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课程乡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初探
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行动研究——以幼儿园科学教育为例
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行动研究——以幼儿园科学教育为例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行动研究——以幼儿园科学教育为例一、引言乡村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的起点,承担着培养幼儿科学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任务。
乡土课程教育资源是指以幼儿所处的乡土环境为基础、加以挖掘和整理的教育资源,其应用能提升幼儿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然而,在实际教育中,乡土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因此,本文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以幼儿园科学教育为例,探究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现状分析2.1 乡土课程资源的含义和特点乡土课程资源是指幼儿所处的实际乡土环境与教育教学内容相结合的一种课程设计方式。
它以具体的乡村环境、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作为教学内容,帮助幼儿直观感受和学习科学知识。
2.2 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1)缺乏系统性:乡村幼儿园在开展乡土课程资源教学时,缺乏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导致教学内容和方式不够丰富和有效。
(2)缺乏专业化的教师:乡村教师的专业素养相对较低,无法有效地发掘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无法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3)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乡村幼儿园在乡土课程资源教学评估方面存在困难,评估方式和指标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
三、行动研究的实施3.1 设定研究目标和问题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通过行动研究的方式,提高幼儿园科学教育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效果,解决现有问题。
3.2 研究设计和实施步骤(1)明确研究课题:选择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作为研究课题,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收集相关数据: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方式,收集幼儿园科学教育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数据。
(3)分析数据和问题: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4)制定改进方案:根据问题分析的结果,制定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改进方案。
(5)实施改进方案:根据制定的改进方案,进行幼儿园科学教育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操作。
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及对策的个案研究
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及对策的个案研究
【摘要】: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亮点,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资源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而对广大农村幼儿园而言,乡土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分类之一对其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农村幼儿园科学办园理念的建立;有利于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的成长;也有利于培养农村幼儿尊重和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感。
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乡土课程资源,对这些乡土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是农村幼儿园进一步发展的形式所趋。
但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许多农村幼儿园并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当地的乡土课程资源,致使许多乡土课程资源的浪费。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以吉林省长春市l镇c幼儿园为例进行研究,试图对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初步探究。
本研究主要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中的个案研究,通过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实物收集的方法进行收集资料。
本研究由四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引言。
从乡土课程资源这一问题的提出背景开始,在对国内已有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阐述本研究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二部分,研究者根据文献资料中关于乡土课程资源分类的分析、整理,对c幼儿园所在地区的乡土课程资源的构成情况及特点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第三部分,研究者在对所收集资料的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c幼儿园在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原因分析。
第四部分,针对c幼儿园中存在的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研究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浅谈农村幼儿园乡土资源开发与利用
浅谈农村幼儿园乡土资源开发与利用发布时间:2021-11-25T02:39:02.492Z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第18期作者:郑玉芳[导读] 农村幼儿园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内容。
郑玉芳大田县广平中心小学(广平中心幼儿园) 366107摘要:农村幼儿园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内容。
由于农村幼儿园的技术设施较为薄弱,教育教学资源严重匮乏,在进行教育资源分配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不合理,因此,在进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应该充分发挥农村乡土教育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本文通过探究如何开发以及利用农村幼儿园的乡土教育资源出发,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对农村幼儿园的发展提供一点借鉴作用。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乡土资源开发利用前言:幼儿园的教学工作是教育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在幼儿园期间所接触的教学内容成为影响幼儿今后成长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在教学过程当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教育资源的缺乏,要充分发挥农村幼儿园的教育优势,充分开发乡土教育资源的优势。
一、利用乡土资源的必要性 (一)提升幼儿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农村幼儿教育资源和城市幼儿教育之间有其自身的特点,从基础设施来看,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资源远远落后于城市幼儿教育,但是,农村乡土教育资源却是城市幼儿教育所没有的。
在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当中,重点是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农村地区的乡村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教育资源不合理分配的不足,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是城市幼儿接触不到的[1] 。
(二)增强幼儿创新能力必然要求提升幼儿的创新创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能够不断地丰富幼儿的思想和学识,让幼儿更多的接触大自然,了解农村文化,这对于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力是非常重要的[1] 。
二、农村幼儿园乡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大部分的老师并没有意识到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因此,教育部门应该高度重视本地区的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
农村幼儿园课程乡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初探
农村幼儿园课程乡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初探二、结合乡土资源课题研究,进行园本化课程建设我园申报了县级实验课题《农村幼儿园课程乡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在近三年的研究实践过程中,我们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加以整理,并将其运用于幼儿园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们课题主要针对“民间童谣”、“民间游戏”、“民间手工艺”三方面开展的,在教学中,童谣可以和教材同步进行,以童谣为纽带,联系教材及其相关领域。
例如,童谣《筛麦秸》,就是综合了健康、语言领域的活动。
儿歌内容是“筛筛筛麦秸,麦秸开花结石榴。
石榴籽我吃了,石榴皮我卖了,叮啊铛的过来了”,幼儿一边唱一边做游戏,“两幼儿两手相扣边晃动边说儿歌,当念到叮啊铛的过来了时,将胳膊撑起并翻转过来成背靠背”。
琅琅上口的儿歌,加上有趣的游戏,既增强了幼儿的体质,又使孩子们在相互游戏中锻炼了交往能力,这样孩子们乐于学习乐于接受。
我们还组织幼儿“画童谣”,让孩子形象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拉近了文字与绘画的距离,激发了儿童对绘画表现题材的兴趣。
给孩子以自由表现的空间,哪怕是一个符号、几根线条、几块色彩,只要是发自孩子内心的感受,都要好好保护,要尊重儿童自己的想象、创意。
允许孩子夸张、离奇的想法,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独特想法来表现。
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导孩子用画笔画出来。
就开发出幼儿多方面的思维空间。
如童谣《月亮》“初一一根线,初二看的见,初三初四像弯眉,五六大团圆”。
为了便于记忆可以边念边画,赋予童谣形象化。
在画的过程中,既让幼儿对月亮的变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又发掘了幼儿的想象和创造潜能,增强了幼儿的记忆。
很多童谣本身就是一个个浓缩、完整的故事,老师带领孩子们把童谣改编成小型故事表演,开发幼儿的表演能力。
在改编过程中,让孩子的想像自由驰骋,激发他们的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便会乐此不疲来学。
如童谣《抱狗》,我们是这样组织教学的,先让小朋友学会说童谣,然后选定角色,有独白、有大娘、有抱狗人。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初探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初探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乡土资源包括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传统手工艺、民间传说等元素,将这些资源融入到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还能够增强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乡土资源来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乡土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应用、其对游戏质量的影响以及提升策略的探讨,可以为幼儿园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对幼儿园区域游戏中乡土资源的应用和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我们旨在找出如何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为幼儿提供更具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游戏体验。
我们也希望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和策略总结,为幼儿园区域游戏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我们还希望能够加深对乡土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为未来的幼儿园教育工作提供建议和展望。
通过探索乡土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潜力和作用,我们希望为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1.3 研究意义乡土资源是指各地气候、土壤、植被、动物等环境因素形成的特色资源。
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利用乡土资源可以丰富游戏元素,拓展幼儿的视野,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升游戏的趣味性和教育性。
研究乡土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应用对于促进儿童全面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通过利用乡土资源,可以让幼儿更加了解和熟悉周围的自然环境,增强他们的地方意识和身心健康。
乡土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与乡土资源的互动,还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研究乡土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提升游戏质量、促进儿童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幼儿园区域游戏的实践提供更多有益的启示,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论农村幼儿园活动中乡土资源的有效利用
论农村幼儿园活动中乡土资源的有效利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幼儿园是农村地区为数不多的教育资源之一,但由于资源匮乏、条件落后等客观因素,导致其教育质量往往无法与城市幼儿园相比。
乡土资源作为农村特有的资源,在农村幼儿园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对于乡土资源在农村幼儿园活动中的有效利用还存在一定的欠缺。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对于乡土教育的重视,乡土资源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已经受到更多的关注。
乡土资源丰富多彩,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具有本土特色的教育内容,有利于培养幼儿对于乡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如何有效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幼儿园活动内容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农村幼儿园活动中,通过利用乡土资源可以为幼儿带来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与此乡土资源与幼儿教育的结合也为幼儿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乡土资源所带来的教育意义也不可忽视,它可以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增强对于本土文化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1.2 研究意义农村幼儿园是农村地区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而乡土资源作为农村特有的资源,在幼儿园活动中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乡土资源可以激发幼儿对农村生活的认知和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起对家乡的情感。
乡土资源可以拓展幼儿的视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乡土资源的应用还能丰富幼儿园教育内容,使教育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探讨乡土资源在农村幼儿园活动中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乡土资源在幼儿园中的应用方式,可以为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可以促进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推动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深入探讨乡土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提升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和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乡土资源的特点乡土资源的特点包括丰富多样、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具有教育和启发性、易获取和低成本等。
乡土资源丰富多样,包括土地、植物、动物、建筑等各种元素,可以为幼儿园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资源。
有效开发和利用农村乡土资源开展幼儿园教育
有效开发和利用农村乡土资源开展幼儿园教育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农村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了当下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园教育作为农村乡土资源利用的一部分,也需要得到重视和优化。
有效开发和利用农村乡土资源开展幼儿园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农村幼儿的教育品质,也有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本文将从农村乡土资源的价值、幼儿园教育的特点以及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农村乡土资源开展幼儿园教育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农村乡土资源的价值农村乡土资源指的是农村地区所特有的土地、风土人情、传统民俗等资源。
这些资源承载着农村历史文化、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有效开发和利用农村乡土资源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社会稳定。
农村乡土资源也是开展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基础,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场景和学习资源,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地方意识、文化认同和社会责任感。
二、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幼儿园教育是对3-6岁幼儿进行的早期教育,其教育内容和方式与小学、初中、高中等教育阶段有着明显的差异。
幼儿园教育更注重情感体验、实践探究和游戏活动,以满足幼儿个性化的成长需求和全面发展。
农村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在于地域性强、资源条件有限、师资力量不足等,需要根据当地的乡土资源和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育内容和活动形式,为农村幼儿提供更加贴近生活、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1.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农村乡土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这些文化资源可以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
可以邀请当地的老艺人和村民来幼儿园进行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展示,组织幼儿参观当地的传统手工作坊、乡村博物馆等,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
2.利用自然资源进行教育活动农村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自然教育资源。
比如利用田野、溪流、森林等自然景观进行户外活动和探究研究,引导幼儿近距离接触大自然,激发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以湖南省浏阳市高坪镇A幼儿园为例
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以湖南省浏阳市高坪镇A幼儿园为例引言:随着教育发展的不断进步,乡村幼儿园在乡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乡村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是提高乡村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以湖南省浏阳市高坪镇A幼儿园为例,通过调查和研究,探讨了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一、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与特点乡土课程资源是指农村幼儿园中蕴含的本地区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民间艺术、乡土知识等资源。
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主要是指将这些资源通过教学课程的方式,应用于幼儿的教育教学中,以促进幼儿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并激发他们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具有以下特点:1. 多样性:每个乡村幼儿园都有自己独特的乡土资源,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进行不同的开发和利用。
2. 可触及性:乡土课程资源包含了丰富的实物资源,如乡村的特色建筑、农具、农作物等,这些资源可以直接触及幼儿,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和亲身体验。
3. 贴近性:乡土课程资源贴近幼儿的生活环境和日常经验,更容易引发幼儿的兴趣和思考。
二、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1. 开发利用程度不高:目前很多农村幼儿园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较低,很多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应用。
2. 缺乏系统性: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往往是孤立的,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资源体系。
3. 教师专业技能不足:很多农村幼儿园教师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理念和方法缺乏了解,缺乏相关的培训和教育。
三、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1. 加强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培训与提升:通过开展相关的培训课程,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使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成为他们的基本功。
2. 构建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体系:制定完善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将乡土课程资源有机地融入到教学中,打破孤立的教学方式,形成一套完整的资源体系。
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行动研究——以幼儿园科学教育为例
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行动研究——以幼儿园科学教育为例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行动研究——以幼儿园科学教育为例导言在当今社会,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
幼儿阶段是培养孩子科学素养的重要时期,而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对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有效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以幼儿园科学教育为例,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行动研究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与特点乡土课程资源,指的是教育实践中家园文化、地方风俗、生态环境、乡村产业等相关乡土元素所构成的资源。
它具有以下特点:1. 丰富性:乡土课程资源丰富多样,种类繁多,涵盖了丰富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 接地气:乡土课程资源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更容易引发幼儿的兴趣与参与。
3. 可持续性:乡土课程资源是永恒的,它与学生的成长环境息息相连,可以持续地为幼儿提供学习资源。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与乡土课程资源的融合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与此同时,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能够加深幼儿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学习兴趣,提高科学学习的效果。
具体实施上,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融合:1. 实地探索:安排幼儿去田野、山林等乡村环境中进行观察与旅游,利用自然环境和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2. 多媒体展示:引导幼儿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观察、认识乡土资源,并在观看之后进行讨论与总结。
3. 生活实践:通过幼儿与家长一同参与乡村生活实践活动,如农作物的种植、小动物的饲养等,让幼儿亲身感受乡土资源的价值。
三、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行动研究1. 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提高幼儿科学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促进乡土文化的传承。
2. 研究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方法,通过自己设计和实施课程活动,观察和记录幼儿在乡土课程资源中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并进行反思和改进。
3. 研究过程a. 现状调研:调查分析幼儿园科学教育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
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开发与利用
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开发与利用随着农村幼儿园的不断发展壮大,乡村教育的改革也日益受到重视。
面对农村幼儿园环境资源的特殊性,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打造出更适合幼儿成长的环境,成为了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幼儿园乡土资源的特点、开发方法以及利用价值等方面展开探讨,希望能给广大教育工作者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乡土资源的特点乡土资源是指土地、植被、水文、岩石等方面的资源,也包括了当地的习俗、节日、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乡村幼儿园所处的环境往往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这就为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乡村幼儿园周围通常有着广阔的田野、溪流、山林等自然景观,而且在乡村地区孩子通常有着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对自然界有着更加亲切的感受。
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价值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二、乡土资源的开发方法1.挖掘当地文化特色。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底蕴,例如一些地方的传统手工艺品、民间歌舞、民俗活动等,可以通过邀请当地民间艺人或长者来幼儿园进行展示或表演,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这些传统文化的魅力。
2.利用当地自然资源。
将周围的自然资源如山、水、田野等融入到幼儿园的环境中,可以建设露天教室、农舍、植物园或小果园等,让孩子们在自然中感受生命的力量和自然的奥妙。
3.与乡村社区合作。
幼儿园可以与当地农户、农艺师、手工艺者等建立合作关系,邀请他们来园开设课程或讲座,让孩子们了解并学习当地的农耕文化、传统手工艺等。
三、乡土资源的利用价值1.培养孩子的乡土情怀。
通过开发利用乡土资源,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培养他们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家乡的依恋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2.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自然环境中,孩子们可以锻炼身体、培养勇气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接触传统文化中,可以丰富孩子的情感世界、增长见识、培养学习兴趣。
3.拓展教育空间。
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体验活动,比如观察植物和动物、参与农耕生活、制作手工艺品等,从而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一、本文概述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儿园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教育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提升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理论层面,本研究将系统梳理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相关理论,包括课程资源的定义、分类、特点等,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在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揭示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实践层面,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多种方法,深入调查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了解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和建议,以期推动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提升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为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文献综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逐渐成为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文化、地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幼儿园课程资源相对匮乏,因此,如何有效开发与利用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园课程资源的概念界定、开发与利用的策略等方面。
如Smith (2001)认为,幼儿园课程资源是指能够支持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资源,包括教材、教具、设备、环境、人力等。
在开发与利用策略上,国外学者强调资源整合、多元参与和社区合作等原则,如Johnson(2006)提出的“社区参与模式”,即通过社区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促进幼儿园课程的发展。
农村幼儿园课程本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法探究
农村幼儿园课程本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法探究摘要:幼儿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所以幼儿园课程都会以幼儿能力培养要求和实际发展需求出发。
农村幼儿园在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时需要充分发挥自己在自然环境、人文资源方面的优势,构建融入本土文化资源的课程,并深入挖掘幼儿园课程中本土文化资源中存在的育人元素,让幼儿在参与本土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其认识能力、实践能力、思考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本文简单阐述了农村幼儿园课程本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义以及原则,并分析了课程本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法。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本土资源;开发利用引言:幼儿在幼儿园阶段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会对后期的生活与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农村幼儿园在围绕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能力发展要求等方面进行课程优化时,要重视对课程育人价值的发挥,通过本土各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幼儿园课程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幼儿亲近自然、了解到更多家乡优秀传统文化和技艺,并在多样化的课程当中提升对人、事、物的感知力、实践能力以及自主思考能力等多种能够让幼儿实现全面发展的能力。
一、农村幼儿园课程本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原则(一)注重零碎本土资源整合农村幼儿园与城市幼儿园在资源类型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与城市幼儿园相比农村幼儿园本土自然和人文资源相对丰富,例如传统的手工艺、多样化的动植物、历史悠久的民间游戏等,在很多本土资源中都潜藏着育人价值。
基于此,农村幼儿园在进行课程优化时便可以立足当地的本土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课程活动。
但是很多本土资源零碎化特点比较显著,教师在挖掘本土资源时就需要注重对零碎本土资源的整合,确保各种资源都能够将其育人价值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同时,通过资源整合让本土资源之间能够相辅相成促进幼儿园课程的多元化发展。
(二)积极调动多方力量参与本土资源的开发绝不是幼儿园凭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所以农村幼儿园在开展本土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动员教师、家长以及乡镇管理单位参与到资源开发行动当中。
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资源作用的重要性备受关注。
对于农村幼儿园而言,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幼儿园课程体系完善及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促进作用。
由于受幼儿园课程西方化和城市化等因素影响,许多农村幼儿园没有合理开发与利用好乡土课程资源。
当前,如何开发利用好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提高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通过整理分析文献,从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入手,探讨其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应该充分利用本地各种资源建构适合本地幼儿发展的课程”,[2]这充分说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幼儿教育的重要作用。
现阶段我国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不理想,迫切需要对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
一、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的内涵乡土课程资源概念的特色要落在“乡土”二字上面,《简明古汉语字典》中对“乡”字的解释有12种,其中核心要义包括:古代行政区划名;家乡;地区。
此外,“乡”字还有个特别语义为“崇尚、向往”。
对“土”字的解释有14 种,核心要义包括:泥土;土地;本地的。
[3]从“乡”和“土”两字释义可知,“乡土”不只是人们出生以来家庭世代居住的地方,还是滋养着人们情感与生活的根。
课程资源的含义比较宽泛,它既包含学校内资源,又包含学校外资源;既包含社会资源,又包含自然资源;既包含纸质课程资源,又包含信息化课程资源。
[4]乡土课程资源主要是由“乡土”和“课程资源”这两个概念组成,通过分析两个概念的内涵对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进行界定,主要指农村地区幼儿园师生所在的某一行政区内的一切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因素,[5]具体包括农村的动植物资源、民间风俗文化、民间游戏、名胜古迹等资源。
《2024年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行动研究——以幼儿园科学教育为例》范文
《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行动研究——以幼儿园科学教育为例》篇一一、引言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幼儿园科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并尝试将乡土资源融入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
本研究以幼儿园科学教育为切入点,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探讨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以期为幼儿园科学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幼儿园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旨在将本地区的自然、文化、社会等资源引入幼儿园课程,使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家乡的美好,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还能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能力。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通过实地观察、访谈、记录等方式,对幼儿园科学教育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深入研究。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教师们如何利用乡土资源进行科学教育,同时与教师们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实践经验和困惑。
四、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1. 自然资源的利用: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如植物、动物、地形等,引导孩子们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
例如,可以组织孩子们到附近的农田、公园或山区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体验自然界的奥秘。
2. 文化资源的挖掘:挖掘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如民间故事、传统工艺、民俗活动等,将其融入幼儿园课程中。
通过讲述故事、制作手工艺品等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
3. 社会资源的整合:与社区、家庭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利用社会资源。
例如,可以邀请医生、警察等职业人士来园开展讲座或活动,让孩子们了解社会各行各业的工作内容和特点。
五、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实践以某幼儿园为例,该园在科学教育中充分利用了乡土课程资源。
教师们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设计了丰富的活动。
例如,在春季组织孩子们到附近的公园进行野餐和踏青活动,让他们观察春天的植物和动物;在秋季则组织孩子们采摘农作物,让他们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收获的喜悦。
农村幼儿园乡土资源开发与利用初探
农村幼儿园乡土资源开发与利用初探◆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教育局桂月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比较来说,农村有得天独厚、随手可得的自然资源,经久不衰、弥足珍贵的民间艺术,善良纯朴、勤劳能干的家长资源,这一切为农村幼儿园教育提供了“独特”而“鲜活”的教育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纲要》指出我们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中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
面对丰富而独特的自然资源,我们需拓宽思路,将其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中。
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术材料。
纸盒、树叶、棉花、小石头、瓜果蔬菜等等,都可以搬进课堂。
这些看似零乱的材料,经过孩子们的想象与小手的加工,可以制作出生动可爱、色泽鲜艳、富有情趣的人物和动物形象,各种插花,形成一幅幅童趣盎然的作品,每幅作品都妙不可言。
在农村,泥土随处可见,孩子们喜欢玩泥巴,这是他们快乐童年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利用这一点,让孩子或搓或捏,塑造出各种自己喜爱的物体。
孩子们有时会聚在一起饶有兴趣地商量着各种造型特征,乐此不疲,乐在其中。
活动结束时,将泥土复归大地,一切如故。
玩泥巴,可以利用泥土这一丰富的自然资源,引导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获得有关泥土的知识,发展他们的探索能力。
二、民间艺术的整合与利用1.剪纸剪纸是一项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
它以很强的装饰性、趣味性显示出独特的生命力,用一种亲切、朴素、通俗、美观的艺术表现形式,抒发了劳动人民的真情实感。
剪纸艺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逢年过节、办喜事,孩子们总会看到红通通的“福”“喜喜”字,窗花等;孩子们还常常看到背着“花箱”的剪纸艺人,穿梭于大街小巷,为人们剪各种花样的图案,带来美和欢乐。
艺人剪刀下纸的神奇变幻,不但增加了喜庆的气氛,更让孩子们赞叹不己,跃跃欲试。
农村幼儿园乡土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策略 1. 在思想上,加强重视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不仅针对个体生理发展而言, 更指心理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幼儿园普遍重视智力开发,注重 卫生保健,把保育与教育割裂开来,缺乏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关注。 在现实生活中,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比如幼儿会 出现情绪问题、认知问题、社会性发展问题等。由于重视不足, 把幼儿的心理问题归为成长的必然,缺乏及时干预,往往会错过 最佳矫正时机,是不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2001 年教育部颁布 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 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树立正确的健 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 康。”因此,应加强引导和宣传,使家长、幼教工作者及社会各 界从思想上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 在行动上,注重落实 幼儿园应在实际工作中切实推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 开展,同时为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必要保障和条件。首 先,可从政策上进一步明确新纲要中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的实施办法,为全面加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和方法指导。其次,可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寓教育于活 动之中,丰富幼儿必要的经验和初步知识,有针对性地预防和解 决心理问题。[4] 专门活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 效果评价等,都应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再次,可效仿大 中小学的经验,每个幼儿园配备一定比例的心理咨询师,开设心 理咨询室,为幼儿心理健康设立一道防线和保障。心理咨询与辅 导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专业训练的教 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可以为幼儿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 3. 在途经上,多方位渗透 在五大领域活动和一日生活中的渗透教育,也是幼儿心理健 康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和重要途径。除开设专门心理健康课程外, 在不同活动中要重视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情绪情感的培养、意 志的锻炼。科学安排与组织一日生活,不仅有利于幼儿形成相对 稳定的生活秩序,还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他们心 理健康发展。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机会, 对幼儿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于各类活
农村幼儿园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农村幼儿园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一、指导思想根据我园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农村幼儿园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和进程,结合目前研究的现状,更进一步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社区资源,形成小、中、大班系列的乡土特色的园本课程,为此,我们根据课题研究的方案,特制定本阶段的研究计划。
二、研究目标1、形成小、中、大班系列的乡土特色的园本课程、独特教育风格及园本文化,2、提高教师对课程的设计、实施和创新能力;完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优化乡土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使乡土特色课程成为孩子快乐学习和生活的天地,建立一支具有“玩、做、学结合”特色的智慧型教师队伍。
3、利用乡土资源,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中,使孩子想动手,勤动手,会动手,获得快乐学习的情感要素,享受自主快乐的学习过程,养成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发展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出一大批会动手、会动脑,心灵手巧的智慧型幼儿。
三、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学习有关幼儿教育理论知识,收集整理有关幼儿教育研究现状,为农村幼儿园发展提供依据。
2、调查法: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调查了解农村幼儿园中教师利用农村资源开展幼儿活动的现状与需要。
通过教师、家长、社区等搜集整理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社区资源,为幼儿的活动提供保障。
3、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中,通过教师不断计划、实施和反思的过程,改变教师的教育方法。
4、经验总结法:在广泛实践、积累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的教育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按阶段进行课题研究的回顾、整理、分析、总结四、研究内容与措施(一)创设环境,让幼儿与特色环境对话1、幼儿园整体环境体现乡土特色重视显形环境和隐形环境的创设,积极营造“人人动手”的良好氛围,体现环境的教育功能。
引导幼儿把具有农村特色的本土资源和废旧材料、自然物等运用到环境中,让幼儿共同参与布置、设计制作墙饰、挂饰。
有了孩子的参与,环境的布置就能与幼儿之间产生互动,使得环境的教育意义更大,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发展了幼儿的实践能力,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农村幼儿园课程乡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初探
农村幼儿园课程乡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初探容摘要:近年来幼儿园教科研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研究的氛围日趋浓厚,如何有效推进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成为我们重点思考的问题。
规程中指出:学前教育机构要构建以整合、开放为特点的课程容,根据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直接的、整体的体验,来生成课程容。
强调让幼儿亲近大自然,主教育者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丰富幼儿活动的经历和体验,为幼儿提供活动与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
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我园的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融入到大自然中去,从而获得有关大自然的丰富经验,更容易激发他们去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农村的乡土资源唾手可得、取之不尽。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将乡土资源应用于幼儿园课程中使幼儿园的活动更具时效性和地方特色,我园为此做了乡土资源在园本化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课题研究园本课程乡土资源我园所倡导的园本化课程建设是指幼儿园教育本土化问题的研究,是指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充分挖掘本土教育资源,使主题容本土化,使课程能体现幼儿园的特色和涵。
现在向我们走来的各种课程、各种教育观念都有它的可取之处,基本都满足了国家课程改革强调“满足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让每一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这一基本导向,所以我们幼教工作者总是敞开胸怀拥抱、吸纳着各种新的观念、新的课程,但我们也不能盲目崇拜,一味照搬,我们要采用的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化积淀,转化行为;创新发展,唯我所有”的方式。
在尝试的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吸取各方所长,在借鉴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关注本土的教育资源,并指导幼儿通过学习本土的文化知识,找到定位课程和本土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发展具有园本特色的课程。
我园地处较偏远农村,山青水秀,民风淳朴,幼儿园周边有许多乡土资源,我们挖掘民间资源开展了有关民俗民风教育的课程。
此外利用我园在民间童谣教学研究方面所积淀的经验,在课程中注入民间童谣特色,开展园本化特色课程等。
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园本化课程建设农村本土资源丰富,花、草、木都能激发幼儿发现美和创造美。
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查研究
理论天地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特别是乡土课程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在广大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乡土课程资源,而对这些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是农村幼儿园课程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趋势。
目前,许多农村幼儿园,由于所处地区经济的落后以及教师本身专业素质和能力的限制等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许多农村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对课程资源与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没有清楚准确的认识,并没有意识到自身所拥有的自然、人文、乡土课程资源的价值,造成众多乡土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一、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存在问题1.缺乏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和能力。
笔者调查中发现,农村幼儿园教师在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意识薄弱,在课程设计中经常有意识地利用到本地乡土资源的教师仅占19.2%,偶尔利用的占到67.7%。
这说明在很多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对于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只是在教学活动中会偶尔涉及,甚至有一部分农村幼儿园从来都没意识到去开发利用本地的乡土资源。
其次,农村幼儿园师资非常紧缺,大部分幼儿园除了一名保育员管理所有幼儿的保育工作外,各班都是由1名老师带所有的课程。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是按照幼儿园所定制的教材去上课,没有开发利用本地乡土资源的意识,而且绝大多数教师并非幼教专业毕业,教师缺乏在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所以在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是非常有限的。
2.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比较单一。
笔者调查发现,幼儿园所开发与利用的乡土课程资源都集中在教学中的树叶粘贴、废旧物品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查研究张晓玲1,郭庆丽2(1.河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甘肃张掖734000;2.秦安县王尹乡前山小学,甘肃天水741604)摘要:随着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特别是乡土课程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浅析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综述
浅析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综述发布时间:2023-02-02T08:14:30.419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8期9月作者:戴云璐[导读] 乡村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对于乡村幼儿园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戴云璐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郭镇中心幼儿园,陕西汉中 724300摘要:乡村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对于乡村幼儿园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它不仅可以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也可以推动乡村教师的职业发展;它不仅能够使乡村幼儿园更好地发展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本课程,而且也能够使其更好地开展幼儿园的相关课程。
然而,目前我国农村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幼儿园的发展,使得广大的乡村幼儿园在发展和利用本地课程资源上产生了一些不足。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课程开发0 引言乡村幼儿园的乡村课程资源在开发和使用方面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表现为幼儿园追随着城市化、教师的力量弱化、教育管理的集权化、家长参与的边缘化等这四大困境。
其出路就是在于因人而异,创造一些符合地方文化特点的园本课程;改变观念,调动教师对本土课程资源的一些开发和使用;注重研修,提高教师对本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能力;通过“家园协作”,扩大地方课程资源的一些开发和使用。
1 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困境1.1 幼儿园追随城市化,课程内容脱节化调查结果表明,许多的乡村幼儿园忽视了地情、园情、师情、生情等一系列的因素,照抄了城市幼儿园原本该有的独特乡土气息和色彩,脱离了孩子的已有的一些生活经验,孩子所玩的玩具被现代化的玩具所代替,园所所用的教材被城市的通用教材替代,失去了农村幼儿园原本该有的独特乡土气息和色彩,课程的内容与本园的一些实际严重的脱节[1]。
1.2 教师力量薄弱化,课程开发表面化一系列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乡村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水平普遍来说比较低、结构较差、课程开发的能力较差。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它并未深入的探讨课程的内容,忽略了乡村资源对于乡村幼儿园的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幼儿园课程乡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初探内容摘要:近年来幼儿园教科研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研究的氛围日趋浓厚,如何有效推进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成为我们重点思考的问题。
规程中指出:学前教育机构要构建以整合、开放为特点的课程内容,根据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直接的、整体的体验,来生成课程内容。
强调让幼儿亲近大自然,主张教育者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丰富幼儿活动的经历和体验,为幼儿提供活动与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
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我园的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融入到大自然中去,从而获得有关大自然的丰富经验,更容易激发他们去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农村的乡土资源唾手可得、取之不尽。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将乡土资源应用于幼儿园课程中使幼儿园的活动更具时效性和地方特色,我园为此做了乡土资源在园本化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课题研究园本课程乡土资源我园所倡导的园本化课程建设是指幼儿园教育本土化问题的研究,是指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充分挖掘本土教育资源,使主题内容本土化,使课程能体现幼儿园的特色和内涵。
现在向我们走来的各种课程、各种教育观念都有它的可取之处,基本都满足了国家课程改革强调“满足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让每一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这一基本导向,所以我们幼教工作者总是敞开胸怀拥抱、吸纳着各种新的观念、新的课程,但我们也不能盲目崇拜,一味照搬,我们要采用的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内化积淀,转化行为;创新发展,唯我所有”的方式。
在尝试的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吸取各方所长,在借鉴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关注本土的教育资源,并指导幼儿通过学习本土的文化知识,找到定位课程和本土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发展具有园本特色的课程。
我园地处较偏远农村,山青水秀,民风淳朴,幼儿园周边有许多乡土资源,我们挖掘民间资源开展了有关民俗民风教育的课程。
此外利用我园在民间童谣教学研究方面所积淀的经验,在课程中注入民间童谣特色,开展园本化特色课程等。
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园本化课程建设农村本土资源丰富,花、草、木都能激发幼儿发现美和创造美。
如幼儿利用收获后丢弃的稻草制作了花篮、小动物等工艺品;教师带领幼儿利用休息散步时间精心收集了各种凋谢的花瓣、树叶创作了各种贴画作品;同时我们和幼儿共同收集各类自然物品,经过改造后变成了各类教学活动的操作材料,如利用贝壳帮助幼儿巩固排序、分类等知识。
用泥巴做成冰糖葫芦、月饼、小老鼠、小刺猬、小坦克等等或做摔泥巴的游戏;这些小小的手工作品不仅美化了教室环境,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幼儿变得更加心灵手巧。
我们的每个教室里都有自然角,教师根据季节变化把各种植物摆放在教室一角或窗台上,供幼儿观察探索,如春天我们就在窗台上摆上白菜花、萝卜花,空中悬挂上,墙上贴上老师与孩子做的手工作品柳枝、迎春花、桃花等等,使孩子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我们还适时向幼儿提供一些农村自然材料,有各种粮食、有幼儿自己收集的小树叶,各种植物的种子,果实等,在幼儿丰富的想象教师的引领启发下一件件艺术品便做成了:一只小手套稍加捆绑描画,就呈现出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一粒蚕豆加上两粒豌豆,再采一片杨树叶,便做成了一条金鱼;一串串染色的山菱角便可组成一帘五彩的门帘,配上叮叮当当的小铃铛做成一串悦耳的手铃、脚铃……自然材料对于农村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是极为普通的,但只要善于加以利用,它就会发挥无穷的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注意利用农村美丽的大自然,陶冶幼儿的情操,丰富幼儿的科学常识,加强对幼儿观察、思维能力、口语能力的训练,促进了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使幼儿对家乡的认识由表及里,逐渐深化,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农村的情感。
我们充分利用农村的广阔天地,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在温暖的三月,大地洋溢着一片初春的景象,小动物们睡了一个冬天,开始苏醒了;春天最早的花“迎春花”开放了,小草发芽了,花儿开放了,枝头上冒出了点点绿色。
这时,我们就带领孩子们到田野乡间去观察、去寻找,体会春天的变化。
就象小蝌蚪在我们这里随处可见,但谁也不会认真地去注意它们是怎么成长,变成小青蛙。
孩子却不是这样,他们对自然界的一切都那么好奇,为了让幼儿更清楚地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我便定期带领幼儿在散步之际,到小水溏边去观察:第一次去观察看到一块块的蛙卵,被无色的卵泡包裹着连在一起,通过讲解,幼儿知道这是为了不让蛙卵散开而造成伤亡的缘故,当小蝌蚪从卵里钻出来,我便组织幼儿将这些小生命带到幼儿园里观察,孩子们通过长时间地观察,终于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直接经验,这种直接的经验使得幼儿获取到不少科学性的知识,在活动中也能较好地发挥才能。
同时,我们还带幼儿去感受季节更替的自然物、自然景象,让幼儿知道每个季节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如春季是个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的季节,秋天则是丰收的季节。
在领略大自然的丰富多姿的过程中,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的山水,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结合乡土资源课题研究,进行园本化课程建设我园申报了县级实验课题《农村幼儿园课程乡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在近三年的研究实践过程中,我们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加以整理,并将其运用于幼儿园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们课题主要针对“民间童谣”、“民间游戏”、“民间手工艺”三方面开展的,在教学中,童谣可以和教材同步进行,以童谣为纽带,联系教材及其相关领域。
例如,童谣《筛麦秸》,就是综合了健康、语言领域的活动。
儿歌内容是“筛筛筛麦秸,麦秸开花结石榴。
石榴籽我吃了,石榴皮我卖了,叮啊铛的过来了”,幼儿一边唱一边做游戏,“两幼儿两手相扣边晃动边说儿歌,当念到叮啊铛的过来了时,将胳膊撑起并翻转过来成背靠背”。
琅琅上口的儿歌,加上有趣的游戏,既增强了幼儿的体质,又使孩子们在相互游戏中锻炼了交往能力,这样孩子们乐于学习乐于接受。
我们还组织幼儿“画童谣”,让孩子形象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拉近了文字与绘画的距离,激发了儿童对绘画表现题材的兴趣。
给孩子以自由表现的空间,哪怕是一个符号、几根线条、几块色彩,只要是发自孩子内心的感受,都要好好保护,要尊重儿童自己的想象、创意。
允许孩子夸张、离奇的想法,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独特想法来表现。
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导孩子用画笔画出来。
就开发出幼儿多方面的思维空间。
如童谣《月亮》“初一一根线,初二看的见,初三初四像弯眉,十五十六大团圆”。
为了便于记忆可以边念边画,赋予童谣形象化。
在画的过程中,既让幼儿对月亮的变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又发掘了幼儿的想象和创造潜能,增强了幼儿的记忆。
很多童谣本身就是一个个浓缩、完整的故事,老师带领孩子们把童谣改编成小型故事表演,开发幼儿的表演能力。
在改编过程中,让孩子的想像自由驰骋,激发他们的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便会乐此不疲来学。
如童谣《抱狗》,我们是这样组织教学的,先让小朋友学会说童谣,然后选定角色,有独白、有大娘、有抱狗人。
独白:“撒把麦秧,撒把糠,一直撒到王家庄,王家庄里有一对小花狗,回来回去咬一口,大狗咬俺俺不怕,小狗咬俺俺打它。
”抱狗人:“大娘!开门!”大娘:“乎腾腾吓散了架,半夜干啥?”抱狗人:“抱恁那小狗啊!”大娘:“小狗还没睁眼来,恁走吧!”整个过程老师都是在一旁指点,让孩子们自己动脑,自己想像,自编动作,这样既发展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又锻炼了表演能力,使教学目标轻松的完成了。
根据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我还还在大班开展了创编童谣教学活动,我们根据传统民谣的形式,鼓励孩子们结合周围事物、景物、人物,即情即景地创编。
例如教学童谣《姓啥》时,孩子们创编出很多的句子,原文是这样的“你姓啥?俺姓李,姓李的孩子好吃梨。
你姓啥?俺姓张,姓张的孩子好吃糠;你姓啥?俺姓王,姓王的孩子好吃糖;你姓啥?俺姓宋,姓宋的孩子好吃杏。
”孩子们创编出“你姓啥?俺姓陶,姓陶的孩子好吃桃;你姓啥?俺姓周,姓周的孩子好喝粥……”五六岁的孩子也能创编出这么完整、唱起来又比较押韵的童谣,比我们大人编写出来的更有童趣。
自己编童谣了,一旦得到老师的肯定的时候,那是一种莫大的惊喜和鼓励!孩子们在编童谣的过程中既开发了智力,又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
在将民间游戏运用于幼儿园教学中时,我们主要采取让幼儿在做中学的方法。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身体动作的平衡性、协调性发育不完善,我们就选择一些诙谐有趣、琅琅上口的有儿歌的手指游戏,如:“豆豆飞”、“黑豆绿豆啪”、“拉大锯”等,不需要任何的道具,孩子们就可以自由结伴,随时随地进行游戏活动。
在游戏中首先发展了幼儿手指的协调性,又发展了幼儿与同伴间的合作交往能力,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许多家长都反映不知道如何来教育孩子,总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在开展乡土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乡土游戏简单易做、自由灵活等独有的特点很利于在家庭中运用,所以每周都会安排一个亲子游戏,让家长在家里和小朋友一起玩,通过亲子游戏,从家长的反馈表来看,表示非常的赞成,希望多开展一些此类的乡土游戏。
在游戏中,父母和子女成了一种平等、独立的关系,还具有一种朋友关系。
比如做游戏“抓痒痒”,一家人全都笑到了床上,这时一家人全都成了孩子,难怪许多孩子都说:“我现在不怕爸爸了,爸爸和我一样大”,游戏“在哪头”一家人团团坐,让孩子猜测豆子在哪个手,培养了幼儿的反应能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了通过三年多的课题研究和园本化课程建设我园在幼儿园园本教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⑴、挖掘了一套具有乡土特色的园本教材。
在几年的园本化课程建设中,挖掘了一套具有乡土特色的园本教材其核心是“乡土资源”,其特点主要有:①乡土游戏,让幼儿在做中学。
发展了幼儿与同伴间的合作交往能力,同时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②民间童谣,将民间童谣引入幼儿教育,不仅能够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独具魅力的文化,还可以帮助每一个孩子实现其富有个性的发展,乐在其中,悟在其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和积极的情感态度,从而促进素质的全面多元发展。
③农村手艺,让幼儿在动中学,不仅能了解家乡的传统手工艺,还能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等。
④家乡特色融入校园,培养幼儿从小爱家乡的情感,可以充分挖掘那些以前被忽视的自然和社会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使用,幼儿可以在每天的游戏当中了解家乡的特色环境。
⑵、促进了幼儿智力的发展园本课程资源教育由于其内涵和本身的特点,它更能够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其教育的内容贴近幼儿生活,且经常处于动态的变化中,便于幼儿直观的了解,很容易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因此利用园本化课程资源这一突破口培养幼儿新能力是切实可行的。
现在,他们会主动的去探索、发现身边的事物,还会一起讨论、解决问题。
我们也经常能听到孩子在说:“老师,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真奇怪,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别急,我们一起找,一定会有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