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两宋理学完成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进程,学生能认识到这是中国儒学的一大进步。

运用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理论,探究程朱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价值与社会影响,培养运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2.了解宋词、元曲、文人画等是具有时代特色的文艺形式,培养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进行考察的时空观念素养。

3.了解三大发明的发展和成熟过程,辨析中韩活字印刷术发明权之争,培养史料实证素养;认识三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培养民族自豪感。

4.了解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对本民族文字创制所做的努力,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文化发展所作的贡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培养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儒学的复兴;宋代科技的高度繁荣。

难点:儒学的复兴。

三、课前准备1.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经感叹:“谈到中国的十一世纪,我们犹如来到最伟大的时期。

”陈寅恪为《宋史职官志考证》一书作序时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教师活动】他们都对宋朝的文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那么,哪些史料可证实宋朝文化高度繁荣以至达到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辽宋夏金元文化又呈现出怎样特征?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第 12 课《辽夏金元的文化》。

【新课讲授】
一、儒学的复兴
【教师活动】出示PPT
材料一汉朝独尊儒术后,儒学一直在思想界占有统治地位。

可是,儒家思想以社会家庭的道德规范为主体,理论性不强。

另外,古代研究儒学的学者,也只注重对儒家经典作咬文嚼字式的考证和注解,结果儒学渐渐变得僵化和流于琐碎。

到了魏晋南北朝,玄学和佛救盛行。

玄、佛都提倡心灵的解脱,对人性的探究,也比烦琐的儒学更深入和更理论化。

不少知识分子因而研究玄学、佛学,儒学在思想界的地位日渐下降。

……宋朝理学的变革,正是在儒学备受挑战的背景下出现的。

——刘炜主编,杭侃著:《中华文明 (两宋)》材料二前日五代之乱,可谓极矣。

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狱者八,长者不过十余岁,甚至三、四岁而亡。

——陆费逵:《四部备要(第七十四册卷)·欧阳文忠公集》【教师活动】阅读材料,分析自魏晋以来儒学面临怎样的社会现实挑战?结合所学,总结宋代理学兴起的背景。

参考答案:挑战:儒学自身局限性,即思辨性和理论性不强,儒者只研究章句训话,日渐僵化;儒学又面临来自佛学、道教的冲击;纲常松弛,社会危机。

背景:儒道释“三教合一”潮流;商品经济发展,儒学信仰危机;理学家们复兴儒学;宋统治者重文轻武政策;私人讲学之风盛行,推动理学传播;印刷术的发展【教师活动】结合材料和课本总结儒学复兴的背景。

1.儒学复兴运动的背景
(1)政治:重建伦理纲常秩序的需要。

国家分裂,战乱和农民起义频繁,极大地冲击了伦理纲常秩序,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儒家学说。

(2)经济: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统治者迫切需要从思想上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3)文化
①从三国到五代,以南释经书字向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

②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教师活动】PPT展示史料。

材料三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袤的理学等诸多流派。

……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徳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教师活动】提问:儒学复兴的目的和口号?
【学生活动】结合材料和课本66页第一段思考:儒学复兴的目的和口号。

2.目的
力图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希望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3.口号
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口号。

含义:出自张载的《横渠语录》,张载是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

因此,这四句话被哲学家冯友兰称作“橫渠四句”。

大意为:为社会构建精神价值观,赋予民众生命的意义,继承发扬先贤即持消失的学问,为万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

它表明士人的社会责任感提升。

4.代表:程朱理学
【教师活动】究竟何为“理学”?
材料四天理云者……不为尧存,不为集亡,人得之者,故大行不加,穷居不损,这上头来,更怎生说得存亡加减?是它元无少欠,百理具备。

——汤一介、张耀南、方铭主编:《中国儒学文化大观》材料五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

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冯天瑜:《“民本”与“尊君”(论纲)》,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教师活动】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程朱是如何定义“理”的?体现出理学什么特征?
参考答案:定义:世界本原,永恒的宇宙和社会法则,天理具体来说即“三纲五常”,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

特征:融合佛道思想,使儒学哲学化、思辨化
(1)理学的含义
【教师活动】PPT展示人物图片。

【教师活动】解释理学的含义:
理学比较注重抽象思维,是一套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它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

人生的目标,应当是“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教师活动】PPT展示史料,引导学生理解理学内容。

材料六: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其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

——朱熹《四书或问•大学或问》
宇宙观: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

是儒学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和等级秩序。

材料七: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

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

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

人生观:认为人生的目标应当是“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材料八: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朱熹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认识论和方法论:格物致知。

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理学带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2)代表人物
【教师活动】PPT展示二程兄弟的照片及史料,引导学生理解二人的思想理论。

材料九:问:天道如何?曰:只是理。

理便是天道也。

且如说“皇天震怒”,终不是有人在上震怒,只是理如此。

——程颐、程颢:《河南程氏遗书》卷22上物物皆有理。

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9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5 二程理论
强调“理”就是“天道”,具有本体地位;强调“理”无处不在,自然界和社会伦理关系都蕴含着“理”;将伦理纲常提高到本位地位,使其成为理学的重要内容,为统治者提供了哲学论据。

【教师活动】PPT展示朱熹的照片及史料,引导学生理解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材料十: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

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朱熹把《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加以具体化、通俗化,上自国家的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百姓,都纳入一套周密的社会秩序之中。

朱熹关注社会基层民众的日常言行、所作所为,希望从基层着手,改变家族与村落,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

朱熹重视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他编著《四书章句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四书”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

他编著《小学集注》,旨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

朱熹还对儒学教育进行了深入探索。

他从早期儒家典籍《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两篇文章,加上分别记录孔子、孟子言论的《论语》、《孟子》二书,合编为“四书”,并且加以注释,作为先于“五经”的儒学基础读物。

【教师活动】PPT展示史料:
材料十一在理学的建构过程中,理学家通过讲学、著述等方式向朝廷宣传理学,积极参与各项事务。

南宋后,朱熹的《四书》被列为官学的指定教材,并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答案。

此外,宋代理学家大力创办非官学的书院,编写蒙学读物和普及教材,在乡里讲学、授徒和道德示范。

【教师活动】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理学发展的特点并加以评价。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特点:
理学发展手段多样化——借助多种途径传播理学;
政治化——理学发展与政治相结合;
世俗化——注重在民间传播理学。

评价:
积极:稳固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有利于规范行为;稳定社会秩序;理学传承平民化,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统治秩序,强调尊卑等级,因循守旧,成为维系专制统治的工具禁锢了人性。

【教师活动】PPT展示史料引导学生理解: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十二:1313年,元朝宣布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

当时宰相向皇帝上奏说:学秀才的,经学、词赋是两等。

经学的是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勾当,词赋的是吟诗、课赋、作文字的勾当。

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华了…俺如今…专立德行明经科。

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

这般取人呵,国家后头得人材去也!
——《通制条格》卷5《学令·科举》【教师活动】提问:元朝是怎样确定科举考试内容和答题标准的?理由何在?【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回答
标准:
元朝中期开科举时,考试内容有两种选择:一是考文学(诗赋),二是考儒家经书。

原因:
蒙古统治者对汉族文学创作不完全理解,认为没有实际用处,而对儒家经书巩固社会伦理道德秩序的作用比较赞赏。

程朱理学作为宋朝新儒学的主流,重视发挥儒家思想在巩固社会伦理道德秩序和树立社会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因而顺理成章地被确定为考试答题标准。

二、文学艺术
材料十三与理学着意于知性反省、造微于心性之际的趋向相一致,两宋的士大夫文化也表现出精致、内趋的性格。

词起源于市井歌谣,因文人介入而趋于雅化。

与含义阔大、形象众生的诗不同,词小而狭,巧而新。

它侧重音律和语言
的契合,造境摇曳空灵,取径幽约怨悱,寄托要眇怅惆,极为细腻,极为精致。

尽管宋代词坛还有别一番风貌的歌唱,这就是由苏轼开创的,以辛弃疾为代表人物的豪放词风,但词坛的主流始终是“婉约”“阴柔”,集中反映出两宋文人士大夫与唐人大不相同的心境和意绪。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教师活动】结合材料归纳两宋士大夫文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精致、细腻、内省
【教师活动】两宋士大夫精致、细腻、内省的文化趋势集中体现在宋词和文人画中。

宋代是词高度繁荣的时期,词为宋代文学的标志。

从文化史的角度而言,词是中国文人的特殊形态的歌,是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诗体,按特定的乐调曲谱填制歌词。

材料十四中国士人的地位,至宋有一个显著的改变。

以世俗地主经济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赵宋政权明确昭示“(本朝)与士大夫治天下”。

这一治国方针的推行,使宋代文官多、官体高、大臣傲、赏赐重。

宋太祖又“勒不杀士大夫之誓以诏子孙”,以至“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

如此时代文化氛围,自然培育出一个规模庞大的士大夫阶层,他们与前代文人相比,文人意识更为自觉,他们的文化创造活动,也因此渗透着更为强烈的文人气质。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教师活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文化发达的政策因素。

参考答案:“与士大夫治天下”“勒不杀士大夫之誓以诏子孙”的统治思想和政策,造成了士阶层的壮大,他们是宋代文化繁荣的主力军
1.宋词
【教师活动】展示PPT
材料十五宋朝时商品经济繁荣,于是逐渐兴起市民阶层,市民文化也随之兴起。

快速的都市生活节奏与情感节奏,决定了市民文化热情奔放、浅俗直白的倾向,而市民文化直接推动了宋词的繁荣发展。

【学生活动】结合材料和教材第67页思考:宋词兴起的背景。

(1)背景:
城市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宋元文学新体裁的发展。

两宋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

【教师活动】PPT展示苏轼、辛弃疾、柳永与李清照的图片及其代表作品,请同学们结合课本67页和材料,分析宋词有何特点,这四位词人写词有何不同?
材料十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倒是,三国周郎赤壁。

——节选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节选自: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节选自:柳永《雨霖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节选自: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回答
(2)宋词特点:
词的句子长短不等,用来配乐演唱,根据乐谱分为不同的词牌,各有固定格式。

(3)词人的特点:
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
2.元曲
【教师活动】展示PPT,请同学们并结合课本67页思考元曲兴起的原因和元曲的特点。

材料十七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元朝统治的黑暗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则促使元曲成为主要艺术形式。

材料十八元杂剧的渊源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有情节的舞蹈和有念白的滑稽表演,后者相当于今天的小品。

宋朝城市中有傀儡戏、皮影戏等娱乐活动,由人操纵表演。

北宋和金朝还流行一种说唱艺术,称为“诸宫调”,由演出者演唱一个长篇故事,类似于今天的大鼓或弹词。

作为综合舞台艺术的元杂剧,是在上述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形成的。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回答
(1)原因:
经济上:元代城市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
政治上:元朝统治者实行“四等人制”,汉族知识分子不能得到赏识和重用
社会因素:知识分子处于社会底层,他们的愁苦、反抗逃避现实,通过元曲表达出来。

(2)散曲:
散曲是一种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更加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

(3)杂剧:
①特点:演员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就形成了杂剧。

②代表作家:关汉卿、王实甫等。

③地位:元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3.话本
(1)背景:宋元时期,城市中说书演出非常盛行。

(2)性质:说书底本称为话本,实际上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

4.书法绘画
材料十九:宋徽宗赵佶,在书法、绘画方面均有眼高造诣。

他的书法自成一体,称为“瘦金本”。

(1)书法:
宋元两朝,书法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个性,不拘法度。

(2)绘画:
绘画成就以山水画最为突出,其特点是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

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

【教师活动】展示PPT,请同学们结合材料思考宋元时期文人画兴起的原因。

材料二十:文人画是兴起于我国宋元时期的一个画种。

这一时期,既存在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又有十分尖锐的民族矛盾,并且二者交织在一起,社会逐渐形成了一个参与绘画艺术的新的群体,即士人集团他们以山水花鸟为题材,以写意为表现手法,遣情抒怀。

宋代以前,社会文化相对紧张封闭,画家
的主观意识被禁铟压抑,到了宋元时期,社会的文化艺术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画家们开始摒弃以前完全写实的手法,向写意转变。

——摘编自程多耀《论中国文人画兴起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根源》【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回答
(4)原因:
手工业商业不断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士人集团形成;市民阶级的兴起和发展;文化普及率的提升;文化氛围宽松;创作手法转变。

三、科技
【教师活动】指南针印刷、火药武器三大发明被后人视为宋朝科技最为突出的成果。

材料二十一宋代开国以来,实行更为严厉的中央集权措施,虽然产生不少弊端,但相关的政策也在一定时期内营造了相当稳定的政治环境,而这种政治环境对于科学的发展是必要的条件。

而且,宋代的地租变革放宽了土地买卖的自由度,刺激了庶族地主和一般自耕农的生产积极性;商品市场的发展,也促进了财富的流动和增值。

在经济因素的支持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活动便得以投放更多的资源。

自隋唐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度,至宋代趋向成熟,取士不问门第,“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都有机会借此进入仕途,提升社会地位,发挥个人的才能。

相应地,处于较低社会地位的科技人才,更容易循着科举之途进入官僚体系,凭借官方的资源以从事科学研究。

——施仲谋、杜若鸿主编:《中华文化撷英(下)》【教师活动】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技发展的社会条件。

参考答案:稳定的政治环境;社会生产力进步;商品市场的发展;科举制的发展;对前代文化成果的继承等。

材料二十二 2001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于认定,在韩国清州发现的《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印刷于1377 年)为世界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刷品。

2005 年9月,由韩国政府资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清州为《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举行了大型纪念活动。

——江晓原:《技术与发明》,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年,第 128 页【教师活动】在中韩活字印刷术发明权之争中,怎样证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权仍属中国?
参考答案: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即公元10411048年,毕昇)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早于《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300余年。

材料二十三火药和指南针这两项中国的伟大发明,在宋朝得到了重要发展。

……到了宋朝,火药开始在战场上广泛应用。

北宋兵书《武经总要》,记载了毒药烟球、龚蔡火球和火炮火药三种火药配方,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火药配方。

……三种火药,仍属于延烧性、纵火性兵器。

南宋时,火药的硝石、木炭含量进一步增加,发展成为爆炸性火药。

同时,又使用了引信和铁质火药罐,大大增强了火药的威力。

——刘炜主编,杭侃著:《中华文明 (两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年,
第70页【教师活动】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宋朝火药武器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宋朝火药武器发展迅速的原因。

参考答案:变化:燃烧性火器发展成为爆炸性火器和管形射击火器。

原因:宋朝战事频繁;政府重视
材料二十四中国早期制造指南针的方法,是“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

北宋则开始利用地磁感应来制作指南针。

方法是将薄铁片剪裁成鱼形,以炭火烧红,然后取出铁片,让鱼尾对准子位,蘸在水盆之中,在地球磁场作用下,铁片便会被磁化,成为指南针。

……当时较多使用漂浮式和缕悬式指南针,它们后来分别演变成“水罗盘”和“旱罗盘”。

……磁针贯穿灯心草,放入盛水的瓷碗内,借助浮力,使磁针浮于水面,指示南北。

这种指南针实用性强,最先应用于航海导航。

——刘炜主编,杭侃著:《中华文明 (两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年,
第71页【教师活动】指南针在宋朝通过改良取得怎样的突出成就?
参考答案:人工磁化的方法造出指南针和制作漂浮式指南针,发展为“水罗盘”,实用性强,最先应用于航海导航
【教师活动】宋元三大发明的成熟及外传,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进程。

无独有偶,北宋还出现了“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沈括,再次光耀千古。

2.科学家及著作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找出这一时期的科学家及其著作。

(1)科技:
北宋的沈括,所著《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

(2)天文学:
元朝的郭守敬,最突出的成就是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授时历》,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3)农学:
元朝农学家王祯:编撰的《农书》,集南北方农业技术于一体,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

四、少数民族文字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和教材,找出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文字的发展。

材料二十五契丹文字,契丹建国之初,就着手创造自己的文字。

神册五年(公元 920年)创制契丹大字,后来又创制契丹小字。

……
西夏文字是仿照汉字而创立的词符文字,保留了方块字的字形,乍看好像可以辨识,细看则无一字与汉字相同。

……
女真文字在立国不久就创立了,它是仿照契丹文和汉文加以改进后的音节拼音文字,也有大字、小字之分,字体有些像简化汉字。

……
蒙古文字。

成吉思汗任用畏兀儿人塔塔统阿,以畏几字母书写蒙古语,创制了畏兀儿体蒙古文。

忽必烈继位后,命八思巴创制蒙古新字……习惯称蒙古新字为八思巴文。

八思巴文属于脱胎于藏文的拼音文字,在字体上参照了蒙古畏兀字和汉字的书写及构字方式。

——刘炜主编,杭侃著:《中华文明 (辽夏金元)》【教师活动】北方少数民族创立文字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文字是衡量民族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北方少数民族创立文字,是其文化进步的表现;中华文明是多民族共同创造的。

【教师活动】根据教材总结
1.辽夏金:都模仿汉字字形创造了本民族文字。

(1)辽先后创制契丹大字、小字,用以刻石立碑,还进行文学创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