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浇带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艺,主要应用于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

它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后,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保持其湿润,确保混凝土的正常硬化和强度发展。

以下将详细介绍浇带施工技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浇带施工技术的操作步骤如下:1. 施工前准备:在浇筑前,必须将施工现场清理干净,确保没有垃圾和杂物。

还需检查模板是否牢固,支撑是否稳定,以及模板表面是否平整。

施工前还需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定位和标线等工作。

2. 浇筑混凝土:在进行浇筑前,需要将混凝土搅拌均匀,确保其质量达到要求。

然后,将混凝土倒入模板中,逐层均匀浇筑,确保整体密实。

浇筑完毕后,需进行振捣作业,以使混凝土中的气泡排出,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3. 安装浇带:浇筑完毕后,需要立即安装浇带。

浇带一般采用塑料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可防止混凝土中水分蒸发过快。

在安装浇带时,需确保其与混凝土紧密贴合,无任何间隙或破损。

4. 浇注养护剂:安装完浇带后,需及时浇注养护剂。

养护剂具有保湿、抗裂和提高混凝土强度等功能,可有效延缓混凝土的水分挥发和提高其抗裂性能。

浇注养护剂时,需注意将其均匀地涂覆在浇带表面,并避免过量使用。

5. 维持湿润状态:在浇注养护剂后,需要采取措施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

一般可采用喷水、覆盖湿布或使用三防膜等方法,确保混凝土表面不受干燥和高温的影响。

还需定期检查混凝土的湿润程度,并进行补充养护,保证施工质量。

浇带施工技术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施工速度:在混凝土浇注完成后,需尽快安装浇带和浇注养护剂。

因为混凝土的初凝和强度发展速度较快,如果不及时进行浇带和养护,容易导致混凝土开裂和强度不达标。

2. 浇带质量:浇带必须严密贴合混凝土表面,确保混凝土内部的水分不能蒸发出去。

在安装浇带时,需要注意检查其是否损坏或有缺陷,确保其完整性。

3. 养护剂选择:在选择浇注养护剂时,需根据混凝土的特性和施工环境来确定。

一般应选择具备良好防水性能和抗裂性能的养护剂,以满足混凝土的养护需求。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1. 引言1.1 概述后浇带施工技术后浇带施工技术是一种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常用的重要施工技术,其作用主要是在混凝土结构的浇筑过程中,为梁、柱等构件提供临时支撑和保护,保证混凝土的均匀硬化和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解决结构变形、收缩裂缝等问题,还能有效降低建筑物的承载体系受力,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在后浇带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步骤,选择适当的支撑材料和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减少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掌握并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对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000字】.1.2 后浇带施工在房屋建筑中的重要性后浇带施工在房屋建筑中的重要性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看。

后浇带施工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加固和增强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提高房屋的抗震和抗风性能,增强房屋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解决建筑结构中的接缝问题,减少开裂和渗漏的风险,提高房屋的使用寿命和装修质量。

后浇带施工技术还可以有效改善建筑结构的整体美观性和施工效率,提高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性和经济性。

后浇带施工在房屋建筑中具有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升和建筑安全保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2. 正文2.1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工艺流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工艺流程是指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对结构构件的浇筑过程进行合理规划和组织,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设计规划:在施工前,需要根据建筑设计图纸确定后浇带的位置、尺寸和强度要求。

还要考虑后浇带与其他构件的连接方式和施工顺序等。

2. 材料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准备好混凝土、钢筋等材料,并对材料进行质量检查和试验,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后浇带施工工法

后浇带施工工法

后浇带施工工法一、引言后浇带是建筑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工程环节之一。

它位于楼板和楼板之间,是一层混凝土带,通常用来增强楼板的承载能力,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后浇带施工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常见的后浇带施工工法。

二、后浇带施工的一般步骤1. 测量与定位:在实施后浇带施工前,需要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定位工作,确定后浇带的位置和尺寸。

这是保证后浇带施工质量的关键步骤。

2. 清理和准备:在施工区域清理完毕后,需要进行后浇带的施工准备工作。

这包括清除杂物、打磨墙体等工作,以确保混凝土能够牢固附着于墙体表面。

3. 安装支撑模板:在施工区域设置适当的支撑模板,以确保后浇带的浇筑高度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4. 铺设钢筋和安装模板边框:根据设计要求,将钢筋网铺设在支撑模板上,并安装模板边框,以便浇筑混凝土时保持后浇带的形状。

5. 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逐层浇注至支撑模板之上,同时使用振动器和敲打器将混凝土均匀铺实,并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和质量。

6. 抹平和养护: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抹平和养护。

使用抹光机将混凝土表面抹平并进行养护,以保证后浇带的平整度和强度。

7. 拆除模板和清理:在混凝土充分凝固后,拆除支撑模板和模板边框,并清理施工区域,以便后续施工工序的进行。

三、常见的后浇带施工工法1. 手工施工工法:手工施工工法是较常见的后浇带施工方法之一。

它主要依靠工人的操作,通过人工振捣混凝土、抹平混凝土表面等来完成后浇带的施工。

这种工法操作简单,但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适合工程量较小的情况。

2. 机械施工工法:机械施工工法采用机械设备来完成后浇带的施工,相比于手工工法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常见的机械设备包括混凝土泵车、抹光机等。

这种工法适合工程量较大、工期较紧的情况。

3. 预制施工工法:预制施工工法指的是将后浇带预先制作好,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

这种工法的优点是施工速度快、材料利用率高,但需要提前进行制作,需要充分考虑尺寸和安装的准确性。

试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试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试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1. 引言1.1 什么是后浇带施工技术后浇带施工技术是指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在构件相互交接处或梁柱节点处,设置钢筋模板、预留孔洞等,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一个承托、连接主体结构的横梁或带状构件。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起到了连接、加固、承重等作用,是确保建筑结构安全牢固的关键一环。

具体来说,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增加建筑构件的整体抗弯承载能力,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减小结构的挠度变形,增加结构的抗震性能。

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实现梁柱之间更好的连接,避免结构裂缝的出现,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

后浇带施工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建筑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1.2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1. 强化结构连接:后浇带是将混凝土柱、梁、板等构件进行连接的重要部分,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增强结构的连接性和整体稳定性,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和抗风能力。

2. 节约材料和提高效率: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减少浪费,避免重复浇筑,节省材料和人力资源,同时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建筑工程周期,降低施工成本。

3. 提升建筑质量:后浇带作为结构连接的重要部分,影响着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合理设计和施工后浇带能够提升建筑的质量,保障建筑的使用安全。

4. 适应不同工程需求: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强,可以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和应用,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提高工程的整体效果和品质。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能够节约资源、提高效率、提升建筑质量,为建筑工程的发展和进步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

2. 正文2.1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优势1. 提高施工效率: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在混凝土初凝以后再进行浇筑,避免了早期混凝土收缩开裂的问题,同时也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工程进度。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化研究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化研究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化研究建筑工程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优化研究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旨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围绕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优化研究展开讨论,从施工工艺、材料选择、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为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优化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考和建议。

一、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现状和问题1. 现状:后浇带是指在建筑物结构梁、板与柱连接处的条形混凝土梁,它在建筑物的整体结构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中,后浇带一般采用现浇或者预制的方式进行施工,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一些新型的后浇带施工技术也逐渐出现,比如模板支撑体系、自流平混凝土、自平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等。

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为后浇带的施工带来了很多便利和效率上的提升。

2. 问题: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后浇带施工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施工周期长、工艺复杂、质量难以保障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给施工方和监理方带来了很多困扰。

受限于传统施工技术和材料的限制,传统的后浇带施工技术在质量、成本和安全性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优化方向1. 施工工艺的优化:施工工艺是后浇带施工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后浇带的施工质量和成本控制。

施工工艺的优化,可以通过改善施工流程、优化施工工序、选择适合的施工工艺等方式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施工质量。

2. 材料选择的优化:选择合适的材料对后浇带的施工质量和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化材料选择可以从混凝土材料、钢筋材料、模板材料等方面入手,选择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材料,提高后浇带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

3. 施工质量的控制:施工质量的控制是后浇带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直接关系到后浇带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通过加强质量控制、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标准,提高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水平,确保后浇带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和保障。

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六要点

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六要点

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六要点1.施工前准备在进行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之前,要对浇带的位置进行清理,移除可能存在的障碍物,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同时,还需要检查施工现场是否有明显的地下设施,如电缆、管网等,以避免损坏。

2.浇带围护在进行浇带施工前,首先要进行浇带围护。

浇带围护的目的是防止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溢散、扩散,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形状。

常用的浇带围护材料有钢模板、膜材料等。

在围护的同时,要确保围护材料的密封性,防止水灰浆渗漏。

3.混凝土浇注在浇带施工中,混凝土浇注是一个关键步骤。

在进行混凝土浇注前,要保证混凝土的配合比准确,并确保混凝土拌和均匀。

在浇注过程中,要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充实度,以确保浇注部位的密实性。

同时,还要注意浇注速度,避免出现冲击或积淀现象。

在浇注完毕后,要进行表面养护,以防止混凝土表面龟裂。

4.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浇注完毕后,需要进行振捣处理,以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和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振捣方法可以采用机械振动器或手工振捣器,根据施工环境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振捣过程中,要注重振捣时间和力度的控制,避免对结构造成损坏。

5.施工污水处理在浇带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污水。

为了保护环境和地下设施,必须对施工污水进行处理。

常用的处理方法有过滤、沉淀、搅拌、净化等。

处理完毕后的污水可以进行回用,或者进行排放,但需要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

6.安全施工在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安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同时,要加强现场管理,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警戒线,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总之,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六个要点包括施工前准备、浇带围护、混凝土浇注、混凝土振捣、施工污水处理和安全施工。

通过合理的施工操作和管理,可以确保浇带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建筑施工中的后浇带是指在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完毕后,在该构件上面进行的浇筑处理,以形成连续的结构整体。

后浇带在建筑施工中具有以下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

1. 功能作用:(1) 起到过渡层的作用:在结构变化处,后浇带可以作为过渡层,连接两个不同形状、大小或高度的构件,使结构具有连续性和一体化。

(2) 加强构件的整体刚度:通过浇筑后的砼,可以增加受力构件整体的刚度,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3) 提高构件的抗裂性:后浇带可以有效减少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裂缝产生,并扩散和限制裂纹发展,提高构件的使用寿命。

(5) 减少渗漏和防潮:后浇带的砼可以填满构件表面的孔隙,减少水分渗漏和防止潮湿对构件的侵蚀。

2. 施工技术:(1) 前期准备工作:确定施工方案和后浇带位置、尺寸和高度。

清理构件表面的脱模剂和杂物,确保后浇带的附着力。

(2) 模板安装:根据后浇带的尺寸和高度,安装好模板,并进行固定,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刚度。

(3) 钢筋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对后浇带的钢筋进行布置,保证钢筋的遮盖层和间距符合规定要求。

(4) 浇筑砼:在模板和钢筋准备就绪后,进行砼的浇筑。

浇筑时要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充实性,确保后浇带的质量。

(5) 养护与拆模:砼浇筑完成后,对后浇带进行适当的养护,确保砼的强度和硬化时间符合要求。

待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模板。

(6) 后续处理:在拆模后的后浇带上进行防水处理,确保后浇带不受水分渗透和潮湿的影响。

根据需要进行涂料、抹灰等表面处理,保护后浇带的表面免受外界侵蚀。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摘要】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在现代建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施工工艺、施工注意事项、质量控制和应用范围,总结了该技术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降低施工成本。

未来,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和更高的质量要求。

综合以上观点,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建筑施工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之一。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基本原理,施工工艺,注意事项,质量控制,应用范围,发展方向,重要性1. 引言1.1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在建筑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后浇带是指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用于加固和增强结构的承载能力。

而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在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的同时也能够减少维护成本,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还可以解决主体结构设备预埋件位置不准确或遗漏的情况,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在建筑工程中,后浇带也可以用作连接构件或分隔板,起到分隔空间和隔音的作用。

合理运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提高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建筑工程提供更加坚固和可靠的支撑。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其应用已成为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2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发展背景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发展背景可以追溯到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和材料科学的进步。

建筑工程结构越来越复杂,对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施工技术得到不断的创新和提升。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出现,使得建筑结构更加灵活多样,施工过程更加高效简便,质量和安全性也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发展背景是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完善。

简述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

简述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

简述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建筑施工中的后浇带是指在墙体、柱、梁等构件浇筑完成后,在构件之间进行浇筑的一种加固措施。

它在建筑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加构件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同时也可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连贯性和一致性。

本文将从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以及施工技术两个方面对后浇带进行简要说明。

一、后浇带的功能作用1. 加固结构后浇带可以在混凝土构件之间形成横向连接,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加构件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使建筑结构更加牢固。

2. 防止裂缝通过后浇带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避免由于温度变化、收缩变形等因素产生的裂缝,保证建筑结构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3. 提高整体刚度后浇带的设置可以增加构件的整体刚度,使得整个建筑结构更加坚固和稳定,在面对外部风荷载或地震等自然力作用时有更好的抵抗能力。

4. 连接梁柱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后浇带可以起到横向连接梁柱的作用,增加梁柱节点的刚度和强度,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5. 加强受力面通过后浇带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加强构件的受力面,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使整体结构更加安全可靠。

二、后浇带的施工技术1. 材料准备在进行后浇带施工之前,需要做好材料的准备工作,包括混凝土、钢筋、模板等。

混凝土应选择合适的配合比和标号,钢筋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和预埋,模板要具备一定的强度和平整度。

2. 模板安装在进行后浇带施工之前,需要进行模板的安装工作。

模板的选择要考虑到构件的形状和大小,以及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和坡度等因素,要确保模板的安装稳固和平整。

3. 钢筋加工和预埋在模板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钢筋的加工和预埋工作。

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对钢筋进行弯曲和焊接,然后进行预埋,要确保钢筋的位置和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4. 混凝土浇筑在模板安装和钢筋预埋完成后,可以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均匀性,要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浇筑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
一、概述
建筑施工中的水泥混凝土浇筑工作通常分为前浇带和后浇带工作。

前浇带是在工程结构施工过程中,先进行的一部分浇筑,用于建立临时支撑和施工平台,以便进行后续施工工序。

后浇带是指在前浇带完成后,继续对工程结构进行浇筑,将前浇带与后浇带连接起来形成整体结构。

二、前浇带施工技术
1. 前浇带施工的目的是为了加固工程结构,提供临时支撑和安全工作平台,为后续施工工序提供便利条件。

2. 前浇带材料通常采用水泥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3. 前浇带的厚度需满足结构设计的要求,以保证其承受安全荷载并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4. 前浇带的拆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和表面硬化情况进行合理安排,以确保后浇带的施工条件。

总结:
建筑施工中的前浇带和后浇带施工技术是保证工程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浇筑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和施工监督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

在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浇筑,遵守相关安全规程,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通过科学的施工方法和合理的施工计划,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后浇带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后浇带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后浇带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在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是指在混凝土构件在浇筑完成后,对其进行补浇的一种施工方法。

它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本文将介绍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和常用的技术措施。

1. 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后浇带的施工方法有许多种,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常见的后浇带施工方法包括:1.1 侧模板法:将后浇带的侧面设置模板,通过浇筑混凝土的方式形成后浇带。

这种方法适用于墙体、柱子等需要增加强度的部位。

1.2 打孔法:在混凝土构件上打孔,然后再通过孔洞进行后浇带施工。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补浇混凝土的较大空间。

1.3 板式冲刷法:根据需要,在构件表面铺设钢板或木板,然后通过冲刷的方式补浇混凝土。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提高混凝土表面质量的情况。

2. 后浇带的技术措施为了保证后浇带的质量和效果,需要采取一些技术措施来进行控制和管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术措施:2.1 后浇带的拆模时间:在进行后浇带施工时,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情况和混凝土构件的负荷情况,合理确定拆模时间。

通常情况下,拆模时间应在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的一定时间内进行,以保证后浇带施工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2.2 后浇带的浇筑方式: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适当的浇筑方式来保证后浇带的质量和一致性。

可以采用液压振捣、机械振捣等方式进行浇筑,同时要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无空隙。

2.3 后浇带的养护措施:对于后浇带施工完成后的混凝土构件,需要做好养护工作,以保证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覆盖塑料薄膜、保持湿润等方式进行养护,同时要注意避免外力的冲击和侵蚀。

2.4 后浇带的检测与验收:在后浇带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必要的检测和验收工作,以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合格性和符合设计要求。

检测内容包括后浇带的强度、尺寸、平整度等方面,验收结果作为质量验收的依据。

总结:后浇带施工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能够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浅谈建筑施工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

浅谈建筑施工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

浅谈建筑施工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当中,施工人员常常面临混凝土温度应力、收缩变形等诸多问题,从而对建筑的安全性和功能性构成很大威胁。

后浇带技术基于客观实际上的限制和固有问题带来的影响,为建筑高低结构浇筑密实混凝土,使其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经多次试验,发现后浇带技术能够避免发生变沉降和减小温度收缩的作用,以此为优质工程诞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概述(一)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概念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地带。

在现代建筑中,受建筑使用功能及建筑整体造型的限制,一些超长结构不宜设置伸缩缝,当增大结构伸缩缝间距或者不设置伸缩缝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结构开裂。

适当地增加伸缩缝最大间距的各种措施中,设置施工后浇带是在结构施工阶段防裂措施的有效做法。

这种为防止因建筑面积过大,结构因温度变化,砼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缝为伸缩后浇带。

当建筑结构存在较大的高度差,但结构设计根据具体情况可不设置永久变形缝时,比如高层建筑和裙房之间,也常采用施工后浇带解决施工阶段的沉降问题。

这种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沉降后浇带。

(二)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功能特点以及适用条件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后浇带技术并非单一技术,而是能够同时满足多项要求的综合性技术。

经过长时间的研发和大范围的实践,后浇带技术能够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中,取得理想的成果。

例如,温度后浇带技术比较适用于硬结的新浇混凝土因热胀冷缩而出现结构裂缝的情况。

目前的建筑施工范围非常广发,无论是办公型的大厦和写字楼,还是以居住为主的小区,因热胀冷缩而出现的结构裂缝情况,经常导致施工中断,延长工期是一方面,造成之前的施工成果损失又是另一方面。

论建筑工程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措施

论建筑工程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措施

建筑工程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措施
一、建筑工程后浇带的定义
建筑工程后浇带是指在建筑物的基础层或结构层上,以抗滑、抗压、抗剪、抗拉等功能为主要特征,在建筑物的基础层或结构层上施工的一种混凝土结构。

二、建筑工程后浇带的设计
1、设计原则
(1)结构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和节能减排设计规范,以减少建筑物的能耗和碳排放量。

(2)设计应考虑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确保其在地震中能够稳定、可靠、安全。

(3)设计要考虑气候变化的可能性,确保建筑物能够承受气候变化带来的温度、湿度、强度等变化。

2、设计要求
(1)设计应考虑后浇带施工的可行性,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2)设计应考虑后浇带的抗滑性能,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3)设计应考虑后浇带的抗压、抗剪、抗拉性能,以确保建筑物的可靠性。

三、建筑工程后浇带的施工措施
1、施工准备
(1)确定施工设备,准备施工用具,确保施工安全。

(2)检查建筑物的基础层或结构层,确保其质量合格。

(3)准备施工材料,确保施工质量。

2、施工过程
(1)施工前,应进行施工现场的清理,确保施工环境的整洁。

(2)施工时,应按照设计要求,仔细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施工后,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

四、总结
建筑工程后浇带的设计和施工措施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建筑物安全、可靠的关键。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注意节能减排、抗震性能、气候变化等因素,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论述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论述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论述现代建筑工程里的钢筋混凝土会在不同的温度下产生不同程度的膨胀,从而使墙体产生一些裂缝。

这些裂缝不仅影响了美观,还对以后的工程质量产生隐患。

后浇带就是一种用来解决墙体裂缝问题的措施,它是在保证施工规范和结构设计的约束下,预留下底板部分、墙体部分、横梁部分的施工裂缝,并将结构划分出不同的部分,通过自然物理方面的膨胀和收缩原理,在一段时间之后,进行后浇带的浇筑,将整个建筑再合为一个整体,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1后浇带的设置。

1.1合理选择后浇带的位置。

后浇带的位置选择不是随便的,应是有合理位置的,一般是选择混凝土整个构件中受力最小的位置,比如横梁的反弯点和底板的反弯点附近,这些都是受力最小的地方。

反之,剪力墙的中部是不宜设置后浇带的,那里剪力很大容易造成构件自身的压力过大。

1.2留设位置间距要合理。

一般的建筑图纸在设计时都有预设,如果有的话,一定要严格按照图纸的设计来进行。

但是留设位置的间距不必按照图纸进行,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的间距在30厘米和40厘米之间。

1.3后浇带位置宽度要合理。

在进行后浇带的施工时,应将整体结构暂时划分为多个部分,但在分割时起受力作用的钢筋是不允许断开的,这是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也是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整體性。

留设位置过大的话,可能会切割到受力钢筋,在后浇带浇筑后还要将这些钢筋焊接起来,一是保证建筑的安全,二是防止楼板受力过重而产生下垂变形。

后浇带的宽度一般在7米到10米之间。

1.4后浇带的断面。

施工后的后浇带,从断面形式来看,最好不要留直缝,如果留直缝,浇筑混凝土后的连接可能会不牢靠。

可根据结构断面的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企口缝,企口缝是指对底板、横梁、墙体留的斜缝。

2后浇带的功能作用。

2.1后浇带很好地解决了环境温差造成的收缩裂缝。

混凝土结构建筑如果是在寒冷的冬天开始施工,气温较低;施工结束时,是在温度很高的夏天,整体结构随着季节的转变和气温的升高,出现结构内部温度的应力,同时还会产生超出规定限度的挤压力,那么墙体就开始出现了裂缝。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建筑施工中的一项关键工作就是浇筑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时,特别是对于大型工程来说,通常需要分成多次施工,每次施工之间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承插缝和伸缩缝,这些接缝就被称为后浇带。

后浇带是建筑施工中极为重要的一步,其施工质量要求非常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稳定性和美观程度。

这里,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后浇带施工的技术要点。

一、施工前的准备1、对于大型建筑物的后浇带施工,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设备的选择。

常用的设备有浇筑机(抹平机)、塔式起重机、升降机等,施工前需要检查设备的运作状态,保证设备可以正常运行,并按照构造图纸上的要求布置设备。

2、进行现场的准备工作,包括搭建临时桥架、搭建支架、护栏、遮挡网等。

3、将现场进行人员和物资的统一安排,按照施工计划,安排好人员的施工任务及时间,为后续的施工做好准备。

二、构造的施工1、用塔机将钢筋送至设备上方,根据设备的选择进行钢筋的抬升,调整好钢筋的位置,使其处于正确的高度和位置。

2、对塔机进行操作,使得机器转向极限位置,然后将浇板移至设备面对的位置,直至浇板与支架牢固相连。

3、开启泵送混凝土的设备,将混凝土泵送至设备端,然后将混凝土平稳地倒入浇板,等待混凝土均匀地流动至后浇带的各个角落,在倒入混凝土时,要注意避免过分振动设备,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4、将筛挂起,用浇板将表面削平,使其达到平整的标准。

5、在混凝土草皮变硬之前,需要将水洒在表面,防止表面开裂,并使用水泥进行根据需要封口,确保后浇带表面光滑、牢固。

6、根据施工计划,对设备和钢筋进行拆卸,移除浇板,进行下一道操作。

三、总结后浇带施工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严格按照构造图纸上的要求、计划施工,而且需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时的安全。

因此,我们在建筑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后浇带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后浇带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后浇带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引言:后浇带是指在主体结构浇筑完成后,进行的另一次浇筑工艺。

它在建筑施工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探讨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以便能够更好地应对后浇带施工过程中的挑战。

一、施工方法1. 准备工作在进行后浇带施工之前,必须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清理、检查和修补主体结构的缺陷,确保主体结构的质量满足要求。

另外,还需要准备好必备的施工工具和材料,如模板、钢筋、混凝土等。

2. 模板制作后浇带的模板制作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后浇带的质量。

在制作模板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保证模板的拼接牢固、表面平整。

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好支撑,确保模板的稳定性。

3. 钢筋加工和安装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加工和安装工作。

在加工过程中,要注意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钢筋的质量。

在安装时,要注意钢筋的位置、间距和嵌入长度,以确保后浇带的受力性能。

4.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是后浇带施工的关键环节。

在浇筑前,应先进行试块的试验,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施工速度、浇筑方式和浇注高度,以及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5. 后浇带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后浇带需要进行养护工作。

养护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期间,应根据气候条件做好保温和湿润措施,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和龟裂。

二、技术措施1.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包括浇筑前试块试验、钢筋位置和间距的检查、混凝土浇筑质量的监测等。

只有保证施工质量,才能够确保后浇带的性能和安全性。

2. 施工现场管理后浇带施工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

包括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的提高、临时设施的设置和维护,以及施工材料的存放和使用等。

同时,应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避免杂物对后浇带施工造成影响。

3. 安全防护措施后浇带施工涉及到高空作业和重物搬运等操作,必须要进行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后浇带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建筑物的结构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后浇带指的是建筑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的梁和柱之间留出的部分,一般用于装饰或支撑结构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相关知识。

一、后浇带的类型1.水平后浇带水平后浇带一般不需要支模,在浇筑前先在预留板上安装连接钢筋,然后用混凝土灌注预留板,水平后浇带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填充时要均匀,表面光滑,不可出现空鼓、夹杂物等。

2.垂直后浇带垂直后浇带需要支模,支模的密实程度要求高,其固定方法一般为钢筋焊接,用混凝土在支模内逐层灌筑而成,混凝土填充时需要坚决防止浇筑不足或浇筑过多的情况,以免影响后期的使用。

二、后浇带施工步骤1.制定施工方案在开始施工前,需要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和设计,根据预留板的尺寸、材质等各项参数,制定出合适的施工方案。

2.安装连接钢筋在预留板上安装与建筑物其他结构相连的钢筋,以保证后浇带和其他结构之间的连接牢固。

3.搭建支模根据设计要求和预留板尺寸搭建支模,支模的制作要求严格,尺寸要准确,密实度要高。

4.进行混凝土浇筑将混凝土逐层灌筑于支模内,注意混凝土填充均匀、表面平整,不出现空鼓、夹杂物等。

5.养护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需要进行养护,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以加快混凝土固化,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6.拆除支模当混凝土完全固化后,可以拆除支模,使后浇带完美呈现。

三、后浇带施工注意事项1.关注预留板的材质和结构,以保证后浇带的牢固性。

3.混凝土灌筑必须均匀,不能出现空鼓、夹杂物等。

4.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需要养护,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

5.拆除支模时需要注意安全,防止支模倒塌而导致人员伤亡。

如上所述,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全面了解其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以保证后浇带施工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

建筑工程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指在主体结构构件已经浇筑完成后,对构件进行后续的混凝土施工工艺。

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固构件、提高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具体的施工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表面清理:清除主体结构表面上的杂物、脱模剂等,确保后浇带与主体结构之间的紧密贴合。

2. 养护处理:对主体结构进行养护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强度、湿度和表面平整度要求,以确保后浇带施工的质量。

3. 砼浇筑: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砼强度等参数,进行砼浇筑。

注意施工过程中的振捣、充填、均匀性等要求,确保砼浇筑质量。

4. 施工方式: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施工方式,可以是手工施工、机械施工或者两者结合。

其中,机械施工可以采用泵运输混凝土、喷射、割台、震捣等技术手段。

5. 保护措施:对已经施工完成的后浇带进行保护,防止外界因素对其产生不良影响。

可以采取覆盖、保温、湿养等措施,提高后浇带的强度、密实度和耐久性。

总结起来,建筑工程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项复杂而重要
的工程技术,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以确保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性。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后浇带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在建筑结构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本文将对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一、后浇带的定义及作用后浇带是指在某一层混凝土施工后,在其上部继续浇筑一段混凝土构件。

后浇带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加强上层构件的受力性能,防止出现裂缝等安全隐患;二是转移上层构件的荷载,使其像桥墩一样承受荷载并传递到下面的结构体系中。

常用的后浇带施工技术有两种,一种是“先楼后带”,即先施工上层构件,等其初凝后再浇灌后浇带,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系统稳定,但其缺点是需要施工场地大,并且对现场组织要求高;另一种是“先带后楼”,即先浇灌后浇带,这种方法成本相对较低,施工场地要求低,但其缺点是并不稳定,容易产生收缩裂缝。

1、材料和工具的选择首先要选择质量好的混凝土,以保证后浇带的强度和硬度。

其次要选择适量的钢筋,在计算了应力和挠度等因素之后,确定钢筋的直径、间距和数量。

同时,在施工时还需要使用专门的模板和支具,确保后浇带的准确性和平整度。

2、施工顺序在施工时,要保证后浇带的浇注时间和层数。

为了避免原有结构体系上层因自身重量而不断变形,一般情况下应选择施工三分之一到半高度后,开始浇注后浇带。

由于该层混凝土存在较大收缩,需要进行四次灌浆处理,每次灌浆需间隔2-3天。

3、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后浇带施工质量的控制一方面是要求操作人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施工素养,另一方面则需要引入高精度的仪器,如激光测距仪、水平仪等,确保后浇带的长度、平整度和水平度等均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后浇带施工技术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至关重要,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引言通常来说后浇带是指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利用混凝土浇筑形成的结构体。

在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解决混凝土浇筑中存在的裂缝问题、温度问题、应力问题等问题,还能有效解决混凝土高低结构的沉降变形协调问题。

因此建筑工程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当对后浇带施工技术有着清晰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技术应用的进行促进后浇带施工技术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1、后浇带简述后浇带又称施工后浇带,根据其功能可以分为三种: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以及后浇温度带。

它们的具体作用为:1.1、减小温度收缩影响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会膨胀,受冷则收缩。

混凝土硬结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1〜2个月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

留出后浇带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就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收缩应力。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大部分用来抵抗温度应力,提高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

1.2 、解决沉降差高层建筑如果持力层的工程地质性质较好( 如以承载力高、稳定性好的基岩或卵石层作为持力层) 或采用桩基础时,其沉降变形量将较小且沉降基本能在施工期间内完成,此时可考虑采用施工后浇带而不设置永久变形缝,将高层建筑与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要采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 以后再浇筑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

2、后浇带的分类(1)沉降后浇带,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

(2)收缩后浇带,为防止混凝士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

(3)工艺后浇带,为保证施工工艺的连续性,故意留置的后浇带。

近年来成片的高层住宅建起,下面是一个整体车库或者大的裙房,随地势中间有错层,因工期太紧、场地等条件限制,错层两边又必须同时展开施工而留置的后浇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容易出现混凝土等裂缝产生,而一般解决这些问题都是常采用后浇带的技术来进行控制。

因此,文章主要讲述后浇带施工的作用、设计、施工技术分析及常见问题等。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期间,由于温度高而造成收缩,容易产生有害裂缝,从而不利于工程的顺利进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常采用的就是后浇带施工技术。

但使用后浇带后,结构连成整体,因此后浇带处常出现断面大,钢筋密集,模板支设难度大,容易残留杂物垃圾,清理十分困难,这些都容易造成结构质量问题。

1后浇带施工的作用
建成的结构因温度差所引起的构件收缩。

在温度较低施工建造完毕时,随着温度不断升高,容易造成混凝土结构的内部产生温度应力,对构件形成向外扩散的挤压力量。

在挤压力量大于结构的承受能力时,混凝土构建中就会产生裂缝。

如果在施工前能够对混凝土结构事先考虑温度应力,先进行裂缝的预留,然后根据混凝土内部收缩完毕后再进行后浇带的浇筑,这样就能起到保护构件结构整体性的作用。

2 后浇带的设置
2.1 后浇带的设置应遵循“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

因为普通混凝土常存在开裂问题,设置后浇缝的目的就是将大部分的约束应力释放,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衡残余应力。

2.2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由于考虑沉降原因而设计的后浇带,在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留设。

根据施工原因,需要设置后浇带时,要结合实际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留设的位置更应该得到设计单位认可。

2.3 后浇带的间距要合理,矩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设为30~40m,后浇带的宽度要为了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 ~1000mm为宜。

2.4 后浇带处的梁板受力钢筋要保持连贯性。

如果梁、板跨度不大,钢筋可一次性配足,如果跨度差别较大,可按规定进行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

2.5 混凝土后浇带在未浇注前不能将部分模板、支柱等拆除,不然梁板形成悬臂所造成变形。

后浇带施工的位置应该选择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

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该位置虽弯矩大,但剪力很小。

2.6 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注混凝土后,应避免留直缝,连接要牢固。

对于板,可留斜缝。

对于梁及基础,可留企口缝,而企口缝有多种形式,可根据结构断面具体情况而定。

3 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
3.1 对时间的把握。

混凝土构件的收缩一般在两个月内会收缩完毕。

相对于高层建筑和裙楼的结构、基础而言,必须要等沉降完成之后才开始浇筑后浇带。

因为裙楼和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基本都是同时施工,但由于裙楼的施工量小而主题高层建筑的施工量大,在裙楼完成后,主楼的施工还尚未完成,而实际上裙楼的荷载产生的沉降比主楼的沉降还要前,并且主楼荷载造成的沉降多于裙楼的荷载,这就必须等主楼完全沉降后才能进行后浇带砼的施工。

3.2 对材料的选择。

后浇带在浇筑前必须将裂缝进行全面清理,排除积水,而且还要保持后浇带两边的构件表面湿润达到24小时以上。

对材料的选择必须是无收缩混凝土——膨胀水泥或添加膨胀外加剂的普通水泥配置的混凝土。

由于为了使后浇带的强度高于所连接的构建,施工前必须加入早强减水剂,从而对混凝土进行认真的配置和振捣。

3.3 预设模板。

模板的预设必须严格参照施工图纸来进行。

而且在混凝土的浇筑之前要预设钢丝网模板,并且保证钢丝网模板的钢丝网格均匀、钢丝粗细等统一。

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都必须要有质量保证,这是为了避免裙楼和主楼在连接跨度过大的时候,造成地下室大梁支撑的荷载过大而超过钢支撑扣件的承受能力所引起扣件螺栓的破坏。

3.4 浇筑混凝土。

第一:施工一定要按照施工方案严格进行。

第二:水平后浇带的浇筑必须要将钢丝网模板的侧压力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而垂直后浇带的浇筑则要将混凝土充分振捣,振捣的时
候要避免振捣器将钢丝网破坏。

第三、注意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以防止混凝土水泥浆流失。

3.5 处理垂直施工缝。

垂直施工缝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后到达初凝时就应该用压力水冲洗直到出现骨料,并将钢丝网冲洗干净。

为了避免冲洗时间把握不好,因此施工图纸要对时间进行预设,必要时做到专人负责检查。

3.6 后浇带施工温度控制。

后浇带砼要选择合适的浇筑温度以保证新老砼结合良好。

而最好的温度是10摄氏度,这是符合热力学的收缩和膨胀的最佳结合点。

后浇带砼在浇筑完毕后在两天之后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收关,这是为了防止砼出现干裂,最佳收关的时间是早上或傍晚。

3.7 后浇带的保护。

后浇带的施工缝要避免杂质和水长时间滞留。

通常都是在后浇带缝的两端或两侧采用设置挡水砖或在后浇带内壁上涂抹防水砂浆等措施来进行保护;后浇带的施工缝处理完毕并清理干净后,在顶部用木模板或铁皮封盖,并用砂浆做出挡水带,四周设临时栏杆进行围护,避免施工期间污染钢筋,堆积垃圾。

4 后浇带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1 后浇带两侧的隔断做法
后浇带两侧宜采用钢筋支架铅丝网或单层钢板网隔断,钢筋支架的钢筋直径及间距设置要视构件断面大小而定,应该以支撑稳定为原则,铅丝网的网眼一般不能过大,这是为了避免灌注混凝土时跑浆。

若是网眼偏大,也可在网外粘贴一层塑料薄膜,并支挡固定
好,用来承受灌注混凝土时所产生的挤压力,这样可以保证途中不跑浆,待得混凝土凝固后,薄膜、钢筋支架等可拆除,而在两侧的铅丝网则不拆除永久留在后浇带内。

4.2 确保后浇带处钢筋的准确位置
后浇带一般预留700-1000mm,常见为800mm宽,这是为了考虑施工操作的需要,钢筋要保证准确位置而连续不断,对于板,单层钢筋下应设置垫块,双层钢筋应设置支架,对于梁,底部钢筋亦要加垫块,上部钢筋一般直径都是较大,可不用支架,但要注意在后浇带部位应设马道通过,不应直接踩钢筋。

4.3 后浇带补齐混凝土后的整体连接问题
采用钢筋支架铅丝网隔断,后浇带两侧混凝土应局部干硬一些,即水灰比小一些,既保证槎捣密实,又不跑浆,使侧面混凝土强度和其它混凝土一致。

在浇注混凝土前,应将后浇带处侧面混凝土凿毛,清刷干净,底部碎屑清除彻底。

4.4 后浇带灌注混凝土的时间问题
当高层采用天然地基,或以摩擦为主的桩基时,由于高层沉降量较大,应待高层主体结构完成后,再浇注后浇带;当高层主楼基础座在卵石层或基岩上,或以端承桩为主的摩擦桩时,由于高层沉降量较小,可根据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确定在高层主体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时,灌注后浇带。

4.5 后浇收缩带,后浇温度带灌注混凝土的时间问题
前述后浇带主要是指后浇沉降带,或者同时也是收缩带和温度
带,即同时起到三种作用。

如果后浇收缩带单独设置,则灌注混凝土的时间宜在设带后的两个月之后,这样估计可以完成混凝土收缩的60%以上,如确有困难时也不宜少于一个月;如果后浇温度带单独设置,则灌注混凝土的时间应该选择在温度较低时,同时不要在热天时对在冷天时所留下来的后浇温度带进行工作。

5 结束语
总的来说,无论是建筑物后浇带施工还是其他基础施工,都应该要做到实事求是,认真落实,根据事先的设计,图纸,规范等来进行合理施工。

同时对于在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要及时解决,并进行探讨,总结,为以后施工尽可能的减少这些问题出现的概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韩德岩.后浇带设计和施工中的几个问题[j].辽宁化工,2009(1):66~67.
[2]罗克宁.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建材,2008(1):l34~135.
[3]赵海峰.结合设计处理好后浇带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j].山西建筑,2007.33(3).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