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思维导图素材新人教版
初一中国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思维导图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目的
加强了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开通大运河
时间 概况
从605年起
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 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唐江五大水系
流
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 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诞生
隋文帝进,初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文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的统一
进程 意义
581年,北周外威杨坚夺权建隋,以长安建都,杨坚 即为隋文帝
589年,隋文帝灭陈,统一全国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 史发展
隋朝的发展
措施 作用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纺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隋朝成为降雨辽阔、 国力强盛的王朝
意义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官的主要制度,维持约1300年
隋朝的灭亡
原因 时间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618年隋炀帝被杀死,隋朝灭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24张)(共24张PPT)
(3)弊:开凿运河耗费了大量 修筑长城 一百多万人
远征高丽 三百多万人
人力、物力和财力,激化了阶级矛盾, 开凿永济渠 男女百多万人 608 年七月 再修长城 二十多万人 加速了隋朝灭亡。。
612年正月
相关史事
隋朝末年,人民为逃避徭役和兵役 ,被迫采用断手断足的方式,时称“福 手福足”。有的地区人民连草根树皮也 吃不上。起义军在发布的檄文中,痛斥 隋炀帝:“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 海之波流河的开凿? 尽道隋亡为此河, 汴河通淮利最多, 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 取尽膏脂是此河。 ——李敬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隋朝大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1)地位: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隋朝大业年间(隋炀帝年号)民役简表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 今北京)
填 一 填
(中心)
(今杭州)
小 结
国力强盛 (开凿运河)
巩固政权 (科举制度) 炀帝暴政 农民起义
统一全国(589)
隋朝建立 (581)
隋朝灭亡 (618)
四、开通大运河(强盛)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 对全国的统治。
中国古代在没有 运河水,荡悠悠, 铁路、汽车等交通工 隋炀皇帝下扬州。 具的条件下,陆路运 输粮食只能利用车、 一心只把琼花看, 马,靠人力、畜力进 行,运量小,速度慢, 万里江山一旦丢。 费用大。而水运粮食 比起陆运,运量大, (1)目的: 速度快,费用小。
五、隋朝灭亡
618年,隋炀帝被部下在江都杀死,隋朝灭亡。
隋朝的兴亡给我们的启示
小结: 成由勤俭败由奢。 得民心者得天下, 失民心者失天下。
七下历史思维导图2022
● 隋唐时期一、识记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
1.隋的统一:时间:589年,隋文帝灭陈,统一南北。
意义:结束了长期的分裂,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开通大运河①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②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③特点: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利用自然地形趋势开凿的。
④中心、起始点(三点四段):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⑤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⑥四河段(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⑦连接五大水系(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⑧开通的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⑨评价大运河:积极影响——大大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消极影响——大运河的开凿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隋朝的灭亡是隋炀帝诸多暴政的综合结果,并非只是因为开凿大运河所致)3.科举制度①正式确立: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诞生。
②作用(意义):a.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b.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c.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二、识记知道“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理解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1. “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时期①治国思想: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提倡节俭,以民为本。
②治国措施(施政措施):政治上:a.完善三省六部制,整顿吏治,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b.虚心纳谏,重用魏征;选贤任能,任命房玄龄和杜如晦为宰相;c.制定法律,减省刑罚;d.完善科举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思维导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思维导思维导图:中国古代的历史一、夏商周时期A.夏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1.传说中的夏朝2.夏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3.夏朝的经济农业和手工业发展B.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1.商朝的起源和发展2.商代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状况3.商代的文化和科技C.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1.周朝的建立和分封制度2.周朝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状况3.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局势二、秦汉时期A.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1.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和建立秦朝2.秦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3.秦朝的法律制度和文化影响B.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1.西汉和东汉的兴起和发展2.汉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3.汉朝的科技发展和文化繁荣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A.三国时期(公元220年-公元280年)1.曹操、刘备和孙权的三国格局2.三国时期的政治动乱和社会状况3.三国时期的文化交流和艺术发展B.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65年-公元589年)1.晋朝的兴起和灭亡2.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和社会状况3.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传承和佛教兴起四、隋唐时期A.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1.隋文帝的统一战争和建立隋朝2.隋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3.隋朝的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B.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1.唐朝的兴起和盛世2.唐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3.唐朝的文化传承和对外交流五、宋元明清时期A.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1.宋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2.北宋和南宋的社会经济发展3.宋代的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B.元朝(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1.元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2.元朝的社会状况和经济发展3.元朝的文化交流和科技进步C.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1.明朝的兴起和明太祖的统一战争2.明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3.明朝的科技发展和对外交往D.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2年)1.清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2.清朝的社会状况和经济发展3.清朝的文化交流和社会改革六、近现代时期A.辛亥革命(1911年)1.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原因2.辛亥革命的中心人物和主要事件3.辛亥革命的影响和后续发展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1949年)1.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共的统治2.建国初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3.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思维导图中的主要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各个时期,从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到近现代时期的辛亥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七年级历史下册目录思维导图知识点结构图都在一张纸上2018年最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目录思维导图知识点结构图都在一张纸上2018年最新人教版,1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3 盛唐气象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5安史之乱与唐朝衰 6北宋的政治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8金与南宋的对峙9宋代经济的发展10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1元朝的统治12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3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4明朝的统治 15明朝的对外关系 16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7明朝的灭亡 1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 19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20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21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朝的灭亡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开元盛世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与北宋南宋的偏安农业的发手工业的兴盛商业贸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与金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繁荣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发达的中外交通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经济的发展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科技名著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清朝对全国的统治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巩固西北边疆清朝的疆域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闭关锁国政策《红楼梦》昆曲与京剧艺术隋文帝(杨坚)581年夺北周建隋朝长安为都,废除门第,用考试选人才。
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隋炀帝:1开通大运河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全国的统治。
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消极影响: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隋朝的灭亡。
人教历史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第一课-隋朝的统一和灭亡(30张PPT)
隋朝的开国君主。
• •
初仕北周,封隋公,静帝
禅让为帝,国号隋。
在位二十四年,后为次子 隋文帝
杨广所弒,谥文帝。
宇文赟初封鲁国公,建德
元年(572年)成为皇太
子,曾率军西征吐谷浑。 宣政元年(578年)即位,
年号大成。宇文赟即位后
沉湎酒色,暴虐荒淫,大 肆装饰宫殿,且滥施刑罚,
知识拓展
隋文帝 开始 分科 考试
隋炀帝 正式 设置 进士科
唐太宗 扩充 国学 的规模
武则天 殿试、 武举 的开始
唐玄宗 诗赋成进 士科主考 内容
四、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时期爆发农民起义,起义首先爆发
在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蔓延到全国。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 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思考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隋朝大运河
隋炀帝
2.开通此“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3.材料二中“涿郡”、“江都”分别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北京、扬州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科举制诞生的背景
夏商西周
东周(春秋战国) 汉
(第一个统一) (巩固)
秦
三国两晋南北朝
(分裂)
温 故 知 新
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东魏 北齐
北魏
西魏 宋 齐 梁 北周 陈
隋
一、隋的统一
581年,杨坚废北周
皇帝,建立隋朝,定
隋
都长安。杨坚就是隋
文帝。
隋文帝统一南北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 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思维导图
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开通
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 郡,南至余杭
连接了海河、黄河、淮 河、长江以及钱塘江
概况
开通 大运 河
开创科 举取士 制度
开创
隋文帝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 才的制度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度正 式形成
作用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方面的 权力
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推动了 教育的发展
原因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隋末农民起义
隋朝的 灭亡
灭亡 618年,隋朝灭亡
退 出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思维导图
隋朝统一示意图
北朝:北魏
南
北
朝
南朝:宋
西魏
东魏 齐
581年 北周
北齐 梁
隋
5 8 9 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陈
隋的统 一
开创科 举取士
制度
隋朝的 统一与 灭亡
开通大 运河
隋朝的 灭亡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 都长安
建立
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统一
疆域辽阔,国力强盛
发展
隋的 统一
隋炀帝从605年开凿了一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0课 知识结构思维导图 (11张PPT)
和兵变政移
利于政权稳固和社会安定
1115
金 与 南
女真 族 崛起
年 阿骨 打 建立 金
金灭 辽 1125 年
金灭北 宋 1127年
宋 的
1127年 赵构建立南宋 定 都 临安
对 南宋 峙的
偏安
岳飞抗金 郾城大捷 宋高宗秦桧 杀害岳飞
宋金和议 宋金对峙局
面形成
农业 的发
宋展
代 经 手工 济 业的 的 兴盛 发
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3)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水平很高,领先世界;北 宋东(京1)郊宋外代,最建大有的商业都市:开封和杭州
(2世)界都上市最繁早荣的船表坞现;:南店宋铺海增船加配;备了先进的指南 针。 早市夜市出现;草市出现;商品琳琅满目。
(3)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主 要港口设置市舶司;
南宋外贸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4)最早的纸币:交子 出现在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
成吉思汗 统一蒙古
1206年
蒙古灭西夏
元 1227年
朝 蒙古灭金 1234年
的
南宋与蒙古灭对峙 40多年
统 忽必烈 行汉法 行仁政
治 不嗜杀
元朝建立 1271年 忽
必烈
元朝灭南宋 1276年 文天祥、陆
秀夫 抗元
元朝统一全国
1279年
书法家:颜真卿、欧 阳询
玄奘 西游 天竺 西 《大 唐西 域记》
唐朝 对外 友好 往来
东 日本遣唐使来 华唐朝文化传 播到日本 鉴真东渡日本
文 化对 发 外交 达 政通 国 策便 力 开利 强明 盛
开元 盛世
承 上 启 下
贞 观 之 治
唐朝 建立 618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朝统一与隋唐更替(思维导图)素材 华东师大版
思维导图
隋朝统一示意图
581年 西魏 北周 隋 5 8 9 年 北朝:北魏 东魏 南朝:宋 齐 北齐 梁
南 北 朝
陈
隋的统 一
开创科 举取士 制度
隋朝的 统一与 灭亡
开通大 运河 隋朝的 灭亡
唐朝的 建立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 都长安 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建立
统一
隋的 统一
疆域辽阔,国力强盛
发展
隋炀帝从605年开凿了一条 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开通
开通 大运 河
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 郡,南至余杭 连接了海河、黄河、淮 河、长江以及钱塘江 概况
隋文帝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 才的制度 开创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度正 式形成
开创科 举取士 制度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方面的 权力 作用
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推动了 教育的发展
原因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隋末农民起义
隋朝的 灭亡
灭亡 618者
唐朝 建立
长安
都城
七年级(初一)下册历史思维导图+重点知识梳理
⑤科技、文化成就显著;⑥中外交流加强。
辽 北宋
西夏
大蒙 蒙古 古国
西夏 蒙古 金
金 元
耶律阿保机 元昊 完颜阿骨打
赵匡胤 (宋太祖)
赵构 (宋高宗)
金 辽 金 北宋 南宋
元 大都 南宋
统一 全国
成吉思汗
意义
(铁木真)
忽必烈 (元世祖)
岳飞抗金
蒙古 (1271建元)
文天祥、陆秀夫抗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重要依据。
⑤人民的辛勤劳动
经济重心南移过程
从黄河流域移至长江流域 江南地区不断在开发
北方
南方 北方 南方
北方 南方
魏晋南北朝 奠定南移基础
唐中期 开始南移
南宋 南移完成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六、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宋元大都市: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元大都
宋
繁华的都市生活
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商 ①商业城市的发展: 开封、杭州;经商打破空间、时间限制
业
②纸币的出现: 北宋四川出现“交子”(世界最早), 大大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海 1、著名大商港? 广州、泉州
外 贸
2、最远去到哪?
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易 3、管理机构? 市舶司
货郎图 与唐都长安相比,宋朝商业区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变化?
目的 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经济:募役法、方田均税法、
主要
农田水利法
措施
军事:保甲法
①政府财政收入有所增加; ②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③军队素质有所提高。
失败 标志
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
败因 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第一章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 D )7.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 朝大运河大致走向,贴切的是
( B )8.某导演在拍摄电视剧《隋文帝》时,布置了四个场景。 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从北周统治者手中夺取政权 B.征发大量民工开凿大运河 C.灭陈统一全国 D.下令在长安洛阳一带修建了许多大仓库
( A )9.关于大运河的评价,自古以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下 列古人评价大运河的诗句中,持完全否定态度的是 A.“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胡曾《汴水》) B.“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汴河怀 古》) C.“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皮日休《汴河铭》) D.“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脱脱《宋史》)
返回
正确答案:C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科举制的相关史实。首先要根据材料内容 及所学知识,读懂材料的意思。古代科举制度是一视同仁的。无论 是功臣之后还是贫民子弟,想做官全凭科举考试。所以材料中的 “最贫穷的人也只能说……他的同胞并未设置不公平的障碍来阻挠 他提升自身的地位”体现的是科举制的公平正义原则。A、B、D项 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故此题选择C。
( B )3.下列关于大运河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B.隋文帝时期开凿 C.大运河全长2 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D.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 A )4.如果你生活在隋朝,要畅游大运河,你设计了一条从 北往南的路线。下面路线中正确的是 A.涿郡—洛阳—余杭 B.洛阳—涿郡—余杭 C.洛阳—余杭—涿郡 D.余杭—洛阳—涿郡
河段名称:江南河、邗沟、通济渠。特点:利用天然河道 和已有的古运河;贯通南北水系。
(3)材料二、三中选拔官吏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初中历史思维导图(全六册)
历史思维导图(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第3课 远古的传说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第8课百家争鸣第9课秦统一中国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第13课东汉的兴衰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第16课三国鼎立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七年级(下)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第3课 盛唐气象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第11课 元朝的统治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第14课 明朝的统治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第17课 明朝的灭亡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八年级(上)第1课鸦片战争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第4课洋务运动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第6课戊戌变法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第9课 辛亥革命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第12课新文化运动第13课五四运动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第15课北伐战争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第23课内战爆发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历史(人教版) 八年级(下)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2课 抗美援朝第3课 土地改革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第5课 三大改造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第9课 对外开放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第12课 民族大团结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第15课 钢铁长城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九年级(上)第1课古代埃及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第3课古代印度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第8课西欧庄园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第11课 古代日本第12课 阿拉伯帝国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第15课 探寻新航路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第18课美国的独立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九年级(下)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第2课 俄国的改革第3课 美国内战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13课 罗斯福新政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6课 冷战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第20课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初中历史】【七下历史】全册思维导图+知识点总结(隋_清)
七下历史全册【思维导图】+知识点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建立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实现了统一,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的统治为开通大运河奠定经济基础。
②隋朝国家统一。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9、评价:⑴积极:①经济上: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②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 ⑵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过程:①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29张PPT)
思维延伸
有人说,今天的高考同科举制一样 都是选拔人才,所以实质是一样的。 对此你怎么看?
历史上与隋王朝有着惊人相似的一个王朝是 秦朝,这两个王朝的相似之处表现在哪些方 面?
① 统治时间短,都是二世而亡。 ② 都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全国统一。 ③ 都有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秦:万里长城;隋: 大运河。 ④ 都制定了许多重要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秦:确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隋:确立 了科举制。 ⑤ 都是因为暴政,引起了农民起义,在农民起义的 打击下灭亡的。 ⑥ 所处的地位,都是承上启下。
人物: 隋炀帝 起止地点: 涿郡(北京)——余杭(杭州) 四个组成部分: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五河流: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3、地位: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4、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
和文化交流。
隋朝大运河示意简图
涿郡(北京)
海河 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 二长:二千多千米 长 安 洛阳 黄河
三点:三个城市
四段:分为四 段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淮水
江都(扬州) 六省:跨越六个省份(从北至 南)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江南河 余杭(杭州)
长江
钱塘江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 北的大运河?
答: 1、隋文帝在为20多年里,经济繁荣,使隋 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2、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 人的可能性。 3、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北周 陈
隋 (581年) 陈
隋统一
(589年)
难题来了!
隋朝结束南北朝分裂、统一全国的原因条件?
①隋文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共16张PPT)
1.隋朝
2.开通大运河 ①说出并识记开通大运河的时
【阅读了解】
步骤 方式 童试是科举时代参加科考的资格考试,唐、 童试 宋时期称县试,赴考者叫作童生,考中之后 称秀才 乡试在省城进行,各地秀才云集,一争高低 乡试 ,考中之后称举人,中了举人便具备了做官 的资格 会试在京城举行,赴考者是举人,考中之后 会试 称贡士 殿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参加考 殿试 试者是贡生 第一名 案首 解元 会元 状元
1.隋朝 间、人物;
环节二:精讲点拨
• (1)读材料一,唐太宗为什么会说“天下英雄,入吾彀 中矣”? • (2)材料二中“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忠贤隽彦韫 才毓行者,咸出于是”分别说明了什么?
1.隋朝 2.开通大运河 ①说出并识记开通大运河的时
• (3)结合上述史料,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
环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精讲点拨
• 2、史料一 运河水,荡悠悠,隋炀皇帝下扬州。一 心只把琼花看,万里江山一旦丢。——民谣 • 史料二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 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咏史诗· 汴水》 • 史料三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 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 • 论从史出,阅读史料,请结合教材知识客观评价大运 河的开通。
1.隋朝
• 4.隋炀帝功与过的表现?
2.开通大运河 ①说出并识记开通大运河的时 间、人物;
环节二:精讲点拨
• 1、材料一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科进士缀行而 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唐摭言》 • 材料二 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五尺童 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 希其风采……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才德突出的人), 咸出于是。 ——《选举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朝的 灭亡
灭亡 618年,隋朝灭亡
贯通南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大运河
开通
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 郡,南至余杭
连接了海河、黄河、淮 河、长江以及钱塘江
概况
开通 大运 河
开创科 举取士 制度
开创
隋文帝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 才的制度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度正 式形成
作用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方面的 权力
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推动了 教育的发展
原因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隋末农民起义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思维导图
隋朝统一示意图
北朝:北魏
南
北
朝
南朝:宋
西魏
东魏 齐
581年 北周
北齐 梁
隋
5 8 9 年 陈
隋的统 一
开创科 举取士 制度
隋朝的 统一与 灭亡
开通大 运河
隋朝的 灭亡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 都长安
建立
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统一
疆域辽阔,国力强盛
发展
隋的 统一
隋炀帝从605年开凿了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