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物理十三章练习题

合集下载

九年级全册物理章节: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练习题

九年级全册物理章节: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练习题

九年级全册物理章节: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沿海地区温差比内陆小,是由于水的比热容比干泥土的小B.冰熔化过程中保持0℃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热机产生的噪声会污染环境D.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2 . 下列过程中,不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是A.用砂轮磨刀,有火星迸出B.反复锤打铁片C.用柴火把壶中的水烧开D.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3 . 今年11月份汽油价格平均每吨下调了300元,若一箱汽油用掉一半,关于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它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C.它的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D.它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4 . 小明同学在期中复习时,自主进行了知识的梳理,在他的笔记本中有部分是这样整理的:①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必须用镊子夹取砝码,用手移动游码;②物质的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大小无关;③1千克的铁比1千克的木头重;④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循环流动进行冷却是因为水的密度较大;⑤谱线“红移”说明星系在离我们而去;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请你来帮他检查一下,以上的结论中归纳有错误的是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②③⑤⑥D.①③⑤⑥5 . 下列对物体的内能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A.物体有机械能可能没有内能B.物体有内能可能没有机械能C.内能是物质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的总和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6 . (2017·玉林一模)一台单缸四冲程柴油机飞轮的转速是3 600 r/min,则柴油机每秒钟A.完成60个循环,120个冲程B.做功30次,活塞往复60次C.完成60个循环,60个冲程D.做功1 200次,活塞往复1 200次7 . 关于热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油机的效率比柴油机的效率高B.在四冲程柴油机的吸气冲程中,燃料进气缸C.在柴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柴油和空气混合物的内能D.柴油机的燃料点火方式是压燃式8 . 热传递的实质是()A.质量大的物体把内能传递给质量小的物体B.内能多的物体把内能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C.高温物体把内能传递给低温物体D.热量多的物体把内能传递给热量少的物体9 . 某一晴朗无风的早晨,一架喷气式飞机正在“作画”,使天空出现奇异“云彩”,如图所示.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痕迹,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液化C.蒸发D.凝固10 . 图中的四幅图选自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弓定力”中弓的重力与秤砣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赶稻及菽"中牛拉犁的力大于犁拉牛的力C.“透火焙干”中把湿纸贴在热墙上可加快纸中水分升华D.“炒蒸油料”中在同一灶台上同时炒和蒸可提高能源利用率11 . 下列关于内能和热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质量0℃的冰块比0℃的水内能小B.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C.热传递时热量从内能大的传向内能小的物体D.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12 . 下面是某同学“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错误的是A.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B.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低的物体向温度高的物体传递C.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D.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总质量没有关系二、填空题13 . 一壶水在炉火上加热,水温升高,其内能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这是通过______方式改变其内能的.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0℃,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焦.[c水=4.2×103焦/(千克•℃)]14 . 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四个冲程组成,如图所示是表示汽油机的_____冲程,汽车汽油机工作过程中,水箱中的水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_____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测试卷(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测试卷(有答案)

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五月,牡丹园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B.两手摩擦,手会发热,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D.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中,温度一定不变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B.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温度升高了D.温度相同的1 kg水和1 g冰,内能相同3.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吸收热量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4.以下说法中,不是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的是( )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B.常见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C.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D.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5.如图(a)所示,把凉牛奶放在热水里加热,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是牛奶温度变化图线B .水和牛奶最后的温度相同C .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大D .牛奶温度变化比水慢6.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给质量均为2 kg 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 min 吸收的热量为( ) A .0.84×105J B .1.2×105J C .2.52×105JD .都不是,不能计算7.有三块金属块,它们的质量相同,比热容之比c 甲∶c 乙∶c 丙=3∶4∶5,让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A .3∶4∶5 B .5∶4∶3 C .15∶14∶13D .20∶15∶128.由Q =cm (t -t 0)得c =Qm t -t 0,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小一半B .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C .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都无关D .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比热容增大一倍9.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1 kg 水温度从50 ℃降低到20 ℃,放出的热量是( ) A .4.2×103J B .8.4×104J C .1.26×105JD .2.1×105J 10.如图所示,用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分别同时加热A 、B 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质量、初温都相同.实验过程中两种液体均未沸腾,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加热时间/s 0 60 120 …A液体温度20 30 40 …/℃B液体温度20 25 30 …/℃A.同样加热B 液体大C.升高相同的温度,A液体吸收的热量比B液体多D.同样加热120 s,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1.“热”在物理中有“温度”“内能”和“热量”的意义,请指出下列“热”字的含义.(1)摩擦生热的“热”是指____.(2)今天天气真热的“热”是指__ __.(3)晶体熔化要吸热的“热”是指__ __.12.在一杯水中滴入红墨水,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整杯水变红,此现象说明分子在__ __.将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后,即使在铅块下面挂了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如图所示),这说明分子间存在__ _ _(选填“引力”或“斥力”).13.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__ 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液体的比热容.如果乙液体是水,那么质量为500 g,初温为20 ℃的乙液体吸收1.89×105J的热量,乙液体的温度升高了__ __ ℃.(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14.如图所示,迅速下压活塞,筒内浸有乙醚的棉花被压燃,下压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__ __能.15.如图所示是四个热学实验.请在下面的空格处用字母表示相关实验:(1)说明外界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大的是__ __;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__ _.(2)说明分子之间有作用力的是__ __;说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__ _ _.16.如图所示,甲气球装入少量水后,将甲、乙两个气球吹成一样大小,用细绳把它们挂在横杆上,烛焰靠近气球的底部加热,发现乙气球“啪”的一声破了,而甲气球加热很长时间,仍安然无恙.(1)在加热过程中,由于“烧不破”的甲气球装有水,水的比热容较__ __,且水蒸发过程需要__ __热,所以甲气球的温度升高得慢.(2)在加热过程中,乙气球内气体内能增大,是利用__ _的方式改变气体的内能.三、实验与探究题(17题12分,18题10分,共22分)17.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物质质量/g升高10 ℃所需要的时间/s升高20 ℃所需要的时间/s升高30 ℃所需要的时间/s沙子30 64 89 124 水30 96 163 220(1)在此实验中采用了转换法的思想,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__ __,请再列举一个类似思想的实验:.(请仿造上面的句式填)(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_ __(选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__ __ (选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温度更高,所以白天在海边会吹__ __(选填“海风”或“陆风”).(4)有一次小明在白天进入森林游玩时迷了路,经过思考,他__ __(选填“顺风”或“逆风”) 走了下去,终于走出了森林.18.小明在学习“物质的比热容”时,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测得它们升高的温度如下表所示,并在图乙中作出沙子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加热时间/min0.5 1.0 1.5 2.0 2.5升高的温度/℃水 2.0 4.0 6.0 8.0 10.0沙子4.3 7.915.218.421.5(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温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2)实验中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可以认为相同时间内水和沙子__ __相同.(3)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乙中作出表示水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线.(4)沙子在1.0 min~1.5 min内升高的温度有明显异常,其主要原因是__ __.(5)小明再用50 g水和100 g水做实验,以吸收的热量Q为纵坐标,升高的温度Δt为横坐标,分别画出50 g水和100 g水的Q­Δt图象.它们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Q=kΔt.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两条直线的k值与对应水的__ __之比相等.四、简答题(9分)19.小红发现供暖的“暖气”是用水作为介质,把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取暖的.(1)“暖气”是通过什么途径改变了室内气体内能的?__ 。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 内能 单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 内能 单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练习题一、单选题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不变B.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2.如图是小明冲咖啡的情景,小明发现冲出的咖啡温度越高且浓度越浓,人闻到的香味就越浓;反之冲出的咖啡温度越低越淡,人闻到的香味就越淡,如果放置一段时间后的咖啡用汤勺搅拌搅拌,人闻到的咖啡香味会比搅拌前浓一些。

以下关于上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上面的现象可知咖啡越浓,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B.咖啡逐渐变凉的过程是咖啡的内能逐渐减小的过程C.搅拌后闻到的香味浓一些,是搅拌使咖啡的内能增加的缘故D.随着咖啡的温度逐渐降低,咖啡的比热容将逐渐变小3.小敏同学用一恒定热源对某一“神秘物质”持续加热10min,并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结合图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若AB段为液态,则BC段表示沸腾过程,且沸点为78℃B.若AB段为固态,则该物质是晶体,且熔点为78℃C.物质在AB段吸收的热量与BC段吸收的热量相同D.物质在B、C两点的温度和内能都相同4.深秋寒流南下时,为了保护水稻夜间不受冻,傍晚时往秧田里多灌些水,这样夜间稻田的温度不致于降低太多,水稻不会冻坏,这是利用了水的()A.热值大B.热量多C.密度大D.比热容大第1页共15页第 2 页 共 15 页5.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B .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C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 .在热传递中,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B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D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7.在沿海地区,白天的风通常从海上吹来,而晚上的风从陆地吹去,这叫海陆风。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 内能》单元练习题-含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 内能》单元练习题-含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练习题-含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春天,柳絮飞舞B.夏天,茉莉飘香C.秋天,黄沙扑面D.冬天,雪花飘飘2.油炸食物比水煮熟的更快,这是因为烧开的油比烧开的水()A.沸点更高B.内能更大C.热量更多D.比热容更大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4.小明家聚餐时想打开一瓶红酒,但家中没有起瓶器。

爸爸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对瓶口附近加热,瓶塞飞出的同时瓶口附近有“白气”出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气”的运动是分子运动B.“白气”是升华形成的C.瓶塞飞出后瓶内空气内能增大D.瓶塞飞出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5.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两瓶口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后,最终发现两瓶内气体颜色基本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此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该现象是扩散现象,当颜色变均匀后,扩散就不再进行了D.此现象可以解释“金秋十月,丹桂飘香”6.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管口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B.水蒸气推出橡胶塞导致水蒸气内能增加C.水被加热的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过程中,橡胶塞的机械能是由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来的7.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地运动且间距发生改变B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将注射器中10mL气体压缩至5mL加压时气体分子体积变小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A.A B.B C.C D.D8.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加热,每隔2min记录一次数据,如下表所示,则该液体的比热容为(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加热时间/min012水的温度/℃101418液体的温度/℃101826A.1.2×103 J/(kg·℃)B.2.0×103 J/(kg·℃)C.2.1×103 J/(kg·℃)D.0.8×103 J/(kg·℃)9.如图,把甲、乙两个固体放在绝热容器中(即容器内部不与容器外部发生热传递),甲、乙接触时,甲固体自发地传递热量给乙固体,则()A.0℃的固态乙没有内能B.刚接触时,甲的内能一定比乙的内能大C.刚接触时,甲的温度一定比乙的温度高D.扩散现象中,分子只能从甲运动到乙二、填空题10.生活中的“热”含义非常丰富,物理学中,“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高;“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的“热”是指增加;“烧红的碳放热”的“热”是指。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比热容》练习题 (6)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比热容》练习题 (6)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比热容》练习题学校: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在夏日阳光的照射下,用手摸石凳和木椅,感到石凳比木椅热。

对于这种现象的原因,张扬同学提出了以下几种假设,你认为合理的是:()A.石头比木头的温度高; B.石头比木头的比热容小;C.石头比木头的密度大; D.石头比木头的比热容大。

2.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

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A.a ; B.b ; C.c ; D.d.3.质量均为1kg的铝块、铅块、水银和水(C水>C铝>C水银>C铅),将铝块和水银的温度从10℃加热到20℃,铅块和水的温度从40℃加热到50℃,则吸热最多的是()A.铝B.铅C.水D.水银4.已知铜的比热大于铝的比热,如果两者的质量和初温均相同,它们从外界吸收相同的热量后,两者的末温度()A.相同B.t铝>t铜C.t铝<t铜D.无法确定5.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B.密度大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C.温度高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D.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6.下列各种情况中,物质的比热容会变化的是()。

A.一杯水倒掉一半B.水凝固成冰C.0℃的水变成4℃的水D.将铁块锉成铁球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在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水的温度有关B.水在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仅与水的质量有关C.水在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仅与水的温度有关D.水在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温度降低的度数有关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一定多B.比热容大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大C.物体的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D.以上说法都不对9.我国自行研制的30万千瓦双水内冷气轮发电机组,采用循环水来冷却机体是()A.水是热的不良导体B.水的比热容较大C.水的热膨胀比气体小D.水的对流传热较快10.现有塑料尺、橡皮、条形磁铁、盐水、干木棒、铅笔芯等六种物质,表中是按物质的哪种属性进行分类的............................................................................................................. ()第一类第二类塑料尺、橡皮、干木棒条形磁铁、盐水、铅笔芯A.物质状态B.磁性C.导电性D.比热容11.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章节练习题-附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章节练习题-附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章节练习题-附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洒水车将水喷洒在地面上B.樟脑球放在衣柜中,过几天,衣柜中充满樟脑气味C.一滴红墨水滴在清水中,过一会儿杯中水呈红色D.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上,地面变成黑色2.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减小的是()A.来回弯折的铁丝温度会升高B.冬季用热水袋取暖C.冬天手接触冰块会觉得很冷D.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3.小小粽叶香,浓浓端午情。

剥粽子时有一些糯米粘到粽叶上,这是因为()A.分子间存在间隙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不停地运动4.如图所示是某校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实践活动的场景。

初春时昼夜温差大,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冻伤,可采取的做法是()A.早晨多灌水,傍晚多排水B.早晨多排水,傍晚多灌水C.早晨和傍晚都要多灌水D.早晨和傍晚都不要灌水5.把一食品放入电冰箱,它的温度降低到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品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B.食品含有的热量不断减少C.0℃的食品内能为零D.改变食品内能的方式是做功6.如图所示,上、下两个广口瓶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去玻璃后()A.二氧化氮向上方扩散,空气不会向下方扩散B.空气向下方扩散,二氧化氮不会向上方扩散C.当两种气体分布均匀后,分子就不会向上或向下运动了D.当两种气体分布均匀后,分子仍会向上或向下不断运动7.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也没有机械能B.冰熔化时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它的内能增加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8.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使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分别对水和食用油加热,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花卉节”已经成为扬州的一张城市名片,走近花园就闻到扑鼻的花香,这是因为()A.分子之间存在引力B.分子之间存在斥力C.分子之间没有空隙D.分子不同的做无规则运动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温度一定会下降B.物体的温度越高,它所含热量就越多C.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D.﹣5℃物体一定比5℃的物体的内能少3.某同学在劳技课上,用切割机把一个铜块切成了两半,则其中的一半铜块()A.质量、密度、比热容均减小一半B.质量减小一半,密度、比热容均不变C.质量、密度减小一半,比热容不变D.密度不变,质量、比热容减小一半4.如图所示,钉锤下落敲击铁钉,铁钉向下运动陷入木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钉锤下落时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B.钉锤敲击钉子的速度越大,锤头的惯性越大C.铁钉能向下运动陷入木板,是因为铁钉没有惯性D.多次敲击后钉子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了它的内能5.下列关于比热容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C),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1°C,吸收的热量是4.2×103JB.水的比热与冰的比热不同,说明比热与物质的状态有关C.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D.物体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6.如图所示,在厚玻璃筒内放一小团浸有少量乙醚的棉花,快速压下活塞,观察到棉花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说明只有做功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B.该实验说明热传递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该实验也能说明构成空气的微粒之间有间隙D.活塞对棉花做功,使棉花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而燃烧7.如图所示,礼花筒利用筒内的高压空气膨胀,将彩带喷向空中,产生喜庆效果,高压空气膨胀过程中A.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分子热运动加剧C.对外做功内能减少D.筒内气体温度升高8.下文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治铁》中的一段话:……先铸铁成砧,以为受锤之地。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测试题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测试题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用锯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B. 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C. 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D. 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解析:选项A:用锯锯木头,是通过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锯条温度升高,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A正确。

选项B: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是因为热传递,冰块从饮料中吸收热量,B错误。

选项C:用热水袋暖手是通过热传递使手感到温暖,C错误。

选项D: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太阳的热量传递给路面,D错误。

2.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B. 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C. 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D. 物体的比热容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温度的变化、质量等因素均无关。

D正确,A、B、C错误。

3. 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之比是2:5,比热容之比是3:2,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吸收的热量之比是()A. 3:5B. 5:3C. 4:15D. 15:4解析:根据热量计算公式公式,已知公式,公式,公式。

则公式,A正确。

4. 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做法中不是利用这一特性的是()A. 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地上洒水感到凉爽B. 用水做内燃机的冷却液C. 在城市里修建人工湖,除了美化环境外,还能调节周围的气温D. 供暖系统使用热水循环供暖解析:选项A: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地上洒水感到凉爽,是因为水蒸发吸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A符合题意。

选项B:用水做内燃机的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升高相同温度能吸收较多热量,B不符合题意。

选项C:修建人工湖调节周围气温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温度变化小,C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分子热运动》练习题 (39)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分子热运动》练习题 (39)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分子热运动》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如图4所示,氢原子结构的各种模型图,其中正确的是()2.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固体、液体、气体B.气体、液体、固体C.固体、气体、液体D.液体、固体、气体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的是()。

A.铁棒折断后不能自然对接在一起B.固体很难被压缩C.气体容易被压缩D.磁铁与磁铁之间有时相互排斥4.把装满空气的瓶子倒扣在装满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瓶口间先用玻璃隔开。

当抽掉它们之间的玻璃片后,可以看到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颜色渐渐变淡,最后两瓶中气体的颜色变得完全相同。

这是因为()。

A.二氧化氮比空气密度大B.两种气体之间形成了对流C.气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二氧化氮分子很小5.下列社会实践中的实例,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洒水的地面会变干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C.扫地时,尘土飞扬D.房间里放了一篮子苹果,满屋飘香6.对图5所示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甲图:因为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所以再铜片上留下了较深的划痕B.乙图:因为分子不停地运动,所以墨水在温度不同的水中扩散的快慢不同C.丙图:由于具备了燃烧的三个条件,因此白磷能在水下燃烧D.丁图:由于流体压强的大小与流速有关,因此人应站再安全线外7.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打开香水瓶盖后,满屋充满香水味B.在阳光下扫地时,能看到尘土飞扬C.把糖放入水中后,不久整杯水都变甜了D.衣箱里的樟脑块不断变小,箱内充满樟脑味8.夏天,长时间使用空调会使室内的空气变得十分干燥。

因此人们常在室内放上一盆清水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这种方法可以说明()A.水分子由原子构成B.水分子的体积变大C.水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D.水分子在不断运动9.春天到来,学校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流行病传染,对以下两种防护措施物理解释正确的是()A.用消毒液擦试教室门窗后,可以闻到气味,这是升华现象B.用消毒液擦试教室门窗后,可以闻到气味,这是凝华现象C.用醋熏教室时,对醋加热使醋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D.用醋熏教室时,对醋加热使醋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减缓10.从分子运动的观点看,物体受热膨胀的原因是:()A.物体内各个分子体积变大;B.分子无规则振动加快,振动范围增大;C.物体各分子间挤进了空气;D.分子间斥力增大,分子间距离变大.11.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 比热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 比热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比热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有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之比是2:1,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之比是3:1,那么,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是()A.2:1B.1:2C.3:2D.2:32.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图中能说明其特点的是()A.B.C.D.3.请你想象一下,假如“水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则可能会出现()A.同体积的水质量会减半B.沿海地区的夏季比内陆地区更凉爽C.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会变大D.水的沸点会升高超过100摄氏度4.如图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时,同学们使用的器材有: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初温和质量都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由它的物质种类决定的B.食用油吸热升温快,说明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强C.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升温慢说明水的吸热能力强D.将食用油和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5.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是()A.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B.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C.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高,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6.对于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根据c=Q得知()mΔtA.比热跟热量成正比B.比热跟质量成反比C.比热跟温度变化成反比D.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7.夏天,人们喜欢到海边度假。

白天,海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夜间却不会很凉而沙漠的夏天昼夜温差可达50∘C。

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太阳照射沙漠地区的时间较长B.海边有风而沙漠地区可能没有C.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D.太阳直射沙漠地区,斜射海边8.铜的比热容是铅比热容的3倍,现有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铅块,若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2,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A.2:3B.3:2C.6:1D.1:69.已知初温都是18∘C的水和煤油的质量之比是5:4,比热容之比是2:1,若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了20∘C,则煤油的温度能升高到()A.68∘C B.50∘C C.40∘C D.23∘C10.甲、乙两个相同的杯子中盛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另有A、B两个金属球,其质量和初温也都相同,且都比水的温度高。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之分子热运动 习题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之分子热运动 习题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 13.1 分子热运动习题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气体体积时,分子间只存在引力B.减小气体体积时,分子间只存在斥力C.拉伸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变大,势能减小D.压缩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变小,势能增大2.烟花三月,瘦西湖的万花园,花香袭人,这是因为()A.分子是运动的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3.通过可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物理规律,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探究方法.小明观察到以下的现象,并进行了初步推测,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A.现象:用手很难将固体压缩,推测:固体分子之间没有间隙B.现象: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推测:分子间有引力C.现象: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分子间存在空隙D.现象:红墨水滴入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红,推测: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作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A.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B.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C.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D.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5.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下列事例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墙壁内部会变黑B.扫地时,太阳光下能看到大量灰尘在空中飞舞C.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D.放在炉火上加热的冷水过一段时间烧开了6.放射性现象揭示了()A.原子有内部结构,可以再分B.原子核有内部结构,可以再分C.原子核有质子和中子组成D.原子核内存在电子二、填空题7.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甲是________态,乙是________态,丙是________态.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说明________________,但两块光滑干燥的玻璃紧贴在一起不能结合成一整块,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科学家开发出制作单层硅分子薄膜技术,如图所示:在硅板表面覆盖陶瓷薄层,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硅板中的硅分子居然能穿透陶瓷薄层从而形成单层硅分子薄膜.加热使得硅分子穿透陶瓷薄膜,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子是极小的微粒,其直径数量级一般为________,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将糖加入水中,整杯水变甜,说明________________,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________,直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与固体相比,空气很容易被压缩,这表明组成气体的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分子间作用力要______(大/小),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比固体分子间距离要______(大/小).通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间的作用越______(大/小).10.水是由大量的分子构成的.如图所示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相互接近后,能自动结合为一滴较大的水滴,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11.“破镜不能重圆”是因将玻璃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________,分子间没有________.12.一切物质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分子很小,其直径尺寸的数量级约为________ m.把10 cm3的水和10 cm3酒清混合后发现它们的总体积小20 cm3,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13.证明液体、气体分子做杂乱无章运动的最著名的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布朗运动.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浊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都改变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受力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情况.(1)布朗运动________分子运动.A.是 B.不是(2)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________分子的运动.A.水 B.花粉 C.空气(3)请设计出使布朗运动加快的一种方法.________.三、实验题14.在研究分子模型时,把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发现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两液体的体积之和.为了确定减小的体积和酒精含量的关系,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A.把一端封口的细玻璃管固定在米尺上,封口端和零刻度线对齐;B.在玻璃管中注入一定体积的水,读出水面的刻度L1;C.然后快速注入酒精到 100 cm刻度线;D.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读出液面的刻度L.(1)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减小,这一现象直接表明()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间有空隙 D.分子是运动的(2)学习小组进行了多次实验,测出水柱的长度L1和混合后液柱的总长度L,并计算出混合后酒精质量的含量β和液柱减小的长度△L.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①根据试题中信息,计算第3次实验后酒精质量的含量为____________%;(酒精密度 0.8 g/cm3)②根据有关数据,请在右图坐标系中描点作出ΔL-β的关系图线.由图线可知,在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相同的前提下,混合后的体积减小量(ΔL)随着酒精质量含量(β)的增大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简答题15.取同样的两张纸,将一张如图甲所示那样撕开,另一张如图乙所示那样用力向两边拉,直至拉断.感受一下两次用力的大小,你有什么体会?你认为原因是什么?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根据分子动理论,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增大或减小气体体积,也就是改变分子间距离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发生变化,但力一直存在.此A、B两选项错误;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所以存在分子势能.当拉伸或压缩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发生变化,势能相应变化.并且无论是拉伸还是压缩固体,势能都是增大的.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2.【答案】A【解析】烟花三月,气温升高,分子运动加快.人们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花香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使人闻到了香味,说明了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3.【答案】A【解析】微观粒子无法直接用肉眼或普通显微镜直接观察到,只能通过分子对外表现的宏观现象来感知微观规律,再利用此物理规律解释实际中的现象.本题中涉及的几个现象及推测中,A选项中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并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没有间隙.在解释固体扩散时,固体分子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同时也可以说明分子间有空隙,因为分子间没有间隙,分子就无法彼此进入对方.所以由固体很难被压缩,推测固体分子之间没有间隙,无法解释扩散现象,所以推测不合理.4.【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图甲中,虽然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是它也会运动到上面的瓶子内,这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最有说服力;图乙中,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在上方,抽去玻璃板后,由于重力的作用,二氧化氮气体会向下运动,所以不能完全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最不合理;图丙中,瓶子水平放置,抽开隔板,气体可以自由运动,互相进入对方,能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但与甲相比,仍不够典型.综上所述,最合理的是甲图,最不合理的是乙图.5.【答案】A【解析】A项,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墙壁内部会变黑,这是扩散现象造成的,故A正确;B项,扫地时,太阳光下能看到大量灰尘在空中飞舞,这是固体颗粒的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故B错误;C项,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这是对流现象,不是扩散现象,故C错误;D项,放在炉火上加热的冷水过一段时间烧开了,这是沸腾现象,不是扩散现象,故D错误.6.【答案】B【解析】放射性元素放射后质量数减小,说明原子核有内部结构,原子核还可再分.7.【答案】液态固态气态分子间有引力分子间距离太大,几乎没有分子作用力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间有空隙【解析】甲图中分子间的距离略大,约束力很小,分子的位置不固定,和液态分子的特点相似;乙图中分子间的距离很小,约束力很大,分子的位置固定,和固态分子的特点相似;丙图中分子间的距离很大,约束力几乎没有,分子的位置极度散乱,和气态分子特点相似.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但两块光滑干燥的玻璃紧贴在一起不能结合成一整块,是因为分子间距离太大,几乎没有分子作用力.加热使得硅分子穿透陶瓷薄膜,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间有空隙.8.【答案】10-10m引力斥力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变小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间隙【解析】(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它直径数量级一般为10-10m,它无法直接被人类的肉眼或光学显微镜观察到,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等工具才可以观察;(2)两滴水银能够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的缘故;物体的体积不能无限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把糖加入到水中后,糖分子就会在水中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水和酒精混合合总体积变小,是因为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间隙的缘故.9.【答案】小大小【解析】与固体相比,空气很容易被压缩,这表明组成气体的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分子间作用力要小,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比固体分子间距离要大,通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间的作用越小.10.【答案】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解析】两滴露珠之所以会合成一滴,是因为当分子相互靠近时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吸力,将两滴露珠合成了一滴.11.【答案】远大于分子间平衡距离、作用力【解析】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玻璃的硬度大,不像铅硬度小,玻璃放在一起不容易发生形变,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超出了分子力的作用范围.12.【答案】分子10-10间隙【解析】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分子十分微小,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分子间存在间隙.所以把10 cm3的水和10 cm3酒清混合后发现它们的总体积小20 cm3.13.【答案】(1)B(2)A(3)对液体加热【解析】(1)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魔似的不停地运动,所以说布朗运动是花粉小颗粒的运动;(2)布朗运动的实质是反映了水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故选A;(3)水的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所以可以对液体加热.14.【答案】(1)C(2)① 50% ②如下图所示先增大后减小【解析】(1)水和酒精混合后,由于进入彼此的空隙中而使总体积减小;故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选项C正确.(2)①横截面积为S,则第三次实验时水的体积为44.0 S,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水=1.0×44.0 S=44.0 S酒精的体积为96.4 S+3.6 S-44.0 S=56.0 S,酒精的质量为:m酒精=ρ酒精V酒精=0.8×56.0 S=44.8 S酒精质量的含量为==≈50%②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作图如下:由图像可以看出,在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相同的前提下,混合后的体积减小量(ΔL)随着酒精质量含量(β)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15.【答案】按图甲所示撕开纸张时用力较图乙所示拉断纸张的小;因为撕开图甲纸张时,作用的分子个数少,分子间的总引力小,克服其引力所需的力就小;撕开图乙纸张时,作用的分子个数较多,克服其引力所需的力较大,所以图乙方式撕开纸张比图甲方式的困难.【解析】按图甲所示撕开纸张时用力较图乙所示拉断纸张的小;因为撕开图甲纸张时,作用的分子个数少,分子间的总引力小,克服其引力所需的力就小;撕开图乙纸张时,作用的分子个数较多,克服其引力所需的力较大,所以图乙方式撕开纸张比图甲方式的困难.。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章节测试卷(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章节测试卷(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章节测试卷(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考试范围:第十三章;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24分)1.(本题2分)如图所示,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将两个水球逐渐靠近,发现两个水球吸在了一起“吸”的原因与下列现象中相同的是()A.在清扫家里卫生时,用吸尘器吸灰尘B.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挤压后能“吸”在一起C.炎热的天气里,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D.马德堡半球实验时,两个半球“吸”在一起2.(本题2分)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能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转移B.物体在炉子上加热,温度一定升高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3.(本题2分)在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来解释的是()A.炎热的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B.用水做内燃机的冷却液C.冬天用循环热水的暖气取暖D.沿海地区气温冬暖夏凉4.(本题2分)苏颂公园是同安首座以历史名人命名的公园,如图所示,是一座集文化、观赏、休闲于一体的高品位文化公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漫步公园,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B.阳光下池水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C.阳光下池水比岸上石头凉,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D.傍晚时气温降低,公园内的石头含有的热量增多5.(本题2分)下列实例中,属于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夏天,烈日下的人会感觉很热B.冬天,人们双手摩擦取暖C.在食堂,用高温的水蒸气蒸饭D.在野外,人们用篝火取暖6.(本题2分)两只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用玻璃板隔开后按图示放量,抽去玻璃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测试试题(含答案)第十三章《内能》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小阳对正在抽烟的爸爸说:“吸烟不但危害您的健康,我和妈妈也在被动吸烟”。

这句话的科学依据是()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间有作用力 C.分子间有空隙 D.分子很小2.下面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其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王锦把透明胶带紧压在错字上,揭起时,就把表层的纸和错字一起粘了起来。

B.陈发考试时为了提神,涂了清凉油,许多同学都闻到了气味。

C.当有人用修正液覆盖错字时,就能闻到刺鼻的气味。

D.煮茶叶蛋时,蛋壳会变成茶色。

3.一箱汽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汽油()A.比热容和热值均减半B.比热容和热值都不变C.比热容减半,热值不变D.比热容不变,热值减半4.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在阳光照射下,龙潭公园里石凳温度升高B.发烧时用冷毛巾给头部降温C.把蔬菜放人冰箱内,蔬菜温度降低D.寒冬两手相互摩擦,手掌温度升高5.下面几个例子中,属于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用铁锤打铁块,锤头和铁块都发热B.冬天站在太阳光下感到暖烘烘的C.放爆竹时,爆竹腾空而起D.把一杯50°C的热水倒入一杯0°C的冷水里,冷水变热6.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宇宙是有起源的、有中心的C.面包被捏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花香四溢说明分子是运动的7.关于物体的内能,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B.温度相同的物体所含热量也相等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D.一块0℃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增加8.下列现象中,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正确的是()1/ 7A.压缩弹簧需要用力,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固体、液体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用粉碎机可以把岩石打成粉末,说明岩石分子很小D.萝卜放在泡菜坛里会变咸,这个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9.小明闻到烟味对爸爸说:“你一吸烟,我和妈妈都被动吸烟。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 习题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 习题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习题练习(附答案)一、单选题1.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对小企鹅的对话,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中正确的是()A.企鹅只具有化学能,不具有内能B.冰山温度低,企鹅体温高,企鹅的内能较大C.一般情况下,企鹅行动迟缓,有利于维持体能,说明内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D.无论温度高低,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2.下列粒子最小的是()A.分子B.电子 C.花粉D.飞尘3.如图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内装有一半的酒精,再沿管壁慢慢地注入带颜色的水,这时可以清楚地看见水和酒精的分界面,然后堵住管口,上下颠倒几次,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看见混合液体体积减小了,这说明()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间有引力D.分子间存在斥力4.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一定升高B.热量总是从内能高的物体传递给内能低的物体C.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D.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5.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D.加热水和加热液体的烧杯相同6.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当热传递停止时()A.两个物体内能相等B.两个物体温度相等C.两个物体热量相等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7.如果把分子看成是球形的话,那么一般分子直径大约是()A.几个埃B.几个微米 C.几个毫米D.几个厘米8.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对质量为m1、比热容为c1的物质A和质量为m2、比热容为c2的物质B 均匀加热,物质A、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推断出正确的结论是()A.若c1>c2;则m1>m2B.若m1=m2;则c1<c2C.若c1=c2;则m1<m2D.若m1<m2;则c1>c29.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在温度升高Δt时,所吸收的热量如图所示,它们之间的比热容关系应满足()A.C甲>C乙>C丙B.C甲<C乙<C丙C.C乙>C甲>C丙D.C丙>C甲>C乙10.如图所示,图(a)是一个中间系有棉线的铁丝圈,浸过肥皂水后的情形;图(b)是用手指碰破棉线右侧的肥皂膜后的情形;这个实验说明了()A.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B.分子间存在着斥力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D.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无规则的运动二、多选题11.(多选题)在大口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并滴入几滴酒精,塞进塞子后,用气筒往瓶内打气,当塞子跳出时,看到瓶口有白雾出现.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往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B.往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变小C.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D.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温度升高三、填空题12.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__有关,一杯水温度由20 ℃加热到60 ℃内能________,由60 ℃降低到30 ℃内能________.13.在改变内能的实验中(1)甲图是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________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________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乙图是通过________方式把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2)丙图所示,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里打气,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看到瓶中出现了________.原因是:在这个过程中,瓶内空气对塞子________,空气内能________,温度________,瓶内水蒸汽遇冷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的.以上两个实验都说明了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4.“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民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_______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__.这是物理学的一种________现象.15.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以得到物质表面原子排列的图象,从而可以研究物质的构成规律.下面的照片是一些材料表面的STM图象,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看到这些材料都是由原子在空间排列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则构成这些材料的原子的物质表面排列的共同特点是:(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16.甲、乙两种金属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1,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甲物体的温度升高了10 ℃,则乙物体的温度升高了________ ℃.使1.5 kg温度为10 ℃水吸收了热量6.3×105J,水温将升高________ ℃.(1标准大气压)17.亚飞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住她家,这激发了她探究城乡温差原因的兴趣.她利用双休日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在中午同一时刻测量了各个测试点的气温,并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温度”坐标图.(1)从图中你发现________的温度最高,这种现象我们称为“城市热岛效应”.(2)亚飞想起陆游的一句诗“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得那个时代人们已经察觉到城市暖于郊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一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废气,释放出许多________;二是建筑物、马路中的沙石、水泥的________小,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明显;三是城市的水面小,水吸热________(多/少);四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对流.(3)如何减少城市环境的热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18.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一是________,实质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实质是________.19.海边的昼夜温差比沙漠地带要小得多,这主要是因为水的________比较大的缘故,相同质量的海水与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后,________的温度升高的少.20.如图所示,在金属桶中滴入数滴汽油(或酒精),形成汽油蒸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利用电火花点火后,可以看到橡皮塞从容器口被推出去,这是因为炽热的气体对橡皮塞做功,气体内能__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四、计算题21.质量是0.5 kg的铝壶内装2.5 kg的水,其温度为20 ℃,如果共吸收5.47×105J的热量,则水温将升高到多少摄氏度?(c铝=0.88×103J/(kg·℃))五、阅读理解2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布朗运动1826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悬浮的花粉.发现这些花粉颗粒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运动后来被称为布朗运动.颗粒越小,这种运动越显著.不只是花粉,对液体中其他各种不同的悬浮微粒都可以观察到布朗运动.例如取一滴稀释了的墨汁放在1 000倍左右的普通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就可以看到布朗运动.图甲给出了每隔0.5 min所记录下来的3个布朗颗粒的位置.然后用直线依次连接这些位置,就得到布朗运动的轨迹示意图.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体积很小,来自各个方向的水分子与小颗粒发生碰撞.当撞击不平衡时,小颗粒就会沿着冲力大的方向运动;在另一瞬间,若来自另一个方向的撞击作用较强,小颗粒又会向另一方向运动.这样不断地撞击,使得小颗粒发生了无规则运动.图乙描绘了一个小颗粒受到它周围液体分子撞击时的情景.可以想像,颗粒较小时,某一瞬间与它撞击的分子数就较少,撞击的不平衡性就较大,无规则运动就越显著;而颗粒较大时,不但颗粒自身的惯性大,而且在任一瞬间撞击它的分子数很多,它在各个方向受到的撞击基本上相互平衡,因此颗粒能保持原有的状态.可见,布朗运动本身并不是分子的运动,而是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但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虽然布朗运动并非是分子的直接运动,但它却证实了我们不能直接看到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存在.(1)图甲中描绘的运动轨迹不可能是()A.花粉的 B.墨汁的C.分子的 D.固体小颗粒的(2)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冬天还是夏天.我们总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布朗运动.这表明分子是在____________做无规则运动.(3)如何使布朗运动加快?(至少写出两种方法)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A项,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所以A选项说法错误;B项,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温度高低和质量有关,冰山的质量远大于企鹅的质量,所含分子数量多,内能应大于企鹅的内能,故B错误;C项,企鹅行动迟缓,可减少消耗生物质能,可维持维持体能,但企鹅的运动属于宏观的机械运动与内能的大小无关,故C错误;D项,根据分子动理论可以得到: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D 正确.2.【答案】B【解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所以电子是非常小的.花粉和飞尘都属于固体小颗粒,是由大量的微观粒子组成,所以最小的粒子是电子.3.【答案】B【解析】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4.【答案】D【解析】A项,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B项,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故B错误;C项,一切物体皆有内能,温度为0 ℃的物体有内能,故C错误;D项,内能的多少取决于物体的状态、质量和温度,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故D正确.5.【答案】B【解析】物质的比热容不能直接测量,探究过程中是通过比较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或升高温度的多少来判断比热容的大小.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仅跟物体的质量和种类有关,还跟物体升高的温度有关,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应控制液体的质量相等,为防止热量散失的影响要用相同的容器,为了保证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还应使用相同的加热方式.A项,为保证水和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故A正确.B项,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应尽量使酒精灯的火焰大小一样,但不一定要求酒精灯内的酒精相同,故B错误.C项,为了便于比较水与液体升高的温度差,实验时应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液体,故C正确.D项,为防止热量散失对实验的影响,应让盛放水和液体的容器相同,故D正确.6.【答案】B【解析】热传递的结果是两物体的温度相同,两物体温度相等后,热传递停止.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两物体内能不要一定相等;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所以B选项正确.7.【答案】A【解析】如果把分子看成是球形,那么一般分子直径大约是几个埃,(1埃=0.1纳米=10-10米)8.【答案】D【解析】由图象可知:取相同的加热时间,即物质A、B吸收的热量相同时,B的温度变化值大.所以根据Q吸=CmΔt得cm=知:c1m1>c2m2,即:A的比热容和质量的乘积大于B的比热容和质量的乘积.A项,若c1>c2,不能判断得出m1<m2,所以A错;B项,若m1=m2,可以得到c1>c2,所以B错;C项,若c1=c2,可以得到m1>m2,所以C是错;D项,若m1<m2,可以得到c1>c2,所以D正确.9.【答案】A【解析】由图象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甲吸收的热量最多,其次是乙,吸收热量最小的是丙;已知质量相等,根据公式Q=cmΔt可知,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所以甲的比热容最大,其次是乙,最小的是丙.10.【答案】C【解析】用手指轻碰棉线的右边,右边肥皂膜破了后,由于左侧肥皂膜和棉线间分子有力的作用,故将棉线拉向左侧,说明了分子存在相互的引力;故C正确;该实验不能说明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及分子间是否存在空隙和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11.【答案】BD【解析】A、B项,往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使瓶内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A 正确、B错误;C、D项,当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故C正确、D错误.12.【答案】温度增加减少【解析】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一杯水温度由20 ℃升高到60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分子动能增加,所以内能增加;60 ℃降低到30 ℃内能减少.13.【答案】(1)做功内能热传递(2)白雾做功减小降低液化做功【解析】(1)甲图中,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做功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乙图中,能量发生了转移,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把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2)丙图中,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里打气,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看到瓶中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瓶内空气对塞子做功,空气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瓶内水蒸汽遇冷液化而成的.以上两个实验都说明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4.【答案】无规则运动升高扩散【解析】春晴天暖,气温升高,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加快,分子的扩散加快,从而使人可以闻到浓浓的花香.15.【答案】(1)在确定方向上原子有规律地排列(2)在不同方向上原子的排列规律一般不同(3)原子排列具有一定对称性.【解析】从图片上可以看出,不同的原子的排列规律不同,但对于同一种原子来说,排列的方式都可以重复,即有对称性.从左侧图上可以得出晶体分子在一定方向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根据右侧两图的对比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方向上分子分布的规律完全不同.16.【答案】6090【解析】(1)已知,m甲∶m乙=2∶1,c甲∶c乙=3∶1,甲、乙两金属吸收的热量:Q甲∶Q乙=1∶1,由Q吸=cmΔt得,两种金属升高温度之比:====,已知:Δt甲=10 ℃,所以Δt乙=60 ℃;(2)由Q吸=cmΔt得理论上水升高的温度:Δt水===100 ℃由于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所以水只能升高90 ℃.17.【答案】(1)市中心(2)热量比热容少(3)增大绿化面积【解析】(1)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气温最高的是市中心;(2)引起热岛效应的原因有:工厂、交通工具等排放大量的废气,给空气带来大量的热量;城市建筑材料的沙石的比热容容较小,在相同的日照下(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上升较快;城市水少,水蒸发时吸收热量少;建筑物较高,空气难以形成对流.(3)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农田;原因是水多,水的比热容又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使该区域气温较低;因此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可以增大绿化面积、建人工湖等.18.【答案】做功能量的转化热传递能量的转移【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前者实际上是能的转化过程,后者实际上是能的转移过程19.【答案】比热容海水【解析】水的比热容较大,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水的温度变化比沙小.因此,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海水比沙滩的温度低.20.【答案】减少【解析】在金属桶中汽油蒸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用电火花点火后,橡皮塞从容器口被推出去,此时炽热的气体对橡皮塞做功,气体自身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21.【答案】解:m铝=0.5 kg,m水=2.5 kg,∵Q=cmΔt,吸∴Q=Q铝吸+Q水吸=c铝m铝Δt+c水m水Δt,吸∴Δt===50 ℃.∴t=t0+Δt=20 ℃+50 ℃=70 ℃.答:水温将升高到70 ℃.【解析】知道铝壶和水吸收的热量、铝壶和水的质量、比热容,利用吸热公式的变形公式求铝和水温度的升高值.22.【答案】(1)C(2)永不停息地(3)提高水的温度或者使悬浮花粉的颗粒更小些【解析】(1)图象反映了固体小颗粒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A、B、D正确,C错误;故选C. (2)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冬天还是夏天,我们总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布朗运动,这表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导致微粒运动越明显,即布朗运动加快.或者使悬浮花粉的颗粒更小些,某一瞬间与它撞击的分子数就较少,撞击的不平衡性就较大,无规则运动就越显著,即布朗运动加快.。

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 内能-比热容 考试练习题

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 内能-比热容 考试练习题

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比热容考试练习题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质量相同的 A、 B两种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中分析的结果是()A .液体 A的比热容小B .液体 B的比热容小C .两种液体比热容相等D .无法比较知识点:比热容【答案】A【详解】2、摩托车在行驶长时间后,往往因发热而使其动力减小,科学家发现,在摩托车发动机外装上一个水套,利用循环流动的水冷却发动机,可以使发动机的动力持续稳定,这主要是由于 ____________,在循环过程中可以 ______更多的热量。

知识点:比热容【答案】水的比热容大吸收【详解】[1] [2]摩托车长时间行驶,其发动机会发热,选择用水作为冷却剂是因为水的降温效果好,即同等条件下,水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

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式,当质量m和温度变化量一定时,想要吸收更多的热量,则需要使用比热容c更大的物质,所以用水来作为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3、据报道:郑州市重点打造由 6纵 6横 12条河渠、 7大 5小 12座水库,以及 3个湖泊、两大湿地(郑州黄河湿地和中牟雁鸣湖湿地)构成的郑州水系,最终实现“水通水清、健康安全、生态环保、人水和谐”的目标。

整个生态水系建成之后,郑州市的水面面积将由现在的 11.4万平方公里,增加到 2010年的29万平方公里,盛夏时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

若人工湖泊湖水吸收一定热量,水温升高1 ℃。

若这些热量被同等质量的砂石吸收(c 砂石<c 水),则砂石升高的温度将____________ 1℃。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知识点:比热容【答案】大于【详解】相同质量的砂石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根据物质比热容的定义式分析,水比砂石的比热容大,水的温度变化小,砂石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即大于 1 ℃。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A. 吸尘器B. 船闸C. 温度计D. 订书机答案:A。

解析:吸尘器工作时,通过内部电机转动使内部气压降低,外界大气压将灰尘等压入吸尘器内,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订书机是利用杠杆等机械原理工作的。

2. 关于大气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大气也受到重力作用B. 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C. 越往山顶大气压强越大D.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倾斜,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会变大答案:A。

解析: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大气受到重力作用并且具有流动性,A正确;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B错误;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越往山顶大气压强越小,C错误;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倾斜,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不变,因为大气压不变,D错误。

3.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大气压强值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 玻璃管放得不竖直B. 玻璃管混入少量空气C. 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D. 玻璃管粗细不均匀答案:B。

解析:玻璃管放得不竖直、玻璃管粗细不均匀都不影响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也就是不影响测量的大气压数值,A、D错误;玻璃管混入少量空气时,会使玻璃管内上方空气产生一定的压强,这个压强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之和等于外界大气压,所以测得的大气压值比真实值小,B正确;水银槽内水银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C错误。

4. 如图所示,将装满水的瓶子倒放在一个水槽内,因不慎,瓶底被碰破一个小孔,此时瓶内的水将()A. 从小孔喷出B. 要下降,直到与槽内水面相平为止C. 不喷出也不下降D. 无法判定答案:B。

解析:当瓶底被碰破一个小孔时,瓶内水面上方受到大气压强,瓶外水槽水面也受到大气压强,并且瓶内水面还受到水自身的重力作用。

(必考题)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肯定是由于物体吸收了热量B.汽车的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夏天游泳者从水中上岸后会感觉冷是由于他体表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2.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得越快,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也越快B.液体凝固成固体后,分子无规则运动就停止了C.固体被压缩到分子之间无间隙才不能被压缩D.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3.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C.物体的内能等于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D.比热容越大的物体,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越多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的中午时分,海边沙子比海水热,是因为沙子吸热多,海水吸热少B.在寒冷的冬季,地窖里面放桶水能防止冻坏蔬菜,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放热多C.物质的比热容跟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状态无关D.在盛夏的夜晚,微风一般从陆地吹向海洋5.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0℃的水没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所含热量多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6.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7.如图装置,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两试管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种液体,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液体良好接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在计算机上得到的实验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B.同时加热相同时间,甲吸收热量多C.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甲吸收热量多D.乙吸热升温比甲慢8.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A.春天里,柳絮纷飞B.夏天里,白云飘荡C.秋天里,丹桂飘香D.冬天里,雪花飘飘9.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在南极的两只小企鹅之间发生了有趣的对话,其中不正确...的是()A.这里太冷了,冰山肯定没有内能B.再冷,组成冰山的分子在做热运动,所以冰山也有内能C.这里的温度很低,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应该很慢D.对啊,也就是说,温度反映了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10.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正在沸腾的水的温度一定是100CD.从滑梯上滑下,臀部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11.关于以下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去时,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B.图乙:活塞压缩空气,硝化棉燃烧,此过程与热机的做功冲程原理相同C.图丙:燃气烧水是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热量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D.图丁:利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初温均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时间,水的温度变化慢,说明水的比热容比食用油的比热容小12.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一定越多B.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所具有的内能一定相等C.0℃的冰变成 0℃的水,温度不变,没有吸收热量,所以它的内能不变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大小二、填空题13.水烧沸腾时,壶盖不断向上跳动,同时壶嘴有大量白气产生,此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在标准大气压下用天然气把2kg的水从20℃加热至刚沸腾时,水吸收了_____J的热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物理练习(一)
一、选择题
1、年初福州森林公园的梅花开得好美,小雪不禁想起“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 为有暗香来”。

漫步丛中,她闻到淡淡梅花香,其原因是( )
A .分子很小
B .分子间存在引力
C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分子间存在斥力
2、 有关分子热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体很难被压缩, 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 用手捏海绵, 海绵的体积变小了, 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 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 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 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 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
3、夏天,人们喜欢到海边度假.白天,海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夜间却不会
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6所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的比热容大,是水
B .甲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C .乙的比热容大,是水
D .乙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7、在如图所示事例中,不属于...
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8、下列说法中“热”字中,其中是指“热量”的是( )
A 、摩擦生热
B 、开水很热
C 、热机在工作
D 、金属善于传热
9、关于热量、内能、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A .冷天搓手取

B .空气被压缩时
C .烧水时水温升高
D .下滑时臀部发热
B 、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 、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 、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可能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10、“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其主要原因是
( )
A 、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大
B 、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大
C 、砂石吸收的热量比水吸收热量多
D 、砂石的内能比水的内能少
11、水的比热容大,人们往往用它的这一特征为生活,生产服务,下列事例中与
这一特征有关的是( )
A 、让热水流过散热器来取暖
B 、在大的河流上游建水电站,用水发电
C 、晚上向秧田里灌水
D 、汽车发动机用水冷却
12、下列现象主要与水的比热容大有关的是( )
A 、夏天室内地面洒些水,室内温度降低
B 、冬天北方菜窑放几桶水,菜不
至冻坏
C 、冬天北方室内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取暖
D 、冬天用加湿器向室内喷出雾状小水滴使空气湿润
13、甲、乙两物体,质量初温都相同,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当它们吸收
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物体之间一定发生热传递,甲、乙两物体的内能一定都发生改变
B 、甲、乙两物体之间不发生热传递,甲、乙物体的内能不发生改变
C 、热量从甲物体传到乙物体,甲物体的内能增加
D 、热量从甲物体传到乙物体,乙物体的内能增加
14、实验室内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用同一规格的电加热器
同时加热一段时间(热量损失计,且液体均未沸腾)则加热过程中甲、乙两支温
度计升高的温度之比为[(C 煤油=2.1×103J/(kg ℃))]( )
A 、2:1
B 、1:2
C 、1:1
D 、1:4
15、高空的冰晶在下落过程中变成了雨滴,这说明( )
A 、它的内能减小了
B 、它的内能增加了
C 、它的内能没有变化
D 、它的机械能增加了 16.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15-6
所示,关于a 、b 两种液体的鉴别结论正确的是( ) A .a 的比热大,是水 B .a 的比热大,是酒精 C .b 的比热大,是水 D .b 的比热大,是酒精
.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较长时间。

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
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
A .盐分子减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中、
B .盐分子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 .萝卜分子间有间隙,易扩散、
D .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快
二,填空题
1、美国《大众科学》杂志评出2006~2007年度奇思妙想十大发明,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六冲程引擎”这种引擎在完成四冲程工作后,会把水注入汽缸,
图15-6
时间
使水瞬间变成水蒸气,从而带动活塞运动,产生第五冲程,为汽车提供动力,第
六冲程是让水蒸气进入冷凝器,变成可再次注入汽缸的水,其中第五冲程相当于
四冲程内燃机的 冲程,在第六冲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请你指出
该“六冲引擎”的一个优点 。

2、我们知道,既可“钻木取火”又可“削冰取火”从能量的角度看,首者
是 ,后者是 ,从运用到的物理知识看,前者是 后者是 。

3.某人锯木头每分钟锯21次,每次拉动0.4m ,平均用力150N ,则每分钟这个
人做功_________J ,这些热量可以使100g 的水温度升高________℃.
4、俗话说“破镜不能重圆”这是因为镜破处分子间的距离都_________(填“大
于”“小于”“等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分子之间__________的作用(填“没
有力”或“有力”).
5、核电站发生重大事故时,为了降低核安全壳周围的温度,采用水对其进行冷
却,因为水的_________较大,且它汽化时能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
量的热。

6、冬天手冷时,我们经常将两只手相互搓搓使手暖和,这是利用_______的方式
使手的内能增加;也可以用“暖手宝”焐手,这是利用________的方式增加手的
内能。

7、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它的比热容,它的大小只跟物质的
________和_______有关,与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

8.两个铁块的质量之比为4∶1,升高的温度之比是1∶2,则两铁块的比热之比
为_________,吸收的热量之比为_________.
9.如图15-5甲是用水来冷却热牛奶的示意图。

图乙是记录牛奶、水的温度随时
间变化的图像,图中表示热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应是 ;,(填写I 或Ⅱ)
图中A 点的物理意义是 。

若水的质量为1.5kg ,
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
10、如图19所示,将一根铁丝用手快速反复弯折数十次,铁丝弯折处会发热,铁丝的内能
将____。

这个实验说明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1、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
冰块上。

经过一定时间后,冰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时的情形如图所示。

则三块金
属放出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_;比热容最小的是_________。

甲 图15-5
12、在“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可以通过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它们 的多少,从而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实验中,用 间接反映吸收的热量。

13、如图7所示,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甲、乙两图中符合冰融化规律的是图 (填“甲”或“乙”)。

这是因为C 冰 (填“>”、“<”或“=”)C 水,所以相同时间内 (填“冰”或“水”)升温更快。

三、计算题
1.给0.2Kg 铝壶中的2Kg 水从20℃加热到70℃,共吸收多少热量Q 吸?若这么多
的水吸收8.4×105J 的热量,水的温度为多少℃?[C 铝=0.9×103焦/(千克·℃)]
2、“东坡米线”是黄州特色小吃,熬热汤且在汤中放肉而成。

现有以下资料:汤
的质量1.4Kg,初温为97,比热容 4.2*10 ;肉的初温22,比热容为 3.5*10 基于健康缘故,肉必须最低加热至82 由资料可计算出,在汤中最多可以放入多少千克肉(不计热损失)
四、实验题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16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图16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 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 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
物质的这种特性用 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