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宁一中2011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共6分,每小题1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答案略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答案:
2.【答案】C
【解析】敛:停止,收束。

(3分)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行事有成”是指做事情有成效,有效果。

①表明何灌的军事才干;②表明何灌高超的箭术;④是奏章的内容,讲何灌向皇帝申请的变通做法。

(3分)
4.【答案】D
【解析】何灌没有阻止溃退,而是望风溃败。

(3分)
5.【答案】(1) 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上亲自赐酒犒劳他。

(2) 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

【解析】(1) 注意“整弓、中、诵叹、劳之”的翻译和整句句意。

(2)注意“乞入见、控守、西隅”的翻译,补充出“不许”的省略和整句句意。

参考译文: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

何灌因为武选登第,担任河东从事。

河东经略使韩缜对他说:“您是个奇才,将来总有一天会坐上我今天的位子。


后来何灌担任府州、火山军巡检的军职,辽国人经常越境来取水,何灌亲自划定边界并告知辽国人,不允许他们越境过来取水,辽国人愤怒地带领兵马犯境。

何灌朝着山崖向上射箭,每射必中,而且有的箭头都射到山石里面去了,辽军震惊地把他当成是神人,就顾虑重重停止不前并撤退了。

大约过了三十年,契丹的萧太师与何灌相遇,说起了过去的事,历数道何巡检好箭法。

何灌说:“那就是我啊。

”萧太师肃然起敬忙向何灌行礼。

何灌随后做河东的将领,与西夏军队相遇,敌人的骑兵追了过来,何灌射出的箭都能穿透敌人的铠甲,从胸前射进去,从背后洞穿,再射中后面的敌人,西夏人非常害怕地退走了。

张康国把何灌向徽宗推荐,徽宗召见了他,询问起西北边境的敌我态势,何灌用笏板在御榻上画图,指着衣服上的花纹作为敌我态势来(向皇帝讲解)。

皇帝说:“敌人都在我的眼里了。

”后来何灌官升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沧州知州。

因为治理沧州城鄣有功,再升转运使。

当时皇帝命令运送粮三十万石到并塞三州。

何灌说:“河水太浅不能走水路,如果用陆路运输要用马车八千乘,工作量太大。

这时沿边麦子正熟,可以用运输粮草的费用就地加价收购麦子。

”奏了上去,朝廷应允了。

过不多久,何灌又被任命知岷州(熙河路),凿引邈川水灌溉了数千顷偏僻的田地,河湟一带的人民把它叫做广利渠。

后来平调到河州,不久又回到岷州,并加“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之职。

何灌向朝廷进言:“如果先修缮水渠引水,使耕地不受到旱灾的损害,那么百姓就乐于参加招募,而所需的弓箭手的名额就能够招足了。

”朝廷听从了何灌的建议。

刚半年,就改善了耕地质量二万六千顷,招募到了七千四百青壮弓箭手,是当时其他几路中最多的。

一次,何灌陪辽使在玉津园射箭,一发命中箭靶,再次发射就没有射中。

客人说:“太尉不行了吧?”何灌答道:“不是,我只是出于礼节让让你。

”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上亲自赐酒犒劳他。

随后升侍卫步军都虞候。

金兵南下,朝廷让所有的禁兵都出来京城交付给梁方平守卫黎阳。

靖康元年正月二日,金兵驻扎在滑州,梁方平向南逃跑,何灌的军队也望风溃败。

黄河南岸没有一个人抵御敌人,金师于是直接攻打京城。

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

何灌背靠城池抗拒,总共和敌人作战了三天,身受重创,死在阵地上,享年六十二岁。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6分)
⑴比较这两首诗在内容上的异同点。

(3分)
同:都是边塞诗。

(1分)
异:戴诗反映的是士兵对长期戍边的愁怨;(1分)韦诗通过刻画一匹焦躁不安的胡马的形象,表达出一种迷惘、悲壮、忧虑的复杂情绪。

(1分)
⑵戴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试就其中的两种简要分析。

(3分)
①起兴。

开头三句以边草起兴,感叹长期戍边的士兵如同边草。

在望草叹老中也含有这种悲凉的感触,思乡之切与怨愁之深交织在一起。

②烘托。

通过边草、白雪、明月,烘托了兵士静夜思归的心境。

(或顶真、反复。

“明月,明月”,增强了抒情色彩,再强调一下月色,望月思乡的中心更突出了,感叹之情溢于言表。

)
( 每种点出手法1分,简要分析1分;两种共3分 )
二、文学名著。

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
...的两项是:( A C )(5分)A、曹操并没有将暗通袁绍的将士杀死,而是将书信烧毁,宽恕了将士。

C、诸葛亮应为庞统。

8、简答题。

(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请简述陈宫“白门身死”的有关情节。

下邳兵败,陈宫被徐晃所擒。

在白门楼,他斥责曹操心术不正,诡诈奸险,怀着死志,径步下楼。

曹操哭着相送,他并不回顾;曹操派人送陈宫老母妻子回许都,他也不为所动。

最后他伸颈就刑,曹操将他下葬许都。

(5分,起因1分,经过2分,结果1分,表达通顺1分)
(2)请简述“出陇上诸葛妆神”的故事情节。

(《三国演义》)
孔明因缺粮引兵至陇上割麦,司马懿事先预料到,率军到各郡麦田守护(2分)。

孔明令姜维、魏延、马岱装神弄鬼,带兵迷惑魏军,魏兵无不骇然(1分)。

司马懿不知来者是人是神,三日不敢出城(1分)。

孔明乘机令三万精兵将陇上小麦割尽运走(1分)。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6分)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C、“只征收少量的私田的赋税”理解有误,应是不征收。

(2)请结合上面选段,谈谈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无敌于天下”。

答:孟子认为,当官为政者要尊重人才,吸引天下的贤士前来投奔;要让士、农、商、旅、居民都享受到实惠,使国家富强起来;施行仁政,吸引百姓,让邻国的百姓像敬仰父母一样敬仰他,就能无敌于天下。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参考答案
10.B (A.里斯的判断只是一种推测,原文有“似乎”“可能”等字眼;C.并非“地球引力”;D.斯克兰顿的判断也是一种推测。


11.D (D是除了里斯之外的学家的看法。


12.D (A.由“至少还能再活300亿年”和文意可知300亿年并未确定;B.是有可能走向灭亡;C.是“暗能量”也许会突然发生跳转。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13.C E ( A.主要原因是感谢母校的教育之恩,因为他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中学时代。

B.迫使蓝博教授同意一说不妥,蓝博教授是被感动才同意的。

D.文中是校长先吃了惊,而后才听到故事的。

)(答对1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


14.①蓝博教授不肯立塑像,如果一定要立就立大拇指,可见这大拇指在蓝博教授心中的位置。

②装大拇指的紫檀木盒子非同寻常,“做工精致、油光发亮、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可见大拇指是个珍宝。

③从蓝博教授拿出装大拇指的水晶盒的动作“轻轻地、将丝绸一层一层地掀开、托在手上,举到眼前”可以看出这大拇指非同寻常。

所以校长猜想这个大拇指肯定有着一段非同寻常的故事(共4分。

答对3点即可得4分。


15.蓝博教授在学校门口塑大拇指的真正用意是要让校长告诉同学们,教授、科学家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很优秀的孩子,他们有的人甚至很淘气,蓝博教授希望能够把自己当年浪子回头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学生能够言之有据即可)(共6分。

用意明确、合理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参考答案:
13. B E(A、“勿忘契诃夫”是勿忘其精神,而非其身份;C、“契诃夫受鲁迅影响”错,时间倒置;D、“无论是内容还是价格”错)(答对1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
14.答案要点:(1)契诃夫的作品是农奴制黑暗时代发出的最明亮的光芒;(2)契诃夫完全抛弃了商人之家的市侩气,自觉地将自己与人联系在一起。

(3)在黑暗年代,契诃夫高举着人类良知的火炬,不倦的探索着知识分子自身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维系着知识分子良知的防线,同时用他那支犀利的笔剖析着伪知识分子的庸俗、伪善与丑恶。

(4)契诃夫的理想与良知可以影响着有良心的知识
分子们为社会的不断进步、美好而荜路蓝缕。

(共4分。

答对3点即可得4分。


15.答案要点:①生活时代:都是生活在黑暗年代(一为农奴制时代,一为国民党统治时期);②学习生活经历:都是先学医,后从文。

③作品内容:都是揭示劳动人民的苦难和痛苦,鞭挞黑暗制度,对阿Q式的人物都抱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④都维系着知识分子的良知,都用犀利的笔剖析着伪知识分子的庸俗、伪善与丑恶。

(共6分。

答对3点即可得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3分)
参考答案:
(1)付之一炬或付诸东流
(2)曳
(3)灾难自有它的价值
17、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答案:17.(1)示例一:当前很多网络游戏及其运行已违背发明者的初衷。

示例二:当今很多网络游戏的社会之弊超过社会之利。

(3分)(2)示例:社会应该加强网络游戏的管理力度。

不少玩家沉迷游戏不中自拔耽误学习、工作,是因为游戏运营商的游戏品种不利于智力开发,不利于青少年学习、工作,没人管或似管非管;如果有关部门严格执法,杜绝劣质游戏运行,严格控制未成年人进入成年人游戏场所,不管是成人游戏还是未成年人游戏,都严格控制操作时间,那么网络游戏就会回到有利于开发人类智力的意义上来。

(只要把握了上面两则材料范围,言之成理即可。

如家长须加强对子女玩网络游戏的监管与引导,青少年要理性对待网络游戏等。

)(观点1分,理由5分,语言通顺占1分。

共7分)
五、写作(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70分)
我们身边有各种不同的“镜子”。

有人在时间的流转中,从“它”照见了容颜的改变;有人在人生的戏园中,从“它”观看出真正的自我;但也有人不愿或不能面对“它”。

试以“对镜”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抄袭,800字左右。

(作文按照2011年高考评分标准评分)
命题人:邱淑梅
审核人:王心仁
2011年11月4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