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四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2020秋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三章 第四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2020秋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课件

第三章 第四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2020秋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课件
3
路程
平均值 质量
保持不变
v= 对于我自己,我就是全部。 5 、生活中,虽然学习和工作很紧张,但是也应注意劳逸结合,经常磨快自己的“锯子”,以加快成功的步伐。没时间磨锯,就没有机会成功。 3. 四分学识智,三心细耐恒,二成应试法,一片平常心。 17 、一生中你唯一需要回头的时候,是为了看自己到底走了多远。 1 、没有比时间更容易浪费的,同时没有比时间更珍贵的了,因为没有时间我们几乎无法做任何事。 1. 不努力,怎么养活你众多的女人? 2 、一个人只有在全力以赴的时候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 2 、生存是人类第一要务,而快乐却是生存的唯一原则。快乐是一个人心灵和精神所表现出来的满足,是最最纯洁和高尚的享受。 8. 成就是谦虚者前进的阶梯,也是骄傲者后退的滑梯。 7. 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10. 体悟好往届高考题,触类旁通。 4. 成功的信念在人脑中的作用就如闹钟,会在你需要时将你唤醒 5.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5 、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0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多少,而在能坚持多久。 2 、一个人只有在全力以赴的时候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 9.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 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 16 、微笑可以减轻紧张的情绪和压力,不管面对多么愤怒或者冲动得人,只要微笑示之,都能坦然以对,微笑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别 人心灵的窗户,传递心灵的善意,退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瞒天过海;冲动是魔鬼,只要心平气和静下心来,相对而笑,一切都能化干戈为 玉帛。

2024年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3.4平均速度的测量

2024年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3.4平均速度的测量

感悟新知
知1-讲
(3)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 (4)利面用上公半式段v的_=路s 程s2算和出所小用车的在时全间程t2,和将上数半据段填路入程表的格平中均。
t 速度。
感悟新知
知1-讲
特别提醒 1 .为了方便测量时间,斜面尽量长一些,倾斜程度
尽量小一些; 2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越来越大。
知1-练
例 1 [中考·丹东] 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使小车从带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如图2 所示。
感悟新知
(1)该实验的原理是 _____v___st____。
知1-练
_
(2)AB 段距离sAB =__4_0_._0_cm,小车在AC 段平均速度v AC
=____0_.3___m/s。
感悟新知
知1-练
误区警示 ●本题刻度尺的分度值为2 cm,则测量小车通过的
路程应估计到“cm”的下一位。 ●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测量路程时忘了估计到
分度值的下一位是初学者常犯的错误。
课堂小结
平均速度的测量
测量平 均速度
原理 器材
_ v
s
t
停表
刻度尺
谢谢 大家
感悟新知
3. 实验过程
知1-讲
(1)用卷尺测出30 m 的路程,每隔10 m 做一记号。
(2)选出3 名计时员,分别站在10 m、20 m、30 m 处。
(3)发令员手持小红旗,以红旗下落表示计时开始。
(4)选手采取正常跑步的形式完成30 m 的路程。
(5)将每一次实验数据填写在记录表格内。
(6)根据公式
(3)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 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C 段 的平均速度会 ___偏__大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来自感悟新知知1-练

第三章 第四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2020秋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课件

第三章 第四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2020秋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课件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其实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如果,有时候,我们一瞬间失去的东西就是永恒。
3
路程
平均值 质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保持不变
v= s t
大于
白发无凭吾老矣!青春不再汝知乎?年将弱冠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俞良弼 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希望,只有和勤奋作伴,才能如虎添翼。 人,其实不需要太多的东西,只要健康地活着,真诚地爱着,也不失为一种富有。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感激每一个新的挑战,因为它会锻造你的意志和品格。——佚名 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倒。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让珊瑚远离惊涛骇浪的侵蚀吗?那无异是将它们的美丽葬送。 成熟的人不问过去;聪明的人不问现在;豁达的人不问未来。 你把所有的都看透了,别人就看不透你了 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良师,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这世间最可依赖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不要指望他人,一定要坚强自立。 如你想要拥有完美无暇的友谊,可能一辈子找不到朋友。 坚信健康是快乐的源泉。 如果把才华比作剑,那么勤奋就是磨刀石。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我从来没有招惹你,你为什么要来招惹我?既然招惹了,为什么半途而废? 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4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解析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4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解析版)

第三章第4节平均速度的测量一、单选题1.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A. 图中AB段的路程s AB=50.0cmB. 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 AC=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 AC=32.0cm/sC. 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大D. 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 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2.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若路程s1段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段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段的平均速度为v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车沿斜面从顶端到底端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 要测得小车通过路程s3的时间t3,可以使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到达C点时停止计时C. 可以用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D. 要测得小车通过路程s2的时间t2,可以将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车头到达B点时停止计时3.如图所示为“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B. 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是C. 小车从A到C动能不断增加D. 若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大4.小明家距学校2.4km,一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他以4m/s的速度行驶到刚好一半路程时,自行车车胎被扎破了,他只好停下来找修车师傅修车,补胎用了8min20s,接着又以6m/s的速度到达学校,则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约为()A. 4.8m/s.B. 5m/s.C. 2.4m/s.D. 4.8km/h5.如图所示,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所用的测量工具除了停表,还需要用到的是()A. 天平B. 量筒C. 弹簧测力计D. 刻度尺6.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及平均速度的测量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及平均速度的测量

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3-4 平均速度的测量当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我们可以用平均速度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①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是用来粗略表示做变速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②平均速度: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叫这段路程(或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知道了一个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平均速度,就大体上知道了它运动的快慢,但不能精确地知道它的运动情况,即不知它何时加速,何时减速,何时中途停留。

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在时间t 内通过的路程是s ,则这个物体在这段路程S 内或这段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是:t s v =在公式t sv =中,s 和t 之间有着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

s 一定是t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t 一定是通过路程s 所用的时间。

此外,假如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途休息,在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时要将休息时间加在总时间内。

③平均速度的单位:米/秒,千米/时(与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单位相同) 请看一些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④瞬时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快慢程度,汽车内的速度表反应的是汽车某时刻的快慢,因此是瞬时速度。

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表是变化的,说明不同时刻汽车运动的快慢程度不同。

瞬时速度指某一瞬间运动物体的快慢,例如子弹、炮弹出枪口、炮口时的速度很快,像这些物体在极短时间内的速度叫瞬时速度,子弹、炮弹运行中的速度远远小于出口时的瞬时速度。

⑤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用刻度尺测出物体通过的路程S ,用秒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 ,根据公式t sv =可求出该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实际测量中还有其它的一些方法。

【典型例题】例题1:在沅江上,有一个人坐在橡皮艇上顺流漂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以橡皮艇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B.以江岸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C.以人为参照物,江岸是静止的D. 以橡皮艇为参照物,江水是运动的 分析与解答:解决这类问题要明确研究对象和参照物。

2020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平均速度的测量》(含答案)

2020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平均速度的测量》(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平均速度的测量》一、选择题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

A.秒B.千米C.米D.厘米2.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

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v-t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 km/h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 km/h3.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误差和错误,只要我们认真测量,都可以避免C.只要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消除误差D.误差只可能尽量减小,但不可能避免4.长度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之一,图中的四种工具不属于测量长度的工具的是( )。

5.下列各物体中最接近8×104μm的是( )A.一张课桌的长度B.一支粉笔的长度C.一只文具盒的长度D.一只乒乓球的直径6.运动会上,100 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两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两人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7.小军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是( )A.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8.如图为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1 s)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t AB<t BCB.t AB=t BCC.v AB>v BCD.v AB<v BC9.如图所示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

第三章 第四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2020秋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课件

第三章 第四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2020秋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课件
3
路程
平均值 质量
保持不变
v= s t
大于
你打个碗,妈妈可以原谅;你要是说谎,绝对不行。
生命的奖赏远在旅途终点,而非起点附近。我不知道要走多少步才能够达到目标,踏上第一千步的时候,仍然可能遭到失败。但是我不会因此 放弃,我会坚持不懈,直至成功! 小毛病往往可以导致大麻烦。 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 如果知识不是每天在增加,就会不断地减少。 勇敢地接受挑战,不断地超越自我,这样才能发出你的无限潜能。 沙漠里的脚印很快就消逝了。一支支奋进歌却在跋涉者的心中长久激荡。 我们并不需要用太华丽的语言来包裹自己,因为我们要做最真实的自己。 对自己不满是任何真正有才能的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对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于一种美好事业。——爱因斯坦 战士的意志要象礁石一样坚定,战士的性格要象和风一样温柔。
身体健康, 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西塞罗
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做事情尽量要主动,主动就是没人告诉你,而你在做着恰当的事情。 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生命在前进的同时,它就是在走向死亡。 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 尽可能的开心地活每一天,就好比今天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 没有不会做的事,只有不想做的事。
学子》
危机二字的正解是危险和机会,但大多数人只看到危险,鲜有人看到机会,所以成功赚到大钱的人并不多。

2024年秋季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2.5平均速度的测量

2024年秋季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2.5平均速度的测量

课程讲授
2.实验设计
注意: 1.调整斜面的高度适中,使小车刚好从斜面上滑下,不能太快。 2.小车的前端对齐起始线,静止释放。 3.计时开始与小车释放应该是同时,发生碰撞时马上停表。
课程讲授
(1)斜面的作用是什么? 使小车获得速度。
(2)金属片的作用是什么? 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测量时间。
课程讲授
(3)小聪认为小华测量步距的方法误差太大,为了使这把“尺子”更 可靠,请你说出一种测量步距的方法: ______先__测__量___出__走__1_0__步__的__距___离__,__再__折__算___出__一__步__的___距__离_____。
课程讲授
现代测速方法 1.车速表 在汽车驾驶座位前,有几个功能各异的仪表,其中有一个就是车速表。 车速表是通过复杂的传动机构并应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工作的,它可 以显示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
课程讲授
2.雷达测速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车辆急剧增加,交通状况变得越来越严峻,这就 需要对车速进行适当的控制。那么交通警察是采用什么方式来发现超速 并及时提醒司机的呢?测速雷达、就是发挥这种作用的装置之一。警察 使用的测速雷达根据发射功率的不同,有效测速距离在300m~800 m之间, 测速范围为17 km/h ~199 km/h.当将测速雷达瞄准行驶车辆时,测速雷 达的显示屏上马上就会显示出该车的瞬时速度,警察就可以判断其是否 超速行驶.
课程讲授
任务一 测量小球下落的平均速度
【实验装置图】
【实验数据】
运动过程 AB BC CD DE EF FG 路程s/m 时间t/s 平均速度 v/(m/s)
课程讲授
任务二 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1.实验目的、原理和实验器材 (1)实验目的: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

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上册平均速度的测量

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上册平均速度的测量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
第三课
平均速度的测量
导入新课
刘翔比赛图片
导入新课
为了进一步提高刘翔的运动成绩,科研人员已经 对刘翔参赛过程进行了精细的研究,描绘出了全过程 的速度曲线。
导入新课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匀速直线运动,常见 的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例如:自行车比赛过程,速度是变化的;猎豹捕捉 食物,速度是变化的。
新课学习 请同学们看图,分析这四幅图的运动特点。
100m跑道上的运动员
游泳池中的运动员
正在降落的飞机
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新课学习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游泳运动员做的是什么 运动?怎样比较他们的快慢?
新课学习
总结: 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在不要求很精确,
粗略研究的情况下,可以用 v s 求出它的速度。
新课学习 下图中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意义是什么?
超音速战斗机的速
高速行驶的汽车速度
度可达700 m/s
可达30 m/s
新课学习
大型客机的巡
我国高速动车组的
航速度约为250 m/s 运营速度约为90 m/s
课堂小结
平均速度 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 (或某一段时间内习
在兵器试验中,需要测量子弹或炮弹冲出枪口或 炮口的速度,以检验武器是否合格。这一瞬间速度又 叫什么速度呢?
新课学习
瞬时速度: 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叫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 刻或某一位置时的运动快慢。
新课学习
龟兔赛跑
开始兔子跑得快 指的什么速度大
乌龟最后胜利 是指什么速度大
v 表s示的是物体在通过路程s的平t 均快慢程度,叫 t

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上册 《平均速度的测量》物质的简单运动PPT优质课件

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上册 《平均速度的测量》物质的简单运动PPT优质课件
2.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 挡板的时间t1。
第七页,共四十五页。
3.根据测得的s1和t1,利用公式 算 v1出。v1小车st11 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
4.将挡板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 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 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 程的平均速度v2。
第八页,共四十五页。
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上册 《平均速度的测量》物质的简单运动PPT优质课件
科 目:物理 适用版本: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平均速度的测量
第一页,共四十五页。
知识回顾
•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几种? • 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定义是什么?
• 速度的单位,公式。
• 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 求平均速度的公式。
___2__4__m/s
4.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
行驶,它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
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
()
A
A. 5m/s
B.
10m/s
C.15m将金属片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
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 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 程的平均速度v2。
金属片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五页。
金属片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五页。
金属片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五页。
金属片
第三十页,共四十五页。
金属片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五页。
金属片
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五页。
t 2
3
金属挡板的作用:便于测量时间
第五页,共四十五页。
实验器材:
斜面、小车、刻 度尺、停表、金 属挡板。
使用秒表的方法: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教学课件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第一节 运动与静止
情景导入
机器的运转
车辆的行驶
河水的奔流
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一切物质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在各种形式的运动中,最简单的一种是物体位置随时间 的推移在变动。
静止的 运动的
哪辆汽车是运动的,哪辆汽车是静止的? 根据它们在照片上的位置是否变化。
总结: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相同时间比 较路程”和“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物理学中采用 了前一种,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时间,再 进行比较。
点击图片 观看视频
图3-11中哪辆车运动得快?图3-12中哪辆车运动得快?
图3-11
A、B两辆车在相同的时 间内走过的距离不同
图3-12
A、B两辆车到达终 点的时间不同
1.物理意义: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 一、速度 2.公式:
3.单位换算:1 m/s=3.6 km/h 二、匀速直线运动 快慢不变,运动路线是直线。
0
10s
20s
30s
40s
0
300m
600m
900m
1200m
随堂练习
1. 请将下列物体按速度从大到小排列。 (1)光速:3 ×108m/s (2)人步行:110cm/s =1.1m/s (3)汽车:30m/s (4)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7900m/s (5)自行车:72km/h =(72/3.6 )m/s=20 m/s
先让小车A、B分别在木板(或长条桌、光滑地 板)上运动,观察、记录它们的运动情况,定性 比较运动的快慢;然后在木板(或长条桌、光滑 地板)上标记一段距离,记下长度,测量小车A、 B通过这段距离的时间,定量比较运动的快慢; 再测量小车A、B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定量 比较运动的快慢。

3.4 平均速度的测量 同步基础练习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解析)(2024年)

3.4 平均速度的测量 同步基础练习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解析)(2024年)

3.4 平均速度的测量同步基础练习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一、单选题1.小蒋同学参加体育测试,下列结果最可能达到的是()A.铅球成绩为70m B.立定跳远成绩为10mC.200m跑步用时29s D.跳绳1s跳100次2.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且测得AC段的时间tAC=2.5s。

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A.图中AB段的路程sAB=50.0cmB.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cm/sC.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3.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得快B.甲、乙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C.在10~20s内,以甲同学为参照物,乙同学是静止的D.在0~20s内,乙同学的平均速度为10m/s4.某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他在5s末的速度是8.4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m/s,则本次比赛中,该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10.2m/s B.9.3m/s C.10m/s D.8.4m/s5.如图是小华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时,拍摄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每隔0.2s闪拍一次。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B.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通过的路程为4.5cmC.小球在DF段做匀速直线运动D.小球从C点运动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0.15m/s6.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认真操作和记录结果,就能避免误差B.误差就是实验操作中的错误C.用正确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测量中错误是不可以避免的7.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平均速度的测量》课件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平均速度的测量》课件
北师大版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平均速度的测量
教学课件
视察与思考
如图所示为一苹果由静止自由下 落的频闪照片,你需要知道哪些 条件才可以测出苹果下落过程中 任一阶段的平均速度?
求平均速度一般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物体运动过程中 走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路程可以用尺子测量,时间可以用表来测量。今天我 们就用表和尺子来亲自动手测量平均速度。
8 39
10 41 12 45 14 43
停表(秒表)
大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 是 30s ,分度值 是 0.1s ;
小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 是 15min ,分度值是 0.5min
使用方法说明 复位键
转柄
59 0 31
28 57
14 0 13
12
2
26
12
3
55
11
4
秒针 分 2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0
5
9876
53
22 51
小车在斜坡下滑时的速度会越来越大
阅读材料
现代测速方法
1.车速表
在汽车驾驶座位前,有几个功能 各异的外表,其中有 一个就是车速表。车速表是
通过复杂的传动机构并应用电磁 感应原理进行工作的,它可以显 示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
2.雷达测速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车辆急剧增加,交通状况变得越来越严
峻,这就需要对车速进行适当的控制.那么交通警察是采用什么方 式来发现超速并及时提醒司机的呢?测速雷达、就是发挥这种作用 的装置之一.警察使用的测速雷达根据发射功率的不同有效测速距 离在300-800 m之间,测速范围为17~199 km/h.当将测速雷达瞄 准行驶车辆时,测速雷达的显示屏上立刻就会显示出该车的瞬时速 度,警察就可以判断其是否超速行驶.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PPT课件(共11张PPT)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PPT课件(共11张PPT)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分析与论证】
v2<v3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
9
第9页,共。
➢巩固练习
1、一个物体沿平直路运动,由静止起在10s内加速
到20m/s,共运动了80m,该物体在10s内平均速度是
[]
C
A.20m/s C.8m/s
B.10m/s
D.都不对
2、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20m/s 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30m/s速度行驶,在 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通过下半段路程s3的平均速度v3呢?
s3= s1-s2
t3= t1-t2
金属片
s2
s3 t3
s1
t1
t2
7
第7页,共11页。
【设计表格】
路 程(m) s1= s2= s3=s1-s2=
运动时间(s) t1= t2= t3= t1- t2=
平均速度(m/s) v1= v2= v3=
8
第8页,共11页。
B.10m/s
t3= t1- t2=
S2
t2
金属片的作用:便于测量时间
3
第3页,共11页。
【器材】
斜面、小车、刻度尺、
停表、金属片。
4
第4页,共11页。
【步骤】
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
在斜面的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
将要通过的路程s1。
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
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
1
第1页,共11页。
预习:
很小
停表
刻度尺
v
S t
第2页,共11页。

第三章《三、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课件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三、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课件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概念: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瞬时速度
物理意义:瞬时速度反应物体在运动过程中
的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快慢
课 程 结 束
知识学习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分
平均速度反应的是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整体运动快慢。
平均速度与某一时间间隔Δt对应,可以利用公式 =

计算。

瞬时速度反应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
位置时的运动快慢。瞬 时 速 度 与 某 一 时 刻 t 对 应 , 不能利
用公式 =

计算。

知识学习
t 3 t1 t 2 6s+7s=13s
s3 100m
全程平均速度: v 3

=7.7m/s
t3
13s
知识学习
50 m 6 s
50 m
8.3 m/s
7.1 m/s
7.7 m/s
100 m 13 s
求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明确路程和时间的对应关系。
即使是同一运动过程的不同部分的平均速度也可能不同。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联系
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都是
相等的,且等于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当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或所用的时间短到物体瞬时速度;
反之,瞬时速度也可以看成是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知识学习
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说乌龟胜了兔子,是
机降落时在跑道上滑行,都可以看作是直线运动,但它们的速度是变
化的,是变速直线运动。如何描述它们运动的快慢呢?
100m跑道上
的运动员
正在降落的飞机
平直公路上行
驶的汽车
知识学习

2020最新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 3.4 平均速度的测量练习 (新版)北师大版(考试专用)

2020最新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 3.4 平均速度的测量练习 (新版)北师大版(考试专用)

3.4 平均速度的测量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小明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m/s,从家到学校要走15min,那么他上学要走的路程是()A.1080m B.108m C.18km D.0.3km2.某同学乘坐高铁,看到车厢内显示的车速为216千米/时。

他估测车厢通过隧道用了10秒,则隧道长度约为()A.60米B.600米C.2160米D.7776米3.如图是某物体在水平地面上作直线运动的s﹣t图象,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在0﹣2s内做变速运动B.物体在2﹣4s内运动速度是5m/s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内运动速度是2.5m/s4.小华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

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得()A.步行的是图中AB段B.小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1800mC.小华骑车的速度为360m/sD.小华步行的速度为90m/s5.百米赛跑时,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枪声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秒表的读数为11.59s,则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实际时间应为()A.11.30s B.11.59s C.11.88s D.11.18s6.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C.2~5s内,小车受到的是非平衡力D.5~7s内,小车受到的是非平衡力7.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甲、乙的s﹣t图象如图所示,已如8秒时丙距离甲、乙的距离恰好相等。

则()A.丙可能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丙的s﹣t图一定在甲的图线上方C.丙一定与乙的运动方向相同D.丙的s﹣t图线可能在乙的图线下方8.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6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6s刹车。

2020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四、新材料及其应用
2020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2020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二、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2020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三、学生实验:探究——物质 的密度
四、升华和凝华
2020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2020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 和密度
2020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2020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二、熔化和Leabharlann 固2020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三、汽化和液化
2020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走进物理世界
2020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2020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一、物态变化 温度
2020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 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78页 0155页 0263页 0346页 0434页 0504页 0521页 0583页 0613页 0715页 0735页 0785页 0883页
走进物理世界 一、物态变化 温度 三、汽化和液化 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三、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四、平均速度的测量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三、噪声与环保 第五章 光现象 二、光的反射 四、光的折射

八年级物理上册(北师大版)多媒体教学课件:34平均速度的测量

八年级物理上册(北师大版)多媒体教学课件:34平均速度的测量

(1)停表的使用方法
(2)上半段路程的时间怎样测?
计时
方法:t1=tB
复位
(3)下半段路程的时间怎样测?
思考:能让小车从B点开始运动吗?
能让小车运动到B点时开始计时吗?
方法:t2=tC-tB 7
实验中应记录哪些数据? s1、s2、tB 、tC、t1 、t2 、v1、v2
8
设计实验数据表格
t1=tB =
39
1.实验目的: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变速运动物体的 平均速度 2.实验原理:v=s/t 3.实验器材: 4.实验方法和步骤: 5.实验记录和结果:
40
装满一车幸福,让平安开道;抛弃一切烦 恼,让快乐把你环绕!
41
金属片
12
金属片
13
实验时注意视察停表的示数。
金属片
14
金属片
15
金属片
16
金属片
17
金属片
18

金属片
19
金属片
20
金属片
21
金属片
22
金属片
23
金属片
24
金属片
25
金属片
26
金属片
27
金属片
28
实验时注意视察停表的示数 金属片
29
金属片
30
金属片
31
金属片
t2=tC–tB=
s1=
v1=
s2=
v2=
路程 (m) 上半段 s1= 下半段 s2=
运动时间(s) t1= t2=
速度(m/s) v1= v2=
9
5. 实验步骤:
(1)在斜面上用刻
度尺将路程分为相
等的两段s1和s2, 并标记A、B、C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