 中 ,可 设计 “ 国近代 落 后 的原 因 ” 的辩 论 会 , 甲方 的 亚 中国海 军 是在 郑 和下 西洋 以来第 一 次使 用 军事 力量 赴 海外 维护 国 观 点是 “ 政 府 的腐 败无 能 是 中 国近 代 落 后 的主要 原 因 ”, 乙方 清 家 战 略利 益 ,是 我军 首次 组 织海 上作 战 力量 赴海 外 履行 国际人 道 的观 点是 “ 国主 义 的侵 略 是造 成 中 国近代 落 后 的主要 原 因 ” 。 帝 主 义义 务 ,也 是 我 国海军 首 次在 远海 保 护 重要 运输 线 安全 。结合 这种 讨 论 有新 鲜感 ,具有 竞 争机 制 ,适 合 学生 的特 点 ,使 学 生 能 这 一事 件 ,在 教 学过 程 中 ,应 该 把 书本 上 的历 史理 论 知识 和重 大 畅所 欲 言 、各 抒 己见 ,充 分发 展 了他们 的创 造性 思 维 。 现 实 问题 相结 合 ,用 理论 来 分析 事 实 ,用 事实 来证 明理论 ,这 样 二 、在教 学 方法 上体 现一 个 “ ”宇 活 既激 发 了学生 的 学 习兴趣 ,又培 养 了他 们 分析 综合 问题 的能 力 。 “ 鸭式 ”、 “ 填 满堂 灌 式 ”的 教学 方 法 ,对 学生 产 生不 了吸 教 师可 以结合 当 前 国际 问题 要求 学 生通 过读 报 纸 、看 图片 、看 新 引 力 ,同 时学 生 生理 、心 理会 受 到压 抑 , 也就 更谈 不 上各 种 能力 闻, 了解 这一 事件 的 由来 、发 展 及事 件 中涉 及 到 的历 史渊 源 、政 的培 养 了 。那 么 ,在 教学 方法 上 怎样 体 现 “ ”字 呢 ?主 要应 从 活 治分 歧 和经 济 利 益冲 突 ,结合 教 材 中 的理论 让 学生 分析 ,他们 不 以下 三个 方面 把 握 : 难 归纳 出 : 中国派 海 军到 索 马里 海域 护航 一 事件 ,反 映 了中 国是 1教 师 的教 要活 . 负 责任 的大 国,是 维 护世 界和 平 重要 力量 的体现 。通 过 对 这个 热 教 师 应 根 据 不 同的 课 型 、 不 同的 教 学 内容 、不 同的 教 学 对 点 问题 的分 析 ,学 生 既看 到 了 问题 的实质 ,也加 深 了对 教材 中新 象 ,采 用或 设计 不 同 的教 学方 法 。如 讲 《 外 开放 格局 的 形成 》 对 航路 开辟 的相 应 内容 的理 解 ,激 发他 们把 那 时扬 国威 的激情 转 化 这一 课 时 ,我采 用 了多种 教学 手段 ,先 让学 生 听一 首他 们 非常 熟 为 强 国力量 ,把 强 国之 情 化为 实 际行 动 ,使他 们 为 中 国航海 时 代 悉 的歌 曲—— 《 天 的故 事》 ,这 使 学 生 的精神 为 之一 振 ,我 趁 春 再次 来临 好好 学 习。 机 把 部分 歌 词与 对 外开 放 格局 等知 识 点 结合起 来 。这一 方 式在 历 2培养 学生 的思考 能力 。传统 的 “ 试教育 ” 中一个 严重 问题 史 教学 中合 理 地巧 用 、妙 用 , 能使课 堂 教 学艺 术更 加 多彩 。 它语 . 应 是 “ 我讲你 听 ”,片面夸大 教师 的主导作 用,窒 息 了学 生的思维 。 言精 干 ,有 画 龙点 睛 、 回味无 穷之 作 用 , 能让 学生 在愉 快 、欢 笑 素质教 育应 如司马迁所 说 : “ 善教者 因其势 而利 导之 。”教师要 致 中接 受着 历 史 的熏 陶 ,淡 化紧 张 、疲 劳 ,而 且还 活 跃 了课 堂 ,拓 力于 引导学 生经过 思考 ,发 挥 自己的主动 性和积 极性 ,把 所学 的知 宽 了学生 的视 野 ,丰 富了 知识 。 识转化 为 自己的 “ 富 ”。思考 即思维 ,是智力 活动 的核 心 ,这 就 财 2学 生 的学法 要活 . 在 教 学 中 ,教师 应 要求 学 生带 着 问题 看 书 ,在 看书 中养成 勤 要求教 师在清 楚历史知 识结构 的前提 下 ,提 高教学 效率 ,安排更 多 时间让 学生 多思考 ,去发现 、探讨和 解决 问题 。古 希腊哲 学家亚 里 动 脑 、动 口的 习惯 , 同时还 要 要求 学 生在 掌 握 知识 时先 理解 后 记 士多德 认为 :人 的思维 自惊奇 和疑 问开始 。因此 ,课 堂教 学 中教师 忆 , 防止 死记 硬 背 。教师 指 导 学生在 学 习 中思 考 ,最基 本 的是 要 要善于 置疑设 问,才 能有效地 引导学 生积极 思考 。那 么教师 该如何 让 学生掌 握正确 的思维 方法 ,即让他们 本着 实事求 是 的态 度 ,根 据 置疑设 问?如何培 养学 生的思考 能力 呢? 客 观事实 作 出结 论,而 不是无 根据地 胡思乱想 。古 人云 : “ 学而 不 第 一 , 围绕 阅读 环 节 设 问 。 学生 在 阅读 过 程 中所 发 现 的疑 思则 罔 ”一方 面 ,在 课堂 上 要求 学 生 的思 维一 定 要跟 上 教师 的 难 问题 ,教 师一 定 要重 视 ,这 是教 学 双边 活动 的客观 要 求 。如 讲 思维 ,边 听边 思考 ,绝 不 能三 , z意 ;另 一方 面 , 思考 要 贯 穿整 t . S 《 片 战 争 》一 课 时 ,学 生 在 阅读 过 程 中提 出疑 问: ( )为什 个 学 习过 程 ,通 过 思考 , 弄清 知识 的确切 含 义 ,找 出知 识 的 内在 鸦 1
素质教育在课堂中的实施——新课标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2 言 要 简 明 。教 师 的一 言一 语都 要 通过 学生 的 大 . 语 脑 去加 工 , 言越 简 明 , 脑加 工 的负 担越 轻 , 果越 好 。 语 大 效
四、 强师 生 互 动 加
语言是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 ,只有让学生 听得 清
楚, 容易 理解 , 生 乐趣 , 们 的 教 学 才会 吸 引 学 生 的 主 产 我
动参与。 所以, 教师应仔细琢磨教学语言的特色 , 不断修 炼, 提高语言艺术。 1 言要通俗。数学语言抽象 、 语 精练 , 学生难 以一步
一
1 立数 感可以理解为会 “ . 建 数学地 ” 思考 , 这对每 个人都是重要 的。比如学校要举行篮球 比赛 , 我们就
可 以适 时 的 提 出一 共 有 多 少 个 班 , 果 进 行 循 环 赛 , 如 需 多少 场 , 果 进行 淘 汰 赛 , 多少 场 等等 。 如 需 把这 些 实 际问 题 与数 学 联 系起 来 , 是一 种 数感 。 就
2数感 的重要性 。数感使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 了量 . 化, 当我们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 的具体 问题 时, 就能 自
然 地 、 意 识 地 与 数 学联 系起 来 , 者 试 图进 一 步 用 数 有 或
进, 每一 步要达Nf 么 目的 , t ‘ 最后 又如何综合成一个 整
体? 另一 方 面 , 生 的认 知 规 律 和知 识 基 础 怎样 , 学 习 学 在
奏与学生的思维节奏合拍 , 一般说来 , 语言要适当慢些 ,
应 有 一些 设 问 和停 顿 , 问 也不 要 过 早 点 名 。有 时 一 个 提 富有 启 发 性 的 问题 提 出后 , 班 陷 入 沉 思 , 尔 出 现 低 全 偶 声 讨 论 , 翻 阅课 本 、 记 , 是 “ 时 无 声 胜 有 声 ”的 或 笔 这 此 佳 境 。常 常 可 以 自语 、 自得 。 这 时 , 师就 不要 过早 的 教 “ 石 冲 开水 中 天”, 断 学 生 的 思 维 给 予 启 发 、 导 , 投 打 诱 应 该让 他 们 自己步 入 正确 的轨道 。 3 识 的 推进 , 子宜 小 。数 学 教 学 要 遵 循 教 材 体 . 知 步 系 , 知识 分解 到 每一 节课 。一 方 面 何 分解 , 何推 把 如 如
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2 0
一 肖 娜
对于如何理解 和实施素质教 育 , 以构建新 的课 堂教学模式 , 很多人都在作积极 的尝试。但是 , 从多 次 的 听课 、 课 中 , 们 不 难 发 现 , 些 人 对 于 素 质 评 我 有 教育的理解 出现 了一些 分歧 , 甚至还有 一些错误 的 看法和做法 。比如有人认为应试教育 向素质教育的 转变就是 不要考试 、 不要升学率 ; 有人认为“ 负” 减 就 是不布置或少布置作业 ; 有人搞 了一些所 谓的“ 愉快 教学”“ 、启发教学” 不否认 有人抓住 了素质教 育 的 ( 本质) 想改变应试教育 的“ 鸭式” “ 堂灌 ” 表面 填 、满 , 看气氛很热 闹, 一句我一 句 , 堂课下来 , 生很 你 一 学 开心 , 但最后 是眉 毛 、 胡子 一把 抓 , 抓 到重 点 、 没 难 点, 这就成 了冠以“ 素质教育” 名义下实施 的新 的“ 应 试教育” 。再有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 计算机技 术因其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 丰富教学内容 , 所 以CI A 技术 已被广泛应用 于课堂 教学 中, 但是有 的 地理老师将课本 、 课外知识 盲 目地 、 无序 地堆砌 , 以 致地理课 堂演变成 了放映风景纪录片、 大干世界 , 可 谓 是 面 面俱 到 , 去 的 “ 灌 ” 成 了 今 天 的 “ 灌 ” 过 人 变 机 。 其实这些 表面的局部变化始终没有 摆脱 旧的教育框 框的限制 , 说到底 就是没有 真正搞 明白素质教 育 的 内涵 , 从而也就无从 知晓素质教育的指向 , 也就无法 体现在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上。所 以我们要做到 创建一种真正地适 应素质教育 的课堂教 学模式 , 还 必须先解 决对素质教育的认识问题 。 所谓 素质教育 , 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 一方面使 人的天赋在教育和实践 中逐渐发展和成熟 的同时对 先天素质上 的某些 缺陷或不具备 的方 面, 通过科 学 的途 径 获 得某 种 程 度 的 补 偿 ; 一 方 面 , 是 最 重 要 另 也 的一方面 , 就是使 人的后天 素质获得充 分的发 展 以 达到人的整体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 。某知名教育家 这 样 给 我们 描 述 了 素 质 教 育 学 识 观 。他 认 为 , 程 课 的目标大体有 四个组成部分 : ①兴趣 、 动机 、 态度 ; ② 思考力 、 判断力 、 现力 ; 表 ③技能 ; 知识 、 ④ 理解。这 四个要素作为一个 整体反 映了一种学 识观。“ 思考 力、 判断力 、 表现力” 以及“ 兴趣 、 动机 、 态度 ” 一种 是 潜在 的隐性学识 , “ 能 ” 知识 、 而 技 和“ 理解 ” 是显 性 的。但是 , 隐性学识是显性学识 的基础 , 没有充分 的 隐性学识 , 显性学识只能说是建立在空中的楼 阁, 也 就不可能稳固 、 发展 。但我们 长期 以来 实行 的应 试 教育则只关注显性学识 。素质教育则要关注 的是隐 性学识和显性学识 的统一 , 这里就体现了一种 “ 发展 性学识观”可 以说这就是两种教育 的根本分歧之所 ,
新课改素质教育中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新课改素质教育中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摘要新课改素质教育的实施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本文从课堂教学改革的角度,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首先,分析了新课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现状。
随后,探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和路径。
最后,介绍了一些实践案例,包括师生互动、多元评价和个性化教学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通过对这些实践案例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了未来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实践1.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新课改素质教育的实施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而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核心环节,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探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2. 新课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现状新课改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其全面发展。
然而,目前我国学生的学习压力大、缺乏实践机会和创新意识,素质教育的实施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因此,改革课堂教学成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
3. 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和路径在新课改素质教育中,课堂教学的改革需要明确目标和路径。
首先,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成为主体,建立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最后,课堂教学应注重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实践案例与经验总结4.1 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采用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2 多元评价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只注重学生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多元评价可以从多个方面考核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4.3 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实施个性化教学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
通过差异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5. 未来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策略基于以上实践案例的分析和总结,未来课堂教学改革应致力于以下方向和策略: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推行多元评价,综合考核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实施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强教师的教育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第六章 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第六章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本章要点本章主要介绍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活动课堂、重视环境陶冶、与生产生活相结合、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沟通等方式。
第一节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一、课堂教学的地位与作用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要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就能真正有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二、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要求1.发掘和利用教材本身的素质教育因素教材的基本属性:工具性(科学性、实践性、教育性、艺术性、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2.选择适当的课堂教学模式3.建立民主师生关系,创设主动探索气氛4.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教育目标制约着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反作用于教育目标,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实现情况。
具备如下特点:①以心理科学为基础,对现有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或改造;一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特点强调情趣性。
②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
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5.更新教学技术,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第二节强化活动课程一、活动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活动课程是相对于课堂教学的概念,在与课堂教学的比较中,我们可以认识它的基本性质与主要特点: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
第一,促进学生博学多闻,为系统学习提供广阔的知识背景。
第二,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实现向志趣、志向的跃升。
第三、使学生在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中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发展方向,形成独特的个性。
素质教育对活动课程的要求:一、明确目标、内容和形式;(包括:1、形成学生对人、对事的正确态度;2、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3、让学生掌握课堂上难以接触到的知识)二、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三、通过评估促进制度化。
第三节重视环境陶冶一、学校环境的地位与作用教育环境影响着受教育者的生理素质发展。
教育环境影响着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发展。
二、素质教育对学校教育环境的要求1.注重自然环境(新建学校应设在地势平坦、通风良好及日照充分的地段;优化教室的自然环境;控制噪音;绿化校园)2.改善物理环境(一是校舍设施;二是校园布置)3.优化精神环境(社会环境)4.组织学生参与环境建设(校风是学校风气的简称,是学校成员的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和领导的作风,是学校内部的“意识形态”)第四节与生产生活相结合一、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表现:第一、劳动技术教育是形成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素质教育下的新课堂
、
从兴 趣入 手 。引导 学 生进行 探 究性 学 习。
在 当今 学生 中流行 的感 叹词特 别 多 , “ 如 哇塞 !‘ !、 哎 ! ’‘ ” “ ” ’耶 虽 然 , 一两 个字 ,却道 尽 了他们 的复 杂心 情 。如 学生 们一 听说 仅 “ 这节 课换 课 了 , 上语 文 ” 或者说 “ , 这节 课换 课 了 , 上某 某 课 ” 。 同学们 的反 应也 可用 他们 的 口头禅 来概 括 , 者是 “ !,而后 前 耶 ” 者 则是 “ ! 了。为 什 么会有 如 此 的反应 呢?这 是 因为 我 校语 哎 ” 文 老师 都 比较 注重 从兴 趣 人手 去教 学 。当然 我也 不例 外 。 众所 周 知 ,总走 别人 的老 路 , 长 日久便 会厌 倦 了 。在教 学 天 中 ,我 比较 注重发 挥学 生 的主 动性 ,实 现 自我学 习 、 自我 发现 , 倡 导探究 性学 习 , 这样 远 比教师 直接 或强 制 塞给 学生 让他 们兴 奋 得多 ,效果 也好得 多 。如在 学 习 《 的叔 叔于 勒 》一 文之 前 ,我 我 事先 布置 了几 个预 习作业 ,让 学生 自己先 去尝 试 : 1 .关 于作 者莫 泊桑 的生 平简 介及 其作 品 。 2 .法 国 的人 际关 系。 3 写 一件发 生在 你 和你 的亲人 或朋 友之 间 的令 你感 动 的事 。 . 这 几个题 目学生 很感 兴趣 , 他们 表 现 出了极 大 的热情 。 的 有 问朋友 ,有 的查 资料 ,有 的跑 到 图书馆 查找 自己所需 要 的东西 。 ’ 在 这期 间 , 的学生 还主 动与 我交 流 。我很 关注 学生 学 习的进 展 有 情 况 ,发现 问题及 时 帮助他 们解 决 。 这样 的准 备 既锻 炼 了学 生 的动 手 能力 ,又 开 阔 了学 生 的视 野。 在展示 会上 , 每个小 组拿 出的东西 异 彩纷 呈 。 作 家 的照片 、 有 生平 的介 绍 ,和反 映法 国 民俗风 情 的漫画 等一 应俱 全 。这些 生动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最新教育资料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最终任务,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建立实施符合素质教育的课堂模式,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重要区别之一。
因此,要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切实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就必须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呢?关键在于建立能够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要有明确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仅规定了教学的方向,而且具有调控教学过程的功能。
无论什么样的教育,都要依靠目标的达成来实现。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必须将其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意志、情感、习惯、行为教育等,都写进教学目标,使之有机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融于学生认知结构之中。
二、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要求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为之服务。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以教材为主,封闭沉闷,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出来。
这种带有浓厚应试色彩的课堂结构,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通过我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高效率、素质化的课堂教学至少包涵以下几个环节:(一)情境引入:教师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学习状态。
情境是学习的火把。
情境主要是问题情境。
情境创设的核心意义是激发问题意识,促进探究进行。
创设学习情境的目的是引起学生原有认识的失衡。
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或生活经验,创设生动、富有吸引力的情境,提出含有新知信息的问题,引入本课学习内容,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创设学习情境必须依据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背后的知识线索。
情境引入的方式很多,如以旧引新、故事、动画、实验、设疑、生活情境等。
(二)展示教学目标:教师展示本课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任务和要求,强化学生的目标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能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日语课堂教学策略探析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日语课堂教学策略探析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推进,高中日语教学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促进其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成为当前日语教学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对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日语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日语教学的特点1.注重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教育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高中日语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兴趣爱好等方面,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2.注重实践和跨学科融合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与实际生活结合,注重实践和跨学科融合。
在日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如日语演讲比赛、日语文化体验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能力,同时也加强了跨学科融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3.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思维品质、身体素质、美育修养等方面。
日语教学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的素质。
二、高中日语课堂教学策略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日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趣味性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利用日本动漫、音乐、电影等资源,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日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日语的魅力。
2.开展跨学科综合活动在日语教学中,可以开展跨学科综合活动,如与美术课结合,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日语文化的理解;与历史课结合,让学生通过了解日本历史背景,更好地理解日语言文化;与体育课结合,开展日语歌曲、舞蹈等活动,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日语的魅力。
这样的综合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实现全面发展。
3.注重提升语言技能在日语教学中,需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
以素质教育开拓课堂教学新领域
以素质教育开拓课堂教学新领域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符合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方向。
实施素质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阵地,它也必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
抓好课堂教学这一环节,开掘课堂教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呢?一、转变观念,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转变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开拓课堂教学新领域的起点。
语文教师首先要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充分认识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素质教育的特点,明确课堂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等内容。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目标,它是以人类自身的身心素质为对象进行开发和重塑,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方式。
它要求教育者从根本上对学生的德、智、体等方面进行有序的组合和重构,全面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提出的,它与应试教育有着本质不同。
它注重基础性教育,强调发展功能,注重全面发展。
应试教育无视人的身心发展个性,教育过分僵化、统一,分数至上;素质教育是以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前提,实施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主张人才的多样化、多层次、多规格,注重学生综合素质。
应试教育强调的是能否升学,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行为。
素质教育则以适应社会需要、人的发展需要为目的,立足未来发展。
二者在教育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也有本质区别。
素质教育的特点有:强调学生是唯一的主体;提高所有学生的各种素质的全面性;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人才的多样性层次性;注重学生做人的基础,又是强国富民的基础;促进受教育者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终生教育;要求学以致用,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当地经济;保证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层面获得成功;在个人发展教育实施过程各自协调一致。
二、建立体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体系以素质教育的思想为指导,以课程教学计划的教学大纲为依据,建立体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浅谈新课改下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尝试
让学生主动上 台讲课 , 参与课 外练 习设计 , 编写 单元 测验试
题, 进行 课 堂评 议 , 制 作 教 具 等 。所 有 这 些 参 与 的 实 现 , 必 须 以 学生 勤 于 动脑 , 独立思考, 亲 自动 手操 作 , 多 动 口表 述 , 善 于 质疑, 主动 解 决 疑 难 问 题 为 前 提 条 件 。总 之 , 教 师 应 解 放 思 想, 让 学生 多 参 与 教 学 是 学 生 各 方 面 素 质 提 高 的 一 个 有 效 途径。
弊端 , 优化教学过程 , 提 高课 堂 教 学 效 果 , 是 全 面 实 施 素 质 教 育 的重 要 途 径 。下 面 是我 在 新课 改课 堂教 学 中实 施 素 质 教 育
的几 点尝 试 。 1 适 应 语文 新 课 程 的改 革 。 转 变教 学理 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而 且 还 可 以积 少 成 多 , 把 握 规 律 。构 建 语 文 知 识 体 系 。课 文 与 现 实生 活 相 联 系 , 提高 运 用祖 国语 言文 字 的能 力 , 提 高 道 德 修养 , 审 美 情趣 , 发 展 健康 个 性 , 形成健全人格 , 获 取 知 识 和 思 想 的双 丰 收 。 4 积 极 创 造条 件 。 培 养 学 生主 动 获 取知 识 的 能 力 在 课 堂教 学 中 , 教 师 应 积极 地 、 有 意 识 地 给 学 生 创 造 一 个 主动 获 取 知识 的环 境 , 也 就 是 让 学 生 积 极 参 与 教 与 学 的 各 个 方面, 全方位、 多层 次 地 培 养 学 生 的 参 与 意识 , 当 然 这 种 参 与 不 是 仅 停 留在 课 堂 提 问 上 , 而 是 深 入 到 教 学 的 方 方 面 面 。如
翻转课堂——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新课改教学模式探索
翻转课堂——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新课改教学模式探索摘要:现如今,社会经济与科技不断发展和创新,我国正在逐渐步入现代化信息时代,互联网、多媒体、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活动,也影响着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方向。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并且为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与理论支持。
本文将立足于翻转课堂,整体把握该教学模式的优势与教学策略,以初中科学学科为例,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翻转课堂;素质教育;新课改;教学模式引言:所谓“翻转课堂”,是指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而生成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主张学生在课前或课外观看教师制作的视频内容,自主学习课堂上需要掌握的知识。
在翻转课堂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而是将课堂变成师生和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以此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翻转课堂可以改变以往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引导学生追赶课堂的教学进度,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自主学习相关内容。
对此,教师应该深刻认知并探索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将其应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借助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质量。
一、课前预习部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翻转课堂与传统单一的说教式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同,它主张将学习的决定权与主动权转移给学生[1]。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需要与水平,更加专注的主动开展项目学习,自觉利用课堂上的宝贵时间,所以它需要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以此了解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并对所学知识产生初步的认知,进而才能在课堂上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学习的主动权[2]。
那么,初中科学教师要想借助翻转课堂,在课前预习部分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创建微视频。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内容的传授主要以微视频的方式进行辅助。
所以,在课前预习阶段利用微视频的创建,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手段,它不同于以往传统的纸质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可以在网络中寻找教学资源,将其作为教学视频,以多媒体、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也节省了课堂上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课堂教学要求
课堂教学要求
1、课堂教学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人为本,体现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观念,正确处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关系,积极推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2、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教师不得挪用其他学科课时,不得擅自缺课,不得自己调课。
3、教师要提前3分钟到教室,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同时督促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
4、教师的教学行为要规范。
要站立讲课,做到仪表端庄、精神饱满、教态自然;不在上课中随便出入教室、与室外人交谈;严禁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不拖堂,不早退。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5、教师要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语言准确、简练;板书规范、条理清晰;正确熟练地使用教学仪器和设备,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教学评价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6、课堂教学要努力处理好预设性与生成性之间的关系,要从课堂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案。
7、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与学生彼此沟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教师要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的机会;要改革教学方式,营造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自主评价
提供空间;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关注个别差异,认真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和知识生成状况,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促进课改创新
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促进课改创新课堂教学是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实施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的重要环节。
因此,优化课堂教学,促进课改创新,实施素质教育刻不容缓,新课改给整个教学注入活力,是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
一、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探索和实施课堂教学创新教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践行者和主力军,是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是素质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
要顺利实现课程改革,致力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转变教育和教学观念,实施课堂教学创新。
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课堂教学的主攻方向是实行课堂教学的素质化和创新化,只有这样,教育才能长足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知识、智能、精神素质,让学生从传统的应试教育束缚中解脱出来,从苦燥无味的“满堂灌”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出色的完成新课标中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任务。
素质教育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没有创新的教育,直接影响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使教育钻进了死胡同。
新课改强调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实际生活,面向未来社会,要求教师注重开放性问题的设计、研究,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为此,教师要转变观念,要有创新的理念,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确立符合时代潮流和课改要求的学生观和教学观,充分发掘自己的创造力,主动吸纳新思想,并不断把新思想转化为新的教学思路和新的教学行为,扎扎实实的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激发学生思维灵感和创造火花,创设教学新思路。
同时,要以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来看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因为部分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足甚至是过失、错误而过多的责怪和歧视、惩罚,应该以科学的教学观应对教学,要摒弃应试教育及精英培养的陈腐观念及做法,关注每个学生,不仅要让他们都能学好、学会、更重要的是引导激励他们好学、会学,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要创设师生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启发、补充的过程,是互动各方的情感、体验、思考与发现共享,、共进的过程,体现了师生平等、尊重、互惠、互利的“学习共同体”关系。
素质教育的课堂新模式
素质教育的课堂新模式在日常的教学中,经常听到语文教师抱怨:语文越教越死,学生越学越厌。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课堂生活的索然无味、机械呆板、千篇一律。
长此以往,必然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此种现象在议论文教学中尤为严重。
基于这种现状,我在自己所任教的两个班级中对议论文教学进行了多次对比实验教学。
其中一个班仍沿袭传统的议论文写作教学法,以教师的讲析为主,罗列典范性的写作技巧,让学生模仿典范性的议论文进行写作,最多是读几篇类似的议论文,以示启发。
结果整个班中的议论文大多数如同一个砖窑里烧出来的砖,大同小异,内容是空洞的,结构是定型的。
另一个班则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模式的议论文写作指导,小组讲座拟标题,课堂辩论找材料,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领悟材料和观点的一致性。
结果我发现对比的平行班间的写作差距明显:实验班的议论文写得活,观点鲜明,材料充足,形式多样;非实验班的议论文思路狭窄,观点陈旧,材料千篇一律。
其原因是活动引发学生的趣味,趣味为激活了的创新意识,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现将一个“供料选题拟材料”的实验案例综述如下:一、预习过程:供材料,选观点,明要求1、材料:有一只蚂蚁,从地上往光滑的墙壁上爬行。
第一次爬到一半时掉了下来,但它没灰心,重新在原地沿着原来的路线,以原有的方式继续爬行,结果第二次在同样的高度又掉下去。
可蚂蚁仍不甘心,再以原有的方式从原地继续爬行,结果还在同样的高度掉下来。
这样连续反复了七次,此时蚂蚁仍然爬行呢,还是就此放弃呢?于是形成两种观点:①挫折面前要百折不挠;②一再受挫要重新选择目标。
2、要求:①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请从书本上、生活中寻找3个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②课前各选出4名同学代表参加辩论赛。
③课中辩论时组成两个智囊团,可以继续提供相应的材料。
④设立评委四名,当场作出评论。
二、课堂活动:营造写作气氛,展开课堂辩论,激发写作热情1、辩论的目的为议论文的写作营造宽松和自由的气氛。
活动的核心层面向主体学生,完成最基本的要求,紧密层面向大多数学生,旨在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体现较高要求;松散层面向少数在语文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旨在培养兴趣、鼓励冒尖,体现最高要求。
素质教育如何落实到课堂?
素质教育如何落实到课堂?素质教育,怎么才能落到课堂里?这可真是个大问题,就像我最近在琢磨的事儿一样。
前几天去隔壁老王家串门,他儿子小明刚上小学,兴奋地跟我讲他新学了一首古诗。
我一听,哎呦,这诗还挺有意思的,就问他:“小明,你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吗?”小明眨巴着眼睛,煞有介事地跟我说:“老师说,这诗是讲…”然后就开始背诵诗句,诗意什么的,一句也没提。
我心里暗暗着急,这孩子背诗背得倒挺溜,可理解意思却没学会啊!这就是问题所在!现在很多老师为了应付考试,把重点放在知识点的灌输和考试技巧的训练上,却忽略了学生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明明背了好多知识点,却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一遇到问题就束手无策的原因。
那素质教育到底怎么才能落实到课堂呢?其实,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能够在生活中运用知识,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像教孩子古诗,不光要背诵,更要鼓励孩子去思考诗歌背后的故事、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技巧,让他们明白诗歌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举个例子,我们经常教孩子背诵《春晓》,但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带着孩子去感受一下春天的美景呢?带他们去公园看看盛开的桃花、柳枝,闻闻花香,感受春风拂面的温柔。
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理解“春眠不覺曉”的意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
当然啦,素质教育的落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老师要转变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家长也要积极配合,鼓励孩子多阅读、多思考、多实践;社会也应该营造一种尊重知识、鼓励创新的氛围。
我相信,只要我们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素质教育终将真正走进课堂,让孩子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在生活中运用知识,成为真正有能力、有思想、有爱心的新时代人才!怎么样,是不是感觉我讲的还挺有道理的?哈哈哈,这就是我的观点。
新时期下小学课堂素质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新时期下小学课堂素质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小学教育的素质教育管理也面临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使小学课堂素质教育管理更加科学、有效,需要对其进行创新研究。
本文将探讨新时期下小学课堂素质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一、创新理念小学课堂素质教育管理的创新理念是以学生为核心,以个性化教育为基础,以教师发挥主体作用为支点,以全员参与为保障,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一创新理念旨在打破传统管理模式下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统一规范的管理思维,更加注重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和个性化成长。
二、创新措施1、构建素质教育管理体系。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需要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管理体系,包括学习型教师群体建设、课堂评价机制、课外社团活动等多个方面的体系,以实现小学课堂素质教育的系统化和个性化。
2、促进教师发挥主体作用。
教师素质是小学课堂素质教育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需要通过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创新、优化评价考核机制等措施,提升教师素质和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3、突破课堂评价模式。
传统课堂评价模式下多以试题为主,忽略了学生的多元智能和焦点评价,需要引入新颖的评价方法,如案例教学、展示评价、口头表述和实验探究等方式,创新课堂评价模式,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态度和品德。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小学教育的关键所在,需要通过课内外活动、小组竞争等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对学习和成长的积极性。
三、创新难题1、制定合理分类标准。
小学学生个性差异明显,需要根据不同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分类标准,以保证个性化教育的有效实施。
2、有效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教师是小学课堂素质教育的中坚力量,需要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发挥主体作用。
3、提高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小学课程评价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需要制定科学公正的评价标准和工具,确保评价结果恰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程体 制是 由课程 观决 定 的 ,有 怎 样的 课程 观 就有 怎样 的 课程 体 制 。 因此要 实现 课 程体 系 的现 代化 ,首先要 实 现 课程 观 念 的现 代化 。要实 现我 国基础 教 育课 程 的现 代化 ,构 建 符合 素 质 教 育 要 求 的 新 型 课 程 体 制 ,就 必 须 进 行 “ 课 程 概 念 再 变 革 ” ,树 立开 放的 大课程 观 ,构 建一 个开放 的大课 程 体制 。 1 、摒 弃学 科本 位主义 ,重视 课程 的创新 价值 学 科本 位主 义 就是 片面 地强 调 自己所从 事研 究 或施 教学 科 在教 育 教学 过程 中 的重 要 地位 ,贬 低 或忽 视其 他科 目的作 用 , 为 自己的本 门学 科 争取 过 大课 时 比重 的 片面 观点 和行 为 。学科 本位 主义是 课 程变革 活动 中的 “ 大敌 ” 。 新 一轮 课程 改革 ,将课程 意 识提 到 了重 要的 位 置 ,强 调课 程是 由教科 书 ( 教 学材 料 )、教 师与 学生 、教 学情 景 、教 学环 境构 成 的一 种生 态 系统 ,这意 味着 课 程观 的 重大 变革 。课 程不 再只 是 知识 的载 体 ,而 是教 师 和 学生 共 同探求 新 知识 的 过程 。 每个 学 生都 带着 自 己的 经验 背 景 ,带着 自己独 特 的感受 ,来 到 课堂 进 行交 流 ,这 本身 就 是课 程建 设 ,学生 从 同学 身 上 、教 师 身上 学 到 的东西 远 比从 教科 书 中 学到 的多 。教 师 和学 生是 课程 的 创 造 者 和 主体 ,两 者 共 同参 与课 程 的开 发 。从 这个 意 义 上 说 ,教 学就 不 只是 忠实 地 实施 教学 计 划 、教 案 的过 程 ,而更是
课 程建 设 、开发和 创新 的 过程 。
学 生 的世 界 ”为 “ 世界 是学 生的教 科 书” 。学 校教 育应 当使 学 生 广泛 了解 自然 、社 会 和人 类 自身 ,比 较全 面地 理 解 人 与 自 然 、人 与 社会 和人 与人 之 间 的关系 ,从 而形 成 科学 的世 界观 、 人 生观 。 “ 跳 出学 科看 教学 ” ,应 避免 学科 的 分类 割裂 了知 识 的 广泛 联 系 ,造成 学生 认识 的僵化 和局 限 ,妨 碍学生 知 识 、能 力 、态 度 、情 感 的协调 发展 。课程 结构 、教 材 系统 、教 学 内容 的 调整 ,都要 跟上 时代 的步 伐 ,努 力让必 修课 、选修 课 和研 究 性 课程 的建 设 , “ 面向 日 新 月 异的 社会 ” , “ 面 向瞬息 万变 的 世 界” , “ 面 向迅速 发展 的高新科 技域 ” 。 三 、师 生互动 交往 的平等 原则 强调 师 生交 往 ,构建 互 动的师 生关 系 。交 往 的本 质 属性 是 主 体性 ,交 往 论承认 教 师与 学 生都 是教 学 过程 的 主体 ,都是 具 有 独立 人格 价值 的人 ,两者 在 人格 上完 全平 等 ,即师 生 之间 只 有 价值 的平 等 ,而 没有 高低 、强弱 之分 。交 往 的基本 属 性是 互 动 性和互 惠性 ,交往 论 强调 师 生间 、学生 间动 态的信 息交 流 , 通 过 信 息 交 流 实 现师 生 互 动 ,相 互 沟通 ,从 而 达 到 共 识 、 共 享 。这是 教 学相 长 的真 谛 。对 教学 而言 ,交往 意味着 对话 、参 与 、相互 建 构 ,它不 仅 是一 种 教学 活动 方式 ,更 是充 盈 于师 生 之 间的一 种 教 育情境 和 精神 氛 围。对 学生 而育 ,交往 意 味着 心 态 的开放 ,主体 性 的凸 现 ,个性 的 张显 ,创造 性 的解 放 。对 教 师 而言 ,交往 意味着 上 课不 仅是 传授 知识 ,而 是 生命 活动 、专 业 成 长 和 自我实 现 的过 程。 交往 还 意味着 教 师 角色 的转换 ;教 师 由教学 中的 主角转 向 “ 平 等 中的 首席 ” ,从 传 统的 知识 传授 者转 向现 代的学生 发 展的促进 者 。 总之 ,课 堂教 学 不应 当是 一个 封闭 系统 ,也 不应 拘泥 于预 先 设 定 的 固定 不 变 的程 式 ,预设 的 目标在 实施 过程 中需 要开 放 地 纳 入直 接经 验 、弹 性 灵活 的成份 以及始 料未 及 的体 验 ,要鼓 励 师 生互 动 中 的即兴 创 造 ,超越 目标 预定 的要 求 。课 堂教 学应 该 成 为对 成长 中的人 的 整个 生命 的成 全 。对智 慧 没有 挑战 性 的 课 堂 教学 是不 具 有生 成性 的 ;没有 生命 气 息 的课 堂教 学也 是 不 具 有 生成 性 的 。从生命 的高 度来看 ,每 一 节课 都是 不 可重 复 的 激 情与 智 慧综 合生 成过程 。
一 一
、
“ 以人 为本 ” 、 “ 育 人为本 ” 的原 则
新 课程 对 教学 的要 求 不 同于 以往课 程 的要求 ,很重 要 的一 点 ,就是 更 加强 调课 堂 教学 的有 效 性 ,强调 深人 到 学生 的认 知 世 界 ,通 过 参 与 学 习过 程 , 给 他 们 深 刻 的体 验 。 “ 以人 为 本”、 “ 育人 为 本 ” ,应 当成 为全体 教 育工 作者 的基本 信念 。 课 堂 不仅 是学 科 知识 的 殿堂 ,更 是人 性 养育 的圣 殿 ,它 是学 生 成 长 的舞 台 、是学 生发 挥创 造力 和 想象 力 的天空 、是学 生 品味 生活 的 “ 梦 想 剧 场 ” 。 教 育 的 根本 功 能是 促 进 入 的成 长 与 发 展 ,素 质 教 育 必 须 以 育 人 为 本 。我 们 要 认 真 思 考 ,学 校 的 活 动 ,教 师 的 行 为 ,是 否 做 到 了 尊重 学 生 ,信 任 学 生 ,保 护 学 生 ;是 否遵 循 了青 少年 身心 发展 的规 律 ;是 否为 学 生的 发展 提 供 了有 效 的服 务 。要把 为学 生终 身发 展 高度 负责 的 精神 ,贯 穿
素质教 育下 的新课 堂教 学
河北 省 永 年县 第 五 中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郝岩
摘要 :全面 实 施素 质教育 和基 础教 育课 程改 革是当 前 教育领 域的 一场 深刻 变革 。课程 改革的 核心 是课 程实施 ,而 课程 实施 的基 本途径则是教学 .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先锋。我们在教学改革过程中 .受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 。转变教学方式 。建立新的教 学 模式 .同 时还 要遵循 “ 以人为本 ”、 “ 育 人为本 ”的原则 ;开放 的大 课程观 原则 ;师生 互动交 往 的平 等 原则 。 关键词 :新课 改 教 育理念 教 学原 则 全 面实 施素质 教 育 和基础 教 育课 程 改革 是当 前教 育 领域 的 场 深 刻变 革 。站 在这 场变 革 中第 一线 的我们 ,应 该努 力 学 习 新 课 程 ,正 确领 会 新课 标 的精 神和 理念 ,将 新 教育 理念 更好 地 应 用 于教 学 实践 ,推进 基础 教 育 的改革 不 断 向前 发 展 和完 善 。 笔者 认 为 ,课 程 改 革的 核心 是课 程 实施 ,而 课程 实 施 的基本 途 径 则 是教 学 ,所 以 教学 改革 是课 程 改革 的先 锋 。我 们在 教 学改 革 过 程 中 ,要不 断地 更 新教 学理 念 ,转 变教 学方 式 ,建 立新 的 教 学模 式 ,同 时还 要遵循 以下 几个 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