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公路毕业设计说明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本毕业设计旨在研究二级公路,并探讨其相关问题和挑战。
在这个部分,我将介绍本毕业设计的主题和目的,以及选择二级公路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同时,我还会提供一些与二级公路相关的背景信息和问题。
二级公路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交通网络。
它们在国家发展和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基础设施和资源有限,二级公路常常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和维护,二级公路可能存在路面破损、交通拥堵等问题。
此外,二级公路还可能受到地理环境、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对二级公路进行研究和探索,以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对于改善交通状况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毕业设计将从多个角度对二级公路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优化其设计、建设和管理,以实现更高效、安全和可持续的交通运输。
让我们深入研究二级公路,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措施。
在这一段中,我们将回顾和总结已有的关于二级公路的文献和研究成果。
我们将介绍二级公路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我们还将提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最新的研究动态。
二级公路是指连接县级城市或农村地区的道路网络,承担着较为重要的地方交通职能。
根据地域和交通量的不同,二级公路可以分为多个子类,如山区公路、平原公路和海岛公路等。
这些不同种类的二级公路在规划和建设上有着一些特点,例如山区公路需要考虑地形和环境因素,而平原公路则注重流量和速度。
然而,二级公路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基础设施和维护方面的局限性,二级公路在安全性和通行效率方面面临一些挑战。
其次,二级公路的交通流量和车辆类型多样,对道路的设计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不同地区的二级公路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当地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为解决这些问题,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并且有许多最新的研究在进行。
政府部门在制定交通规划和管理政策时,对二级公路的规划和发展给予了重视。
此外,学术界也在探索二级公路建设、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最新研究,以期为二级公路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二级公路设计毕业设计
二级公路设计毕业设计二级公路设计毕业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运输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而公路作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其规划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二级公路设计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一、二级公路的定义和重要性二级公路是指连接城市和乡村的次要公路,其起到了连接城市和农村的纽带作用。
与一级公路相比,二级公路的交通量较小,但其在农村地区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二级公路的设计直接关系到交通的畅通与安全,因此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
二、二级公路设计的原则1. 安全性原则:二级公路的设计应注重安全性,包括道路的宽度、坡度、弯道的设计等。
合理的设计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行车安全。
2. 经济性原则:二级公路的设计应注重经济性,包括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等。
合理的设计可以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环境友好原则:二级公路的设计应注重环境友好性,包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
合理的设计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平衡。
三、二级公路设计的具体要素1. 路线选择:二级公路的路线选择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水系等因素,以及交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合理的路线选择可以减少地质灾害的风险,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2. 道路宽度:二级公路的道路宽度应根据交通量和车辆类型进行合理规划。
对于交通量较大的路段,应适当增加车道宽度,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3. 坡度设计:二级公路的坡度设计应考虑车辆的行驶安全和燃料消耗等因素。
合理的坡度设计可以提高车辆的行驶舒适度,减少能源消耗。
4. 弯道设计:二级公路的弯道设计应考虑车辆的行驶安全和舒适度。
合理的弯道设计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
5. 路面材料选择:二级公路的路面材料选择应根据交通量和气候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合适的路面材料可以提高道路的耐久性和抗滑性。
四、改进建议1. 加强交通规划:二级公路的设计应与城市规划相结合,注重交通需求的预测和分析。
二级公路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
XX至XX地区二级公路设计摘要:本设计为平原微丘二级公路设计,首先根据设计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和性质,确定公路等级。
结合沿线自然条件与主要技术指标的应用,进行路线方案论证与比选,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设计内容包括:路线的平、纵、横设计,路基路面设计和排水设计,并完成初步设计阶段应完成的各种图、表及设计说明书。
关键词:二级公路路线路基路面前言在大学四年教与学的过程中,毕业设计是最后的一门课程,也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次训练。
在设计中,学生将对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总结、巩固、提高和深化,进一步掌握所学学科的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走上正式的工作岗位之前,毕业设计无疑是一次最好的练习,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与实际工程接轨。
这次设计包括的内容很多,有线形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结构物设计、挡土墙设计等。
公路由土路到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使得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
西藏地广人稀,山势起伏较大,自然景观美丽,又是藏传佛教保存得较完善的地方。
但由于交通不便,旅游业发展得十分缓慢,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发展。
由于西藏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较远,小城镇也非常少,因此,西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一、二级公路的需求量非常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近,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将进一步加快西藏的发展。
面对当前发展的大好形势,迫切要求大量修建高等级公路,以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
“公路通,百业兴”,任何地方的发展,都离不开交通。
西藏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先从交通事业抓起。
因此,我选择了XX至XX的二级公路设计。
本次设计中的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土方调配等内容主要采用了由海地系统软件,该软件是一套具有领先技术的工程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主要应用于测绘,道路设计,桥梁设计和涵洞工程领域。
本设计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次设计的每一项工作。
二级公路线形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长安大学)
前言毕业设计就要结束了,两个月来,通过认真的学习和不懈的努力,我顺利的完成了这次非常有意义的毕业设计,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并把我们从书本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毕业设计中去,锻炼和提高了我的能力,特别是对提高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熟练程度,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按照设计任务书的基本要求,本设计是山西大同新建二级公路设计,根据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地形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拟建成两车道二级公路,全长3176.094m。
设计内容包括路线、路基、路面、桥梁和涵洞等几大部分,在设计中参考了大量的专业课教材、部分基础课教材以及交通部部颁规范和部分国内外先进理论经验。
虽然完成了此次毕业设计,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加之初次进行如此全面的综合设计,错误之处敬请老师批评指正!内容摘要:该设计是山西大同地区的公路设计。
该路段处于公路区划Ⅲ1区,土质为粉质土。
道路等级的确定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和远景交通量,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性质综合确定,由此确定为二级路。
结合当地的自然情况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行详细的设计。
本路线的设计车速为60km/h,路线总长度为3176.094米,平面线有4个交点,纵断面有8个交点,曲线的半径为规范要求的值。
有6个涵洞,其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有桥梁一座,跨径为90M,其形式采用简支梁。
路面采用的是沥青混凝土路面。
关键词:粉质土、公路网规划、远景交通量、自然情况、设计车速、纵断面、涵洞、钢筋混凝土、跨径、简支梁、沥青混凝土。
目录第一章设计技术标准的确定 (5)1.1 该公路的设计意义 (5)1.2 沿线地貌,地形,地质,及自然地理特征 (5)1.2.1 气候特点 (5)1.2.2 降水量及地下水埋深 (5)1.2.3 地形与地貌 (5)1.2.4 地质与土质 (6)1.2.5 植被作物等情况 (6)1.3 道路等级和主要技术指标的论证和确定 (6)1.3.1 公路等级的选用 (6)1.3.2 主要技术指标 (7)1.3.3 主要技术指标的论证 (7)第二章路线设计 (9)2.1 路线选线 (9)2.1.1 选线的一般原则 (9)2.1.2 此地区选线要点 (10)2.1.3 路线方案 (10)2.2 路线平面设计 (12)2.2.1设计原则 (12)2.2.2此路平面线形设计要点 (13)2.3路线纵断面设计 (14)2.3.1纵断面线形设计原则: (14)2.3.2本设计路段纵断面设计要点 (15)2.3.3 本设计中的纵断面设计: (16)第三章路基设计 (18)3.1 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 (18)3.2横断面设计 (19)3.2.1路基横断面组成 (19)3.2.2填方路基 (20)3.2.3挖方路基 (21)3.2.4填挖结合路基 (21)3.2.5路基高度 (22)3.2.6路基边坡坡度 (22)3.2.7超高设计 (22)3.3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24)3.3.1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一般原则 (24)3.3.2地表排水 (24)3.3.3本路段的排水系统的安排 (25)3.3.4路基路面排水的综合设计 (28)第四章路面设计 (28)4.1路面设计基本要求 (29)4.2路面结构类型选择 (29)4.3设计理论与方法 (30)4.4路面设计 (30)4.4.1标准轴载换算 (30)4.4.2结构层组合与材料选取 (32)4.4.3结构层厚度确定 (35)第五章小桥、涵洞 (37)5.1小桥和涵洞 (37)5.1.1小桥涵设计原则: (37)5.1.2涵洞型式选择 (37)第六章其他沿线设施以及环境保护 (39)小结 (40)附:主要参考资料 (41)第一章设计技术标准的确定1.1 该公路的设计意义山西大同地区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炭储量大,煤质优良,是重要的动力煤产地。
毕业设计课程设计道路勘测课程设计(二级公路)
一、课程设计说明书1 道路选线....................................................1 2平面设计.....................................................13 纵断面设计..................................................54 横断面设计.................................................10二、参考文献.................................................151 道路选线道路选线,就是个根据道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公路的等级和技术标准,从规划的起、终点之间结合地形、地质、水文及其他沿线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三方面因素,在实地或纸上选定道路中线的确切位置,然后进行有关的测量和设计工作。
我们本次选线为纸上定线.。
1.1纸上定线在纸上定线中,因使所设计路线尽量与等高线平行,绕开等高线密集的陡坡地区。
在定线时,直线距离不能太长,一般以20V(V是设计车速)为最大长度。
1.2选线原则路线设计受到地形、水文、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到很多社会、经济等上的因素。
本次为丘陵区选线,等级为二级公路,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使填、挖方平衡。
2)路线的坡度做好控制,在0.3%~7%为宜3)多种方案,从中选择最优方案。
4)做到少占耕地,与农田基本建设相协调。
5)根据设计标准合理布局线路,路线设计要保证行车安全、舒适。
6)选择坡度较缓的地形,有利于施工。
7)对水文地质差的地方尽量绕行。
在地形图要设计两个弯道,在弯道设计时,除考虑曲线要素外,还要注意弯道内侧是否有物体阻碍司机的视线,为满足视距要求,要对其横净距进行计算,具体方法在横断面设计时在详细说明。
2 平面设计路线的平面线形是由指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的平面线形,平面设计就是将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等合理的组合起来,确定路线平面位置和各部分的几何尺寸的工作。
道路二级公路设计毕业设计
交通量 71 67 55 94 85 70
汽车代表车型 小客车 中型车 大型车 拖挂车
表 1—2 各汽车代表车型和车辆折算系数
车辆折算系数
说明
1.0
≤19 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t 的货车
1.5
>19 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t~≤7t 的货车
2.0
载质量>7t~≤14t 的货车
3.0
载质量>14t 的货车
本次设计路线为该省道路段某一标段,既乔庄镇至玄道沟镇,本标段全长 7.1267 公里。
1。2。2 气候条件
河北省承德市地处燕山腹地,北纬 40º11'-42º40’,东经 115º54’-119º15’。属 亚温带向亚寒带过渡地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 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春季冷暖多变,干旱多风;夏季炎热潮湿,雨量集 中;秋季风和日丽,凉爽少雨。光照资源丰富,年总辐射量为 4854~5981 兆焦/平方米, 年日照时数 2319~3077 小时;南北热量差异较大,年平均气温为 1。8~14。2℃,极端 最高气温 43.3℃,极端最低气温-42。9℃,,年均无霜期 160 天。多年平均最高气温 33℃, 多年平均最低气温—3℃,属于季冻区,多年最大冻深为 400mm。夏季多温凉,冬季少严 寒,雨量适中。
(4) 路线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通过名胜、风景、古迹地区的道路,应注 意保护原有自然状态,其人工构造物应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处理好重要历史文物 遗址。
(5)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影响。选线时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调 查,弄清它们对道路工程的影响.对严重不良地质路段,如滑坡、崩坍、泥石流、岩溶、 泥沼等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应慎重对待,一般情况下应设法绕避。当必 须穿过时,应选择合适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某二级公路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要为了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并在各方面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我们选择了敦煌至当金山口二级公路设计作为毕业设计,这是在毕业之前对自身学习状况的最后一次检查。
我所选择的设计路段是从DK32+000至DK40+000 段,全长8 km,设计车速为60km/h,路基宽度为10m。
本次设计的内容有:平面线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
对交通量进行了分析,查找相应技术规范,确定公路的等级以及设计需要的各种参数。
平面线设计包括纸上选线、定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参数设定,直线设计等;纵断面设计包括拉坡、竖曲线设计等,超高的设定满足了设计要求的8%之内,在竖曲线设计时,应注意行车视距和视线诱导问题即满足“平包纵”,合成坡度也要满足规范要求;横断面设计时,使行车更加舒适,为确保道路的使用年限,在路段上还做了防护和排水设计;桥涵设计包括桥梁和涵洞的形式、尺寸的设计;英文翻译。
通过这次设计不但了解建设公路的各个步骤,而且也能熟练的运用Auto CAD 进行制图。
关键词:路线平面横断面纵断面桥涵IAbstractThe design is very important to us. Not only because this is our last assignment before graduation, but also it can enhance our ability. This graduation design is the segment of the second class road which starts from dunhuang to dangjinshankou. The road, which is 8 km fromDK32+000 to DK40+000. The design speed is 60km/h and the wide of the subgrade is 10 m. The contents for design have: The flat surface line design, vertical section design, cross section design, block the soil wall design and the engineering quantity calculations and grounds square dispensation.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to the volume of traffic, search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highway to determine the levelsof need and the design of the parameters. The flat surface line the design includes the paper select line, settle line, a curve, the mitigation curve parameter enactment, straight line design etc.; The vertical section design includes to pull the gradient , Set extremely highly on satisfying 8% of the design request inside the vertical curve design...etc., at the vertical curve design, at the request of notice to go the car to see to be apart from to induce the problem to satisfy " a vertical curve " namely with view, synthesize the slope also want satisfy the norm; When the cross section design, considered the extremely high constitution, make go the car more comfortable, in order to insure the usage time limit of the road, still did the protection and drain the design on the road segment; The design of the bridge and culverts which include size and form; Translate an English article into Chinese. This design not only to understand the various road-building steps, but also skilled in the use of Auto CAD.Keywords:Alignment ; Flat surface design ; Vertical section design ; Cross section design ; Road surface bridgeII目录1 绪论 (1)1.1 中国公路发展简介 (1)1.1.1 公路发展历程 (1)1.1.2 公路建设评述 (2)1.1.3 公路建设意义 (3)1.2 公路设计控制要素 (3)1.2.1 已知资料 (3)1.2.2 汽车代表车型与换算系数 (4)1.2.3 交通量计算 (4)1.3 公路等级的确定 (4)1.4 设计行车速度的确定 (4)1.5 服务水平 (4)2 工程概况 (5)2.1 工程简介 (5)2.1.1 工程名称 (5)2.1.2 设计内容 (5)2.1.3 工程特点 (5)2.2 设计原则 (5)2.2.1 平面设计 (5)2.2.2 纵断面设计 (5)2.2.3 横断面设计 (5)2.2.4 桥涵设计 (5)2.3 设计目的及任务 (6)2.3.1 设计目的 (6)2.3.2 本次设计的主要任务 (6)3 公路选线 (7)3.1 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7)3.2 选线的步骤和方法 (7)3.3 平原地区选线 (8)3.4 方案比选 (8)4 平面设计 (10)4.1 公路平面线形概述 (10)4.1.1 路线 (10)4.1.2 平面线形要素 (10)4.2 直线 (11)4.2.1 直线的特点 (11)4.2.2 直线长度的限制 (11)4.3 圆曲线 (12)4.3.1 圆曲线最小半径 (12)4.3.2 圆曲线最大半径 (14)4.4 缓和曲线 (14)4.4.2 缓和曲线长度 (14)4.5 平曲线 (15)4.5.1 平曲线长度 (15)4.5.2 平曲线超高及其过渡 (16)4.5.3 平曲线加宽及其过渡 (16)4.6 行车视距 (17)4.7 公路平面线形的设计方法及设计成果 (17)4.7.1 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 (17)4.7.2 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 (18)4.7.3 公路平面设计成果 (18)5 纵断面设计 (22)5.1 概述 (22)5.2 纵坡 (22)5.2.1 最大纵坡 (22)5.2.2 最小纵坡 (22)5.2.3 平均纵坡 (23)5.2.4 坡长 (23)5.2.5 合成坡度 (24)5.2.6 纵坡表 (24)5.3竖曲线 (25)5.3.1 竖曲线最小半径及最小长度 (26)5.4 公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27)5.4.1 公路平、纵线形组合的基本原则 (28)5.4.2 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 (28)5.5 纵断面设计方法及设计成果 (28)5.5.1 纵断面设计要求 (28)5.5.2 纵断面设计的步骤 (29)5.5.3 纵坡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29)5.6 纵断面图 (30)6 横断面设计 (31)6.1 横断面组成 (31)6.1.1 路幅的构成 (31)6.1.2 路幅布置类型 (31)6.2 行车道宽度 (31)6.3 路拱、路肩、中间带、边沟及截水沟 (32)6.3.1 路拱 (32)6.3.2 路肩 (32)6.3.3 中间带 (33)6.3.4 边沟 (33)6.3.5 截水沟 (33)6.3.6 碎落平台 (33)6.3.7 护坡道 (33)6.4公路建筑限界与公路用地范围 (34)6.4.1 公路建筑限界 (34)6.4.2 公路用地范围 (34)6.5公路横断面设计方法及横断面图 (34)6.5.1 公路横断面组成 (34)6.5.2 公路标准横断面 (35)6.5.3 横断面设计的原则 (36)6.5.4 横断面设计的要求 (36)6.5.5 横断面设计步骤 (36)6.5.6 路基设计表 (36)6.5.7 横断面图 (38)7 桥涵设计 (39)7.1 设计概述 (39)7.2 涵洞设计 (39)7.2.1 涵洞分类及其适用性和优缺点 (39)7.2.2 涵洞选用原则 (39)7.2.3 确定桥涵位置、类型、孔径和数量 (40)结论 (42)致谢 (43)参考文献 (44)1 绪论1.1 中国公路发展简介纵观当今世界,经济发达的强国,无一不是公路发达的国家。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1. 引言本文档介绍了二级公路的毕业设计方案。
二级公路是指连接中等规模城市和乡镇的公路。
毕业设计旨在通过设计一条高效、安全的二级公路,提高城乡交通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2. 设计背景二级公路作为连接城乡的重要交通路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居民出行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许多地区的二级公路存在路面质量差、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
因此,设计一条符合实际需要的二级公路至关重要。
3. 设计目标本毕业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条二级公路,满足以下要求:•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缩短行车时间;•提升路面质量:保证路况平整,减少车辆损耗;•加强交通安全:考虑交通流量、行人通行等因素,减少事故发生率;•考虑环境保护:合理规划路线,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设计方案本设计方案分为以下几个阶段:4.1. 前期调研在设计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前期调研工作,包括: - 收集相关地理和交通数据; - 确定设计地区的行车需求和交通状况; - 分析地形、气候等因素对公路建设的影响; - 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对公路的需求预测。
4.2. 路线规划根据前期调研结果,进行路线规划,考虑以下因素: - 交通需求:连接城市和乡镇的主要路线; - 地形地势:选择最合适的路线,尽量减少障碍; - 环境影响:避免对环境的不必要破坏; - 政策法规: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合法性。
4.3. 路面设计根据路线规划,进行路面设计,考虑以下因素: - 路面宽度:考虑交通流量和通行需求,确定合适的车道数; - 翻修路面:对于原有路面质量较差的路段,进行翻修或改造; - 提升草坪:在路边或路中央布置草坪,美化环境。
4.4. 交通安全设计为了保障交通的安全性,需要进行交通安全设计,包括以下措施: - 道路标识:合理设置交通标识和标线,引导车辆和行人; - 交叉口设计:合理规划交叉口,减少事故发生率; - 考虑行人通行:设置人行横道、过街天桥等设施,保障行人安全通行。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二级公路毕业设计在现代社会中,交通运输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公路交通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公路交通体系中,二级公路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纽带,其建设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二级公路的毕业设计是交通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这个设计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在这个设计中,学生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如交通流量、道路宽度、路面材料等,以确保设计出满足交通需求的高效公路。
首先,二级公路的毕业设计需要考虑交通流量的预测和分析。
通过对周边地区的人口、产业、经济发展情况等因素进行研究,可以预测未来的交通流量。
这样,设计师就能够合理地规划道路的宽度和车道数,以满足预计的交通需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等因素,确保设计出的公路能够安全、顺畅地运行。
其次,二级公路的毕业设计需要考虑道路的几何形状和路面材料。
道路的几何形状包括纵向和横向的曲线设计,以及坡度的设置。
通过合理的几何形状设计,可以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而路面材料的选择则需要考虑到交通流量、气候条件和地质状况等因素。
合适的路面材料可以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
此外,二级公路的毕业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设计师需要在公路建设中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例如,可以采用生态护坡、雨水收集等技术手段,减少土壤侵蚀和水资源浪费。
此外,还可以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电、智能交通系统等技术手段,提高公路的能源利用效率和交通运行效率。
最后,二级公路的毕业设计需要考虑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和社会效益等因素,以确保设计出的公路能够在经济上可行并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例如,可以通过合理的路线选择和交通组织,减少运输成本和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和经济效益。
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毕业设计
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二级公路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主要干道,其设计应兼顾安全性、通行能力和舒适度。
本次毕业设计旨在设计一条双向两车道的二级公路,满足日常通行需求,并提高交通流量的通行能力。
本设计方案将考虑路线选择、道路平面设计、纵横断面设计、交叉口设计等因素。
二、路线选择在进行路线选择时,应考虑景观、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因素。
同时,还需考虑交通需求和连接性。
在选择路线时,应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交通需求调查作为依据。
选定路线后,还需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地形测量。
三、道路平面设计道路平面设计是确保交通安全和提高通行能力的关键。
在道路平面设计中,应考虑道路几何设计、道路标志和标线、交通信号控制等因素。
道路几何设计中,需要确定道路纵向曲线和横向曲线的半径和超高。
道路标志和标线的设计需符合交通规定,并合理分布在道路上。
交通信号控制的设置应依据交通量和交通流分布。
四、纵横断面设计纵横断面设计主要包括路基、路面、路肩、沟渠等方面。
在路基设计中,需考虑路基宽度、路堤、路基层厚度等因素。
路面设计应根据交通流量和路基条件,选择适当的路面结构。
路肩的设计需考虑车道宽度、路肩宽度、车道和路肩的连接等因素。
沟渠的设计应确保排水畅通,防止积水。
五、交叉口设计交叉口设计是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和交通辅助设施合理利用的重要环节。
在交叉口设计中,应根据交通流量、交叉口种类和周边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
常见的交叉口类型包括十字型、T型、环形、分离式等。
交叉口设计中,还需考虑交通信号灯、车道划分、行人过街设施等要素。
六、总结本次毕业设计旨在设计一条双向两车道的二级公路,满足日常通行需求,并提高交通流量的通行能力。
设计方案应考虑路线选择、道路平面设计、纵横断面设计、交叉口设计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提高公路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服务于城市和乡村的交通需求。
二级公路路线设计(毕业设计)
二级公路路线设计(毕业设计)1000字二级公路是指车流量小于10000辆/日,具有一定地域交通作用,连接城市、县城和乡镇的公路。
它的路线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人口分布、交通流量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
一、路线规划1.确定起点和终点在路线规划中,首先需要确定二级公路的起点和终点。
根据当地交通情况和经济发展状况,选择最需要连接的地区作为起点和终点。
2.确定众多路径在确定起点和终点之后,需要选出众多可能的路径,包括现有道路、公路、铁路等。
根据路径的特点,选取可行的路径进行初步方案设计。
3.路线考察在初步路线方案设计之后,需要进行路线考察,了解路线情况和地理条件。
比较不同方案的优缺点,确定最终路线。
二、路线设计1.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主要包括路面、路肩、路缘带、排水设施等。
二级公路路面设计标准要求曲线比较平缓,道路横断面宽度以车辆通行安全为依据,通常宽度为6米至9米,而城市的路宽会更大一些。
2.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主要考虑道路的坡度、坡降、高差及桥梁、隧道等设施的建设。
纵断面的设计要考虑路线的地形地势,保证路面车行稳定,避免出现回填坍塌现象。
三、交通组织设计1.交通组织流量分析在交通组织设计中,需要根据二级公路的交通流量和车速、车型等因素,进行交通流量分析,以便更好地设计交通组织方案。
2.出入口布局设计在设计出入口布局时,需要充分考虑道路连接的城市、县城和乡镇的居民和车辆出入,进行合理的出入口布局方案设计。
四、路灯、标志、信号灯设施设计路灯、标志、信号灯设施对二级公路的车辆通行和交通安全非常重要。
设计时需要根据道路宽度、路况、车流量等因素,合理规划路灯、标志、信号灯等设施的数量和位置,以便保障行车安全。
五、环境保护设计环境保护设计是二级公路路线设计的重要内容。
需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设计合理的路缘带、绿化带等设施,保护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生物多样性。
总之,二级公路路线设计需要全面考虑路线规划、道路横纵断面设计、交通组织设计、路灯、标志、信号灯设施设计和环境保护设计,以保障行车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
二级公路的设计说明毕业设计
湘潭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重庆市新朱二级公路K42+000~K431+000段设计学院: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专业:土木工程学号:2009800316姓名:孙威指导教师:刘正才完成日期:毕业设计任务书(道路工程方向)一、毕业设计目的与要求目的:毕业设计是实现工科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的实践性、综合性教学环节。
它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训练,也是对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际测试;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毕业生的素质,使之能较快地适应工程实践的需要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毕业设计时间内,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二、毕业设计题目:公路设计设计者按指导教师指定的路线起终点,起点桩号自拟路名,根据地形、地质等条件选择一条符合技术标准及要求的路线进行相关内容的设计和计算,设计里程不小于3km。
三、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要求:1)课题设计现状和发展趋势;2)本设计的目的和指导思想;3)本设计的目标和基本内容;4)本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拟采用的途径;5)设计规划与进度安排;6)字数不少于3000;7)要求手写。
四、技术标准本设计一律执行: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5)5)《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7)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7)《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B06-02-2007)五、相关资料1)路线所经地区1:2000航测地形图(详见电子地形图附件1);2)路线为益阳市桃江至马迹塘之间的某段公路;3)路基土壤为中液限粘土,地下水位距挖方后地面的最低水位为3.45米,最高水位为0.8米,多年最大道路冻深为180cm;4)有关当地的地质、水文、气象查阅相关文献资料;5)沿线地方材料有碎石、砾石、砂、石灰、粉煤灰等,其他沥青、水泥、矿粉等需外购;6)土基回弹模量和路面材料回弹模量及材料强度试验资料如下:土基回弹模量: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水泥混凝土标准试件抗折强度实验最大破坏压力(KN)分别为:39. 80; 41.20; 40.65; 41.78; 42.05; 41.877)材料预算单价及机械台班费用查相应定额。
二级公路设计说明书
二级公路设计说明书广州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课题名称 XX至XX二级公路设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系别道路与桥梁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1年6月9日教务处制摘要:本设计是XX至XX的一段丘陵区二级公路方案设计,公路全长1836.286米。
设计要求在给定的1:2000的带状地形图上,根据给定的原始数据资料,综合考虑平纵横配合与地形特点进行纸上定线,方案比选后对所选方案进行平、纵、横设计,路面设计,其中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路基路面排水工程设计(路基设计、路基排水设计、路面工程设计(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组合设计) ,同时也给出了相关的表格与图纸。
关键词:道路等级,选线,平面设计,纵断面,横断面,路基,路面,设计ABSTRACT: This design is From JIA NAN to FENG JIANG of hills area Class II highway design.The highway is whole long 1836.286 meters. Design requirements in a given band of 1:2000 topographic map,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data set, considered-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ordination and terrain characteristics of paper alignment, the programme after the election than the selected programme-ping, vertical, Wang design, road design, including: graphic design, profile design, cross-sectional design, embankment road drainage project design (a roadbed design, embankment and drainage design, retaining walls design), Pavement Engineering (for asphalt pavement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The combination of structural design), but also given the relevant forms and drawings.Keywords:road-grade,alignment,flat surface design,longitudinal section,horizontal section,roadbed,pavement,design目录1.前言 (1)1.1设计条件 (1)1.2设计要求 (1)1.3设计过程 (1)1.4公路修建的意义 (2)1.5主要参考文献 (2)2.道路技术等级的确定 (3)2.1设计资料 (3)2.1.1交通量(辆/日)资料 (3)2.1.2汽车折算系数 (3)2.2交通量计算 (3)2.2.1设计初年年平均日交通量计算 (4)2.2.2远景规划交通量计算 (4)2.3道路等级的确定 (4)3.路线技术指标的论证 (5)3.1直线 (5)3.1.1直线的最小长度 (5)3.1.2直线的最大长度 (6)3.2圆曲线半径及圆曲线长度 (6)3.2.1公式与影响因素 (6)3.2.2最小半径计算 (7)3.2.3圆曲线的最大半径 (9)3.3缓和曲线 (9)3.3.1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 (9)3.4行车视距 (9)3.4.1停车视距 (9)3.4.2超车视距 (9)3.4.3会车视距 (10)3.5平面视距的保证 (10)3.6纵断面技术论证 (10)3.6.1最大纵坡 (10)3.6.2最小纵坡 (10)3.6.3最小坡长 (10)3.6.4最大坡长 (11)3.6.5缓和坡段 (11)3.6.6竖曲线的最小半径 (11)3.7.1路基宽度 (12)3.7.2道路路拱 (12)3.7.3道路边沟 (12)3.7.4道路边坡坡度 (13)3.8路基技术论证 (15)3.8.1路基设计的基本要求 (15)3.8.2路基宽度 (15)3.8.3路基高度 (16)3.8.4路基压实 (17)3.8.5边坡坡度 (17)3.9路面技术论证 (18)3.9.1路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16)3.9.2路面等级 (18)3.9.3路拱坡度 (19)3.9.4路面排水 (19)3.9.5桥涵 (19)3.10技术指标汇总 (19)4.初步选线与定线设计 (19)4.1路线初步选线 (19)4.1.1选线的主要依据来源 (19)4.1.2选定路线 (19)4.2路线初步定线 (19)4.2.1纸上定线 (19)4.3平曲线初步设计 (21)4.3.1缓和曲线设计 (21)4.3.2路线的转点和转角的确定 (21)4.4纵断面的初步设计 (22)4.4.1平纵线形组合的基本要求 (22)4.4.2纵断面设计的步骤 (23)4.4.3纵断面的竖曲线设计 (23)4.4.4方案比选 (24)4.4.5平面曲线要素的确定 (25)4.4.6缓和曲线的设计 (25)4.4.7初步设计的平曲线加桩 (25)5.纵断面的详细设计 (26)5.1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26)5.1.1平纵线形组合的设计原则 (26)5.2纵断面详细设计 (27)5.2.1纵断面线形设计的一般要求 (27)5.2.2纵断面设计的步骤 (28)5.2.3纵断面的竖曲线设计 (28)6.1横断面的组成 (30)6.2路拱的确定 (30)6.2.1弯道的超高 (31)6.2.2弯道的加宽 (31)6.2.3陡坡路堤的稳定性检验 (38)6.2.4土石方量计算和调动 (32)6.3路基边坡设计 (32)6.3.1路堤边坡 (32)6.3.2路堑边坡 (32)6.4沟渠设计 (33)6.4.1边沟设计 (33)6.4.2边沟的断面形式 (33)6.4.3边沟断面尺寸 (33)6.4.4沟渠加固 (33)7.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34)7.1交通资料分析 (34)7.2标准轴载及轴载当量换算 (35)7.3标准轴载累计当量作用次数N E 及混泥土路面交通等级的划分 (36)7.3.1其他相关参数的确定 (37)7.4路面结构的初步拟定 (38)7.4.1路面结构层厚度的计算 (38)7.4.2荷载应力分析 (41)7.4.3温度应力分析 (42)7.4.4综合疲劳应力分析 (43)7.4.5水泥混凝土纵缝设计 (44)7.4.6水泥混凝土路面横缝设计 (45)8.沥青路面设计 (46)8.1路面设计计算 (46)8.1.1路面设计年限 (48)8.1.2标准轴载及轴载当量换算 (49)8.2选用原材料 (49)8.3预估路基回弹模量 (51)8.4路面结构的初步拟定 (52)8.4.1路面结构初步拟定 (52)8.4.2路面设计弯沉值计算 (52)8.4.3容许层底拉应力计算 (53)8.4.4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53)8.4.5柔性基层沥青路面 (55)8.4.6最少防冻层验算 (56)8.7.2确定最佳沥青路面结构方案 (57)致谢 (59)参考文献 (60)附录 (61)1.前言1.1设计条件设计为XX至XX的一段丘陵区二级公路常规设计,本公路位于广东省境内,是本省的二级集散公路之一,其设计车速为60km/h,车辆增长率γ为 3.7% 。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一、题目简介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为“二级公路设计”,是一项涉及到交通工程、土木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设计任务。
本设计旨在通过对二级公路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等环节进行系统性研究,为城市交通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背景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交通问题也日益凸显。
其中,道路交通问题是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
而在道路交通中,二级公路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连接不同城市之间的重要纽带,其建设和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对于二级公路建设的研究和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毕业设计就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下而开展的。
三、设计目标1. 了解二级公路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
2. 了解二级公路建设所需技术手段及其应用范围。
3. 实现对于二级公路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全面掌握,并对其进行系统性研究和分析。
4. 通过对于二级公路建设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等环节进行深入研究,为城市交通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四、设计内容1. 二级公路规划设计本阶段的任务是对于二级公路建设的规划和设计进行详细分析。
具体包括:(1)了解相关地理信息及交通流量数据,制定合理的道路走向方案;(2)根据道路走向方案,制定详细的道路设计方案;(3)根据道路设计方案,制定相应的施工图纸。
2. 二级公路材料选用本阶段的任务是对于二级公路所需材料进行筛选和选用。
具体包括:(1)了解各种建筑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其适用范围;(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制定相应配比方案;(3)对所选用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和评估。
3. 二级公路施工管理本阶段的任务是对于二级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施工管理进行详细分析。
具体包括:(1)了解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和施工流程;(2)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3)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解决。
4. 二级公路质量评估本阶段的任务是对于二级公路建设后的质量进行评估。
二级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品
惠水至长顺二级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摘要:本设计是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及公路桥梁的相关规范的规定,根据该地段的地形、地质、地物、水文等自然条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设计。
本设计公路等级为二级,设计车速60km/h。
本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设计内容:路线设计、路基设计、路面结构设计、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公路小桥涵设计、平面交叉口设计等。
设计要求:学生应该利用纬地道路设计软件完成本设计的主要过程,并利用计算机绘制设计图纸,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指导独立完成整个设计。
整个设计计算了道路的平纵横要素,对路基路面、平面交叉口、路基支挡防护工程,公路小桥涵等模块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因此圆满的完成了惠水至长顺二级公路两阶段设计。
Abstract: The design is according to the provisions of the design task book requirements and related specifications of highway bridges, according to the lot's topography, geology, terrain, hydrology and other natural condition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ir teachers to complete the design. This design road level of the two, and a design speed of 60km / h.This desig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design elements: road design, the design of embankment, pavement structure design,Subgrade and pavement drainage design, highway bridge and culvert design, intersection design.The design requirements: Students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the latitude of road design software to complete the design process, and computer mapping of the design drawings independent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and guidance of the teacher to complete the design.Calculate the flat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elements of the road for the entire design, detailed design of Pavement, Intersection, embankment retaining protection works, roads, small bridges and culverts module content, so the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secondary roads of the benefits of water to Changshun twostage design.关键词:路线设计、路基设计、路面结构设计、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公路小桥涵设计、平面交叉口设计。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
摘要本设计是江阴市二级公路的设计,该段路线总长为5343.071m。
本设计中设计车速为80km/h,双向两车道。
本设计是在对交通量进行分析,查找相应的技术规范的基础上,确定出公路的技术等级以及设计需要的各种参数,最终确定采用二级公路的技术指标进行设计。
结合周围的地形情况进行了平面线形设计,平面线形中有四个交点。
纵断面的设计中有两个竖曲线,满足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中的各种要求。
在横断面的设计中,确定了横断面组成及各种要素后,绘制出横断面图。
本设计中路面设计采用沥青路面进行设计,主要包括结构层的拟定和设计层厚度计算。
涵洞设计主要是在拟定结构尺寸后进行强度的验算。
设计中结合地形及周边环境条件,通过两条线路方案的比选,最终确定最佳方案。
关键词:二级公路;纵断面;横断面;沥青路面;涵洞AbstractTwo highway is the design of Jiangyin City, and the total length of the section is 3054m. The design speed is 80km/h and the road has two lanes.The parameters which are needed in the design are defined by analyzing the traffic and searching the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inally the secondary road’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surrounding terrain, the alignment of the highway is designed, which has three corners. There are three vertical curves in the design of vertical alignment, which all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 of the linear combination. In the cross section design, the cross section diagrams are drawn after determining the composition and cross section elements. The design of the asphalt pavement mainly contains the selection of the structure layer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layer thickness. The intension of the structure is checked after the selection of the dimensions of the structure in the culvert design. The design is combined with the terrain and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conditions, an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wo line programs, the best solution is ultimately determined.Keywords:Secondary road, vertical section, cross section, Asphalt pavement,culvert目录1总说明 (6)1.1设计内容 (6)1.2 目的要求 (6)1.3 设计原始资料 (6)1.3.1区域概况 (6)1.4设计任务 (7)1.5设计依据 (7)1.6 设计要求 (8)1.7 公路等级的确定 (9)1.7.1公路技术等级规范 (9)1.7.2 交通量资料 (9)1.7.3 折算系数表 (10)1.7.4交通量计算 (10)2 平面设计 (10)2.1 选线的一般原则 (10)2.2 选线方法及步骤 (11)2.3 公路技术标准 (11)2.3.1 公路设计规范 (12)2.3.1直线 (13)2.3.3 缓和曲线 (13)2.4 方案的比较 (14)2.5 平面曲线要素计算 (15)2.5.1 导线要素计算 (15)2.5.2 曲线要素 (16)3 纵断面设计 (18)3.1纵断面设计原则 (19)3.2 纵坡设计要求 (19)3.2.1最大纵坡 (20)3.2.2最小纵坡 (21)3.3 坡长限制 (21)3.3.1最小坡长限制 (21)3.3.2最大坡长限制 (21)3.4竖曲线设计 (21)3.4.1竖曲线设计 (22)3.5竖曲线计算 (22)4 横断面设计 (23)4.1 横断面设计原则 (24)4.2 横断面的组成 (24)4.2.1横断面几何尺寸选择 (24)4.3路基挡土墙设计 (26)4.3.1 挡墙概述 (26)4.3.2 挡墙设计 (26)4.3.3 挡墙的验算 (26)5 路面设计 (29)5.1 路面设计原则 (30)5.2 新建沥青路面设计 (30)5.2.1设计资料 (30)5.2.2 轴载分析 (30)5.2.3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 (33)5.2.4各层材料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确定 (33)5.2.5 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34)5.2.6 设计指标确定 (34)5.2.7各层材料的容许层底拉应力 (34)5.2.8 设计资料总结 (35)5.2.9计算基层厚度 (36)6 排水设计 (37)6.1 路基排水目的和要求 (37)6.2 路基排水设计一般原则 (37)6.3 地面排水设施 (38)7桥梁、涵洞设计 (39)7.1桥涵布设原则 (39)7.2 桥梁计算 (40)参考文献 (41)致谢 (43)外文翻译 (44)1总说明1.1设计内容本设计为江阴市公路新建工程,本工程全线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为双向两车道,该段路线总长为5343.071m,本设计中设计车速为80km/h。
汽车专用公路的二级公路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总说明1.1 设计任务及依据依据地形图、《毕业设计指导书》、《毕业设计任务书》完成给定路线的初步设计。
包括:路线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小桥涵设计,路线平面交叉设计,应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
1.2 沿线自然情况本设计路段为山岭重丘区,沿线为第四级冲击和洪积层,表层土壤为粉质中液限粘土,中层为冲积形成的砂砾、圆砾,底层为砂岩土壤。
土壤渗透性较好,地层比较稳定。
1.3 公路等级和技术标准该道路为汽车专用公路的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5000~15000。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6.8%。
技术指标选取表1.4 路线采用的技术经济指标路线的起点桩号为K69+000.000 ,终点桩号为K79+089.893,总里程为10.090公里,全线设置了涵洞13道。
最大纵坡度为6%,路面宽度为10.5米。
该路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为面层(水泥混凝土),基层(水稳砂砾),垫层(砂垫层)。
1.5 路线设计起讫点及设计高程起点坐标 N- 5367600E-22545000 设计高程342.030终点坐标 N- 5373600E-22547700 设计高程421.570第二章路线线形设计2.1 纸上定线和路线方案的确定2 .1.1 了解资料首先要熟悉地形图和所给的原始资料,分析其地貌、高差、河渠、耕地、建筑物等的分布情况。
2.1.2 定线根据给定的起终点,分析其航空(直线)距离和所需的展线长度,选择合适的中间控制点。
在路线各种可能的走向中,初步拟定可行的路线方案,(如果有可行的局部路线方案,应进行比较确定),然后进行纸上定线。
(1)在1:10000的小比例尺地形图上在起,终控制点间研究路线的总体布局,找出中间控制点。
根据相邻控制点间的地形、地貌、地质、农田等分布情况,选择地势平缓山坡顺直的地带,拟定路线各种可行方案。
对于山岭重丘地形,定线时应以纵坡度为主导;对于平原微丘区域(即地形平坦)地面自然坡度较小,纵坡度不受控制的地带,选线以路线平面线形为主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部分:平、纵、横三维断面设计 (1)一、选线 (1)二、道路技术标准 (2)三、平纵横综合设计 (2)四、平面线形设计 (2)五、纵断面设计 (3)六、超高设计 (6)七、横断面设计 (7)第二部分:路基设计 (7)一、路基设计 (7)二、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8)1. 路基排水目的和要求 (8)2. 路基排水设计一般原则 (8)3.路基排水系统设计步骤 (8)4.地面排水设施 (9)(1) 边沟 (9)(2)截水沟 (9)第一部分:平、纵、横三维断面设计一、选线1.二级公路设计要求及特点该地区二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应为汽车专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要求较高,要求设计行车速度达到80km/h;竖曲线最大纵坡不大于5%,坡段最小长度不小于200m,凸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3000m,一般最小半径4500m,凹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2000,一般最小半径3000m,竖曲线最小长度70m;路基顶宽不小于8.5m;设计洪水频率为50年一遇,要达到这样高的技术标准,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设计时不但需要考虑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到当地经济、土地资源,筑路材料来源、施工条件、劳动力状况诸多因素的限制,这要求我们在路线设计时要做到规范与实际相结合,在学习规范的同时,灵活应用规范,努力做到实用与经济相结合。
2.二级公路选线原则及依据选线是在符合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下,结合自然条件选定合理路线,使筑路费用与使用质量得到正确的统一,达到行车迅速安全,经济舒适及构造物稳定耐久,易于养护的目的,选线人员必须认真观贯彻国家规定的方针政策,深入实际,综合考虑路线、路基、路面、桥涵等,最后选出合适的路线。
3.该地区公路选线应符合以下原则(1).根据道路使用任务和性质,综合考虑路线区域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与远景规划,正确处理好近期与远景的关系,在总体规划下,合理选择方案。
(2).认真领会任务书的精神,深入现场,多跑、多看、多问、多比较,深入调查当地的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情况,以利于选择有价值的方案进行比较。
(3).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地势,尽量回避不利地带,正确运用技术标准,从行车的安全、畅通和施工养护的经济、方便着眼,对路线与地形的配合加以研究,做好路线平、纵、横三方面的结合,力求平面短捷舒顺,纵断面平缓、均匀,横断面稳定、经济。
在二级公路中,桥涵构造物和沟塘处理费用要占总造价的一半以上,因此所选路线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总造价,在选线时要作认真的比较,绕避沟塘和减少中小桥涵的数量、合理选择大桥桥位可使桥长缩短,交角变小,但这样往往又会使路线变小,对一些方案的路线,进行估算比较后选择造价较低的路线。
(4).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拆迁,就地取材,带动沿线城镇及地方经济的发展。
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河堤。
二、道路技术标准公路等级:二级公路路基宽度:12m计算行车速度:80km/h极限最小半径:250m一般最小半径:400m停车视距:110m最大纵坡:5%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4500m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3000m最小竖曲线长度:70m路面设计标准荷载:BZZ—100设计洪水频率:涵洞1/50路基设计标高位置:路基中线三、平纵横综合设计1.平纵线形的协调为了保证汽车行使的安全与舒适,应把道路平、纵、横三面结合作为主体线形来分析研究,平面与纵面线形的协调组合将能在视觉上自然地诱导司机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而平曲线在选线时一般要考虑大桥桥位与河流正交,以减少构造物的工程量及设计施工难度,节约经费,减少造价。
(1)平曲线与竖曲线的配合(2)长直线上设置竖曲线,该区平面上设置长直线较为常见纵断面设计无论如何避免不了在直线段设置竖曲线,资料显示小坡差多处变坡视觉稍有感知。
但直线段坡差较大竖曲线给驾驶员的不良刺激较强烈.(3)透视图的运用,平纵线形配合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同时要避免一些不良的组合,如长直线上不能设计小半径的凹曲线,直线段内不能插入短的竖曲线等,运用透视图进行检验是很好的方法,设计时对有疑问的路段进行透视图的检验,效果较好。
(4)平面与横断面的综合协调主要是超高的设计。
2.线形与环境的协调(1)定线时尽量避开村镇等居民区,减少噪音对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同时采用柔性,沥青混凝土路面以减少噪音。
(2)路基用土由地方政府同意安排,利用开挖鱼塘或沟渠,避免乱开挖,同时又利于农田、水利建设。
(3)注意绿化,对路基边坡加强绿化和防护,在护坡道上用地范围内的空地上均考虑绿化。
(4)对位置适当的桥梁在台前坡脚(常水位以下)设置平台,以利非机动车辆和行人通过。
(5)对位于公路两侧的建筑物建议注意其风格,以求和道路协调,增加美感。
3.纵断面线性与景观、城镇规划的结合4.利用老路时的平、纵、横综合设计5.远近期结合的平、纵、横综合设计四、平面线形设计1.设计的线形原理如下图所示:2.由计算出起点、交点、终点的桩号如下:A: KO+405.75 JD1:KO+579.86B: KO+747.553、圆曲线计算(1)、ABC段已知030=α取圆曲线半径mR500=缓和曲线长m80=L C,如下图:()α1/2α1α1()1α—路线转角 L1—曲线长(m ) T1—切线长(m ) E1—外矩(m ) J1—校正数(m ) R1—曲线半径(m ) q —缓和曲线切线增长值(m ) β0—缓和曲线角m RL LCC99.392402q 23=-=533.0238424342=-=∆RLLCCRR )(m)(53.0900m RL C==πβ)(11.1742)(11m q tg R R T =+⨯∆+=α())(80.34121802180111m R R R L LL CC =+-=+=παπβ)(19.18)12(sec111m R E =-=α)(42.62111m L T J =-=特殊点桩号校核:+=ZH H Y L C 485.7580405.75=+= +=H Y Y H L y 667.55181.80485.75=+=+=Y H H Z LC747.5580667.55=+=65.57628.34155.7472=-=-=L HZ QZ 86.579242.665.5762=+=+=J QZ JD75.40511.17486.579=-=-=T JD ZH 校核无误。
五、纵断面设计1.纵断面线形设计主要是解决公路线形在纵断面上的位置,形状和尺寸问题,具体内容包括纵坡设计和竖曲线设计两项。
纵断面线形设计应根据公路的性质、任务、等级和地形、地质、水文等因素,考虑路基稳定,排水及工程量等的要求对纵坡的大小,长短,前后的纵坡情况,竖曲线半径大小及与平面线形的组合关系等进行组合设计,从而设计出纵坡合理,线形平顺圆滑的最优线形,以达到行车安全、快速、舒适,工程造价省,运营费用较少的目的。
2.该路地处该区,土地资源宝贵,本项纵断面设计采用小纵坡,微起伏与该区域农田相结合,尽量降低路堤高度,路线纵断面按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的要求和确保路基处于干燥和中湿状态,所需的最小填筑高度来控制标高线形设计上避免出现断背曲线,反向竖曲线之间直线长度不足3秒行程的则加大竖曲线半径,使竖曲线首尾相接。
另外,竖曲线的纵坡最小采用0.3%以保证排水要求。
3.纵坡设计(1)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①纵坡设计必须满足《标准》的有关规定,一般不轻易使用极限值 ②纵坡应力求平缓,避免连续陡坡,过长陡坡和反坡 ③纵断面线形应连续,平顺,均衡,并重视平纵面线形的组合从行车安全,舒适和视觉良好的要求来看,要求纵断面线形注意有以下几点: 在短距离内应避免线形起伏,易使纵断面线形发生中断,视觉不良;避免“凹陷”路段,若线形发生凹陷出现隐蔽路段,使驾驶员视觉不适,产生莫测感,影响行车速度和安全;在较大的连续上坡路段,宜将最陡的纵坡放在底部,接近顶部的纵坡宜放缓些; 纵坡变化小的,宜采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纵断面线形设计应注意与平面线形的关系,汽车专用公路应设计平、纵面配合良好协调的立体线形;纵坡设计应结合沿线自然条件综合考虑,为利于路面和边沟排水,一般情况下最小纵坡以不小于0.3%为宜,在受洪水影响的沿河路线及该区低速路段应保证路线的最低标高,以免遭受洪水冲刷,而确保路基的稳定;纵坡设计应争取填、挖平衡,尽量利用挖方作就近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废方,接生土石方量,降低工程造价;纵坡设计时,还应结合我过情况,适当照顾当地民间运输工具,农业机械、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
纵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①准备工作纵坡设计前,应先根据中桩和水准记录点,绘出路线纵断面图的地面线绘出平面直线,曲线示意图,写出每个中桩的桩号和地面标高以及土壤地质说明资料,并熟悉和掌握全线有关勘测设计资料,领会设计意图和要求。
②标注纵断面控制点纵面控制点主要有路线起终点,重要桥梁及特殊涵洞,隧道的控制标高,路线交叉点,地质不良地段的最小填土和最大控梁标高,沿溪河线的控制标高,重要城镇通过位置的标高及受其它因素限制路线中须通过的控制点、标高等。
③试坡试坡主要是在已标出“控制点”的纵断面图上,根据技术和标准,选线意图,考虑各经济点和控制点的要求以及地形变化情况,初步定出纵坡设计线的工作。
试坡的要点,可归纳为“前面照顾,以点定线,反复比较,以线交点”几句话。
前后照顾就是说要前后坡段统盘考虑,不能只局限于某一段坡段上。
以点定线就是按照纵面技术标准的要求,满足“控制点”,参考“经济点”,初步定出坡度线,然后用三角板推平行线的办法,移动坡度线,反复试坡,对各种可能的坡度线方案进行比较,最后确定既符合标准,又保证控制点要求,而且土石方量最省的坡度线,将其延长交出变坡点初步位置。
④调坡调坡主要根据以下两方面进行:⑴结合选线意图。
将试坡线与选线时所考虑的坡度进行比较,两者应基本相符。
若有脱离实际情况或考虑不周现象,则应全面分析,找出原因,权衡利弊,决定取舍;⑵对照技术标准。
详细检查设计最大纵坡、坡长限制、纵坡折减以及平纵线形组合是否符合技术标准的要求,特别要注意陡坡与平曲线、竖曲线与平曲线、桥头接线、路线交叉、隧道及渡口码头等地方的坡度是否合理,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修正。
调整坡度线的方法有抬高、降低、延长、缩短、纵坡线和加大、减小纵坡度等。
调整时应以少脱离控制点、少变动填挖为原则,以便调整后的纵坡与试定纵坡基本相符。
⑤根据横断面图核对纵坡线核对主要在有控制意义的特殊横断面图上进行。
如选择高填深挖、挡土墙、重要桥涵及人工构造物以及其它重要控制点的断面等。
⑥确定纵坡线经调整核对后,即可确定纵坡线。
所谓定坡就是把坡度值、变坡点位置(桩号)和高程确定下来。
坡度值一般是用三角板推平行线法,直接读厘米格子得出,要求取值到千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