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城镇空间发展布局规划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 城镇空间发展布局规划

考试大纲

1.熟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2.掌握划定规划区的目的及其划定原则

3.掌握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的类型

4.掌握城市空间布局选择的基本方法

一、市域城乡空间的基本结构及空间管制

市域城乡空间普通可以划分为建设空间、农业开敞空间和生态敏感空间三大 类,也可以细分为城镇建设用地、乡村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其他建设用地、农

业生产用地、生态旅游用地等。

立足于生态敏感性分析和未来区域开辟态势的判断,通常对市域城乡空间进 行生态适宜性分析,分别采取不同的空间管制策略。普通来说,分为三类: 普通指市域发展方向上的生态敏感度低的城市发展急需的空间。

该区用地普通来说基地条件良好,现状由已一定开辟基础,适宜城市优先发 展。 普通包括农业开敞空间和未来的战略储备空间, 航空、 电信、高压走廊, 自 控制

然保护区的外围协调区、 文物古迹保护区的外围协调区。 开辟

该区用地既要满足城市长远发展的空间需要,也负担区域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区

并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建设用地的投放主要是满足城乡居民点建设的需要。 禁止

指生态敏感度高、关系区域生态安全的空间, 主要是自然保护区、 文化保护 开辟

区、 环境灾害区、 水面等。

根据国家关于主体功能区的提法及目标要求,市域城乡空间又可以划分为四

类:

优化 主要是指发展基础、区位条件均最为优越,但由于发展过度或者发展方式问题

导 调整 致资源环境支撑条件相对不足的地区。未来发展的方向是转变经济增长方

式,

鼓励 开辟 区

区 增强科技发展能力,调整空间布局,提高发展的质量与效率。

重点 主要是指发展基础厚实、区位条件优越、资源环境支撑能力较强的地区,是区 发展 域未来工业化、城市化的最适宜扩展区和人口集聚区。未来主要以加快发展、 区 壮大规模为主,并应合理布局产业,促进产业集聚。

适度 主要是指发展基础中等,区位条件普通,资源环境支撑能力不足,工业化、城 发展 市化发展条件普通的地区;或者是虽然各方面发展条件较好,但由于受到土地 区 开辟总量的限制或者出于景观生态角度的考虑而无法列入重点发展区的地区。 控制 主要是指工业化城市化的不适宜地区,包括各类生态脆弱区、以及各方面发展 发展 潜力不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条件最差的地区。 这种区域的主体功能是生态环 区 境功能,是整个区域的生态屏障。

二、市域城镇空间组合的基本类型

三、市域城镇发展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

1.市域城镇聚落体系的确定与相应发展策略

2.市域城镇空间规模与建设标准

3.重点城镇的建设规模与用地控制

4.市域交通与基础设施协调布局

5.相邻城镇协调发展的要求

6.规定城市规划区

均衡式 市域范围内中心城区与其他城镇的分布较为均衡,没有呈现明显的会萃。

中心城区集聚了市域范围内大量的资源, 首位度高,其他城镇的分布呈现围 单中心 绕中心城区、 依赖中心城区的态势,中心城区往往是市域的政治、经济、文 集核式

化中心。 分片组 市域范围内城镇由于地形、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若干个城镇聚 团式 集成组团,呈分片布局形态。

轴带式 中心城区向外集中发展, 形成轴带,市域内城镇沿轴带间隔分布。

四、规划区的划定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

2.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

3.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

4.坚持可操作性原则

必须强调的是,在已经确定的规划区内,必须实行严格的规划管理,一切建设活动必须符合城乡规划,服从城乡规划管理。

例题:下列关于规划区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在城市、镇、乡、村的规划过程中,应首先划定规划区

B.规划区划定的主体是当地人民政府

C.水源地、生态廊道、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廊道等应划入规划区

D.已划入所属城市规划区的镇,在镇总体规划中再也不划定规划区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划定规划区的目的及其划定原则。划定城乡规划区,要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根据城乡发展的需要与可能,深入研究城镇化和城镇空间拓展的历史规律,科学预测城镇未来空间拓展的方向和目标,充分考虑城市与周边城镇、乡、村统筹发展的要求,充分考虑对水源地、生态控制区廊道、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廊道等城乡发展保障条件的保护要求,充分考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实施城乡规划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综合确定规划区范围。选项 C 中只是划定规划区时应考虑的因素,而并不一定要划入规划区。参见教材 P132。

五、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的形成

1.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形成的因素

城市

空间普通城市的空间形态同时具有整体上绝对的动态性和阶段上相对的稳定性特

形态征。

特征

既包括城市本身所在的区位、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景观、生态、农林直接

矿业资源等等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也包括城市的人口规模,用地范围,城市影响

性质,在国家和地区中的地位和作用,能源、水源和对外交通,大型工业企因素

业配置,公共建造和居住区组织形式等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条件。

间接

是城市各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国家政策和行政体制、规划设计理论和建造影响

法规、文化传统理念等人为条件。

因素

2.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类型

城市建成区主体轮廓长短轴之比小于 4:1,是长期集中紧凑全方位发展状态,集

其中包括若干子类型,如方形、圆形、扇形等。这种类型城镇是最常见的基本中

形式,城市往往以同心圆式同时向四周扩延。主要城市活动中心多处于平面几型

何中心附近,属于一元化的城市格局,建造高度变化不突出而比较平缓。市内形

道路网为较规整的方格网状。这种空间形态便于集中设置市政基础设施,合理态

有效利用土地,也容易组织市内交通系统。

建成区主体平面形状的长短轴之比大于 4:1,并明显呈单向或者双向发展,其子型

型有U 型、 S 型等。这些城市往往受自然条件所限,或者彻底适应和依赖区域主形

要交通干线而形成。

建成区总平面的主体团块有3 个以上明确的发展方向,包括指状、星状、花状射

等子型。这种形态的城市在一定规模时多惟独一个主要中心,属一元化结构,型

而形成大城市后又往往发展出多个次级副中心又属多元结构。易于组织多向交形

通流向及各种城市功能。

座城市总平面是由一个相当大规模的主体团块和三个以上较次一级的基本团块组型成的复合式形态。最通常的是一些国家首都或者特大型地区中心城市,在其周围

形一定距离内建设发展若干相对独立的新区或者卫星城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