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虎杀虎 山西右玉县大同镇关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AVEL
出山西省朔州市西北的右玉县城,沿省道210向北行驶34km,至杀虎堡村;于康家湾村沿县道080向东行驶22.5km至破虎堡村。
在大同镇统辖的明代长城段,沿苍头河及其支流一带,筑有一系列戍守的关堡、营寨和火墩,其中破虎堡和杀虎堡为众多关堡中的典型建造。
地区自然与人文环境
地处山西省西北角的右玉县,县域的西北部和东北部,分别与内蒙古的和林格尔县及凉城县接壤。
朔州的平鲁区、右玉县与大同市的左云县,自西南向东北贯联,山地、丘陵与河谷地貌构成的黄土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m左右,顺应着山脉的走向,形成了东北向西南的半封闭带状盆地。
由于处在山西与内蒙古高原交接地带,这一带为北部游牧民族南下的通道,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贸易互市的地带,也是山西等地的农耕族群北上谋求发展的路径。
独特的地理区位条件,使得这一地带有着与自然地形环境紧密相关的历史发展脉络,从而形成独特的历史人文环境、聚落形态和建造样式,处于这一地带中间的右玉县,就是这样的典型地区。
右玉县县域范围内,四周为山体环绕,其南
部的洪涛山为阴山山脉,北部与西部为阴山山
脉的延伸,县域南北部的山体均呈现东北—西
南走向,在县域中部形成带状盆地。
为阻隔游
牧民族的南下劫掠,顺应着县域北部隆起的黄
土丘陵山脉,于明代构筑起了夯土的长城。
长
城向东向西分别联通左云县和平鲁区的北部边
界,形成绵延万里的长城中的重要一段。
右玉
县南北两面黄土连绵的丘陵山脉、东西两侧的
土石山地、中部的带状盆地,造就了塬、梁、峁的
黄土地貌,也造就了整个县域由东南向西北倾
斜的地势。
顺应着县域南高北低的自然地形,
右玉县境内的主要河流苍头河由南向北“倒
流”,并从海拔1230m的低处出境,由杀虎口进
入内蒙古境内后汇入黄河。
南高北低的自然环
境,使得苍头河干流向北流经丘陵盆地,汇集有
马营河、小南河等多条由西向东和由东向西的
大小河流。
依托着河流、顺沿着长城,建有长城
体系的一系列防御设施,由此形成明代大同镇
的各级戍边聚落。
苍头河自南向北贯穿北部山脉,形成一条
沟通山西和内蒙古的险峻径道。
为扼守阴山山
脉上的天然关隘,历史上就在此设关戍守,隋唐
时期称为“白狼关”,宋朝称为“牙狼关”。
到了
明代,为了加强对北方蒙古瓦剌部落的防御,沿
长城分设了九边重镇,右玉一带为大同镇的戍
守辖区,从嘉靖三十三(1554年)年起,右玉为戍
边中路参将所辖的卫所驻地。
明代以杀虎关和
长城为第一道防线,建设了关堡、营寨等一系列
体系化的长城防御设施,破虎堡和杀虎堡就是
大同镇第一道防御体系中的重要驻防关堡。
破虎堡
右玉县李达窑乡的破虎堡,修筑于明嘉靖
二十三年(1544年),是为防御大同镇北部强悍
的蒙古铁木儿忽部落而建造的一系列关堡中的
一座。
破虎堡所处的台塬高亢,其东西南3面分
别为十三沟、冲沟和苍头河支流,北面为绵延的
长城边墙。
形态规整的台地之上地势平坦、黄
土厚实,为戍守士兵耕作生产的农田。
关堡坐
落在明代土筑长城以南230m处,作为驻军守破虎杀虎
山西右玉县大同镇关堡
A
ON FORTRESSES IN YOUYU COUNTY,PROVINCE
SHANXI
范霄鹏杜佳馨
(北京建筑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100044)
116
JAN
2021
卫的关堡,后退长城墙体一段距离进行建设,既便于驻军战时登台戍守,也便于平时的生产生活、牧马和囤积粮草。
破虎堡的堡墙为黄土版筑而成,万历二年(1574年),为加强关堡的防御能力,在夯土堡墙外加包青砖。
万历十三年(1585年),为进一步加强防御,将其升格为守备,驻军兵士达700余人,战马100多匹,负责戍守7000m 长城,包括17座边墩和5座火路墩。
整个关堡长430m 、宽180m ,呈东北-西南走向的长矩形,由南北两部分组成。
北部长290m 、宽180m 的部分为关堡,南部长140m 、宽160m 的部分为关厢。
明朝都御史王士琦辑的《三云筹俎考》中记载,由于关堡内驻军人多且用地紧张,因而在原南堡门外建设关厢以存放草料,并允许民众在关厢内建房居住,有利于充实关堡的守卫。
北部关堡的角部分别建有4座墩台,东西堡墙上各建有2座墩台,南北堡墙的中部各建有1座墩台。
黄土夯筑的关堡墙体上宽约2.5m ,下宽约6.5m ,墙高12m 。
东、西、北3面堡墙的外部建有城壕,南面堡墙墩台处开有缺口以联通
关厢,城门设置于关厢南墙正中,其外建有照壁1座,由此构成完备的堡墙防御设施。
关厢正中南门后,一条南北向道路构成空间骨架,将北部的关堡和南部的关厢连接成整体,南北向的骨架道路,在关堡和关厢内分别向东西两侧延伸出3条次级道路,连通堡墙墩台,串联起堡内各处的合院式民居建筑。
破虎堡现已破败,但形制仍较为完备,尚存留有高度不等堡墙和墩台,堡墙上的外包青砖已被拆除,关厢南门的砖石建构也保存得较为完整。
南堡门下部为黑色石条砌筑,上部为青砖砌筑的三层砖拱券,形成高4m 、宽3m 、深15m 的门道。
堡门上方的门楼现已不存,仅存刻有“破虎堡”三字的红色石匾以及门楣两侧的砖雕装饰。
破虎堡内在关堡与关厢交接处,存留有高大夯土的中空墩台,为扩建关厢前的夯土南堡门,其北部关堡的地坪高于南部关厢的地坪,反映出在建造时序和功能上的差别。
作为传统村落的破虎堡现有少量农户居住,堡内尚存有合院式民居以及破败的建筑,堡外尚存有土坯砖锢窑民居、
石质井台以及生土窑洞。
04
01塬梁峁的黄土高原自然地貌02长城第一道防御体系上的关堡03破虎堡关厢南堡门04堡内破败的民居建筑05破虎堡建设状况与周边环境
117
0607
09
06破虎堡夯土中空墩台07杀虎堡外冲沟上的石桥08土坯砖砌筑的锢窑民居09杀虎堡南门及瓮城
10杀虎堡建筑状况与周边环境11土坯砖与砖石混合建造的民居建筑12关堡内深门廊驿站建筑
118
JAN2021
杀虎堡
同样为抵御蒙古游牧部落的南侵,右玉县右卫镇的杀虎堡修筑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
关堡在西北方向上距离长城杀虎口关约500m,北侧堡墙距离长城约180m,南堡墙的瓮城外100m处有一条冲沟,东侧为苍头河,整个杀虎堡坐落在隆起的台塬之上,周边为平坦的农田所环绕。
杀虎堡堡墙为黄土夯筑而成,堡墙高12m,并在万历二年(1574年)以青砖包筑。
青砖砌筑的南堡门高大厚实,形成坚固且与长城关口互为犄角的防御关堡。
明代“隆庆议和”后,蒙汉关系由对立转向互市贸易,杀虎堡逐渐成为繁荣的集市以及内地汉族民众“闯西口”的出发地。
杀虎堡由南北两个夯土堡组成,其中北堡为长宽各220m的方形,南堡为长220m、宽180m的矩形。
北堡的修筑早于南堡;至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为增强防御能力而修建南堡。
南北两堡之间相距180m,以东西两侧的堡墙构成连接围合。
经过夯土堡墙连接后的杀虎堡,将南北两堡连成一个规模较大的关堡,呈现目字形的堡墙结构。
北堡的南堡墙上开设有一门,并修筑有瓮城;南堡的南北堡墙均开设有一门,其中南门外修筑有瓮城;中间连接部分的东西堡墙上各开设有一门,其中从西堡墙开口而出的道路连接长城杀虎口关。
北堡的南门与南堡的南北两门,开设在一条轴线上,通过与中部东西向道路的衔接,将杀虎堡的北中南三部分贯通成为一个整体。
杀虎堡南堡的南北两个门均为青砖发券拱门,堡门下部为黑色石条砌筑,上部为青砖砌筑的三层砖拱券。
堡门之上的青砖门额刻有堡名,其周边装饰有砖雕、斗拱、垂莲柱和披檐等精美纹样;堡门之下的门洞内为石块砌筑的道路,被运输货物的车辆碾压出车辙;堡门之外的夯土瓮城高大,立于土坎之上,压缩了堡门处的空间,加强了关堡的防御能力。
南堡之外的冲沟上架设有一座单拱石桥,粗犷的石材栏板及石狮和石猴等雕刻,反映了长城边塞建造的地区风格。
现今的杀虎堡虽堡墙形制、空间结构和瓮城等保存得较为完整,但随着防御功能的丧失,其物质形态已发生变化。
北堡内民居等建筑已不存,堡墙内为一片农田。
南堡内仅有少量民居遗存,现有的建筑为拍摄电影的布景;堡门上原先刻有“平集堡”的门楣,也为拍摄电影而以“右玉”字样所覆;堡门的东侧堡墙下尚存有几间废弃的土坯砖锢窑。
杀虎堡的中部尚存少量民居建筑和门墩、旗杆座等传统建筑配件。
关堡民居
右玉地区诸多关堡内的民居建筑,基本为戍边将士的住屋、从事半农半牧生产的村民住房、跨地区贸易的商铺以及驿站和递铺等类型。
如破虎堡内的民居建筑,在北部的关堡内多为居住类型的合院,且规模相对较大;在南部
的关厢内则有客栈和驿站类建筑。
关堡中的民
居普遍为单层的合院建筑,在形态、体量和规模
上,与其承担的功能、建构的材料有着紧密的关
联。
无论是在破虎堡中还是在杀虎堡中,或是
戍守长城的一系列关堡中,民居建筑均以当地
的黄土和河里的卵石作为建造的材料,或以石
块与生土建造围护墙体,或以石块与生土建造
锢窑结构和墙体。
民居建筑的空间进深浅、平
屋顶或缓坡屋顶的形态,与当地降雨及气候状
况之间有着对应关联;民居合院入口处深门廊
的形态,亦与当地驿站和货物运输的需求有着
对应关联。
配合木质梁柱支撑结构,以土坯砖或夯土
墙建造民居建筑的围护结构,是黄土高原地区
较为普遍的方式;以生土夯筑来建造锢窑,也是
较为普遍的方式。
在山西北部地区,以土坯砖
发劵砌筑锢窑也较为普遍,在破虎堡和杀虎堡
等多个关堡中都能见到这样的锢窑民居。
在这
一系列关堡中,有两种以方形土坯砖砌筑锢窑
的建构方式:一种是土坯砖顺着窑洞空间的方
向发券,另一种是土坯砖垂直于窑洞空间的方
向发券。
由于土坯砖较为疏松,因此民居建筑
在发券起拱时,以倾斜的角度排列土坯方砖,通
过倾斜增强发券的整体性,形成由外向内逐渐
降低的窑洞空间。
结语
在明代长城防御体系中,破虎堡和杀虎堡
是较为典型的戍边关堡,其建造的形制、规模和
功能等,均与当时的社会历史及人文环境有着
密切的关系;其建造的形态、材料和空间等,又
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及地区禀赋有着密切的关
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群关系和地区关系的
变化,破虎堡和杀虎堡等一系列关堡的功能价
值也在不断地发生着转变和改变。
历史上它们
曾经从防御型聚落转变为商贸型聚落,而如今,
杀虎堡成了景区的一部分,破虎堡则成为衰败
而少人居住的聚落。
参考文献:
[1]吴根喜.杀虎口[J].文史月刊,2020(7):81.
[2]刘媛.小桥流水杀胡堡[J].文史月刊,2020
(1):10-13.
[3]石陶,刘凤强.明代北方军事防御体系建设探
究——以右玉要塞杀虎口为例[J].山西大
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3):
37-41,46.
[4]翟禹.马营河堡考——明长城史地札记之三
[J].中国边疆学,2017(2):50-72.
[5]白英.古代雄关杀虎口[J].百姓生活,2014
(4):63-65.
[6]杨晋林.苍头河[J].黄河,2009(3):
143-146.
收稿日期:
2020-12-12
11
12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