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14年度全市质量强市绩效考核情况的通报-宿政办发〔2015〕24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14年度全市质量强市绩效考核情况的通报
正文:
----------------------------------------------------------------------------------------------------------------------------------------------------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2014年度全市质量强市绩效考核情况的通报
宿政办发〔2015〕24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景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质量强市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的通知》(宿政办发〔2013〕221号)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2014年度质量强市绩效考核的通知》(宿政传发〔2015〕4号),近期由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在各县区自评的基础上,组织市有关部门对全市2014年度质量强市工作进行了考核评估。
总体来看,各地、各部门组织有序,措施得力,成效明显,列入考核的29项目标值完成率为80%,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宿城区考核结果为优秀;沭阳县、泗阳县、宿豫区、泗洪县、市洋河新区和市湖滨新区考核结果为完成。
本次考核不含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和市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
现将2014年质量强市建设目标任务具体完成情况通报如下。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质量保障取得新成效。
1、全市各地扎实推进质量强市工作,各县区均成立了质量强县(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质量强县(区)活动实施意见,实现了质量强市工作全覆盖。
2、各地定期召开质量强县(区)推进工作会议,分析质量形势,解决质量问题,部署工作任务。
各地已基本建立质量分析报告制度,编制年度质量分析报告,为政府宏观质量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3、各地结合实际,对质量强市绩效考核指标进行再分解,签订质量工作目标责任状,对质量强市工作进行考核,通报结果,兑现奖惩。
4、各地建立健全质量奖励制度,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连续3年获得江苏省质量管理优秀奖,全市10家组织获得了市长质量奖;泗阳县、宿豫区和宿城区设立了县(区)长质量奖,已有18家组织获得县(区)长质量奖,树立了一批质量管理标杆。
5、各地注重质量强市工作政策引导,出台系列支持政策,投入专项经费。
2014年全市累计投入质量安全、质量发展经费达8000余万元,宿豫区、宿城区和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每年划拨专项经费对质量管理、品牌建设等方面的优秀企业进行奖励。
6、各地注重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力支撑,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质量强市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逐步提升;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稳步增长,宿城区和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达到了年度目标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专利授权量占各地企业专利授权量的比重均达到年度目标值。
(二)质量安全取得新提升。
全市各地高度重视质量安全,守住了“质量安全”底线。
1、各地狠抓产品质量监管,全年累计查处假冒伪劣大案、要案数21件,查处假冒伪劣产品货值994.1万元,其中沭阳县查处假冒伪劣产品货值达460万元。
全市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为91.1%,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为95.4%。
各地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省级抽检合格率、食品生产企业产品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和制造业产品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均达年度目标值;除泗洪县外,其余县区制造业产品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均达年度目标值。
2、各地狠抓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全力推动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加大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开展重大节假日的安全防控,指导帮助企业落实整改措施,全市全年未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3、各地以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为重点,扎实开展建筑工程质量创优治劣活动,强化监督执法力度,规范工程参建各方主体质量行为,落实工程建设参建各方质量主体责任,切实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减少质量通病,全市大中型工程项目施工许可证发放率、一次验收合格率和竣工验收备案率逐步提升,其中泗阳县、泗洪县和宿城区达100%;其它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均超过94%。
(三)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1、各地深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完善“多元一体”标准化推进机制,着力推进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开展农业标准化提升工程,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标准专项,推动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标准化,鼓励和指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全市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产品数90个,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省地方标准13项,新制订地方服务标准1项,建设农
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72个,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均达年度目标值。
2、各地深入开展“三品一标”品牌提升专项行动,落实认证检查责任和获证后监管责任,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除洋河新区外,其余县区达到年度目标值。
3、各地加强对工程质量创优引导,以优质示范工程提升各地工程质量水平,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软件园呼叫中心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4、各地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和商标战略,洋河全国绵柔型白酒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获批筹建,新培育发展江苏名牌企业20家,宿迁名牌企业56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江苏省著名商标16件,宿迁市知名商标27件,自主品牌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年度目标值。
5、各地强化能源计量主体责任意识,有效发挥了能源计量工作在节能减排中的基础保障作用,重点用能单位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率,泗洪县和洋河新区达到年度目标值。
泗阳县成功创建全省唯一“省级计量惠民示范县”,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6、相继在物业管理、幼儿园、网购、家居装修、超市、通讯与网络、汽车4S店、城市出租车、医疗和保险等服务行业建立顾客满意度测评制度。
2014年全市十大服务行业公众满意度69.07,名列苏北第二,全省第七。
7、各地扎实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加强质量信用分类监管,实施质量失信惩戒制度,全市工业企业质量信用A级企业数累计202家,AA级以上企业数累计7家。
二、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考核指标未达到目标值。
从全市整体情况来看,在绩效考核指标中,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新制定地方服务标准、新培育江苏服务业名牌企业数、重点工业企业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率以及服务业顾客满意度等指标未达到2014年度目标值。
二是部门质量工作合力有待提高。
部分地区少数部门对质量工作的重视不够,措施不力,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质量强市建设的整体合力有待提高。
三是年度考核指标完成值相对偏低。
虽然各地目前能基本完成2014年度质量强市绩效考核目标任务,但是距离“十二五”末目标值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全面深化质量强市建设。
各地要坚持把质量强市建设作为引领地区质量事业发展的龙头,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特别是要针对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这一
目标,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整合资源,聚集力量,掀起新一轮质量振兴的高潮。
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对各县区的指导,对质量工作薄弱的地区给予政策倾斜,推动各个行业、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质量强市工作。
要强化典型引路,放大示范效应,挖掘地方、行业特色亮点工作,促进点、线、面整体质量水平的全面提升,努力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二)强化部门间的协调配合。
各地要加强领导,明确部门职责,强化部门考核和结果运用,形成推进质量强市建设的工作合力。
质量强县(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健全质量强县(区)工作协调机制,加大协调力度,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联系,切实提高部门质量工作执行力。
要建立健全信息交流沟通机制,定期宣传部门质量工作热点和亮点,宣传部门质量工作典型,促进部门质量工作迈上新台阶。
(三)科学确定年度质量工作目标。
各地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质量工作基础,科学确定年度质量工作目标,保持合理的推进进度。
对已经达到或超额完成的指标,要继续保持;对与全市目标值相差较大的指标,要加大推进力度,确保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2015年质量强市建设目标任务。
(四)优化调整质量强市绩效考核体系。
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江苏省质量工作考核办法》(苏政办发〔2015〕6号),进一步优化调整我市质量强市绩效考核体系,修订考核办法,完善考评细则,更好对接省政府对我市质量工作的考核,促进质量强市工作持续有效推进,为“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宿迁”做出更大贡献。
附件:2014年度各县区主要质量指标完成情况汇总表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2月17日
附件
2014年度各县区主要质量指标完成情况汇总表
序号
考核指标
2014年
目标值
2014年实绩
沭阳县
泗阳县
泗洪县
宿豫区
宿城区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
市湖滨新区
市洋河新区
1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0.65
0.63
0.55
0.59
0.43
0.9
1.0
0.5
0.25
2
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专利授权量占全市企业专利授权量的比重32%
33.5%
32.8%
32.4%
34%
34.2%
32.5%
38%
3
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省级抽检合格率95%
98.3%
99.4%
99.4%
96.1%
98.3%
100%
100%
95%
4
食品生产企业产品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92%
96.73%
100%
98.95%
100%
100%
100%
100%
96.29%
5
制造业产品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
85%
88.2%
100%
88.9%
100%
100%
100%
100%
6
制造业产品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90%
92.3%
95%
92.3%
97.1%
96%
100%
100%
/
7
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95%
98%
100%
100%
99%
100%
98%
96%
98%
8
其它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
97%
99%
100%
99%
100%
96%
94%
97%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