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均收益和平均成本视角的利润最大化分析
利润最大化模型
利润最大化模型在经济学中,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一个核心目标。
利润最大化模型是经济学家用来解释企业如何在给定的限制条件下,以使利润最大化的理论工具。
本文将介绍利润最大化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它在实际经营决策中的重要性。
一、利润最大化模型的概念利润最大化模型是一种用于分析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学模型。
它基于企业的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的数学关系,通过对不同产量和成本水平的比较,确定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最佳决策。
利润最大化模型的基本原理是在给定的生产要素价格和市场需求的情况下,企业能够通过决策调整产量和成本结构来实现最大利润。
二、利润最大化模型的基本假设利润最大化模型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基于以下几个假设:1. 假设企业是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体。
企业为了实现最大利润,会做出合理的决策,使得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2. 假设企业在市场上是价格接受者。
企业所销售的产品价格由市场供需决定,企业只能接受市场价格而无法主动影响。
3. 假设企业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是已知的。
企业的生产函数描述了产量与生产要素的关系,成本函数描述了不同产量水平下的成本情况。
4. 假设企业的目标是长期利润最大化。
企业在决策中考虑的是长期利润最大化而非短期利润最大化,因此会考虑产能扩充和技术创新等因素。
三、利润最大化模型的数学表示在利润最大化模型中,通常通过数学函数来表示企业的生产函数、成本函数和利润函数。
以单产品企业为例,假设企业的产量为Q,生产成本为C,售价为P,则利润函数可以表示为π=PQ-C。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企业在产量达到最大利润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dπ/dQ=d(PQ-C)/dQ=P-MC=0。
四、利润最大化模型的应用利润最大化模型在实际经营决策中应用广泛。
企业可以通过利润最大化模型来评估不同的生产方案,并决定最优的产量水平和成本结构。
利润最大化模型也可以用于分析市场竞争的情况下企业的策略选择,如定价、产能扩充和市场份额的争夺等。
利润最大化原则
利润最大化原则利润最大化名词利润最大化解释是指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价格,但价格的变化必须在社会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利润最大化原则概述[1](一)厂商组织形式.一般来说,企业可以有业主独资企业、合伙经营企业和股份公司三种形式组织.业主独资企业为某一个人所有.合伙经营企业为两个或更多的人所有.股份公司通常也为许多人所有,但又遵循着和所有者法则相分离的法则行事.因此合伙经营企业的持续存在取决于所有合伙者活着并且同意维持该企业.而股份公司可以比任何一个所有者存在的更久.因此大多数企业都以股份公司形式组织起来.(二)经济学中利润的涵义.利润是收益减去成本的差额.在经济学上,利润市场上决定进退的指标,只要有利可图,厂商就会继续经营,没有愿做赔本生意的.但是,利润在会计学和经济学中的意义是有差别的.经济学中的收益与成本和会计的收益与成本是不同的,因此使得利润有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之分.具体表现在:1、收益.经济学中的收益来源有四种:一是内在收益,即由于供给要素带来的收益;二是风险收益,"一旦内在受益——对资本的纯利息、管理、劳动的内在工资以及其他被扣除以后,剩余的部分是承担不肯定性的报酬.风险收益具体包括不能履约的风险收益、纯粹的风险收益或统计风险收益以及对创新和事业心的风险收益;三是垄断收益,即市场收益或垄断权力的现实基础,只包括已实现受益,将未实现收益排除在外.四是与会计有着本质区别的收益——持有损益.经济学收益将企业经济业务收益和企业因持有资产而获得的收益同等对待,而不考虑是否实现.而会计收益不包括未实现收益.2、成本.由于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所以做出决策就要比较可供选择方案的成本与收益.当经济学家将企业生产成本的时候,他们指的是生产物品与劳务量的所有机会成本.机会成本除包括会计成本之外还包括会计未计算在内的隐含成本.在经济学家看来,尽管厂商无需对自有生产要素的耗费进行现实的货币支付,即无需对隐含成本进行货币补偿,但隐含成本却反映了生产要素的真实耗费.赚取相当于隐含成本的那部分会计利润,是厂商从事经营活动要求获得的最低报酬,是它正常经营的基本条件.机会成本的概念出自这样的思想:如果你把自己的生产要素例如劳动用于某一用途,你就失去了把它应用于别处的机会.因此,这种放弃的收益如工资就是生产的一部分成本.可以说,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利润的经济定义需要我们估价所有投入物和产出物的机会成本.经济学中假定厂商的经营目标只有一个: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是特指经济利润最大化.即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约束下,厂商实现利润最大或亏损最小.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厂商从事生产或出售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赚取利润.如果总收益大于总成本,就会有剩余,这个剩余就是利润.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讲的利润,不包括正常利润,正常利润包括在总成本中,这里讲的利润是指超额利润.如果总收益等于总成本,厂商不亏不赚,只获得正常利润,如果总收益小于总成本,厂商便要发生亏损.厂商从事生产或出售商品不仅要求获取利润,而且要求获取最大利润,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就是产量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边际收益是最后增加一单位销售量所增加的收益,边际成本是最后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如果最后增加一单位产量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意味着增加产量可以增加总利润,于是厂商会继续增加产量,以实现最大利润目标.如果最后增加一单位产量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那就意味着增加产量不仅不能增加利润,反而会发生亏损,这时厂商为了实现最大利润目标,就不会增加产量而会减少产量.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的总利润才能达到极大值.所以MR=MC成为利润极大化的条件,这一利润极大化条件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市场结构.利润最大化原则推导对MR=MC这一利润最大化原则,可用数学推导加以证明:设π为利润,Q为厂商产量,TR为厂商总收益,TC为厂商总成本,则p(Q) = TR(Q) m TC(Q)利润极大化的必要条件是π对Q的一阶导数为零.而TR对Q的一阶导数就是边际收益MR,同样,就是边际成本MC.所以,当MR=MC,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极大.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还要求π的二阶导数为负数,即它表示,利润最大化要求边际成本函数的斜率要大于边际收益函数的斜率.一般来说,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边际成本函数的斜率为正值,而边际收益函数的斜率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为零,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为负值.利润最大化原则所指导的企业经营决策[1]1、用数学模型看利润最大化.由于行为的目的性假设,自然要引入一些数学模型,以解决含有若干变量的函数的极大值问题.我们可以假设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以固定单价P销售产品,并以固定的单位要素价格w1 和W2 分别购买两种投入x1 和x2 .假设我们考虑的企业面临着竞争性的投入和产出市场.企业的生产过程可以用生产函数来概括: y = f(x1,x2) .这里,生产函数可以看做是通过将两种投入或称为两种要素x1 和x2 :相结合而达到最大产出市的技术状态.企业的目标函数是总收益减去总成本(即利润).我们认为企业是该函数取最大化,即p=pf(x1,x2) m w1x1 m w2x2最大化.该模型的检验条件是要素价格w1 、w2 和产品价格P的特值.模型的目标是举出可观测行为(如投入水平的变化)在检验条件变化(即要素价格或产品价格发生变化)时的可证伪的假设.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是:和最大化的充分条件是:由于pij = Pfij ,这些二阶条件可以简化为f11 < 0 、f22 < 0 以及: f11f22 m f12 > 0这些条件的经济解释是什么呢?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表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会一直增加资源,直到各种要素的边际贡献(例如要素i的边际产出值,它带来的收入是pfi 等于每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成本w1 .这些是利润最大化所必然包含的.但是,为了保证要素投入后能够获得最大利润而非最小利润,还需二个条件. f11 < 0 、f22 < 0 是收益递减法则.假设,最初使用一个单位的要素是值得的,如果该要素的边际产出是递增的,企业将无休止的增加该要素,因为投入带来的收入多于支出.有限的最大值与递增的边际率是矛盾的.但是,各种要素的边际生产率递减,其自身并不能保证利润能取最大化,还需条件f11f22 m f12 > 0 .尽管这一关系式不如边际生产率递减那样直观,但是它来自这样一个事实:一种要素的改变会影响另一种要素的边际产出,正如影响其自身的产出一样,对所有边际产出的总体影响必须与边际生产率递减相一致.2、图示.从上面的推导我们可以得出,如果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那么凡可以自由变动数量的每种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必定等于该要素的价格.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我们也可以从边际成本曲线来分析.以完全竞争市场的情况为例来说明:图:MC、ATC、AVC曲线这个图表示出了边际成本曲线(MC)、平均总成本曲线(ATC)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它还表示出市场价格(P)、市场价格等于边际收益(MR)和平均收益(Art).在产量为Q1时,边际收益MR1大于边际成本MC1,因此,增加产量增加了利润.在产量为Q2时,边际成本MC2大于边际收益MR2,因此,减少产量会增加利润.利润最大化产量是在水平价格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之处.利润最大化的逻辑意味着一个竞争性厂商的供给函数必定是产品价格的增函数,而每种要素的需求函数必然是要素价格的减函数.不完全竞争及其极端形式——垄断的情况图:MC、ATC、AVC曲线由于该垄断者拥有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这就意味着P>M.对于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垄断者来说,由于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因此,垄断者会将产量水平减少到低于完全竞争产业中所决定的水平.从数学模型和图示我们可得知在任何市场结构中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厂商产量决定行为的原则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这时厂商会把产品产量定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点上.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利润最大化原则"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能不能就厂家如何获得最大利润举个具体的实例呢?我们经常讲,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但什么是利润最大呢?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利润当然是越多越好.如果我们这样理解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就没有意义了.在现实中,无限利润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找到一个利润最大化的标准,说明在什么时候,企业就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利润是总收益减去包括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在内的总成本.我们已经分析过了成本,这里再谈谈收益.收益是企业出卖产品得到的收入,既包括成本也包括利润.它等于产品的价格乘以出卖产品量的积.总收益是出卖一定量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平均收益是出卖每单位产品所得到的收入,每单位产品是1,所以,平均收益就等于价格.边际收益是每多卖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当我们说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时,是用实物单位来衡量产品数量的.当我们说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时,是用货币单位来衡量产品数量的.这两种说法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衡量的东西相同,所根据的衡量单位不同.所以,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的变化规律与以前讲过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动规律一样.经济学家给出的利润最大化的标准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当企业生产的产品使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时,这种产量就实现了利润最大化.这是根据企业的实践总结出来的规律,同时也可以用数学方法证明.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这个规律.假设一个企业生产一单位产品增加的收益(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为8元.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赚了2元.这时,企业一定要增加生产.它增加生产就表明原来的产量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即没有把该赚的钱赚到.反之,如果边际收益为8元,边际成本为10元.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赔了2元.这时,企业一定要减少生产.它减少生产就表明原来的产量也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即赔了.当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比如都为9元)时,企业既不增加产量,也不减少产量,说明它对这种产量,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在现实中,也许许多企业家并不了解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也并没有刻意追求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相等.但如果分析那些实现了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的资料,你一定会发现这些企业遵循了这一规律.无论你是否知道规律,它总是在起作用,但了解这些规律更有利于我们自觉地按规律办事,避免盲目性和在摸索这一规律中的弯路和浪费.企业总要使自己的产量保持在平均成本最低.平均成本最低时,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等.如果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企业每增加一单位产品并不影响价格,平均收益也等于边际收益.由此可以得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也就是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这时企业不就是没有利润了吗?的确,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就是如此.竞争的结果利润最大化时的利润为零.但要记住,我们这时说的利润是经济利润.经济利润为零,会计利润不为零.在完全竞争时,企业所赚到的是补偿机会成本的会计利润.但是,市场并不都是完全竞争的.如果有的企业规模相当大,它的产量变动足以引起价格变动;或者有的企业利用政府赋予的权利(专利权、特许经营权式进入权)而具有了垄断地位;或者有的企业创造出了某种有特色的产品或敢于承担风险,价格就会高于完全竞争时.在这些情况下,企业就可以获得经济利润.在现实中,完全竞争是少的,普遍的情况是竞争与垄断的不同程度结合,但在这种不完全竞争的市场里,企业总具有不同的垄断势力,即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因此,这就可以引起企业通过产量控制或创新来使价格高于平均成本,从而获得利济利润.当然,利润最大化只是一个原则.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在运用这个原理时也会有所不同.有的企业会追求利润率最大化,有的企业会追求利润量最大化,有的企业更偏重短期利润最大化,有的企业会为了长期利润最大化而改变短期的好处.这些不同的目标既取决于企业自己的目的,尤其是企业决策者的偏好,也取决于它所处的市场环境.无论哪一个企业,要成功地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生产,这就是"消费者主权"(或者"消费是上帝")的含义.因此,企业在进入市场之前必须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在推出一种新产品或服务之前,必须进行需求预测.从下一篇文章开始我们就开始分析市场需求,为进入市场成功奠定基础.。
关于利润最大化假设:理论、经验、及评论
关于利润最大化假设:理论、经验、及评论1[①]谢作诗沈阳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邮编:110034《经济评论》2001(4)假设(hypothesis)是一种理论展开分析的逻辑起点,是任何理论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
经济分析尤其离不开假设。
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中,虽然不存在刻板一致的分析方法,但设置假设却是经济学家们构造理论和建立模型必然的出发点。
一项研究主题确定之后,研究者会发现有许多变量影响着对该主题的分析,如果不作任何选择,整个分析过程将呈现为一个庞杂的混沌体,从而难以把握问题的主旨。
为了使研究易于处理,必须有赖于科学的抽象,即进行假设。
假设与理论构造的相关性已为大多数学者所承认和强调。
经济理论对假设的依赖性似乎更为突出。
例如,威廉姆森(Williamson, O. E.)就曾以行为假设的差别,来说明有关经济组织的若干理论之间的差别(高明华,1999,P.43)。
仅仅由于假设的改变,理论体系便可能面目全非。
而一些具有深远影响的理论发展又正是通过假设的改变来实现的。
一般地,对假设的要求是:1)易于处理;2)有足够的现实性;3)不限制太严以至于损害研究的范围和价值(汤普森,1990,P.6)。
1. 新古典主义对于亚当·斯密而言,市场竞争、价格机制在配置资源时能将社会福利最大化和劳动分工具有提高生产率的进步作用,是经济学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
后者与经济组织紧密相关。
然而新古典主义仅成功地形式化了斯密的第一个思想(分权市场的作用)。
原因很可能在于:一是与起源于18世纪的重商主义和自由贸易主义的学术之争有关(德姆塞茨,1999b,P.1 78)。
二是要用数学模型同时描述斯密关于分权市场和劳动分工这两个主要思想需要非常复杂的数学工具,而当时还不具有这样的条件(杨小凯、黄有光,1999,P.7-9)。
2[②]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是资源配置问题,并不重视许多古典经济学家也曾十分注重的经济组织问题。
这个体系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两分为前提,并假定消费者喜好多样化消费(效用函数为拟凹的,quasi-concave)和生产中没有无止境的规模经济,从生产函数和利润最大化假设导出供给函数,从效用最大化导出需求函数,从供求相等条件导出协调个人利益的市场均衡。
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的平衡
详细描述
某汽车制造企业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 合作关系,实现了原材料的批量采购和及时 供应。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供应链进行 优化,实现了实时库存管理和订单跟踪,减 少了库存积压和浪费现象,降低了成本。这 些措施使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
了利润最大化。
THANKS
[ 感谢观看 ]
改进生产流程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 浪费和废品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 质量。
加强供应链管理
优化供应商选择
选择具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建立长期 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 质量。
实施物流优化
通过优化物流管理,降低运输成本和 库存成本,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 性。
CHAPTER 04
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的具体措 施
加强供应链管理的具体措施
优化供应商选择
选择具有竞争力的供应商,优化供应商结构。
加强供应商合作
通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研发等方式加强供应商合作。
监控库存水平
通过合理的库存监控和预警机制,避免库存积压和缺货现象,降低 供应链成本。
CHAPTER 05
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的风险与 挑战
提高售价的风险与挑战
平衡管理。
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平衡可 以带来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提
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平衡可 以带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的统一,使企业更好地服务于社
会和客户。
CHAPTER 02
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的关系
利润与成本的关系
利润是收入减去成本
企业的利润来自于销售收入减去生产成本的差额。因此,企 业需要提高销售收入并降低生产成本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成本最小化是指企业通过采取一系列 措施,使自己的成本降到最低水平, 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具体内容
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具体内容
利润最大化目标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的含义是指企业通过优化生产、销售和运营策略,实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收益的最大化。
具体来说,这个目标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生产效率最大化:企业通过改进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手段,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创造最大的价值。
2. 销售收入最大化:企业通过合理的定价、促销、拓展销售渠道等手段,增加产品销售量,提高销售收入,实现利润最大化。
3. 运营成本最小化:企业通过优化采购、降低库存、控制费用等手段,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4. 风险管理最小化:企业通过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内部控制等手段,降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
5. 品牌价值最大化:企业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宣传等手段,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品牌价值,实现利润最大化。
总的来说,利润最大化目标是一个综合性的目标,它需要企业在多个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以达到实现最大利润的目的。
同时,企业也需要根据市场环境、自身状况等因素制定具体的经营策略,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
管理经济学论述及案例分析
论述题1.利润最大化原则是什么?为什么?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
这是因为:(1)当MR>MC时,企业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这时,继续增加产量,企业仍会获得更多利润。
因而,企业会不断扩大产量。
(2)当MR<MC:时,企业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这时,继续增加产量,企业所获得利润会减少。
因而,企业会逐渐缩小产量。
由此可知,只有当MR=Mc时,企业才会实现最大利润。
2.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上是否肯定就有盈利?试解释之。
利润最大化并不意味着企业一定就有利润,企业在短期内既可能盈利,也可能亏损,当然还可能是持平的,即不亏不盈。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所谓利润最大化仅仅表明企业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已经做到了最好。
但即使做到最好,由于在短期内并非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以及时得到调整的,因而也就可能无法保证企业必然获得利润,甚至还可能要遭遇亏损。
换言之,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上,企业若获得利润,则利润最大;若遭遇亏损,则亏损最小。
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上,企业到底能不能真正获得利润,不是看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而是看总收益和总成本,或者看平均收益和平均成本。
如果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上,企业的总收益大于总成本(或者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成本),则企业就是盈利的;反之,如果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上,企业的总收益小于总成本(或者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成本),则企业就是亏损的,此时的利润最大化意味着亏损最小化;最后.如果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上,企业的总收益等于总成本(或者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则企业就正好不亏不盈。
3.为什么完全竞争中的企业不愿为产品做广告而花费任何费用?企业进行广告宣传的目的在于说明产品的特征、向消费者传递一种信息,影响和诱导消费者购买。
而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同质而无差别的,消费者对市场掌握完全的信息。
利润最大化问题模型
利润最大化问题模型在经济学中,利润最大化是一个关键概念,它涉及企业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最佳决策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介绍利润最大化问题模型。
一、引言利润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在如何进行生产和销售决策时,企业需要考虑如下因素:成本、产量和价格。
通过合理地控制这些因素,企业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总成本与总收益企业的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组成。
固定成本是与生产数量无关的成本,如租金和折旧;变动成本则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如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
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加上变动成本。
总收益等于单价乘以产量。
企业最大化利润的目标是,通过控制产量和价格,使总收益减去总成本的差额达到最大化。
三、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指的是生产每个额外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边际收益指的是销售每个额外单位产品所带来的收益。
企业在利润最大化时,应当让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四、利润最大化问题模型在利润最大化问题模型中,我们假设企业的产品需求是一个已知的函数,即产品价格与销量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企业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确定产量,以使总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问题模型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比较来确定最佳产量。
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企业应该增加产量,直到两者相等为止。
在这一点上,总利润将达到最大值。
五、理论应用与局限性利润最大化问题模型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企业决策者合理评估市场需求和成本结构,从而制定最佳的生产和销售策略。
然而,利润最大化问题模型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它假设企业的产品需求函数是已知的,但实际上,市场需求往往是不确定和动态变化的。
此外,该模型还没有考虑到其他因素对利润的影响,如企业形象、市场竞争等。
六、结论利润最大化问题模型是企业决策中重要的工具之一。
通过合理地控制产量和价格,企业可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然而,在实际运用时,决策者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灵活调整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浅析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
如何理解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并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是指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在预定时间内实现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
在这一目标引导下,企业会通过增加产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方法合理配置企业资源。
从管理经济学角度出发,当企业生产的产品使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时,这种产量就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企业谋求利润最大化是由企业的性质和市场经济的特点决定的。
企业是独立的经济组织,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经营实体和竞争主体,这是企业最本质的内涵。
企业只有使自己获得的收益大于投入成本,即获得利润,才能生存。
一个企业的价值是由它能否获得长期利润以及能否为社会提供持续的产品和服务决定的。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也是追求其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优胜劣汰是其基本规律。
企业走向市场,必然要参与市场竞争。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综合实力强劲的企业才能维护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企业必须追求利润最大化以不断积累资本,否则就无法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以及发展壮大。
企业为谋求利润最大化决定目标产量的依据是产品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如下图所示:当产量为Ql时,边际收益MR1大于边际成本MC1,因此,增加产量可以增加利润。
当产量为Q2时,边际成本MC2大于边际收益MR2,此时,减少产量可以增加利润。
利润最大化产量是水平价格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
企业谋求利润最大化必须遵循社会伦理要求。
企业除了是一个“经济人”以外,还是一个“社会人”,即社会的一分子。
因此,企业必须以社会作为其生存和发展的保障。
从这个层面上讲,企业和社会的利益是一致的。
“当人类的求利行为摆脱了道德束缚,当经济人和道德人的统一变成纯经济人的求利行为,变成不受道德制约的利欲冲突时,就会给社会带来直接灾难。
整个社会信用机制就会瓦解,灰色经济行为就会泛滥,结果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道德缺失,从而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企业遵循社会伦理要求,即使相对来说必然要加大成本投入,但产品的质量以及信誉必然会提升企业产品的品牌形象,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促进企业实现最大价值。
利润分析报告成本管理与利润最大化策略
利润分析报告成本管理与利润最大化策略利润分析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公司的成本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利润最大化的策略。
通过深入研究公司的成本结构和经营数据,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成本管理来提高利润水平。
二、成本管理概述1. 成本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对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的过程。
它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利润最大化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控制成本,企业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风险并增加竞争力。
2. 成本管理方法成本管理方法包括标准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活动成本法等。
在选择合适的成本管理方法时,企业需要考虑其经营特点、产业特点和成本结构等因素。
三、成本分析1. 成本分类根据成本性质和发生阶段,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期间成本和产品成本等。
对不同成本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分析,有助于企业判断成本的来源和关联,从而更好地进行成本管理。
2. 成本结构和变动趋势通过对公司的成本结构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不同成本项目的占比情况和变动趋势。
例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变动成本的分析,找出成本高昂的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
四、利润最大化策略1. 成本控制策略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利润水平。
例如,优化供应链管理,寻求成本更低的材料供应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优化仓储和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等。
2. 价格管理策略合理定价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策略之一。
企业需要根据产品的附加值、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等因素来确定产品的价格。
通过合理的定价策略,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加销售收入。
3. 销售和市场拓展策略通过积极开拓新市场、加强品牌宣传和提升客户满意度等策略,企业可以扩大销售规模,增加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利润水平。
五、结论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成本管理和利润最大化策略的分析,为企业提供指导,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水平。
浅谈利润最大化论文经济学
浅谈利润最大化论文经济学利润最大化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指的是企业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而采取的经营策略。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目标之一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的理论认为,企业应该在成本最小化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生产和销售策略来获得最大的利润。
利润最大化理论在经济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影响着企业的决策和市场的运行。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都将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的目标,他们通过不断的创新和经营手段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然而,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企业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生产和销售策略,同时还需要考虑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除了企业自身的经营策略外,政府的政策也会对利润最大化产生影响。
政府通过税收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等手段来调控经济,这些政策将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销售收入和市场需求,从而影响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计划。
总之,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导着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市场的运行。
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同时还需要考虑政府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利润最大化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增加社会财富具有重要的意义。
利润最大化理论在经济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为它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企业通常会通过市场调研、成本分析、定价策略和营销活动等手段来谋求利润最大化。
然而,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企业也会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
例如,全球经济不稳定、市场需求波动、竞争加剧以及政府监管等因素都可能对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造成影响。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企业利润最大化也经常受到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考量。
许多企业逐渐意识到,除了经济上的利润追求外,还应重视环境、社会和道德层面的责任。
因此,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要重视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这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
除了企业层面,利润最大化理论也涉及到宏观经济层面。
例如,当所有企业都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市场可能会出现垄断、价格操纵、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从而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性。
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①利润最大化只是一个相对理想的概念。
利润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一些不可控因素。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选择次优化目标。
为获得最大利润而不惜任何代价的做法,是不必要也是不可取的。
②利润最大化不等于效益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产经营净成果的最大化,是企业生产经营收入减去生产经营支出后的余额。
而效益最大化是投入产出之比例。
利润最大化是一个绝对指标,而效益最大化则是一个相对指标。
因此,利润最大化并不意味着投入产出之比也是最高的。
这就提醒管理者,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础上,同时要提高效益之比。
这样才能使企业规模扩展与集约经营并重,效益和利润协调增长。
③利润最大化不仅意味着报告期的利润最大化,同时也应包括更长时期内的利润最大化。
因此,在实现当期利润目标的同时,要顾及本期决策可能给以后各期带来的不良影响。
经济学家给出的利润最大化的标准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当企业生产的产品使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时,这种产量就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这是根据企业的实践总结出来的规律,同时也可以用数学方法证明在现实中,也许许多企业家并不了解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也并没有刻意追求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相等。
但如果分析那些实现了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的资料,你一定会发现这些企业遵循了这一规律。
无论你是否知道规律,它总是在起作用,但了解这些规律更有利于我们自觉地按规律办事,避免盲目性和在摸索这一规律中的弯路和浪费。
企业总要使自己的产量保持在平均成本最低。
平均成本最低时,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等。
如果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企业每增加一单位产品并不影响价格,平均收益也等于边际收益。
由此可以得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也就是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
这时企业不就是没有利润了吗?的确,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就是如此。
竞争的结果利润最大化时的利润为零。
但要记住,我们这时说的利润是经济利润。
经济利润为零,会计利润不为零。
在完全竞争时,企业所赚到的是补偿机会成本的会计利润。
了解企业成本分析和利润最大化
了解企业成本分析和利润最大化对于企业来说,了解成本分析和利润最大化是至关重要的。
成本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从而优化成本结构,提高经营效益。
而利润最大化则是企业的终极目标,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市场策略,企业可以实现最大化利润的目标。
本文将就企业成本分析和利润最大化进行探讨。
1. 成本分析的重要性1.1 成本分析的定义及目的成本分析是指对企业生产活动中涉及的各项成本进行详细的计算、分解和评估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了解和管理成本,从而实现成本控制和效益优化。
1.2 成本分析的好处成本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在决策过程中做出明智的选择。
例如,在确定产品定价时,通过准确计算成本,企业可以确保产品的售价能够覆盖成本,并在合理的利润范围内竞争。
此外,成本分析还可以帮助企业找出成本高昂的环节,寻求降低成本的方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 成本分析的方法2.1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生产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或服务生产间接相关的成本,如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行政费用等。
2.2 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是指随着产品或服务产量的变化而相应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固定成本是指与产品或服务产量无关的成本,如租金、固定工资等。
2.3 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边际成本是指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时的总成本变化。
平均成本是指总成本除以产量得到的每单位产量的平均成本。
3. 利润最大化的方法3.1 价格优化企业通过市场调研和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分析,确定产品的合理售价,确保产品的价格既能吸引消费者,又能覆盖成本。
3.2 降低成本企业可以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降低成本。
此外,与供应商谈判以获取更优惠的原材料价格,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
3.3 控制费用除了成本之外,企业还需要注意控制费用,包括行政费用、销售费用等。
合理控制费用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提高盈利能力。
利润最大化的含义
[关于最优化]利润最大化的含义[ 2007-4-13]我们经常讲,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但什么是利润最大呢?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利润当然是越多越好。
如果我们这样理解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就没有意义了。
在现实中,无限利润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必须找到一个利润最大化的标准,说明在什么时候,企业就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利润是总收益减去包括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在内的总成本。
我们已经分析过了成本,这里再谈谈收益。
收益是企业出卖产品得到的收入,既包括成本也包括利润。
它等于产品的价格乘以出卖产品量的积。
总收益是出卖一定量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平均收益是出卖每单位产品所得到的收入,每单位产品是1,所以,平均收益就等于价格。
边际收益是每多卖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
当我们说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时,是用实物单位来衡量产品数量的。
当我们说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时,是用货币单位来衡量产品数量的。
这两种说法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衡量的东西相同,所根据的衡量单位不同。
所以,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的变化规律与以前讲过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动规律一样。
经济学家给出的利润最大化的标准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当企业生产的产品使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时,这种产量就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这是根据企业的实践总结出来的规律,同时也可以用数学方法证明。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这个规律。
假设一个企业生产一单位产品增加的收益(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为8元。
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赚了2元。
这时,企业一定要增加生产。
它增加生产就表明原来的产量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即没有把该赚的钱赚到。
反之,如果边际收益为8元,边际成本为10元。
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赔了2元。
这时,企业一定要减少生产。
它减少生产就表明原来的产量也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即赔了。
当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比如都为9元)时,企业既不增加产量,也不减少产量,说明它对这种产量,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成本 收益 利润最大化
AR=P=
TR Q
DTR MR= DQ
TR=PQ AR=P=D
TR=P· Q=AR· Q
AR>MR
MR
Q
二、利润最大化原则
(一)有关利润的概念 1、正常利润
企业家进行生产经营管理得到的报酬, 即企业家才能的报酬,属于隐含成本。
2、超额利润(经济利润)
企业收益超过成本的部分,即企业在
短期内获得的超过正常利润以上的利润。
(三)收益的变动及其相互关系
1、商品价格不变条件下收益的变动
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一定产量的商品 价格既等于平均收益,又等于边际收益。 当价格是常数时:
TR P=AR=MR= Q
R
TR=PQ
TR=P·Q=AR·Q=MR·Q
AR=MR=P=D
Q
2、商品价格递减条件下收益的变动
在商品价格递减的条件下,随着商品销售量 的增加,平均收益、边际收益都是递减的,一 定产量的商品价格只等于平均收益,而不等于 边际收益。 R
3、短期平均成本(SAC)
短期平均成本——生产一定产量平均每个单位 产品的成本。
+ SFC STC SVC = = SAVC + SAFC SAC = Q Q
平均固定成本(SAFC)——平均每单位产品消耗的固定成本。
SFC = SAFC Q
平均可变成本(SAVC)——平均每单位产品耗费的可变成本。
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TC=FC+VC)
(四)短期成本、长期成本
1、短期与长期 短期是指厂商不能根据他所要达到的产量调整 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规模不可以扩大或缩小) (只能调整原料、燃料及生产工人的数量等生产要 素,不能调整厂房、设备和管理人员这类要素)
成本分析与利润最大化
成本分析与利润最大化成本分析与利润最大化任何企业的目标都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成本管理。
成本分析是指对企业各项费用进行分析和评估,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等,以确保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成本的掌控和优化。
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与技能。
它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其中的差距,制定合适的措施,寻找更好的方式来降低成本并减少浪费。
成本分析和利润最大化的关系成本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得出企业的成本结构和成本水平,以帮助企业做出合理的适应性措施,并在进一步优化企业运作过程中为企业带来更好的利润回报。
任何企业都需要保持低成本运营,以提高利润率和市场竞争力。
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很好地控制成本,它的业务很可能会面临挑战。
因此,企业分析其成本结构非常重要,因为这将使它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业务,以赢得更高的利润,同时确保它的产品和服务价格有竞争力。
利润最大化的实现需要精细的成本控制,从而实现高效运作。
通过成本分析可以确定哪些业务的成本太高,哪些费用可以削减或消除。
只要让一个企业每个月减少10%的成本,他就可以合理地利用节约下来的资金来开展其他业务,从而使利润增长。
关于成本分析和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性,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可供参考。
在电脑制造业中,过去它的产品成本非常高。
但是这种情况已经在过去的二十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行业领导者像苹果凭借其良好的管理实践和创新精神,已经明确了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的关键性。
现在,苹果公司的利润率最高,它的公司成本结构也被认为是业界最佳之一。
同时,公司也向股东提供稳定高额的股息,这进一步反映了它优异的财务表现。
如何通过成本控制实现利润最大化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需要在成本控制方面精心策划。
成本控制摆在了所有企业主的眼前,而他们的操作策略将决定压缩成本的效果。
如果未能得到精心规划,成本太高将导致企业陷入困境,一旦面对竞争将难以生存。
以下是一些减少企业成本的方法:1. 产品结构优化:通过对产品的成本结构进行分析,可以更为精准地确定成本发生的位置。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微观经济学
第五章 厂商成本理论
解:(1 解:(1)MC=3 Q2-30Q+100 Q2所以STC=Q3所以STC=Q3-15Q2+100Q+λ 又因为:Q=10时,STC=1000,将其代入上式 又因为:Q=10时,STC=1000,将其代入上式 可得:λ=500 可得:λ=500 所以STC= Q3所以STC= Q3-15Q2+100Q+500 TFC=500 (2)STC= Q3-15Q2+100Q+500 Q3TVC= Q3-15Q2+100Q Q3SAC=(Q3-15Q2+100Q+500) SAC=(Q3-15Q2+100Q+500)/Q AVC= Q2-15Q+100 Q2-
Ⅱ 平均收益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
利润最大化的图形表示
微观经济学
三、生产者剩余
第五章 厂商成本理论
生产者剩余:厂商在提高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 生产者剩余: 接受的总价格(即总收益) 接受的总价格(即总收益)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价格之间 的差额。 的差额。 厂商在生产中根据利润最大的原则确定利润最大化时 的价格和产量, 的价格和产量,那么厂商实际接受的总价格就是生产产品 的总收益,即价格线以下的收益之和; 的总收益,即价格线以下的收益之和;厂商接受的最小总 价格是则是它生产这些产品支付的总成本, 价格是则是它生产这些产品支付的总成本,即边际成本曲 线以下的成本之和,或称总边际成本。 线以下的成本之和,或称总边际成本。
微观经济学
第五章 厂商成本理论
第四节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一、收益的相关概念 ⒈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总收益、 总收益TR是厂商出售产品后所得到的全部收入,简 总收益 是厂商出售产品后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是厂商出售产品后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单地表示为R,它等于产品的价格乘以产品的销售量: 单地表示为 ,它等于产品的价格乘以产品的销售量: TR=P·Q = 平均收益AR是平均每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收入: 平均收益 是平均每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收入: 是平均每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收入 AR=TR/Q=P = = 边际收益MR是销售最后一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收益: 是销售最后一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收益: 边际收益 是销售最后一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收益 MR=∆TR/∆Q = MR=dTR/dQ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平均收益和平均成本视角的利润最大化分析
作者:王贵民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31期
摘要: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是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条件。
但是,在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并且平均收益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斜率相等时,也能使企业实现最大利润。
因此,如果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之间关系不容易确定时,企业也可以根据平均收益与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利润最大化产量和价格,从而不致于错失市场良机。
关键词:平均收益;平均成本;利润最大化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124-03
引言
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中一个核心的基本原理就是关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界定。
从现有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内容来看,绝大多数都认为,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最基本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但是,对其他条件下是否必然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则没有更多的分析,特别是在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时企业是否能够实现最大化利润没有进行论述。
本文试从平均收益和平均成本角度对利润最大化原则重新进行解读,以期丰富和发展西方经济学利润最大化理论。
一、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满足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
企业的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总成本。
如果总收益用TR表示,总成本用TC表示,利润用π表示,企业的产量用q表示,则π=TR-TC。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MR-MC=0,即MR=MC;利润最大化的二阶条件为:=-=MR′-MC′<0,即MR′=MC′(如图1所示):
这种确定利润最大化产量的方法只是在知道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关系的前提下适用。
如果没有给出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则不能直接采用此方法来确定利润最大化产量和价格。
在没有给出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条件下,如果给出了平均收益与平均成本,则也能确定利润最大化产量和价格。
如果已知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并且,平均收益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斜率相等,则此时的产量和价格也能使企业的利润达到最大化。
企业的平均收益(AR)等于总收益(TR)与产量(q)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AR=。
平均成本(AC)等于总成本(TC)与产量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AC=。
边际收益(NR)等于总收益对产量的一阶导数,用公式表示为:MR=。
边际成本(MC)等于总成本对产量的一阶导数,用公式表示为:MC=。
平均收益曲线表示平均收益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其斜率等于平均收益对产量的一阶导数,即AR′=。
平均成本曲线则说明了平均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其斜率等于平均成本对产量的一阶导数,即AC′=。
因此,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且平均收益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斜率相等用公式来表示,即:AR=AC,并且AR′=AC′。
之所以在此条件下,企业有可能实现最大化利润,我们可以借助于高等数学的微积分知识进行推导。
根据前面界定的平均收益和平均成本的概念,利用微积分知识可得:
AR′=AC′,即MR-AR=MC-AC。
由于,AR=AC,因此,MR=MC。
这也就是说,在已知AR=AC,并且AR′=AC′的条件下,必然有MR=MC成立。
即此时的产量必然满足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如图2所示):
二、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
在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并且平均收益曲线斜率等于平均成本情况下,即图2中的F 点时,企业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在F点左边,由于平均收益曲线的斜率大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斜率,因此,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收益的减少量小于平均成本的减少量,利润将增加。
在F点右边、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左边,由于平均收益曲线的斜率小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斜率,因此,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收益的减少量大于平均成本的减少量,利润将减少;在F点右边、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右边,由于平均收益曲线的斜率小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斜率,并且平均成本曲线斜率为正,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收益减少的同时平均成本却在增加,因此,利润也将减少。
综合上述两方面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在F点时,利润才达到最大。
其次,从平均收益与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来看,在F点左边,随着产量的下降,平均成本大于平均收益,并且二者之间的差额越来越大,因此,利润将随之减少。
在F点右边,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大于平均收益,并且二者之间的差额越来越大,因此,利润也将随之减少。
所以,只有在F点的产量时,企业的利润才达到最大值。
第三,从经济成本与经济利润来看,企业的利润即经济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经济成本。
经济成本等于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和。
其中,隐性成本等于企业所有者使用自己所拥有的货
币资本与实物资本的机会成本以及企业家经营管理企业应该得到的报酬之和。
而机会成本等于生产要素用于其他用途可能获得的最高收入,企业家才能应得的报酬至少要等于他到企业从事经营管理应得的最高收入。
因此,企业的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时,即企业使用的他人生产要素都得到了它应得的最高收入,企业的经济利润刚好等于其自身要素的机会成本,即隐性成本。
所以,此时企业仍然获得了最大利润。
第四,从市场结构理论来看,如果厂商是完全竞争厂商,则其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重合为一条水平的直线。
在其平均成本等于平均收益时,即平均收益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平均收益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斜率相等,都等于0(如下页图3所示)。
由于边际成本曲线从下方穿过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所以,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必然相等,满足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
如果厂商属于不完全竞争厂商,则其需求曲线和平均收益向右下方倾斜,边际收益曲线处于平均收益曲线下方(如图2所示)。
根据前述证明可知,在平均收益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时,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也必然相等。
因此,无论是完全竞争厂商还是不完全竞争厂商,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并且平均收益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斜率相等时,都能够使厂商实现最大利润。
结论及启示
根据前面的数学推理和经济学原理推论,即第二、第三部分的论证,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非常有用的重要结论:企业在其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并且平均收益和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变化情况相等条件下也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这就告诫企业的管理阶层,在确定利润最大化产量及价格时,不要一味地追求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条件。
如果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很难确定,也可以根据平均收益与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与价格。
否则,就会延误和错失最佳的市场时机。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学(微观部分):第5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 吴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