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不整合面与油气运聚的关系

合集下载

浅谈不整合与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关系

浅谈不整合与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关系
节两种 功 能 ,既可 以达 到无 人值 守 ,又可 以在 事 故状 态下 保持 正常 生
产 工艺 要求 。
优 化机 泵 运行 参数 调节 工 况和 采取 变频 调速 技 术 ,是提 高转 油站 机泵
运 行效 率 和 系统效 率 ,降 低机 泵运 行耗 电的重 要手 段 ;根据 石 油的 生 产 环 境计 算最 低掺 水温 度 ,并 以此 调节 加 热炉 的加 热温 度 ,降低 天然 气 的能 耗 。
二 、 转 油 站 机 泵 耗 电高 的 原 因分 析
1 . 引起 外输泵效 率 低的原 因
五 、转油站 加热炉节 能措施
本 文只 介绍 掺水 炉 的节能 措施 ,合 理调 整不 同环境 下掺 水 炉 的温 度 ,工作 人 员应计 算 出抽 油机井 在不 同环境 温度 下所 需 的最低 掺水 温 度 。实际 工作 中根 据热 力学 中热 油管 道 轴 向温降 公式 和能 量平衡 方 程 计算 出油 井在不 同环境 温度 下所 需 的最 低掺 水温 度 ,并将 计算结 果 绘 成 曲线 ,实现 的掺 水温 度 随季 节调 控 ,根据 大量 转油 站 的实 际生产 数 据检验 ,此 曲线符合 生产要 求 ,达 到了掺 水炉节 约天然气 的 目的 。
的节 能效 果 ,降低 了 原油 的生产 成本 ,提高 了社 会效 益 ,改变 了转 油 站节 能工 作 粗放 型 管理 的 局面 ,使 节 能工 作 走上 了 经 常化 、科 学 化 、
田生 产动 态变 化 ,及 时优化 机泵 运行 参 数 ,并配 以变 频 调 速 技术 ,是提 高机 泵运 行效 率和 系统 效 率 ,降低机 泵 耗能 ,节 约生 产
油 田实际 生产 中 ,产液 量是 经常 波 动 的 ,因此 ,外输 泵 的运 行 工

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不整合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不整合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第82卷 第2期2008年2月 地 质 学 报 AC TA GEOLO GICA SIN ICA Vol.82 No.2Feb. 2008注:本文为中石化西部新区勘探指挥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04KY10031)资助成果。

收稿日期:2006205210;改回日期:2007211212;责任编辑:周健。

作者简介:赵卫卫,男,1976年生。

博士,讲师,从事油气成藏地质学方面的研究。

Email :zhaowei3028@ 。

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不整合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赵卫卫1,2),查明2),吴孔友2)1)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西安,710065;2)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257061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不整合类型与控油特征、不整合结构与油气运聚特征以及不整合运聚油气的成藏模式。

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的改造,形成了多个不整合。

根据不整合在油气运聚中的作用,以不整合的成因机制及地震反射特征为基础将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不整合划分为褶皱、断褶、削截、超覆和平行5种类型。

风化剥蚀程度的不均一性使不整合具有典型的层状结构,即不整合面之上的岩石、风化粘土层和半风化岩石。

不整合纵向分层结构构成油气运移的双重通道,同时为油气聚集提供良好的储集空间和圈闭条件。

不整合发育部位及剖面形态的差异,导致不同类型的不整合形成不同的油气成藏模式。

关键词:不整合;油气运移通道;油气运聚;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是一大型的中、新生代山间内陆含油气盆地,其南面紧邻特提斯2喜马拉雅构造域。

盆地四周均为深大断裂及褶皱山系所限,南临昆仑山褶皱带,北接祁连山褶皱带,西北界为阿尔金山走滑断裂带,盆地地理面积为25×104km 2,中、新生代沉积面积9.6×104km 2,沉积厚度一般为6000~7000m ,最大埋深达到17200m ,与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共同构成我国西部地区三大内陆沉积盆地。

浅议地层不整合面及其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作用

浅议地层不整合面及其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作用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07期/3月(上)—264浅议地层不整合面及其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作用张文化(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录井公司山东·东营257000)摘要地层不整合面作为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在油气勘探开发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对地层不整合面的介绍及实例分析,发现不整合面可作为油气侧向运移的主要通道,致使不同层位的地层聚集成藏,不整合面还可使其上下岩层的储集空间得以改善,储集性能变好,以不整合面作为运移通道而形成的油气藏类型有:地层剥蚀不整合油气藏,潜山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

关键词不整合面及其类型油气运移通道储集空间和性能油气藏类型中图分类号:TE122.3文献标识码:A 1不整合及其类型1.1整合与不整合上下地层在沉积层序上没有间断,岩性或所含化石都是一致的或递变的,其产状基本一致,它们是连续沉积形成的,这种上下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称之为整合接触。

上下地层间的层序有了间断,地层之间的这种接触关系称之为不整合。

在上下地层之间有一个沉积间断面,称之为不整合面。

1.2不整合的类型根据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产状及其反映的地壳运动特征,不整合可分为平行不整合(也称为假整合)和角度不整合(即狭义的不整合)。

2不整合面在油气成藏研究过程中的意义2.1不整合面的存在为准确卡准古潜山界面提供了有利的依据不整合面作为一次区域性的沉积间断,往往是下覆地层遭受风化剥蚀、溶解、淋滤,可形成高孔高渗的风化壳。

而风化壳经风化侵蚀后一般都较软,组成风化壳的物质的颜色一般为棕黄、灰黄为主,也有棕红和浅灰色的。

在设计的潜山界面附近若岩屑录井发现这类颜色的岩性时,说明地层马上就进入潜山了。

因此这种类型的风化壳实际上就是卡准潜山界面的一个标志层。

如永551井、陈312井都出现过这种情况。

2.2不整合面使地层的储集空间得到改善,提高了地层的渗透率不整合面下面的地层曾上升出露地表,地层遭受长期的风化剥蚀再到后期深埋地下后地下水的淋滤作用,拓展了储层的储集空间,使岩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大大增强,为油气的运移和储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高等石油地质学——不整合-杨永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高等石油地质学——不整合-杨永

3、不整合的类型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
与不整合面相关的油气藏类型示意图
4、不整合在油气成藏中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
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不整合对油气运移、聚集和成藏起 着不同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形成不整合油气圈闭 (2)作为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 (3)改善油气的储集空间及性能 (4)促使烃源岩发生二次生烃作用 (5)对油气藏起到破坏作用
4.3 不整合可改善油气的储集空间及性能
不整合面之上的高孔渗岩石(砂岩、砾岩等)和不整合面 之下裂隙、溶蚀孔洞发育的半风化岩石(砂岩、砾岩、碳酸盐 岩、火山岩及变质岩等)除可作为油气运移通道外,还可成为 油气聚集成藏的有效储集层。 在形成不整合面的过程中地层上升至地表,遭受长期风化 剥蚀以及地下水的淋滤作用,在其表层常出现一个风化孔隙带, 使其(尤其是结晶岩和碳酸盐岩)孔隙性和渗透性大大增强, 成为油气储集的良好场所。此外,不整合面之上发育的水进砂 体可作为良好的储集体,大气水通过早期褶皱和断层形成的裂 缝使下伏地层岩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储集层的性能。
3、不整合的类型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
(3)削截不整合:为早期地层在抬升过程中形成的单倾形态, 突起端遭受风化作用剥蚀,后期再次接受沉积而形成的一类不整 合。它是古斜坡边抬升遭受剥蚀边接受沉积而形成的,是油气运 移的良好通道,若不整合面的封堵性质好,也可以在其下形成地 层油气藏。 (4)褶皱不整合:早期沉积的地层在构造抬升中发生褶皱变形, 并遭受风化剥蚀而形成。不整合面显现完整的背斜形态。这类不 整合面对晚期形成次生油气藏有利,在后期经过地质作用容易形 成古潜山圈闭,有利于油气的运聚。 (5)断褶不整合:断层上盘逆冲或旋转造成地层弯曲降升或掀 斜,地层受剥蚀后再接受沉积而形成。其具备褶皱不整合所有的 成藏条件,而且断层的存在也对油气成藏起到关键作用。

不整合面对油气运移及成藏的影响_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南部白垩纪地层T22不整合面

不整合面对油气运移及成藏的影响_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南部白垩纪地层T22不整合面

引言海拉尔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境内,是松辽外围盆地中最大的一个含油气盆地。

其古生界和前古生界褶皱地层为盆地基底,充填了以下白垩统为主的中、新生代陆相沉积,厚约6000m。

海拉尔盆地处于东北亚构造域,经历伸展、挤压、走滑等多期构造变形和盆地演化,是中国东部曾经发生过多次构造变革的、复杂的裂陷性盆地的典型代表。

其中,贝尔凹陷作为海拉尔盆地重要的含油气凹陷,是目前盆内最有潜力的勘探区域之一,构成了大庆油田后备储量战略接替的主要地区之一。

近年来,在贝尔凹陷的勘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但是,目前对凹陷的不整合面对油气的运移及成藏的控制机制仍缺乏系统性的认识,给盆地内的储集层研究和储、盖组合预测带来了困难,制约着区内油气的勘探进程。

因此,弄清不整合面对区内油气运聚及成藏的影响是当前区内油气勘探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T22不整合面剥蚀趋势的恢复及研究区内构造演化形成的断裂特征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其对油气的控制,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也为研究区及同类盆地的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1.区域地质概况及盆地充填序列1.1 区域地质概况和研究背景贝尔凹陷位于海拉尔盆地的西南部,呈北北东走向,面积约3000km2。

北邻乌尔逊凹陷,西超磋岗隆起,东南与蒙古相交,是典型的东断西超的箕状凹陷。

作为海拉尔盆地最具油气潜力的两个凹陷之一,其得到了地质界和勘探界的普遍重视,该区最早的研究可追朔到上个世纪30年代。

海拉尔盆地由于盆内的多期构造演化,造成其层序结构和沉积相的发育分布十分复杂,构造作用对层序和沉积充填的控制作用认识不深入,尽管近年来开展了很多研究,但在构造演化对油气运移和成藏的影响认识程度上的不清晰严重限制了区内油气的勘探进程,因此必须系统开展盆地构造与沉积充填的研究,以便建立盆地的构造-沉积充填演化和生、储、盖发育模式,为油气勘探的突破提供理论依据。

文中基础数据来源于研究区内的关键井。

不整合面类型与油气运聚关系分析

不整合面类型与油气运聚关系分析

2016年12月不整合面类型与油气运聚关系分析牟连刚(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300280)摘要:在近年油气生产科研工作中,不整合面岩性油藏逐渐成为浅层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

尤其在刘官庄地区,油气主要分布于沙河街组与馆陶组的不整合中,虽然该区浅层开发程度较高,但不整合面岩性油藏的分布规律一直存在争议,制约着进一步向埕宁隆起北坡及东部未知领域的甩开预探,本文旨在通过不整合上下岩石类型分析,探寻影响油气运聚的因素,为后期增储建产提供依据。

关键词:不整合面;岩石类型;岩性油藏1区域概况刘官庄地区位于中捷产业园区,北至南大港农场,南至羊二庄回族乡,西以黄骅旧城区界,东至海防路。

在区域地质背景上,刘官庄油田主体区域位于黄骅坳陷埕宁隆起北坡羊二庄断层与海兴断层夹持区域,南北向为一宽缓斜坡背景,古近纪地层遭受剥蚀,新近纪地层向埕宁隆起区超覆沉积,东西向为一大型披覆背斜构造,油气主要分布于馆II 油组,馆III 油组和沙河街组。

图1.1刘官庄地区馆陶组三维立体显示图目前主体区域勘探程度较高,油藏类型以不整合面上下构造油藏为主。

今年来先后发现了Z69井区馆II 油组及ZQ33-41井区馆III 油组储量区块,并逐渐成为大港油田增储建产的重点地区,但对不整合面油藏的认识还停留在寻找构造高点油藏上,油气运聚认识停滞不前制约着该地区持续深入勘探。

2不整合面类型与油气运聚关系刘官庄地区馆陶组底部不整合面上覆地层为馆陶组地层超覆沉积,下伏沙河街底层呈角度不整合或假整合与上覆地层接触。

鉴于刘官庄地区勘探面积仅为200平方公里,区域沉积背景及地层接触关系差别不大,馆陶组底部底砾岩和水进砂体,沙河街组顶部为砂岩或泥岩,因此将刘官庄地区不整合面分为以下四类。

图2.1刘官庄地区不整合面岩性组合图①馆陶组底砾岩与沙河街组泥岩直接接触。

该类不整合输导流体的能力较强但难于形成不整合油气藏仅在馆陶组底部形成岩性油藏。

②馆陶组底砾岩与沙河街组砂岩接触。

不整合面的疏导特征与油气运移

不整合面的疏导特征与油气运移
不整合面的疏导特征与油气运移
一、油气运移
• 油气的初次运移 • 油气的二次运移
二、油气运移的控制因素
• 垂直向下的重力;垂直向上的浮力;水动 力和油气在孔隙介质中运移所受的毛细管 阻力
• 首先必须具有一定的油气饱和度 • 其次,油柱必须大于临界油柱高度,具有
足够的浮力和水动力来克服毛细管阻力
三、油气二次运移的通道
风化壳具有垂向分带的结构,其成分和厚度因 地而异,主要与岩性、气候、地形和风化作用的时 间等因素有关。一般在潮湿炎热气候区,三种风化 作用都很显著,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尤为普遍 和强烈,因而风化壳厚度大,结构复杂;干旱区则 是以机械风化为主形成的风化壳,厚度一般较小, 常仅有数十厘米,结构亦较简单。在此基础上,提 出了不整合带的结构。
不整合的成因
• 不整合是构造运动和海平面升降的产物。
不整合类型
• 削截及多期削截不整合
超覆不整合
断褶不整合
平行不整合
不整合带的结构
• 通常情况下,不论不整合面类型如何,不整合面及 其上下岩石结构可分为三层结构,不整合面之上底 砾岩(A)、风化粘土层(B)及半风化岩石(C), 如图所示。许多专家学者对不整合进行了研究和探 索,总结起来,认识如下:
不整合
• 不整合面的成因 • 不整合的类型 • 不整合带的结构 • 不整合与油气运移的关系 • 不整合对油气运移和封堵作用模式 • 实例分析
不整合对油气运移和封堵作用模式
• 不整合对油气的运移和封堵作用与不整合 的成因、地层的岩性和组合形式、物性差 异及横向变化紧密相关。根据目前研究, 把不整合对油气的作用归纳为如下六种模 式。
不整合面与油气运移的关系
• 不整合面是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控制油 气藏的形成

不整合面的结构与油气聚集

不整合面的结构与油气聚集

t h e u n c o n f o r mi t y a n d v e r t i c a l l y a d j u s t i n g a l o n g t h e f a u l t i n a s h a l l o w s l o p e .I n d e p r e s s i o n b a s i n s , h y d r o c a r b o n s a c c u mu l a t e
摘要 : 以准 噶 尔 盆 地 白垩 系底 部 不 整 合 面 为例 , 剖 析 了不 整合 面 的结 构 特 征 。 若 不 整 合 面之 上 无 风 化 黏 土 层 而为 砂 岩 , 不 整合 面 多 为 流体 输 导 体 ; 发 育风 化 黏 土 层 时 不整 合 面 多形 成 圈闭 。 不整 合 面 、 断 层 和 输 导 体 构 成 优 势 运 移 网络 , 在 断 陷 盆 地表 现 为 “ 近源” 油 气运 聚 , 有 陡坡 带 断 层 运 移一 不整 合 面分 配 和 缓 坡 带 不 整合 面运 移一 断层 调 整 分 配 2种 成 藏 模 式 ; 坳 陷盆 地 多为 “ 远源” 油 气运 聚 , 不 整 合 面 与 断 裂构 成 的输 导 体 系呈 阶梯 状逐 渐 升高 , 导 致 油 气 呈 阶梯 状 运 移 聚 集 ; 前 陆 盆地 冲 断 带 主要 为 “ 源上” 油 气成 藏 , 断层 沟 通 上 、 下 不 整 合 面“ 系统” , 油 气 呈“ 之” 字 形 运 移 。不 整 合 面 的结 构 对 油 气 运 移 和 聚 集 有 较 强 的控 制 作 用 , 且 随 时 间 而逐 渐演 变 。 图 8表 1参 6 2
关键词 : 不 整 合 面 ;结 构 ;油 气运 移 通 道 ;圈闭机 制 ;油 气 成藏 模 式 ;油 气 分布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不整合与油气成藏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不整合与油气成藏

Vn .3 N . I1 o 6 De . ( ) c 2 x6
泌 阳 凹陷北部斜坡不整合与油气成藏
郭 毅 , 白海琴 , 峰 , 王 杨利 生
( 中石化河南 油田分公 司 , 河南 南 阳 433 ) 7 12
摘要 : 在对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地层 不整合的成 因、 结构、 类型进行 分析的基础上 。 对地层不 整合
性 的运 移通 道 网络 。
储量。泌阳凹陷北部斜坡是形成不整合油藏 的有
利地区 , 区深入开展不整合油藏勘探具有比较 在该
深远和现实的意义。
1 不整合结构及其油气成藏意义
北部斜坡 的不整合纵向上具典型 3 层结构 : 上
2 不整合类型及其油气成藏模式
北部斜坡不整合类型主要为削截不整合 , 早期
维普资讯
第 1 卷第 6期 3
20 O 6年 1 2月
文章纳号 : 06 63 (06 0 — 0O 0 10 — 5 520 ) 02 一 2 6
特 种 油 气 藏
S e ilo la d Ga e ev i p c j n s R s ror a s
维普资讯
■\
0 一 l 0 0 一 2 0 0 一 3 0 0
第 6期

毅等 :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不整合 与油 气成藏
2 1
北部斜坡井楼 、 古城 、 新庄油 田已证 实发 育不
为一个稳定 、 缓慢沉降 的沉积区, 古近纪末 的构造运动, 使湖盆北部边缘急剧抬升遭受剥蚀 , 形成 目 前新近系上寺组与古近系核桃园组的角度 不整合接触 , 造成该凹陷北部斜坡不整合 面广泛 、 稳定分布…。 据前人研究, 不整合与油气的运聚和成藏有着 密切关 系 J现已在 国内外发现 了不少不 整合 油 , 藏, 在泌阳凹陷北部斜坡的井楼、 古城 、 新庄等地区 也发现了不整合油藏 , 并形成 了一定规模石油地质

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不整合面与油气运聚关系

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不整合面与油气运聚关系

文章编号:1671 1505(2003)01 0120 07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不整合面与油气运聚关系陈中红1 查 明1朱筱敏21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2570612 石油大学,北京102249摘要 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不整合面十分发育,且与油气运聚关系非常密切:二叠系、三叠系底不整合面是该区侏罗纪末成藏的主控因素,侏罗系底不整合面是深部油气进入该系的有利通道,而白垩系底不整合面又是油气顺利从侏罗系进入白垩系的必要条件。

研究区的不整合面有褶皱、断褶、超覆、削截、平行5种类型,各种类型的不整合面对研究区油气运聚作用也有着差异,其中断褶不整合面对油气的垂向运移与聚集作用最大,是研究区最为典型的油气成藏方式。

不整合面的分布具有差异性、继承性、迁移性,三性对油气的演化和分配有着影响作用。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陆梁隆起 不整合面 油气运聚 输导体系第一作者简介 陈中红,男,1976年生,石油大学(华东)资源与信息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油气形成与分布规律研究中图分类号 TE121.3 文献标识 A引言不整合面是一个将新老地层分开的界面,它是沉积盆地中常见的地质现象,代表着区域性的沉积间断或剥蚀事件,其上下的地层由于遭受风化侵蚀,溶解淋滤,容易形成具有较高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古风化壳、古岩溶带或淋滤带,对油气横向运移非常有利。

不整合面的分布具有区域性、稳定性的特点,它能够横向连接相互独立的砂体构成有效的运聚通道,时间上存在相对稳定性,所以它是油气长距离侧向运移的重要通道。

前人对不整合面与油气运聚的关系进行了很多研究[1-8]。

本文以准噶尔盆地陆梁地区为研究对象,探讨该区不整合面与油气运聚关系。

1 不整合面区域分布概况陆梁隆起是准噶尔盆地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区域构造上属于克拉美丽隆起带的西延倾没部分,发育多个凹陷与凸起,根据古生界的凹隆格局,陆梁隆起西段划分为三个泉凸起、 收稿日期:2002 07 24 改回日期:2002 09 08第5卷 第1期2003年2月古地理学报J 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Vol 5 No 1Feb 2003夏盐鼻凸、基南凹陷、基东鼻凸、石南凹陷、石西 石南断凸、陆南凸起等二级构造单元(图1)。

巴楚—麦盖提下古生界不整合特征与油气的关系

巴楚—麦盖提下古生界不整合特征与油气的关系

巴楚—麦盖提下古生界不整合特征与油气的关系宋玉鹏;赵锡奎;李坤【摘要】不整合是控制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对表生岩溶储层的影响更为明显.巴楚-麦盖提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在其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加里东中期第一幕、加里东晚期第三幕和海西早期构造运动,发育了3个大型不整合面,分别为中下奥陶统顶不整合面T47、志留系底不整合面T07和上泥盆统底不整合面T06.按不整合的分布样式可划分为4种类型.3个重要不整合面对巴楚-麦盖提地区奥陶系地层造成不同程度的剥蚀和溶蚀,形成了广泛的风化壳岩溶储层,这对该地区油气运移和有效圈闭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期刊名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16)001【总页数】6页(P20-25)【关键词】巴楚—麦盖提;不整合;特征;油气【作者】宋玉鹏;赵锡奎;李坤【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成都610059;四川教育学院,成都610041;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不整合是区域性地壳运动、海(或湖)平面升降或局部构造作用的结果,其上下2套不同时代地层之间呈现沉积间断或地层缺失的地层接触关系。

伴随不整合常有超覆、退覆、浅海沉积和盆地边缘相沉积。

不整合面下岩层因沉积间断,抬升侵蚀淋滤作用,可形成高渗透性的储集空间,尤其是碳酸盐岩地层的次生孔隙更为明显。

此外,不整合作为油气的重要疏导体系之一,与其他圈闭要素组合形成地层型油气藏或复合油气藏。

在巴楚—麦盖提地区中下奥陶统顶面发育有3个重要的不整合面,即中下奥陶统顶不整合面志留系底不整合面上泥盆统底不整合面(表1),厘定了各层尖灭线(图1)。

这3个不整合面在区内广泛分布,加里东—海西早期三期构造抬升运动使得该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造成不同程度的剥蚀和溶蚀,有的地区是三期岩溶叠加区,极大地改善了储层的物性,对油气的输导和储集有着重要的影响[1-2]。

不整合结构及对油气运聚的控制

不整合结构及对油气运聚的控制

不整合基本类型
一、构造型不整合
1、削截不整合 2、褶皱不整合 3、断皱不整合二、沉积型不整合1、平行不整合 2、超覆不整合
构造型不整合
1、削截不整合
已沉积的地层发生大范 围掀斜,地层翘倾端遭受风 化剥蚀,之后再次接受沉积 时形成的不整合。
削截不整合示意图
不整合面近似单倾形态,界面上下地层同不整合呈 明显角度相交:不整合下方地层与其呈削截接触, 不整合之上地层具明显上超现象。
不整合的上下地层产状相同,但其间具有侵蚀的证据。
沉积型不整合
2、超覆不整合
随着海平面不断上升,后 期沉积地层上超于古地貌斜坡 形成的不整合。
对比超覆不整合与削截不整合 区 别:超覆不整合面与其下伏
地层近于平行
相同点:不整合之上的地层逐渐
向斜坡超覆尖灭
超覆不整合示意图 削截不整合示意图
不整合带结构
1440
1440
1460
1460
1480
风化粘土层
1480
风化粘土层遮挡油气
35 Sp 80
不整合面上下封盖层
沉积泥岩层遮挡油气
罗12-罗63-罗17-罗16-罗15-义45井沙二段层序地层对比图
L12井
L63井
L17
SP
SP
L15
50
SP
85
45 S
不整合面之下的渗
2160
2380
不整合面之下: 多为砂砾岩、砂岩、泥岩、碳酸盐岩、变质岩、火成 岩,可以简化为砂岩、泥岩、灰岩、火山岩四种岩性。
不发育风化黏土层的不整合面的结构类型
不整合面之上为砂岩: 不整合面结构类型以出现 “输导体”居多。
不整合面之上为泥岩: 不整合面结构类型以形成 封堵或削截地层圈闭居多, 尤其是泥-泥接触全部构成 封堵。

不整合对油气藏的破坏作用

不整合对油气藏的破坏作用
不整合对油气藏的破坏作用
--稠变作用对油气藏的破坏
不整合的形成导致油气藏直接或间接暴露于地 表, 使已形成的油气藏遭受各种稠变作用而遭到破 坏。主要的稠变作用包括: 逸散作用、水洗作用、氧 化作用及生物降解作用等。
1、逸散作用

地壳抬升剥蚀是构造运动的重要方式,它是油气藏遭到破坏的根本因素之一。 由于地壳的普遍抬升,使油气藏随之抬升,储盖层遭受剥蚀,油气直接暴露于地 表。对油藏来说,逸散的原油在地表水和大气降水的冲刷淋滤、游离氧的氧化及 微生物降解等作用下,轻质组分减少,重质组分增加,原油向沥青转化。若其能 再被埋藏,方可保存下来形成重质油藏,否则长期出露于地表,油藏最终将遭到 完全破坏,成为残存油藏。对于气藏来说,天然气将直接向大气逸散,气藏被破 坏殆尽。 遭受地壳抬升剥蚀破坏的油气藏在我国含油气盆地均有发现,尤以四川盆地 和准葛尔盆地最为普遍。如四川盆地阳高寺气田(图1),其气藏形成后在印支期 构造运动的作用下,随地层抬升出露地表。使古隆起顶部嘉三段以上至中三叠统 地层缺失。区域性分布的嘉三段气藏虽尚有残余,但由于嘉四段硬石膏层被抬升 剥蚀,同时香溪群底部泥岩盖层条件较差,结果天然气全部散失殆尽。准葛尔盆 地西北缘黑油山沥青丘也属于这种例子。
水洗作用形成需要有地表/下水流经油藏中才有可能发生。不整合的存在为地 表/下水的流动提供了有效路径。如大港油田北塘地区,高凝固点原油主要分布在 北塘凹陷西北缘的新河村和新村油藏,平面上显示出从东南方向到西北方向,也 即从凹深深部陷向凹陷边缘,原油的凝固点由低变高的特征;垂向上显示出不整 合面附近原油的凝固点高(如塘42-3井),远离不整合面的原油的凝固点高(如 塘39-3井)(表1)。该区油气运聚成藏期(明化镇中期)对应的古地温已经大于 80℃、地下水中的细菌已经不能生存,故结合地质情况来看,正是由于不整合的 存在,为该地区地表/下水提供通道,发生水洗作用造成原油中易溶于水的溶剂的 大量丧失,从而使溶质部分相对富集,最终导致不整合面附,水洗作用造成烃类组成变化的研究成果较少,这是因为水洗作用常伴 随生物降解作用,而生物降解特征往往又掩盖了水洗作用的现象。水洗作用会造 成原油中易于水的溶剂(如饱和烃、芳香烃等液态烃)的大量丧失,从而使溶质 部分(如C22以上的正构烷烃、稠环芳烃、咔唑、沥青质等)相对富集。如总烃含 量降低、非烃和沥青质含量升高、三环萜烷和五环萜烷含量降低、伽马蜡烷含量 升高,尤其是导致原油的凝固点增大。

不整合结构及对油气运聚的控制33页PPT

不整合结构及对油气运聚的控制33页PPT
不整合结构及对气运聚的控制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浅议地层不整合面及其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作用

浅议地层不整合面及其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作用

浅议地层不整合面及其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作用作者:张文化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07期摘要地层不整合面作为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在油气勘探开发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对地层不整合面的介绍及实例分析,发现不整合面可作为油气侧向运移的主要通道,致使不同层位的地层聚集成藏,不整合面还可使其上下岩层的储集空间得以改善,储集性能变好,以不整合面作为运移通道而形成的油气藏类型有:地层剥蚀不整合油气藏,潜山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

关键词不整合面及其类型油气运移通道储集空间和性能油气藏类型中图分类号:TE122.3 文献标识码:A1不整合及其类型1.1整合与不整合上下地层在沉积层序上没有间断,岩性或所含化石都是一致的或递变的,其产状基本一致,它们是连续沉积形成的,这种上下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称之为整合接触。

上下地层间的层序有了间断,地层之间的这种接触关系称之为不整合。

在上下地层之间有一个沉积间断面,称之为不整合面。

1.2不整合的类型根据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产状及其反映的地壳运动特征,不整合可分为平行不整合(也称为假整合)和角度不整合(即狭义的不整合)。

2不整合面在油气成藏研究过程中的意义2.1不整合面的存在为准确卡准古潜山界面提供了有利的依据不整合面作为一次区域性的沉积间断,往往是下覆地层遭受风化剥蚀、溶解、淋滤,可形成高孔高渗的风化壳。

而风化壳经风化侵蚀后一般都较软,组成风化壳的物质的颜色一般为棕黄、灰黄为主,也有棕红和浅灰色的。

在设计的潜山界面附近若岩屑录井发现这类颜色的岩性时,说明地层马上就进入潜山了。

因此这种类型的风化壳实际上就是卡准潜山界面的一个标志层。

如永551井、陈312井都出现过这种情况。

2.2不整合面使地层的储集空间得到改善,提高了地层的渗透率不整合面下面的地层曾上升出露地表,地层遭受长期的风化剥蚀再到后期深埋地下后地下水的淋滤作用,拓展了储层的储集空间,使岩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大大增强,为油气的运移和储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浅谈不整合与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关系

浅谈不整合与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关系

浅谈不整合与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关系浅谈不整合与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关系摘要:不整合面在油气运移和聚集成藏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不整合面能够连接横向上相互独立的砂体,形成时-空跨距很大的生、储岩层组合,所以它是油气长距离侧向运移的重要通道;不整合面之下也可以发育各种类型的油气藏。

不整合的负面作用为:对油气藏盖层的破坏作用和对烃源岩成熟度的影响。

关键词:不整合类型特征运移模式聚集规律不整合是地层中保留下来的地层缺失所呈现出的一种不协调的接触关系,其形成通常是区域性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或局部构造运动的结果。

以沉积间断、风化作用,特别是新岩层沉积前的陆上或水下侵蚀作用为特点,常常表现为地层间的非平行接触关系[1]。

早在十八世纪地质学发展的初期,胡顿(Hutton,1788,quoted by Adams,1954,P.243)[2] 观察英国地层剖面就已认识到不整合在地质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莱复生(Lerorsen,A.J,1954)[3]也指出,不整合对于油气聚集有密切的关系,不整合对于油气运移和聚集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条件,在不整合面的上下,油气藏特别多,可以充分说明此点。

因此研究不整合与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关系,对寻找更多的油气藏有重要的意义。

一、不整合面的基本特征1.不整合面的基本类型不整合是构造运动或海(湖)平面变动事件的记录者,而且还代表了后期地质作用对前期沉积岩(物)不同程度的改造。

经典分类中把不整合根据上、下地层产状分为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

受地质状况和上覆沉积的影响,不整合形态不一,类型多种多样。

根据成因分类,可将不整合大致划分为四种成因类型,分别为沉积成因、构造成因、火山地震成因以及岩溶成因。

1.1根据沉积成因机制可将不整合划分为超覆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超覆不整合是指因海(湖)平面上升,后期地层沿古斜坡或古隆起上超沉积而形成的。

上覆地层与不整合面斜交,在不整合面上尖灭。

平行不整合是指因地壳垂直上升引起的海退使下伏地层遭受剥蚀,再因地壳下降接受新的沉积而形成的。

不整合面控藏作用探析

不整合面控藏作用探析
如果不整合
不整合类型的继承性控制着油气的演化
面上部地层中岩性的配置为泥岩或者页岩等,
在这种情
由于地层早期构造运动作用时间比较长,其实际
况下不整合面就起到了封盖层的作用,
在不整合面的下
的构造作用甚至能一直延续到后期构造运动开始,由
层会形成油气聚集;
如果不整合面上层岩性配置为砂岩
此就形成了不整合类型的继承性,后期构造运动会对
不整合面能够形成
究也仅仅是在定性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也就是针对泥堵
良好的油气运移通道;其次,不整合面能够有效改善下
或者砂输等进行研究;
而针对油气疏导所需要的底砂体
层储集体的油气储集性能;最后,在不整合面的上部以
具体控渗达到何种条件以及封堵油气具体需要泥岩的
下不能够发育出大量的不整合圈闭。其破坏性作用主
在油气的运聚过程中不整合的作用不会受到不整
较大的差别。其中褶皱以及断褶类型的不整合面实际的
合面上下层岩性的控制,但是岩性配置的不同会导致
控油作用是最大的。由于不整合面类型存在较大的差异
最终运移通道以及圈闭作用出现一定的差异。
[1]
性,
因此也导致当今油气分布格局存在较大差异 。
1.2
油气运聚与不整合域不断加大不整合的研究深度能够对油气勘探
姜福杰,杨海军,沈卫兵,王涵,王友伟.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
盐岩油气输导格架及其控藏模式[J].石油学报,2015,36(S2):
51-59.
房倩,徐怀民,尹楠鑫,江同文,周新平,昌伦杰,胡泽云,张建良.
塔中地区东河砂岩段层序界面再认识及不整合对油气成藏
的作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5,26(6):1035-1046.

塔中卡塔克隆起古生界主要不整合面与油气成藏关系

塔中卡塔克隆起古生界主要不整合面与油气成藏关系

塔中卡塔克隆起古生界主要不整合面与油气成藏关系刘韵;赵锡奎;李坤;苏永辉;何永垚;王园婷【摘要】卡塔克隆起经历多期构造运动,发育了中奥陶统底面(T_7~4)、志留系底面(T_7~0)和上泥盆统底面(T_6~0)3个重要不整合面.不整合面类型的组合样式、分布特征和剥蚀趋势的变化控制着该区的油气分布.油气沿着不整合带界面由低处向高处进行大规模和长距离的运移,遇上断裂时则沿着断裂向上运移,并且叠置程度越大,油气聚集的程度就越高.【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09(030)006【总页数】3页(P683-685)【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卡塔克隆起;古生界;不整合面;油气成藏;演化【作者】刘韵;赵锡奎;李坤;苏永辉;何永垚;王园婷【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四川教育学院,成都,610041;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1塔里木盆地是一个大型叠合盆地,经历了多期地质事件,发育多个区域性不整合面,与不整合相关的油气藏遍布全盆[1-3],卡塔克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中段,该区与不整合面有关的油气藏十分发育。

因此,深入研究卡塔克隆起不整合面的展布及演化特征,对该区油气勘探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讨论T47、T07、T06这3个关键不整合面(表1)。

早奥陶世晚期—中奥陶世末期,受加里东运动中期早幕影响,塔里木盆地由拉张背景向挤压背景转换,卡塔克地区开始挤压抬升并遭受剥蚀,导致下奥陶统大面积缺失,形成不整合面,风化剥蚀和淡水淋滤作用形成了广泛的加里东中期岩溶;晚奥陶世末期,加里东运动中期晚幕再次导致卡塔克隆起大幅隆升,中上奥陶统遭受强烈剥蚀直至高部位缺失,后期志留系呈超覆不整合沉积于奥陶系之上,形成了广泛的区域不整合面;中泥盆世末期,海西运动早期使研究区东部隆升,局部志留系、泥盆系被剥蚀殆尽,上泥盆统-石炭系平缓地披覆于下伏地层之上,形成区域不整合面;海西运动晚期至今,总体构造变形较弱,中新生界叠覆在二叠系夷平面上,整体表现为向西北倾的单斜构造格局。

不整合结构及对油气运聚的控制共33页PPT

不整合结构及对油气运聚的控制共33页PPT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不整合结构及对油气运聚的控制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பைடு நூலகம்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不整合面与油气运聚的关系
地层不整合是沉积盆地中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常常代表区域性的沉积间断或剥蚀事件,不整合面之下的地层由于遭受风化侵蚀、溶解淋滤,往往形成具有较高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古风化壳或古岩溶带,加之不整合面的分布一般具有区域性,能够把不同岩性的地层连接起来,形成时空跨距很大的生、储岩层组合,因而其常常成为油气长距离侧向运移的良好通道,而且不整合在时、空上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形成通道,便很难进一步演变,因此比断层通道更容易把握;此外,当不整合面之上的地层为非渗透性的底砾岩、砂岩、泥岩或风化壳泥质岩时,或是受到断层封盖的情况下,不整合面之下还可以发育各种类型的油气藏(如潜伏剥蚀构造地层不整合油气藏、古潜山油气藏等)。

因此,人们普遍认为沉积盆地中不整合面的发育与油气运聚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第一章所述,研究区内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发育了多个地层不整合面,如中生界与新生界、孔店组与沙四段、沙四段与沙三段、沙二段与沙一段、东营组与馆陶组等,这些不整合面的发育与该区的油气运移、聚集有着密切的关系,本项目着重对上第三系与下第三系、第三系与中生界不整合面进行研究。

一、不整合面的发育特征
1.不整合面的类型
依据研究区内不整合面的形成过程及其地震反射特征,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平行不整合接触:界面发射能量弱,界面上下反射波与界面反射波趋于平行,体现了不整合面上下地层产状平行的特征。

(2)削截不整合接触:由于受断块差异运动影响,下伏地层发生掀斜、剥蚀后再接受上覆地层的沉积,上下地层呈现出角度~微角度不整合接触,其地震反射特
征表现为:界面起伏不平,界面发射波常呈眉毛状,能量较强,但不连续,有
时界面之下常发育绕射波。

(3)超覆不整合接触:界面反射波与下伏地层反射近于平行,界面上的反射逐层向斜坡上超覆尖灭。

就高青油田北区而言,孔店组与中生界的不整合面表现为超覆不整合,北部斜坡区馆陶组与下第三系各组段之间为削截不整合接触,而下第三系内部发育的不整合面(如孔
店组与沙四段、沙四段与沙三段、沙二段与沙一段等不整合面)多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图2-1)。

图2-1 高青油田北区不整合面的类型(125测线)
2.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岩性配置关系
不整合面在油气运聚中起什么样的作用、作用的大小如何?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岩性配置关系。

依据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及岩性组合特征(主要考虑砂、泥组合),可划分出三大类九小类,如图2-2所示。

研究区内,馆陶组与下第三系不整合面主要表现为I3、I4型,即:不整合面之上以泥岩为主,之下为砂岩和泥、页岩,上下为削截不整合接触,在靠近断裂的局部地区表现为Ng底部的玄武岩覆盖于下第三系的砂、泥岩之上,如高44井。

感应曲线表现为下伏地层的高阻与上覆馆陶组泥岩的低阻的明显分界(图2-3);第三系与中生界不整合面主要表现为III型,斜坡带下第三系孔店组各层段超覆于中生界之上,凸起顶部馆陶组披覆于中生界之上,该界面之下往往发育有风化壳,声波时差值有350~500微秒/米,显示良好的孔隙(裂隙)发育情况;下第三系内部的各不整合面主要为平行不整合,在凸起区可变换为超覆不整合;不整合上下的岩性配置在横向上也存在差异,如高43-高44
井地区,Es4/Ek为平行不整合,Es4底部的高阻砂岩层平行不整合于Ek的紫红色泥岩之上,二在高12-10到高42井区域,孔三段的砂岩被削截,被沙四段的泥岩所超覆(图2-4)。

图2-2 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岩性配置关系
图2-3 高青油田北区Ng/Ek不整合面感应曲线特征
图2-4 高青油田北区地层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岩性配置关系横剖面示意图
二、不整合面与油气运聚的关系
不整合面的类型、上下地层的岩性配置关系决定了其在油气运聚中所取的作用(图2-5,2-5)。

就I4、II4型而言,不整合面之上的泥岩可以成为盖层,对油气运聚起封堵作用,不
整合面之下的砂岩层则可成为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在流体势的作用下,油气可顺着砂岩体由低压区流向高压区,在遇到不整合面之上的封堵作用时,则在不整合面之下聚集,形成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如本区高41-19块馆陶组/孔店组不整合面之下的的Ek62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高12-10至高42-41井Es4/Ek不整合面之下的Ek3段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等,均属此类。

高43井至高44井地区的N/E不整合面属I1、I2型,由于不整合面的发育,使得不整合面上下的砂、砾岩相互连通,因而油气可顺着不整合面之下Es组砂岩运载层向上运移,并穿过N/E不整合面进入馆陶组的砂岩层,在不整合面之上聚集成藏。

III型地层超覆不整合区,主要分布于接近凸起的斜坡区,在水体渐进时,湖盆逐渐扩大,沿着沉积坳陷边缘部分的侵蚀面沉积了孔隙性砂岩,分选性、储集性好,随着湖盆继续扩大,水体加深,在砂层之上超覆沉积了不渗透泥岩,其结果形成地层超覆圈闭,油气聚集其中就形成地层超覆油气藏,目前,已在孔店组的超覆带中发现了此类油气藏,如高41-16井Ek712地层超覆油藏。

图2-5 高青油田高12-38~高12-17井油藏剖面图
图2-6 高青油田高12-10~高44井油藏剖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