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段的阅读与鉴赏新课标提出
第一学段不同文体分角色朗读教学策略初探
第一学段不同文体分角色朗读教学策略初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第一学段“阅读与鉴赏”板块明确提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H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
"同时,在第一学段"学业质量描述”板块指出,“朗读时能使用普通话,注意发音:注意用语气、语调和节奏表现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可见,朗读在第一学段阅读教学中十分重要。
分角色朗读是第一学段朗读的主要要求,它指学生根据不同角色的特点,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相关角色进行个性化解读,并赋予角色以灵魂的一种朗读形式。
分角色朗读旨在让学生通过代入文本角色,充分发挥想象,进而熏陶情感,涵养情趣,发展思维。
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悦。
他们的语言储备将更加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得到锻炼和提升。
由此,分角色朗读不仅是一项朗读能力,还是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提升语感、促进理解、陶治情操的有效途径,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
本文将从“编排意图解析”和“不同文体课文的教学策略”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编排意图解析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统编教科书")将分角色朗读作为第一学段重要的语言实践方法,共有八篇课文的课后练习题提出分角色朗读的要求。
笔者经过梳理,发现其要求有以下特点。
(一)立足文本特点第一学段提出分角色朗读要求的课文文体多样,有散文、童话和寓言,大多篇幅短小,语言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形象鲜明活泼,有时还蕴含一定的哲理。
文本角色形象及其心理活动、说话方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接近,非常适合练习分角色朗读。
这些文本中往往会出现两个及以上的角色形象,角色的脾气秉性各异。
文本中对话占据比重较大,通过对话来塑造角色形象、展开故事情节、凸显作品主题。
(二)遵循发展规律分角色朗读为学生搭建了展示的舞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和创作欲。
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一学段(1至2年级)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一学段(1至2年级)要求【识字与写字】1.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认识常用汉字1600 个左右,其中 800 个左右会写。
2. 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 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阅读与鉴赏】1.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2.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3.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
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4. 尝试阅读整本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读过的书。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5.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 。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5 万字。
【表达与交流】1. 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有表达交流的自信心。
2. 能认真听他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听故事、看影视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与他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 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4. 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名号、问号、感叹号。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论文:论一年级“阅读与鉴赏”目标的达成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论文:论一年级“阅读与鉴赏”目标的达成【摘要】本文以“新课程标准”要求为旨归,以统编教材为依托,以“整体设计,步步衔接”为原则,提出一年级阅读教学策略:理顺识字、写字、拼音与阅读的关系;依托教材建立“听读理解、朗读理解、默读理解”支持系统;打通课内外,建立“字、词、句、篇、本”支持系统。
由此展望幼小衔接的方式:“减缓坡度”不是“教得慢”或“降低难度”,而是去除冗余任务并突出核心任务的逻辑关系。
只有学校教育做到零起点和科学化,才能解决幼儿园超前学习的社会难题。
【关键词】幼小衔接,新课程标准,统编教材,阅读教学近年来,学龄前儿童超前学习的现象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超前学习不仅剥夺了儿童的游戏时间,而且可能会对儿童身心发展和学习潜能的开发产生负面影响。
对此,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政策: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2021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发布,明确“小学实施入学适应教育”为主要举措。
相应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注意幼小衔接,减缓坡度,降低难度,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在“家长焦虑—儿童超前学习—一年级教学过快过难—家长焦虑”的闭环中,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减缓坡度”的要求无疑切中学龄前儿童超前学习问题的要害。
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在教学中落实“减缓坡度”的要求,是一个亟待探索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的学段要求分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个维度加以阐述,“阅读与鉴赏”可以说是处于核心位置。
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明确提出:“语文教学通常讲‘听说读写’,哪一样最重要?‘读’最重要。
应当把阅读放在首位。
”阅读是识字的目的,是表达交流的基础,是梳理探究的前提,故“尽早阅读就是一切”。
202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阅读与鉴赏”第一学段解读
10⽉04⽇“阅读与鉴赏”第⼀学段解读按照课标要求让⽅法落地,让学⽣喜欢阅读⼀、新旧课标对⽐,观表述⽐要求的变化。
1.从整体⽬标要求看概括性更强,5个部分精简成4个部分。
我们着重看阅读与鉴赏部分。
我们阅读⽂艺作品的时候,⼀种审美意识的活动,读者通过语⾔的媒介或者对⽂学作品塑造的⼀模⼀样的感受和体验,引起和感情上的强烈反应,从⽽领会⽂章包含的思想内容。
最后我们来看⼀下⽂字表述,新课标阅读与鉴赏部分的学段要求⼀共有5点,合并了第3、6点,第4.5点并增加了⼀点要求,尝试阅读整本书。
⽤喜欢的⽅式向他⼈介绍。
新增的要求与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整本书阅读相呼应。
从变化当中不难看出新课标的概念与表述界定更加清晰了,要求的分类也更明确简洁,更重视成本书的阅读。
2.阅读与鉴赏的⽬标要求我们来看⼀看新课标当中对阅读与鉴赏部分的要求。
从这5点来看,它包含了阅读的内容,阅读的⽬标以及阅读的⽅法。
阅读内容好,我们来看阅读的内容,从内容上来看,包括有浅近童话、寓⾔故事、⼉歌、⼉童诗和浅近的古诗。
从阅读的篇⽬上来看,有单篇的篇章阅读也有整本书的阅读。
我梳理了⼀⼆年级的题材与篇⽬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到⼀年级上册是以⼉歌⼉童诗浅近古诗为主,从⼀年级下册到⼆年级下册,⼉歌⼉童诗的篇⽬,逐渐减少,相应的童话、寓⾔故事则在⼆年级会⽐较多。
古诗的篇⽬也在5~7篇左右,主题⽐较丰富,⽥园诗送别诗写景诗哲理诗等等。
关于整本书的阅读⼀年级主要是读⼉歌童谣,⼆年级则是读故事。
阅读⽅法阅读⽅法有朗读默读、结合上下⽂和⽣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表达的语⽓,借助图画进⾏阅读、诵读、尝试读整本书、爱护书等等。
那么关于阅读⽅法的要求有三点值得我们注意:第⼀阅读⽅法包括读的⽅法、理解的⽅法、感悟的⽅法;第⼆阅读⽅法要促进积极表达的形成以及阅读习惯的养成;第三将单篇课⽂的阅读推向整本书的阅读,做到两者的结合与融通。
阅读⽬标第三,第⼀点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应该是所有⽬标的总⽬标,不管阅读什么⽂学作品,会⽤什么⽅法读都应该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并且喜欢阅读。
最新新课标对小学各年段的阅读要求
新课标对小学各年段的阅读要求总体目标: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总目标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145万字)。
下面,我就按照小学低中高三个学段,谈一下各年段的阅读教学目标。
第一学段——低年级(1——2年级)阅读教学一、阅读教学目标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关于这一条是二年级下学期需要培养的学习习惯)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在实际教学中,作为接手低年级升入中年级的老师,他们对新班级常常有三个方面的期望:良好的学习习惯、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一定的学习兴趣。
因此,低年级阅读教学应该做好以下方面:一、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一,正确的读书姿势。
读书时,书斜立,脚放平,身坐正。
其二,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的习惯。
其三,认真倾听的习惯。
其四,主动交流的习惯。
二、基本的学习方法:其一,勾画生字的方法。
把要求学会的生字和要求认识的生字,用不同记号标示出来。
其二,标示自然段的方法。
其三,朗读的基本方法。
如词语连读、遇到标点符号要停顿、不要唱读等。
其四,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抓住关键词句读懂课文的方法。
这类词句大体有三类:一是新词或新句式;二是关乎课文中心意思的词句;三是拥有引申含义的词句。
比如《家》一课: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就这一课来看,需要理解的词句一是新词“祖国”;二是关乎课文中心意思的词“家”;三是有引申含义的词“花朵”;四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句子“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理念”部分试题及答案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理念”包括哪几条?2.2.如何理解“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和发展性”?三、案例分析小明的妈妈看到他拿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很生气,先是训斥他:“你的作业都写完了吗?写完了就不能多刷两道数学题,多做两页语文阅读训练?没事就知道看课外书,真是没正事儿?”你赞同小明妈妈的观点吗?如果不赞成,请你以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课程理念为依据,好好劝劝她。
2022版数学新课标教师过关考试培训测试卷(含答案)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将、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
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起始年级提前至。
二、简答题(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修订原则的三个“导向”是什么?1.坚持目标导向2.坚持问题导向3.坚持创新导向(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方案的主要变化?1.完善了培养目标。
2.优化了课程设置3.细化了实施要求(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关于课程标准的变化体现在哪五个方面?一是强化了育人导向;二是优化了课程内部结构;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四是增强了指导性;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
填空题答案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前言”部分。
因为牵扯到敏感词语,这里就不一一打出来啦!辛苦大家自己查查新版课标。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模拟试题及答案(二)一、填空题1.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和,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活动以及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中,通过积极的,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提升,形成自觉的,培养高雅的,积淀丰厚的,继承和弘扬、、,增强对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4.聚焦中国学生发展,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和,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培育,实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2023年语文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最新7篇)
2023年语文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最新7篇〕篇一:2023年语文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我反复认真地阅读了《小学语文新课标》以后,感觉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同时也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使自己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进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根底。
这种根底,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
“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程度高的最好评价吗?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受教育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形式。
小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根本素养上来。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开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根底,也是学生全面开展和终身开展的根底”。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开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才能、阅读才能、写作才能、口语交际才能。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的作用的。
我们看到有些语文老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把戏。
老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敏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本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
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
有位老师在执教一篇游记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采用小导游的方式让学生先小组合作学习,然后集体交流,抽学生轮流上台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景点的特点。
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观的的画面图,犹如身临其境,美不胜收,接着又让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
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阅读的要求内容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学段目标与内容第一学段(1~2年级)(二)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第二学段(3~4年级)(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
新课标对小学各年段的阅读要求
新课标对小学各年段的阅读要求总体目标: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总目标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145万字)。
下面,我就按照小学低中高三个学段,谈一下各年段的阅读教学目标。
第一学段——低年级(1——2年级)阅读教学一、阅读教学目标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关于这一条是二年级下学期需要培养的学习习惯)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在实际教学中,作为接手低年级升入中年级的老师,他们对新班级常常有三个方面的期望:良好的学习习惯、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一定的学习兴趣。
因此,低年级阅读教学应该做好以下方面:一、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一,正确的读书姿势。
读书时,书斜立,脚放平,身坐正。
其二,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的习惯。
其三,认真倾听的习惯。
其四,主动交流的习惯。
二、基本的学习方法:其一,勾画生字的方法。
把要求学会的生字和要求认识的生字,用不同记号标示出来。
其二,标示自然段的方法。
其三,朗读的基本方法。
如词语连读、遇到标点符号要停顿、不要唱读等。
其四,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抓住关键词句读懂课文的方法。
这类词句大体有三类:一是新词或新句式;二是关乎课文中心意思的词句;三是拥有引申含义的词句。
比如《家》一课: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就这一课来看,需要理解的词句一是新词“祖国”;二是关乎课文中心意思的词“家”;三是有引申含义的词“花朵”;四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句子“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2022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范文(通用7篇)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
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范文(通用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1跟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吴欣歆教授一起解读义务教育新课标,不难发现语文的课时占比达到了20%-22%,绝对重中之重。
在识字量、课外阅读量、古诗文背诵篇目等量化要求方面,新课标都没有增加,主要变化在在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出现的先后顺序上等方面,语文的广度和难度有所提升。
作为高年段的一线语文教师,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量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并为之付出实践,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构建,以便我们更好的开展活动。
一、“整本书阅读”经验积累“引导学生了解阅读的多种策略,运用浏览、略读、精读等不同阅读方法;通读整本书,了解主要内容,关注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重视序言、目录等在整本书阅读中的作用。
设计、组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师生共读、同伴共读,朗诵会、故事会、戏剧节,建立读书共同体,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经验。
”语文其实是渗透到各个学科中的,包括理科。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阅读和理解。
理解概念、定理和定义,阅读明白题意,才能谈解题。
语文在各学科中的地位,就像一座大厦的地基一样,地基稳了,才能稳固支撑起整座大厦。
在“整本书阅读”中,学生积累各式各样的阅读经验,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是核心中的核心。
我们谈的经验则是具体的操作方法和策略。
《西游记》精读与跳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诸如此类,皆属于阅读经验的积累。
二、“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构建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最重要的变化,是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了长达十几页的“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部分,提出了“学习任务群”这个概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最新版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最新版心得体会小学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篇一这段时间,我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认真拜读夏老师对新课标的解读,认真记录,用心思考,受益匪浅。
下面就肤浅地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新课标重视“识字写字”教学新课标准明确指出了“识字写字”教学的实施要求: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因此,识字、写字不单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而且九年语文教育要一以贯之。
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
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把作文的书写也当作练字过程,努力做到“提笔即是练字时”。
在今后教学中,我要注意板书规范、端正,这样才能給学生做好样子。
二、新课标大力倡导课外阅读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它既表明了读书、积累是语文的学习之道,又指出语言文字运用实践的重大意义。
所有的“学”都是为了“用”,“学以致用”是谁也不能否定的。
这一次课标的修订,阅读教学从原先过度挖掘文本、理解文本的“理解阅读”转为语言规律的探寻和运用的“表达阅读”。
在课标中讲到要“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并“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三、新课标要求写作要表达真情实感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各学段阅读和写作的要求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各学段阅读和写作的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写话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第二学段(3~4年级)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习作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语文新课标下:一年级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业质量”的关键表现
语文新课标下:一年级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业质量”的关键表现《语文课程标准》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了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形成了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了依据。
一、学业质量内涵课标指出:“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
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语文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
依据义务教育四个学段,按照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三类语言文字运用情境,整合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描述学生语文学业成就的关键表现,体现学段结束时学生核心素养应达到的水平。
”四个学段学生语文学业成就的关键表现,体现学生在该学段结束时语文核心素养应达到的水平。
四个学段的语文学业质量标准之间相互衔接,体现了层次性、整体性。
整体看来,学业质量标准涵盖以下三个层次:1、阅读单元质量标准。
阅读单元是指一个单元、一个主题或任务群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此学业质量是指学完阅读单元之后,学生必须形成的核心素养的相应内涵和具体表现。
2、学段质量标准。
这是一个学段学完之后必须达成的核心素养的质量要求。
在逻辑上,学段质量标准是一个学段内相关“单元”“主题”质量标准的综合概括和整体表现。
3、学业质量标准。
这是小学语文总体学业质量标准。
通过将各学段的学业质量标准纵向连接起来,形成各段学业质量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的阶梯关系,总体上描述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递进过程和最后表现。
学业质量标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学生主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学习的表现水平与阶段要求必须要参照学业质量标准来评判。
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课程内容是基础,学业质量标准指导课程内容的设置与教学,对课程内容进行评价和调整。
二、学段质量要求1、课标指出:第一学段(1—2年级):留心公共场所等真实社会场景中的文字,尝试认识标牌、图示、简单的说明性文字中的常用汉字,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借助学过的旁部首推测字音字义,愿意向他人说出自己的猜想,遇到不认识的字,主动向他人请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段的阅读与鉴赏新课标
1. 引言
新时代的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新课标的实施。
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新课标的每一项改动都将影响着数以万计的学生和教师。
其中,第一学段的阅读与鉴赏新课标更是备受关注。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第一学段的阅读与鉴赏新课标,以及它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品味培养的影响。
2. 新课标的背景和意义
第一学段的阅读与鉴赏新课标的提出,是对过去教育理念的一次革新。
过去的教学方法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品味的培养。
而新课标则强调了学生阅读与鉴赏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品味,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这一变革将使得第一学段的教育更具丰富性和深度,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3. 深入学习阅读
第一学段的阅读与鉴赏新课标首先要求学生深入学习阅读。
过去,学生的阅读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品味都相对浅薄。
而新课标则鼓励学生深入理解阅读内容,提高他们对阅读材料的鉴赏能力,让他们能更好地理解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这需要学生不断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并且有意识地进行思考和总结,从而真正地
领会作品所要传达的信息。
4. 多元文化的鉴赏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学生需要学会鉴赏多元文化。
过去,教育往往只关注本民族的文化,而忽视了多元文化的鉴赏。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多元文化交融的形势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
新课标要求学生需要学会欣赏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从而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5. 语言文字的鉴赏
第一学段的阅读与鉴赏新课标还要求学生提高对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灵魂,而对语言文字的深入鉴赏则是培养学生文学情趣和审美情感的重要途径。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古代诗词、现代散文等文学作品,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领会文字背后的意境与情感。
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从阅读中获取更多的乐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6. 总结与展望
第一学段的阅读与鉴赏新课标的提出无疑是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品味培养的一次重大推动。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学生将有更多机会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并且学会深度鉴赏各种文学作品。
这一变革将大大丰富学生的阅读阅历,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新课标的实施将为未来的教育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
发展前景。
7. 个人观点
作为我个人对第一学段的阅读与鉴赏新课标的理解,我认为这一变
革确实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
随着知识的多样性和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学生必须具备更强的阅读能力和品味,方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第
一学段的阅读与鉴赏新课标的提出不仅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一次革新,更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一次推动。
希望未来,学校和教师能够更好地
贯彻新课标的要求,培养更多对阅读充满热爱和理解的学生。
通过深入探讨第一学段的阅读与鉴赏新课标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这
一变革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信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学生将能够
更好地领会阅读之乐,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为未来的发展奠定更加
坚实的基础。
8. 阅读与鉴赏的重要性
阅读与鉴赏是人类文明的基石,也是个体成长的必由之路。
从古代
到今天,阅读与鉴赏一直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人类
的发展历程中,阅读与鉴赏也经历了不断的变革与完善。
随着时代的
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新课标的实施为第一学段的阅读与鉴赏注入了新
的活力和意义,引领学生更好地走向知识的海洋,提高他们的综合素
养和审美情趣。
9. 阅读培养思维能力
阅读是一种思维活动,通过深度阅读,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思维能
力。
新课标强调的“深入学习阅读”要求学生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要通过阅读材料的深入理解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总结来理解作品,从而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创造能力,使自己具备更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鉴赏促进审美情感
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通过鉴赏文学作品,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情感。
新课标所强调的多元文化鉴赏,要求学生能够欣赏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使自己的审美情感得到丰富和提高。
在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从而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使自己具备更强的情感表达和文学情趣。
11. 语言文字提升表达能力
语言文字是文学作品的灵魂,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深入鉴赏,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新课标所要求的对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感悟文字背后的意境与情感,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学情趣和表达能力。
在语言文字的鉴赏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到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使自己的表达更加生动、生活和深刻。
12. 拓展课外阅读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品味,新课标还强调了拓展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学生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来拓展自己的阅读面,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品味。
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
够接触到更多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从而拓展自己的文学视野,培养
自己的艺术情感和审美情趣,使自己的阅读更加多姿多彩。
13. 学校与家庭共同努力
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品味,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
学校
要通过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的优化来推动学生成长,注重学生阅读能
力的培养和品味的提高。
家庭要通过家庭教育和家庭阅读的开展来引
导学生走向阅读的大门,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理解力。
只有学校
和家庭紧密合作,才能使学生在阅读与鉴赏上得到更好地提升和发展。
14. 结语
第一学段的阅读与鉴赏新课标的实施,无疑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一
次推动和完善。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感受阅读之乐,提高自己的文学情趣和综合素养。
在未来的发展中,学生将会更
加自信、自觉地去阅读和鉴赏,从而培养更加丰富的内在世界和更高
的人文素养。
让我们共同期待新课标的实施,为学生的阅读与鉴赏之
路点亮一盏明灯,让他们在阅读与鉴赏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