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与古诗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夕是七月七日。民间传说此日夜间牛 郎织女鹊桥相会,妇女们结彩楼上,陈酒脯 瓜果于庭中,以乞求上天让自己心灵手巧。 和凝的《宫词》里这样描写七夕:“阑珊星 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白居易《长 恨歌》中的“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 语时,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更是传颂千古的名句。
【精彩素材】中国七夕节(情人节)PK西方情人节 七夕到来前夕,有专家说:七夕与爱情无关, 不是中国情人节!7月24日,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 学院研究员刘宗迪认为,七夕故事和风俗的时间性, 表明它原本只是一个秋天的节日,尽管牛郎织女隔 “河”相望,演绎出缠绵悱恻、凄婉动人的爱情故 事,但七夕起初却与爱情无关;而且古文献资料表 明,七夕对于婚嫁而言并非吉利日子;现在将其弄 成“中国情人节”,是“文人的鼓噪加上心思活络 的商人炒作”。刘宗迪研究员把话说得很重:“认 定七夕就是中国情人节,可谓数典忘祖。” 【适用话题】 “忘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等。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
【精彩素材】 春节“东风西渐”温哥华 要过年了!在大温哥华地区,来自两岸三地的 华裔几乎察觉不到是生活在海外。因为在这里,同 样有着浓浓的春节气氛:办年货、逛花市、吃年夜 饭、看大巡游、探亲访友……今年另一格外引人关 注的春节热点是,加国的政治人物更积极主动地与 华人共享新春。候任总理哈珀昨天在当选后首场记 者会上率先向全加华人拜年;温哥华市长苏利文昨 晚在华商会贺岁展销嘉年华上更以广东话致辞,向 华人祝贺新年快乐,狗年好运。“东风”已西渐, 在倡导多元文化共同繁荣的加拿大,春节这一中华 传统不仅扎了根更开出茂盛的奇葩。 【素材点拨】 春节引起加方领导的重视,这是中国强盛的具 体体现。 【适用话题】 “发扬传统”、“风”和“同一个世界”等。
【精彩素材】
中国端午节PK韩国端午祭 2005年巴黎时间11月24日,由韩国 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 表作”。
【素材点拨】
在经济发展下的社会转型期,必须 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否则,在全球化 时代,我们的文化身份和文化之根将会 丧失。
七夕
“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寒食
“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树绿。”
寒食在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 是一百零六天。相传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介 之推在绵上之山隐居,晋文公为逼他下山而放火, 他抱树而死。晋文公被其感动,下令这一天禁火吃 冷食,以后演变为寒食节。每逢寒食节,人们要禁 火三日。唐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所以元稹的 《连昌宫词》里写道:“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 烟宫树绿。”大约从唐代起,文人诗客纷纷借寒食 节吟事抒怀,流传下不少诗文及韵事。又因寒食在 清明前一或二日,故诗中常常“寒食清明”并提。 例如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乌啼鹊噪昏乔木, 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 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 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寒食节现在已基本上
一个人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取决于 他的个人经历;一代人如何认识这个世 界,取决于他们的文化记忆。今天,中 国人迎来了近百年来第一个真正的“清 明”,更多的传统节日正在弹落历史的 灰尘,重新走进人们生活的节奏中,让 我们从这个特别的日子开始,一点点拾 起那些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记忆”吧! •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
社日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社日原是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 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 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 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 祭神,然后宴饮。唐代诗人王驾的《社 日》,充分表现了春社日时人们的欢乐: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中秋
重阳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在农历九月初九,又称重九。 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称为 重阳。古人认为此日带茱萸囊登山饮菊 花酒可以免祸,于是便有了这一天登高 饮酒的习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 一人。”唐朝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登玄 武山》:“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 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 雁天。”
腊是祭祀名,岁末祭众神叫腊 (所以十二月叫腊月)。古代十二 月初八是腊日,村人击细腰鼓,扮 作金刚力士来驱逐瘟疫。杜甫有 《腊日》诗:“腊日年年暖尚遥, 今年腊日冻全消。”
除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除夕是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 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 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 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 《守岁》诗:“儿童强不睡,相守夜 欢哗。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正因为历法如此近距离地塑造着我们 的生活,传统节日也成为国人呼唤民族情感 的重要载体。和个人的记忆一样,对于一个 民族来说,特定日子的周而复始,就产生了 节日。这些节日一方面影响着人们在当天的 活动,另一方面则加深了我们对一种文化的 体验和认同,这是超越个人回忆的“文化记 忆”。这种记忆并不一定是一个群体对其经 历的共同回忆,因为即使没有亲身经历,我 们也同样可以和别人拥有共同的记忆。小到 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总有一些故事、 总有一些物品被一代代地传递下去。每一个 群体,都需要一份能将所有成员凝聚起来的 向心力,一个共同的神话传说、一组发黄的 老照片、一座体育比赛的奖杯,总能将人们 心底的情感唤起。

端午节吃粽子,重阳节插茱萸,这些看 似简单的习俗背后,是一个民族对其历史所 付出的爱与感伤。当还是幼年的我们笨拙地 模仿着大人们的动作,在除夕夜做出歪歪扭 扭的饺子或是年糕时;当在海外求学的我们 在中秋之夜举杯邀明月,思念远方的亲人之 时,我们的双手已经穿越了时空,承担起了 延续文化记忆的重托。 • 有海外旅行经历的朋友,大都体验过他 国节日风俗。如今,国内越来越多的旅游点 也开始重视开发这一部分文化,节日文化逐 渐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一环
上元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正月十五,又称元宵、元夕、元夜。古 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 南宋女诗人朱淑真的《生查子· 元夕》这样描 绘上元灯节:“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唐朝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 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 楼似月悬。”唐朝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 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 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 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被誉为是 描写上元节的最好的诗篇之一。
节日与古诗
元旦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为年之始,“旦”为日之晨, “元旦”即新年开始的第一天。从字面上看, “旦”生动地反映了旭日东升的形象,它下 边的一横,代表着波涛澎湃的海面,一轮红 日正从海上喷薄而出,放射出灿烂辉煌的光 芒。把“元”和“旦”合在一起,就是要人 们以蓬勃的朝气和奋发向上的精神迎接崭新 的开始。这一天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相 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 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 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 变成春联。王安石有《元日》诗:“千门万 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传统节日与文化记忆
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能够 很清楚地记得去年、前年甚至多年前的生日 是如何度过的,但却很难记起十几天前发生 的事情。这是因为,我们的记忆被一套时间 系统有规律地记录着。正如社会学家康纳顿 在《社会如何记忆》中揭示的,人们日常生 活的节奏深深地根植于他们所采用的历法当 中。一年中,总有一些很普通的日升日落被 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一个来自纽约的朋友曾 告诉我,他无法记得3天前他是否吃了午餐, 但他却永远清晰地记得2001年9月11日那天 午餐的价格。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 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 “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 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 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 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 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古往今来 以中秋为题的诗词不胜枚举,比较著名的有苏轼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韦 庄的《送秀才归荆溪》:“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 吟上木兰船。”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 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 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 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 年。”唐朝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 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
“桃杏满村春假锦,踏歌推舞过清明。”
公庭筠的诗云:“万物鲜华雨乍 晴,春寒寂历近清明。”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也有 咏叹清明的诗句:“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 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宋代另一位著名诗人范成大有:“桃杏满村春 假锦,踏歌推舞过清明。” 清代“扬州八怪”中的杰出代表郑板桥,也有 一阕著名的描写清明节的《浪淘沙·暮春》:“小 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淅淅,湿了清明。”一 个“湿”字,将清明前后多雨阴湿的天气特点,表 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清明
上巳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三月三游春,最早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 “执兰招魂续魄,祓除不祥”,称“上巳节”。 到三国时期,曹魏把上巳节定为三月三,这一 天成为春游祭祀活动日。到唐朝,上巳节演变 成了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 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 人。”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 三,书圣王羲之偕孙绰、谢安等名士42人雅 集兰亭,曲水流觞,饮酒赋诗,所写《兰亭集 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 【素材点拨】 •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较受冷落的一 个,以前人们在这个节日登高、吃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插茱萸和簪菊花,而现在, 人们基本不过这个节日了,过重阳节其实是 个促进人们登高望远,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应该复兴才是。 【适用话题】 • “复兴传统文化”、“攀登高峰”等。
腊日
“腊日年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立 为法定节假日,曾是许多人多年的期待。 人们曾经担心,如果不去立法纪念这些节 日,我们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便会减弱,对 共同文化的记忆,也就会随之逐渐淡漠。 相反,在圣诞节、情人节等外来节日正逐 渐占领青少年流行文化的今天,在不远的 将来,这些来自西方的文化象征,将会取 代传统的节日,成为这一代人的“文化记 忆”。连记忆都丢失了,费孝通先生所提 出的“文化自觉”就更无从谈起了。
将当地的传统节日文化包装开发,借 以提升旅游点的品位,这种尝试我很赞同。 但需要指出的是,节日风俗最好的载体是 节日本身,在非节日的时间演绎节日风俗 是值得商榷的。一个群体的传统风俗深深 根植于它的文化土壤,离开了历史的沉淀, 再精美的包装也无法深入人心。从村落到 国家,人们的文化记忆总是追寻着时间行 走的节奏,脱离了固定的节奏,记忆便不 再清晰,生活也会失去美感。
端午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端”是“初”的意思。端午原是月初 午日的仪式,后因“五”、“午”同音,农 历五月初五便成了端午节。故端午节又名重 五、重午,“五”为阳数,又名端阳。据说 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人们争渡去救屈原, 后来演变成划龙舟的传统。人们还投粽子到 江里,以保护屈原的遗体,又有了吃粽子的 传统。北宋诗人梅尧臣有诗《五月五日》: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 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 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