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称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名称:中国手机业再陷低迷
案例适用:产业核心竞争力
案例来源:华尔街日报网络版,2004年9月23日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国内手机制造商们也曾以迅猛的发展震惊美国和欧洲同行,但如今它们却陷入了两年来的第二次低谷。
几年前,中国的手机制造商以大量低价机型涌入国内市场,不仅打击了外国生产商,而且还有引发海外价格战的架势。
虽然中国的手机用户数量一直在稳步增长,但消费者们显然更青睐那些由规模更大、创新能力更强的跨国公司生产的带有内置摄像头、字典等功能的高科技机型。
中国最大的手机生产商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Ningbo Bird Co. Ltd.,600130.SH,简称波导股份)宣布,2004年上半年的收入较2003年同期下降了19%。
第二大生产商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TCL Corporation,简称TCL集团)也表示,2004年上半年的手机销量较2003年同期减少了近7%。
此后,该公司的销售下滑势头更加猛烈,7、8月份降幅分别达到13%和39%。
与此同时,两家市场调研公司的资料显示,美国的摩托罗拉公司(Motorola Inc., MOT)、芬兰的诺基亚公司(Nokia Corp. NOK)及韩国的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等跨国公司正在逐步扭转颓势。
追踪中国358个城市6800家商店销售状况的赛诺市场研究公司(Sino Market Research)的马蒂·穆斯提拉(Martti Mustila)说,三星和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的表现尤为突出。
后者是索尼公司(Sony Corp.,J.SNY,又名新力公司)与瑞典爱立信(L.M. Ericsson Telephone Co. (ADS),又名易立信)的合资企业。
带有政府背景的赛迪信息顾问有限公司(CCID Consulting Co.,Ltd)的调查表明,国内手机企业2004年年中的市场占有率已从年初的50%以上跌至38%。
赛诺市场研究公司的零售调查显示,同期国内手机厂商的市场占有率从46%跌至44%。
分析师们估计,国内手机企业滞留的存货已相当于4个月的产量,与国内生产商在2003年第二季度非典型性肺炎(SARS)肆虐期间的存货水平相当。
虽然夏季一向是手机销售的淡季,但存货的增加却是中国手机生产商大幅削价的主要原因。
如今的窘境与几年前国内手机生产商的高速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他们从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等跨国公司手中攫取了不少市场份额。
在中国监管部门2000年向24家生产商发放了手机牌照之后,其中大多数厂商很快就采用现成的零件和软件生产出了新款手机。
但是,随着手机革新速度加快,这一策略不再奏效了。
当全球一流的生产商积极推进融合了摄像机、MP3播放机甚至硬盘驱动器的手机时,只有少数中国企业开始有能力设计手机芯片,其余大多数则向台湾和韩国的手机生产商、美国及韩国的芯片厂商以及欧洲的设计及软件咨询公司求援。
中国客户的问题令这些海外零部件供货商受到影响。
向中国企业提供半成品的韩国公司Sewon Telecom Co负债累累,被迫于2004年5月份向法院提请破产保护。
从事手机芯片和软件设计的法国公司Wavecom SA宣布退出此项业务,部分原因是中国业务遭受损失。
此外,由于业务主要限于国内,中国的手机生产商发现自己在最先进的部件方面总是落后一步。
负责三星公司半导体业务的高级副总裁Jun Dong Soo说,2003年是彩色屏幕,而2004年是图像传感器。
TCL的管理层希望他们2004年年初与法国阿尔卡特公司(Alcatel S.A. (ADS),ALA)建立的合资企业能使其更迅速地掌握手机的新技术。
TCL手机业务的首席营运长郭爱平说:“在技术方面,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仍落后于跨国公司,但我们相信这个合资企业能缩小我们之间的差距。
”
分析师们预计中国手机业将出现整合,但郭爱平认为这不太可能,因为国内企业认为自己获得的牌照是有一定价值的。
他指出:“他们认为手中的牌照还是值钱的,他们希望坚持下去从中盈利。
每个人都梦想能设计出一款畅销手机,这样就能弥补所有的损失了。
”
1. 如何理解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之间有哪些区别和相同之处?
2. 针对国产手机业的现状,你认为培养其产业核心竞争力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