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时期的女性文学心理创作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两汉时期既是中国独特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源头,又是中国文学的源头。

了解这一时期的女性心理的发展状况,对研究先秦两汉时期的女性文学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封建社会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东方君主专制制度的典型。

先秦两汉时期既是中国独特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源头,又是中国文学的源头。

在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就把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学划定为中国文学的上古时期,而上古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先秦文学和秦汉文学。

在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都大致形成,文学创作的主体也经历了从群体到个体的演变。

《诗经》和《楚辞》代表了先秦文学的最高成就,而其它《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先秦诸子散文以及《周易》、《老子》、《孟子》等先秦哲学著作其文学价值也是非常巨大,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到了秦汉时期,文学的发展更是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无论文学样式、审美风尚,还是价值取向都为后世的文学发展树立了典范。

另一方面,中国的封建社会又是典型的男权制社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必然伴随什么样的文化意识形态。

因此,在这种男权专制的社会制度之下,妇女的地位无论是社会、教育、经济等方面都是隶属男性的。

特别是在文化教育方面,女性的地位极其低下,在这种封建制度桎酷下的女性,就连最基本的受教育的权利都是不允许的,因为传统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尊女卑”的观念一直笼罩着她们。

从小她们受到的教育就是她们的母亲教她们的刺绣针织、女德、礼仪、持家等一些传统教育,而读书识字的机会则很少,只有一些上层社会的女性,她们或是书香门第、或是皇亲官宦之家才有可能受到一些文化教育。

所以这一时期的女性如果要进行文学创作,她们不但要冲破传统观念的牢笼、还要具有受到教育的特殊条件。

可想而知,当时的女性作家要想在男权文化意识为中心的环境中进行文学创作,所面临的环境是多么恶劣。

但是,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社会环境之下,女性作家们不但在夹缝中得以诞生,还迅速的繁衍壮大,产生了第一批中国女性文学作家,以及大量的女性文学作品。

女性文学作家是有别于男性作家的一群独特的文学创作群体,她们的创作带有女人特有的那种细腻感。

因此,对女性文学进行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

先秦两汉时期既是中国独特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源头,又是中国文学的源头。

了解这一时期的女性心理的发展状况,对研究先秦两汉时期的女性文学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在反抗不平等婚姻方面,那时期的女性表现得最为强烈。

先秦两汉时期,尤其是西周时期,妇女在婚姻方面基本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而是由父兄做主。

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不安于现状的妇女,她们用不合乎世俗的行为举动来反抗男女婚姻地位的不平等。

如《诗经?邶风?柏舟》之中的妇女遭到遗弃,但她却坚持真理,不甘屈服,体现出了一定的反抗意识。

到了汉初,由于社会风气的开放和包容,妇女在婚姻选择方面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利,但是这一时期妇女的反抗意识也比较强烈,所以才有卓文君不顾父亲和世俗的强烈反对,而毅然嫁给司马相如的事情发生。

其次,政治参与意识的加强。

先秦两汉时期妇女可以参与政治,一些上层贵族妇女还可以干预政治。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及僖公四年,记有晋骊姬干预晋君立嗣,使为晋君庶出的其子奚齐得立;《左传》桓公十六年载卫宣公受宣姜蒙蔽,杀长子急子,而立宣姜之子朔为国君。

有关贵族妇女干涉国君立嗣的记载很多,可见在当时这种事是较普遍的。

汉代初年,刘邦死后,吕后执政,女性直接走上了历史的前台,直接掌控大汉王朝的国运兴衰。

最后,女性的独立意识觉醒。

在男权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先秦两汉时期,女性作为社会的第二性,一直作为男性的陪衬物而存在。

传统观念里的“三纲”之一“夫为妻纲”,要求为妻者必须绝对服从于丈夫,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表现于早期文学中,女性形象大多都是男性的陪衬,是服务于男性中心文化的臆造的产物。

但是,到了《诗经》时代,却出现了许多体现女性独立自主意识的诗篇,在这些篇章中,女性是审视者,
而男性则成为陪衬物。

类似的事迹还有很多,表现了当时的女性在婚姻爱情上具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意识。

参考文献:
[1]赵逵夫,马世年.历代赋评注?先秦卷[m].巴蜀书社,2010.
[2]梁乙真.中国妇女文学史纲[m].上海书店,1990.
[3]谢无量.中国妇女文学史[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4]乔以钢.中国女性与文学――乔以钢自选集[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5]王延梯.中国古代女作家集[m].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6]杜芳琴.中国历史上的妇女与社会性别[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7]叶舒宪.性别诗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8]谭正璧.中国女性文学史话[m].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
[9]赵敏俐.周汉诗歌综论[m].学苑出版社,2002.
[10]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张东杰(1974-),男,甘肃陇南人,硕士研究生,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