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3届高考历史高考热点深度解析:第2讲 民主法制(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2013届高考历史高考热点深度解析第2讲主法制
●雅典:直接民主、公民素养
●罗马:罗马法
●欧洲:启蒙运动
●英国:(重自由)《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内阁制、英美法系
●美国:(兼顾)总统制、共和制、联邦制、三权分立、《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
●法国:(重平等)《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大陆法系
●德日: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战后民主改革
●法家“法治”思想
●儒家仁政学说
●秦始皇严刑峻法
●中华法系的代表:《唐律》(仁义为本、刑罚为末)
●预备立宪
●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临时约法》
●新文化运动
●《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小资料】
公法:公法涉及罗马帝国的政体。

(权力)
私法:私法则涉及个人利益。

包括三部分,由自然法、万民法和市民法的基本原则所构成。

(权利)
习惯法:是习惯确立的法律,因为古来的习惯经人们加以沿用的同意而获得效力,就等于法律。

成文法:包括法律、平民决议、元老院决议、皇帝的法令、长官的告示和法学家的解答。

自然法:自然法是自然界教给一切动物的法律。

公(市)民法:每一个民族专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叫做市民法。

万民法: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

——摘自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民主制度
直接民主(雅典)
间接民主(代议制)
君主立宪制共和制
议会制(英)
二元制
(日、德)
总统制
(美)
议会制
(内阁制)
(法)
【题例4】(海淀一模)37.(36分)14世纪以来的五百多年间,中国处于明清时期,西方则是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近代历史阶段。

在这五百年间,中国和西方都经历了君主专制加强和民主主义的发展。

政治上的变革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变迁。

材料一明清两代为期五百多年。

这五百多年的历史发展是极不平常的。

它苍黄翻覆,屡有兴衰交替,又是从古代社会进入近代社会的转折时期。

而这五百年西方社会发展迅速,中国社会的变迁却相对缓慢。

---------------(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
(1)结合史实,从明清(前期)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分析,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变迁缓慢的原因。

(8分)【参考答案】(1)君主专制加强,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制度,清朝建立军机处,专制制度阻碍社会进步。

(5分)(五句话,一句一分。

其中“明初朱元璋废丞相”,“朱棣设内阁”,“清雍正立军机处”是基本史实,不难答出。

“君主专制加强”这一系列事件的是总评。

“阻碍社会进步”扣题,题目问的是“社会变迁缓慢的原因”。

)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压制了商品经济发展。

(3分)(三句话,一句一分。

其中“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是基本史实。

“压制商品经济发展”是评议,且扣题。


材料二资产阶级对封建主割据状态不满,他们要求统一国内市场,要求税制统一、货币统一,要求贸易安全、贸易自由。

专制王权在这一时期适应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王权兴起了,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也就形成了。

在当时,这是一种进步。

随着专制王权的加强,庞大的官僚机构的形成,开支和战争费用的不断增加,专制王权的赋税压榨变得更加沉重。

王权和资产阶级之间的裂痕扩大了。

资产阶级要求政治权力,而不再容忍王权的专制和暴虐。

资产阶级的这些要求通过思想家们表达出来,这些思想的影响力在当时远远超过了有关经济政策的争论。

——摘编自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
(2)君主专制对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如何?(4分)资产阶级为什么要推翻君主专制制度?(6分)【参考答案】(2)消除封建割据势力,形成民族国家,促成了统一国内市场和统一的经济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4分)(本题属于材料归纳题,从段首“资产阶级对封建主割据状态不满”至“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也就形成了。

在当时,这是一种进步”可以归纳出答案。


资产阶级反对专制王权的经济剥削;要求获得政治权力;民主思想的影响。

(6分)(亦是材料归纳题,文本后半段提到了“赋税压榨”,“王权的专制和暴虐”,“思想的影响力”,对应答案的三句话。


材料三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社会孕育出两个新的阶级,一个是工厂主阶级,另一个是工人阶级。

前者以其日益增多的财富昭著于世,后者以其日益增多的人数引人注目。

但这两个阶级在“旧制度”下都没有选举权,无法在现存政治体制内提出自己的要求。

旧的政治体制与新的社会现实发生了冲突,旧制度必须变革,否则它就会被新的社会所淘汰——这就是议会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3)依据材料分析工业革命怎样影响了英国的民主化?(4分)简要说明工业革命以来英国议会选举制度的变化。

(6分)
【参考答案】(3)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壮大,要求政治权利。

(4分)(题干要求“根据材料分析”,故仍是材料归纳题。


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

在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提出了普选权的要求。

20世纪初,英国基本实现普选权。

(6分)(三句话对应了英国工业革命后民主化的三个阶段,属于简单的知识再现题目。


材料四革命派较立宪派更早地对专制制度进行了否定,主张必须以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国,实现民主立宪政体。

立宪派对专制制度的否定不但较晚,而且主张以合法平和的手段争取实现君主立宪政体。

在变革专制政体方面,二者显然存在着彻底与否、坚决与否之别。

然而,二者间并非质的差异,而是对专制制度进行否定的量的差异。

——摘编自王开玺《晚清政治新论》
(4)分析晚清时期的革命派和立宪派政治主张的异同。

(4分)说明立宪派在辛亥革命中的功与过。

(4分)
【参考答案】(4)同:否定君主专制,主张民主制度。

(2分)(请归纳材料……)
异:革命派主张用暴力手段建立共和制度;立宪派主张以和平手段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2分)(诶,继续读材料吧孩纸……)
功:武昌起义后参与革命,加速清朝统治崩溃。

(2分)
过:攻击革命党人,主张与袁世凯妥协。

(2分)(立宪派属于中国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革命性与软弱性、妥协性。


【题例5】(朝阳期末)34.(26分)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从15 世纪中期起,德意志通过引进正式的书面诉状程序以及法律援引机制,以取代旧的、非正式口头习惯诉讼程序。

“早期的日耳曼法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全部被取代了” ,一种在全德意志境内适用的普通法逐渐形成。

以罗马法为基础的私法为普通法的主要构成,1900 年1 月德国民法典以7 章612 条的篇幅把债权关系加以肯定。

人们称德国对罗马法的继受几乎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性的“移植” 。

(1)依据资料归纳罗马法对近代德意志法律体系形成的影响。

(4分)
材料二若是每个个人把他的权利全部交付给国家,国家就有统御一切事物的天然之权;就是说,国家就有唯一绝对统治之权,每个人必须服从,否则就要受最严厉的处罚。

这样的一个政体就是一个民主政体。

我相信,在所有政体之中,民主政治是最自然,与个人自由最相合的跛体。

最自由的国家是其法律建筑在理智之上,这样国中的每一分子才能自由。

——[荷兰]斯宾诺莎著《神学政治论》书籍摘记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宾诺莎思想的主要内容。

(4分)
材料三(关于近代英国政治制度)它的富于尊严的部分是非常复杂且有点堂皇的,是非常古老且颇受尊重的;而它的富于效率的部分是绝对简单而颇为现代的,至少在盛大场合和关键时候是如此的…… ——W·白芝浩《英国宪法》
(3)怎样理解这种既“富于尊严”又“富于效率”的制度?并简析英国确立这一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10 分)
材料四1789 年4 月30 日美国乔治·华盛顿就职演讲中称正是这部“伟大的宪法” 奠定
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4)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华盛顿所说的这部“伟大的宪法”(8 分)
【参考答案】(1)①是对罗马法的司法原则和诉讼程序的继承(2 分);②以罗马法为德国立法、司法的范本。

(2 分)
(2)①社会契约;②民主政体最优论;③思想自由,行动守法(4 分)
(3)理解:①国王是国家元首,国家的象征(2 分);②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代议制政府掌握国家实权(2 分)。

(只答出君主立宪制政体得1 分)
原因:①英国有议会限制君权的传统(2 分);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完成资产阶级革命(2 分);③确定议会主权原则(2 分)(只答出《权利法案》得1 分);
(4)积极面:①美国1787 年宪法是第一部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②实行联邦制总体共和制,强调加强国家权力;③突出分权制衡的原则,防止独裁和滥用权力;④总统和议员的选举,体现的民主精神。

(6 分)消极面:在人权等问题上存在缺陷(2 分)(或答出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实行三权分立;行之有效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世界民主宪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等,可酌情给分,积极方面总分为6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