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教案:古诗阅读与鉴赏-精准判断精析效果

合集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学案三专题讲练考点四鉴赏诗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学案三专题讲练考点四鉴赏诗

在一定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性和同音等条件,有意使语 句具有双重含意,言在此而意在彼
作用 ① ②

④ ⑤
考题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 精妙之处。
令我白头。 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这首诗是怎样表现“愁”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①·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②,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③香满路,凤箫④声动,玉壶⑤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⑥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⑦处。
【整合答案】 诗歌以明快的笔调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四句全是写景,也全 是写情,寓情于景。全诗洋溢着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和神往。
【思路导引】 1.直接抒情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 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乐府诗集•鼓吹曲辞》)运用 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表达效果?
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句运用了什么 表达技巧?
答案:以动衬静。
(4)根据层级判断(词、句、联优先考虑修辞手法,片、篇则优先考虑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如是两句则要合体而看)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 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 檀板共金樽。”(林逋《山园小梅》)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学案(新高考人教版):古诗阅读与鉴赏-赏析语言之特点(风格)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学案(新高考人教版):古诗阅读与鉴赏-赏析语言之特点(风格)

学案55赏析语言之特点(风格)——品词析情,整体感悟复习任务熟悉并掌握常见的语言风格及其赏析方法。

考情微观知识图要均见学案54前备知识——语言风格及语言特征和诗人风格一、辨析两组概念1.语言特点和语言风格语言特点(特色)泛指一切语言相别于其他语言的风格特点,而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与诗歌的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且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语言特点既包括语言风格,又包括用词、造句、叙述口吻等表达技巧要素。

2.语言风格与诗人风格不同的诗人因其个性、经历与思想不同,而在创作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创作风格,如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等。

诗人风格中包括语言风格,但不全是指语言风格,它还包括思想感情等诸多要素。

诗人风格是变化的,同一诗人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风格,如李清照早年诗词清新明丽,而晚年则婉约凄凉。

诗人的风格是多样的。

如苏轼风格是旷达豪放的,但其某些诗篇又是委婉细腻的。

同样,李清照词是婉约的,但她的词作也有豪放的一面。

我们在赏析某首诗歌的语言特色时,不要先入为主地判定诗人的创作风格;我们在赏析语言风格时,不要等同于作者的创作风格。

总之,我们要就诗论诗,从诗歌的实际出发。

二、古诗常见的九种语言风格风格类型类型解说代表人物豪迈雄奇语言气势磅礴,节奏奔放,形象豪迈博大,意境恢宏阔远,情感积极向上。

苏轼、王昌龄沉郁顿挫语言深沉蕴藉,语势停顿转折,诗人似有千言万语,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

杜甫悲壮慷慨思绪悲壮,出语高昂,充满感慨;怀才不遇,感时伤世;忧国忧民,愤慨不平。

辛弃疾、陆游朴素自然不堆砌辞藻,不搬弄典故,质朴无华,平淡中蕴含深意。

陶渊明、白居易婉约细腻有“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

李清照、柳永活动一熟悉常见的语言风格(一)请判断下列诗句的语言风格。

(从表格后选相应的字母填入表中)A.沉郁顿挫B.悲壮慷慨C.清新自然D.委婉含蓄E.平淡质朴F.华美绚丽G.婉约缠绵H.雄奇豪放I.明快简洁答案①C②E③F④D⑤G⑥I⑦B⑧H⑨A(二)整体判断语言风格(2019·全国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任务。

2024年《高考咏史怀古诗复习》公开课精彩教案

2024年《高考咏史怀古诗复习》公开课精彩教案

2024年《高考咏史怀古诗复习》公开课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咏史怀古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掌握高考咏史怀古诗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

3.提升学生咏史怀古诗的鉴赏能力和应考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咏史怀古诗的阅读理解与答题技巧。

2.教学难点:咏史怀古诗的情感把握和艺术特色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高考中的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是古代诗人以咏史怀古为主题的一种诗歌形式,它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文学的韵味。

我们就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学习如何鉴赏和应对这类题目。

2.咏史怀古诗的概念与特点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常用典故、隐喻等修辞手法。

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3.高考命题规律直接考查诗句内容的理解。

考查诗句中的艺术手法和修辞技巧。

考查诗句的情感态度和思想内容。

4.阅读理解与答题技巧下面,我们就结合具体的题目来学习如何阅读理解和答题。

【例题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B.“风急天高猿啸哀”中的“猿啸哀”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

C.“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常作客”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

D.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如“万里悲秋”与“百年多病”的对比。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选项A、B、C都是对诗歌内容的正确理解,而选项D中的对比手法并不准确,因为“万里悲秋”与“百年多病”并不是对比关系,而是并列关系。

【例题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通过描绘赤壁古战场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

2024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3:古诗文背诵及鉴赏

2024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3:古诗文背诵及鉴赏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3:古诗文背诵及鉴赏在2024年的高考语文科目中,古诗文的背诵与鉴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背诵和鉴赏古诗文,是每一个语文教师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古诗文背诵的重要性1、锻炼语感古诗文是语的精髓之一。

通过反复地背诵古诗文,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更加敏锐地感受汉语的韵律和韵味。

2、提高写作能力古诗文中有很多优美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学生通过背诵古诗文可以借鉴这些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3、扩大词汇量古诗文中有很多高端的词汇,学生通过背诵古诗文可以扩大他们的词汇量,提高他们的词汇水平。

二、古诗文鉴赏的重要性1、提高语文水平通过对古诗文的鉴赏让学生学会如何独立思考、分析、鉴别、评价和欣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也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2、推动学习兴趣通过古诗文的鉴赏,学生能够进一步领略古代文化的魅力,从而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和热情。

三、古诗文背诵鉴赏的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背诵古诗文,比如:课堂语音作业,合唱,边走边背等,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记忆效果,也能够提高表现力。

2、抓住重点对于古诗文的背诵,教师应该抓住每个句子的重点,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每个字、每个句式,从而背诵牢固。

对于古诗文的鉴赏,教师应该抓住每个词语、每个句子的内涵,让学生能够关注诗文作者的用词、语言、意境、才情和思想。

3、形成系统教师应该让学生形成逐步深入的背诵和鉴赏体系,一步步提高进阶。

对于学生而言,背诵和鉴赏是分不开的,两个环节要同步进行。

四、案例解析现将《芙蓉楼送辛渐》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篇名诗,辛渐是他的知己,当时辛渐因官员改易而离开扬州,王之涣为了送别,便向辛渐赠送了这首诗。

初学阶段1.背诵阶段“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背诵这首诗,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整首诗的时候,进一步领略到寒雨连江的凛冽,感受到平明送别的忧愁,了解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诗人倾注的深情。

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古诗鉴赏——整体阅读

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古诗鉴赏——整体阅读

标题 素千岁庵听泉
提示信息
雨后为山亭独卧 次韵钱逊叔泛舟虹桥 答友人论学 湖上晚归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 应提刑懋之
送别
白下驿饯唐少府
寄江州白司马 鹊桥仙·赠鹭鸶
角度二:看作者 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侠客行 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5.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想当年,他领兵北伐,收复失地的样子像虎气吞万里,是何等威猛。
找出下面这首诗中倒装的诗句,就此简要分析。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角度三:析注释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 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第、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 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 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四、意象叠加(列锦)
1.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 ,小桥下流水潺潺作响, 村庄人家升起袅袅炊烟,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行走。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教案:赏析词语和句式表达效果——定准角度揣摩比较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教案:赏析词语和句式表达效果——定准角度揣摩比较

学案65赏析词语和句子表达效果——定准角度,揣摩比较复习任务 1.掌握词语表达效果赏析的方法。

2.掌握句子效果比较赏析的角度和方法。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2年全国乙卷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成,但第一处主语“我”只出现一次,第二处主语“你”再三出现,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

(4分)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①在语言表达运用中考查语言的表达效果是高考最新动向及独特的命题视角。

这一特点或考向变化值得关注。

②考查语言表达效果的切入点有二:一是词语的表达效果(主要是人称代词的使用),二是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是原句与改句的效果比较)。

考查体现了语言表达手段的综合运用和表达效果的全面分析。

③就题型来看,主要使用主观题型;就试题难度来看,初做有点难,但一旦与文学阅读中的艺术欣赏题打通,并没有多大难度。

2022年新高考Ⅱ卷文中写到自己的祖父,没有一处使用“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2022年新高考Ⅱ卷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突出了“祖父”的衰老死亡和“我”的成长是一个同时发生的逐渐变化的过程,这一表达效果是怎么取得的?(4分)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2020年新高考Ⅰ卷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比较原句与改句的表达效果知识图要活动一掌握词语表达效果赏析的方法1.(2022·全国乙)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成,但第一处主语“我”只出现一次,第二处主语“你”再三出现,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

大家经常会发出这样的问话:我脸洗得干净吗?眼睛亮吗?牙齿露出来好,还是不露出来好?我们男孩平时不大在意的问题,照相的时候会一下子冒出来。

不过没关系,旁边总会有别的人提醒:你脸上粘了个东西,你头发乱了,你牙上有韭菜。

那时,小镇上的孩子们不可能有什么照相的条件,只得依赖照相馆来存放我们的青春、温情、期待。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教案:古诗阅读与鉴赏-精准辨析选择题——聚焦诗意洞悉陷阱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教案:古诗阅读与鉴赏-精准辨析选择题——聚焦诗意洞悉陷阱

学案52精准辨析选择题——聚焦诗意,洞悉陷阱复习任务了解古诗选择题设误的手段,遵循答题步骤,做到精准选择。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提问方式选项对应诗(词)句设误方式命题特点2020—20 21年全国Ⅰ、Ⅱ、Ⅲ卷2022年全国甲、乙卷2020—20 22年新高考Ⅰ、Ⅱ卷下列对这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2022·全国乙第14题A项)这首诗系饯行之作,送别的对象为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句意理解有误(原句为反问句,表示肯定意思)(1)考查内容:考查考生是否读懂了诗的内容,尤其是,是否读懂了关键字词和句子的含意。

(2)设题特点:①题干均是要求选“非”型(不正确的一项)。

②选项的顺序与原诗诗句顺序保持一致。

③设误细微。

命题者采用曲解原意、弄错对(2021·全国乙第14题D项)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

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关键词“听”词义理解有误(应为“听凭”)(2018·全国Ⅰ第14题B项)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穷”字古今异义理解有误(应为“不得志”)2018—20 19年全国Ⅰ、Ⅱ、Ⅲ卷下列对这首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2021·全国甲第14题C项)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

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句意中陈述对象有误(应为诗人不如僧人) (2020·全国Ⅲ第14题C项)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句子因果关系理解有误(“勿多取”的原因是想让苦笋妩,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成长)象、无中生有、过度解读及随意引申等方式,把错误点放在选项的细微之处,尤其是多放在一两个词语上。

2024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 古诗词鉴赏阅读解题技巧 教学PPT课件

2024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  古诗词鉴赏阅读解题技巧 教学PPT课件

16、“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与“君不 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 歌行》),都写到“李将军”,但表达的情感同 中有异,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同:都表达了思慕名将、期盼 边境安宁的情怀; 异:本诗还暗含对朝廷御 边之策的批评和自身理想抱负无处施展的感 慨;《燕歌行》还表达了对征战沙场的士卒 的同情和对边将的批评。
苏武庙--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②。 茂陵③不见封侯印④,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 ①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 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帐”意 指汉武帝已死。②丁年:壮年。③茂陵:汉武帝的陵墓。④封侯印: 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他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理解、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要在读懂的基础上重点做好 以下两点:
(1)梳理层次,抓住关键。古诗多卒章显志,要多抓 尾句、尾联等关键句子,以此准确把握主旨。
(2)知人论世。分析诗歌的内容、主旨时,要结合作者 的生活经历、主要思想倾向以及创作的主要风格来分析。
(七)诗评题
所谓诗评题,也称为“前人评点赏析”,就是在一首诗歌的后 面列出后人对这首诗的评价,然后要求考生根据评价谈论自己 对这首诗的理解。命题者在诗歌材料的后面给出一些诗评家的 观点或评论,有的观点或评论属于宏观的文艺观点或诗论,有 的则直接对该诗词作出具体的阐释,然后要求考生结合具体诗 作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类试题难度较大,考查的范围也较广, 它往往涉及诗词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几个方面。
2《白下驿饯唐少府》“昌亭旅食年”,借用韩信与南昌亭长的典 故,写出了友人虽即将远去,但友情长存,以此安慰友人。“长 安在日边”典出《世说新语》,诗人以对友人前程似锦的祝福消 解自己的离愁别绪,但也流露出自己被贬离京的失落与怅惘。[指 出方法(用典)+分析效果(安慰、流露)]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部编新高考版) 散文阅读 赏析艺术技巧——精准判断,精析效果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部编新高考版)  散文阅读 赏析艺术技巧——精准判断,精析效果
分析。(6分)
美素养”的重要内容。 语言 随着新课标的落地实 赏析 施,这方面的命题将
会加强。
知识图要
前 备 知
描写艺术和语言艺术

小说以综合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任务,并以塑 造典型的艺术形象为最高目标。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可以采用叙述 语言,也可以采用对话语言,还可以采用心理描写等手法。小说的表达 方式多种多样,表现手法更是灵活多变,它可以包罗其他艺术体裁的所 有写法,有散文式的背景描绘,有特写般的人物刻画,有戏剧般尖锐激 烈的矛盾冲突,有诗一般的意境。从这一点上来讲,小说的艺术技巧更 为广泛。若从考试的角度看,它与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没有区别。单就 小说而言,它作为一种叙事文体,其艺术技巧更突出在叙事艺术、描写 艺术和语言艺术三大方面。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部编新高考版)
板 块 二
文学类阅读•小说
学案10
赏析艺术技巧
——精准判断,精析效果
复习任务
1.构建小说艺术技巧知识网络,重点掌握人物描写和语言两大艺术技巧。 2.能够赏析小说艺术技巧,精准答好艺术技巧赏析题。

考情微观
年份 卷别 篇名
提问方式
赏析小说画线的两处描写及两者 2022 浙江卷 《逛》
这些书籍把另一些国家和民族的状况告诉了我,把古代及现世的许 多事情讲给我听,但是其中,也有不少是我所不懂的,这使我感到苦恼。 有时候一些奇怪的名词刺到我的脑子里——什么“形而上学”“宪章运 动者”一类奇怪的名词,使我实在有点头痛。有时候,一些句子像扎进 手指的刺一般在我的记忆里停留很久,使我再也不能去想别的事情。
(4)表达真挚情感。一篇小说能感染读者,往往因为其表达的情感真 挚。而真挚情感除了来源于亲身经历的生活,还来源于成功的细节描写。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教案:古诗阅读与鉴赏-理解概括思想内容——以意逆志读懂悟透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教案:古诗阅读与鉴赏-理解概括思想内容——以意逆志读懂悟透

学案43理解概括思想内容——以意逆志,读懂悟透复习任务能够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把握诗的诗句含意与内容主旨,并能提炼其哲理启示。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2新高考Ⅰ卷《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

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主旨概括①与传统命题重视古诗情感理解分析相比,现在命题越来越重视古诗思想内容的理解概括,这几乎是一个热点与重点。

考生应高度关注高考命题这一悄然变化。

②考查古诗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与概括,不只是考查是否读懂了诗歌,更在于是否能够深入理解诗句,是否能从整体上把握并提炼出哲理。

这也是考生复习的重点。

③高考对诗歌思想内容的重视自然引起选诗的变化:偏重“理趣”的宋诗居多。

2021 新高考Ⅰ卷《寄江州白司马》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6分)表面上是理解诗评,实质上是理解句子含意新高考Ⅱ卷《示儿子》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诗句含意理解全国甲卷《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6分)主旨概括2020 全国Ⅱ卷《读史》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6分)哲理概括知识图要活动一理解句意,筛选信息(一)理解句子含意诗句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理解诗句到理解全篇才是读懂诗歌之道。

近几年,高考命题加大了对诗句的考查力度,不再像过去那样考查如何赏句,而是重在对诗句内容、观点乃至与全篇的关联的考查,而且由考查诗句的含意到考查诗句的观点,由理解一句到理解两句,考查越来越深入。

对此,考生应高度重视。

(2019·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任务。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学案(新高考人教版):古诗阅读与鉴赏-赏析语言之炼字炼句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学案(新高考人教版):古诗阅读与鉴赏-赏析语言之炼字炼句

学案54赏析语言之炼字炼句——“法”“情”合一,尽得风流复习任务 1.掌握赏析炼字尤其是诗眼的角度和答题规范,学会欣赏炼字艺术。

2.掌握赏析炼句的角度和答题规范,尤其是律诗首联、尾联的表达效果。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1 全国乙卷《鹊桥仙·赠鹭鸶》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

(6分)语言风格①语言赏析题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热点,且重点考查语言风格和炼句艺术。

②从考查趋势看,炼字题有可能出现。

2020 天津卷《纪村事》“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

(3分)炼字艺术2019 全国Ⅲ卷《插田歌(节选)》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语言风格2017 全国Ⅰ卷《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炼句艺术知识图要活动一赏析炼字艺术(一)熟悉炼字类型及其表达效果炼字就是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一般来说,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结合学过的课文,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妙处。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穿”字,化静为动,写出了乱石的陡峭、尖锐;“拍”字,运用拟人手法,点出了江流湍急的气势;“卷”字,表现了江涛冲击堤岸后形成浪花的力度。

这三个动词,形象生动地描摹出了赤壁山势的险要高峻和水势的汹涌澎湃,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雄壮的画面。

动词具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巴尔扎克)的特点,同时动词在勾勒人物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

动词,尤其是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部编新高考版) 板块6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赏析表达技巧(二)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部编新高考版)  板块6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赏析表达技巧(二)

(2)角度:大/小或宽/窄。大角度是指很宽泛地鉴赏,不明确鉴赏的 具体角度,常用“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艺术特色”“手法”之 类的用语;小角度是指明确鉴赏角度,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描写技巧”“抒情特色”等具体角度。大角度,要从 几个角度入手,优先考虑某个角度。小角度,角度很明确,不能乱答, 问“修辞手法”,不能答“表现手法”;问“表现手法”,不能答 “修辞手法”,等等。不能混淆概念,答错角度。
诗句
抒情方式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借景抒情
②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 直抒胸臆
赤壁怀古》)
③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
直抒胸臆
④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叙事(细节)抒情
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 北固亭怀古》) 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诗句 ①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②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望 江南》)
描写角度或手法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虚实结合
③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 触觉、视觉、听觉结合,
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1)精准判断表达技巧 ①立足整体。即把所给的判断材料当作一个整体来看,不是只看其 中的一个片段。如判断“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所用的表 达技巧,就不能单看“城中桃李愁风雨”这句而认为是“拟人”,而应 把两句连成一个整体看,则为“对比”。
②把握关系。关系即诗词中材料和材料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因为 诗词讲究简洁、凝练,又受诗句长短的限制,所以材料之间的关系更多 地体现为诗句之间的组合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写作技巧,即表达技巧。 这样看来,几乎所有的表达技巧都表现为“关系”:借景抒情是景与情 的关系,托物言志是物与志的关系,动静结合是动与静的关系,对比是 甲与乙的关系,衬托是主与次的关系,虚实结合是虚与实的关系。因此, 善于抓住这些关系,技巧就容易判定了。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部编新高考版)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赏析意象(景象)与意境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部编新高考版)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赏析意象(景象)与意境

点拨关键 意象“三考”: 一是找意象。意象大都是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如果诗中描述为
主谓式或动宾式,则转化为名词结构,如“柳细花红”,可转换为“细 柳”“红花”。
二是析内涵。分析意象内涵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找出描写意象的动词、形容词。动词要从动态感、形象感、包孕 性上去体味。形容词要抓住形容描摹的声、形、色、味等去体味。 (2)抓住“意”“象”契合点,由外在特征入手,挖掘其内在品质及 独有情味。
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此诗是杜甫赠别友人郑炼之作,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也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的意思是 “手拿着您的诗篇拜读以度时日,想到此次分别深感不安和震惊”。 所以B项“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分析错误,不是“日后陪 伴”,而是“现在正在拜读”。
2.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 ①峨眉山位于蜀地,岘首山位于襄阳,二者相距遥远; ②以两山相距之远代指自己与朋友的远离,不舍之情见于言外。
该题考查的是意象对表达感情的作用。答题宜先明确意象的含义, 再说它表达什么情感。峨眉和岘首二山分别代指诗人所处之蜀地和 郑炼远行之襄阳。诗人于“地阔峨眉晚”想象“天高岘首春”,这 一别就是天各一方,山川异域,战乱频仍,老迈多病,相逢无期, 所以诗人含蓄地借地域的遥遥阻隔来表达离别的依依不舍。解答此 题不能机械地由两座山照搬“借景抒情”等手法,而要读懂分处两 地的二山之间深重的阻隔意味,这个难以相见的阻隔都是满心的不 舍与牵挂啊!
精读这一篇,会读这一类
1.下面是本诗的思路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部编新高考版)小说阅读 课时17 赏析技巧语言——精准判断,夸尽效果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部编新高考版)小说阅读 课时17 赏析技巧语言——精准判断,夸尽效果
⑩纵览历史,我们可以说,所有通往天堂的路,都充满了艰辛与苦 难。一个人扭转乾坤的能力,取决于他化腐朽为神奇、化苦难为诗情的 禀赋。历史拒绝呻吟,但历史不拒绝浪漫。毛泽东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吟唱“谁持彩练当空舞”,这是何等的想象力啊!正是他和他的战友们, 用自己的如虹豪气,为我们的民族炼出了一条魅力四射的彩练。
⑪彩练初出,赣水那边红一角;彩练当空,神州大地舞翩跹!炮火 不能烧毁它,风雨不能摧残它。当这条彩练飞过于都河,飞过金沙江, 飞过娄山关,飞过乌蒙山,飞过南国的雾,飞过北国的雪,我们惊异地 发现,原来这一条彩练,竟是一条长达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
⑫谁持彩练当空舞?是我们的红军,我们餐风饮露、百折不挠的中 华儿女。
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
借景抒情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用渲染描绘某一事物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营造 衬托或渲染
氛围。
叙写事件的全过程是面,抓住某一特殊情节或细节是点,
点面结合 两者结合既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表达事
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
抓住最能体现大主题、看似平凡细小却包含典型意义和生命 以小见大
之美
起到强调作用;⑤叠字能使上下文联系紧密,使文章有
一气呵成之感。
用词
反复之美
突出某种思想,强调某种情感,具有强烈的抒情 性和感染力。
之美 化用(成语或 古语)之美
富有文采,典雅优美。
句式 (句子)长短之美
行文错落有致,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之美 (句子)整散之美 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⑪段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案 运用排比、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红军长征 的路程之远、过程之艰辛以及行军之迅捷,令人惊叹,抒发了作者的赞 颂之情。

2024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教案2:古诗文解析

2024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教案2:古诗文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教案2:古诗文解析在高考语文考试中,古诗文题目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

对于考生来说,熟悉古诗文,了解古人文化和思想,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更可以帮助自己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因此,专业的古诗文解析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一、古诗文的解读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古诗文的解读与其他文学体裁有很多不同之处。

在阅读古诗文时,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解析呢?1.古代文化古代诗文的作者大多生活在先秦至唐宋时期,他们的思想、文化与现代相比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文表达的意义。

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离别家园岁月多,近乡情更怯”的句子,这一表达方式是贯穿了“离别”、“家园”、“岁月”、“近乡情怯”等多个词汇的思想体系,而且这种表达方式是当时常用的手法,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当时的历史、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2.句法结构在了解了古代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注意古诗文的句法结构。

这是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一个主要差异。

古代文学中,一般采用较为复杂的句法结构,例如“养而不骄,骚而不华”的句子,在现代汉语中可能较少使用这种方式表达。

因此,了解古诗文句法结构非常重要。

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多读一些经典古诗文,从中总结出一些句法模式和特点,再通过实际练习逐渐掌握。

3.词汇意义在古诗文中,有很多词汇的意义不同于现代汉语。

例如,“风”在古代诗歌中,既有自然风的意义,又有政治风的含义。

或者,“春风”一词除了自然风的意思,也有爱情的意味。

因此,正确理解和运用词汇意义是解读古诗文的关键之一。

建议在学习古诗文时,我们不仅要了解古诗文中词语的基本含义,还需要掌握这些词汇在不同上下文中的不同含义和用途。

4.修辞手法作为文学体裁,古诗文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使用了很多修辞手法。

这些修辞手法在表达意义的同时,也能增强古诗文的艺术感染力。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部编新高考版) 文言文考点复习 精准分析文意——准确提取,仔细比对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部编新高考版)  文言文考点复习 精准分析文意——准确提取,仔细比对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部编新高考版)文言文阅读•考点突破板块五学案45精准分析文意——准确提取,仔细比对复习任务1.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容进行筛选、分析、概括。

2.整理归纳选项设误的常见类型,运用好比对法。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第12题)设误选项设误角度提问方式命题特点2022新高考Ⅰ卷A.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孟尝君表示有了诸侯的帮助,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

曲解文意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四个选项基本按照行文顺序设置,选项内容大多是对原文的概括、转述或分析。

按照行文顺序设置,有利于快速找到信息区间,进行文题比对。

②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错误,且该错误选项也非全错,而是某一点错。

③选项常见的设误手段主要有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时空有误、混淆关系等。

④最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新高考卷从题干到选项的变化,尤其是选项不再分为“概括”与“分析”两部分,而是采用直接概述的方式。

全国甲卷B.张仪见到楚王,提出楚国如果能与齐国断交,秦王就会下令献上商于之地六百里,又可以削弱齐国,还能得到秦国的恩惠,这是一举三得的事情。

关键实词解释有误2021新高考Ⅰ卷B.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无中生有全国乙卷D.魏征说,隋炀帝滥杀无辜,张元济不敢谏诤;唐太宗认为正是因为臣不尽忠,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因此告诫群臣一定要吸取教训。

因果失当2020全国Ⅰ卷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

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用错对象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四个选项基本按照行文顺序设置,选项内容大多是对原文的概括、转述或分析。

按照行文顺序设置,有利于快速找到信息区间,进行文题比对。

2024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学案

2024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学案

诗歌鉴赏解题技巧1.强调四看(看题目、看诗歌、看注释、看要求)到位2.整体把握类别与抒情基调诗歌类别有山水田园、边塞、怀古咏史、写景抒情等,抒情基调有哀婉悲伤、激昂愉悦、痛苦、快乐、离恨愁绪等,风格可参照书上的概括。

3.注重表达方式和技巧:(1)古诗常用的修辞方法有: 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偶、双关、设问、反问、互文、用典、顶真、通感(2)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3)表现手法有:描写技巧:渲染与烘托、衬托与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勒、白描工笔、多角度描写等。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即事抒情、用典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等。

文艺表现方法: 赋、比、兴;铺陈描写、用典、象征联想等。

篇章结构: 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抑扬变化、以景结情、总分得当、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4.按照要求分析或归纳表达要运用术语,答题要谨记“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要结合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考虑,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步骤,语言要简炼通顺。

5.重点复习唐诗、宋词和元曲,弄清相关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6.古典诗词鉴赏之规范答题(1)先观点后理由;(2)先总后分式;(3)分点作答式7.答题的一般格式可简化如下(1)形象: 身份+性格(+情感/塑造形象的意义) (先定性分析,再定量组合);(2)诗歌意象、含义: 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 ;(3)所抒感情: 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 什么感情:(4)体会意境: 运用什么手法+抓住哪些意象+营造怎样意境(两个双音节词概括)+抒发什么情感(5)品味关键词句: 释义+还原意境+运用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6)分析修辞方法: 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意+文意+主旨情感)(7)分析表达方式: 怎样叙(描写) + (描写) 什么+抒什么情:(8)赏析表现手法: 手法+表达作用(意+文意+主旨情感) ;(9)概括评价诗歌内容: 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塑造了什么形象)+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49赏析表达技巧(一)——精准判断,精析效果复习任务 1.熟悉古诗常用修辞手法,并注意辨析其易混手法。

2.掌握主要表现手法的特征与效果。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2 新高考Ⅱ卷《送别》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抒情手法①表达技巧过去在全国卷中是轮考点,而在2022年全国各卷中成为考查热点。

②就现有的考查题目看,其考法相对灵活:提问较宽泛,不聚焦于某一技巧(2016年高考卷除外),涉及技巧主要是抒情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手法与结构技巧,而且重在赏析其效果。

全国乙卷《白下驿饯唐少府》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2019 全国Ⅱ卷《投长沙裴侍郎》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景物描写作用2016 全国甲卷《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6分)结构技巧知识图要(说明:“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与“艺术技巧”“表现手法”“艺术特色”“艺术手法”等概念含义一致。

)活动一熟悉古诗常用修辞手法(一)熟悉古诗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主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描绘类(作用:生动形象):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描绘)了……内涵(形态)]、夸张(生动地突出了……特征)、比拟(生动传神地突出了……形象或抒发了作者……感情)、借代、通感。

(2)结构类(作用:和谐音韵、强调突出、充沛感情):排比、对偶、反复、顶真。

(3)语气类(作用:增强语气、强化感情、引发思考):设问、反问。

(4)语义类(作用:使语言简练、含蓄、风趣):双关、互文。

①双关。

谐音双关: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思”与“丝”谐音,“思方尽”表现思念之深、之极。

语义双关: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里的“清白”不仅指石灰的颜色,也暗指清白的品德。

②互文:也叫互辞。

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同一件事。

如“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

请判断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诗句修辞手法①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②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③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姜夔《扬州慢》)④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孔雀东南飞》)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答案①对偶、比喻、拟人②设问、借代③比拟④互文⑤比喻、夸张⑥双关(二)区分借代与借喻的区别试指出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借代还是借喻。

诗句修辞手法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③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④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不第后赋菊》)⑤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答案①借代②借喻③借代④借喻⑤借代⑥借代两者都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但它们的性质却完全不同。

借代的本质是“代”,而不是“喻”,借喻的本质是“喻”,是“喻”中有“代”;借代侧重相关性,借喻侧重相似性。

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实在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还相当密切;借喻的本体与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人们不过是根据它们之间具有的相似点,通过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借喻可以转换成明喻,借代则不能。

古诗中常见的借代物杜康——酒尺素、双鲤——书信干戈——战争汉——唐渔樵——隐逸生活汗青——史书吴钩——宝刀、利剑类樯橹——船楼兰——边境之敌柳营——军营山村——隐居钟鼓馔玉——权贵利禄青衫——下级官吏鸟、兔——时光活动二掌握主要表现手法(一)借景抒情作为古诗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它有融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三种形式。

但在平时的赏析活动中,不作如此专业的区分,都统称“借景抒情”。

(1)“借景抒情”中的景既可以是实景,也可以是虚景,“虚景”部分也可叫想象、虚写。

(2)景情关系不一致,手法名称不同。

乐景乐情、哀景哀情才叫借景抒情;乐景哀情、哀景乐情(很少)不叫借景抒情,而叫“反衬”(乐景写哀)。

(3)当尾联(尾句)是写景句,判断时是交叉的,可以是融情于景,也可以是以景结情(结构技巧),如是虚景,也可以是想象、虚写。

请赏析《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写景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借景写出分别的时节、地点与氛围,抒发了离人内心的痛苦,奠定了全词凄凉的基调。

(二)虚实结合所谓“实”,就是所见所闻;所谓“虚”,就是想象中的、梦中的、回忆中的、仙界中的。

虚实相生,拓宽了诗歌的表达空间,避免了写法上的刻板平直,更加准确、鲜明地传情达意。

请赏析《雨霖铃》一词中所运用的虚实结合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雨霖铃》一词中,写离别之时的景物、未别与临别之情景,均为眼前实景或实有之事,为实写;上阕末及下阕推想别后经历之景之境和相思苦况,属于想象,为虚写。

虚实结合,大大拓宽了表达离别的空间,使离别之苦更加曲折、细致、深入,提升了感动人心的效果。

(三)联想想象联想是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想象是依托已知形象进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

在赏析活动中不宜把二者分开。

借助联想,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增加诗歌的内蕴,丰富诗歌的思想与情感。

借助瑰丽的想象,触发读者产生无限的联想。

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联想的一项是()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B.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崔护《题都城南庄》)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D.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沈园二首》)答案 A解析A项内容全是实写。

(四)衬托衬托指为了表现、突出主要的人或物,作者常常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事物作背景来陪衬。

衬托分为正衬、反衬两种。

运用衬托,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更加突出、形象。

请简析《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阕中的衬托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正衬:用“小乔初嫁”衬托周瑜年轻得意。

反衬:①用曹军灰飞烟灭反衬周瑜大获全胜的英雄形象;②用周瑜年轻有为反衬作者年过半百却功业无成。

(五)用典用典是指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内容和思想。

根据用典目的,可分为正用典(表意与典故意一致)和反用典(表意与典故意相反);根据用典形式,可分为明用典与暗用典(多指语典)。

用典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增强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收到言简意丰、余韵盎然、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用典是辛弃疾词的特点之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用典极具代表性。

试结合词句内容填出下表。

人物典故典故的作用刘裕刘裕在京口起兵,最后建立政权,为恢复中原,他曾大举北伐①刘义隆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遭到重创②廉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同‘屎’)矣。

”③答案①表达了作者决心收复中原的远大抱负②借鉴历史,委婉地劝诫韩侂胄不要草率行事③以廉颇自比,虽已年老,仍想为国效力却不得,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的苦闷常见典故含义投笔——弃文从武楼兰——代指边境之敌折腰——屈身事人,常反其意用之化碧——志士为正义事业而蒙受冤屈五柳——隐者的代称三径——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长亭——送别地的代称杜鹃——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鹧鸪——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采薇——隐居避世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折桂——科举及第桑榆——垂老之年后庭花——代指靡靡之音高山流水——知音或高雅的乐曲击楫——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青鸟——传信的使者请缨——杀敌报国抱柱——坚守信约(六)对比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

有两体对比和一体两面对比。

其作用是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以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表达作者的某种感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了四组对比,请结合文本填出下表。

答案①用以针砭南宋的萎靡不振②用刘裕的“气吞万里如虎”与其子刘义隆的“赢得仓皇北顾”相比,这是用历史上的英主与庸才相比③抒发忧国忧民的感慨,感叹由于统治者的长期“和戎”媚敌,把人们的民族情感都冲淡了④用廉颇的遭谗尚有赵王派人聘问与自己的冷落处境相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