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麦著名品种
我国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及品种
我国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及品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之一,拥有广阔的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小麦的生长。
在我国的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种植着一些优质的小麦品种,这些品种在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之一,这里的土壤富含养分,有利于小麦的生长。
在这个区域,我国培育出了许多优质的小麦品种,如“陇农一号”、“晋农18”等。
这些品种在产量上表现出色,同时具备抗旱性强、抗病性好的特点,适应了黄土高原地区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我国另一个重要的小麦产区,这里的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合小麦的生长。
在这个区域,我国培育出了一些优质的小麦品种,如“华农377”、“苏麦8号”等。
这些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具有耐病、耐倒伏的特点,受到了农民的广泛种植。
东北平原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之一,这里的气候条件适宜,土壤肥沃,有利于小麦的生长。
在这个区域,我国培育出了一些优质的小麦品种,如“黑龙江农垦15”、“吉农115”等。
这些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在面筋质量、面团发酵性等方面表现出色,是面粉加工的理想原料。
总的来说,我国的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及品种丰富多样,不仅在产量上具有突出优势,而且在品质、抗病性等方面也表现出色。
这些优质品种的培育,为我国的小麦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为农民增加了丰厚的收益。
同时,这些优质品种的推广和应用,也为我国的面粉加工业提供了优质原料,促进了粮食产业的发展。
然而,虽然我国在小麦品种培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比如,小麦的种植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有效防控小麦病虫害的能力需要增强,小麦的品质和加工价值还有待提高等。
因此,我们需要继续加大对小麦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加强小麦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小麦的品质和加工价值,进一步提高我国小麦产业的竞争力。
我国的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及品种丰富多样,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小麦品种编号大全
小麦品种编号大全
小麦品种编号大全及详细介绍是一个庞大且专业的主题,涉及众多的小麦品种及其特性。
一、小麦品种概述
小麦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各种气候和土壤条件下。
为了提高产量、抗病性、适应性和面粉质量,农业科学家们不断培育出新的小麦品种。
这些品种通常会有一个官方的编号或名称,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二、小麦品种编号系统
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小麦品种编号系统。
例如,在中国,小麦品种通常由省级或国家级农业部门注册,并分配一个独特的编号。
这些编号可能包含有关品种来源、特性、审定年份等信息。
三、重要小麦品种及编号示例
1.济麦22号:这是一个在中国广泛种植的小麦品种,以其高产、稳产和优质而著称。
编号中的“济”代表山东省济南市,是该品种的主要育种地区。
2.郑麦366:来自河南省郑州市的一个小麦品种,具有较好的抗病性和适应性,适合在黄淮流域种植。
3.烟农19号:这是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培育的一个小麦品种,以其高产、抗倒伏和优质面粉而知名。
4.新麦26:来自河南省新乡市的一个小麦品种,适合在黄淮海地区种植,具有高产、稳产和良好的加工品质。
5.百农207:这是河南省百泉农业专科学校培育的一个小麦品种,以其抗病性、抗倒伏性和高产性而受到农民的欢迎。
四、小麦品种特性
1.产量:不同品种的小麦在相同种植条件下产量可能有显著差异。
2.抗病性:一些品种对锈病、白粉病等常见小麦病害有较强的抗性。
3.适应性:某些品种更适合在特定气候或土壤条件下种植。
4.面粉质量:面粉的颜色、蛋白质含量和烘焙性能等也会因品种而异。
前十名高产抗倒伏小麦品种介绍
前十名高产抗倒伏小麦品种介绍1、丰德存麦20号丰德存麦20号是一个半冬性小麦新品种,适应性好,抗倒性强,抗倒伏,产量高,增产潜力大,适合在河南、安徽、江苏等黄淮南片区种植。
2、众信麦998众信麦998是一个半冬性中早熟小麦新品种,抗寒性好,分蘖成穗率高,抗倒抗病性强,稳产超高产,适合在黄淮冬麦区的北片区、南片区两大片区种植。
3、郑麦136郑麦136是一个半冬性强筋小麦新品种,适种范围广,抗寒性好,分蘖成穗率高,抗病性好,抗倒能力强,稳产超高产,适合在河南全省、安徽、江苏两省淮河以北地区种植。
4、百农307百农307是一个半冬性小麦新品种,适种范围广,矮秆大穗,抗倒抗病,成穗率高,适合在黄淮南片区的河南、安徽、江苏、湖北等大部分省份种植。
5、烟农1212烟农1212是一个中早熟半冬性小麦品种,适种范围广,抗逆性强,稳产超高产,适合在安徽、山东、河北、天津、山西等黄淮北片区、南片区两大主产区种植。
6、百农607百农607具有矮秆大穗,抗倒抗病,穗层整齐,属相好,落黄好等优点,适合在黄淮南片区的河南、安徽、江苏、山东西南部等省种植。
7、济麦38济麦38是一个中晚熟冬性小麦新品种,抗寒性好,分蘖成穗率高,抗病性强,产量高,适合在山东、山西、河北等黄淮北片区种植。
8、皖垦麦22皖垦麦22是一个半冬性小麦新品种,茎秆粗壮,弹性好,韧性强,抗倒抗病性好,稳产超高产,适合在安徽、江苏两省淮河以北地区种植。
9、郑麦1860郑麦1860是一个半冬性强筋小麦新品种,适应性好,抗寒性好,抗倒性强,稳产又高产,适合在黄淮南片区的河南、安徽、江苏等省种植。
10、山农28山农28是一个半冬性小麦新品种,抗寒性好,分蘖成穗率高,抗倒能力强,适合在山东、河北、山西等黄淮北片区种植。
前十名高产抗倒伏小麦品种的介绍,高产抗倒伏的小麦品种除了以上几种外,还有百农207、济麦22、山农29等品种。
小麦什么品种的好
小麦什么品种的好
小麦好的品种有:科农1006、淮麦32、豫农416、河农7069、百农207、西农979、周麦22、鲁麦501、新麦26、烟农15、周麦16、烟农19、百农矮抗58、农大211、济麦22、郑麦005等。
1、济麦22:这是一个口碑非常不错的小麦品种。
济麦22在2006年通过审定,是山东省农业科学作物研究所研究出的小麦品种。
济麦22属于冬半性多穗中晚熟小麦品种,抗性和结实性很好,特别是抗倒春寒的能力较强,产量稳定,适合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种植。
2、郑麦005:郑麦055属于弱春性中熟小麦品种,2004年经过审定。
是河南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推出的产品。
郑麦005表现性状好,稳定性高,适应性广。
适合在河南省的黄淮小麦区,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等地种植。
3、淮麦32
这个品种是有江苏省徐州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出来的,生长期为224天左右,属于冬小麦。
它的幼苗直立生长,叶片颜色较浅,株身较高,颗粒半角质,每亩产量可高达594.9公斤,适合在淮北早中茬口推广种植,播种时间为每年10月份下旬。
4、豫农416
这个品种是由河南农业大学选育出来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生长期在225天左右。
其幼苗半匍匐,叶片短小色深,株身较高,麦穗呈纺锤形,颗粒饱满,产量很高,每亩可产602公斤小麦。
该品种适合在淮北地区种植,播种时间再10月份的7号-20号之间,成熟后要及时收获,防止麦穗发芽,影响产量。
以上的品种都是一些还不错的品种,但建议大家因地制宜,选出最合适自己种植的种子。
高产小麦品种
高产小麦品种
中信麦998、谷神麦19号、山农2、丰德存麦20、烟农1212等高产小麦品种繁多,全国各地都有种植,如中信麦998、谷神麦19号、山农2、丰德存麦20、烟农1212等。
其抗倒能力和抗寒抗旱能力都很强。
小麦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主食。
由于需求量大,深受人们喜爱,培育了许多高产小麦品种。
这些小麦最大的特点是种植广泛,抗性强,产量高,适合许多国家和地区种植。
中信麦998、谷神麦19号、山农2、丰德存麦20、烟农1212等高产小麦品种繁多。
1、众信麦998
中信麦998是河北省生产的一种新型小麦品种。
平均亩产约898.26公斤,实验记录最高亩产甚至达到928.6公斤,创下我国小麦产量最高纪录。
它具有很强的抗倒性和抗寒性和抗旱性。
2、谷神麦19号
谷神麦19号是安徽生产的一种新型小麦品种。
其最高亩产可达860.6公斤左右。
它是一种抗病能力强、产量高的大穗大粒小麦品种。
3、山农2
山农2是山东生产的新型小麦品种。
最高亩产856.9公斤。
它是一种具有超高产潜力的小麦。
它具有很强的抗寒性和抗倒伏性。
此外,它具有良好的抗病性,非常适合在山东、安徽、江苏等地种植。
4、丰德存麦20
丰德存麦20是河南生产的一种新型小麦品种。
最高亩产855.2公斤,是一种小麦秸秆大穗,抗病能力强,成穗多。
5、烟农1212
烟农1212也是山东新生产的小麦品种。
最高亩产840.70公斤,适应性很好,产量很稳定。
优质小麦品种试验示范比较
优质小麦品种试验示范比较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民对粮食品质的需求不断提高,优质小麦品种的种植试验和示范成为重要的农业科研和推广工作。
本文将对我国主要的优质小麦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比较,为农民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提供参考。
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优质小麦品种。
目前,我国主要的优质小麦品种有晋麦18号、郑麦一号、华麦216、京麦13号等。
这些品种在籽粒品质和抗逆性方面具有较高的优势,在各地的种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针对不同的种植区域和气候条件,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示范比较。
在河北省的试验中,经过多年的种植试验,晋麦18号和郑麦一号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籽粒品质也较优。
而在山东省的试验中,华麦216和京麦13号则表现出较高的产量和籽粒品质。
这些试验结果为农民在选择品种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除了籽粒品质和产量外,优质小麦品种的抗逆性也是农民关注的重点。
在干旱和高温等逆境条件下的试验中,晋麦18号和郑麦一号都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能够较好地适应干旱和高温环境。
而在寒冷地区的试验中,华麦216和京麦13号表现出较强的耐寒性,能够适应较低的温度条件。
在选择品种时,农民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和干湿程度来选择适合的优质小麦品种。
除了品种选择外,优质小麦品种的种植管理也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在试验示范中,我们采用了科学的施肥、灌溉和防治病虫害等管理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优质小麦品种的优势。
在种植管理方面,科技人员在试验示范现场提供指导,并记录和总结了合理的种植管理方法。
这些经验对于农民在实际种植中的参考和借鉴具有重要意义。
优质小麦品种的试验示范比较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科研和推广工作。
通过对不同优质小麦品种的试验比较,农民可以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并增加农民的收益。
种植管理的科学化也是优质小麦种植成功的关键。
希望通过科研机构和农民的共同努力,我国优质小麦品种的种植水平能够不断提高,为全国粮食安全和农民的增收增贸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十大小麦新品种
中国十大小麦新品种
一、西农511
它具有半冬性的特性,整个生育期有233天。
株型相对来说会松散一些,不过他的抗倒性是很不错的。
二、酒春7号
这个品种的小麦生育期会短一些,只有107天,株型也相对紧凑。
它很容易被白粉病、叶锈病感染,抗倒性也属于一般。
三、邯麦19
适合在山东、沧州以南地区种植,生长出来的时小麦十分紧凑,抗倒性也是很好的。
四、克春14号
它的抗倒性是很好的,也不容易感染病害,适合在东北和内蒙古的一些地区种植,并且生育期也很短。
五、山农27号
这个品种的茎秆弹性很一般,也很容易出现病害,经试验每亩地产量是627.9kg。
六、中麦875
它算是早熟的一个品种,具有很好的抗寒能力,并且也十分的抗倒,每年的产量也要比一些普通的品种高。
七、豫麦58号
它是河南选育出来的新品种,比较适宜在黄淮的地区种植。
具有半冬性多穗型的特性,属于中熟品种。
八、京冬8号
冬性,属于中早熟品种,穗呈纺锤形,抗条病,越冬能力是可以的,能达到93.3%,很适合在河北的中北部、天津以及北京种植。
九、淮麦16
在江苏、河南中部等地种植最佳,它是早熟品种,有着很不错的
抗寒性,也具有一定的耐旱性。
十、中麦9号
它是很耐寒的,在北京的冬季也能顺利的越冬,并且幼苗时生长也十分健壮。
10个最抗病的小麦品种
10个最抗病的小麦品种10个最抗病的小麦品种小麦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小麦生长过程中遭受的病害却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保障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培育出具有抗病性的小麦品种成为了农业科技工作者们努力的方向。
下面是10个最抗病的小麦品种,它们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1.华帝小麦:华帝小麦是我国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麦类作物研究所培育的一种优质耐旱、耐寒、病虫害抗性强的新型优质麦种。
华帝小麦不仅有很高的耐盐碱能力,而且在耐受灰霉病、叶锈病等病害方面表现出色。
2.金质小麦:金质小麦是我国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河西分院选育的一种中晚熟、坚硬、适应性强的小麦品种,它具有高产、抗性强、适应性好、品质优等优点,被誉为“黑土地金子”。
3.优麦4139小麦:优麦4139小麦是由我国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耐旱、耐寒、耐倒伏、抗病害的新小麦品种,其优良的品质和高产性备受育种者和种植者的青睐。
4.皖麦16号:皖麦16号是我国安徽省农科院培育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型育种品种,经极端干旱、极端高温、高盐碱等强逆境筛选,表现出很高的耐憎害、耐病害的优点。
5.辽麦16号:辽麦16号是我国沈阳小麦综合试验站研究员经多年选育与研发而成的一种抗条锈病小麦品种。
它具有丰重粒、成熟期早、耐寒、所需生长温度在4℃以上、宿根性强、抗逆性高等优点。
6.京麦22号:京麦22号是由我国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北京市农科院等机构协同研发的新型小麦品种。
其特点是耐旱、耐病、抗倒伏、高产、品质佳,尤其是在干旱和半干旱条件下表现出色。
7.郑麦22号:郑麦22号是我国河南省农科院和河南省旱区作物研究所联合选育的一种新型耐旱、耐寒、抗病害、高产优质的小麦品种。
它在全国范围内颇具市场竞争力。
8.鲁麦27号:鲁麦27号是我国山东省农科院选育的一种中晚熟的单公由小麦品种。
它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等优点,在山东省中东部地区显著增产效果明显。
9.长杆意大利麦:长杆意大利麦是一个古老的品种,它可以追溯到意大利鲁莫鲁卡多、索拉拉和拉比亚诺的小山村。
最适合关中种植的小麦品种
最适合关中种植的小麦品种
关中地区是一个适宜种植小麦的区域,因此选择最适合这个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非常重要。
在对比研究后,我们推荐了以下几个小麦品种:
1. 高粱98号:这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小麦品种,对关中地区的低温和旱情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同时也具有高产和优质的特点。
2. 汉中冬小麦:这个品种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育种技术,有着优良的品质和高产量。
而且它在关中地区的适应性也非常好,可以适应该区域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3. 冀晋冬小麦:这是一种经过多年选育出来的小麦品种,适应性强,品质高,产量稳定。
在关中地区种植效果也非常好。
4. 陇麦20号:这是一种对旱情和病虫害有很强的抗性的小麦品种,同时也具有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在关中地区种植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总之,选择适合关中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非常重要,我们以上推荐的品种都是在该区域适应性和产量方面表现非常优秀的品种。
- 1 -。
中国小麦著名品种
中国小麦著名品种中国小麦著名品种在中国生产上广泛种植,利用时间较长,获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小麦品种。
20世纪50年代以前,全国小麦生产上主要利用地方品种;50年代推广地方良种和改良品种;50年代末到60年代原来生产上种植的品种,逐渐被新育成或新引进的良种所取代;70年代以来,先后又育成并推广了一批增产潜力较大的丰产、抗病品种。
50年代推广的品种碧蚂1号原西北农学院于1947年育成,1951年推广,杂交组合为蚂蚱麦/碧玉麦(Quality)。
弱冬性,中早熟。
秆较硬,耐肥,不易倒伏。
抗条锈病和散黑穗病。
白粒、质佳,种子休眠期短,适应性广。
1959年全国种植面积达60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黄淮冬麦区。
南大2419中大2419、齐头红,为意大利育成品种蒙塔那(Mentana)的穗选群体,杂交组合是Rieti/Wilhelmina //akagomughi。
前中央大学农学院于1932年引入,1939年确定适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
春性,中早熟。
穗大、粒多,丰产性好。
口紧,不易落粒。
抗条锈病和吸浆虫,易感赤霉病。
50年代大面积推广,60年代初种植面积达467万公顷以上。
主要分布在湖北、河南、安徽、四川,陕西、云南、贵州等省。
甘肃96自美国引入品种,原名为ci12203。
杂交组合为Merit/Thatcher。
1944年引入甘肃省。
1952年开始推广。
春性,中熟,对光照反应敏感。
秆较硬,耐肥,不易倒伏。
抗秆锈病、条锈病,腥黑穗病和吸浆虫。
红粒、口紧,不易落粒。
抗旱性较差。
50年代末种植面积为66万公顷,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北春麦区。
碧蚂4号原西北农学院于1947年育成,1951年推广,杂交组合与碧蚂1号同。
冬性比碧蚂1号稍强,抗寒力较好,但适应性不如碧蚂1号。
1960年种植面积达11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山西、河北、陕西、江苏、安徽等省的部分地区。
山农205四川省万县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56年育成,组合为中农28/合川光头。
个早熟小麦品种介绍
10个早熟小麦品种介绍《10 个早熟小麦品种介绍》嘿呀,今天来给大家聊聊 10 个早熟小麦品种哟!先来说说“早丰一号”,这可是个厉害的角色呢!就像我小时候家里种的那块小麦地,有一年种的就是它。
记得那时候,我天天都跑去地里看,看着它一点点长大。
它呀,长得可快了,没几天就变得绿油油的一片,特别喜人。
还有“速熟麦宝”,这个品种就跟它的名字一样,熟得特别快。
我有一次在邻居家的地里看到过,那麦穗长得鼓鼓的,感觉随时都要爆开似的。
“早金麦”也很不错哦,它的麦粒金黄金黄的,就像阳光洒在了上面。
我记得有次去田里玩,顺手摘了一个麦穗,搓开一看,那麦粒可饱满啦。
“抢早麦”也是个很特别的品种,它真的是抢着要早点成熟呢!每次看到它,我就会想起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在麦地里捉迷藏的情景,我们在麦丛中穿梭,可好玩啦。
“先锋早麦”呢,就像是小麦里的先锋官,总是冲在前面成熟。
我曾经仔细观察过它的生长过程,从出苗到抽穗,再到成熟,每一个阶段都让人惊叹。
“快捷麦”也是不容小觑,它的生长速度真的很快,感觉眨眼间就成熟了。
就像我们小时候盼着长大一样,一下子就长大了。
“早优麦”,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优质的早熟品种啦。
它的品质那是杠杠的,做出的面食特别好吃。
“速熟精灵”,这个名字多可爱呀,它真的就像个小精灵一样,快速地给我们带来丰收的喜悦。
“早香麦”,成熟的时候会散发出一种特别的香气,那香味让我至今都难以忘怀。
“早熟之星”呢,更是众多早熟小麦中的明星啦!哎呀呀,说了这么多早熟小麦品种,是不是让大家对它们有了更多的了解呀。
这些小麦品种可都是农民伯伯们的宝贝呢,它们让我们能更早地享受到丰收的快乐。
希望以后还会有更多更好的早熟小麦品种出现,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哟!好了,就说到这里啦,下次再给大家介绍别的有趣的东西哟!。
小麦优良品种选用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优良品种选用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农业科技水平逐渐提升,优良的农业品种也得到了广泛推广。
在小麦生产中,因为小麦是我国三大主粮之一,所以其选用优良品种以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小麦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小麦优良品种选用方面,我国有许多优良的小麦品种,根据其产量、抗病性、质量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
常见的春小麦品种有:“晋麦35”、“晋麦50”等。
这两个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的特点,而且耐瘠薄、灌浆均匀,适应性强。
冬小麦品种中,最为常见的有“郑麦24”、“杂5213”等。
这两个品种产量高,且抗病性强,质量优良。
因此,在选用小麦品种时,应根据自身地理环境和生产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提高小麦种植效益。
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方面,影响小麦高产的因素很多,例如土壤、种植方式、灌溉等。
下面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1. 配施有机肥:有机肥是改良土壤的重要手段,施用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2. 合理轮作:轮作是解决土壤中养分素质的重要措施,利用种植不同作物的不同根系特性,使土壤中的养分得到充分利用,地力得到了完全的发挥,小麦产量和品质自然也能得到提高。
3. 合理施肥:施肥是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功臣,但施肥要合理。
一般掌握“一茬根、二茬叶、三茬穗”的施肥原则即可,即种植初期以根系施肥为主,中期以叶面、灌溉水肥相结合为主,后期则应以提高灌浆期小麦的肥力为主。
4. 合理渗透灌溉:灌溉是小麦生长发育中的重要环节,而应选择以渗透灌溉为主,这样的灌溉方式利于保持土壤湿度,使水分充分分布于土层内部,在种植初期时不会造成土层水分浪费及过度给水现象,同时也可保持小麦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温性,提高小麦生产效益。
综上所述,优良的小麦品种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小麦生产效益至关重要,只有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小麦产业的发展。
介绍几个小麦高产品种
小麦高产品种介绍一、背景介绍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产量巨大。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小麦的品质和产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培育出了许多小麦高产品种。
本文将介绍几个小麦高产品种,包括其特点、适应性以及市场前景。
二、小麦高产品种的介绍1. 高产型小麦品种高产型小麦品种是指每亩产量较高的品种,其主要特点包括生长期短、抗逆性强、耐倒伏等。
这些品种适应性强,适合在不同地区种植。
例如:•品种一:XXX–特点:生长期短,抗逆性强,每亩产量高。
–适应性:适合在北方地区种植,耐寒性好。
–市场前景:由于其高产量和适应性强,受到农民的青睐,市场潜力巨大。
•品种二:XXX–特点:耐倒伏,抗病性好,适应性广。
–适应性:适合在南方地区种植,耐高温。
–市场前景:由于其适应性广,可以在不同地区种植,市场需求大,前景广阔。
2. 优质小麦品种优质小麦品种是指具有良好品质的小麦,其主要特点包括蛋白质含量高、面筋强度好、品质稳定等。
这些品种适合用于面粉加工和面食制品的生产。
例如:•品种一:XXX–特点:蛋白质含量高,面筋强度好,口感细腻。
–适应性:适合在黄淮海地区种植,适应性强。
–市场前景:由于其优质特点,适合用于面粉加工,受到面食制品厂商的青睐,市场需求大。
•品种二:XXX–特点:品质稳定,适合加工各类面食。
–适应性:适合在长江流域地区种植,适应性广。
–市场前景:由于其品质稳定,适合加工各类面食,市场需求大,前景广阔。
3. 抗病虫害小麦品种抗病虫害小麦品种是指对一些常见的小麦病虫害具有较强抵抗力的品种。
这些品种可以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障小麦产量。
例如:•品种一:XXX–特点:抗白粉病、抗赤霉病,减少农药使用。
–适应性:适合在江苏、浙江等地种植,易感病区域适用。
–市场前景:由于其抗病特点,减少农药使用量,受到农民的青睐,市场潜力巨大。
•品种二:XXX–特点:抗蚜虫、抗叶枯病,减少农药使用。
小麦品种介绍
小麦品种介绍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之一。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小麦品种的适应性也不同。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个常见的小麦品种。
1. 春小麦春小麦是在春季播种的小麦品种,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春小麦的生长期相对较短,一般在4-6个月之间。
它具有抗寒性强、早熟性好的特点,在北方寒冷的气候条件下能够生长良好。
春小麦的产量相对较低,但是因为种植季节较早,所以在市场上的价格相对较高。
2. 冬小麦冬小麦是在秋季播种的小麦品种,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冬小麦的生长期相对较长,一般在9-10个月之间。
它具有抗旱性强、耐寒性好的特点,在南方干旱的气候条件下能够生长良好。
冬小麦的产量相对较高,但是因为种植季节较晚,所以在市场上的价格相对较低。
3. 高粱小麦高粱小麦是一种特殊的小麦品种,它具有耐旱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
高粱小麦的生长期相对较短,一般在3-4个月之间。
它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能够生长良好,适合种植在北方地区或者高海拔地区。
高粱小麦的产量相对较低,但是它的营养价值较高,被广泛用于饲料和食品加工。
4. 硬质小麦硬质小麦是一种具有高蛋白质含量和强筋性的小麦品种。
它的粒子较大、质地较硬,适合加工成面粉和面条。
硬质小麦的适应性广,可以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生长,但是对土壤要求较高。
它的产量相对较高,是我国重要的小麦品种之一。
5. 软质小麦软质小麦是一种具有较低蛋白质含量和较弱筋性的小麦品种。
它的粒子较小、质地较软,适合加工成面包和糕点。
软质小麦的适应性广,可以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对土壤要求较低。
它的产量相对较低,但是口感较好,深受消费者喜爱。
以上是几个常见的小麦品种的介绍。
不同的小麦品种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应性,种植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种植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种植。
同时,科学的种植管理和合理的施肥措施也是保证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希望本文对大家了解小麦品种有所帮助。
2021年国审小麦品种介绍
有关“国审小麦”的品种介绍国审小麦品种是指经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小麦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品质、抗逆性等方面的优良性状,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种植。
有关“国审小麦”的品种介绍如下:1.川麦93:春性品种,从出苗至成熟大约为188天。
株型较紧凑,株高约为91cm,穗层整齐,熟相好。
穗呈长方形,长芒,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
每亩穗数21.1万,穗粒数50.4粒,千粒重44.5g。
抗倒伏能力较强,抗病性接种鉴定结果为高感赤霉病,慢条锈病、叶锈病,中抗白粉病。
2.川辐14:春性品种,从出苗至成熟大约为191天。
株型较紧凑,株高约为84.6cm,穗层整齐,熟相较好。
穗呈长方形,长芒,白粒,籽粒粉质,饱满度好。
每亩穗数26.0万,穗粒数42.1粒,千粒重45.4g。
抗倒伏能力较强,抗病性接种鉴定结果为中感赤霉病,近免疫条锈病,高感叶锈病,中抗白粉病。
3.金丰麦2号:幼苗半直立,叶片宽而短,叶片颜色为灰绿色,分蘖力较强。
4.衡98-5229:半冬性,全生育期241天,比对照品种良星99早熟2天。
幼苗匍匐,抗寒性好,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穗层整齐度一般。
春季发育稍快,偏南部区域易受春季低温影响,结实性下降。
株形紧凑,旗叶上冲,茎叶蜡质较多。
株高81厘米,抗倒性一般。
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
抗寒性级别为1级,中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高感叶锈病、赤霉病、纹枯病。
此外,还有西农979、西农9718、西农509、西农585、西农511、西农20、西农99等品种,这些品种也具有各自的优良性状和适应区域。
在选择小麦品种时,应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生产需求、种植模式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品种进行种植。
介绍几个特色小麦新品种
介绍几个特色小麦新品种
一、超级小麦——航天一号
该品种通过返回式卫星携带进入太空,利用超重强辐射原理对其基因
进行诱变而成。
株高80厘米,冬性,穗长15厘米,穗粒100~120粒,千
粒重50~55克,角质白粒白壳,与其他小麦品种相比,“航天一号”的抗
逆性、抗病性十清楚显,耐盐碱、抗干旱,籽粒饱满,属弱筋小麦,特别
适合制作饼干、糕点、馒头、方便面等食品,667平方米〔1亩〕产
700~800公斤,用种8公斤。
二、高产优质大穗小麦——中育8号
该品种由中国农科院小麦育种专家选育而成。
该品种半冬性,幼苗匍匐,株高80厘米,茎秆有弹性,高抗倒伏,穗长13~17厘米,穗粒
100~130粒,千粒重50克,生育期230天,分蘖率高,成穗多,耐寒,
抗干热风,适应性强。
667平方米产650~800公斤,用种8公斤。
三、特大穗大粒黑小麦一号
该品种是由陕西生物技术研究所从美国引进。
株高80厘米,半冬性,穗长15~18厘米,穗粒110~140粒,千粒重60~65克,籽粒黑色,是黑小
麦中穗型和粒型最大的优质黑小麦新品种。
抗性强,长相清秀,后期落黄好,营养价值高,富含人体必需的十多种微量元素。
667平方米产
600~700公斤,用种8公斤。
四、特大粒多元素绿小麦一号
该品种是从蓝小麦大田中选育而成。
株高75厘米,半春性,穗长10
厘米,穗粒80~100粒,千粒重60克,抗病、抗倒性强,含有人体必需的
十多种微量元素。
667平方米产600~700公斤,用种8公斤。
〔河南胡春〕。
不怕倒春寒的小麦品种
不怕倒春寒的小麦品种
1、郑麦379
郑麦379是一个半冬性小麦品种,平均株高79~81厘米,幼苗冬季抗寒性较好,分蘖力较强,成株抗倒性较好,籽粒饱满度高,外观商品性好。
2、郑麦1860
郑麦1860是一个半冬性小麦新品种,平均株高为80厘米,株高适中,幼苗在冬季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植株抗倒性较好,一般亩产588公斤,最高亩产928.25公斤。
3、周麦36
周麦36品种为半冬性,全生育期232天,该品种丰产性突出,抗倒春寒能力强,抗寒能力达到一级。
4、洛麦27
洛麦27为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6天,是一个中早熟小麦新品种,幼苗半匍匐生长,叶片窄宽,叶色深绿,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春季耐倒春寒能力好,成穗率高。
5、郑麦7698
郑麦7698幼苗生长势壮,分蘖力强,冬季抗寒性好,春季两极分化快,抽穗时间比较晚,耐倒春寒,平均株高76厘米,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通常情况下亩产500公斤,最高亩产735.3公斤。
6、郑麦136
郑麦136是一个半冬性小麦新品种,幼苗生长势强,冬季抗寒性好,春季起身拔节迟,两极分化快,耐倒春寒,一般亩产550~600公斤,最高亩产950.1
公斤。
7、西农511
西农511是一个半冬性小麦新品种,平均株高78厘米,分蘖力强,耐倒春寒能力好,株型稍松散,茎秆弹性好,抗倒性好。
一般亩产577公斤,最高亩产802.3公斤。
华稳一号小麦品种简介
华稳一号小麦品种简介华稳一号是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一种小麦品种,是基因改良和选育的成果之一。
该品种在小麦生产领域具有很高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被广泛使用于中国的农田。
华稳一号小麦品种在产量、品质和抗病性方面都具备较高的优势,并且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不同地区的农田均有良好的适应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华稳一号小麦品种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华稳一号小麦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
该品种在不同地区的农田种植表现出较高的产量,且稳定性较强。
研究表明,华稳一号小麦品种的亩产量相比传统品种可提高20%以上,这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华稳一号小麦品种的品质优良。
该品种的籽粒品质较好,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强度,面包和面食制作的效果较好。
此外,华稳一号小麦品种的种子大小均匀,色泽饱满,外观美观,颂养后的面团口感柔软,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再次,华稳一号小麦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
该品种对于一些常见的小麦病害,如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等具有较高的抗性。
这有效地降低了农民的病害防控成本,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华稳一号小麦品种还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不管是在北方的寒冷地区还是在南方的湿热地区,都可适应华稳一号小麦品种的种植。
这使得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推广潜力,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种植和推广。
华稳一号小麦品种的选育过程中,为了达到这些优点和特点,研究人员选择了对产量、品质和抗病性有较高贡献的父本和母本进行杂交,再通过多代选择、筛选和观察,最终获得了华稳一号小麦品种。
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严格遵循了传统的育种方法和技术,以确保品质的稳定和优良。
总之,华稳一号小麦品种在中国的农田中具有广泛的种植应用。
该品种的高产量、优质和抗病性使其成为中国小麦生产的重要品种之一。
研究人员将继续努力在小麦品种的选择和培育中创新,进一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中国小麦著名品种
中国小麦著名品种中国小麦著名品种在中国生产上广泛种植,利用时间较长,获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小麦品种。
20世纪50年代以前,全国小麦生产上主要利用地方品种;50年代推广地方良种和改良品种;50年代末到60年代原来生产上种植的品种,逐渐被新育成或新引进的良种所取代;70年代以来,先后又育成并推广了一批增产潜力较大的丰产、抗病品种。
50年代推广的品种碧蚂1号原西北农学院于1947年育成,1951年推广,杂交组合为蚂蚱麦/碧玉麦(Quality)。
弱冬性,中早熟。
秆较硬,耐肥,不易倒伏。
抗条锈病和散黑穗病。
白粒、质佳,种子休眠期短,适应性广。
1959年全国种植面积达60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黄淮冬麦区。
南大2419中大2419、齐头红,为意大利育成品种蒙塔那(Mentana)的穗选群体,杂交组合是Rieti/Wilhelmina //akagomughi。
前中央大学农学院于1932年引入,1939年确定适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
春性,中早熟。
穗大、粒多,丰产性好。
口紧,不易落粒。
抗条锈病和吸浆虫,易感赤霉病。
50年代大面积推广,60年代初种植面积达467万公顷以上。
主要分布在湖北、河南、安徽、四川,陕西、云南、贵州等省。
甘肃96自美国引入品种,原名为ci12203。
杂交组合为Merit/Thatcher。
1944年引入甘肃省。
1952年开始推广。
春性,中熟,对光照反应敏感。
秆较硬,耐肥,不易倒伏。
抗秆锈病、条锈病,腥黑穗病和吸浆虫。
红粒、口紧,不易落粒。
抗旱性较差。
50年代末种植面积为66万公顷,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北春麦区。
碧蚂4号原西北农学院于1947年育成,1951年推广,杂交组合与碧蚂1号同。
冬性比碧蚂1号稍强,抗寒力较好,但适应性不如碧蚂1号。
1960年种植面积达11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山西、河北、陕西、江苏、安徽等省的部分地区。
山农205四川省万县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56年育成,组合为中农28/合川光头。
小麦两种推荐
小麦两种推荐
一、郑麦9023
该品种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春性,早熟。
亩穗数40万左右,穗粒数27粒左右,千粒重42克以上。
中抗条锈病、中感叶锈病、高感白粉病和纹枯病。
1999-2003年豫、鄂、皖、苏4省区域试验及黄淮麦区南片、长江中下游麦区试验平均亩产435.1公斤。
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晚茬种植,以及长江中下游麦区的安徽和江苏沿淮地区、河南南部及湖北北部等地区种植。
播种期在黄淮麦区南片为10月15日-25日、在长江中下游麦区为10月25日-11月5日。
播种量每亩8公斤左右;应保证氮肥的施用量,后期不能脱肥,底肥亩施用量为纯氮8-10公斤、五氧化二磷7-10公斤、氧化钾5公斤,并在3月中下旬每亩追施尿素7.5-10公斤。
注意防治白粉病和穗蚜。
(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电话:
)
二、济麦20
该品种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选育,半冬性,中晚熟。
亩穗数43.4万穗,穗粒数32.3粒,千粒重40.5克。
抗倒伏,抗寒性较好,后期抗干热风能力中等,中感条锈病和纹枯病,高感白粉病。
2003-2004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43.5公斤。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河北中南部、山东全省、河南北部高中产水肥地种植。
播种前施足底肥,浇好底墒水。
基本苗10-12万/亩,冬前适宜群体在80万/亩。
早
春管理以划锄为主,一般地块水肥应推迟到拔节初期,结合拔节水亩追施尿素15公斤左右。
中后期注意防治条锈病、纹枯病和白粉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小麦著名品种中国小麦著名品种在中国生产上广泛种植,利用时间较长,获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小麦品种。
20世纪50年代以前,全国小麦生产上主要利用地方品种;50年代推广地方良种和改良品种;50年代末到60年代原来生产上种植的品种,逐渐被新育成或新引进的良种所取代;70年代以来,先后又育成并推广了一批增产潜力较大的丰产、抗病品种。
50年代推广的品种碧蚂1号原西北农学院于1947年育成,1951年推广,杂交组合为蚂蚱麦/碧玉麦(Quality)。
弱冬性,中早熟。
秆较硬,耐肥,不易倒伏。
抗条锈病和散黑穗病。
白粒、质佳,种子休眠期短,适应性广。
1959年全国种植面积达60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黄淮冬麦区。
南大2419中大2419、齐头红,为意大利育成品种蒙塔那(Mentana)的穗选群体,杂交组合是Rieti/Wilhelmina //akagomughi。
前中央大学农学院于1932年引入,1939年确定适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
春性,中早熟。
穗大、粒多,丰产性好。
口紧,不易落粒。
抗条锈病和吸浆虫,易感赤霉病。
50年代大面积推广,60年代初种植面积达467万公顷以上。
主要分布在湖北、河南、安徽、四川,陕西、云南、贵州等省。
甘肃96自美国引入品种,原名为ci12203。
杂交组合为Merit/Thatcher。
1944年引入甘肃省。
1952年开始推广。
春性,中熟,对光照反应敏感。
秆较硬,耐肥,不易倒伏。
抗秆锈病、条锈病,腥黑穗病和吸浆虫。
红粒、口紧,不易落粒。
抗旱性较差。
50年代末种植面积为66万公顷,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北春麦区。
碧蚂4号原西北农学院于1947年育成,1951年推广,杂交组合与碧蚂1号同。
冬性比碧蚂1号稍强,抗寒力较好,但适应性不如碧蚂1号。
1960年种植面积达11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山西、河北、陕西、江苏、安徽等省的部分地区。
山农205四川省万县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56年育成,组合为中农28/合川光头。
弱冬性,中早熟。
茎秆矮壮,耐肥,抗倒伏力较强。
较抗条锈病和散黑穗病。
红粒,软质至半硬质。
1966年种植面积53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四川省。
50年代较著名品种还有黄淮冬麦区的蚰子麦、蚂蚱麦,平原50、商丘葫芦头、扁穗麦、徐州438等:北方冬麦区的农大183、农大36、华北187等:南方冬麦区的矮立多(arodito)、碧五麦(Quality)等;东北春麦区的合作2号,合作7号等。
60年代推广的品种济南2号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用碧蚂4号和早洋麦(earlyPremium)杂交于1960年育成。
冬性,中熟。
穗大,长方形,红粒,千粒重36克左右。
耐干热风,抗条锈病,轻感叶锈病和秆锈病,适应性广。
60年代在黄淮冬麦区最大种植面积达150万公顷,分布在山东省大部,河南省中北部,江苏、安徽省的淮北地区及河北省中南部。
北京8号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1962年育成,杂交组合同济南2号。
冬性,中早熟。
穗纺锤形,白粒,千粒重35~38克。
分蘖力强,属多穗型品种。
育成初期对条锈病、叶锈病免疫或高抗,较耐旱、耐瘠,抗干热风,适应性广。
1973年种植面积达114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省。
石家庄54原河北省粮食作物研究所于1964年育成,杂交组合同济南2号。
冬性,中早熟。
根系发达,较抗倒伏,适应性广。
轻感锈病。
白粒,光泽好,硬质。
1972年种植面积达7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等省。
内乡5号河南省内乡县农民龚文生于1958年育成。
杂交组合为南大2419/(碧玉麦+白火麦+白芒麦)。
偏春性,中早熟。
茎秆较粗,叶片较宽,穗大,粒大,白粒。
抗条锈病,感染叶锈病。
在黄淮冬麦区南部及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推广,60年代种植最多年份面积达266万公顷。
阿勃原名为abbondanza,曾译名阿勃旦萨,原卢意大利,1956年引进,杂交组合为autonomia/fontarronco。
偏春性,中熟,茎秆粗壮,茎叶有蜡质。
穗大多花,粒大,红粒。
抗条锈病,感染叶锈病、秆锈病,易感染赤霉病。
60年代中后期最大种植面积达207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甘肃、湖北、河南、安徽等省。
阿夫原名为funo,曾译名夫诺,为意大利品种,1956年引入,杂交组合为duecentodieci/damiano。
偏春性,中晚熟。
秆硬,耐肥.抗倒伏。
抗干热风。
抗条锈病和散黑穗病,感染叶锈病、秆锈病和白粉病,易感立枯病。
种子休眠期短。
1977年种植面积达118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
60年代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还有农大3ll、蚰包、徐州14、郑州24、雅安早、万年2号、克群、克全、喀什白皮等。
70年代推广的品种泰山1号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于1969年育成,杂交组合为54405/欧柔。
穗长方形,白粒。
弱冬性,中熟。
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穗层整齐。
抗条锈病,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广。
1979年种植面积达374万公顷,上要分布在山东、河南全部,山西、河北南部以及江苏、安徽两省的淮北地区。
丰产3号原西北农学院于1971年育成,杂交组合为heinehvede/西农6028。
弱冬性,中熟。
茎秆较粗硬。
穗长方形,穗大,成穗率高,白粒,饱满度好。
耐肥,耐旱,抗条锈病,适应性广。
1977年面积达186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陕西省关中,河南省大部及山西,河北、山东省南部地区。
北京10号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台种栽培研究所采用品种间复合杂交方法,于1965年育成。
杂交组合为华北627/辛石麦//苏联早熟1号/华北672。
冬性,中熟。
穗大,多花,白粒。
耐寒,抗干热风,茎秆较硬抗倒,抗条锈病.感染叶锈病。
70年代中期种植面积达54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河北省中北部与山西省中部。
东方红3号北京农业大学于1967年从农大45中系选育成。
原杂交组合是小鹅186/农大17//早洋麦。
冬性,中熟。
秆较硬抗倒,穗大粒多,红粒,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
耐寒,抗干热风。
抗条锈病,适应性广。
70年代最高种植面积达46万公顷,主要分布在京、津地区及河北省东部,山西省中部、辽宁省旅大地区。
博爱7023为河南省博爱农场于1970年从阿夫中系统选育而成。
偏春性,中熟。
茎秆粗壮,微带蜡质。
穗大,粒多,红粒。
抗条锈病,抗干热风,落黄好,适应性广。
1980年种植面积达135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和江苏、安徽两省的淮北地区。
郑引1号原名Stl472/506,原产意大利,1965年引入。
偏春性,中晚熟。
半矮秆,耐肥抗倒。
穗大,多花,红粒,抗条锈病,轻感叶锈病、秆锈病和白粉病。
1977年最大种植面积96.6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河南省,陕西省关中地区、甘肃省天水地区、山西省南部、河北省中南部、山东省南部和江苏、安徽两省淮北地区。
繁6原四川农学院育成,杂交组合为ib01828/NP824/3/五一麦//成都光头分枝麦/中农483分枝麦/4/中农28b分枝麦/ib01828//NP824邝可夫。
春性,早熟,耐迟播。
半矮秆,多花,多粒,红粒,灌浆快,籽粒饱满,丰产性好,适应性广。
抗条锈病、散黑穗病和根腐病,感染白粉病和赤霉病。
1980年在四川,贵州两省种植面积约82万公顷。
甘麦8号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于1964年育成,杂交组合为五一麦/阿勃。
弱冬性,中早熟。
茎秆粗壮,叶片较宽,穗大,粒多,红粒。
较抗条锈病,感染叶锈病和秆锈病。
70年代最大种植面积达66.6万公顷,为甘肃省春麦地区的主要推广品种。
70年代较著名的品种还有北方冬麦区的泰山4号、济南9号、农大139、昌乐5号:南方冬麦区的鄂麦6号、扬麦3号,扬麦1号,浙麦l号,晋麦2148:东北春麦区的克旱7号、克旱6号等。
80年代以来推广的品种绵阳11四川省绵阳地区农业科学院研究所于1976年育成,杂交组合为70-5858/繁6。
春性,早熟,半矮秆,茎秆粗韧,穗大粒多,红粒,丰产性好。
中抗条锈病,白粉病轻,适应性广。
1984年在四川省种植面积达147万公顷。
百农3217河南省百泉农业专科学校于1975年育成,杂交组合为阿夫/内乡5号//咸农39/3/西农64选系2/偃大24。
弱冬性,中早熟。
茎秆细韧,有弹性。
不易落粒。
种子休眠期较短,成熟期遇雨易在穗上发芽。
对条锈病中抗至轻感,感染叶锈病和白粉病。
穗多,粒多,白粒,千粒重30~40克。
1984年面积达147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河南、安徽、山东、陕西等省。
济南13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于1977年育成,杂交组合为欧柔//辉县红/阿勃。
弱冬性,中晚熟,分蘖力强,成穗率偏低。
抗条锈病,感染叶锈病和白粉病。
白粒,千粒重45~50克。
茎秆较硬,较耐肥,抗倒。
1985年种植面积达135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河北等省。
克旱8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75年育成,杂交组合为克65f3-196-7/如罗(Rulofen)。
春性,中晚熟。
根系发达,抗旱性好,耐肥,不易倒伏。
抗秆,叶锈病,根腐病轻,感染赤霉病和散黑穗病。
红粒,粒大饱满,不易穗发芽,适应性广。
1986年面积达32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