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合集下载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案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学内容:信息窗2——喂海鸥课本第80——81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认识11——20各数。

掌握十几加几(不进位)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认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能够主动去探索加减法的含义。

3.结合现实活动学习数与计算,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1.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够正确地计算2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海鸥们回来了以后,没有人照顾它们,一年级的两位小朋友一起去海边喂海鸥,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海边去看看在那里我们又将学习到哪些数学知识!二.探究新知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有困难的同学请别的同学帮忙。

2.你能用读懂的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1)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2)还剩多少桶?3.解决问题(1)生先独立思考自己想怎样解决第一个问题,想一想解决问题1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找到数学信息后,让学生列出算式。

如果学生列出算式“3+12”,教师可以追问:还可以怎样列式?(2)探究算法,交流算法。

注意引导学生总结3+12=15,12+3=15。

(3)生先独立思考自己想怎样解决第2个问题,想一想解决问题2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找到数学信息后,让学生列出算式。

并列出算式,写出得数。

4.总结十几加几和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都是从个位算起,先算出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然后再加上10.4.认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字,先学生自己起,然后与教师进行交流。

然后小博士引出:12 + 3 = 15 17 — 4 = 13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学生识记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出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提问各部分的名称。

三.练习1.自主练习第1题.第3题。

这两题是对比题。

通过练习,学生明确每组中两个算式的联系和区别。

青岛版六三制一年级上册数学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青岛版六三制一年级上册数学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我是填空小能手
(1)1个十和5个一是( 15 )。 (2)19里面有( 1 )个十和 ( 9 )个一。 (3) 17=10+( 7) 13=(10 )+3 12=10+( 2)
你说我讲。
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 ? ?
12+3=15
数一数
(只)
你说我讲
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 ? ?
16、15、 14、13.
……
加 加 和 数 数
被 减 数
减 差 数
想一想: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十几加 几的加法和十几减几的减法, 先用个位加或减,再合上十位 的数。
自主练习
先编一个数学故事,再解答。
11 5

5 11 = = 16 (条)
自主练习
算一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4+3= 7 14+3= 17
12+3=15
摆一摆
(只)
你说我讲
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 ? ?
12+3= 15 (只)
拨一拨。



问题:为什么要把3拨在个位上?
你说我讲
摆小棒和拨计数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发现了什么 ?
2+3=5 10+5=15



12
+
3
=
15
(只)
3
+
12
=
15 (只)
-4=3 10+3=13
5+4= 9 15+4= 19
6+3= 9 16+3= 19
7+2= 9 7+12= 19

七小小运动会: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七小小运动会: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七小小运动会: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20以内的数字的知识,通过小小运动会的形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掌握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是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今天我们将学习第4章第3节的内容,即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同时也能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孩子们能够熟练地进行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运算。

难点则是让孩子们理解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程,我准备了运动会的小道具,如跑步的小人、跳高的小人等,以及写有20以内数字的卡片。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引入了小小运动会的情景,让孩子们想象自己正在进行各种运动项目,如跑步、跳高等。

2. 讲解:我拿着写有数字的卡片,向孩子们解释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原理,通过实际的例子,让孩子们理解这两个概念。

3. 练习:我让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有一个跑步的小人,一个跳高的小人,他们需要通过加法和减法,计算出每个运动项目的得分。

4. 竞赛:我设置了竞赛环节,让孩子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计算题,得出的分数最高的小组获胜。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公式,以及一些示例,让孩子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计算的过程。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孩子们根据给定的数字,完成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

答案:2 +3 = 55 2 = 3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课程,我发现孩子们对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在游戏中也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孩子对于进位和退位的理解还不够清晰,这需要在今后的课程中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和练习。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1)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1)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1)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向学生介绍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概念。

学生将学习如何计算两个一位数相加时,当个位数相加不超过10的情况,以及如何从20以内的数中减去一个一位数,而不需要从十位数借位。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准确地计算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数学问题。

3. 学生能够应用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加法进位和减法借位的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2. 学生可能会对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际例题进行讲解和练习。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例题和计算过程。

2. 计算器,用于验证学生的计算结果。

3. 练习题纸,用于学生进行练习。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通过例题讲解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明确计算规则。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通过计算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4. 讲解练习: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纠正错误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写下“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2. 在黑板上展示例题,并逐步展示计算过程。

3. 在黑板上列出学生的练习题,并展示正确答案。

作业设计1. 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并交给老师批改。

2. 布置思考题,要求学生思考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应用,并准备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了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概念,并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练习机会,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

《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教案:《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五章第一节《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20以内数字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以及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0以内数字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交流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进位和不进位的理解,以及退位和不退位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运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小棒、计数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拿出一堆苹果,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有几颗苹果。

2. 讲解:讲解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3. 练习:让学生用小棒进行实际操作,完成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练习。

4. 讲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什么情况下会进位,什么情况下会退位。

5. 练习:让学生用计数器进行进位和退位的练习。

7. 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小明有10颗糖,小红给了小明3颗糖,小明现在有多少颗糖?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不进位加法:加数 + 加数 = 和不退位减法:被减数减数 = 差七、作业设计(1)7 + 5 = ?(2)13 8 = ?(1)8 + 6 = ?(2)15 9 =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理解较为顺利,但在进位和退位的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进位和退位概念的讲解,并通过大量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2020-2021学年最新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测试题-精编试题

2020-2021学年最新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测试题-精编试题

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试卷
一、算一算。

13+4=16-2=17-5=19-8=
15+2=13+2=18-8=17+2=二、在○里填上“>”“<”或“=”。

7+10○18-2 4+10○15-2 10+9○19-1 17-5○15-5 16-6○17-2 14-4○19-9 三、在○里填上“+”或“-”
10○2=12 5○5=0 0○6=6
16○6=10 13○10=3 7○1=8
9○5=4 17○1=8 14○4=10
四、看图列式计算。

四、解决问题。

1、小象今年3岁,再过10年小象多少岁?
2、丽丽要洗14个碗,已经洗好了10个,还有几个碗没洗?
3、老师拿来18个练习本,第一次奖给同学们一些,第二次又奖给同学们一些,还剩5本。

同学们一共得到多少本练习本?
答案:
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试卷
一、算一算。

17、14、12、11、17、15、10、19
二、在○里填上“>”“<”或“=”。

> > > > < =
三、在○里填上“+”或“-”
+ - (- +)- - + - + -
四、看图列式计算。

12+5=17 18-6=12
四、解决问题。

1、小象今年3岁,再过10年小象多少岁?
3+10=13(岁)
2、丽丽要洗14个碗,已经洗好了10个,还有几个碗没洗?
14-10=4(个)
3、老师拿来18个练习本,第一次奖给同学们一些,第二次又奖给同学们一些,还剩5本。

同学们一共得到多少本练习本?
18-5=13(本)。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三制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信息窗2)】参考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三制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信息窗2)】参考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三制一年级上册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祝您天天进步!来一起学习知识吧《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参考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页十几加几的题及加法名称的认识。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学会十几加几(不进位加)的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和估计的意识。

3、让学生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联系,获得初步的数感。

4、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过程。

5、使学生养成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此基础上,树立优化思想。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准备小棒或者方块。

教师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出示情境图)1、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海鸥图,同学们根据图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没解决的我们暂存再问题口袋内,我们今天继续解决。

2、小黑板展示问题口袋内容,筛选出“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12+3)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出示算式:12+3(1)你想怎么算?(2)小组内交流(选出小组长,安排好发言的顺序,使学生学会倾听)(3)全班交流(每组推选出一名发言的人,口述算法及优点)(4)比较方法,自我优化。

以上那种方法,更简便一些,适合你,闭上眼睛想一想操作过程。

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你就用哪种。

2、算一算:3+12=(1)这道题与上题有什么不同?(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小组里说思路.(3)口算这样的题要注意什么?3、你还能提出哪些类似的问题?并解决。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用到这些知识,例如:小明的姐姐今年12岁,三年之后,姐姐是几岁?学生独立思考,最后集体交流。

你能试着举出这样的生活中的例子吗?四、巩固练习1、同桌出题,相互解答。

2、做一做自主练习的8题中的加法题,并请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说说算法。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也可以谈谈这节课学习的感受。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案
生:加在2根小棒里。
师:为什么要把3根小棒加在2根小棒里呢?
师引生:3根小棒表示——3个一,2根小棒表示——2个一。合起来就是——5个一。
再加上一捆小棒,一共就是15。
2.计数器
师:除了摆小棒,我们还可以用计数器算12+3。谁会拨算珠?(抽生上台)
先拨12,再加3。这3颗算珠是加在个位上还是十位上?
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计算方法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看,沙滩上的小朋友?来到海滩上干什么呢?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看图说出数学信息,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
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以前我们的知识列出算式?
生:12+3= (板书:12+3= )
二、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1.摆小棒
师:那12+3等于多少呢?我们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请同学们先拿出12根小棒摆在桌子上,再摆3根小棒,合起来是多少根呢?(15根)
教学过程
复备
师:(课件演示摆小棒)我先摆12根小棒,再摆3根小棒。老师想知道是把3根小棒加在2根小棒里呢,还是加在一捆里?
生:个位为什么要加在个位上?
生:2表示2个一。(生拨珠) 12+3=15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刚才小朋友拨算珠的过程。(课件演示拨算珠)先拨12,还要加3颗算珠。这3颗算珠该加在哪位上呢?
生:个位为什么要加在个位上?
生:2表示2个一。
师:就是个位对齐个位加。 现在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合起来就是——15。不管是摆小棒还是拨算珠,都要个位对齐个位加。(板书)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信息窗2 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_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信息窗2 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_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信息窗2 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_青岛版教学内容:信息窗2——喂海鸥课本第80——81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认识11——20各数。

掌握十几加几(不进位)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认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能够主动去探索加减法的含义。

3.结合现实活动学习数与计算,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1.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够正确地计算2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海鸥们回来了以后,没有人照顾它们,一年级的两位小朋友一起去海边喂海鸥,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海边去看看在那里我们又将学习到哪些数学知识!二.探究新知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有困难的同学请别的同学帮忙。

2.你能用读懂的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1)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2)还剩多少桶?3.解决问题(1)生先独立思考自己想怎样解决第一个问题,想一想解决问题1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找到数学信息后,让学生列出算式。

如果学生列出算式“3+12”,教师可以追问:还可以怎样列式?(2)探究算法,交流算法。

注意引导学生总结3+12=15,12+3=15。

(3)生先独立思考自己想怎样解决第2个问题,想一想解决问题2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找到数学信息后,让学生列出算式。

并列出算式,写出得数。

4.总结十几加几和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都是从个位算起,先算出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然后再加上10.4.认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字,先学生自己起,然后与教师进行交流。

然后小博士引出:12 + 3 = 15 17 — 4 = 13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学生识记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出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提问各部分的名称。

三.练习1.自主练习第1题.第3题。

七 小小运动会: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七 小小运动会: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教案:小小运动会——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概念。

2. 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 运用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数器、算式卡片、PPT课件。

2. 学具:计数器、算式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小小运动会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问题。

2. 新课:让学生观察、操作计数器,理解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概念。

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并通过PPT课件展示例题,加深理解。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运用。

六、板书设计1. 小小运动会——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2. 重点内容: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3. 例题:展示2-3个典型例题,突出计算方法4. 小组合作题目:布置1-2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提高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一个20以内不进位加法或不退位减法的问题,并解答。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信息窗2 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_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信息窗2 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_青岛版

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教学内容:信息窗2——喂海鸥课本第80——81页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教学目标: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1.进一步巩固认识11——20各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2)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2)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2)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使他们能够熟练地计算这类算式,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通过具体例子的演示和练习,学生将学会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熟练地计算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算式。

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进位和退位的理解。

2.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对于数位的把握。

3. 学生对于加法和减法关系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计算器、计算卡片等教具。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计算本等学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新课导入:通过具体例子的演示,引导学生理解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让他们尝试自己计算。

3. 练习:通过练习题目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4. 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1. 加法的基本概念2. 减法的基本概念3. 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4. 2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5. 加法和减法的关系作业设计1. 计算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算式。

2.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熟练地计算这类算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练习和实践,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同时,我也注意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如进位和退位的理解、数位的把握等,我会在后续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这些方面的指导。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三制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基础练习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三制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基础练习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三制
一年级上册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祝您天天进步!
来一起学习知识吧
《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基础练习
一、算一算。

13+4= 16-2= 17-5= 19-8=
15+2= 13+2= 18-8= 17+2=
二、在○里填上“>”“<”或“=”。

7+10○18-2 4+10○15-2 10+9○19-1 17-5○15-5 16-6○17-2 14-4○19-9 三、在○里填上“+”或“-”
10○2=12 5○5=0 0○6=6
16○6=10 13○10=3 7○1=8
9○5=4 17○1=8 14○4=10
四、看图列式计算。

1、
12+()=()
2、
()○3=()(个)
四、解决问题。

1、小象今年3岁,再过10年小象多少岁?
2、丽丽要洗14个碗,已经洗好了10个,还有几个碗没洗?
3、老师拿来18个练习本,第一次奖给同学们一些,第二次又奖给同学们一些,还剩5本。

同学们一共得到多少本练习本?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数学思维可以让他们更理性地看待人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3. 10+3=13
10+2=12
10+ 4 =14
10+ 7 =17 10 +8=18 10 + 9=19
12
4. 15
1个十和5个 一是15。
12+3=15 17-2=15
......
13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14
谢谢观看!
20以内的不进位加 法和不退位减法
一、新课导入 1.口算。
9+1= 10 5+4= 9
8+2= 10 9+0= 9
10-7= 3 6-4= 2
7+3= 10
0+ 5= 5
6+4= 10
4-4= 0
8+2= 10
3+6= 9
2
2.填一填 。
(1)15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2)1个十和9个一组成( 19)。 (3)10和4组成的数是(14 )。
8
减法各部分名称: 17 – 4 = 13 被 减 差 减 数 数
计算十几减几的时候,个位相减,十位不变。
9
三、自主练习
1.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0
2.
我们俩一共捉了 17条虫子。
妈妈,我捉了 6条。
妈妈捉了多少条虫子?
17 - 6 = 11 (条)
3
3.看图列式。
4+6=10 6+4=10 10-6=4 10-4=6
4
二、你说我讲
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天空中一共多少只海鸥? 天空左边有几只? 天空右边有几只?
已经喂了4桶。
17桶
左边有12只海鸥, 右边有3只海鸥,一 共是只,一共
有多少只海鸥?
列式:12+3= 15(只) 摆小棒法 15根小棒,代表15只海鸥。
6
口算法
2+3=5
10+5=15 12+3=15
…… …… ……
3+12=15


计数器
加 加 和 数 数
十几加几就是个位相加,十位不变。
7
他们一共有17桶鸟食,已经喂了4桶,还剩多 少桶呢?
列式:17-4=13(桶) 7-4=3 10+3=13 答:还剩下13桶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