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2016中考化学成绩分析

2016中考化学成绩分析

中考化学成绩分析一、试卷总体分析本次中考各类知识、各个水平层次的考察与考试说明的要求一致,试卷结构合理,长度适中、题量适当,阅读量适宜。

与2015中考化学试卷基本相同,只做了一些稍微的调整,灵活度增强,体现了稳中有变、变中求稳的理念二、考试数据分析:本次中考本校参加人数171人,平均分90.00,合格率98.25%,。

本校学生在大部分试题中得分率普遍在0.9以上,但在实验题和计算题中得分率在0.8需要重点强化提高。

三失分原因:(1)“双基”不扎实,基础参差不齐;(2)基本概念和原理不牢固,例如对溶液和饱和溶液的概念分析不清;(3)审题不严密,没有按题目要求答题;(4)数学基础不扎实,计算结果保留位数确定不好;(5)辨识图表,提取信息能力弱;(6)化学用语不规范。

化学方程式书写不过关,元素符号书写不规范,化合价标识不准确;(7)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且存在一定的错别字;(8)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有待提高四对今后初中化学教学的几点启示(一)依据课标紧扣教材夯实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研读课标,理解课程理念,掌握学科思想与方法,清楚“课程内容”,从而进行有效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利用好教材,尊重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深入挖掘,认真梳理、归纳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体系。

对于教材上的例题和课后习题的处理,要能举一反三,进行变式训练,并追溯知识来源,将习题、学科知识、生活实际进行有效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还需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讲解,让学生将知识理解清晰、掌握扎实,而不是形成模糊认识。

(二)加强实验教学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化学实验所承载的育人功能是多维的,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充分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要尽量创造条件,开设学生实验,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理解与掌握,从而形成深刻、长久的记忆。

而对于教师演示实验,要注重实效,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

山西省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山西省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表示两种物质
间的转化关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

(2)物质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图中一
个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A与B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重视基础,紧抓“开放探究”
微粒观、实验能力推断能力,科学探究能力
6.体现阅读素养
三、总体情况:
第一,“实”。具体体现在“实践”“实用”“实际”。
“实践”:试题强调过程性,关注学生亲力亲为、亲身实践中的所感、 所思、所得,指导落实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调查、查阅、收集、观察、 设计、制作、实验、研究、参观、讨论、交流等实践活动,切实改变 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活动的现状。 “实用”:试题指向学习的本质——学以致用,减少单纯知识性、技 巧性考查并降低难度,减少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并加以概括的“逻 辑提问”,增加“生活提问”“情境提问”,引导教学将学科知识还 原并运用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而不仅仅是学习孤立、静止的学科 知识内容。 “实际”:试题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热点,寻找能拨动学生心弦的 最新触发点,在检测学生学科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引导树立家国情 怀。
二、命题原则:
1、坚持正面导向的原则; 2、坚持落实“六个维度”的原则; 3、坚持考改促课改的原则; 4、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 5、坚持初中阶段常识教育的原则。
六个维度
1.体现活动与探究建议
2.体现探究性与开放性
3.体现PISA理念与解决实际问题
国际学生考查组织
4.体现表达交流共享 5.体现学科素养
四、七大变化:
1.取消科目说明作用显现,题型多样成为最大变化。
目的就是反对猜题押宝,引导广大教师多关注教学内容的研究, 少关注题型及其应试技巧,以不变应万变。这里的“不变”就是按照 课程标准,将知识的本质及规律讲清楚,真正掌握能力;“万变”则 是服务于试题内容的题型,要以内容决定形式,回归教育原点。而且, 以后的指导思想就是题型每年都要科学合理的予以变化,不能固定。

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

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

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1.(1分)(2016•沈阳)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酒精挥发C.铁钉锈蚀D.石蜡熔化【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铁钉锈蚀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1分)(2016•沈阳)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A.N2B.CO2C.O2D.H2【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即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即可直接得出答案【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故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故选A.【点评】本题很简单,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即可正确解答本题.3.(1分)(2016•沈阳)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A.倾倒液体B.加热液体C.搅拌液体D.取用液体【分析】A、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给试管中得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第1页(共13页)C、根据搅拌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搅拌液体不能用手搅拌,要用玻璃棒搅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置,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1分)(2016•沈阳)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Fe B.Ca C.Si D.Al【分析】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Fe是铁元素的元素符号,铁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B、Ca是钙元素的元素符号,钙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C、Si是硅元素的元素符号,硅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正确.D、Al是铝元素的元素符号,铝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1分)(2016•沈阳)P2O5的化学名称是()A.二磷化五氧B.五氧化二磷C.氧五化磷二D.磷二化氧五【分析】氧化物化学式的读法:一般是从右向左读,读作“氧化某”,有时还要把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读出来,如SO2、P2O5等,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由氧化物的读法可知,P2O5由右向左读作五氧化二磷;故填: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1分)(2016•沈阳)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的是()A.B.C.D.【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第2页(共13页)【解答】解:A、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故选项错误.B、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3,为原子,故选项正确.C、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D、质子数=19<核外电子数=20,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7.(1分)(2016•沈阳)下列物质溶于说,所得溶液的pH小于7的是()A.二氧化碳B.蔗糖C.肥皂D.纯碱【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根据常见物质的酸碱性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属于酸,其水溶液显酸性,pH小于7;B、蔗糖的水溶液显中性,pH等于7;C、肥皂水显碱性,pH大于7;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溶于水显碱性,pH大于7.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根据常见物质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能够顺利解决.8.(1分)(2016•沈阳)下列物质中,不能提供人体活动所需能量的是()A.淀粉B.油脂C.葡萄糖D.食盐【分析】一些营养素在人体内发生氧化反应能产生能量,如蛋白质、糖类、油脂等,而氯化钠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于体液中,不能产生能量.【解答】解:葡萄糖、油脂、葡萄糖在人体中均能产生能量;人体中的氯化钠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于体液中,不能产生能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营养素的作用,解答此类题要求我们应熟知常见的营养素的作用.9.(1分)(2016•沈阳)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A.氯化钠B.一氧化碳C.金刚石D.氮气【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第3页(共13页)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1分)(2016•沈阳)农业上改良酸性土壤,应在土壤中施加适量的()A.硫酸B.盐酸C.氢氧化钠D.熟石灰【分析】农业上改良酸性土壤,利用中和反应,可在土壤中施加适量的碱性物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农业上改良酸性土壤,利用中和反应,可在土壤中施加适量的碱性物质.A、硫酸显酸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错误.B、盐酸显酸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错误.C、氢氧化钠显碱性,但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错误.D、熟石灰显碱性,能用于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应用、常见物质的酸碱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1分)(2016•沈阳)下列实验不属于对应基础实验内容的是()A.物质燃烧的条件B.常见金属的性质C.粗盐的初步提纯D.溶液的酸碱性【分析】A、根据烧杯内的蜡烛熄灭,外面的蜡烛不熄灭,可以验证燃烧需要氧气进行分析;B、根据石灰石不属于金属,属于盐进行分析;C、根据粗盐的提纯步骤包括溶解、过滤、蒸发进行分析;D、根据酚酞在酸性溶液这不变色,在碱性溶液中变红色进行分析.【解答】解:A、烧杯内的蜡烛熄灭,外面的蜡烛不熄灭,可以验证燃烧需要氧气,故A正确;B、石灰石不属于金属,属于盐,故B错误;第4页(共13页)C、粗盐的提纯步骤包括溶解、过滤、蒸发,故C正确;D、酚酞在酸性溶液这不变色,在碱性溶液中变红色,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和实验的正确操作,难度不大,需要在平时加强记忆即可完成.12.(2分)(2016•沈阳)下列叙述不符合化学实验规则的是()A.上实验课前,明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B.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实验安全C.每次实验时,应该实事求是地最好记录D.实验后,可以把剩余药品随意拿出实验室【分析】根据进行化学实验应遵守的基本规则、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上实验课前,应明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故选项说法正确.B、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实验安全,以防止造成人身伤害,故选项说法正确.C、每次实验时,应该实事求是地最好记录,故选项说法正确.D、实验后,对化学实验中的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的指定的容器内,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实验应遵守的基本规则、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三不一要)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3.(2分)(2016•沈阳)现有a、b、c三种金属,a、b分别与稀硫酸,c的硝酸盐溶液作用的现象如表所示:a b与稀硫酸作用无反应溶解并放出气体与c的硝酸银溶液作用表面上析出c 表面上析出c 根据表中所给的实验结果,判断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c、b、a B.a、b、c C.b、a、c D.a、c、b【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和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而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比较金属的活动性.【解答】解:由题意可知,a与稀硫酸中不反应,b在稀硫酸中溶解并放出气体,说明a排在氢之后,b排在氢之前;a和b在c的硝酸盐溶液中都能置换出c,说明a和b都在c之前,综合分析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b、a、c,所以,C正确,A、B、D都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二、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50分)14.(5分)(2016•沈阳)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2H2O2H2↑+O2↑,根据所给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产生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2:1.第5页(共13页)(2)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生一个氧分子.(3)在通电条件下,每2份质量的水完全分解,生成份质量的氢气.【分析】根据电解水试验的现象、结论、化学变化的实质和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解答】解:(1)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2:1.(2)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生一个氧分子.(3)在通电条件下,每2份质量的水完全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为:2份质量××100%=份质量.答案:(1)2:1(2)氧原子;氢分子;两个氧原子(3)【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电解水实验的现象、结论、化学反应的实质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15.(5分)(2016•沈阳)查阅资料代号名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酵菌高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化学式(C20H8O4)n(C2H4)n(C10H4Cl)n(CH4)n用途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等清洁用品,沐浴产品的包装等雨衣、建材、塑料瓶等微波炉餐盘,果汁饮料瓶等根据表中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PET中含有C、H、O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01号塑料主要用于制作矿泉水瓶(写出一种即可),不宜长期重复使用(耐热至70℃)(2)PVC与HPE对比,其是组成中除含有C、H元素外,还含有氯元素,03号塑料高温时容易产生有害物质,不宜用于包装食品.(3)05号塑料具有的化学性质是耐热(或无毒)(写出一点即可).【分析】(1)根据PET的化学式及其用途来分析;(2)根据PVC与HPE的化学式进行分析;(3)根据05号塑料的用途来分析.【解答】解:(1)由PET的化学式(C20H8O4)n可知,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可用来制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等;故填:C、H、O;有机化合物;矿泉水瓶(答案合理即可);第6页(共13页)(2)PVC的化学式为(C10H4Cl)n,HPE的化学式为(C2H4)n,PVC与HPE对比,其是组成中除含有C、H元素外,还含有氯元素;故填:氯;(3)05号塑料可用制微波炉餐盘,果汁饮料瓶等,说明05号塑料耐热、无毒,故填:耐热(或无毒).【点评】本题考查了各种塑料的性质与用途,充分体现了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16.(9分)(2016•沈阳)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是:①分液漏斗②集气瓶(2)实验室可加热KMnO4固体制取O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用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气体收集装置是D或F (填字母,写出一种即可)(3)实验室可用Zn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若选用C装置,其优点是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此时Zn时用放置于多孔塑料板上.【分析】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可用Zn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若选用C装置,其优点是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此时Zn时用放置于多孔塑料板上.【解答】解:(1)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故答案为:分液漏斗;集气瓶;(2)如果用高锰酸钾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A;D或F;(3)实验室可用Zn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若选用C装置,其优点是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此时Zn时用放置于多孔塑料板上;故答案为:多孔塑料板上;【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17.(10分)(2016•沈阳)根据表中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测试类氧化物单质①酸氧第7页(共13页)别S化合价+8 ﹣﹣SiO2H2SO4Na2SO4Cu2SO4FeSO4(NH4)2SO4②﹣﹣SiO2SiO2Na2SO40 ﹣﹣﹣﹣2 H2S ﹣﹣H2SNa2S (1)填写表中内容:①氧化物;②+4.(2)物质类按照一定规律发生转化,请按要求各写出一个对应的化学方程式.①置换反应Fe+H2SO4═FeSO4+H2↑;②复分解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3)(NH4)3SO4是农业上常用的铵态氮肥,在实验室检验其为铵态氮肥的实验操作是把少量硫酸铵放在试管内,加入3mL氢氧化钠溶液,在酒精灯上微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写出一种即可)(4)2H2S+SO2═2S+2H2O,反应前后碘元素化合价发生的变化是﹣2→0,+4→0(5)在实验室中,可用热的碱液除去试管内壁上附着的硫,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S+6NaOH═1Na2SO4+2Na2S+3H2O.【分析】(1)根据氧化物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置换反应以及复分解反应的概念进行分析;(3)根据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4)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分析;(5)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1)二氧化硅是含有氧元素和硅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2)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3)在实验室检验铵态氮肥的实验操作是把少量硫酸铵放在试管内,加入3mL氢氧化钠溶液,在酒精灯上微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4)2H2S+SO2═2S+2H2O,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可知,反应前硫化氢中硫元素显﹣2价,二氧化硫中硫元素显+4价,反应后硫单质中硫元素化合价零.(5)在实验室中,可用热的碱液除去试管内壁上附着的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S+6NaOH═Na2SO4+2Na2S+3H2O.故填:(1)氧化物;+4;(2)Fe+H2SO4═FeSO4+H2↑;2NaOH+H2SO4=Na2SO4+2H2O;(3)把少量硫酸铵放在试管内,加入3mL氢氧化钠溶液,在酒精灯上微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4)﹣2→0,+4→0;(5)3;6;1;2Na2S;3.【点评】此题难度较大,掌握物质分类知识,化合价原则,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等即可顺利解答.第8页(共13页)18.(7分)(2016•沈阳)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的一些现象有助于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分析一:化学变化中的现象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分析(1)发出白光,发出热量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2)镁表面产生气泡铜无明显变化镁与稀盐酸反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3)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4)玻璃管内的固体由红棕色变为黑色发生了化学变化分析二:有助于判断苯酸(H2C2O4)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什么?(单酸晶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酸性KMnO4溶液是H2SO4与KMnO4的混合溶液)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大胆猜想:(1)现象及可能产生该现象的依据溶液变色,因为反应物中KMnO4溶液是紫红色的(2)现象及可能产生该现象的依据放出气体,因为反应物中含有碳、氧元素,可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分析】分析一:(1)根据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镁在氢的前面,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铜在氢的后面,不能与酸反应解答;(3)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解答;(4)根据CO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解答;分析二:根据题中信息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分析一:(1)由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发出热量可知: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第9页(共13页)(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镁在氢的前面,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铜在氢的后面,不能与酸反应,镁表面产生气泡,铜无明显变化;(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4)CO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玻璃管内的固体由红棕色变为黑色;分析二: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如颜色辩护、生成气体、沉淀等;有助于判断苯酸(H2C2O4)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①溶液变色,因为反应物中KMnO4溶液是紫红色的;②放出气体,因为反应物中含有碳、氧元素,可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答案:分析一:现象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分析(1)发出白光,发出热量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2)镁表面产生气泡铜无明显变化镁与稀盐酸反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3)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4)玻璃管内的固体由红棕色变为黑色发生了化学变化分析二:①溶液变色,因为反应物中KMnO4溶液是紫红色的;②放出气体,因为反应物中含有碳、氧元素,可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19.(9分)(2016•沈阳)某化学小组从理论上初步探究“已知质量比的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提纯硝酸钾”.第10页(共13页)【分析提纯方法】表一:常温下(20℃)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溶解度S S≥10g 1g≤S<10g 0.01g≤S<1g S<0.01g 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表二: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KNO313.3 31.6 63.9 110 169 246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1)常温下,KNO3和NaCl的溶解性均为易溶(2)根据表中数据,绘制KNO3的溶解度曲线.(3)根据KNO3的溶解度曲线,获得KNO3在70℃时的溶解度约为138g.【设计提纯步骤】(1)选取样品(95gKNO3和5gNaCl的混合物)(2)配制80℃时KNO3的饱和溶液(加水约56.2mL,水的密度约为1g•mL﹣1)(3)降温至20℃(4)得到晶体【设计提纯方案】为了证明(4)中得到的晶体为纯净的KNO3,该小组同学结合已有知识,从理论上初步设计了以下方案;(不考虑不同溶质对溶解度的相互影响及实验过程中水铬固体的损失等影响因素)方案一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检验,取少量(4)中得到的晶体于试管中,加水配成溶液,滴加硝酸银,观察实验现象.方案二计算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约为77.2g(精确到0.1g)与(4)中得到晶体的质量进行比较方案三82%与95%进行比较.方案四利用20.2g与5g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1)常温下,KNO3和NaCl的溶解度分别是31.6g、36g,所以溶解性均为易溶;(2)根据表格中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用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可画出其溶解度曲线如下,第11页(共13页)(3)根据KNO3的溶解度曲线,获得KNO3在70℃时的溶解度约为138g;【设计提纯方案】方案一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检验,取少量(4)中得到的晶体于试管中,加水配成溶液,滴加硝酸银,观察实验现象;方案二计算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约为77.2g与(4)中得到晶体的质量进行比较;方案三82%与95%进行比较;方案四利用20.2g与5g进行比较.故答案为:(1)易溶;(2)(3)138;【设计提纯方案】方案一硝酸银;方案二77.2g;方案三82%;方案四利用20.2g与5g进行比较.【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2页(共13页)20.(5分)(2016•沈阳)工业上电解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的化学方程式2Al2O 34Al+3O2↑电解20t氧化铝最多可生产多少吨铝?(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t)【分析】根据氧化铝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铝和氧气,依据氧化铝的质量进行计算.【解答】解:设可以生产铝的质量为x2Al2O34Al+3O2↑204 10820tx=x=10.6t答:电解20t氧化铝最多可生产10.6吨铝.【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第13页(共13页)。

2016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6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例如第23题:2Al+3ZnCl2=3Zn+2AlCl3也 是要理解置换反应的本质才能完成的。
(3)图表结合,考察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2016年中考图表多达21个。 考察学生对溶解度曲线、元素及原子结构、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化学实验基本操 作、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 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等知识的 理解及实验分析和处理能力。
5、近两年中考考点示例
知识点 初步学会氧气/二氧化 碳的实验室制取 初步学会氧气/二氧化 碳的性质 水和常见的溶液 2015 T4(2分)考查氧 气的制取 T22(2分)考查氧 气的性质 T5(2分)考查水 及水资源 2016 T21(7分)考查二 氧化碳的制取 T1(2分)考查氧 气的性质 T2(2分)考查溶 质的状态
46 0
46% 0%
中等题 较难
难度适中,梯级分布,结构合理。
三、九江市份试卷统计
1、九江市2016年中考化学各分数段分布情况 样本 容量 0 10 20 30 40 50 60 70
9.5 19.5 29.5 39.5 49.5 59.5 69.5 79.5
样本 容量
80
90
89.5 100
最 高 分
T16:(3分)成语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 示下列成语相关内容中带点的字: (1)如胶似漆:胶中含有碳、氢、钙等元素,写出其中一种 非金属的元素符号 C/H (2)争风吃醋:醋溶液中含有氢离子H+ (3)信口雌黄,雌黄即三硫化二砷(砷元素符号As),三硫化 砷的化学式As2S3 常见错误 化学用语写成中文;H +写成H - ;三硫化砷错写成 As2O3、 As2SO3 、 As2Si3 、S3As2、Ar2O3

2016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6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6中考化学试卷分析点评教师:合肥45中王倩今年安徽中考化学试卷延续了“以稳为主,稳中求变”的命题思路。

试题较好地体现了考查初中毕业学业水平功能,兼顾高中阶段教育招生选拔性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了全面考查。

与去年中考化学试题相比,试题的设计理念无明显变化,知识结构合理,难度略有下降。

整张试卷的命题紧扣考试大纲,突出了主干知识和核心化学观的考查:如理化变化判断、物质分类、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化学式的含义及相关计算、环境保护、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子的基本性质、从微观角度判断分析化学反应、溶解度曲线、化学材料分析、制取和收集气体的方法、化学工业生产流程、实验探究、控制变量探究思想、化学方程式书写、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等。

选择题部分相对简单,与去年相比题型趋于一致,只有第2题略有变化,从以往对营养素的考查转变为对实验和生活中的安全意识的考查,促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

填空题部分与去年相比,题型稳定,难度略有降低。

考纲中的变化在试题中有所体现,如第13题对化学反应类型的考查力度加大,让学生根据反应类型判断生成物,考查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的能力。

实验探究题结合控制变量的基本方法考查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区分,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再应用,相对简单,大多数学生都能拿到分。

科学探究以氨气和氯化氢为研究对象,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以及思考能力,比较灵活。

尤其是附加题,要求考生抓住探究中获得的信息加以应用,充分体现知识与能力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区分度。

计算题部分除了常规地考查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外,还多了化学式的计算。

以往计算题通常会考查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关于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通常出现在选择题中,但二者方法相似,难度不大。

总的来说,整张试卷图文并茂,联系实际,贴近生活,难易适中,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发展,突出化学与生活、生产和科技的密切联系,体现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6年桂林中考化学试题的分析

2016年桂林中考化学试题的分析

一、2016年桂林市中考化学试题的分析
(二)试卷基本结构: 3.各主题的赋分及题型分布:
物质构成 身边的 物质的化 科学探究 的奥秘 化学物 学变化

26分
13分
36分
12分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10分) (4分) (14分) (8分) 科学探究 填空题 填空题 简答题
题 (16分)
(4分) 简答题 (1分) 计算题 (4分)
技能 28.气体的制备、溶液配
制、溶液pH值的测定
小计
7 23.3% 26 26%
一、2016年桂林市中考化学试题的分析
(二)试卷基本结构:
2.试题知识点分布:
空气 17.氧气用途与性质关系
1 3.3% 2 2%
14.溶液的性质
二、 身 边 的 化 学 物 质
水和 24.水的净化 溶液 25.溶解度数据表、溶液状态
一、2016年桂林市中考化学试题的分析
(三)试卷的主要特点: 1、立足课标与中考说明,凸显导向性
今年是桂林市使用科粤版初中化学教材后 的第一次中考,虽然教材版本发生了变化,但从 试题知识点分布来看,试题考查的内容符合《义 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中考说 明》的要求,考查的都是初中化学中的核心和主 干知识,知识点的考查难度与往年相比没有显著 的变化。
分 值
占总分 值
百分比
15.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
发展 应生成酸的实验步骤分析
科学 18.常见离子、气体检验 探究 的方案
3 10% 13
13%
一、 科 学
能力 29.探究碳与浓硫酸反应 的气体产物

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学习 基本

2016年度中招化学试卷分析.docx

2016年度中招化学试卷分析.docx

2016年度中招化学试卷分析2016年我省中招化学试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以“面向全体学生,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体现创新精神,积极推进课改”为目的,本着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的原则。

试题继承了近年河南省中招命题的基本思路,在秉承“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基础上,力求体现“重视基础、突出能力、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注重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注重考查学牛对所学知识在具体情境中的综合运用能力。

试题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方而所达到的水平,又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试卷设计1.试卷结构2.试题分析(一)选择题1.河南烷面营养美味,下列用到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羊肉B.青菜C.小麦粉D.花生油【分析】得分情况:【建议】学牛不知道麦粉中含有蛋白质,但主要营养素的糖类所以误选C。

教学中在加强训练的同时,一定要把基础知识没学生分析到位。

12年:12.洛阳牡丹闻名天下。

牡丹花开满城飘香,请从分子角度解释,是因为___ ;牡丹花可观赏,可使用,同水果、蔬菜一样,它能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____ o13年4. 2013年5月在郑州举办的第八届中博会上,河南“好想你”枣等果蔬类产品颇受青睐。

水果、蔬菜能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索是【】A.维生索B.油脂C.淀粉D.蛋白质14年:4.河南名吃胡辣汤营养美味,下列用到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小麦粉B.大葱C.牛肉D.红薯粉条15年:13.“鲤鱼焙面”是豫菜名品。

鱼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 :面粉中的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反应,最终变成__________ (化学式为C6H12O6) o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用于制作电线B.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分析】【建议】平时训练时所涉及考点,不能脱离学生知识和生活实际。

2016年江西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6年江西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6年江西中考化学试卷分析2016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题保持江西中考化学试题的传统风格,同时以她简洁、精练的文字,新颖、平和的面貌体现了中考命题组老师和专家对课程标准、教材、江西化学教学现状的把控能力。

稳中有降的难度,体现了“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的基本思路,遵循了“点在课标,学在课堂,考在课外,连接高中。

”的原则,保持了与往年试题的延续性,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学科特色。

试题的命制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2016年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学科说明》为指南,着重考核初中化学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化学---技术---社会---科学”的学科教育理念,突出“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生活”的课程理念,体现了化学的课程价值和社会价值。

现以我县的中考阅卷情况为基础,对2016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及考试情况作出如下简要分析,希望能对以后的教学有所启示。

一、试卷概况(一)试题结构分析物理和化学同场分卷考试,整场考试时间为160分钟,物理和化学的满分分别为100分,物理学科考试时间为90分钟,化学学科考试时间为70分钟,试卷结构稳定,化学试题有五大题,共24小题,试卷版面为16开5面,试卷设计规范,考试性质、考试时间和分值说明准确齐全,版面清晰,整卷的大题和小题统一编号。

题量及分值变化如下:(二)试题模块内容分析考试内容与占分比例与《201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学科说明》非常吻合。

(三)试题基本特点试题突出科学探究思想、关注身边发生的科学、关注生活时事。

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体现基础性、应用性、创新性、探究性,从学科观念、基础知识、思想方法、能力等维度较全面检测学生的科学素养。

给全省新课程的考试评价提供有力支持,给全省新课标(修订版)的化学教学以正确导向。

从我县阅卷的各题平均分分布来看,除30分选择题机改外,实际得分为35.57分,平均得分率达到了50.81%,所以整卷的难度应该在之间,难度适宜,与去年比稳中有降。

江苏省南京市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分析

江苏省南京市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分析

江苏省南京市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1.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A.O2B.N2C.CO D.CO2【分析】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要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200﹣300倍,所以一旦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了,氧就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而使人不舒服或死亡.【解答】解:A、O2可以供给人体呼吸,不是有毒气体,故A不符合题意;B、N2是大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是有毒气体,故A不符合题意;C、CO是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故C符合题意;D、CO2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不是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了解了吸烟对人体的危害.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纸张燃烧C.铜丝折弯D.酒精挥发【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干冰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 错;B、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铜丝折弯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B.【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3.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A.氯化钾B.尿素C.过磷酸钙D.氯化铵【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不符合题意;B、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不符合题意;C、过磷酸钙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符合题意.D、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化学肥料的分类,并能灵活进行判断.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氨气B.氯化钠C.镁D.金刚石【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取用碳酸钠C.稀释浓硫酸D.加入大理石【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B、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向试管中装大理石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大理石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下列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柠檬汁2.2﹣2.4 B.番茄汁4.0﹣4.4C.牛奶6.3﹣6.6 D.鸡蛋清7.6﹣8.0【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柠檬汁的pH为2.2﹣2.4,小于7,显酸性.B、柠檬汁的pH为2.2﹣2.4,小于7,显酸性.C、牛奶的pH为6.3﹣6.6,小于7,显酸性.D、鸡蛋清的pH为7.6~8.0,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柠檬汁的pH最小,酸性最强.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B.C.D.【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为原子,错误;B、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错误;C、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错误;D、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正确;故选D.【点评】明确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会判断阴离子、阳离子或原子是解答本题关键.8.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聚乙烯B.羊毛C.玻璃钢D.金【分析】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解答】解:A、聚乙烯是塑料的主要成分,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B、羊毛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项错误.C、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选项正确.D、金是由金属元素汞组成的纯净物,属于金属单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复合材料的特征,复合材料并不是简单搭配,而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融合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9.在元素周期表中硅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硅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元素符号为“Si”C.原子序数为“14”D.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硅,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Si,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0.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嗷嗷因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C15H24O5)而荣获了诺贝尔奖.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青蒿素比双氢青蒿素少两个氢原子B.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都属于有机物C.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中碳、氧原子个数比都为3:1D.秦高速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双氢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分析】A.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B.根据有机物的定义来分析;C.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D.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一个双氢青蒿素分子比一个青蒿素分子多两个氢原子,故错误;B.由二者的化学式可知,二者都属于有机物,故正确;C.由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C15H24O5)化学式可知,二者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都为3:1;故正确;D.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双氢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见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根据化学式确定组成物质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及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方法的掌握,进行解题的能力.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互相刻画的方法,可比较硬铝和铝的硬度B.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区分棉纤维和蚕丝C.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可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D.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可得到炭黑【分析】A、根据硬度大的金属能在硬度小的金属上刻划出痕迹,进行分析判断;B、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C、根据铵盐的性质进行解答;D、根据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碳解答.【解答】解:A、硬度大的金属能在硬度小的金属上刻划出痕迹,可用互相刻画的方法比较金属的硬度,故选项实验方法正确.B、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纤维燃烧时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法正确.C、熟石灰与硫酸铵和氯化铵反应都能生成氨气,因此不能用加入熟石灰研磨的方法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故选项实验方法错误.D、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碳,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可得到炭黑,故选项实验方法正确.答案: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H+、Na+、Cl﹣、HCO3﹣B.H+、K+、Cl﹣、OH﹣C.Cu2+、Ba2+、Cl﹣、SO42﹣D.K+、NH4+、Cl﹣、NO3﹣【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H+、HCO3﹣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B、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故选项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13.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A.瓶中液面明显上升B.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C.瓶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分析】结合大气压强的知识解答该题.【解答】解: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当缓慢推动活塞时,瓶内大气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故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上升,故选B.【点评】本题是对检查装置气密性检验方法的考查,侧重学生分析实验和动手能力的培养.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可作冰箱除味剂B.汽油可做除去油污的乳化剂C.烧碱可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D.甲醛水溶液可作食品的保鲜剂【分析】A、根据木炭的吸附性和用途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汽油能除去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食品方面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甲醛能够破坏蛋白质,使蛋白质变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作冰箱除味剂,故选项说法正确.B、汽油能除去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故选项说法错误.C、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虽然能够吸收水,但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故选项说法错误.D、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时要充分考虑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性质确定物质的用途.15.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A.NaCl溶液(MgCl2)﹣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B.氧气(水蒸气)﹣通过装有足量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C.CaO固体(CaCO3)﹣高温充分煅烧D.氢气(氯化氢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浓硫酸【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MgCl2能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至中性,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无水氯化钙检验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氯化氢气体能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D.【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二、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50分)16.根据如图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试管,b锥形瓶.(2)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3)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如图E装置来收集氢气,当导管口气泡均匀连续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开始收集.【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2)发生装置的选择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要看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据反应原理写出方程式;(3)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答】解:(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a试管;b锥形瓶;(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反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如图E装置来收集氢气,当导管口气泡均匀连续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开始收集.答案:(1)a试管;b锥形瓶;(2)2H2O22H2O+O2↑;B;(3)2KMnO4K2MnO4+MnO2+O2↑;均匀连续.【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在完成此类题目时,要熟知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以及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17.根据“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步骤:①溶解称取5.0g粗盐,逐渐加入10mL水中,直到不再溶解,剩余粗盐1.2g.②过滤③蒸发请从溶解度的角度分析,试验中不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得到精盐的依据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小,相同情况下降温析出的晶体比较少④计算产率得到精盐3.2g,则精盐的产率为84.2%(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整个实验中至少要进行3次称量.(3)从海水中获得的粗盐,经过上述实验得到的精盐属于混合物(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分析】(1)②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进行分析;③根据称量的粗盐、没有溶解的粗盐以及得到的精盐计算产率;(2)根据为了减小误差,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进行分析;(3)根据精盐的成分进行分析.【解答】解:(1)②从溶解度的角度分析,实验中不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得到精盐的依据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小,相同情况下降温析出的晶体比较少;③×100%=84.2%;(2)为了减小误差,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所以整个实验中至少要进行3次称量;(3)精盐中除了食盐,还有可溶性杂质,所以精盐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1)②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小,相同情况下降温析出的晶体比较少;③84.2%;(2)3;(3)混合物.【点评】本题考查粗盐提纯食盐等知识,熟练掌握操作的步骤及实验的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性的考查,难度不大.18.资源、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写化学式).(2)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请写出这两种气体的化学式并标出元素的化合价、.(3)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B.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 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燃烧,火焰为淡蓝色氢气能支持燃烧B 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变化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C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二氧化碳显酸性D 高温下,将一氧化碳通过氧化铁粉末黑色粉末变为红色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的分类进行分析;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进行分析;(2)根据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进行书写即可;(3)A、根据氢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根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和盐酸反应有气泡,而铜丝没有,所以铁比铜活泼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实验现象及一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1)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2)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书写在二氧化硫的化学式中硫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书写在二氧化硫的化学式中氧元素符号的正上方;一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书写在一氧化氮的化学式中氮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书写在一氧化氮的化学式中氧元素符号的正上方;(3)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的铁丝与铜丝反应时表现出的现象:铁丝表面产生气泡而铜丝无现象,可得到多的活动性比铜强的结论,故选项说法正确.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而使石蕊变红,是碳酸呈酸性,不是二氧化碳呈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D、氧化铁是红棕色的,通过一氧化碳加热后变成黑色(铁),说明氧化铁被还原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D.故答案为:(1)石油;CH4;(2);;(3)B.【点评】本题考查化石燃料,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19.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在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NaCl、KNO3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在20℃时,KNO3的溶解度与NaCl的溶解度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B(填字母),在5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D(填字母).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确定(3)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A(填字母)A.大于40℃B.小于40℃C.无法确定(4)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和蒸馏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 溶液,则所需16%的NaCl溶液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5:3.【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1)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在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在20℃时,KNO3的溶解度小于NaCl的溶解度,所以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B,在50℃时,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D;(3)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大于40℃,故选A;(4)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和蒸馏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需要所需16%的NaCl溶液质量为:=62.5g,需要蒸馏水的质量为:100g ﹣62.5g=37.5g,所以所需16%的NaCl溶液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62.5g:37.5g=5:3.故答案为:(1)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煮沸;(2)B,D;(3)A;(4)5:3.【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1)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2HCl+CuO CuCl2+H2O;(2)反应Ⅱ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3)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若4.6g钠完全转化为氯化钠,至少需要氯气的质量是多少?【分析】(1)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2)根据反应的物质的类别分析;(3)根据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由钠的质量即可求出消耗氯气的质量.【解答】解:(1)反应Ⅰ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氯化氢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HCl+CuO CuCl2+H2O;(2)反应Ⅱ为氯化铜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氧化铜和氯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3)设至少需要氯气的质量为x,2Na+Cl22NaCl46 714.6g xx=7.1g答:至少需要氯气的质量7.1g.故答案为:(1)2HCl+CuO CuCl2+H2O;(2)置换反应;(3)7.1g.【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1.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C、O、Na、Al、S、Ca、Cu、Ag 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在通常情况下,D与其他物质的状态不同,D、G、H、I均为单质,其中G为紫红色固体,H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A,F均为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1)写出化学式:G Cu;(2)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H2SO4=Na2SO4+H2O+CO2↑;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H2Cu+H2O;写出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3AgNO3═Al(NO3)3+3Ag.【分析】根据“H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则推测H 为铝;根据“G为紫红色固体”,则推测G为铜;根据“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则推测B为氢氧化钙;根据“A,F均为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结合图框,则推测A,F分别为碳酸钠、硫酸铜;根据“在通常情况下,D与其他物质的状态不同,D、G、H、I均为单质”、“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C、O、Na、Al、S、Ca、Cu、Ag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则推测C可能为稀硫酸、D为氢气、E为氧化铜、I为银,代入检验.【解答】解:根据“H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则推测H为铝;根据“G为紫红色固体”,则推测G为铜;根据“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则推测B为氢氧化钙;根据“A,F均为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结合图框,则推测A,F分别为碳酸钠、硫酸铜;根据“在通常情况下,D与其他物质的状态不同,D、G、H、I均为单质”、“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C、O、Na、Al、S、Ca、Cu、Ag中的。

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答案及解析与点评36

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答案及解析与点评36

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答案及解析与点评36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B.空气C.食醋D.黄铜2.(2分)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冰川融化C.水力发电D.红磷燃烧3.(2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金刚石﹣Au B.水银﹣HgC.2个氮原子﹣2N2D.氯酸钾﹣KCl4.(2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煤气泄漏,开灯检查B.食品防腐,甲醛浸泡C.限放鞭炮,保护环境D.深埋电池,消除污染5.(2分)下列归类错误的是()A.A B.B C.C D.D6.(2分)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装置甲:稀释浓硫酸B.装置乙:加入锌粒C.装置丙:产生氢气D.装置丁:收集氢气7.(2分)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B.用加碘食盐检验淀粉C.用lOmL量筒量取5.62mL水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8.(2分)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B.硫元素的化合价:C.溶液pH:D.溶解时放出的热量:9.(2分)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细铁丝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B.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饱和硫酸铵,出现白色浑浊C.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悬浊液D.给试管中药品加热,先预热,后对着药品加热10.(2分)以甲为原料合成化工产品丁的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丁为氧化物B.转化①中乙和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C.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丁D.该过程体现无机物与有机物可相互转化11.(2分)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Mg+O2MgO2B .古代湿法炼铜:2Fe +3CuSO 4═Fe 2(SO 4)3+3CuC .用胃舒平[含Al (OH )3]治疗胃酸过多:Al (OH )3+3HCl ═AlCl 3+3H 20D .用石灰石浆处理二氧化硫:SO 2+CaCO 3+O 2═CaSO 4+CO 2 12.(2分)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 2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 .浓H 2SO 4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C .新制Cu (OH )2能与葡萄糖反应,可用于糖尿病的检查D .明矾溶于水能形成吸附性物质,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13.(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AB .BC .CD .D14.(2分)如图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②③15.(2分)已知:草钙酸[CaC 2O 4]比碳酸钙受热易分解,CaC 2O 4CaCO 3+CO↑.将12.8gCaC 2O 4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7.8g 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剩余固体为混合物B.剩余固体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4.0gC.将剩余固体溶于过量的稀盐酸,产生2.2gCO2D.将加热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10.0g固体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不给分.若有二个正确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16.(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C.CO2能灭火,将燃着的镁条伸入充满CO2的瓶中,镁条立即熄灭D.农作物生长需要N、P、K等元素,为增加肥效,可把NH4H2PO4与草木灰混合施用17.(2分)NH4Cl和Na2SO4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NH4ClB.t2应介于30℃﹣50℃C.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D.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为使其溶液恰好饱和,加入的甲、乙固体质量相等18.(2分)向一定质量的Na2CO3,Na2SO4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BaCl2、HCl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a段发生了一个反应B.c点沉淀的成分为一种C.m=2.33D.取d点对应的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加入的盐酸已过量19.(2分)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稀H2SO4、KOH、CuSO4、MgCl2B.Na2SO4、Ba(NO3)2、KNO3、NaCl C.BaCl2、稀HCl、Na2CO3、AgNO3D.NaNO3、AgNO3、KCl、CaCl220.(2分)CO2是重要的资源,以其为原料可获得下列四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①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反应②的实现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C.反应③是化合反应D.反应④获得产品后的剩余液中,溶质只有NH4Cl三、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8分)21.(4分)用化学符号表示:(1)磷元素;(2)2个铁离子;(3)空气中供人呼吸的气体;(4)儿童缺少元素,严重时会得侏儒症.22.(6分)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A.干冰B.火碱C.聚氯乙烯D.酒精E.聚乙烯F.稀硫酸G.熟石灰H.活性炭(1)可作冰箱除味剂的是;(2)可用于金属除锈的是;(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5)可用于食品包装的是;(6)既可作燃料又可用于消毒的是.23.(2分)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紫色石蕊变红.(1)物质A是(选填序号).a.浓氨水b.浓硫酸c.浓盐酸(2)该实验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24.(4分)实验室利用反应所得CuSO4稀H2SO4混合液制备CuSO4“5H2O,其主要流程如图:(1)试剂X应选用(选填序号).a.Cu b.CuO c.Fe(2)操作A中,所用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3)操作B为蒸发浓缩、、过滤.(4)操作C为洗涤、低温干燥,其中洗涤剂不可选用(选填序号).a.热水b.冰水c.饱和CuSO4溶液.25.(2分)高铁酸钾[K2FeO4]能溶于水,是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1)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如图所示,将K2FeO4溶于水,几天后振荡、静置,再滴入酚酞,出现如图所示现象.写出K2FeO4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K2FeO4与H2O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5).四、实验题(共2小题,满分17分)26.(10分)请结合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1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b.(2)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可选用装置A和(选填序号)组合.装入药品前要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填序号).(4)用如图2装置制取CO2并验证相关性质.①生成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F装置的作用是.③H装置中的现象可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答一点即可).27.(7分)将光亮镁条放入一定量的稀HCl中,产生大量气泡后出现灰白色固体.某同学对该现象作如下探究.(一)产生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过滤、洗涤、一定温度下烘干得灰白色固体.对灰白色固体作如下猜测并进行实验:[猜测]灰白色固体可能是:①剩余的Mg;②MgCl2晶体;③Mg和MgCl2晶体.[实验]1.取灰白色固体样品,加入稀HCl,无气泡产生,则猜测(选填序号)不成立.2.称取等质量的灰白色固体和MgCl2晶体分别放入同温、等量水中,灰白色固体不溶解而MgCl2晶体全部,则猜测②不成立.查阅资料:Mg与MgCl2饱和溶液反应可生成灰白色碱式氯化镁[Mg x(OH)y Cl z],其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3.取一定量的灰白色固体,溶于稀硝酸,将所得溶液分成两等份.①向一份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生成了1.160gMg(OH)2沉淀;②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过量的AgNO3溶液,生成了1.435g沉淀;证明AgNO3溶液过量的方法: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溶液,无现象.[结论]x:z=,所得碱式氯化镁的化学式为.五、推断题(共2小题,满分11分)28.(5分)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FeCl3、Na2SO4、NaOH、CaCO3、NH4HCO3、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1)取少量固体加热,无氨味,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2)另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3)取(2)中溶液适量,滴加过量BaC1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得固体A 和滤液B.固体A能全部溶于稀硝酸并产生气泡.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4)向滤液B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判断原固体中还含有NaOH.生成白色沉淀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9.(6分)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甲、乙是常见气体,丙是常见金属,C的水溶液呈蓝色,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1)化学式:甲,H.(2)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①,②.(3)农业上常用B和C混合配制农药X,X的俗称为.(4)工业上可用A和甲合成醋酸,反应中A和甲的质量比为.六、综合题(共1小题,满分14分)30.(14分)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目前使用量最多的金属材料仍然是钢铁(一)铁材料的有关知识1.人类使用金属先后经历了“青铜”、“铁器”时代,直到近代才开始大量使用铝材料.这也反映出Cu、Fe、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2.钢铁材料通常分为生铁和钢.如图1是我国1997年发行的纪念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的邮票.邮票通常密封保存在聚乙烯塑料袋中①以上叙述中不涉及到的材料是(选填序号).A.合金B.无机非金属材料C.有机合成材料②以赤铁矿为原料冶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钢铁露置在空气中易生锈,请提出防止其生锈的一种措施.(二)铁及其化合物的实验1.将Fe粉溶于稀H2SO4,此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用点燃法检验生成的H2前必须.2.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白色Fe(OH)2沉淀,随后沉淀变为灰绿色.①生成Fe(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的原因之一是部分Fe(OH)2接触空气生成Fe(O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生成的Fe(OH)3分解为Fe2O3.③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灰绿色固体,其组成为2FeSO4•2Fe(OH)2•Fe2O3〔相对分子质量为644].能证明固体已洗净的方法为.(三)灰绿色固体的热分解实验兴趣小组称取此固体6.44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如图2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查阅资料]①Fe(OH)2在150℃~200℃时完全分解为FeO;②FeSO4在450℃~500℃时完全分解为Fe2O3,2FeSO4Fe2O3+SO2↑+SO3↑.1.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N2,加热前通N2的目的是.2.控制温度在不同的范围对A中样品加热,测得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B装置中浓硫酸只能吸收SO3和H2O,当加热到t1℃时,装置C中的现象为.①图3中E点对应的m1=.②图3中F点对应物质中Fe2O3的质量为g.③科研人员将F点所得剩余固体隔绝空气,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1400℃,得到纯净的磁性Fe3O4.已知加热过程中发生两个反应,且反应前后固体总质量不变.请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016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2016•镇江)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B.空气C.食醋D.黄铜【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解:A、冰水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B、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食醋中有醋酸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黄铜是铜、锌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2分)(2016•镇江)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冰川融化C.水力发电D.红磷燃烧【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冰川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水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红磷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五氧化二磷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2分)(2016•镇江)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金刚石﹣Au B.水银﹣HgC.2个氮原子﹣2N2D.氯酸钾﹣KCl【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金刚石是碳的单质,其符号为:C;故选项错误;B、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其化学式即为其元素符号,可表示为:Hg;故选项正确;C、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氮原子,就可表示为:2N;故选项错误;D、氯酸钾是由显+1价的钾元素和显﹣1价的氯酸根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KClO3;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4.(2分)(2016•镇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煤气泄漏,开灯检查B.食品防腐,甲醛浸泡C.限放鞭炮,保护环境D.深埋电池,消除污染【分析】A、煤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发生爆炸,要谨慎处理.B、根据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鞭炮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电池中汞、铅、镉等重金属溶出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煤气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火、电火花或加热等易爆炸,开灯检查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B、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不能用于食品防腐,故选项说法错误.C、鞭炮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限放鞭炮,保护环境,故选项说法正确.D、电池中汞、铅、镉等重金属溶出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深埋电池,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防止爆炸的措施、甲醛有毒、电池的危害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2分)(2016•镇江)下列归类错误的是()A.A B.B C.C D.D【分析】A.根据化石燃料的分类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碱的概念来分析;C.根据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来分析;D.根据影响环境的问题来分析.【解答】解:A.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故正确;B.烧碱﹣﹣氢氧化钠、熟石灰﹣﹣氢氧化钙,二者属于碱,纯碱﹣﹣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错误;C.淀粉、油脂、蛋白质属于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故正确;D.酸雨、温室效应、PM2.5超标这是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故正确.故选B.【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6.(2分)(2016•镇江)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装置甲:稀释浓硫酸B.装置乙:加入锌粒C.装置丙:产生氢气D.装置丁:收集氢气【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向试管中装锌粒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锌粒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装置丙内产生氢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用装置丁收集氢气时,应从短导管通入,将空气从长导管排出,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2分)(2016•镇江)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B.用加碘食盐检验淀粉C.用lOmL量筒量取5.62mL水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分析】A、根据肥皂水在硬水和软水中的不同现象进行分析;B、根据淀粉遇到碘单质变蓝色进行分析;C、根据量筒的精确度是0.1mL进行分析;D、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均匀混合的,不能被点燃进行分析.【解答】解:A、取样品,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B、淀粉遇到碘单质变蓝色,所以用加碘食盐检验淀粉不能变色,故B错误;C、量筒的精确度是0.1mL,所以用lOmL量筒不能量取5.62mL水,故C错误;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均匀混合的,不能被点燃,故D错误.故选:A.【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8.(2分)(2016•镇江)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B.硫元素的化合价:C.溶液pH:D.溶解时放出的热量:【分析】A、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及元素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结合各化学式进行判断.C、根据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物质溶于水时吸放热情况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故选项说法错误.B、SO2、S、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4、0、﹣2,故选项说法正确.C、汽水显酸性,HCl<7;糖水显中性,pH=7;肥皂水显碱性,pH>7,故选项说法错误.D、硝酸铵溶于水时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时温度基本不变,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温度升高,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9.(2分)(2016•镇江)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细铁丝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B.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饱和硫酸铵,出现白色浑浊C.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悬浊液D.给试管中药品加热,先预热,后对着药品加热【分析】A、根据细铁丝在O2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无机盐溶液可发生盐析,使溶解度降低,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给试管中药品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细铁丝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正确.B、鸡蛋清溶液中富含蛋白质,遇到饱和硫酸铵溶液会因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而发生盐析,会观察到出现白色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C、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悬浊液,否则易损坏滤纸,故选项说法错误.D、给试管中药品加热,先预热,后对着药品加热,以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组造成试管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析现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常见化学实验操作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2分)(2016•镇江)以甲为原料合成化工产品丁的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丁为氧化物B.转化①中乙和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C.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丁D.该过程体现无机物与有机物可相互转化【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甲为CH4、乙为CO、丙为H2、丁为CH3OH,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式和方程式的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等.【解答】解: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甲烷为CH4、乙为CO、丙为H2、丁为CH3OH,反应①②的方程式分别为:2CH4+O22CO+4H2、CO+2H2CH3OH,因此:A、乙为CO,属于氧化物,丁为CH3OH,不属于氧化物,故说法错误;B、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转化①中乙和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2,故说法错误;C、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5%,丁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2%,故说法错误;D、由上述转化可知,该过程体现无机物与有机物可相互转化,故说法正确.故选项为:D.【点评】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分子微观示意图确定分子构成,利用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能够考查知识运用能力.11.(2分)(2016•镇江)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Mg+O2MgO2B.古代湿法炼铜:2Fe+3CuSO4═Fe2(SO4)3+3CuC.用胃舒平[含Al(OH)3]治疗胃酸过多:Al(OH)3+3HCl═AlCl3+3H20D.用石灰石浆处理二氧化硫:SO2+CaCO3+O2═CaSO4+CO2【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氧化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Mg+O22MgO.B、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CuSO4═FeSO4+Cu.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CO2,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12.(2分)(2016•镇江)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2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浓H2SO4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C.新制Cu(OH)2能与葡萄糖反应,可用于糖尿病的检查D.明矾溶于水能形成吸附性物质,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做燃料,故错误;B、浓硫酸可以和氨气反应,不能干燥氨气,故错误;C、新制Cu(OH)2能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可用于糖尿病的检查,故正确;D、明矾溶于水能形成吸附性物质,可用来净水,但不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3.(2分)(2016•镇江)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A B.B C.C D.D【分析】A、根据甲烷燃烧会产生水蒸气,一氧化碳燃烧不会产生水蒸气进行分析;B、根据碳酸钠、氢氧化钠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色进行分析;C、根据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D、根据二氧化锰难溶于水进行分析.【解答】解:A、甲烷燃烧会产生水蒸气,一氧化碳燃烧不会产生水蒸气,所以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可以检验,故A正确;B、碳酸钠、氢氧化钠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色,不能检验,故B错误;C、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除去碳酸氢钠,故C正确;D、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所以经过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的操作,可以将二氧化锰、氯化钾分离,故D正确.故选:B.【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14.(2分)(2016•镇江)如图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分析】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解答】解: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②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由NaNO3转化为碳酸钠,假设能反应,对应的是硝酸盐和钠盐,而硝酸盐和钠盐均是可溶性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该反应不能实现,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均一步实现.③硝酸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钙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钙,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故①③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故选:C.【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词“能否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2016中考化学试题分析

2016中考化学试题分析

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分析一、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二、考点分析1、本题考查物质的变化的判断,出自第一单元课题一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溶液PH与酸碱性的关系,涉及第十单元知识点。

3、本题考查图标的相关知识点,主要出自第七单元的内容。

4、本题考查化学与能源、健康、材料等相关知识点。

5、本题考查绿色化学。

6、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但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7、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属于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8、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知识。

9、本题考查化合价的相关计算。

10、本题考查物质的除杂,属于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11、本题考查电解水、硬水与软水、水的净化等相关知识,主要涉及第四单元的知识点。

12、本题考查溶解度曲线的运用,知识点出自第九单元课题二的内容。

13、本题考查常用化学肥料的相关知识,植物的枝叶黄,茎也比较纤细,说明需要补充氮元素和钾元素,主要涉及第十一单元课题二的知识点。

14、本题考查中和反应的运用及各物质质量的变化图像知识。

15、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相关知识的,涉及第三单元内容。

16、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的运用。

17、本题考查缓慢氧化和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8、本题考查燃烧与灭火的相关知识,第(2)难度较大,学生完全答对的可能性很小,本题知识主要出自第七单元的内容。

19、本题考查铁的冶炼以及相关问题,知识点主要出现在第八单元。

20、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类型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程式都是出现在教材中的,难度系数较小。

21、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与推断,难度相对大一点,考查范围广。

22、本题考查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探究。

23、本题考查实验室气体的制备以及一些基本实验的操作知识。

24、本题考查化学式的相关计算,难度系数较小。

25、本题考查综合计算,前面两问难度较小,第(2)问难度较大,学生数据转换图表能力较差。

2016中招试卷分析

2016中招试卷分析

2016年度中招化学试卷分析2016年我省中招化学试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以“面向全体学生,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体现创新精神,积极推进课改”为目的,本着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的原则。

试题继承了近年河南省中招命题的基本思路,在秉承“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基础上,力求体现“重视基础、突出能力、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注重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在具体情境中的综合运用能力。

试题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又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试卷设计1.试卷结构2.试题分析(一)选择题1.河南烩面营养美味,下列用到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羊肉B.青菜C.小麦粉D.花生油【分析】得分情况:【建议】学生不知道麦粉中含有蛋白质,但主要营养素的糖类所以误选C。

教学中在加强训练的同时,一定要把基础知识没学生分析到位。

12年:12.洛阳牡丹闻名天下。

牡丹花开满城飘香,请从分子角度解释,是因为;牡丹花可观赏,可使用,同水果、蔬菜一样,它能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13年4.2013年5月在郑州举办的第八届中博会上,河南“好想你”枣等果蔬类产品颇受青睐。

水果、蔬菜能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A.维生素B.油脂C.淀粉D.蛋白质14年:4.河南名吃胡辣汤营养美味,下列用到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小麦粉B.大葱C.牛肉D.红薯粉条15年:13.“鲤鱼焙面”是豫菜名品。

鱼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面粉中的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反应,最终变成(化学式为C6H12O6)。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用于制作电线B.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分析】【建议】平时训练时所涉及考点,不能脱离学生知识和生活实际。

2016年山西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6年山西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6年山西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6年中考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重基础,在整个试卷中,考查内容大部分还是基础知识。

例如1-9题中,考查内容包含空气成分、六大营养素、化合价、常见化肥、认识氧化物、常见物质酸碱性的判断、环境问题等等。

其他题中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等
2、试题更加贴近实际生活。

例如:21题中的“暖贴”。

学生能否清楚“暖贴”的发热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22题中提到我们不熟悉的干燥剂-----氯化钙
24题中对黑火药的介绍,提到黑火药的爆炸原理及其历史和发展。

26题中汽水的制作,汽水中二氧化碳的生成以及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3、从微观角度分析问题
例如:23题中(1)考查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有的物质由原子构成
(2)认识原子的内部结构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

26题中氢离子的检验。

4、重实验,重视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问题的分析和处理
例如:选择题8中实验现象的认识
选择题10中实验装置的创新。

25题中试管炸裂原因的分析、木炭燃烧后集气瓶上的玻璃片掉不下来的原因的分析。

27题中注重实验后药品的处理和回收提纯。

5、阅读理解题
例如24题中黑火药的阅读理解,包含对内容的理解,实际生活的应该、根据阅读解决化学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阅读中一些问题等。

6、化学课堂的教学模式的呈现。

化学课堂上甲乙两组对“物质提纯”的竞赛。

2016深圳中考化学试卷解析

2016深圳中考化学试卷解析

2016年深圳市中考化学试卷分析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下列事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活性炭净水B.蒸馏海水获取淡水C.以葡萄为原料酿酒D.酒精挥发【答案】C【考点】基本概念【解析】A、B、D选项中均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C中葡萄酿酒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该题正确选项为A.2.右图摘录了某品牌饮用天然水特征性指标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的钙、镁、钾、钠是指元素B.该天然水显酸性C.该天然水不含任何化学物质D.该天然水不含非金属元素【答案】A【考点】化学与生活【解析】该矿泉水pH大于7,为弱碱性,B错误;C选项错误很明显;该矿泉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都为非金属元素,D选项错误.该题正确选项为A.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倾倒液体C.读取液体体积D.称量NaCl固体【答案】D【考点】实验基本操作【解析】A选项加热时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1/3;B选项中试管未倾斜,瓶塞未倒置;C选项中俯视读数;该题正确选项为D.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O5N2 B.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钙离子:Ca+2D.2个氮分子:2N2【答案】D【考点】化学符号的书写与原子结构示意图【解析】A选项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应为N2O5;B选项中原子结构示意图需要标出电性和核电荷数;C选项中钙离子符号应为Ca2+;该题正确选项为D.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①表示混合物B.图②中只含有2种分子C.图③表示单质D.图④可表示6个CO分子【答案】C【考点】物质分类【解析】A选项①表示纯净物;B选项中②表示三种物质,分别是一种化合物和两种单质;D选项中④表示单质,而CO是化合物;该题正确选项为C.6.乙烯(C2H4)气体可用于催熟香蕉,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C、H元素的质量比为6﹕1B.一个乙烯分子由2个碳原子、2个氢分子构成C.属于有机物D.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CO2和H2O【答案】B【考点】化学式计算【解析】B选项中一个C2H4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故错误,该题正确选项为B.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可用盐酸除铁锈B.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C.自行车的钢架可用刷油漆的方法防止生锈D.硝酸钾是复合肥料,过量施用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影响【答案】D【考点】化学与生活【解析】D选项中硝酸钾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故错误,该题正确选项为D.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2CO3中C为+2价B.稀释1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可得到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98gC.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的H2和O2体积比约为1﹕2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肯定没有变化【答案】B【考点】综合题型【解析】A选项中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C选项中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D选项中化学反应中分子数目不一定不变;B选项中经计算浓硫酸中的溶质与稀硫酸中的溶质质量相等,故正确,该题正确选项为B.9.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 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为红棕色B .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b 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CO 有毒,通常在c 处将其点燃或用气囊收集以防止污染空气D .该实验可验证CO 的还原性【答案】A【考点】金属【解析】B 选项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正确;C 选项中CO 有毒,未反应的CO 需要尾气处理,故正确;D 选项中反应中CO 作为还原剂,还原氧化铁,故正确;A 选项中a 装置的现象是管中的红棕色固体变成黑色,故错误,该题正确选项为A .10.右图是固体物质M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40℃时,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B .M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一直增大C .将40℃时M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固体析出D .将50℃时M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80℃,溶液变成不饱和【答案】C【考点】溶解度曲线【解析】A 选项中40℃的M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g 100% = 33.3%100g 50g⨯+,故错误;B 选项中M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故错误;D选项中M 饱和溶液由50℃升温至80℃,溶解度减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 选项中40℃降温至10℃,溶解度减小,饱和溶液中有固体析出.该题正确选项为C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本部分共3小题,共2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1.(8分)深圳是海滨城市,海水资源丰富。

2016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6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注重基础,关注实验,突出能力2016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析2016年河北省中考理科综合化学(含综合部分)试题与2015年相比,结构稳定,难度略有下降,在形式和内容上力求创新与发展,注重基础,贴近实际,加强实验和探究,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一、贴近实际,注重基础——促进教材和主干知识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试题内容全面覆盖了考试说明中的5个一级主题和18个二级主题,且贴近学生实际,如第2、3、8、9、10、11、13、27、29和35题的素材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问题;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如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学用语、常见物质的性质等。

粗略统计涉及的知识点80多个,且约占90%以上试题的素材都源于我省现行版本的教材。

启示:在教与学中,一是要认真研究《课标》、《说明》和教材,把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二是要尊重教材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在中考复习时必须摒弃“以复习资料和各地中考模拟题为教学目标,以题海为教学手段”的教学方式。

二、加强实验,注重过程——促进实验探究活动对发展学生实践能力的价值本套试题中累计有9个小题是从实验的视角对学科知识和方法进行考查的,累计占总分值的50%左右。

其中:第1和12题是对基本仪器的识别和使用的考查;第6、10、14和28题是对实验方案分析、评价能力的考查;第30题是对《课标》要求的学生必做基础实验的考查,旨在对学生“实验体验”及对实验原理和过程的理解进行考查。

启示:在教与学中,要充分重视实验能充分发展学生实践能力的价值,务必摒弃“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的教学方式。

三、突出能力,关注素养——促进新课程理念在化学教学中的引领作用试题以核心知识为载体,特别突出对学生多种能力和化学学科素养的考查。

1.获取信息的能力。

试题通过多种形式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尤其是图表信息多达12处,也是本套试题的突出亮点。

2.知识应用能力。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套试题中几乎没有靠死记硬背就能得分的题目。

2016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题评价

2016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题评价

2016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题评价1.今年的化学题出题新颖,高起点,落点低,真的太好了。

化学考题水平高,化学老师激动。

2.特别好的一份考题,看了题以后,真心感到老师好棒!每一道题都是精心设计。

和知识点结合的那么自然、巧妙!3.以考改促课改,为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4.溶解度的考察跳出常规,可溶性混合物的分离不再是死记两条线。

新,好!5.命题体现了6维度,高起点,低落点,学生认可,老师们把娃娃们全教成化学脑子,如加了催化剂一样,老师们认同,今年化学命题令师生耳目一新!6.2016年山西中考化学考卷上的两个错字“食物”(应为“物质”),给考生造成一点不舒服,但统观全卷,题目不错。

出题的老师辛苦了!瑕不掩瑜。

7.不得不相信主流城市的实力。

8.化学题尽管出了那点问题,但整份卷仍很可能是近年的一份好题。

9.命题立意新颖,出题人的意图很明白,也很好。

下面就看阅卷把控了。

今年的题最接地气,直观。

今后很好的导向。

化学老师不要再瞎拓展、过深挖掘、盲目拔高、猜题押题了!打脸!今年的题看上去简单,实际没那么可观的。

今后化学教学一定要重基础,但在学习中要让学生从本质上去理解,不能一味的死记硬背。

如原子结构,碳酸钠的鉴别用氯化钡,而没用氯化钙。

10.2016年除了那个选择题5的编辑失误(按理说一份中高考题的问世,经过多道流程,严格把关,不会出现此类失误),整份卷可以说是近年最好!感觉今年山西中考化学题估计是2016年全国各省市中考化学命题上上游水平!具有前瞻性和很强的引领作用!无论对今后命题,还是对今后教学,都具有风向标功能!11.细细品味整套化学卷,很好的体现了省中考研讨会上的六维度,达到了以考改促课改的目的。

绝大多数题都从生活情境或实验情境中来,解决的都是实际的问题,落脚的都是核心问题。

很好的体现了活动与建议,促进学生学习和实验时的思考。

开放性也做的有层次。

2016河南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6河南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6中考分析*化学篇选择题:第1题主要考察人体所需的营养素第2题主要考察常见物质的性质。

第3题主要考察白色污染。

第4题主要考察常见化肥的区分。

第5题主要考察生活中的水的性质。

第6题主要考察对常见实验操作。

第7题主要考察物质的微观构成。

第8题主要考察溶液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

第9题主要考察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第10题主要考察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第11题主要考察化学反应中的三角转化关系。

第12题主要考察活泼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

填空题:第13题主要考察空气的组成及化学元素之最。

第14题主要考察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示意图及元素的位置。

第15题主要考察燃烧的条件、灭火原理和氢气的燃烧。

第16题主要考察微观示意图、漂白粉的制取(信息方程式)。

第17题主要考察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此题较新较难,属于本张试卷中较费时间的题。

第18题主要考察金属与盐溶液反应中除杂理念以及滤液滤渣成分分析的综合应用,雷同于2014年第23题第3问,填空处主要考察过滤程操作中常用的仪器和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

简答题:第19题主要考察盐酸除铁锈、铝比较耐腐蚀的原因。

此题是《说明与检测》中原题。

第20题第一问主要考察由密闭容器中通过压强的变化推测氨气的性质。

此题是《说明与检测》中问答题原题。

第二问主要考察浓盐酸浓氨水的性质、微观粒子的运动和烟的形成。

这道题较侧重学生的语言描述能力,语言描述容易失分,丢一半分的可能性较大。

第21题主要考察常见气体的制取。

装置的选择、方程式的书写、各种固液常温装置优点的分析,多孔隔板装置反应停止的原理,此题是12年中考原题类似题。

第22题主要考察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除去。

主要考察到除杂的理念,试剂添加顺序,复分解类方程式的书写。

综合应用题:第23题第一问主要考察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第二问考察中和反应时溶液PH值的变化。

第三问主要考察化学试剂密封保存的原因分析。

第四问考察到实验室炼铁的装置原理及氢氧化钠变质情况的检验。

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佟春姬通过对2016年中考化学阅卷分析,总的结论是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紧扣《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注重考察了初中化学知识的全面性、灵活性,试题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学科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学生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一、试题分析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与2015年相比,总体比较平稳,紧扣教材,侧重基础,无偏题、怪题、难题,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总体难度适中。

试题能结合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偏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运用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三维目标的考查要求。

(一)试题的特点2016年的中考化学试题充分体现了我省中考化学命题一贯坚持的“稳重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纵观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四个特点:1、紧扣双基,重视考查化学基本素养。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及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也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的必要载体。

2016年6中考化学试题内容考查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少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试题将化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生对问题情境的分析和解决的过程,来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考查了学生的化学基本素养。

2、立足教材,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试题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以日常生活所用到的化学知识为背景,融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考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最基础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这些试题为学生体验化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创设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情境,既考查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促使学生体验化学的应用价值,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有助于学生建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这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佟春姬通过对2016年中考化学阅卷分析,总的结论是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紧扣《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注重考察了初中化学知识的全面性、灵活性,试题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学科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学生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一、试题分析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与2015年相比,总体比较平稳,紧扣教材,侧重基础,无偏题、怪题、难题,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总体难度适中。

试题能结合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偏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运用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三维目标的考查要求。

(一)试题的特点2016年的中考化学试题充分体现了我省中考化学命题一贯坚持的“稳重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

纵观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四个特点:1、紧扣双基,重视考查化学基本素养。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及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也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的必要载体。

2016年6中考化学试题内容考查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少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

试题将化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生对问题情境的分析和解决的过程,来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考查了学生的化学基本素养。

2、立足教材,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试题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以日常生活所用到的化学知识为背景,融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考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最基础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这些试题为学生体验化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创设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情境,既考查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促使学生体验化学的应用价值,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有助于学生建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这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功能。

3.注重实验过程,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中科学探究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内容。

加强实验考查的力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2016年中考实验试题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的考查,把实验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全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分析判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最后分析解决问题,来综合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如第8题考察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第10题考察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第26题考察了考查了初中常见“气体”的制备和收集。

27题考查了物质鉴别实验的实验探究过程。

如果考生平时注重探究,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相反,平时只知道背“实验”的考生,肯定会面对试题束手无措。

4.设置了大量的开放性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开放性试题的出现是对传统命题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挑战,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摒弃死守书本、循规蹈矩、人云亦云的学习方式和习惯,而形成不拘泥、不守旧、敢于批判、勇于创新的思维品格。

如21题乙醇化学式的意义考查;22题开发新能源和缺钙元素会引起的病发症考查;23题不饱和溶液转化饱和溶液的方法考查和由溶解度曲线获得信息考查;24题由微观变化示意图获得信息考查;27题区分探究饱和石灰水和饱和碳酸钠两物质所用试剂等。

试题通过设置了大量的开放性问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今后中学化学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试卷分析(一)中考试卷答卷分析:由统计数据可看出,今年的化学客观题的难度都不是很大,体现了学业水平测试的功能;主观题21、22、26题难度系数在0.50 以上,属于中等难度的题,而23、24、25、27、28题,难度系数在0.50以下,特别是第27题难度系数在0.3857难度最大,具有一定的区分度,体现了学业选拔的功能。

(二)答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2016年中考化学阅卷情况来看,学生卷面上反映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方面:一题:选择题7题:课本知识不会变通,不能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变通离子结构示意图。

8题:所学的知识比较死板,不能能灵活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9题:基础知识比较肤浅,不会用微观知识来解释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

10题:基本实验理解不透,没有掌握除杂、区分、浓硫酸稀释和气体检验的要求。

二题:填空题21题:化学用语试题(1): 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化学用语书写错误或不规范。

试卷中学生答案五花八门,有些学生把“N”写成“C”;把“O2”写成“2O”或“2O2”;把“Na+ ”写成“Na1+”或“Na-”;把“SO2”写成“SO4”。

(2)知识不清,宏观和微观不分;用语不准,组成和构成混乱;概念不明,元素和原子混淆;如乙醇分子是有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三种元素构成的。

这些问题表明学生对一些基本化学概念的认识是模糊的、抽象的,教师教学上落实不到位。

(3)计算结果不按要求书写。

必须写成最简整数比,否则不得分。

22题:化学与生活试题活动1(1)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试卷中常见错误有未标注条件和配平、错误配平、化学式书写错误等。

(2)审题不清,把新能源写成“电能”“热能”等传统能源。

(3) 概念模糊,答案中没出现”合成”关键字,如“有机高分子”“有机”等。

活动2:(1)错别字较多:如“骨质疏松“写成”骨制苏松”;“佝偻病”写成“钩偻病”。

23题:溶解度曲线试题(1)概念不清,溶解度后未加单位,如t1℃时甲的溶解度为a。

不能写成甲、乙溶液,只能写甲、乙物质。

(2)化学语言描述不恰当:如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高而增高;“蒸发结晶”写成“蒸发溶剂”。

(3)思路错误:如“蒸发结晶”写成“降温结晶”。

(4)不按要求答题:如(4)写成“无法确定”。

三题简答题24题:微观粒子试题、(1)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试卷中常见错误有未标注条件和配平、错误配平、化学式书错误,尤其是化学式中元素符号的大小写。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不会用微观知识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如图1分子构成不变,图2分子构成改变。

(3)化学语言描述不恰当:如(4)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分子。

不能写质量守恒定律,不能写题中已有的结论。

25题:推断题试题(1)概念不清:二氧化碳的用途“灭火剂”写成“灭火器”。

(2)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尤其化学式书写错误,如把“Na2CO3”写成“NaCO3”。

(3)审题不清,②和③中的碱不是同一物质;如②中Ca(OH)2+CO2==CaCO3↓+H2O,而③中H2SO4+2NaOH==Na2SO4+2H2O。

(4)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碱写难溶性碱如②中Cu(OH)2+CO2==CuCO3↓+H2O,而③中H2SO4+ Cu(OH)2== Cu SO4+2H2O。

(3)金属和酸反应的微观实质描述不准。

如“铁单质变成亚铁离子”和“许多氢原子构成了氢分子。

四题实验探究题26题:实验题:(1)化学方程式掌握不牢固,出现问题多:化学式写成kMnO4或KmnO4,MnO2写成“MnO4”“K2MnO4”写成“K2MnO2”,反应条件写成“高温”或“MnO2”,“O2”未加气体符号等。

(2)氧气验满方法和现象描述不准确、不完整等:“带火星的木条”写成“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写成“放在集气瓶中”;“复燃”写成“燃烧”等错误。

(3)语言组织不准确,不能准确描述有关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和理由。

如“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密度比氧气密度大”等。

27题:实验探究题(1)语言组织不准确,理由解释不充分:如碳酸钠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有晶体析出;有气泡产生等。

(2)基础知识肤浅,分析问题不深,对于饱和石灰水和饱和碳酸钠的区分与鉴别无从下手,没有清晰的思路。

如区分试剂写“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

(3)审题不细,所答非所问。

如第六空“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五题计算题28题:计算题试题(1)有的学生无解、设、答,有的计算不带单位。

(2)化学式书写错误或方程式不配平。

(3)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

(4)有的考生根据方程式计算时没有将已知量、未知量上下对应,(5)书写格式不规范或结果不符合要求。

(三)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总的来说,学生的失分主要体现在:1、卷面中的错别字较多,特别是关键的字而导致失分。

2、化学用语方面:(1)元素符号和化学式写错或不规范,(2)离子符号写不正确,与化合价混淆。

(3)化学方程式中不配平或配平错误、条件状态未注明。

如方程式中反应条件“点燃”写成“高温”等。

3、语言表达错误、不完整、不规范或者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不能正确使用化学专有名词、术语描述问题而失分。

4、不认真审题或审题不清,概念模糊,思维片面,导致不按要求回答问题。

5、基础知识不扎实,理解不透,综合分析能力不强,无法运用学到的知识分析综合试题,答题不着边际。

6、实验综合能力不够扎实,文字表述不具体、不完善。

7、计算题书写不规范,格式不完整,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导致后面的结果全错。

三、对今后课堂教学工作改进的建议在以后的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的几方面教学改革,以期在中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紧扣课程标准、深挖教材教材是我们平时学习的工具,也是中考命题的依据,不论试题的情景如何新颖,答题的知识点基本上都来源于教材,而不可能超出教材的知识水平,从中考成功经验表明,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好,中考就可以得高分。

因此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通读教材,认真思考,按中考说明的要求认真落实,并尽量查找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上的漏洞。

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初中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宽和加深,学生就会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取得中考的胜利。

2、密切联系生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近几年的中考化学试题,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考查。

要想在中考将化学联系生产生活试题做到迎忍而解,光靠在课堂内学习书本知识显然是不够的。

这就需要化学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区,联系生产生活,感受化学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如组织学生对超市里的食品干燥剂成分进行调查,对附近工厂“三废”的排放情况进行调查等等加强对开放性试题的研究,适当地增加开放性和实践性作业,指导学生掌握对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整体思维水平。

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手段,拓宽学生视野,打破学科界限,注重跨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的教学,沟通知识联系,培养学生以多种形式描述研究的成果,如文字、数字、表格、曲线图、示意图等,学以致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