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拟立项项目
从_噎膈_反胃_探讨胃癌病机理论_王寅
![从_噎膈_反胃_探讨胃癌病机理论_王寅](https://img.taocdn.com/s3/m/c3eb5aa2ee06eff9aef807c7.png)
DOIʒ10.13192/j.issn.1000-1719.2020.03.027从“噎膈、反胃”探讨胃癌病机理论王寅,纪薇,吴朝旭,王玥,栗枭杰,侯丽(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北京100700)摘要:胃癌是我国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患者就诊时大多数处于中晚期,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式在控制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疗效尚有待进一步提高。
辨证论治是中医药治疗的核心思想,因此进一步探讨胃癌的病机理论对于提高中医药治疗胃癌的疗效起着关键的作用。
基于“噎膈、反胃”的临床表现与胃癌极为相似,因此该文通过对“噎膈、反胃”古籍记载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探讨古代相关胃癌病机理论,以期更好地提高中医药在胃癌治疗中的疗效,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
关键词:噎膈;反胃;胃癌;病机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1719(2020)03-0088-03Exploring Pathogenesis of Gastric Cancer from Viewpoint of Yege and FanweiWANG Yin ,JI Wei ,WU Chaoxu ,WANG Yue ,LI Xiaojie ,HOU Li(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and Oncology ,Dongzhimen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700,China )Abstract :Gastric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in China.Most patients are in the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stage at diagnosis.Integrated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symptoms of gastric cancer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However ,results were unsatisfacto-ry.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s the core idea of TCM treatment ,and so further exploration of pathogenesis theo-ry of gastric cancer plays a key role in improving the efficacy of TCM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Yege (dysphagia )and Fanwei (regurgitation )are similar to that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In this paper ,we explored the patho-genesis of gastric cancer by reviewing ancient records of Yege and Fanwei ,in the hope that our findings will enhance the efficacy of TCM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Keywords :Yege ;Fanwei ;gastric cancer ;pathogenesis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3959);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2016-1-4171);北京市科委项目(D161100005116004)作者简介:王寅(1994-),女,陕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拟进入审核环节的2016年度项目公示清单【模板】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拟进入审核环节的2016年度项目公示清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5e3deeb0912a21615792959.png)
吕滨
830
4.5
5
2016YFC********
脑小血管病发病机制及临床评估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申勇
1107
4.5
6
2016YFC********
慢性脑小血管病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新策略研究
中山大学
王敏
1107
4.5
7
2016YFC********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早期规范治疗和未破裂动脉瘤出血风险的研究
周清
891
4.5
39
2016YFC********
慢阻肺危险因素、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
中日友好医院
王辰
725
4.5
40
2016YFC********
基于临床生物信息学技术的慢阻肺危险因素、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陈成水
653
4.5
41
2016YFC********
慢阻肺早期药物干预效果评价及有效药物筛选
恶性肿瘤高危人群识别及预防策略的研究
中山大学
贾卫华
985
4.5
28
2016YFC********
消化道恶性肿瘤(食管癌、胃癌、大肠癌)高危人群识别及高危人群预防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王贵齐
985
4.5
29
2016YFC********
宫颈癌筛查与干预新技术及方案的研究
浙江大学
吕卫国
903
4.5
30
缪中荣
940
4.5
16
2016YFC********
数字化脑血流储备功能诊断评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46d4bff928ea81c758f57879.png)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申报书(试行)项目名称:专业类别:中医()西医()项目类型:重点攻关()自主创新()普及应用()青年项目()滚动项目:是()否()转化项目: 是( ) 否()申报单位:申请人:联系人:联系电话:起止年限:20年月至20年月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二0一五年三月填写说明1.本申报书由项目申报单位依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管理办法》组织填写。
2.本申报书各项内容应符合本次《申报指南》要求,实事求是地填写。
3.项目经费预算应当按照《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编写。
4.本申报书中所有栏目均需填写,凡无内容填写的栏目,请用“无”表示。
第一次出现外文名词时,请注明中文全称和缩写,再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
5.本申报书中的“投入人月数”指:项目满月度工作量人员数。
(例如:有5人参加该项目,其中2人工作量为10个月,3人工作量为15个月,则投入人月数为:2×10+3×15=65)6.本申报书需进行网上填报和书面报送。
网上填报:项目申请人需按照单位提供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负责人申报系统”(网址:)填写本申报书,对所填内容确认完整无误后,提交至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提交至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书面报送:申报单位统一将完成网上填报的申报书进行在线打印并上报。
书面材料字体统一使用宋体小四,A4纸打印并装订成册(白色纸质封面),正本一式一份。
正本内容应与网上填报的申报书内容一致。
项目信息表一、立题依据(限2000-3000字,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1.研究目的与意义2.国内外研究现状3.本研究团队与本项目直接相关的前期研究基础二、研究目标与内容1.研究目标2.研究内容(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和问题)3.特色与创新点三、研究方案1.研究对象2.研究方法3.技术路线4.统计方法5.质量控制措施四、工作基础与条件1.申请人近五年研究经历及成果(请填写下表)2.项目组成员近五年研究经历及成果3.单位科研条件及保障措施五、研究进度与考核指标六、预期成果与评价指标1.主要技术指标:包括新技术(含预防、诊断或治疗等)、新产品(含药品、医疗器械、院内制剂等)、计算机软件、新方法、技术标准(含临床路径、技术规范或操作指南等)、专利(含授- 8 -权或受理)、论文、专著等。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24年申报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24年申报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dc0d03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7.png)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24年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3.07.24•【字号】•【施行日期】2023.07.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24年申报工作的通知各区卫生健康委、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各有关单位:根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管理办法》和《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在广泛征集研究需求和专家凝练资助方向的基础上,拟开展2024年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以下简称“首发专项”)申报工作,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目标以降低疾病发病率、致残率,提升治愈率、康复率,缩减与高水平国家和地区间医疗差距,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导向,提高首都卫生系统防病治病水平和医疗卫生整体服务能力,开展研究者发起的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健康促进等新技术、新产品以及公共卫生措施与管理策略的高质量应用性研究,促进临床研究源于临床实践、研究成果提升医疗质量,推动首都医学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和适宜技术的推广普及,培育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二、研究周期首发专项项目实施年限最长为三年,本轮项目开始时间为2024年1月1日,截止时间为2026年12月31日。
根据实际需要,研究周期也可为一年或两年。
三、项目经费首发专项项目经费实行预算制度,包括市财政专项经费和匹配经费两部分。
市财政专项经费编制在第一年和第二年预算内,按批复额度分两个年度拨付和使用;匹配经费根据需要编制在各年度预算内,按批复分年度匹配和使用。
全额拨款单位可不匹配经费,非全额拨款单位匹配经费不少于市财政专项经费的30%,参与企业匹配经费不少于市财政专项经费的2倍。
四、项目类别和选题要求按照临床研究、公共卫生研究和优秀青年培育等三个方向支持临床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临床应用研究为主。
2024 年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需求建议
![2024 年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需求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b67caf3d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7.png)
2024 年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需求建议2024 年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需求建议一、引言2024年将是首都卫生发展的关键年份,为了进一步提高卫生领域的科研水平和全民健康水平,本文将就2024年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需求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了以下建议。
二、当前卫生发展面临的挑战2024年,首都的卫生发展依然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慢性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给卫生服务质量和管理带来了新的考验。
当前卫生资源分配不均衡,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社会经济发展与卫生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
三、加强卫生科研的必要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首都应加强卫生科研,提高科研水平,推动卫生事业的发展。
卫生科研对于探索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推动医学技术的创新、提高卫生服务的水平和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2024年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需求1.加强重大疾病科研在2024年,首都应加强重大疾病科研,特别是对于慢性病的研究和防治。
通过深入研究慢性病的病因和发展规律,寻求有效的防治策略,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科学的指导。
2.推进医学技术创新在2024年,首都还应加大力度推进医学技术的创新,特别是在基因治疗、精准医疗等领域的研究。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手段,从而提高卫生服务的水平和效果。
3.注重农村卫生科研为了改善城乡卫生差距,2024年首都还应注重农村卫生科研。
通过研究和推广农村地区医疗资源配置、健康教育和卫生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4.加强社会医学研究在2024年,首都还应加强社会医学研究,探索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和作用。
通过深入了解人口结构、社会经济发展和卫生需求之间的关系,为卫生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个人认为,卫生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卫生科研作为卫生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投入,还需要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公共卫生研究资助方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公共卫生研究资助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7ecabde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1.png)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公共卫生研究资助方向本文旨在介绍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公共卫生研究资助方向的相关信息,帮助读者了解该项目的具体内容和申请流程。
一、项目背景为促进北京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加强公共卫生领域科研创新能力,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设立了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公共卫生研究资助方向。
该项目旨在支持公共卫生领域的科学研究,提高北京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为健康北京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二、资助方向该项目的资助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疾病预防与控制:开展疾病预防与控制研究,提高疾病预防与控制水平,降低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2. 卫生监督与管理:研究卫生监督与管理模式,提高卫生监督与管理效率,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3. 医疗卫生服务:研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4. 健康促进与教育: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研究,提高公众健康素养,促进健康行为养成。
三、申请流程1. 申请人登录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下载并填写《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公共卫生研究资助方向申请书》。
2. 申请人按照要求提交申请书和相关附件材料,包括研究计划、经费预算、单位推荐信等。
3.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4. 评审结果公布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与申请人签订资助协议,并拨付资助经费。
四、资助金额该项目的资助金额根据研究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每项资助金额不超过 50 万元。
五、注意事项1. 申请人应确保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如有弄虚作假行为,将取消申请资格。
2. 资助项目实施期间,申请人应按照资助协议的要求定期提交进展报告和经费使用情况。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管理办法》的通知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管理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64108e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07.png)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07.10•【字号】•【施行日期】2017.07.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管理办法》的通知各有关单位:《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管理办法》已经2017年6月22日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原市卫生局印发的《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管理办法(试行)》(京卫科教字〔2011〕23号)废止。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年7月10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项目申报第三章项目评审第四章项目公示第五章项目实施管理第六章数据共享第七章科技成果管理第八章监督管理第九章附则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首都医学技术进步,提高防病治病水平,更好地满足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需求,本市设立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以下简称首发专项)。
为规范首发专项管理,提高项目实施质量和管理效率,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首发专项立足首都,以卫生与健康需求为导向,重点支持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健康管理、公共政策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分为重点攻关项目、自主创新项目、基层普及项目和青年优才项目。
第三条首发专项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需求定位和指南引领,实行专家评审与政府决策相结合,单位管理、项目负责人负责与第三方机构监督评价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第四条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主管首发专项管理工作,负责以下工作:(一)建立并完善首发专项管理制度,定期发布申报指南;(二)组织首发专项的实施、验收、评估及监督管理等工作;(三)监督并指导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使用项目经费;(四)组织建立首发专项专家库,制定并完善专家遴选机制;(五)建立首发专项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项目和成果数据库,组织进行数据共享;(六)根据项目管理需要,委托有条件的第三方机构参与承担相关的事务性工作,对第三方机构委托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七)开展信用管理;(八)促进首发专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情况简介_附件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情况简介_附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a2efcd76a20029bd642d46.png)
项目申报
全市医院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后,
上缴经费的各类、各级医疗单位的医务工作
者均可申报(依项目不同课题负责人年龄限制不同)。
资助课题的种类
联合攻关课题:
针对重大疾病的主要问题 3家以上单位联合申请 资助力度:30-70万 申请人年龄《60岁
解决重要领域的重要问题 独家或2家单位联合申请 资助力度:10-30万 申请人年龄《55岁
课题申请失败的最常见原因
1.选题不够新颖:
2.实验设计有明显缺陷: 3.研究基础薄弱: 主申请人的背景 前期的工作基础 研究团队的组成 4.有弄虚作假成分:
课题评审者主要考虑的问题
1) 这项研究课题是否具有价值和意义 ? 2) 研究方案是否可行 ?
3) 申请人是否具有完成这项研究的能力 ?
4) 申请单位是否具备研究所需要的条件 ?
形式审查
主要依据首发基金管理办法(第二章申请
条件)请有关专家对申请书进行审查
书面评审
1.申报联合攻关、重点支持的项目每份标书需由5
名同行专家进行评审; 2.申报自主创新和普及推广项目需由3名同行专家 进行评审; 3.专家填写评分表和综合评议表; 4.汇总专家评审意见,取所有分数的均值作为项目 得分,按分值排序,提供会议评审
重点支持课题:
普及推广课题:
一般领域的一般问题 独家申请 资助力度:2-10万 申请人为在职医务人员
首发基金的资助比例
联合攻关项目 50%
重点支持项目
自主创新和普及推广项目 管理费
25%
22% 3%
首发基金项目立项评估程序
采取同行评议、择优支持的办法,评审程序: 1.首发基金项目申报 2. 形式审查 3.同行专家函审 4. 专家会议评审 5.首发基金管理委员会会议审批立项 6. 中选项目网上公示 7. 任务书签订 8.下拨经费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https://img.taocdn.com/s3/m/fcb6b5420b1c59eef8c7b4b8.png)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16年申请指南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二〇一五年二月第一章申报须知一、总体目标围绕首都卫生工作重点,结合卫生科技需求,支持广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解决医疗卫生领域的关键、瓶颈问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扶持和培育高层次卫生人才,储备后备力量,为提高首都防病治病水平和医疗卫生整体服务能力、促进卫生行业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实施期限项目的实施年限最长为三年,即开始时间为2016年1月1日,最后截止时间为2018年12月31日。
三、资金来源首发专项项目经费包括市财政专项经费和匹配经费两部分。
其中匹配经费只对非全额拨款单位,即要求非全额拨款单位应自筹匹配经费不少于市财政专项经费的30%。
全额拨款单位不需匹配经费。
首发专项项目经费实行预算制度。
其中,市财政专项经费只编制第一年和第二年的预算;匹配经费可根据需要编制三年的预算。
项目经费按照批复的预算分年度拨付。
四、项目类型及经费安排首发专项重点支持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应用研究为主。
根据项目支持方向分为重点攻关项目、自主创新项目、普及应用项目和青年项目四个类型。
(一)重点攻关项目针对首都卫生行业发展中的关键、共性和重点问题,需通过多家机构的合作,联合开展的多学科、多中心的科学研究项目。
重点攻关项目必须至少包括3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医疗、卫生机构或市属医学科研院所等作为合作单位。
每项资助经费不超过150万元,对于研究进展好、年度考核优秀的项目,将在项目负责人自愿申请基础上,择优实施滚动支持。
(二)自主创新项目针对临床诊疗、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管理等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开展的新技术、新方法等原始创新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科学研究项目。
每项资助经费不超过40万元。
(三)普及应用项目针对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特点和需求,开展的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适用的实用适宜技术、推广模式及示范应用研究等。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申报文本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申报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d556188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b.png)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申报文本尊敬的评委:我校拟申请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致力于解决首都地区卫生发展中遇到的重要问题。
在此,我将详细介绍我们的研究课题和申报计划。
研究课题概述:本项目的研究课题是“首都地区老年人群体生活质量和健康管理”的研究。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群体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而首都地区作为我国人口密集的地区,老年人群体数量众多,老年人群体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管理需求亟待研究和解决。
研究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深入了解首都地区老年人群体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管理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政策建议,提高老年人群体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缓解老年人群体问题对社会和家庭的压力。
研究内容:1.调查研究老年人群体的生活质量状况: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老年人群体的身体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质量满意度、社交活动参与度等指标,并与其他地区的老年人进行对比分析,查找差距。
2.分析首都地区老年人群体健康管理状况:研究首都地区的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机构情况,包括医疗资源配置、医疗保障政策等方面,分析老年人群体对健康管理的需求和满意度。
3.提出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根据调查和分析结果,结合首都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和政策建议,包括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质量和覆盖率、加强老年人的社交活动组织和促进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的措施等。
申报计划:1.研究组成员及分工:本项目将设立一个由专业人员和学生组成的研究团队,由主持人负责组织和协调工作。
研究团队将负责调查研究、数据分析和方案制定等工作。
2.调研和数据收集:研究团队将在首都地区选择代表性样本进行调查研究,包括老年人自身、医疗机构和社会组织等,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
3.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研究团队将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并用可视化的方式展示研究结果,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4.提出建议和政策推广:研究团队将结合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政策推广方案,并与相关部门和机构沟通合作,争取实施和推广相关政策和措施。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情况简介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情况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05c7842a8956bec0975e3a3.png)
如何评价一个科研项目
1. 研究者的能力: 研究者的能力: 教育背景 研究背景 研究成果 2.研究项目的意义和价值 研究项目的意义和价值: 2.研究项目的意义和价值:创新性 科学性(伦理性) 实用性 3.研究项目的可行性 研究项目的可行性: 前期研究的基础 3.研究项目的可行性: 关键的技术和条件 研究团队
区县单位 昌平区医院 大兴区人民医院 房山区第一医院 丰台区医院 怀柔区第一医院 门头沟区医院 密云县医院 平谷区医院 石景山区医院 顺义区医院 通州区潞河医院 延庆县医院 门头沟区医院
项目数 3 3 3 1 3 2 1 1 5 8 3 1 2
1类
2类
3类 3
金额 22 48 13.5 5 55 10 10 5 22金的宗旨 首发基金的宗旨
1.建立多学科、多中心的合作研究网络及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 1.建立多学科、多中心的合作研究网络及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 建立多学科 2.开展医学卫生领域的应用科学研究, 2.开展医学卫生领域的应用科学研究,提高对北京地区的重大健 开展医学卫生领域的应用科学研究 康问题和主要疾病的预防控制水平; 康问题和主要疾病的预防控制水平; 3.开展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的卫生管理学、 3.开展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的卫生管理学、卫生经济学等软 开展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的卫生管理学 科学的研究,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科学的研究,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重点支持课题: 重点支持课题:
普及推广课题: 普及推广课题:
首发基金的资助比例
联合攻关项目 重点支持项目 自主创新和普及推广项目 管理费 50% 25% 22% 3%
首发基金项目立项评估程序
采取同行评议、择优支持的办法,评审程序: 采取同行评议、择优支持的办法,评审程序: 1.首发基金项目申报 1.首发基金项目申报 2. 形式审查 3.同行专家函审 3.同行专家函审 4. 专家会议评审 5.首发基金管理委员会会议审批 首发基金管理委员会会议审批立项 5.首发基金管理委员会会议审批立项 6. 中选项目网上公示 7. 任务书签订 8.下拨经费
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印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印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20e6c46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2.png)
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印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卫生局•【公布日期】2012.09.07•【字号】京财文[2012]2238号•【施行日期】2012.10.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印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京财文[2012]2238号)各区县财政局、各卫生相关单位:为促进首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的经费管理,结合本市医疗卫生科研工作实际情况,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卫生局共同制定了《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卫生局二○一二年九月七日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按照《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根据北京市有关财务规章制度,结合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北京地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市属医学科研院所、市和区县卫生机构、受托监督管理机构。
第三条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资金来源坚持多元化原则。
包括市财政专项经费拨款和配套资金。
配套资金包括单位的自有资金,以及用于该项目研究的其他资金等。
非全额拨款单位应安排不少于市财政专项经费的30%作为配套资金。
第四条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原则:(一)突出重点,分类支持。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资金针对本市卫生行业发展中的关键、瓶颈问题,重点支持医疗卫生领域的培育性、实用性和应急性的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培育优势前沿技术,研发适宜技术,促进科技成果普及应用,培养科技人才。
(二)科学安排,合理配置。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资金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需求定位、指南引领、专家评审、政府决策、单位负责、项目负责人使用、受托机构监督评价的管理模式,科学合理地编制和安排预算,杜绝随意性。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做好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立项后变更管理的通知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做好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立项后变更管理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a19c2689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7.png)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做好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立项后变更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3.06.06•【字号】•【施行日期】2023.06.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做好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立项后变更管理的通知各区卫生健康委、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市中医局、市医管中心,市医药卫生科技促进中心,各医疗卫生机构,各临床研究质量促进中心:为进一步规范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以下简称首发专项)立项后项目相关事项变更管理工作,赋予项目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发挥北京市临床研究质量促进中心作用,同时确保项目变更不影响科学性且符合伦理要求,根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管理办法》,现将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立项后变更管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基本要求(一)立项后变更要以保证研究科学性、不降低研究质量为前提,包括但不限于研究方案、参加单位、参加人员等变更。
(二)原则上不予变更的包括:1.项目名称、任务、关键科学问题和主要研究目的等重大事项;2.变更研究设计类型,致使研究结果证据等级弱化。
如将干预性研究改为观察性研究,将随机对照设计改为单臂试验,将多中心研究改为单中心研究,由随机分配改为非随机分配等;3.研究人群纳入或排除标准发生明显变化,致使研究结果推论人群范围发生明显变化。
如将研究对象由成人扩展至儿童,将多种疾病人群改为单一疾病人群等;4.干预性研究中,干预方案的内容与性质发生明显变更。
如干预药物种类、手术方式、器械类型等发生改变,由药物治疗改为生活方式干预,增加或减少干预组等;5.研究主要终点及随访方案发生重大改变。
如主要终点指标改变、主要终点的测量或定义发生改变、主要终点指标随访时长改变等;6.样本量发生较大变更,且缺乏可靠依据。
如减少至原样本量的50%及以下。
(三)研究经费变更参照《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管理资金管理办法》(京财科文〔2022〕2422号)执行,每年年底或验收时通过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备案。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20年申请指南.doc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20年申请指南.doc](https://img.taocdn.com/s3/m/2a5e23207cd184254b353572.png)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20年申请指南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二〇一九年五月第一章申请须知一、总体目标面向首都,以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健康需求为导向,开展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健康促进等新技术、新医药健康产品以及卫生管理策略的应用性研究,促进医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适宜技术的推广普及,培育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为提高首都防病治病水平和医疗卫生整体服务能力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研究周期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以下简称“首发专项”)项目实施年限最长为三年,即开始时间为2020年1月1日,最后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31日。
三、资金来源首发专项项目经费包括市财政专项经费和匹配经费两部分。
其中,非全额拨款单位应自筹匹配经费不少于市财政专项经费的30%,全额拨款单位不需匹配经费。
首发专项项目经费实行预算制度。
其中,市财政专项经费只编制第一年和第二年的预算;匹配经费可根据需要编制第三年的预算。
项目经费按照批复的预算分年度拨付。
四、项目类型及经费安排首发专项主要支持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应用研究为主。
根据项目支持方向分为重点攻关、自主创新、基层普及和青年优才四个项目类型。
(一)重点攻关项目围绕首都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卫生健康的重大需求,针对重点人群健康改善、重大疾病诊治能力提升、重要公共卫生防控策略优化以及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由多学科、多中心联合实施、具有示范应用、辐射带动作用的科学研究项目。
重点攻关项目应至少包括3家具有申请2020年首发专项资格的机构联合申请,其中牵头单位1家,其他单位作为合作单位。
非市属单位作为牵头单位的,须联合至少1家市属单位(专指北京市属、区属的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学科研机构)共同申请。
每项市财政专项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二)自主创新项目1.常规方向针对首都卫生健康工作的实际问题,在疾病预防、诊治、康复护理、健康促进和综合管理等方面,开展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等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科学研究项目。
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
![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https://img.taocdn.com/s3/m/6ed747cfba0d4a7302763a75.png)
42
2016YFC1304200
慢阻肺急性加重救治体系和支持技术应用效果评价及优化研究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罗远明
567
4.5
43
2016YFC1304300
慢阻肺急性加重预警与救治体系构建研究
中日友好医院
詹庆元
567
4.5
44
2016YFC1304400
慢阻肺并发症和合并疾病的诊治技术研究
冠心病血栓事件预测及优化干预技术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
王效增
1003
4.5
14
2016YFC1301400
基于大数据的人体健康管理系统在冠心病抗栓治疗中的应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高长青
902
4.5
15
2016YFC1301500
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关键技术与流程改进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消化道癌的立体多层次临床路径优化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令狐恩强
891
4.5
37
2016YFC1303700
卵巢癌治疗方案及临床路径优化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吴令英
891
4.5
38
2016YFC1303800
肺癌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优化研究
广东省人民医院
周清
891
4.5
39
2016YFC1303900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周智广
708
4.5
51
2016YFC1305100
1型糖尿病的遗传与免疫发病机制和相关防控技术研究
复旦大学
陈思锋
567
内分泌科见习教学中TBL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
![内分泌科见习教学中TBL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c6a6d93680203d8ce2f24ad.png)
图1 TBL法和PL法成绩
TBL法=以团队为基础教学法,PL法=传统的被动学习教学TBL-T1=TBL法教学见习结束立即测试,TBL-T2=TBL法教学见习结束72小时后测试,PL-T1=PL教学法见习结束立即测试,
T2=PL教学法见习结束72小时测试
1 两种教学方法学生测试成绩比较(x±s,分)
组别TBL教学法PL教学法P Test-1成绩(x±s,分)17.60±1.35316.60±1.2730.021 Test-2成绩(x±s,分)17.10±1.48315.25±1.446<0.001
TBL教学法=以团队为基础教学法,PL教学法=传统的被动学
习教学法;Test-1=见习结束立即测试,Test-2=见习结束72小时后测。
两种教学方法学生两次测试成绩组内比较
TBL教学法见习结束考试成绩(17.60±1
)和见习结束72小时考试成绩(17.10±1.483。
左金丸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Meta分析
![左金丸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Meta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ed3f63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e.png)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2020年12月第22卷第6期December2020,Vol.22,No.6•122•左金丸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Meta分析吴佳栩',江锋丄,匡子禹1,刘慧敏'(1.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北京100700;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左金丸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Hp感染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等文献数据库,收集治疗Hp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冲左金丸加味联合西药对比单纯西药治疗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6月30日一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偏倚评估,归纳总结Hp根除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二分类变量和连续变量的合并效应量分别用相对危险度(RR)、加权均数差(WMD)表示:结果共纳入10项RCT,包含1083例患者,观察组541例,对照组542例c 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单纯西药治疗组,左金丸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组Hp根除率有所提高IRR=1.28,95%CI(1.19, 1.3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也有帮助[RR=1.18,95%CI(1.12,1.2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1年复发率结论左金丸加味联合西药较单纯西药在治疗Hp感染的有效性方面有一定优势,还能减少复发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但仍需进行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加以验证,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更有力的循证医学依据。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左金丸;有效性;安全性;Meta分析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8-987x.2020.06.34Meta-analysis of Zuojin Pill Plus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WU Jiaxu',JIANG Feng2,KUANG Ziyu1,LIU Huimin'(1.The First College of Clinical Medicine,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100700;2.Dongzhime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100700)Abstracts:Objective To systematically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Zuojin Pill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Hp)infection,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CM treatment of Hp infection.Methods The literature databases of CNKI,VIP,Wanfang,Pubmed and Web of Science were searched,and the study of the combination of Zuojin Pill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s(RCTs)for Hp infection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western medicine,retrieval time limit was to build the database until June2020.Risk bias was evaluated by Cochrane collaboration, and Hp eradication rate,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summarized.RevMan5.3software was used for Meta-analysis.The combined effects of two categorical variables and continuous variables were expressed as relative risk (RR)and 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respectively.Results A total of10RCTs were included,including1083cases of patients,541cases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542cases in control group.The results of Meta-analysi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group,the Hp eradication rate of Zuojin Pill plus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group increased (P<0.01),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For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symptom improvement,the difference基金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编号:首发-2018-4-4078);北京市东城区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冃(项目编号:2019WJGW-10-04);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临床研究创新课题(项目编号:DZMKJCX-2020-001)一作者简介:吴佳栩(1994-),女,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冲医药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通讯作者:江锋(1976-),男,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冲医药防治消化系统疾病,E-maiI:******************.cn.2020年12月第22卷第6期December2020,Vol.22,No.6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123•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one-year recurrence rate could be reduced.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alone,Zuojin Pill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has certain advantages in the effectiveness of treating Hp infection,and can also reduce the recurrence and adverse reactions,but it still needs to be verified by high-quality clinical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thus providing more powerful evidence-based medicine basi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Keywords:Hp infection;Zuojin Pill;efficacy;safety;Meta-analysis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微需氧菌.可通过多种方式造成胃黏膜损伤,导致癌前病变的发生',约90%的胃癌与Hp感染相关'目前根除Hp的推荐方案主要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两种抗生素的二联疗法,饨剂+PPI+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以及序贯疗法、伴同疗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2016年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第二批拟立项资助项目序号项目类型项目名称申报单位申报人
1 青年项目北京市大规模蟑螂控制导致蟑螂适应性微进化的研
究
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周小洁
2 重点攻关脑动静脉畸形微创治疗的综合研究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李佑祥
3 青年项目基于MLPA分型技术的气单胞菌种间分型及分子流
行病学分析
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周妍妍
4 重点攻关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对母儿预后的影响及临床防
治策略的探讨
北京市临床医学研究所蔺莉
5 自主创新手指磁共振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白荣杰
6 青年项目REPLI-PCR方法在儿童结核病早期快速诊断中的应
用研究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鲁洁
7 自主创新儿童急性呼吸道新型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及临床
研究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谢正德
8 自主创新针刺“王氏夹脊穴”治疗缺血性卒中恢复期肢体痉
挛的临床研究
北京市中医研究所李焕芹
9 重点攻关心肌瘢痕与室性早搏关系的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
院
刘兴鹏
10 重点攻关人工耳蜗植入后及助听器佩戴后声源定位能力康复
训练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
院
王宁宇
11 重点攻关麻醉深度对颅脑幕上肿瘤手术患者临床转归影响的
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
院
韩如泉
12 重点攻关三甲医院与多中心社区联合管理糖尿病减少十年终
点事件效果与卫生经济学评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
院
袁明霞
13 自主创新核磁共振成像对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诊
断价值的相关研究
北京积水潭医院陈山林
14 自主创新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执行功能的临床研究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陈倩
15 青年项目改良Rex手术治疗小儿肝外门脉高压的应用研究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张金山
16 重点攻关躯体形式障碍早期自我识别问卷的编制及干预效果
评价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
院
李占江
17 青年项目银杏叶对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认知损伤的疗效研究北京回龙观医院吕梦涵
18 重点攻关针刺和改良中医情绪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残留症状康
复的规范化研究
北京回龙观医院王绍礼
19 自主创新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联合BRAF基因检测在甲状腺
乳头状癌的应用研究
北京肿瘤医院严昆
20 重点攻关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预测及HBsAg
清除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
院
陈新月
21 重点攻关老年中期照护服务流程和标准规范建立的研究北京老年医院陈峥
22 青年项目GFP标记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在消毒效果评价中的
应用研究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礼
23 重点攻关孕产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优化诊治策略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彭斌
24 重点攻关冠心病患者脂蛋白颗粒大小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研究及他汀干预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
医院
李建军
25 重点攻关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多基因甲基化新型肿瘤
标志物研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周利群
26 重点攻关腰椎管狭窄症融合相邻节段精准化治疗策略的临床
研究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危石
27 重点攻关数字化正畸临床规范化研究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周彦恒
28 重点攻关心理行为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抑郁情绪、心功
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王华丽
29 重点攻关糖尿病肾脏病中医全程干预综合治疗方案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王耀献
30 自主创新原发性肝癌临床转归的免疫学指标预警体系的建立解放军302医院褔军亮
31 自主创新针对8种新型隐匿性HBV感染突变型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的检测研究
解放军302医院徐东平
32 自主创新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院内感染常见致病菌及耐药
性的快速筛查
解放军307医院李璞媛
33 青年项目关于鼻再造术中组织工程鼻翼软骨支架与传统肋软
骨支架的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徐奕昊
34 自主创新糖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Ⅲ期)前瞻性多中心
大样本队列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
医院
冯兴中
35 自主创新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围手术期中医药综合治疗
替代抗生素应用的疗效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
院
王俊阁
36 重点攻关真实世界注册研究基础上的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幸
存者中医优势人群特征分析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杨宇飞
37 重点攻关低龄婴幼儿人工耳蜗植入时机与临床决策的多中心
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杨仕明
38 重点攻关尿液sTREM-1对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早期预警价
值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解立新
39 自主创新何首乌二苯乙烯苷防治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应用基
础研究
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张如意
40 青年项目经鼻高流量呼吸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李绪言
41 重点攻关儿童原发性遗尿症干预时机、治疗依从性及随访管
理模式优化的管理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
院
沈颖
42 自主创新北京地区儿童肾功能标志物参考区间的建立与评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
院
宋文琪
43 青年项目亲环蛋白A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预后评估的
临床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
院
钱哲
44 青年项目能谱CT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临床价
值研究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尚瑶
45 自主创新围术期麻醉药物致敏原检测现有方法的改进与评价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赵晶
46 自主创新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不同步运动对左、右心功能
及预后的影响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
医院
熊长明
47 重点攻关基于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数字化平台的牙颌面畸形手
术优先治疗及关键问题的研究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李自力
48 青年项目轻度认知损害转化为痴呆的证候预测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魏明清
49 重点攻关老年髋部骨折标准化诊疗规程的临床研究北京军区总医院刘智
50 自主创新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糖尿病前期合并听力损失患者
的临床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庄晓明
51 重点攻关老年人不明原因贫血纵向队列研究及病因学探讨北京医院常乃柏
52 青年项目妊娠期糖尿病与孕妇维生素D水平关联性研究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陈寒
53 普及应用功能单位职业人群心血管病防治模式研究房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赵清水
54 青年项目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医健康教育
的实践观察
北京市通州区中医医院崔赵丽
55 普及应用集束化管理模式在癫痫诊治中的应用研究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欧阳取平
56 普及应用区域医疗中心孕期营养联合运动管理对降低剖宫产
率的影响研究
北京市密云县医院王允锋
57 重点攻关皮层电凝热灼治疗脑功能区局灶性癫痫的临床研究北京三博脑科医院栾国明
58 自主创新从医院到社区的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连续性服务模
式建设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李瑞杰
59 青年项目数学模型干预接种门诊工作规划的方法研究与效果
评估
北京市丰台区南苑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
姜龙训
60 普及应用回医药“参樱回豆汤”逆转糖尿病前期(IGT)的推
广性研究
北京市回民医院郑琪
61 青年项目基于“风能胜湿”理论探讨“风药”对溃疡性结肠
炎癌变相关因素治疗的增效作用
北京市二龙路医院董庆志
62 自主创新驻景丸方干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玻璃膜疣临床随
机对照研究
中国中医研究院眼科医院宋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