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模式
巴西城市化
城规X1 肖冰
一
巴西的城市化历程
• 1.19世纪以前巴西城市化的雏形阶段 • 2.19世纪巴西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 3.20世纪巴西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1.19世纪以前巴西城市化的雏形阶段
•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卡布拉尔发现巴西,16世纪30年代, 巴西沦为葡萄牙殖民地。由于巴西殖民地经济是建立在出口农业的基础 上,巴西最早的城市所承担的职能主要是商品的集散,城市不仅要位于 农作物产区,还要便于与港口联系。同时,城市的位置还要兼顾保卫海 岸安全的军事功能。因此,葡萄牙殖民者占领巴西后所建立的首批城市 多位于沿海地区,如巴西最早的首都萨尔瓦多(1549年)、里约热内卢 (1565年)等,整个17世纪建立的四十几座城市也全部位于从南到北的沿 海地区。但是,18世纪时,随着巴西经济发展方向的转变,城市化进程 有了新的特征。米纳斯吉拉斯等地区贵金属的发现,诱使大批采金者和 黑奴涌入内地矿区,内地城镇从此诞生并开始发展。如现今的戈亚斯城 就是在1727年由圣保罗的寻金者建立的,它的原名叫比拉沃阿,直至 1935年之前,是戈亚斯州的首府。另外,米纳斯吉拉斯的欧鲁普雷图 (原名维拉里卡)、马托格罗索州的库亚巴以及圣保罗州的坎皮纳斯等, 都是在18世纪时矿业兴起的时代建立的内地城市。可以说,这一时期国 家出口导向和趋于分散经济的城市化表现出来的是低水平的城市首位度。
二
巴西城市化过程中 的主要问题
• 1.城市化过程中区域经济差异明显 • 2.过度城市化 • 3.贫民窟问题突出
1.城市化过程中区域经济差异明显
• 20世纪30年代之后,中心城市的演化和工业化使区域经济不 平衡加剧(见表2)。在1949年,东南部的GDP占了全国的三分之 二(67.5%),其中一半就是由圣保罗生产的(36.4%),而东北部 的份额还不到14%,南部为15.2%,北部和中西部都是1.7%。 1995年,东南部、东北部、南部、北部和中西部分别为57.2%、 13.7%、17.4%、4.9%、6.9%。东南部尤其是里约热内卢和圣保 罗的快速增长导致了人口由落后地区和乡村地区流出,推动了大 都市的进一步发展。到1960年,圣保罗超过了里约热内卢成为 巴西最大的城市,城市人口将近380万人,里约热内卢有人口 330万人。 • 巴西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南部的沿海地区,区域城市化水平差异很 大。虽然政府在1970年代后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一体化政策, 但是仍然没有改变这种局面。1940—1980年间,人口超过2万人 的城市中,城市人口在东南部的份额由64%降低到59%,北部由 3%增加到4%,东北部由21%下降到19%,南部由12%上升到 13%,中西部由零上升到5%。
巴西的垃圾处理模式对我们的启示
第四,由政府牵头联系有再生垃圾回收处理能力的企业,将物业公司再分类的可回收资源卖给这些企业,收回的资金则可以根据有关分配原则分配给环卫部门、物业公司和居民。
运用好这套体系,一是可以大大减轻目前玉林市垃圾处理设施的压力,可以在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情况下延长现有垃圾处理设施的寿命,这等于是在不增加垃圾处理设施的情况下增加了垃圾处理的能力。二是做到了资源的有效回收利用。三是在这套体系中,民众因为参与到垃圾分类之中而获得一定的收益,并因此免除掉民众的垃圾处理费,必将大大提高民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四是吸纳社会上的收废品者参与垃圾处理可以解决这些人的生计问题,为他们提供相对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而企业行会式的管理可以提高他们的效率。运用好这套体系,可一举多得,大大改善玉林市的市容环境卫生状况。
其次,由政府、部门牵头,建立起一套垃圾运输分类系统。政府应鼓励民众进行垃圾分类,可参照巴西要求民众将垃圾分成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并参照当前我市垃圾回收处理的民间惯例,给每户居民或单位一个类似于帐户的册子,登记居民提供的可回收垃圾的数目,每月根据市价进行结算,给予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居民或单位一些收益,并从这些收益中扣除部分来用于处理不可回收垃圾。环卫部门再将垃圾收集后集中到垃圾中转站,由垃圾中转站将垃圾分开运输,不可回收的垃圾就运往垃圾处理厂处理,可回收垃圾交给市指定公司处理。
二、巴西的垃圾处理模式做得好的地方
通过使用这种垃圾处理模式,巴西的再生资源利用率大大提升,据巴西有关行业协会统计,2004年巴西回收铝易拉罐90亿个,回收率达到96%,高居世界第一。巴西的回收率如下:钢易拉罐为88%,纸箱为79%,玻璃为47%,PET饮料瓶为48%,无菌包装纸盒为22%,塑料为21%,均居世界前列。
(一)巴西本土公司和跨国公司也都将回收利用废弃包装材料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早在1992年,利乐、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公司就在巴西发起成立了非营利性环保组织“塞普利”。该组织致力于促进巴西城市固体垃圾的综合治理,提高垃圾回收利用水平,加强固体垃圾治理方面的环保教育。利乐巴西公司在回收利用包装材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利乐公司与企业合作,在世界上率先开发出复合纸包装盒等离子处理技术。此前,回收厂只能做到把纸浆从纸盒包装中提取出来,塑料和铝仍然混合在一起,而等离子技术能使纸盒中的纸、铝和塑料三种成分都彻底分离出来,使无菌纸盒包装真正实现了100%的回收。
巴西人口城市化进程及模式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巴西的城市基础设施普遍存在老化、落后等问题,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城市 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 。
巴西应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投融资模式,推动基础设施建 设市场化和社会化。
地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均衡发展。
04
巴西城市化问题与挑战
城市人口过度集中
总结词
城市人口过度集中是巴西城市化进程中面临 的主要问题之一,导致城市承载压力增大, 资源紧张,环境恶化。
详细描述
随着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密度过高 ,超过了城市的承载能力。这导致了住房紧 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给城市居 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城市化特点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 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巴西城市化的历史背景
殖民地时期
16世纪欧洲殖民者进入巴西后, 开始在沿海地区建立城市,这些 城市逐渐发展成为经济、政治和 文化中心。
咖啡繁荣时期
19世纪中叶,随着咖啡种植业的 繁荣,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寻找就 业机会,巴西城市化进程加速。
城市人口流动与分布
总结词
巴西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流动与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产 业结构、政策导向等。
详细描述
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是影响城市人口流动与分布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产 业结构的调整,一些新兴产业和就业机会的出现会吸引人口流入相应的城市或地区。此 外,政策导向也对城市人口流动与分布产生影响。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人口流向特定
巴西人口城市化进程及模式研究
巴西人口城市化进程及模式研究巴西人口城市化进程及模式研究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之一,其人口城市化进程及模式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巴西的人口城市化进程、影响因素、模式以及面临的挑战。
一、人口城市化进程巴西自20世纪以来一直经历着快速的人口城市化进程。
在20世纪初,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
根据巴西统计局的数据,目前巴西有约87%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区。
二、人口城市化的影响因素1. 经济因素:巴西的经济发展是人口城市化的主要驱动力。
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和农村人口迁往城市。
2. 区域差异:巴西的人口城市化现象在不同地区表现出差异。
东部地区发展较为迅速,拥有大城市如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吸引了大量人口。
而贫困地区的农村人口更倾向于向城市迁徙以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
3. 社会因素:社会变革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人口城市化走向的重要因素。
年轻人趋向于寻找更广阔的发展机会,迁往城市成为他们的首要选择。
三、人口城市化的模式1. 中心城市发展模式:巴西的人口城市化进程以中心城市的发展为核心。
大城市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资源,形成了独特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特征。
2. 区域城市网络模式:巴西的人口城市化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
东南部的大城市形成了一个城市网络,相互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合作。
3. 村庄城市转型模式:巴西的农村地区通过城市化过程逐渐转变为城市型村庄。
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改善了基础设施,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
四、人口城市化所面临的挑战1. 资源分配不均:城市化进程中,资源分配不均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巴西的大城市相对富裕,而贫困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城乡差距加大。
2. 城市基础设施压力: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不断增大。
巴西的城市面临着交通、住房、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加大投入和改善管理。
3. 社会问题的增加:城市化过程中,社会问题也随之增加。
巴西荒原塞拉多变成世界粮仓
巴西荒原塞拉多变成世界粮仓2012-11-27 16:02:53| 分类:牛麻地理 | 标签:巴西|举报|字号订阅美国帮助巴西塞拉多180万平方公里荒原的76%变成良田,约合20亿亩,超过中国全部可耕地。
(经济学人)塞拉多奇迹巴西农业模式,能被复制吗?在巴西东北部Bahia州偏远的一角,干枯的灌木正在退去,取而代之的是蓦然出现的大片农田。
昔日,大片的桉树和松树被种植在这片塞拉多大草原上,后来灌木丛也悄然在这里占有了一席之地。
三十年后的今天,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在向人们讲述着一个沧海桑田的故事:先是大片的树丛灌木被砍伐成低矮的树桩,继而烧炭人又将砍伐后的残留制成炭,最后人们对土地进行平整,并用石灰和化肥改良土壤,其中部分土地现已成为棉田,远远看去宛如一片白色的海洋。
当下一个播种季节来临时,Jatobá农场的可耕面积将达到24000公顷,是美国衣阿华州平均农田面积的200倍,大片的农作物棉花、黄豆及玉米将在这片土地上播种、收割。
巴西腹地的贫穷面貌将会得到彻底的改变。
在Piauí州以北300英里处,垦荒工作已经完成。
三年前Cremaq农场在这里进行腰果种植试验,结果以失败告终,剩下的只是破败废弃的谷仓和灌木丛生的荒地。
同Jatobá一样,BrasilAgro公司买断了这片土地的所有权并利用一系列的现代化的管理方式经营它:利用无线电发射器跟踪天气;使用SAP软件管理企业;为来自巴西南部的高卓人配备了300员工;新建200公里公路网遍布整个地区;在收割季节,隆隆作响的卡车日夜兼程,将玉米和大豆运往远方的港口。
这就是Piauí——巴西的Timbuktu,一个偏远的,没有法纪的地区,在那里,去最近的诊所也要花半天的时间,绝大多数人无法享受到社会福利金——但它却是一个永远不缺少奇迹的地方。
这两个农场代表着巴西农业的前沿,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变革的缩影,具有着全球性的启示意义。
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巴西已从一个粮食进口国转变为世界大粮仓之一。
巴西的经济发展模式
巴西的经济发展模式1951—1980年的30年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6.8%,其中1968—1973年“经济奇迹”时期达到了11.2%,1973年创下14%的增长记录。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使巴西“经济奇迹”戛然而止。
油价的疯涨、国际资本的短缺、国际市场对初级产品需求的下降等多重因素使巴西经济的繁荣周期从1974年开始进入尾期。
1974—1978年,巴西年均经济增长率下滑至6.7%,进入20世纪80年代,经济转入负增长,1981年为-3.1%,1983年为-2.8%。
两次石油危机和随后的债务危机使巴西长期积累的弊病迅速显现:1973—1984年,巴西外债余额从125.7亿美元增至910.9亿美元;债务总额占GDP的比重从15.9%增至43.1%;通货膨胀率从14.9%猛增至220.6%。
经济形势的恶化使巴西淡出了人们关注的视线,“巴西崛起”等提法被“永远的未来之国”所取代。
政治体制变革后,巴西经济在萨尔内政府时期(1985—1989年)实现了年均4.5%的增长率,但通货膨胀率却从1985年的235%增至1783%。
宏观经济的混乱一直延续到1994年雷亚尔计划的实施,该计划实施的当年,通货膨胀率便从1993年的289%降至92.9%,1995年降至22%,1996年回落到1位数(9.1%)。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调整和1994年实施的雷亚尔计划推动了巴西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并且实现了巴西宏观经济的稳定,进而使得巴西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
从1994年雷亚尔计划的实施以来,巴西经济逐步进入一个速度适中的增长阶段。
1995—2008年,巴西经济增长率仅在1998年出现0.1%的负增长,多数年份(8年)的经济增幅超过3%。
另外,该时期的巴西经济增长呈现出较强的阶段性特点:卡多佐第一任期(1995—1998年),经济年均增长率约为2.4%,卡多佐第二任期(1998—2002年),年均增速仅为2.2%。
第八讲 发展模式
后发式指以日本为代表的后实现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 其所以被称为“后发式”,是因为它们是现代化的后来者,在其发展 过程中,有原发式国家作样板,人们对社会发展的未来结局有比较清 楚的了解,对现代化过程中将出现的问题,有原发式国家的经验教训 可资借鉴。 从发展动力看,其动力根源在于社会外部,由于外在环境的逼迫和挑 战,使社会的领导层有意识、有目的地推动社会向原发式国家学习, 向现代化目标前进,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调控整个社会的国家 政治权力。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 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 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 从发展特征看,后发式国家由于有原发式国家做榜样,可以实行跨越 战略,所以现代化发展表现出快速、突进的特征。 从发展程序看,后发式国家首先是以国家政权的力量,改革局部的社 会政治结构,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时空压缩型” 模式
后发国家的劣势: 1、外部挤压
2、内部积累
出路何在: 超越进化
跨越式发展
四、从目标实现的时序角度划分
(一)同步推进模式 1、时间上的同步推进 所有目标同时并举 2、空间上的同步推进 不同地区同时并举 (二)异步推进模式 1、时间上的先后推进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2、空间上的依次推进
(二)印度模式
印度模式指印度在尼赫鲁和他的女儿英迪拉·甘地领导时期(19471984)的发展模式。1947年8月15 日,印度宣布独立。当时的印度十 分贫穷、落后,传统的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人均寿命只有32岁,全 国83%的人是文盲。 在尼赫鲁的领导下,印度选择了在政治上采用西方式的议会民主制度, 在经济上实行公私混合经济和中央计划的“印度式社会主义”道路。 尼赫鲁认为: “自由经济、自由企业这一传统的资本主义道路不适用于人口众多极 度贫困的亚非国家。”他说:“印度的发展道路是从一切现存制度 (俄国的、美国的和其他的)中吸取精华的第三条道路。”“我们正 在努力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道路——一种在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 国家的正统的实践之间的中间道路。通过这种社会主义,我们将把人 们引向繁荣新天地。” 印度模式的特点之一是把议会民主和计划经济结合起来,“在西方民 主制度的基础上栽种苏联模式的种子”。 印度模式的第二个特点是把国家控制、中央计划、自给自足、工业民 族化和私有制结合在一起。 在土地改革方面,政府采取渐渐的改良主义办法,农村的地主所有制 和财产关系没有受到大的触动,封建地主仍然拥有最好的土地。
巴西城市化模式的分析及启示_李瑞林
1文章编号2 1002-2031(2006)04-0093-06巴西城市化模式的分析及启示李瑞林 李正升1摘 要2 巴西是世界上经济较为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相当高。
但是,它的城市化先于工业化,属于过度城市化模式。
20世纪30年代之前,巴西主要依靠外来移民推动其城市化进程,属于无工业化的城市化;之后,工业化起步,进一步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
但是,由于历史、政策等多方面原因,巴西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区域不平衡和过度城市化、贫民窟等严重的城市问题。
研究巴西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城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1关键词2 巴西;城市化;城市问题1中图分类号2 F299.11;F 291.1 1文献标识码2 A1作者简介2 李瑞林(1978)),女,汉族,云南石林人,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空间经济学。
1基金项目2 教育部一般规划项目/东部隆起和中部塌陷的经济学分析(05J A790038)0阶段性成果。
1收稿日期2 2006-02-141修回日期2 2006-03-31从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关系看,世界各地区的城市化状况可分成四种模式:同步城市化、过度城市化、滞后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同步城市化是指城市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过度城市化又称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
滞后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
逆城市化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
巴西是世界上经济较为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它的城市化先于工业化,属于过度城市化模式,2000年的城市化率为81.4%,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仅为46%。
20世纪30年代之前,巴西的城市化主要靠外来移民推动,属于无工业化的城市化;30年代之后,工业化的起步大大推进了城市化。
但是,由于土地过分集中等问题,大量人口涌进城市,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造成严重的/城市病0。
金砖四国发展模式比较
金砖四国发展模式比较摘要: :金砖四国(BRIC),这个由美国高盛投资银行的经济学家创造的新词,把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联系了起来。
“BRIC”是由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四国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而成,由于“BRIC”发音与砖块(bricks)相似,故称为“金砖四国”。
本文主要从经济增长动力、工业化与城市化、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来阐述金砖四国发展模式的不同。
关键词:金砖四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经济增长动力、工业化与城市化、政府对市场的干预、1.经济增长动力巴西:巴西增长动力基本上是内需,其中消费需求对GDP的贡献达到八成左右,而外需(即净出口)的贡献则只有2%~3%,有的年份更低甚至为负。
与其他新兴国家相比,巴西的投资率一向偏低,不到20%。
这主要是由于巴西的实际利率和赋税很高,投资成本高而产生的“挤出效应”。
2007年卢拉政府开始推行“加速经济增长计划”,努力将投资率提升至25%。
俄罗斯:普京自执政伊始,就高举着“强国富民”的旗帜,准备重振俄罗斯的大国雄风。
普京没有让俄罗斯人失望,自执政以来,在普京的治理之下,俄罗斯经济已经完全摆脱了转型所导致的危机,经济连年平稳增长,有几年甚至出现了高速增长。
可以说是“普京之谜”创造了一个“俄罗斯之奇”。
由于对俄罗斯经济增长动力的研究涉及到对其经济转型整体的评价,因此,不能随便简单地下结论,需要深入分析。
究竟如何解读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呢?当前,国际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主要是国际能源价格较高,俄罗斯能源出口拉动了其经济增长。
这种观点是目前的主流观点,在俄罗斯和西方以及中国学术界都是占主导的观点。
第二种观点认为是普京的个人因素,也就是普京所推行的强权政治和经济战略的调整。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主要是制度转型所带来的宏观经济环境的整体性改善。
【1】印度:(一)经济制度变革是首要动力,那就是推行和推进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和全球化。
巴西电商运营方案
巴西电商运营方案一、市场概况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拥有2亿以上的人口,是一个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国家。
巴西的电子商务市场发展已经十分成熟,巴西电商的年增长率高达9%,市场规模达到了850亿美元。
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中,电商已经成为了人们更为便捷的购物方式,各类商品在电商平台上销售日渐普及。
与此同时,巴西的电商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比如,物流配送的问题、网络支付的不便、电商平台的安全性等,都是制约巴西电商市场发展的因素。
因此,在巴西开展电商运营需要全面了解市场情况,并制定合适的运营方案。
二、巴西电商运营模式巴西电商市场运营模式主要包括B2B和B2C两大模式。
B2B模式主要指企业间的电子商务交易,而B2C模式则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交易。
在巴西电商市场中,B2C模式已经成为了主流。
其中,巴西的跨境电商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跨境电商仍占据了巴西电商市场的相当比重。
根据巴西电商市场的特点,一种阶段运营规划可能是:首先建立稳固的 B2C 模式经济价值链,然后进一步增强B2C电子商务发展,开拓跨境市场。
三、市场分析在巴西,当今最受欢迎的电商产品主要集中在电子设备、时尚类产品、婴儿用品、美妆保健品和食品饮料等领域。
消费者对于品牌、质量和价格敏感程度高,对购物的体验度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电商平台的服务质量和商品质量至关重要。
同时,巴西市场也面临物流配送的问题,由于国土广阔,物流系统并不发达,导致快递价格高,物流服务不够快捷。
这使得电商运营中的物流配送成为一个较大的挑战,也让消费者对上线平台物流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及政治环境的影响,巴西的消费水平也存在一定的波动,会影响到电商市场的销售。
因此,在制定电商运营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市场情况,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同时提供高效的物流解决方案。
四、电商运营方案1、市场调查首先,市场调查相当重要。
需要了解目标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喜爱的产品类型、在哪些渠道获取信息、对购物体验的要求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制定电商运营方案。
通过零售商网络拓展金融服务覆盖面——巴西的代理行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关键词】 巴西代理行模 式; 零售商网络; 金融服务覆盖面
【 础 项 目】本 文 为 作 者 主 持 的 国 家 社 科 基 金 青 年 项 目 “ 国 农 村 微 型 金 融发 展 的 思路 与 对 策 研 究 ” 基 中
( 8 Jo 9 的 阶段 性 成 果 。 0 cL 0 )
【 中图分类号18 0 【 F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0 6 19 2 0 )- 0 1 o 10 - 6 X(09 1o 7 一 4
( rd so L m nB n ) 拥 有 的代 理 行 网 络 占 巴西 全 国 Ba ee 、e o ak
代 理 行 总 数 的 7 % .其 中 C iaE o o iaF drl 有 6 ax c nm c eea 拥 的 代 理 行数 目所 占 比 例高 达 3 % 。 7 自20 0 0年 以来 , 巴西 的 代 理 行 网 络 拓 展 较 快 。从 20 0 0年 到 2 0 0 4年 , 过 3 ,0 超 2 0家代 理行 网点 加 盟 。0 0 0 20 年 底 巴西 的 代 理 行 网 点 不 到 6 0 , 0家 ;0 4年 底 。4家 0 20 7 金 融机 构 (7家 银 行 和 1 5 7家 财 务 公 司 ) 有 3 0 0家 正 拥 80 式 认 可 的代 理 行 网点 。代 理 行 网 点 成 为 这 一 时 期 银 行 机 构 拓 展 金 融 服 务 的 单 一 最 大 渠 道 。2 0 04年 , 理 行 网点 代 占 巴西 国 内所 有 金 融 服 务 点 总 数 的 4 % . 2 0 2 在 0 0年 这 一 比 例仅 为 1.% ;0 5年 底 , 西 中 央银 行估 计 有 9 ,0 28 2 0 巴 0 0 0
巴西城市化模式的分析及启示
巴西城市化模式的分析及启示一、引言巴西作为全球新兴经济体之一,在城市化进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城市化模式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城市化进程不仅仅是城市人口数量是否增长的问题,更是对资源和环境的利用以及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从巴西城市化模式的角度出发,对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启示意义的建议。
二、城市化模式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城市化是全球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城市化模式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城市化模式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不同的城市化模式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
在巴西,城市化模式对于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城市化模式与资源利用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产生的废水、废气、垃圾等废弃物产量也随之增加。
对于资源的利用也存在很大的挑战。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土地等自然资源变得越来越珍贵。
因此,城市化模式必须保证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便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2. 城市化模式与经济产业城市化进程将会促进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因此,在城市化模式中,如何选择和构建适合城市发展的经济产业,以及如何提高产业的效率和竞争力,是城市化进程的关键问题。
3. 城市化模式对既有社区的影响城市化模式不仅仅关乎城市的新兴社区,还需要重视对旧区和贫困人口的影响。
在城市化进程中,通常会出现不同社区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社会问题。
因此,城市化模式应当从整体上优化和调整城市社区,以便在不同社区之间平衡利益,改善既有社区和贫困人口的状况。
4. 城市化模式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进程需要建设各种基础设施,并保证设施能够适用于不同的社区和经济承受能力。
因此,如何建立高效、独立、可持续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化发展的一项非常关键的任务。
5. 城市化模式与环境保护随着城市化不断加快,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了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城市化模式需要保证在不对环境与自然造成破坏的前提下,满足城市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能源和资源。
普惠金融国际实践的主要模式比较
普惠金融国际实践的主要模式比较普惠金融是指通过金融工具和服务,为低收入人群和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储蓄、保险和支付等服务的金融模式。
在全球范围内,普惠金融的发展日渐受到重视,各国纷纷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普惠金融国际实践模式。
本文将比较几种主要的普惠金融国际实践模式,以期深入了解各国在普惠金融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第一种模式是由孟加拉农业银行创立的“格拉米恩银行”模式。
格拉米恩银行是世界上最早的微型金融机构,也是最著名的普惠金融模式之一。
该模式的特点是通过信用联合会和信用小组等方式,将小额贷款提供给贫困人群和小微企业,帮助他们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模式在运营中采用了基于信用评分的风险控制方法,大大降低了风险,从而实现了良好的贷款收回效果。
第二种模式是由秘鲁渠通合作银行创立的“厄尔多拉多”模式。
厄尔多拉多模式的特点是通过向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教育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提高经营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该模式强调了对小微企业的全方位支持,包括贷款、培训、咨询等,从而帮助他们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与格拉米恩银行模式不同的是,厄尔多拉多模式更加注重对借款人的经营能力和潜力的评估,以确保贷款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
第三种模式是由肯尼亚MPESA移动支付系统创立的“移动金融”模式。
移动金融模式的特点是通过移动支付系统,将金融服务送达到更多的人群中。
这一模式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手机和移动网络,用户可以进行存款、取款、转账、支付等操作,如果在regular情况下操作价值较高,可以不需要前往银行或ATM。
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移动金融模式为居民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同时也加快了金融资源的普及和流动,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第四种模式是由巴西为基础的农村信贷银行创立的“巴西农村银行”模式。
巴西农村银行模式的特点是通过农村信贷银行、农业合作社和农产品收购合作社等渠道,提供贷款、储蓄、保险和支付等金融服务。
巴西产业结构演变模式及启示(论文)
巴西产业结构演变模式及启示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拉美的经济大国。
1994年GDP达5 545.87亿美元,占整个拉美的34.1%,居世界第8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 140美元,跻身于中等收入国家行列,2006年GDP达1.06万亿美元,2008年GDP达1.26万亿美元,跻身GDP总值世界第10位。
1.巴西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尽快实现工业化,改变畸形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巴西历届政府都不遗余力地推行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的实施使巴西经济获得了迅速增长。
1949-1981年的33年间,巴西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尤其是1968-1974年的7年间,巴西经济的实际年平均增长率都在10%以上,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则高达12%。
在经济的高速增长过程中,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建立起来了,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畸形产业结构得到初步扭转,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
巴西经济引人注目的增长及伴随快速增长而来的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引起国际经济学界的关注,被誉为“巴西奇迹”。
但20世纪70年代中期、特别是步入80年代以来,由于受国际经济形势、特别是世界石油危机的影响,加之巴西在推行进口替代发展战略过程中的失误,巴西经济在80年代备受经济衰退、通货膨胀、结构失衡和债务危机的困扰,经济增长长期处于“滞涨”状态。
80年代也被称为巴西经济发展中“失去的十年”。
据统计,1981-1990年的10年间,巴西的GDP年平均增长率仅为2.2%,其中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4%。
与此同时,通货膨胀却居高不下。
进入90年代以来,巴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实现了持续的温和增长,1994年GDP增长达到5%。
进入21世纪以来,巴西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27势头,2008年GDP增长仍然达到5.1%。
2.巴西产业结构升级的经验及启示巴西产业结构升级的经验及启示可以概括为支持主导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和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
巴西PPP法律制度简介及对我国的启示
巴西PPP法律制度简介及对我国的启示作者:范莉来源:《法制与社会》2017年第12期摘要为满足国家建设需求和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我国目前正大力推行PPP模式。
而PPP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揭示了我国PPP法律制度方面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巴西在PPP 法律制度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可以为解决我国PPP模式目前面临的困难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 PPP模式 PPP法律巴西作者简介:范莉,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法律合规部经济师,研究方向:民商法、经济法。
中图分类号:D977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7.04.293一、关于PPP模式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即公私合营模式,是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的一种合作关系,它建立在双方各自优势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资源投入、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提供相关服务或公共产品以满足公共需求。
通过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合同安排,私营部门承担交付资产、提供服务或兼而有之的责任,并按交付服务的情况获得公共部门付款。
目前,PPP已成为许多国家政府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核心理念和措施之一。
PPP的实践形式非常灵活广泛,包括服务外包、OM(运营维护)、DB(设计建设)、DBM(设计建设维护)、DBO(设计建设运营)、LBO(租赁建设运营)、BLT(建设租赁转让)、BOT(建设运营转让)、BOOT(建设拥有运营转让)、BBO(购买建设运营)等。
二、巴西PPP法律制度简介(一)巴西PPP模式现状缓解公共财政压力、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是实施PPP模式的直接原因,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投资利用率是实行PPP模式的目标。
由于资金缺乏,巴西近年来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尚不足19世纪70年代同期投资额的20%,已成为制约巴西经济发展的瓶颈。
据巴西经济计划部估计,巴西每年的投资缺口至少在600亿雷亚尔(约合250亿美元)以上,其中,电力系统70亿美元、石油和天然气领域80亿美元、交通系统50亿美元、电信系统25亿美元。
巴西越来越多的猪肉生产模式以合作伙伴形式出现
,
合作伙 续 经 营
,
。
损 现 象 且 持 续 时 期 较 长 在 亏 损时 期
,
,
一
,
者 们 想 更 多 地 了 解 南部 地 区 是 如 何在 合
。
域 非 常广 阔 占地 16 0 万
,
k
m
:
,
比 美 国中
种植 面积 以 及 提 高生 产率 他 们 毅然 决
,
西 部 8 个州 的 总 面 积 还 大 3 8 %
,
。
定 变 成 动 物 性 蛋 白的 主 要 生 产 商 主 要
, ,
然 而 不 像 美国中西 部 的 玉 米带 巴
] 西 中西 部 的 农 业 才 ~ IN il 兴 起 尽 管 变 化
, ,
些地
区 存在
一
体化 生 产 模 式 趋 势 但是 S a d i a
。
一
和 其他 几个大的
体 化 生 产者 被 告 知
,
将 与 当地 的 农场 主 以 及 将 要 开 办 猪场 或 鸡场 的农 场 主达 成所 制定 的协 议
M
a
。
t
o
G
r o s s o
# H生 猪 协 会 最 近 在
一
在 巴 西 独 立 经 营 模 式 的 生 猪 生 产正 逐 步减 少 这 是 因为生 产者越 来越 信 赖 收 入 渠 道
M
a
过 程中的控 制 当地 动物 的 健 康状 况 已得
,
t
o
G
r o s s o
,
] H进 料 困 难 亦 很 难 将 谷
-
,
到改 善
。
物 运 到 国内市场 和 码 头 出 口 这 样便加 大
巴西人消费模式支出结构
巴西人消费模式支出结构
“上山,下滩,踢球,看秀”,这句谚语形象地揭示了巴西人的生活方式。
在得天独厚的土地上,海鸥和秃鹰同时翱翔天际,贫民窟和五星级酒店仅一街之隔。
无论是穷人还是富豪,只要光着膀子、穿着人字拖、站在海滩上,大家都晒得皮肤发红,没有区别。
富人有富人的生活,普通人也有自己的活法。
“有这样好的海滩,为什么不去享受生活呢?”这是典型的巴西人生活观。
巴西居民消费率连续数年都保持在75%以上,与许多欧美国家相近的情况,新的“中产阶级”消费力旺盛,足以成为经济可持续性增长的可靠动力。
巴西人不仅热衷消费,还对购置耐用消费品极其偏爱使用分期付款方式,偏好度比美国高出六倍。
70%的巴西人习惯分期消费,从信贷方式上反过来刺激了市场销售额的上升。
巴西这一“豪放”“只顾当下”,令很多中国老百姓“无法直视的消费观”,在悄然发生变化。
巴西咨询研究机构尼尔森(Nielsen)有报告表明,2016到2017年间,巴西家庭的平均收入增长了11%,达到3460雷亚尔,与此同时,家庭平均支出仅增长1%,达到3148雷亚尔,这是近三年来巴西家庭平均收入涨幅首次超过支出涨幅,也意味着巴西民众在进行消费的时候越来越理性。
“现在巴西的消费者们已经学会了有计划的进行采购,通过管理支出节省资金并通过其他渠道购买便宜的商品,且更愿意购买生活必需消费品”。
中国家庭用
品、礼品消费品,类型款式丰富、物美价廉。
能够满足巴西市场的口味。
巴西种甘蔗模式
巴西种甘蔗模式
巴西种甘蔗的模式是指巴西种植甘蔗所采用的种植、收割和加工等方面的一整套流程。
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蔗生产国,其种甘蔗的模式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甘蔗生产国学习的样板。
巴西种甘蔗的模式主要特点包括:
1. 大规模种植:巴西的甘蔗种植面积较大,且多采用机械化种植方式,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2. 机械化收割:巴西采用机械化收割方式,可以快速而准确地完成收割,提高了劳动效率。
3. 高效加工:巴西的甘蔗加工方式比较先进,可以高效地将甘蔗转化为糖、酒精等产品,从而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4. 全球供应链:巴西的甘蔗及其产品已经形成了全球化的供应链,其糖、酒精等产品已经出口到世界各地,成为全球甘蔗产业的重要供应国家。
总之,巴西种甘蔗的模式是一种非常成功的甘蔗生产模式,其经验值得其他甘蔗生产国家借鉴和学习。
- 1 -。
巴西的沟通模式
巴西的沟通模式:
巴西的沟通模式如口头、非语言和书面特点亲,您好。
巴西人的礼仪习俗社交礼仪葡萄牙语是巴西的通用语言。
巴西是由欧洲人、非洲人、印第安人、阿拉伯人以及东方人等多种民族组成的国家,其核心是葡萄牙血统的巴西人。
由于从西班牙、意大利等南欧国家来的移民,在巴西占绝对多数,因此,巴西人的习俗和葡萄牙、南欧的习俗非常相似。
说到礼仪习俗,巴西主流社会深受天主教教规和葡萄牙文化的影响。
巴西人的姓名一般都是葡萄牙式的,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前面是本人名字,接下来是母亲的姓氏(有时可简略),最后则是父亲的姓氏。
巴西人一般喜欢彼此直呼其名;一个人姓名全称,只有在非常正式的场合才使用。
巴西人初次见面以握手为礼,亲戚朋友彼此问候习惯于拥抱、亲颊。
妇女之间最常用吻礼(在施礼时要脸贴脸用嘴发出接吻的吻声,以此抒发亲热之情,她们虽吻而嘴却不接触脸。
男人与女人见面和分手时一般总是握手为礼,与—小群人告别时,必须与在场的人——握手。
希望对你有帮助。
巴西的工业模式
巴西的工业模式
巴西工业发展的特征是十分明显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比如说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其次再是农业的发展,可可豆、热带产品。
一说到巴西想到的就是足球,然后就是巴西的石油,矿产,巴西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并不发达,因为巴西的气候不适合发展农业。
巴西的环境不是很好,因为巴西重在发展重工业,所以在环境上面是比较落后的,但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巴西也把一定的精力放在了发展新兴产业和保护环境上面了。
巴西的旅游景点也是有很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模式”有多独特
黄亚生/文
在刚刚结束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北京共识”是个热门话题。
因为中国2009年GDP“保八”成功,国内有一批官员和学者也开始响应2004年由《时代》杂志前编辑乔舒亚库珀雷默(Joshua Cooper Ramo)提出的“北京共识”(即中国通过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摸索出了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热衷强调所谓“中国模式”的优越性和独特性。
中国特色?
在讨论中国模式的细节之前,不妨先来观察这么一个国家,它具有下列特征:政府储蓄率在六年之内增加了1倍;基尼系数(即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是0.45;工资增长落后于GDP增长;100家最大企业75%的资产是国资;政治上没有竞争;对外资非常开放;工业化速度非常快,十年内农业就业减少了三分之一。
如果你认为这是在讲中国,你没有全错。
2009年7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全球智库峰会上披露政府储蓄在1992年占GDP的 4.4%,2007年该比例提升至8.1%,增长近1倍。
虽然中国收入分配不均世人皆知,但之前很多学者认为只要能够维持较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基尼系数接近拉美无关紧要。
国内外有很多经济学家对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都持肯定态度,“国进民退”和多年来偏重外资轻视私营资本,也都是我们的“中国特色”。
巴西奇迹?
但实际上,上面提到的国家并非中国,而是20世纪60年代的巴西。
1964年-1988年巴西是军政府执政,巴西政府利用其强大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
它施行高税收政策,然后将资金投向工业园区建设、基本设施建设等经济项目,而非公共教育和卫生;它施行“强迫工业化”,用行政手段而非市场价格征收土地。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巴西的经济飞速增长。
1968年-1974年,巴西每年GDP增长11.4%,和中国非常相似,这就是所谓巴西的“奇迹年代”。
从尊重历史的角度看,不能把“国进民退”这种国家主导的经济模式视为中国特色的发明创造,更不能认为只有这种模式与中国的文化和体制结合起来才会产生GDP的奇迹。
中国现在的状况和成绩巴西那时都有,所以不能产生一种幻觉,认为发达国家对“中国世纪”和“北京共识”的赞誉只是针对中国的。
要知道,当时很多评论家预言巴西将成为西半球巨人,可以在经济和政治上挑战美国。
但巴西后来的发展如何?20世纪70年代中到21世纪初,巴西的经济和政治动荡不宁,整个80年代GDP 增长为零,被拉美学者称作“丢失的十年”。
巴西在上世纪50年代初人均GDP相当于台湾地区和南韩的2倍多,到现在约四分之一不到。
八九十年代高度通胀,多次金融危机爆发,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政治上也不稳定。
20世纪60年代,巴西的国家导向的经济模式给它的经济和社会留下无穷后患。
巴西的“强迫工业化”造就了大量赤贫的失地农民,这些失地农民后来成为城市里贫民区的居民。
巴西政府越俎代庖,不去投资教育和卫生却大规模干涉经济,第一造就了大批的低素质人口,第二压低了巴西企业的生产率。
巴西30几年全要素生产率几乎没有增长,加上政府产业政策偏向于资金密集的大企业,就业率低,结果是没有工作的低素质人口成为犯罪人口。
巴西杀人罪案和人口的比例是美国的5倍。
虽然巴西多年对外资有偏好政策,但因社会治安差反而使外国公司不愿投资。
但国外银行愿意远距离地进行间接投资——借债,助长了巴西的外债危机。
成功模式?
会有人说这是个成功的模式吗?
在“国进民退”的大环境中,我们应该牢记巴西的经验和教训。
过去学界对中国收入分配拉美化讨论得较多,但收入分配拉美化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拉美化。
有些官员和学者坚持认为收入分配的恶化是阶段性的,是经济增长的派生物。
这种观点恰是上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根据拉美发展经验总结出来的。
但观察其他东亚地区的案例,却找不到一个经济发展必然导致收入分配恶化的例子。
韩国在70年代中期有几年基尼系数上升,也恰是那几年韩国政府加强经济干涉所致。
80年代初韩国很快调整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基尼系数就稳定下来了。
而东亚模式是真正经济成功的模式,拉美模式则是经济失败的模式。
也就是说,中国的部分官员和学者执意要用不成功的经济模式来支持收入分配不公,却刻意完全忽视成功的经济模式,不知道是何道理。
一个国家收入分配长期恶化,这本身就说明它的经济模式是不成功的。
巴西当时经济有一个特点就是居民收入落后于GDP的增长。
这个问题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非常严重。
2003年以来,居民收入的增速有所上升,应该肯定现任政府在这方面的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政府也花了相当的资源加强社保。
在2009年的4万亿元刺激措施出台之前,中国经济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在淡化中国经济的拉美化色彩。
但是,伴随着4万亿元刺激措施的“国进民退”可能会使我们前功尽弃。
国有企业等强势集团在获得资源后,一般会扩大投资,增大国家的生产能力。
因为国有企业统治了上游行业,其扩张必须有下游行业的需求支持。
地方政府在这里起了一个关键的作用——它们通过刺激房地产提供了这个需求。
在这个问题上,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利益和积极性是完全一致的。
但地方政府的房地产发展是一种行政性的而非市场行为。
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地方政府用政治手段严重压低土地资产的收购价格,再用市场价转让给开发商。
这种套利行为虽然给地方政府带来红利,但是没有帮助家庭收入增长。
虽然大规模的城建运动会在建筑行业创造一些就业机会,但这些就业是短期的、临时性的。
当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将马上看到“国进民退”对中国就业和收入分配的严重打击。
所以,中国应该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2003年以来的巴西经验可以参照,将国企的垄断红利全部拿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