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练习指导》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上密下疏 教案

合集下载

六上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六上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出示临帖的“度”和原作的“度”。
(1)学生观察。
(2)交流临帖的“度”和原作的“度”点画的不同。
(3)小结:原作笔力厚实,临作笔画疲软。结构没有支撑力,整个字就会显得无精打采。
四 临摹交流
1、出示“度、衷、霄”字:
(1)观察,临写。
(2)对比,临写。
(3)调整,临写。
(4)展示、品评、小结。
五小小兰亭会
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课 题
第4课 赵体点画(三)
教学目标
1掌握赵体竖画的特点;了解欧体竖画的特点。
2遵循书法的基本规律,练习书写“神、辉来自譬、观、察”等字。重、难点
遵循书法的基本规律,写好“神、辉、譬、观、察”等字。
教学方法
描红临摹练习
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等
教学时间
1
教 学 过 程
一 导入
1.板书课题 赵体点画(三)
教学方法
描红临摹练习
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等
教学时间
1
教 学 过 程
一 导入
1.板书课题 赵体点画(四)
2.赵体点画“撇”的特点。
3.赵体的“撇”和欧体的“撇”特点的区别。
二 新授
1. 出示“文”字:
(1)学生观察。
(2)赵体“文”的撇有什么特点?欧体“文”的撇有什么特点?
2.出示“刊、月、秒”字:
(1)学生观察“刊、月、秒”字。
二 观察思考
1. 出示[元]赵孟頫《三门记》(局部)
(1)学生观察。
(2)出示东汉书家蔡邕的话,理解书法的点画极富质感,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2.出示邮票,
学生观察邮票上舞女飞扬的衣袖。
3.出示“衷”字
学生观察

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和书写规则。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书法书写能力和创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书法的基本技巧:笔法、墨法、纸法、砚法。

2. 书法的书写规则:字体结构、章法布局、书写顺序。

3. 书法作品的欣赏与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书法的基本技巧和书写规则的掌握,书法作品的欣赏与评价。

2. 教学难点:书法技巧的运用和书法创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书法的基本技巧、书写规则和作品欣赏评价。

2.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书写,讲解书写技巧。

3. 练习法:学生自主练习书写,教师个别指导。

4. 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交流学习心得。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书法的基本技巧(笔法、墨法、纸法、砚法)讲解与示范。

2. 第二课时:书法的书写规则(字体结构、章法布局、书写顺序)讲解与示范。

3. 第三课时:书法作品的欣赏与评价。

4. 第四课时:学生自主练习书法,教师个别指导。

5. 第五课时:学生书法作品展示与交流。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书法技巧掌握程度:观察学生在书写过程中的笔法、墨法、纸法、砚法的运用是否准确。

2. 评价学生的书法书写规则遵守情况:检查学生的字体结构、章法布局、书写顺序是否规范。

3. 评价学生的书法创作水平:欣赏学生的书法作品,评价其艺术价值和审美水平。

七、教学资源1. 书法教材或指导书籍。

2. 毛笔、墨汁、纸张、砚台等书法用品。

3. 书法作品图片或视频素材。

八、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书法的艺术地位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详细讲解书法的基本技巧和书写规则,并进行示范。

3. 练习与指导:学生自主练习书法,教师个别指导,纠正错误。

4. 欣赏与评价:组织学生欣赏优秀书法作品,评价其艺术价值和审美水平。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练习,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书法活动。

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和书写规范。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书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书法用具的选择和使用。

3. 书法的基本笔画和书写顺序。

4. 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书体的特点和书写方法。

5. 书法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书法的基本技巧和书写规范,各种书体的特点和书写方法。

2. 教学难点:书法作品的欣赏和评价,创作具有个性的书法作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书法的基本概念、分类、用具选择等知识。

2.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演示书法书写技巧和书体特点。

3. 练习法:学生自主练习书法,教师个别指导。

4. 欣赏法:学生欣赏优秀的书法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介绍书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书法用具的选择和使用,基本笔画和书写顺序。

3. 示范演示:教师或学生代表演示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书体的书写方法。

4. 自主练习:学生自主练习书法,教师个别指导。

5. 作品欣赏:欣赏优秀的书法作品,分析其特点和魅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书法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书法练习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练习成果:检查学生的书法练习作品,评价其书写规范、字迹美观程度。

3. 作品欣赏: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教师点评。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书法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 书法用具:准备充足的书法用具,如毛笔、墨汁、宣纸、练习本等。

3. 作品示例:收集优秀的书法作品,用于教学演示和欣赏。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了解书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学习书法用具的选择和使用。

2. 第二周:学习书法的基本笔画和书写顺序,练习楷书书写。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书法指导课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书法指导课教案

六年级(上)书法指导课教案六年级(上册)书法指导课教案一、写字教学的总目标写字是指导学生学习掌握写字技法和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一门课程。

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

二、教材安排本册教材安排了行书教学,第一课介绍行书特点和基本笔画。

第二课讲行书的第一个特点,点画呼应。

第三课讲笔势连贯。

第四课讲以转代折。

第五课讲以曲代直。

第六课讲增减钩挑。

第七课讲替换笔画。

第八课讲欣赏于练习。

一节课既要讲授行书的一个特点,又要教行书的一个写法,二者交替进行同步练习。

三、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1. 两部分内容可以分前后阶段进行教学,也可以隔周交叉进行教学。

2. 应注意讲练结合,以练为主,在练中教给学生书写和运笔的过程。

3. 钢笔字练习以硬笔习字册和各练习中的内容为主。

4. 毛笔字练习作业。

每课只有三张,一张供课堂指导练习用,两张供学生课外独立练习用。

5. 要重视对写字教学的考察。

钢笔字部分(一)1.行书的特点和基本笔画教学目标:1.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行书及其楷书的区别。

2. 能说出行书的六个特点。

3. 进行行书基本笔画的练习,要求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教学过程:1. 先让学生欣赏课文中楷书和行书作品,在欣赏过程中归纳行书和楷书的不同之处。

2. 小结。

3. 向学生简介行书的特点,并让他们对行书有初步了解。

4. 提出每课训练要求。

5. 进行行书笔画指导。

6. 学生自己选择一本行书字帖作范本,进行欣赏并做行书基本笔画练习。

钢笔字部分(二)2.行书特点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行书的第一个特点:点画呼应2. 懂得行书独立点和组合点的写法,并要求写好行书独立点。

3. 初步掌握呼应的技法,写好课文中所举的例字。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读一读课文提示,理解点画呼应的含义,并在例字中找到这一特点。

2. 学习点画的写法。

行书中的点在多数情况下起着笔画的过渡起止装饰的作用。

(1)独立点。

六年级上册义务教育书法教学指导教案

六年级上册义务教育书法教学指导教案

第1课疏密相间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知道书法中疏密相间的结构原则。

2.掌握密而不挤、疏而不散的结字方法,体验汉字疏密变化的美感。

3.通过王義之《以书换鹅》的故事,感悟书法结字变化来源于生活的道理,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审美的能力。

教学分析1.教材编写分析《疏密相间》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本课板块包括“要领图解、临习指导、单钩比对、拓展思考、书法家故事”五部分要求学生了解疏密相间的结构原则,学会分析并运用上密下疏、左密右疏等形式书写汉字,做到密而不挤、疏而不散的疏密变化。

2.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学习疏密结构原则,掌握并运用疏密原则书写汉字难点:如何处理书法中的“疏”和“密”,尝试分析并运用。

教具准备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视频展台等。

教学流程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五个米字格,分別在米字格中写一到五个长横。

教师河:随着格子中的横线越来越多,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小结:笔画越少,间距越大,感觉疏朗;笔画越多,间距越小,感觉紧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汉字中的疏密关系。

(板书疏朗、紧密)学习新知1.感知疏密。

(1)课件出示“在、囊”两字。

教师问:比较这两个字,哪个字笔画密,哪个字笔画疏?学生答:“在”字笔画少,疏朗。

“囊”字笔画多,紧密。

教师再问:“囊”字中是所有笔画都密吗?学生交流:上密下疏。

教师小结:在不同的字中,笔画少的字,笔画间要疏朗;笔画多的字,笔画间要紧密。

在同一个字中,笔画多的部分要写得紧密,笔画少的部分要写得疏朗。

硫密相间,巧妙安排。

(板书疏密相间)(2)试一试。

学生临写“在、囊”两字,在写的过程中观察字的疏密变化。

教师评价,表扬临写优秀的学生。

2.深入感知疏密形式。

(1)出示例字“门、团”,请学生谈谈例字中的疏密关系是怎样巧妙安排的。

教师小结:"门、团”上部分笔画多,上收紧下舒展,呈“上密下疏”的疏密形式。

(2)出示例字“动、诵”和“界、夜”,分小组讨论它们的疏密形式又是怎样的。

湖北美术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全册教案(表格式)

湖北美术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全册教案(表格式)
检查学生作业中的基本笔画,对学生的书写进行点评。
结构
是否掌握书法的结构,书写是否美观。
检查学生作业中的结构,对学生的书写进行点评。
章法
是否掌握书法的章法,书写是否符合章法要求。
检查学生作业中的章法,对学生的书写进行点评。
书法风格
是否掌握不同书法家的风格,书写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具有风格特点。
检查学生作业中的书法风格,对学生的书写进行点评。
创意
是否能够进行书法的创意书写,书写是否具有艺术性。
检查学生作业中的创意书写,对学生的书写进行点评。
湖北美术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全册教案(表格式)
教案内容
课题
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
1.掌握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将基本笔画和结构应用到实际书写中。
毛笔、墨水、纸张、教材。
1.讲解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2.示范书写。
3.学生练习。
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书写中。
毛笔、墨水、纸张、教材。
1.复习书法的基本笔画、结构、章法、风格和创意。
2.学生练习。
3.点评与指导。
教学评价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
书写习惯
是否按时完成作业,是否保持良好的书写姿势。
观察学生日常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书写姿势。
基本笔画
是否掌握书法的基本笔画,书写是否规范。
1.讲解赵孟頫的书法风格。
2.示范书写。
3.学生练习。
4.点评与指导。
第七课
1.学习书法的创意。
2.提升书法的艺术性。

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第一章:书法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概念,知道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使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笔画、结构、章法等知识。

3.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书法的定义与分类2. 书法的基本笔画3. 书法的结构原则4. 书法的章法规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书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笔画、结构原则、章法规则。

2. 难点:书法的结构原则和章法规则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书法的基本概念、分类、基本笔画、结构原则、章法规则。

2. 示范法:展示书法作品,分析作品的笔画、结构、章法等特点。

3. 练习法:学生动手练习书法,教师指导并及时反馈。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书法的基本概念、分类、基本笔画、结构原则、章法规则。

3. 示范:展示书法作品,分析作品的笔画、结构、章法等特点。

4. 练习:学生动手练习书法,教师指导并及时反馈。

第二章:硬笔书法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硬笔书法的基本技巧,提高书写质量。

二、教学内容1. 硬笔书法的基本技巧2. 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硬笔书法的基本技巧,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

2. 难点:硬笔书法技巧的运用,提高书写质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硬笔书法的基本技巧、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

2. 示范法:展示硬笔书法作品,分析作品中的技巧和特点。

3. 练习法:学生动手练习硬笔书法,教师指导并及时反馈。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硬笔书法的基本技巧,激发学生对硬笔书法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硬笔书法的基本技巧、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

3. 示范:展示硬笔书法作品,分析作品中的技巧和特点。

4. 练习:学生动手练习硬笔书法,教师指导并及时反馈。

第六章:软笔书法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软笔书法的基本技巧,提高书写质量。

人民美术出版社《书法练习与指导》六年级上册整册教案

人民美术出版社《书法练习与指导》六年级上册整册教案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人民美术出版社《书法练习与指导》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最新版)六年级第一学期书法教案第一课心字底力字底教学目标:1、学习心字底和力字底的写法,初步掌握书写心字底和力字底每一笔画的运笔方法及两种字底的结构特点,2、学习写以心字和力字为底的合体字,初步掌握这两种字底的合体字的结字规律。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两种字底所涉及到的几种基本笔画、写法、合体字的结构安排。

教学方法:学生观察、体会,教师补充讲解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准备情况二、复习笔画:复习点(左点、右点)、卧钩、横折钩和撇的写法。

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个别学生板演教师扼要讲书写要领。

三、讲授新课(一)心字底出示范字“心字底”,学生观察讨论,并小结。

1、搞清笔顺:点、卧钩、点、点2、观察三个点的不同位置和不同写法3、观察卧钩的形态,将起分为4 部分:斜、平、翘、提4、观察卧钩和三个点的关系(包括位置及笔势承接关系)及整个心字底的外型特点。

5、教师边演示边讲解6、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7、根据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指正。

8、出示“思”字,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上下两部分关系,尤其是镶嵌关系。

9、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10、根据情况,重点指导。

(二)力字底出示范字“力字底”,学生观察讨论,并小结。

1、搞清笔顺:横折钩,撇2、仔细观察两笔的写法。

3、观察两笔间的关系。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5、根据书写情况,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

6、出示“务”字,引导学生观察上下两部分关系。

7、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8、根据书写情况,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试写其他心字底和力字底的字,体会合体字的结构安排特点。

四、课堂小结1、展示优秀学生作业,请学生板演示范2、全班同学对其进行评价,有则改之,无则加冕。

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和书写规则。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书法书写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书法的基本姿势和笔法学习书法的基本姿势(坐姿、握笔姿势),了解书法的笔法(点、横、竖、撇、捺)。

2. 第二课时:硬笔书法的书写规则学习硬笔书法的书写规则,包括字间距、行间距、笔顺等。

3. 第三课时:软笔书法的基本技巧学习软笔书法的基本技巧,包括运笔、转折、提按等。

4. 第四课时:临摹名帖选择适合学生的名帖进行临摹练习,提高学生的书写技巧和审美能力。

5. 第五课时:创作自己的书法作品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自己的书法作品,展示自己的书法水平。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书法的基本技巧、书写规则和名帖的特点。

2. 示范法:教师示范书法书写,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通过临摹和创作,提高书法书写能力。

4. 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书法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材。

2. 教具:毛笔、墨汁、宣纸、练习本等。

3. 参考资料:书法名帖、书法作品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掌握书法的基本姿势和笔法。

2. 学生能够遵循硬笔书法的书写规则。

3. 学生能够运用软笔书法的基本技巧。

4. 学生的书法作品具有较高的书写水平和审美价值。

5. 学生对书法艺术有兴趣和热爱。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书法的基本技巧、书写规则和名帖的特点,并进行示范。

3. 临摹练习:学生根据教师讲解和示范,进行临摹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书法创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书法活动。

XXX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表格教案

XXX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表格教案

XXX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表格教案XXX六年级上册《书法练指导》表格教案课题编写人:XXX课时:16授课时间:年月日第一课女字底目的:1.让学生认识女字底的形态特点,掌握颜体女字底的写法。

2.让学生学会临写范字“安”和“委”,并基本掌握范字的结构特征。

3.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注重学生的审美能力。

4.在临写中注重对学生临摹能力的培养,激发他们对书法的研究兴趣。

要求:教学具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导入1.复女字旁的写法和特点,比较女字旁和女字底形态的变化。

2.出示课题:“女字底”。

二、研究部首1.观察女字底,需要注意哪些笔画?(撇点的连接,撇短点长,点向右下,渐行渐粗长横略斜微弯,行笔轻重顿回收)(教师示范)2.师生讨论女字底的形态以及笔画特点。

(呈略对称五边形,需要写稳)3.教师示范女字底。

4.学生练4个。

三、临范字1.出示“安”字卡片,让学生观察“安”字的结构特点。

(上窄下宽)2.教师概括要点,示范“安”字。

3.学生跟写4个。

4.出示“委”字卡片,让小组讨论“委”字的结构特点,如何写好“委”字。

5.指名学生(2人)上台尝试临写,师生评议。

6.教师示范,学生跟练4个。

四、反馈矫正1.展示个别学生作业,师生共同评议。

2.学生继续巩固练。

3.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五、赏析提高1.展示部分学生作业。

2.师生共同赏评。

3.展示欧体、柳体、XXX书法图片,让同学们看出它们与颜体的不同之处。

教案补充或修正第二课四点底目的:1.让学生认识四点底的形态特点,掌握颜体四点底的本写法。

2.让学生学会书写范字“兼”和“烈”,关注四点底在不同字中的形态变化,初步掌握同类字的书写规律。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书写惯。

4.让学生充分感知四点底的字的结构美与造型美。

要求:教学具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导入1.出示颜体中的各种点画,回顾复。

2.问:点画很多时候都是以组合的方式出现在汉字中,学过的有哪些?二、研究部首1.观察四点底,需要注意哪些笔画?(点画的位置、顺序、长度、粗细等)(教师示范)2.师生讨论四点底在不同字中的形态变化和同类字的书写规律。

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第一章:书法的基本概念与历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定义和分类,理解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2. 使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工具和材料,了解书法的历史发展脉络。

二、教学内容1. 书法的定义与分类:汉字书法、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

2. 书法的工具和材料:笔、墨、纸、砚等。

3. 书法的历史发展:从甲骨文、金文到楷书、行书、草书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书法的定义、分类、工具和材料以及历史发展脉络。

2. 难点:书法艺术的价值和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书法的基本概念、分类、历史发展等。

2. 演示法:展示书法工具和材料,示范书法基本技法。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书法的定义、分类、工具和材料以及历史发展脉络。

3. 示范:展示书法工具和材料,示范书法基本技法。

4. 练习:学生自行练习书法,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强调书法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以及书法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第二章:书法的基本技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理解书法中的章法和布局。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基本技法进行书法创作。

二、教学内容1. 书法的基本笔画:横、竖、撇、捺、折等。

2. 书法的结构:部首、结构、重心等。

3. 书法的章法和布局:字体、行距、字间距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书法的基本笔画、结构和章法布局。

2. 难点:运用基本技法进行书法创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书法的基本笔画、结构和章法布局。

2. 演示法:展示书法基本技法,示范书法创作过程。

五、教学步骤1. 引入:回顾上一章内容,引导学生对书法技法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书法的基本笔画、结构和章法布局。

3. 示范:展示书法基本技法,示范书法创作过程。

4. 练习:学生自行练习书法,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强调书法技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进行书法创作。

上密下疏书法教案

上密下疏书法教案

上密下疏书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上密下疏的书法结构原则,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审美能力。

2.通过观察、模仿、创作,提高学生的书法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上密下疏的书法结构原则,包括字形的匀称、均衡和变化等。

2.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上密下疏的原则进行创作,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上密下疏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其结构特点,引出新课内容。

2.学习新课:通过讲解、示范、图示等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上密下疏的结构原则,包括字的重心、笔画分布、空间比例等。

3.巩固练习:让学生通过临摹、小组讨论、自主创作等方式,进一步掌握上密下疏的结构原则,提高书法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4.评价总结:通过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图示、练习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互动交流等。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学生通过临摹、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课堂练习,加深对上密下疏结构原则的理解和掌握。

2.作业:布置相关书法练习作业,让学生在家中也能够继续学习和练习。

3.评价方式: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以鼓励和肯定为主,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教材:《中国书法史》、《书法基础教程》等。

2.教学工具:毛笔、墨汁、宣纸、砚台等。

3.教学辅助资源:多媒体教学课件、网络资源等。

七、结论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上密下疏的书法结构原则,提高书法表现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这不仅对学生的书法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以下几点:一是注重教学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练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注重教学示范,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更好地掌握上密下疏的结构原则;三是注重教学反馈,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疏密得宜|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疏密得宜|北师大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疏密原则的理解和书写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疏密原则相关的书法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将演示疏密原则的基本应用。
本章节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书法的核心知识,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并通过具体的举例和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和掌握书法艺术的精髓。通过上述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书法水平。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疏密得宜》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书法练习中是否遇到过字体过于紧凑或过于稀疏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书法疏密布局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书法中疏密原则的基本概念。疏密原则是指字与字之间、笔画之间的空白和紧凑程度的合理安排。它是书法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使作品看起来协调、舒适。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分析书法大家的作品,了解疏密原则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提升书法作品的美感。
2.书写技巧:结合教材实例,教授以下书写技巧:
-笔画起收:引导学生掌握起笔、收笔的技巧,使字体更具美感。
-笔画连接:讲解笔画之间的连接方法,使字迹流畅、自然。
-结构布局:教授如何合理安排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关系,使整体布局协调、美观。
3.书法作品创作: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疏密原则和书写技巧进行书法创作,提高学生的书法实践能力。

西泠印社六年级上册书法教学设计(简案)

西泠印社六年级上册书法教学设计(简案)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高低相顾。
二、集字解读
1.引导学生欣赏理解“如、珍、读、神”。
2.教师解读。
三、临习指导
1.指导学生阅读书中临习指导要点。
2.教师投影示范临写。
3.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师生评议。
四、作品展示
1.让学生欣赏教材中的对联作品“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底、月、于”。
2.教师解读。
三、临习指导
1.指导学生阅读书中临习指导要点。
2.教师投影示范临写。
3.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师生评议。
四、作品展示
1.让学生欣赏教材中的斗方作品“海底有明月,圆于天上轮。得之一寸光,可买千里春”。
3.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师生评议。
三、单钩比对
用钢笔单钩书上的例子,并比较不同书法家是如何处理疏密关系的。
五、拓展思考
1.让学生观察“气、尘、断”的疏密规则,并说一说疏密变化在这些字中是怎么运用的。
2.学生交流。
六、书法家故事
引导阅读书法家故事《以书换鹅》。
七、课堂总结
八、布置作业
完成第1课的练习。
2.领悟书写要点。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完成第8课的练习。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第 9课 开合有度
教学目标:
1.学习汉字的开合原则,并在实际书写中掌握运用。
2.临习例字,培养写字兴趣。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要领图解
让学生认真观察“咸、兴”2字,掌握2字的开合原则。

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1、横平竖直教学目标:1、学习“横平竖直”结字规律和书写要领,整体把握这类字的书写规律。

2、学会写好“横平竖直”,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兴趣。

3、了解汉字的雏形,感受汉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横平竖直”结字规律和书写要领,初步掌握“横平竖直”的写法2 •通过描红练习,进一步巩固“横平竖直”的写法要领。

教学时间:1课时诵:字呈方形,横竖平稳,横之间、竖之间间距均匀。

横画用笔细劲。

言:长横细,且向右上斜,收笔重顿。

中间两短横稍紧,上仰。

下部“口”略扁。

信:单人旁的竖画挺直有力。

“言”部下面的“口”稍向右偏。

2、学生临写“替”等字五、优秀作业展示六、书法知识拓展1、读一读“书法常识•隶书”。

2、读一读竹简、帛书和碑刻上的隶字。

3、小结: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同学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汉字的书写艺术,让这一古老的文字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七、总结布置课后练习作业板书:教学后记:2、突出主笔教学目标:1 •学习“突出主笔”的书写要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兴趣。

2•了解隶字碑帖,感受汉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突出主笔”的书写要领,培养良好书写习惯。

2•通过描红练习,进一步巩固“突出主笔”的写法要领。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3、中宫收紧教学目标:1 •学习“中宫收紧”的结字规律和书写要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兴趣。

2•了解楹联文化,感受书法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艺术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 •学习“中宫收紧”的结字规律和书写要领,培养良好书写习惯。

2•通过描红练习,进一步巩固“中宫收紧”的写法要领。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学习与运用(一)认识条幅教学目标:1. 知道条幅的概念、形式和使用。

2. 学习创作的方法,自己书写一则条幅。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观察书中的作品,你觉得怎么样?2. 小结二、创作条幅:1. 什么是条幅?它有哪些形式?一般运用在哪些地方?2. 怎样创作条幅呢?(1)先确定格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上密下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了解汉字“上密下疏”的结字规律。

2.学会运用“上密下疏”的结字规律。

3.欣赏鲁迅的书法作品,感受其书法文化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应用“上密下疏”结字规律。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毛笔、墨汁、毛毡、练习纸。

四、教学过程
(一)观察分析,导入新课
1.同学们,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它能给人美的享受。

要把字写好写美,其实是有方法的,是有规律可循的。

下面的这几个字中就隐藏着一个“秘诀”,同学们想不想找到这个“秘诀”?
2.出示:“果、集、兴、荷”。

今天要学的四个字,同学们认识吗?
3.观察这四个字,有什么共同点?(纵向,上下结构,上密下疏)
4.板书课题: 5.上密下疏。

(说明“密”字出自颜真卿《多宝塔碑》)
(二)讲解示范,掌握要领
1.学习“果”字
(1)以“果”字为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在笔画上跟规范字有何不同?结构上又有什么变化?
学生1:撇捺变成了两个点。

学生2:上面窄,下面宽。

学生3:上面密,下面疏。

(2)知道了“果”的特点,同学们想不想写好它?学生尝试描红一个。

教师提醒“双姿”(笔杆竖直,头正、身直、臂开、足安),顺带介绍林散之先生。

(3)同学们觉得自己写得怎么样?书法家又是如何写好这个字的呢?边看边想,你觉得“果”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才能写得好写得像。

(播放书法家的示范视频。


学生说注意点。

(4)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再次回忆“果”字的书写要点,师生点评。

2.观察“度”字
(1)出示:“度”。

学生自学“度”字的写法提要,轻声读一读。

请学生说说如何写好“度”字。

生1:“度”的重心在米字格竖中线上。

生2:“度”是半包围结构,被包部分上部笔画紧凑,与下部的“又”形成疏密对比。

生3:下部撇捺要舒展。

生4:要注意广字头撇的左右平衡的关系。

教师总结。

(2)学生尝试书写“度”。

学生描红一个。

教师提醒“双姿”(笔杆竖直,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3)示范观摩,强化要领。

老师也给同学们写一个“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教师示范书写,边写边说出书写要领。

(4)对照例字,评价提高。

学生细心比对所写的字与字帖之间的差距,再次练习。

播放背景音乐。

学生互评,拿同桌的作业到投影上进行评价。

3.总结规律
(1)像“果”“度”这类字还有很多,遇到这类字该如何书写呢?出示六个字:“果、度、集、舟、兴、荷。


学生自读习字指导回答。

(2)教师总结“上密下疏”字的书写特点:上部写得紧凑,下部写得舒展。

下部笔画较少或带有撇捺的字,大多数写得上密下疏。

(三)读帖欣赏,探究发现
出示:欧体的“泉”,颜体、柳体、赵体的“集”。

请说一说“楷书四大家”是如何处理“上密下疏”的?这四个字的用笔和结体又各是怎样的?
生1:欧体“泉”字,上部“白”笔画紧凑,下部“水”的撇捺略上移,给下部留足空间,构成上下的疏密对比关系。

生2:颜体的“集”字,上部四横间隔紧凑均匀,但笔法有异,有顺锋起笔,有逆锋起笔,形成对比关系。

下部“木”的左右点打开,留出空间,与上部形成疏密对比关系。

生3:柳体的“集”字,上部比颜体的“集”字收得更紧,与下部的“木”形成更强烈的疏密对比关系。

生4:赵体的“集”字,上下部分的对比显得较温和。

(四)练习巩固,形成技能
1.出示:“荷”。

同学们,这个字是怎么做到上密下疏的?
学生自读习字指导。

出示:“荷”的书写要点。

2.学生自主练习书写。

教师拿红笔边走边画圈。

(播放背景音乐。


(五)小小书法家,展示自我
学生将自己书写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示。

(六)走近名家,继承发扬
1.出示:鲁迅书法作品欣赏——“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学生介绍鲁迅。

鲁迅先生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还是一位书画艺术家,其书法作品多为行书。

综观其风格特点,取法颜真卿《争坐位帖》。

他的书法古雅厚重,圆润饱满,文人气十足。

郭沫若先生曾称其书法“远逾宋唐,直攀魏晋”。

3.学生谈一谈感受,激发其对书法的热情。

4.俗话说,字如其人。

鲁迅在革命中嫉恶如仇,他的书法如他的为人一样。

所以老师也希望你们向鲁迅学习,“写一手漂漂亮亮的中国字,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