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炼化一体化提升中国石油炼化业务盈利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力推进炼化一体化提升中国石油炼化业务盈利能力
◎ 左世海
【摘要】@@ 炼化一体化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大幅提升炼化企业吨资源创效能力和整体盈利水平.炼化业务作为中国石油核心主营业务之一,是集团公司增加价值、增长利润的中心环节,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领域.在推进集团公司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建设进程中,炼化业务必须将大力发展炼化一体化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整体盈利能力的重要抓手.
【期刊名称】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18)001
【总页数】5
炼化一体化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大幅提升炼化企业吨资源创效能力和整体盈利水平。

炼化业务作为中国石油核心主营业务之一,是集团公司增加价值、增长利润的中心环节,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领域。

在推进集团公司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建设进程中,炼化业务必须将大力发展炼化一体化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整体盈利能力的重要抓手。

进入新世纪以来,石油化工行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油价高企带来的成本上升的压力、资源难以优化带来的利用效率低下、环保和节能减排带来的生产经营风险增加等一系列严峻挑战。

炼化一体化因其在资源的合理利用、产品项目的共同设计、公用辅助的统一供给以及物流运输、环境节能、信息管理等方面的集成、集约优势,成为许多国际石油石化公司提升炼化盈利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

炼化业务作为中国石油增加价值、增长利润的中心环节和集团公司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领域,在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
略目标中,其重要作用不可低估、地位不容忽视。

深入研究中国石油炼化一体化发展,对于全面落实集团公司党组提出的加快炼化业务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序高效发展炼油化工业务,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炼化一体化及其发展历程和比较优势
1. 正确理解和把握炼化一体化
所谓炼化一体化,就是建立炼油与化工企业的联合,其核心是实现工厂流程和总体布局的整体化和最优化。

理解和把握炼化一体化,应注意以下几点:
(1)提高装置集中度,实现装置规模化和大型化,提高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率,最大限度地优化物料和能量互供,实现公用工程共享,提高副产品利用效率,最终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这是提高炼化一体化程度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2)依托现有炼化企业改造或新建石化园区,通过对区内产品项目、公用辅助、物流运输、环境保护和管理服务的整合,做到专业集成、投资集中、资源集约和效益聚集。

这是炼化一体化发展最现实的选择路径。

(3)强化信息集成和管理集中,提高炼油化工系统工作流程的标准化、系统化,实现信息共享,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实现科学管理。

2.炼化一体化发展历程
炼化一体化在发展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松散一体化阶段:这是炼化一体化发展的早期阶段。

由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某一地区都是先建炼油厂,后建裂解厂、芳烃厂,且各厂都有不同的业主,因此,炼化一体化协作主要体现在炼油厂与化工厂之间物料的互供和优化上,
协同程度比较低,表现为简单的松散的一体化特征。

(2)紧密一体化阶段:该阶段炼化一体化跨越了炼油厂自身范畴,覆盖了化工厂及其下游。

通过联合、兼并、重组或区域优化,使炼油厂、裂解厂、芳烃厂联系更为紧密,集成度明显提高。

显著特点是:在原料互供的基础上增加了能量和公用工程、辅助工程的优化利用,实现了供水、供电、供汽、供风(压缩空气)和污水处理系统等公用工程的共用;整合技术支持、检维修、采购、仓储、培训、安全等公共服务及管理部门,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3)全面一体化阶段:该阶段炼油与化工的协作领域更加广泛,化工延伸到天然气化工、合成氨等领域,管理和信息的优化和共享普遍实现。

在化工领域延伸方面,炼油与芳烃、乙烯、天然气化工、化肥厂的结合更加紧密、系统优化得到充分体现;在管理和信息的优化、共享方面,采购、物流、财务集中运作,销售、研发、人力资源统一运作,形成了共同的信息系统、基础管理标准和企业文化。

3. 炼化一体化的优势
与炼化分立模式相比较,炼化一体化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1)炼化一体化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油头开始,合理配置不同来源的原油加工流程,做到“宜油则油、宜芳则芳、宜烯则烯”,有效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

(2)炼化一体化可以大幅改善炼化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比如,乙烯裂解原料依托炼厂自行解决,使得乙烯裂解原料供应优质、稳定、可靠,特别是充分利用炼厂干气资源后,乙烯原料实现轻质化,乙烯收率得到大幅提高。

(3)炼化一体化实现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共享,大大减少投资、节约成本,提
高公用工程的利用效率。

二、部分国家和石油公司炼化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启示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石油公司在其炼化业务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选择的炼化一体化发展战略和采取的措施不完全一致。

通过分析和归纳,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参考和借鉴:
1. 把炼化一体化作为公司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统筹谋划
炼化一体化在合理灵活利用石油资源、提高石化公司的投资收益、增强企业的成本竞争力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石油公司已将其上升到战略高度。

比如埃克森美孚一直把炼化产业沿海集中化、规模大型化和装置一体化作为下游业务的发展战略,其炼厂平均规模比行业平均规模高出80%,其90%以上的化工能力实现了与炼油装置或上游气体加工装置的一体化。

笔者认为,只有将炼化一体化作为公司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战略的高度进行统筹谋划,才能集中公司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智力,才能使炼化业务更好地服务于公司的总体战略。

2. 坚持基地化、大型化发展方向,注重炼化企业整体优化和集成度
总体布局和全厂流程要注重整体优化,包括选址优化、原料优化、副产品综合利用优化、产品结构和质量优化、储运及公用工程优化等方面。

提高生产企业地域分布的集成度,主要包括组建石化企业集群、提高石化生产装置的集成度,装置大型化及物流管道化、提高运行管理的集成度,以及提高炼油化工一体化技术的集成度,等等。

3. 建立具有循环经济模式的石化园区
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等融为一体,实
现了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发展具备循环经济模式的石化工业园区,可以解决经济与环境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是维持炼化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4. 加强基础研究,通过技术创新及应用,提高炼化一体化程度
炼化一体化发展与技术创新密不可分,通过技术创新可实现炼化企业的能量优化、原料高效利用和公用工程优化等,提高整体效益。

目前,国外石油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一个主要做法是发展汽电联产技术,通过汽电联产实现降低成本、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三、中国石油炼化一体化发展状况分析
自1998年重组改制以来,中国石油的炼化业务得到长足发展。

目前中国石油炼化一体化企业共有8家,原油加工能力5600万吨、占总加工能力的40%;乙烯能力371万吨,芳烃能力276万吨,炼油丙烯能力100万吨,化肥能力333万吨,基本形成了规模适中的炼化一体化格局。

然而,比较而言中国石油的炼化一体化程度还比较低,炼化一体化的优势还有很大的潜力需要挖掘。

具体表现在:
1. 企业内部乙烯原料优化余地小
部分炼油和乙烯规模配套不合理,炼油小、乙烯大,导致企业内部乙烯原料优化余地小,乙烯原料偏重。

2. 区域集成度有待提高
区域内的物料优化和能量、公用工程优化有待挖掘。

组织区域内分散的炼油石脑油供应化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区域内乙烯原料的优化。

3. 产业布局比较分散,装置规模比较小
中国石油22家炼厂分布在11个省市,较为分散。

目前炼厂平均加工规模610万吨/年、乙烯装置平均规模41万吨/年;世界炼厂平均规模653万吨/年、乙烯平均规模52万吨/年。

炼油规模小、化工原料分散,难以产生聚集效应。

4. 炼化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缺乏炼化一体化集成技术
先进控制、生产优化和一体化集成等技术应用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自有技术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体化技术集成。

5.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需进一步理顺
炼油与化工分公司组建后,总部、专业公司与地区公司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流程需要重新梳理,运行机制需要整体理顺,这都需要一个过程。

四、推进中国石油炼化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笔者认为,中国石油炼化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应该是:按照集团公司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总体战略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集中、集合、集约、集成”的发展要求,着眼于发挥国内市场优势、公司自身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炼化一体化的综合优势,优化发展路径,提高发展绩效,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持续有序高效发展。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 将一体化理念从生产一体化、资源共享一体化,向规划一体化、专有技术一体化、信息管理一体化以及公用工程一体化方面延伸
深入理解炼化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在制定发展规划和生产经营管理中,将炼化一体化发展上升到战略的高度,体现在生产建设的全过程。

对现有企业,在加强物料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能量和公用工程系统。

对新建项目,结合资源特点,合理规划化工规模,从设计开始就将炼油、化工进行整体优化和统筹
考虑。

2.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根据原油资源的特性、炼厂装置构成、产品方案,搞好原油资源的整体优化,做到原油资源配置“宜烯则烯,宜芳则芳,宜油则油”。

强化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做到炼油和化工副产品的双向优化,提高整体效益。

搞好区域优化,实现同一区域内不同企业间资源的共享和协调。

从区域一体化来寻求副产品资源的优化利用途径。

通过企业内部能量和公用工程优化,逐步实现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的合理利用,提高使用效率。

3. 调整炼化布局,提高集中度
对现有企业,以优化改造为主,在没有新的乙烯原料来源的情况下,现有乙烯装置规模不再扩大。

对新建项目,实施全面一体化,结合炼化业务布局调整,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或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一批炼化一体化基地。

4. 强化一体化管理,提高管理集成度
突出集约化经营,加大资源、资金、规划、人力集中统一管理的力度,建立统一的制度规范,完善统一的成本核算、业绩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炼化一体化科学管理水平。

5. 开展合资合作,拓宽炼化一体化发展空间
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开展与产油国的战略合作,降低资源风险,利用拉美、中东资源推动沿海战略及南方战略的实施。

在建设方式上,通过与国际大公司合资合作,获取国外先进的炼化一体化技术和管理经验。

6. 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一体化技术水平
加大对炼化一体化技术的科研投入,加大关键技术的研发运用力度,重点发展
多产芳烃、多产低碳烯烃、干气提纯分离乙烯和炼化一体化组合等技术。

笔者认为,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中国石油炼化一体化将取得良好的效果。

中国石油将形成由东北管道沿线炼化产业带、西部管道沿线炼化产业带、东南沿海炼化产业带、西南中缅管道沿线炼化产业带和环渤海炼化产业圈组成的四带一圈的炼化战略布局。

一批具有世界级规模、主导产品突出、技术先进的炼化一体化项目相继得到落实。

国内两大石化产品供应商之一的地位继续得到巩固。

公司上下游业务结构比例与跨国公司趋于一致。

炼油化工技术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大部分指标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安全环保、节能减排、产品质量等专业管理成效显现。

资源得到有效优化,炼化效益显著增长。

[参考文献]
[1]王基铭.世界著名石油石化公司手册[M].中国石化出版社,2005,3.
[2]OIL&GAS JOURNAL,international petroleum news and technology/ www. ogionline. Com, week of July 16,2007:50-60.
[3]吕家欢.对我国炼油化工一体化发展的几点思考[J]. 国际石油经济,2004,12(5):23-26.
[4]樊春江等.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优化资源利用,提高经济效益[J].甘肃科技纵横,2006,35(1):39-39.
[5]刁明生.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提高乙烯综合竞争力[J].乙烯工业.2004,16(2):4-6.
[6]李志强.炼化一体化——未来石油化工发展的方向[J].当代石油石化.2005,13(5):8-11.
[7]李宗林.炼化一体化石化企业中乙烯原料的优化利用[J].当代石油石化.2006,14(11):30-34.
[8]贾松岩.中国炼油工业竞争力关键因素分析[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4):4-8.
[责任编辑]李晓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