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福安市环城区片区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福建省福安市环城区片区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
1.(2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归省.(xǐng) 严竣挑拨离间.(jiān )前呼后拥
B.棱.角(líng)浩劫分崩离析.(xī)不修边副
C.羁.绊(jī)演绎垂珠联珑.(lóng)格物致知
D.两栖.(qī)束缚安营扎寨.(zài )纷至踏来
2.(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走进美丽的白水洞国家地质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B.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
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
D.即将在我市举行的第十三届省运会增设了围棋、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3.(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唐朝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继续描写,也可以事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4.(2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和“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
②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
③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④同时,个体传播者也需要有正确的态度.
⑤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正能量坚固人们的精神高地.
A.①②⑤④③B.③②①④⑤C.①⑤③④②D.③⑤①④②
5.(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错误的一项是()。
A.广袤.(mào)遐.想(xiá)翻来覆去(fù)强聒.不舍(guō)
B.迤.逦(yī)葳蕤.(ruí)断章取义.(yì)器宇轩.昂(xuān)
C.亵.渎(xiè)扶掖.(yè)期期艾.艾(ài)重蹈覆辙.(zhé)
D.愕.然(è)恣睢(suī)自知之明.(míng)歇.斯底里(xiē)
6.(2分)下列语句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A.请关注孩子,不要再关住孩子了。
B.这点儿病不算什么,死不了的,安心养病吧。
C.小明,请稍等,我做完这道题就和你去跑步。
D.为了保证会议顺利进行,请将您的手机静音。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
7、(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①治经②为博士③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④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注)①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②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四书五经。
③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④士:有抱负的人。
(乙)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蒙乃.始就学乃:______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______
(3)孰.若孤孰:______
(4)不敢稍逾约
..逾约: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结友而.别足肤皲裂而.不知
B.自以为大有所益.益.慕圣贤之道
C.蒙辞以.军中多务以.衾拥覆
D.蒙辞.以军中多务未尝稍降辞.色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4.甲、乙两文同为劝学,孙权先向吕蒙指出__________,继而现身说法,劝说吕蒙多读书;宋濂则直接从自身学习经历说起,叙述__________和成年后求师学习的经历,以此勉励马生刻苦读书。
8、(3分)阅读下面古诗,回答下列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品味颔联中“蒸”和“撼”字。
3.请对诗的尾联进行赏析。
9、(7分)默写。
(1)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_。
(《满江红》)
(2)________,志在千里。
(《步出夏门行》)
(3)当窗理云鬓,________。
(《木兰诗》)
(4)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
(5)虎见之……以为神,________。
(《黔之驴》)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10、(1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因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
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
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
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
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
理的惟一
..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2.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3.“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格”在此句中是什么意思?
4.“寻求真理的惟一
..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句中“惟一”这个词语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5.你认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应该如何培养实验的精神?
11、(1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在耶路撒冷的演讲
村上春树
①今天我作为一个小说家来到耶路撒冷,也就是说,作为一个职业撒谎者。
②当然,并不只有小说家才撒谎。
政治家也做这个,我们都知道。
外交官和军人有时也说他们自己的那种谎,二手车销售员、肉贩和建筑商也是。
但小说家的谎言与其他人的不同,因为没有人会批评小说家说谎不道德。
甚至,他说的谎言越好、越大、制造谎言的方式越有独创性,他就越有可能受到公众和评论家的表扬。
③不过,今天我不打算撒谎。
我会努力尽可能地诚实。
一年里有几天我不说谎,今天碰巧就是其中之一。
④请你们允许我发表一条非常私人的信息。
这是我写小说时一直记在心里的东西。
我从未郑重其事到把它写在纸上,贴到墙上,而宁愿,把它刻在我内心的墙上,它大约如此。
⑤“在一堵坚硬的高墙和一只撞向它的蛋之间,我会永远站在蛋这一边。
”
⑥这个隐喻的含义是什么?有些情况下,它实在太简单明白了。
轰炸机、坦克、火箭和白磷炮弹是那坚硬的高墙。
蛋是那些被碾碎、被烧焦、被射杀的手无寸铁的平民。
这是该隐喻的含义之一。
可这不是全部,它有更深刻的含义。
这
样来想,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一个蛋,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无法取代的灵魂,被包在一个脆弱的壳里。
我是如此,你们每一个人也是。
而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面对着一堵坚硬的高墙。
这堵墙有个名字:它叫体制(The System),体制应该保护我们,但有时,它不再受任何人所控,然后它开始杀害我们,及令我们杀害他人——无情地,高效地,系统地。
⑦我的父亲去年去世,享年九十,他是一位退休教师,兼佛教僧人,读研究院时,他应征入伍,被派去中国打仗,我是战后出生的孩子,经常看见他每日早餐前,在家里的佛坛前长时间度诚地祈祷,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告诉我他是在为那些在战争中死去的人们祈祷。
⑧他说,他为所有死去的人祈祷,无论敌友,我凝视着他跪在祭坛前的背影,似乎感到死亡的阴影笼罩着他。
⑨今天我只希望向你们传达一件事。
我们都是人类,都是超越国籍、种族、宗教的个体,都是脆弱的蛋,面对着一堵叫作“体制”的坚硬的墙。
显然,我们没有获胜的希望,这堵墙太高,太强,也太冷。
假如我们有任何赢的希望,那一定来自我们对于自身及他人灵魂绝对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的信任,来自于我们灵魂聚集一处获得的温暖。
⑩花点时间想一想这个吧。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真实的、活着的灵魂。
体制没有这种东西。
我们一定不能让体制来利用我们。
我们一定不能让体制完全失去控制。
⑪这就是所有我要对你们说的话。
(选文有删改)
(注)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获得了2009年度的耶路撒冷文学奖,本文是作者领奖时的演讲。
耶路撒冷文学奖创办于463年,每两年颁发一次,意在表彰其作品涉及人类自由、人与社会和政治间关系的作家。
1.作者在演讲的一开头就说自己是一个“职业撒谎者”,有什么作用?
2.文中的一句话鲜明地体现了作者这次演讲的主旨,请把它写下来。
3.请赏析文中第⑥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无法取代的灵魂,被包裹在一个脆弱的壳里。
4.作者在文章中提到自己父亲的故事,有何目的?
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
12、(5分)读下面这个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推开房门,看到阿尔焦姆的同事罗曼坐在桌子旁边,另外还有一个陌生人。
“你叫我吗?”保尔问。
阿尔焦姆向保尔点了点头,然后对那个陌生人说:“他就是我的弟弟。
”
陌生人向保尔伸出了一只粗大的手。
“是这么回事,保尔。
”阿尔焦姆对弟弟说,“你不是说你们发电厂的电工病了吗?明天你打听一下,他们要不要雇一个内行人替他。
要的话,你回来告诉一声。
”.
那个人插嘴说:“不用了,我跟他一块儿去。
我自己跟老板谈吧。
”
“当然要雇人啦。
”保尔说,“因为电工斯坦科维奇生病,今天机器都停了。
老板跑来两趟,要找个替工,就是没找到。
单靠一个锅炉工就发电,他又不敢。
我们的电工得的是伤寒病。
”
“这么说,事情就算妥了。
”陌生人说。
“明天我来找你,咱俩一块儿去。
”他对保尔说。
“好吧。
”
保尔看到他那双安详的灰眼睛正在仔细观察他。
那坚定的凝视的目光使保尔有点不好意思。
灰色的短上衣从上到下都扣着纽扣,紧紧箍在结实的宽肩膀上,显得太瘦了。
他的脖子跟牛脖子一样粗,整个人就像一棵粗壮的老柞树,浑身充满力量。
(1)片段中“那个陌生人”是谁?请选择正确的一项()
A.维克托 B.朱赫来 C.帕托什金 D.阿基姆
(2)“那个陌生人”的出现,对保尔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他和保尔之间又发生怎样的事情?请概括其中一事。
13、(5分)观察图片,按要求答题。
这幅图片被作者命名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请谈谈你对画面及题目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写与作文(53分)
14、书写(3分)
15、作文(50分)
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
“醒”,一个有温度的文字:山朗水润,万物复苏;声声叮咛,爱的唤醒;点滴感悟,鉴往知来,值得我们警醒……醒来,是一种姿态,是一种对过往的反思,是一种成长。
请以“醒来”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
1、C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字音。
A项错误,严竣—严峻,挑拨离间.(jiān )--jiàn;B项错误,棱.角(líng)--léng,不修边副—不修边幅;C项正确;D项错误,安营扎寨.(zài )--zhài, 纷至踏来—纷至沓来。
故选C。
2、D
【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语义重复。
去掉“停下脚步”或“驻足”。
B动宾搭配不当。
“开启”与“开辟”对调即可。
C关联词搭配不当。
把“但”改为“也”即可。
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
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
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
3、A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A项“唐朝诗人”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
陶渊明是东晋诗人。
4、B
【解题分析】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
本段是议论性文段,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思路来判断排序。
③句提出正能量如何发挥效益的问题,②句承接前句“传播”一词,引出传播者负责的问题,①承接前句“责任”,说明媒体“责任”的具体内容,④句进一步说明“个体媒体”的“责任”,⑤句总结问题,强调“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的意识。
故选B。
5、B
【解题分析】
迤逦(yǐ)。
故选B。
6、B
【解题分析】
B.“死不了的”不得体,病人最不想听到的就是“死”字,这样容易引起人的反感。
故选B。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
7、1.(1)于是,就(2)借(3)谁,哪个(4)超过约定的期限
2.C
3.(1)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2)因此,人们都(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4.学(学习、读书)的必要(重要)性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
【解题分析】(甲)选自《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年代:北宋
(乙)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年代:明
参考译文:
(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了。
孙权说:“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从前的事情罢了。
您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
”于是吕蒙开始学习。
到了鲁肃经过寻阳,跟吕蒙一道议论军事,非常惊讶地说:“您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别眼相看。
大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
(乙)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
(因为)家里贫穷,(所以)没有办法买书来阅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亲自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
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像冰一样坚硬,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敢懈怠。
抄完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
到了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人同我来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前辈道德和声望高,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不曾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我站着侍候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
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学识。
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
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都冻裂却不知道。
回到旅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
服侍的仆人拿着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
我寄住在旅舍,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伙食,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来享用。
与我同住别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用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系着白玉制成的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囊,光鲜亮丽好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但我毫无羡慕的心。
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
我求学的辛勤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子啊!
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
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
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
其中“逾约”意思是“超过约定的期限”。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一词多义这一考点的掌握情况。
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
A项“而”分别表示“顺承”和“转折”;B项“益”意思是“好处”和“更加”;C项“以”意思都是“用”;D项“辞”意
思分别是“推脱”和“言辞”。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
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更:重新;以是:因此;假:借。
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
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回答这类题,首先通读全文,在文中找到与题干问题相关的信息,然后按照题干要求拟出切题的答案。
提取信息时,抓住关键语句是很重要的,另外还要注意对关键信息做整体的分析。
甲文由“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一句可知:孙权指出吕蒙身兼军中要职,不可不学,即学习的必要性;乙文则叙述了宋濂自己幼年和青年时期学习的经历。
比较分析填空作答即可。
8、1.八月秋高,湖水盛涨,圆圆满满,与岸齐平;远远望去,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浑然一体。
景象极其壮阔。
2.蒸字意思是蒸腾,给人以蒸蒸日上的动态感;撼字犹如万钧雷霆,炸得岳阳城天摇地动,这两句锤炼词语,以静衬动,描写了洞庭湖雄浑壮阔和气势博大的特点。
3.意思是,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
运用典故,这里隐喻自己想做官而没有途径,言外之意是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
【解题分析】
1.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把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
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
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
此题抓住首联的景物“湖水和天空”,描绘出洞庭湖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水天相接的壮丽景象即可。
2.此题考查了学生炼字的能力。
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字做出赏析,赏析时要把字放在语言环境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意思是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
“蒸”,蒸腾;“撼”,摇动。
“蒸”字写岀了洞庭湖水气蒸腾、烟波浩渺的样子,“撼”字写出了洞庭湖波浪力量巨大,要将岳阳楼城摇动似的。
以静衬动,凸现洞庭秋水虎吼雷鸣的勃勃生机。
3.考查对诗句的赏析。
做此题要在理解诗歌內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此诗中要注意诗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化用《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喻指诗人空有出仕从政之心,却无从实现这一愿望。
“垂钓者”比喻当朝执政的人,这里指张九龄,恳请他荐拔;“羡鱼情”喻从政的愿,希望对方能竭力引荐,使诗人的愿望得以实现,表现了诗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引荐提拔。
9、(1)八千里路云和月(2)老骥伏枥(3)对镜帖花黄(4)枯藤老树昏鸦(5)蔽林间窥之
【解题分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
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
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
此题要注意“骥、枥、帖、藤、鸦、蔽、窥”等字词的书写。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10、1.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2.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3.把探索外界误认为探索自己。
探索
4.不能。
“惟一”一词强调了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突出了“探索”在“寻求真理”上的作用。
5.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通读全文,找到相关答题区域,结合关键句子回答。
第一段,“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最后一段,“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通读第二段,“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格物”的意思是探究万物的规律。
“格”在这里的意思是探索、探究、探察。
4.本题考查对议论文语言的准确、鲜明和严密特点的把握能力,往往考查一些限制性词语,如“惟一”“大多数情况下”“主要”“只有”等词语,这些词语一般不能删除,如果删除就会改变句意,体现不出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鲜明性和严密性了。
答题时,先说明词语的意思及作用,再说明用了该词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说明删去后该句意思的改变,最后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作者态度的鲜明。
本句中的“惟一”强调了除此之外,别无其他,起强调作用,句意是“寻求真理的途径只有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突出了“探索”在“寻求真理”上的作用,如果删去,则表示“寻求真理的途径除了对事物客观的探索外,还要其他途径”,用词不准确,作者态度不鲜明。
最后一定不要忘了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鲜明、严密的特点。
5.本题考查发散思维。
一要结合文本,二要联系实际。
首先结合文章内容理解作者所说的实验精神的内涵,“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告诉我们实验精神即是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然后联系实际,谈在生活、学习上应如何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在实践中获得对事物的认知。
11、1.①吸引听众,激发听众的听讲兴趣:;②巧妙地解说了小说家的工作性质:③为后文说自己“今天不打算说
谎”“尽可能地诚实”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