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合集下载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050101)专业培养计划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050101)专业培养计划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050101)专业培养计划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中等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和涉外文秘工作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努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的自强复兴服务。

2、爱岗敬业,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

3、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具有专业方向所要求的专门知识和能力;外语、计算机水平达到国家规定要求。

4、具有一定的体育、军事和卫生等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大学生体育和军训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

本专业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观,倡导多科渗透,师范性与非师范性兼容及基础研究与应用拓展并重。

本专业学生在修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时,应适当选修有利自身发展的相应学科,如理工类、经济类、管理类、新闻类等,以优化知识与能力结构。

三、专业培养方向师范教育、高级涉外文秘四、主要课程文学概论、写作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语言学概论、民间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美学概论、语文教学论、秘书学概论等等。

五、学制与学位学制:学制四年。

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允许3年毕业,但必须在第二学期提出申请,特殊情况经学院同意最多延长至6年毕业;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六、教学时间安排表内容学期 1 2 3 4 5 6 7 8 合计课堂教学14 18 18 18 18 16 9 6 117 复习考试 1 1 1 1 1 1 1 1 8 入学教育、军事训练 2 2 专业见习 2 2毕业实习9 9毕业论文8 8 毕业论文答辩 1 1 毕业教育及办理毕业手续 2 2 机动 1 1 1 1 1 1 1 1 8寒暑假 4 7 4 7 4 7 4 37总计22 27 24 27 24 27 24 19 194 七、课程体系结构课程设置计划(2568或2622学时)公共基础课程(826学时)课程性质为必修、选修和自修大学英语、计算机、体育......实践性教学环节集中安排共19周。

2024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标准模板

2024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标准模板

2024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标准模板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人文基础知识和广泛的专业素养,掌握深厚的汉语言文字学理论基础和扎实的语言文字学科研能力,具备较强的跨专业学习、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较高的汉语语言文字教学能力和汉字文化传播能力,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掌握相关的数理统计和计算机应用知识;了解汉字文化的历史变迁及其影响;掌握对中文语言及周边语言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能,能够胜任基本的汉字文化教育与研究工作以及语言文字学领域研究、教学工作。

二、专业培养要求1. 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学生需具备广泛的人文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中国古代文化、现代文学、语言学、修辞学、辞章学等。

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中文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2. 熟悉相关研究方法和技能:学生需要熟悉汉字文化研究和语言文字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包括文字考证、语言分析、文献阅读和研究论文写作等。

3. 具备跨学科的学习和综合分析能力:学生需要具备在其他相关学科领域进行学习和研究的能力,能够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

4. 掌握汉语语言教学能力: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汉语教学能力,包括教学方法、素材准备、授课技巧等,能够胜任基本的汉语教学和教材编写工作。

5. 熟悉数字技术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学生需要熟悉计算机应用软件和数理统计等基本知识,能够运用于实际工作和研究中。

三、专业课程设置1. 必修课程- 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汉语音韵学- 汉字文化概论- 修辞学- 文学理论与批评-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化遗产与保护- 汉字文化教育与交流- 汉语教学法- 计算机辅助汉语研究-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2. 选修课程- 中国古代史- 中国现代史- 汉字文化研究方法- 现代修辞学- 语法学- 语义学- 修辞学与写作- 汉字文化创意设计- 汉字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汉字文化创意产业开发- 文化管理与市场营销- 数字人文与文化研究四、实践教学环节1. 实习学生将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方向进行实习,可以选择参加报纸、杂志、出版社、文化机构等实习,以提高实际工作技能和应用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doc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doc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7修订2015/2016级用)一、专业基本信息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代码:050101专业门类:文学标准学制:四年所在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适用年级:2015级、2016级二、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思想品德优良,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创新思维及职业素养,专业基础扎实,具有“文化+”和“互联网+”的现代意识,具有较强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组织能力、创意策划能力,能在各级各类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文秘、文化管理、文化创意及文化传播类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规格要求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素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

2.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3.了解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具有良好的创新思维。

4.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意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知识结构:1.了解国家在汉语言文字、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知识。

2.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传播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与本专业方向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4.掌握行政文秘、文化管理、文化创意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5.了解非师范中文相关行业的行业要求和发展趋势。

能力结构:具有运用多学科专业知识在行政管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等领域应用实践的基本能力。

具体能力要求如下:1.具备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特别是人际沟通方面的口语能力;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各类文体(特别是公务文书)的写作能力;具备良好的以会务为核心的组织及服务能力。

2.具备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备良好的信息收集、筛选和处理能力;具备利用全媒体和数据信息进行文化服务创意、策划的能力。

3. 至少掌握一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操作技能,能比较熟练地使用专业软件及自动办公设备。

4.掌握一门外语,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备基础的社会调查与科学研究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目录1. 内容概要 (3)1.1 文档目的 (4)1.2 文档范围与适用对象 (4)2.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性质与定位 (5)2.1 专业背景 (6)2.2 专业特色 (7)2.3 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 (8)3. 培养目标 (9)3.1 知识能力结构 (10)3.1.1 专业知识掌握 (11)3.1.2 专业能力提升 (12)3.2 素质教育要求 (13)3.2.1 知识与思维能力 (14)3.2.2 实践与创新能力 (15)3.2.3 人文素养与道德责任感 (16)3.3 专业认证与评估 (17)4.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18)4.1 必修课程 (19)4.1.1 基础课程 (20)4.1.2 专业核心课程 (21)4.2 选修课程 (23)4.2.1 专业方向选修 (23)4.2.2 跨学科选修 (24)4.3 实践教学环节 (25)4.3.1 实验实训 (27)4.3.2 实习实训 (28)4.3.3 毕业设计 (29)4.4 教学手段与方法 (30)5.1 教学团队与师资力量 (32)5.2 教学资源配置 (33)5.3 教学过程管理 (34)5.3.1 课程安排 (35)5.3.2 课堂管理 (36)5.3.3 作业与考试 (37)5.4 质量监控与评估 (38)6. 学生学习指导 (39)6.1 学生自主学习 (40)6.2 学生活动 (41)6.3 学术竞赛 (42)6.4 学术交流 (43)6.5 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44)7. 培养方案的实施与调整 (46)7.2 动态调整机制 (48)7.3 专业发展与课程更新 (49)1. 内容概要本文档旨在明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实施方案,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还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学生将全面掌握汉语言文学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本科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能够从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部门和各级学校的实际工作及语文教学、研究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教育及教学研究、公文处理、媒体写作等能力的系统训练,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教师职业素养,具备从事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以及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正确的文艺观、语言文字观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并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初步的文学创作能力和设计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具有缜密的逻辑思辩能力;2.了解语言文学学科的新发展,并能通过学习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的研究成果,根据社会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拓宽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再将新知识引入语文教学的实践,富有开创精神;3.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科学术发展的历史,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同时具有一定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素养。

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普查、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逐步学会在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前提下,开辟新的领域;4. 熟悉教育法规,懂得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具有较全面的语文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能说标准的普通话,”三笔字”书写规范,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具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能力;5.具有良好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与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满足政府机关、传播机构、新闻出版、大中型企业、教育部门等社会各界对中文人才的需求。

6.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地阅读一般外文资料和专业文献,具有一定的外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四、学时与学分总学时/学分:190(课内)+26(课外)课内教学学时/学分:2448学时/16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学时/学分:908学时/58.5学分专业教育学时/学分:1540学时/101.5学分(专业必修1194学时/78.5学分;专业选修346学时/23学分)集中性实践环节周数/学分:30W /30学分(含4周两课实践)综合教育学时/学分:26学时五、主干学科汉语言文学六、主要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写作、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语文教学法七、教学进程表八、专业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课程设计。

宁波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的方案

宁波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的方案

宁波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机关企事业单位、中等学校从事文学评论、文秘、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等工作,以及其他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具有一定的古今汉语理解分析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视野开阔,适应性强,有健全的体魄,并掌握一门外语。

三、核心课程1.学位课程: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2.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写作、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学。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1.学制:四年。

最长学习期限为6年.2。

毕业最低学分毕业最低学分为164,其中必修课113学分(包括通识教育平台32学分,学科大类平台27学分,专业教育平台26学分,专业方向模块28学分).选修课51学分(包括通识教育平台10学分、学科大类教育平台6学分,专业教育平台11学分,专业方向模块12学分,任意选修课8学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分)。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文学学士。

必须符合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有关规定。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1。

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本专业课程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大类课程:通识教育课程(42学分),文史政法类学科教育平台(33学分);专业教育平台课程(37学分),含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现代汉语、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写作等。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并结合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了汉语言文学、新闻文秘学和国学三个方向模块,每个模块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及其特点设置课程,共40学分.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分别要求任意选修课程8学分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学分。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范文(三篇)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范文(三篇)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范文(____字)第一部分: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文学修养,具备较强的汉语文献研究和文学批评能力,以及一定的汉语教学和传媒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第二部分:培养要求1. 专业基础知识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汉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理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写作规范等内容,并能够进行基本的文学创作和批评。

此外,还要了解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并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2. 专业选修课程学生需要选修一系列的专业选修课程,以提高自己在文学理论、文艺批评、文化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能力。

其中包括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文学研究方法与技巧等课程。

3. 实践教学学生需要参加一定量的实践教学活动,包括文学创作、文学研究、文化交流和社会实践等方面。

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学生可以加深对文学理论和实践的认识,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和批评眼光。

4. 海外学习为了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学校鼓励学生参加海外学习项目。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交换学生项目、短期游学项目、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了解国际文化和文学的最新发展动态,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5. 汉语教学和传媒工作能力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汉语教学和传媒工作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选修相关的教学和传媒课程,了解教学和传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和传媒能力。

第三部分: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1)汉语基础知识:包括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2)中国文化与文学史:介绍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了解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发展动态。

(3)文学理论与方法:包括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专业课程(1)文学作品阅读与解析: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介绍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和批评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编号: 820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而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拥有宽阔的人文视野、优良的综合素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适应基础教育需求,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并为教育硕士提供优秀生源。

基本要求:1. 具有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一定的专业研究能力;2. 熟悉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了解基础教育状况,能胜任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工作;3. 具备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能够引领基础教育创新。

4. 具备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外语文献的能力。

二、主要课程文学欣赏、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西方语言学史、写作、民间文学、语文课程论与中学语文教学;文献学、比较文学、古代文论、马列文论、西方文论、美学、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欧洲文学专题研究、美国文学专题研究、文字学、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学语文教改研究、中学语文名篇选讲等。

三、学制4年四、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五、教学时间分配表项目周数学分各学期分配情况(周数)备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军事训练 3 3 3 0 0 0 0 0 0 0 学年论文0 0 0 0 0 0 0 0 0 0 教育实习或毕业实习8 6 0 0 0 0 0 0 8 0 见习 2 2 0 0 0 0 1 0 1 0 毕业论文(设计) 6 6 0 0 0 0 0 0 0 6 复习考试14 0 2 2 2 2 2 2 1 1 入学及毕业教育 2 0 0.5 0 0 0 0 0 0 1.5 学年总结 1.5 0 0 0.5 0 0.5 0 0.5 0 0 机动 4.5 0 0.5 0.5 2 0.5 1 0.5 2 2.5 课程教学122 157 15 17 17 17 17 17 9 9 小计163 174 21 20 21 20 21 20 21 20六、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类别学期课类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计百分比%学时通识教育必修课261 160 102 187 0 0 0 0 710 26.3 专业类必修课180 255 368 238 167 70 0 0 1278 47.3 专业类选修课计划开设0 0 0 0 544 510 257 221 1532学生应修0 0 0 0 170 170 102 68 510 18.9 通识教育选修课0 0 0 0 68 68 34 34 204 7.5 小计441 415 470 425 405 308 136 102 2702 100学分通识教育必修课15 9 5 14 0 0 0 0 43 27 专业类必修课11 15 22 14 9 3 0 0 74 46.5 专业类选修课计划开设0 0 0 0 32 30 16 13 91学生应修0 0 0 0 10 10 6 4 30 18.9 通识教育选修课0 0 0 0 4 4 2 2 12 7.5 小计26 24 27 28 23 17 8 6 159 100注:专业类必修课指学科基础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专业类选修课指学科基础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七、课程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号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分学时分配表周学时先行课考试方式双学位课素质课程课程课类授课实验课外通识教育课必修课31001001 计算机基础 1 3 56 34 4 1 理31002041 高等数学D 1 4 70 5 1 理33001100 大学体育1 1 1 30 2 1 体3400002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 3 48 3 1 文35000011 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1 1 2 42 0 3 1 文35000012 大学英语听力与口语1 1 2 15 15 1 1 文31001004 数据库技术应用 2 2 34 24 3 1 理33002100 大学体育2 2 1 34 2 33001100 1 体3400002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24 0 10 3 1 文35000021 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2 2 2 51 3 35000011 1 文35000022 大学英语听力与口语2 2 2 17 17 2 35000012 1 文33003100 大学体育3 3 1 34 2 33002100 1 体35000031 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3 3 2 51 3 35000021 1 文35000032 大学英语听力与口语3 3 2 17 17 1 35000022 1 文33004100 大学体育4 4 1 34 2 33002100 1 体3400002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 3 34 17 2 1 文3400002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 6 51 0 51 3 1 文35000041 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4 4 2 51 3 35000031 1 文35000042 大学英语听力与口语4 4 2 17 17 1 35000032 1 文选修课学生至少修取12个学分。

海南师范大学××专业培养计划

海南师范大学××专业培养计划

附件5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时代,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与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新型师资。

二、基本要求1.热爱祖国,热爱教育;品德高尚,乐于奉献;为人师表,严于律己;工作热情,待人和善。

2.全面地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深刻地理解该专业的基本理论,熟练地使用该专业的各项专业技能。

初步掌握汉语言文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并能在该专业的某一领域有所发现,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较高的文化素养。

3.全面地了解教育的历史、发展及其现状,系统地掌握各类教育理论、原则和方法。

全方位地熟悉语文教育,并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具备较强的语文教学和改革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健康的体魄。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1.基本学制为4年。

2.修业年限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缩短和延长,学习年限最短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7年。

四、专业核心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西方文论、写作。

五、各类课程学分分配1.课程学分结构2.开课规划六、毕业学分要求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件修完本专业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获得152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8学分,学科基础课程17学分,专业核心课程44学分,专业拓展课8学分,教师教育课程16学分,实践课程18学分,即可毕业,发给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证书。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海南师范大学关于授予学士学位的若干规定》,可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七、课程设置(附件)。

2024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学习计划书(二篇)

2024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学习计划书(二篇)

2024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学习计划书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的一个学期的到来,几门新功课来到了我们的面前,需要我去探索去研究,为了更好地学习____新知识,获得长足的进步,我特此制定一份学习计划。

一:主要目标争取获得优良成绩,能切实在大学里学到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常识。

增加文化素养,提升自身能力,端正学习态度,培养积极勤奋的学风。

做学习计划来自我敦促,自我勉励。

二:具体安排1.坚持预习,坚持在上课前先预习一遍课文,在上课之前对所上的内容有所了解,能提高听课效率。

并且在老师上完一章的内容后,能够主动复习。

温故而知新。

2.每周抽一天时间早起背诵英语课文。

3.每周坚持到校晚自习4.坚持去校图书馆借书阅书,坚持超额完成老师布置的读书任务,并且做好读书笔记。

5.对于课程知识,要多想多问,并且把其中有收货的部分记入笔记之中。

6.每个月进行一次学习清算,反思自己这个月是否达成了学习计划,有哪一些做得不足的地方,下个月要注意改进。

7.订阅英语辅导报,自学报纸上出现的一些英语单词,并且完成报纸上的练习题。

8.身为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对于文字的敏感和写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应该坚持在平时多写一些练笔。

9.多学习一些例如《文心雕龙》,《易经》之类的中国古文化典籍。

10.争取利用周末时间多学一门外语。

学习是要靠自己自觉的,在已经经历过高考进入大学的我们而言,也许很多人都会因此放纵自己,但是我们要坚信,如果在大学里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我们的大学四年生活就等于是浪费了的,这是人生的黄金时光,我们应该努力多学点东西。

因此坚决执行此计划,鼓励自己,学有所成!2024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学习计划书(二)学习计划书一、学习目标2024年是我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的第三学年。

在这一年里,我将努力实现以下学习目标:1. 提高汉语言文学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2. 增强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3. 培养实践操作的能力和实践经验;4. 提升综合素养和职业素养;5. 掌握相关软件技能,提高学术写作和研究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本科培养计划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本科培养计划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本科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中学教学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知识拓展能力,能够运用汉语言文学知识和教育原理在中学从事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通过学习,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汉语言文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中学教学基本技能;
2. 掌握教育学原理;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
3. 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4. 具有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水平;
6.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主干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基础写作、中国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
四、计划学制
四年,最长不超过八年
五、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六、时间安排
四学年教育教学基本时间安排表
七、课程设置
(一)课程类别和结构比例
(二)课程安排
必修课
注:打“*”的学时不计入总学时
必修课
选修课
说明:1、教育类选修模块从第五到第八学期开设,中文系每位学生选修四门。

2、公共选修课程从第二学期到第六学期开设,每位学生至少选修五门。

3、每位学生至少参加社团1个。

4、专业选修课A模块为共选模块;B、C、D、E模块由学生根据兴趣选择,第五、六、七学期每学期各选一门,第八学期选二门。

八、附表: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安排表
制定人:周桂峰;审核人:施军。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培养计划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一、培养目标Ⅰ.Educational Objectives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具有较强的英语能力和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具有创新精神,初步具备语言文学研究的素质和能力。

毕业生能够从事与语言文学相关的工作。

This program aims to nurture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basic theory,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elementary knowledge of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The graduates with good command of English, certain grounding of natural science and elementary qualification and ability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can pursue their careers in related fields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二、基本规格要求Ⅱ.Skills Profile1. 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有较强的中文口头表达及写作能力,能阅读一般古典文献;2. 有较强的公关协调、组织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3. 具备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4. 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5. 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素质,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输入、编排、处理中英文材料。

汉语言文学(一本师范)专业文学学士培养计划

汉语言文学(一本师范)专业文学学士培养计划

汉语言文学(一本师范)专业文学学士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适应基础教育需要的语文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从事其他教育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二、培养规格热爱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自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教育事业服务。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掌握系统、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素养.2.具有正确的文艺观、语言文字观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并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学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设计并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3.了解汉语言文学学科的新发展,并能通过学习,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的研究成果,根据社会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拓宽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将新知识引入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富有开创精神.4.熟悉教育法规,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管理能力和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

5.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检索、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6.具有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健全的体魄和良好的身心素质.三、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四、主要课程文学概论、写作、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外国文学、中学语文教学法、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文化考察、校内实训项目、写作实践、语言综合能力实践、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六、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基本学制四年,弹性学制三至六年,文学学士七、毕业最低学分及课内总学时修满规定课程和最低162+8毕业学分,其中课内162学分,课外项目8学分.课内学分中必修课要求修满128学分,选修课学分26学分(院内跨专业选修课2学分),其中公选课要求选修至少8学分(不超过14学分),必须包括创业教育类课程2学分;艺术类课程2学分;心理与教育课程2学分;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2学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培养计划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一、培养目标Ⅰ.Educational Objectives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具有较强的英语能力和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具有创新精神,初步具备语言文学研究的素质和能力。

毕业生能够从事与语言文学相关的工作。

This program aims to nurture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basic theory,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elementary knowledge of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The graduates with good command of English, certain grounding of natural science and elementary qualification and ability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can pursue their careers in related fields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二、基本规格要求Ⅱ.Skills Profile1. 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有较强的中文口头表达及写作能力,能阅读一般古典文献;2. 有较强的公关协调、组织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3. 具备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4. 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5. 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素质,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输入、编排、处理中英文材料。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gain the following:1. Basic theory and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nicer literature attainment and percipient, ability of oral expression and written composition, capacity of reading classical literature;2. Ability of coordinating public relations,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3. Elementary knowledge of correlative disciplines and natural science;4. Ability of English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on;5. Good command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proficiency in computer inputing, processing and editing of English and Chinese materials.三、培养特色Ⅲ.Program Features具有较宽的人文社会科学及专业基础,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及计算机应用技能,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突出的中文口头、书面表达能力,是本专业的显著特色。

This program produces talents with sound grounding of humanity and social sciences, elementary knowledge of natural science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 good command of English, and prominent ability of oral expression and written composition.四、主干学科Ⅳ.Major Disciplines汉语言文学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五、学制与学位Ⅴ.Length of Schooling and Degree修业年限:4年Duration: 4 years授予学位:文学学士Degrees Conferred: Bachelor of Arts六、学时与学分Ⅵ.Hours/Credits完成学业最低课内学分(含课程体系与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要求:201Minimum Credits of Curricular (Comprising course system and intensified internship practical training):201完成学业最低课外学分要求:5Minimum Extracurricular Credits:51. 课程体系学时与学分Extracurricular Credits注:(1)参加学校体育运动会获第一名、第二名者与校级一等奖等同,获第三至第五名者与校级二等奖等同,获第六至第八名者与校级三等奖等同。

(2)对院系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学生可奖励1~2学分。

Note: (1) In HUST Sports Meeting,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prize, the third to the fifth prize, and the sixth prize to the eighth prize are deemed respectively the first prize, the second prize and the third prize of university level.(2) Those who contributes significantly to the school would be granted one or two credits.七、主要课程Ⅶ.Main Courses in Specialty现代汉语Modern Chinese、古代汉语Ancient Chinese、语言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中国现代文学Modern Literature of China、中国当代文学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a、中国古代文学Ancient Literature of China、世界文学(外国文学)Foreign Literature、文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基础写作Basics of Writing八、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含专业实验)Ⅷ. Main Internship and Practical Training (Including experiments)毕业论文Undergraduate Thesis九、教学进程计划表Ⅸ.Table of Teaching Schedule院(系):中文系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第二主修专业培养计划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the Second Specialty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一、培养目标Ⅰ.Educational Objectives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具有较强的英语能力和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具有创新精神,初步具备语言文学研究的素质和能力。

This program aims to nurture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basic theory,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elementary knowledge of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The graduates with good command of English, certain grounding of natural science and elementary qualification and ability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can pursue their careers in related fields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二、学位Ⅱ.Degree Conferred文学学士Bachelor of Arts三、学分Ⅲ.Credits完成学业最低学分要求:52Minimum Course Credits:52其中:Including:学科大类基础课程:8学分Basic Courses in General Discipline:8学科(专业)基础课程:22.5学分Basic Courses in Discipline:22.5专业课程:16.5学分Courses in Specialty:16.5毕业论文:5学分Undergraduate Thesis:5四、教学进程计划表续表汉语言文学辅修专业培养计划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Auxiliary Specialty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一、培养目标:Ⅰ.Educational Objectives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具有较强的英语能力和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具有创新精神,初步具备语言文学研究的素质和能力。

This program aims to nurture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basic theory,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elementary knowledge of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The graduates with good command of English, certain grounding of natural science and elementary qualification and ability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can pursue their careers in related fields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二、学分Ⅱ.Credits完成学业最低学分要求:25Minimum Course Credits:25其中:Including:学科基础课程:20学分Basic Courses in Discipline:20学科专业课程:5学分Courses in Specialty:5三、教学进程计划表Ⅲ.Table of Teaching Schedu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