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滑板、滑块模型 方法总结 题型专练 同步巩固 高考考前强化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课程
滑板、滑块模型
一、模型概述
滑块——滑板模型,涉及摩擦力分析、相对运动、摩擦生热,多次互相作用,属于多物体多过程问题,知识综合性较强,对能力要求较高,故频现于高考试卷中。
另外,常见的子弹射击木板、圆环在直杆中滑动都属于滑块类问题,处理方法与滑块——滑板模型类似。
二、模型要点
1、滑块类问题的分析方法
(1)动力学分析:分别对物块和滑块和滑板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各自的加速度;(2)功和能分析:对物块和滑板分别运用动能定理,或者对系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
如图所示,要注意区分三个位移:
①求摩擦力对物块做功时必须用物块对地的位移s
物
;
②求摩擦力对滑板做功必须用滑板对地的位移s
板
;
③求摩擦生热时必须用相对滑动的总路程Q
摩=f∙s
相。
(3)相对运动分析法:物块和滑板分别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相对运动的角度出发,得出相对初速度、
相对加速度、相对末速度和相对位移关系(s
相对=
(v
相对初
+v
相对末
)
2
t=
v
相对末
2−v
相对初
2
2a
相对
),用相对运动分析法来
处理问题往往可简化数学运算过程。
2、滑块类问题中的临界问题
①物块与滑板发生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运动学条件)两物体速度或加速度不等;(动力学条件)物块和滑板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②物块滑离滑板的临界条件:物块恰好滑到滑板的边缘时达到共同速度。
三、模型的几种基本情况
1、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放置一质量为M,长度为L的长板,一质量为m的物块,以速度v0从长板的一段滑向另一段,已知板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首先受力分析:
对于m:由于板块间发生相对运动,所以物块所受长板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即:
{F N=mg f
动
=μF N
f 动=ma m
a m=μg(方向水平向左)
由于物块的初速度向右,加速度水平向左,所以物块将水平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对于M:由于板块间发生相对运动,所以长板上表面所受物块向右的滑动摩擦力,但下表面由于光滑不受地面作用的摩擦力。
即:
{F N ′=Mg +F N
f 动=μF N f 动=Ma M
a M =μmg
M (方向水平向右) 由于长板初速度为零,加速度水平向右,所以物块水平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假设当v m =v M 时,由于板块间无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所以板块间的滑动摩擦力会突然消失。
则物块和长板将保持该速度一起匀速运动。
关于运动图像可以用v -t 图像表示运动状态:
设经过时间t 板块共速,共同速度为v 共。
当v m =v M =v 共可得:m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v 共=v 0−a m t ,M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v M =a M t ,可计算解得时间:v 0−a m t =a M t ,物块和长板位移关系:
m :x m =v 0t −1
2a m t 2,M :x M =1
2a M t 2,相对位移:∆x =x m −x M
2、粗糙的水平面上,静止放置一质量为M ,一质量为m 的物块,以速度v 0从长板的一段滑向另一段,已知板块间动摩擦因数为μ1,长板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长板足够长。
首先受力分析:
对于m :由于板块间发生相对运动,所以物块所受木板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即:
{F N =mg
f 动=μF N f 动=ma m
a m =μ1g (方向水平向左) 由于物块的初速度向右,加速度水平向左,所以物块将水平向右做匀减速运动。
对于M :由于板块间发生相对运动,所以长板上表面所受物块向右的滑动摩擦力,下表面受到地面施加方向向左的摩擦力f 的作用。
即:
由于长板所受的上表面向右的滑动摩擦力μ1mg 和下表面地面所施加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关系未知,
这里我们认为最大
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所以我们要进行讨论:
(1)当μ1mg ≤μ2(M +m )g 时:M 仍然保持静止不动,m 以加速度a m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当μ1mg >μ2(M +m )g 时:M 则产生一定的加速度:μ1mg −μ2(M +m )g =Ma M ,可求得M 的加速度a M ,方向向右。
所以M 将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a M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经过时间t 1二者速度相等,即v m =v M =v 共,解得时间:v 0−a m t 1=a M t 1,解得二者共同的速度:v 共
m 位移:x m =v 0t 1−1
2a m t 12,M 位移:x M =1
2a M t 12
,
二者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相对位移:∆x =x m −x M
当二者速度相同时,无相对运动,所以二者间滑动摩擦力突然消失,但由于长板下表面为粗糙,假设二者可以一起匀减速运动:
m+M :μ2(M +m )g =(M +m )a 共,解得:a 共=μ2g ,由于μ2g <μ1g ,所以假设成立。
当二者速度相同时,二者共同以加速度a 共做匀加速运动,不再发生相对运动。
共同匀减速时间:t 2=v 共
a 共
,关于运动图像可以用v -t 图像表示运动状态。
3、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放置一质量为M 的长板,长板上静止放置一质量为m 的物块,现对物块施加一外力F ,板块间动摩擦因数为μ,
假设长板与物块无相对运动一起加速,所以我们可以采用整体法来进行求解: F=(M+m)a
当外力F 增大时,整体的加速度a 增大,说明长板和物块的加速度同时增大, 当对于m :由于受到外力F 的作用作为动力来源,所以m 的加速度无最大值。
但对于M :由于加速度的来源是m 施加的静摩擦力产生,二者间的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所以当二者间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M 的加速度也就存在着对应的最大值,即:μmg =Ma ,将a =μmg M
带入上式,解得:F =
μm (M+m )g
M
为一临界
值。
当0<F ≤
μm (M+m )g
M
时,板块间无相对滑动,一起以共同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
F 增大,二者间的静摩擦力增大 当F >
μm (M+m )g
M
时,板块间发生相对华东南,a m >a M
F 增大,二者间的滑动摩擦力不变为f =μmg ,a m 增大,a M 不变
4、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放置一质量为M 的长板,长板上静止放置一质量为m 的物块,现对长板施加一外力F ,板块间动摩擦因数为μ,
假设长板与物块无相对运动一起加速,所以我们可以采用整体法来进行求解: F =(M +m )a
当外力F 增大时,整体的加速度a 增大,说明长板和物块的加速度同时增大,
但对于m :由于加速度的来源是M 施加的静摩擦力产生,二者间的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 所以当二者间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是m 的加速度也就存在着对应的最大值。
但对于M :由于受到外力F 的作用作为动力来源,所以m 的加速度无最大值。
即:μmg =ma ,将a=μg 代入上式,解得:F=μ(M +m )g 为一临界值。
当0<F ≤μ(M +m )g 时,板块间无相对滑动,一起以共同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F 增大,二者间的静摩擦力增大。
当F >μ(M +m )g 时,板块间发生相对滑动,a m <a M ,F 增大,二者间的滑动摩擦力不变为f =μmg ,a M 增大,a m 不变。
1、如图所示两小滑块分别静止在平台的两端,间距x=6.25m ,质量分别为m 1=1kg 、m 2=2kg 水平面上依次排放两块完全相同的木板A 、B ,其长度均为L=2.5m ,质量均为M=1kg ,木板上表面与平台等高,滑块与平台间、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2,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现给滑块m 1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 0=13m/s ,一段时间后与m 2发生弹性碰撞。
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g 取10m/s 2。
求:
(1)碰前滑块m 1的速度大小及碰后滑块m 2的速度大小;
(2)若滑块m 2滑上木板B 时,木板B 开始滑动,则μ2应满足什么条件? (3)若μ2=0.8,求木板B 的位移大小。
答案:(1)对m 1,由动能定理得:−μ1m 1gx =1
2m 1v 2−1
2m 1v 02
,代入数据解得:v=12m/s ,两滑块发生弹性碰撞,碰
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1v =m 1v 1+m 2v 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得:1
2m 1v 2=1
2m 1v 12+1
2m 2v 22,代入数据解得:v 2=8m/s ;
(2)对AB 系统,A 不动应满足:μ2m 2g ≤μ1(m 2+2M )g ,对B ,B 滑动应满足:μ2m 2g ≥μ1(m 2+M )g ,解得:0.3<μ2≤0.4;
(3)m 2在A 上滑动过程,对m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2m 2g =m 2a 2,由运动学公式得:v 2′=v 2−a 2t 1,s 2=v 2′t 1−1
2a 2t 1
2,对AB 系统,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2m 2g −μ1(m 2+2M )g =2Ma 1,由运动学公式得:v 1=a 1t 1,s 1=1
2a 1t 12,代入数据解得:a 1=4m s 2⁄,a 2=8m s 2⁄,t 1=0.5s ,v 2′=2m/s ,s 1=0.5m ,s 2=3m ,滑块m 2冲上长木板B 后,
假设滑块m 2冲上长木板B 后二者已达到共同速度,对m 2:v 共=v 2
′
−
a 2t 2,s 2
′
=
v 2
′+v 共
2
t 2,对B :μ2m 2g −μ1(m 2+M )g =
Ma 3,v 共=v 1+a 3t 2,s 3=
v 1+v 共
2
t 2,s 2−s 3=1
9
m <L 。
2、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2kg的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现有质量均为m=1kg的小物块A和B(均可视为质点),由车上P处开始,A以初速度v1=2m/s向左运动,B同时以v2=4m/s向右运动。
最终A、B两物块恰好停在小车两端没有脱离小车。
两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1,取g=10m/s2。
求:
(1)物块A开始运动至减速为零所用的时间t及此减速过程的位移x1;
(2)小车总长L;
(3)从A、B开始运动计时,经6s小车运动的路程x。
答案:(1)物块A和B在小车上滑动,给小车的摩擦力等大反向,故A运动至小车左端前,小车始终静止。
对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 A,由运动学公式得:v1=a A t1,x1=1
2
a A t12,代入数据得:t1=2s,x1=2m;(2)设最后达到共同速度v,整个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2−mv1=(2m+M)v,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μmgL=1
2mv12+1
2
mv22−1
2
(2m+M)v2,代入数据得:v=0.5m/s,L=9.5m;
(3)从开始到达到共速历时t2,速度v=v2−a B t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 B解得:t2=3.5s
小车在t1前静止,在t1至t2之前以a向右加速: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m)a,小车向右走位移:s=1
2
a(t2−t1)2,接下去三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以v共同匀速运动了:s′=v(6−t2),代入数据解得,小车在6s内向右走的总距离:x= s+s′=1.625m。
3、如图所示,两块长度均为l的绝缘木板A、B置于水平地面上的光滑区域,m A=2kg,m B=1kg,它们的间距为d=2m。
一质量为2kg、长度为2l的长板C叠放于A板的上方,二者右端恰好齐平。
C与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2,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
开始时,三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给长板C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4N的外力F,结果A板被长板C带动加速直到与木板B发生碰撞。
假定木板A、B碰撞时间极短且碰后粘在一起。
(g取10m/s2)
(1)求木板A、B碰撞后瞬间的速度大小;
(2)要使C最终恰好与木板A、B两端对齐,
木板A、B的长度l的值;
(3)若C恰好与木板A、B两端对齐时撤去F,A、B、C三者立刻被锁定为一个系统,此时ABC开始进入水平地面上的粗糙区域,AB下表面与粗糙区域的动摩擦因数μ2=0.3。
求A板运动的位移大小。
答案:(1)设A与C一起加速,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 A+m C)a1,因:f AC=m A a1<μ1m C g,判断可知A与C 一起加速直到与B碰撞。
设木板A碰B前的速度为v1,碰后的速度为v2,已知:F=4N;对AC两板,由动能定理得:
Fd=1
2
(m A+m B)v2,代入数据解得:v1=2m/s;A、B两木板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
恒定律得:m A v1=(m A+m B)v2,代入数据解得,木板A、B碰撞后瞬间的速度大小:v2=4
3
m/s;
(2)碰撞结束后,C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μ2m c g=0.4mg=F,因此C保持匀速而A、B做匀加速运动,直到三个物体达到共同速度v1,设碰撞结束后到三个物体达到共同速度时经过的时间为t,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2−m B)a2,由速度公式得:v1=v2+a2t,这一过程C与A、B发生的相对位移为:∆x=v1t−v1−v2
2
t,代入数据
解得:∆x=1
6m,要使C最终恰好木板A、B两端对齐,则有:∆x=l,则木板的长度l应满足:l=1
6
m;
(3)AB由光滑平面进入粗糙平面过程中受到线性变化的地面摩擦力的作用,全部进入后速度设为v3。
由动能定理得:
−1
2μ2(m A+m B+m C)g×2l=1
2
(m A+m B+m C)v32−1
2
(m A+m B+m C)v12,戴茹茹数据解得:v3=√3m s⁄,之后,
ABC在摩擦力作用下减速直到停止,由动能定理得:−μ2(m A+m B+m C)gs=0−1
2
(m A+m B+m C)v32,代入数据解
得:s=0.5m,又:x A=d+v1+v2
2t+2l−s,代入数据解得:x A=11
3
m。
4、如图所示,长L=3m、质量M=2kg木板B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1kg的五块A(可视为质点)静止于B的左端,现使A以v0=6m/s的速度开始向右运动,A运动到B右端时遇固定在B右端的薄挡板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可忽略),最终A在距离挡板1m处于B相对静止,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
(1)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从A开始运动到与B相对静止经历的时间;
(3)从A开始运动到与B相对静止过程中A前进的距离。
答案:(1)整个过程系统动量守恒,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M)v共,由能量守恒定律
得:1
2mv02=μmg∆L+1
2
(m+M)v
共
2,由题意可知:∆L=4m,代入数据解得:μ=0.3。
(2)设A刚要与B碰撞时A、B的速度分别为v A1、v B1,从开始运动到A要与B碰撞前,以向右为正方向,对系统,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v A1+Mv B1,由动能定理得:−μmgL=1
2mv A12+1
2
Mv B12−1
2
mv02,代入数据解得:v A1=
4m/s,v B1=1m/s(v A1=0,v B1=3m/s不符合实际情况,舍去);
在A、B碰撞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mv A1+Mv B1=mv A2+Mv B2,由能量守恒定
律得:1
2mv A12+1
2
Mv B12=1
2
mv A22+1
2
Mv B22,代入数据解得:v A2=0,v B2=3m/s,(v A2=4m/s,v B2=1m/s不符合
实际,舍去),从开始运动到碰撞前,对A,由动量守恒定理得:−μmgt1=mv A1−m0,碰结束到相对静止,对A,由动量定理得:μmgt2=mv共−mv A2,总的运动时间:t=t1+t2,代入数据解得:t=1.33s;
(3)从开始运动到碰撞前,对A有:x1=1
2(v0+v A1)t1,碰撞结束到相对静止,对A有:x2=1
2
(v A2+v
共
)t2,A
前进的总距离:x=x1+x2,代入数据解得:x=4m
5、如图所示,B、C是两块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物块,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物块B的右端与C的左端相距x0=1m,物块A(可视为质点)静止在B的左端。
用F=10N的水平恒力作用于物块A使其从静止开始运动,一段时间后物块B和C碰撞粘在一起,在B与C碰撞瞬间,作用在物块A上的水平力撤除,最终物块A恰好没从C上掉下。
已知物块A、B、C质量均为2kg,物块A与B、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求:
(1)物块B、C碰撞后瞬间物块A、B的速度大小;
(2)物块B的长度。
答案:(1)B 与C 碰撞前,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对A 有F −μm A g =m A a A ①;对B 有μm A g =m B a B ②;解得a A =3m s 2⁄,a B =2m s 2⁄。
因a A >a B ,故A 、B 有相对滑动,碰撞前,对B 有x 0=1
2a B t 2③,解得t=1s ,此时B 的速度为v B =a B t =
2m/s ④,A 的速度为v A =a A t =3m/s ⑤
B 与
C 碰撞过程,动量守恒,设碰撞后瞬间B 、C 的共同速度为v B ′。
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B v B =(m B +m C )v B ′⑥,解得v B ′=1m/s ⑦,即物块B 、C 碰撞后瞬间物块A 、B 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A =3m/s ,v B ′=1m/s
(2)B 、C 碰撞粘合后,A 在B 、C 上滑动最后在C 的右端与B 、C 相对静止,此时三个物体的速度设为v ,根据动
量守恒定律得m A v A +(m B +m C )v B ′=(m A +m B +m C )v ⑧。
解得v =5
3m/s ,设此过程中A 相对B 、C 滑动的距离为d 。
由能量守恒得μmgd =1
2m A v A 2+1
2(m B +m C )v B ′2−1
2(m A +m B +m C )v 2⑨,
联立⑤⑦⑧⑨解得d =2
3m ,B 与C 碰撞前,A 运动的位移x A =
v A t 2
=
3×12
=1.5m (10)
A 相对于
B 的位移∆x =x A −x 0=0.5m (11),则B 、
C 板长为L =
∆x+d 2
=
712
m (12)
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置放置着一辆平板车A 。
车上有两个小滑块B 和C (都可视为质点),B 与车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而C 与车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μ,开始时B 、C 分别从车板的左、右两端同时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v 0相向滑行。
经过一顿啊时间,C 、A 的速度达到相等,此时C 和B 恰好发生碰撞。
已知C 和B 发生碰撞时两者的速度立刻互换,A 、B 、C 三者的质量都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 。
设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
(1)求开始运动到C 、A 的速度达到相等时的时间; (2)求平板车的总长度;
(3)已知滑块C 最后没有脱离平板,求滑块C 最后与车达到相对静止时处于平板上的位置。
答案:(1)设A 、B 、C 三个物体的质量都为m ,从开始到C 、A 的速度达到相等的过程所用时间为t ,C 、A 相等的
速度为v c ,根据动量定理得,对C:−2μmgt =mv C −mv 0,对A:(2μmg −μmg )t =mv C ,联立解得,t =v 03μg ,v C =1
3v 0。
(2)对B ,由动量定理得,−μmgt =mv B −mv 0,得到,v B =2
3
v 0,对C:x C =
v 0+v C 2
t ,对B :x B =
v 0+v B 2
t ,平板车
平板总长度L=x B +x C ,解得,L =v 02
2μg
(3)对A :x A =
v A t 2
=v 0218μg ,A 、B 、C 三者的位移和末速度分别为:x A =v 0
2
18μg ,方向向左;
x B =5v 0
218μg ,方向向右;x C =2v 0
29μg ,方向向左。
v A =v C =13v 0,方向向左;v B =2
3v 0,方向向右。
C 和B 的速度各为:
v C ′=2
3v 0,方向向右,v B ′
=1
3v 0,方向向左。
碰撞后B 和A 的速度相等,设B 和A 保持相对静止一起运动,此时对B
和A 整体有f C =2μmg =2ma ,
对B:B 受到的摩擦力为f B ′=ma =μmg ,说明B 和A 保持相对静止一起运动。
设C 最后停在车板上时,共同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 C ′−2mv B ′=2mv ,可得v=0,对这一过程,对C ,由动能定理得:−2μmgs C ′=0−1
2mv C ′2,对B
和A
整体,由动能定理得:−2μmgs A
′
=0
−1
2mv B ′2
,解得,C
和A
的位移分别是:s C
′
=
2v 0
29μg
,向右,s A ′
=v 0
218μg ,向左。
则C 先相对于车板向左移动x 1=x C −x A =v 026μg ,后相对于车板向右移动s =s C ′−s A ′
=v 02
6μg ,恰好回到原来的位置,即
滑块C 最后停在车板的右端。
7、如图所示为过山车模型,它由光滑水平轨道和竖直面内的光滑圆形轨道组成,Q 点为圆形轨道最低点,M 点为最高点,圆形轨道半径R=0.32m 。
水平轨道PN 右侧的光滑水平地面上,并排防止两长木板c 、d ,两木板间相互接触但不粘连,长木板上表面与水平轨道PN 平齐,木板c 质量m 3=2.2kg ,长L=4m ,木板d 质量m 4=4.4kg 。
质量m 2=3.3kg 的小滑块b 防止在轨道QN 上,另一质量m 1=1.3kg 的小滑块a 从P 点以水平速度v 0向右运动,沿圆形轨道运动一周后进入水平轨道与小滑块b 发生弹性碰撞。
碰后a 沿原路返回到M 点时,对轨道压力恰好为0.已知小滑块b 与两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6,g=10m/s 2。
(1)求小滑块a 与小滑块b 碰撞后,a 和b 的速度大小v 1和v 2;
(2)碰后滑块b 最终恰好没有离开木板d ,求滑块b 在木板c 上滑行的时间及木板d 的长度。
答案:(1)小滑块a 在M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 1g =m 1
v M
2
R
,小滑块a 从碰后到到达M 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
定律得:1
2m 1v 12=1
2m 1v M 2
+m 1g2R ,解得:v 1=4m/s ,两滑块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1v 0=−m 1v 1+m 2v 2,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
2m 1v 02=1
2m 1v 12+1
2m 2v 22。
解得:
v 0=9.2m/s ,v 2=5.2m/s 。
(2)小滑块b 滑上长木板c 时的加速度大小a 1=μ0g =1.6m s 2⁄,此时两块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a 2=μ0m 2g
m 3
+m 4
=
0.8m s 2⁄,小滑块b 在c 上滑行过程中,b 的位移:x 1=v 2t −12
a 1t 2,两块长木板的位移x 2=1
2
a 2t 2,x 1−x 2=L ,
解得:t=1s ,t=10
3
s 不合题意,舍去;b 刚离开长木板c 时,b 的速度v 2′=v 2−a 1t =3.6m/s ,b 钢离开长木板c 时,d
的速度v 3=a 2t =0.8m/s ,设d 的长度至少为x ,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 2v 2′+m 4v 3=(m 2+m 4)v ,解得v=2m/s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μ0m 2gx =1
2m 2v 2′2+1
2m 4v 32−1
2(m 2+m 4)v 2,解得:x=1.4m 。
8、如图所示,固定斜面足够长,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30°,一质量为M=6kg 的“L ”型工件沿斜面以速度v 0=0.5m/s 匀速向下运动,工件上表面光滑,下端为挡板。
某时,一质量为m=2kg 的小木块从工件上的A 点,沿斜面向下以相同速度v 0滑上工件,当木块运动到工件下端时(与板碰前的瞬间),工件速度刚好减为零,然后木板与挡板第1次相碰,以后每隔一段时间,木块就与工件挡板碰撞一次,已知木板与挡板都是弹性碰撞且碰撞时间极短,木块始终在工件上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10m/s 2,求: (1)木块滑上工件时,木块、工件各自的加速度大小;
(2)木块与挡板第1次碰撞后的瞬间,木块、工件各自的速度大小;
(3)木块与挡板第1次碰撞至至第101次碰撞的时间间隔∆t 及此时间间隔内木块和工件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E 为多少?
答案:(1)设工件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块加速度为a 1,工件加速度为a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木块:mg sin α=ma 1,解得:a 1=5m s 2⁄,对工件:μMg cos α=Mg sin α,μ(M +m )g cos α−Mg sin α=Ma 2,解得:a 2=5
3m s 2⁄;
(2)设碰挡板前木块的速度为v ,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向下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 0+mv 0=mv ,解得:v=2m/s ,木块以v 与挡板发生弹性碰撞,设碰后木块速度为v 1,工件速度为v 2,以平行于斜面向下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 =Mv 2+mv 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
2
mv 2=1
2Mv 22+1
2mv 12,解得:v 1=−1m/s ,v 2=1m/s ; (3)第一次碰撞后,木块以1m/s 沿工件向上匀减速运动,工件以1m/s 沿斜面向下匀减速运动,工件速度再次减为零的时间:t =
v 2a 2
,解得:t=0.6s ,此时木块的速度:v 1′=v 1+a 1t ,解得:v 1′
=2m/s 。
此时木块的位移:x 1=v 1t +1
2
a 1t 2,
解得:x 1=0.3m ,工件的位移:x 2=v 2t +1
2a 2t 2,解得:x 2=0.3m ,物块与工件与碰前状态相同。
即木块、工件第2次相碰撞前的瞬间的速度与第1次相碰撞前的速度相同。
以后木块、工件重复前面的运动过程,则第1次与第n=101次的时间间隔:∆t =60s ,∆t =(n −1)t ,
木块、工件每次碰撞时,木块和工件的总动能都相等,∆t 时间内木块、工件减少的机械能等于木块、工件减少的重力势能:∆E =(M +m )g (n −1)x 2sin 30°,解得:∆E =1200J 。
9、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其左端放有一中午,右方有一竖直的墙。
中午质量为木板质量的2倍,重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使木板与重物以共同的速度v 0向右运动,某时刻木板与墙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
设木板足够长,重物始终在木板上。
重力加速度为g 。
求: (1)设木板质量为m ,木板与重物第一次与墙碰撞过程,系统动量的变化量。
(2)假设木板第二次与墙碰撞前重物恰好滑到木板另一端,木板的长度至少应是多长。
(3)木板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第三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
答案:(1)木板第一次与墙碰撞后,木板的速度与碰撞前等大反向,而重物的速度尚未发生变化,则系统动量的变化量等于木板动量的变化量,取向右为正方向则:∆P =−mv 0−mv 0=−2mv 0,即系统动量的变化量大小为2mv 0,方向向左。
(2)木板第一次与墙碰撞后,重物与木板相互作用直到有共同速度,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有:2mv 0−mv 0=(2m +m )v ,解得:v =v 0
3
,由功能关系得:12∙3mv 02
−1
2∙3mv 2=2μmgx 2,解得:x 2=2v 02
3μg ;即木板的长度至少为2v 0
23μg 。
(3)木板第一次与墙碰撞后,向左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速度为零,然后再反向向右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与重物有共同速度,再往后是匀速直线运动,直到第二次撞墙。
木板第一次与墙碰撞后,重物与木板相互作用,木板向左做减速运动,速度先减小到0.改过程中根据动量定理,有:
0−m(−v0)=μ×2mgt1①,所以:t1=v0
2μg ②,木板在第一个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μ×2mgx1=0−1
2
mv02①,
所以x1=v02
4μg
④
木板向右加速到二者速度相等的过程中,设使用的时间为t2,位移为x2,则由动量定理:2μmgt2=mv−0⑤,所以:
t2=v
2μg =v0
6μg
⑥,由动能定理有:1
2
mv2−0=−μ2mgx2⑦,所以x2=v02
36μg
⑧,木板在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匀速直线
运动,有:x1−x2=vt3。
联立得:t3=2v0
3μg
⑨
木板第二次与墙碰撞后,仍然是先向左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速度为零,然后再反向向右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与重物有共同速度,再往后是匀速直线运动,直到第二次撞墙。
由于第二次与墙碰撞后木板的速度为v=v0
3
,结合前面的公式①到⑨可知,木板在第二次与墙碰撞后到第三次与墙壁
碰撞前的三段时间分别为:t4=v
2μg =v0
6μg
,t5=v
6μg
=v0
18μg
,t6=2v
3μg
=2v0
9μg
木板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第三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为:t=t1+t2+t3+t4+t5+t6,联立解得:t=16v0
9μg
10、如图所示,质量为2m的木板A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左端与固定台阶相距S,长木板的右端固定一半径为R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圆弧的下端与木板水平相切但不相连。
质量为m的滑块B(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2gR从圆弧的顶端沿圆弧下滑,当B到达最低点时,B从A右端的上表面水平滑入(滑入后将右侧四分之一圆弧撤去)。
A与台阶碰撞无机械能酸式,不计空气阻力,A、B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A足够长,B不会从A表面滑出;重力加速度为g。
试分析下列问题:
(1)滑块B到圆弧底端时的速度大小v1;
(2)A余台阶只发生一次碰撞,求S满足的条件;
(3)S在满足(2)条件下,讨论A与台阶碰撞前瞬间B的速度。
答案:(1)滑块B从释放到最低点,机械能守恒,取水平面为零势能面,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
2mv02+mgR=1
2
mv12
①,由①解得:v1=2√gR②
(2)设A与台阶碰撞前瞬间,A、B的速度分别为v A和v B,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1=mv B+2mv A③若A与台阶只碰撞一次,碰撞后必须满足:|2mv A|≥|mv B|④,对A应用动能定理:μmgS=1
2
×2mv A2⑤
联立③④⑤解得:s≥R
4μ⑥,即A与台阶只能碰撞一次的条件是s≥R
4μ
(3)设S=S0时,A左端到台阶板前瞬间,A、B恰好达到共同速度v AB,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1=(m+2m)v AB⑦,对A应用动能定理:μmgs0=1
2×2mv AB2⑧,联立⑦⑧得:s0=4R
9μ
讨论:(i)当s≥s0即s≥4R
9μ
时,AB共速后A才与挡板碰撞。
由⑦式可得A与台阶碰撞前瞬间的A、B的共同速度为:v AB=v1
3=2√gR
3
,即A与台阶碰撞前瞬间B的速度为:v B=
v AB=v1
3=2√gR
3
(ii)当s0>s≥R
4μ即4R
9μ
>s≥R
4μ
时,AB共速前A就与台阶碰撞,对A应用动能定理有:μmgs=1
2
×2mv A22,由上式
解得A与台阶碰撞前瞬间的速度:v A2=√μgs,设此时B的速度为v B′,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1=2mv A2+mv B′,由解得v B′=2√g(√R−√μs)
1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辆长为L、质量为m的绝缘木板小车正以向右的初速度v1=√gL做匀速直线运动。
现无初速地释放一个质量也为m,带电量为+q(q>0)的小物块在小车的正中央,发现物块恰好没有从车上掉下来。
(1)求物块与小车上表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
(2)若车的初速度为2v0,在物块刚放上小车的同时在空间加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1,为了让物块不从车的左端掉下来,求电场强度E1的最小值;
(3)若车的初速度为2v0,在物块刚放上小车的同时在空间加匀强电场E2,其方向在竖直平面内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37°斜向右下方。
为了让物块始终不从小车上掉下来,求电场强度E2的大小范围(重力加速度记为g,sin37°=0.6,cos37°=0.8)
答案:(1)放上物块到二者达到共同速度,系统动量守恒mv1=2mv′,系统产生的热量等于系统动能的减少量,有
μmg L
2=1
2
mv12−1
2
∙2mv′2,得μ=v′2
2gL
=0.5
(2)加上水平向右的电场后,物块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ma1=qE1+μmg,小车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ma2=μmg,当E1取最小值时,二者达到共同速度v2时物块恰好到达小车的左端v2=a1t=2v′−a2t,2v′+v2
2
t−
v2 2t=L
2
,解得E1=3mg
q
(3)加上斜向右下方的电场后,物块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物块:ma3=qE2cosθ+μ(mg+qE2sinθ),小车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对小车:ma4=μ(mg+qE2sinθ),
当E2最小时,二者达共同速度v2时物块恰好到达小车的左端v3=a3t=2v′−a4t,2v′+v3
2t−v3
2
t=L
2
,解得E2min=15mg
7q
,
当E2最大时,二者在达到共同速度前物块一定不会从小车上掉下,达到共同速度后恰好不发生相对滑动,对整体2ma= qE2cosθ,对小车ma=μ(mg+qE2sinθ),解得E2max=5mg
q。
所以15mg
7q ≤E2≤5mg
q。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