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检测题(二)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综合检测卷(二)(含答案)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综合检测卷(二)(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综合检测卷(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36分)1.下列植物的茎属于草质茎的是()。

A.法国梧桐B.毛白杨C.蒲公英D.松树2.下列不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A.鲸B.非洲象C.蝙蝠D.眼镜蛇3.以下四种形状的篱笆最稳定的是()。

A. B. C. D.4.一般来说,塔的底部比顶部要()。

A.大、重B.小、轻C.大、轻D.小、重5.亚洲人的肤色是黄色的,这是由()决定的。

A.生活状态B.饮食习惯C.遗传因素D.心情好坏6.下列动物不属于昆虫的是()。

A.蝴蝶B.蚕蛾C.蜈蚣D.蜻蜓7.以下关于塔台制作过程中的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B.不用考虑节省胶带,只要保证塔台的接口处固定牢固C.搭建完成后要及时检查接口处是否牢固,是否还有地方需要修补D.搭建结束后给自己的塔台模型取一个名称8.小光家养了-条金毛犬和一条牧羊犬,关于这两条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属于不同的品种B.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C.它们具有不同的性状特征D.它们的性状特征主要是遗传它们的父母9.下列不属于鸟类的动物是()。

A.鸡B.麻雀C.蜜蜂D.老鹰10.住房所必须具有的系统有()等。

A.水力系统B.电力系统C.排水系统D.以上三者都是11.“龙生龙,凤生风,老鼠生儿会打洞”描述的是()现象。

A.繁殖后代B.遗传C.生物的多样性D.变异12.下列植物的叶属于卵形叶的是()。

A.油松B.毛白杨C.玉米D.柳树13.在测量塔台模型高度的时候,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在测量前一定要统合适的测量工具B.学生尺太短了,不适合测量C.读数时要平视D.小丁测的高度和其他组不一样,马上修改了自己的数据14.小明和小亮是双胞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和小亮长得完全一样B.他们的相貌特征主要是由生态环境决定的C.他们的相貌是由父母的遗传因素决定的D.他们的相貌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会发生变化15.工程师在设计建造跨海大桥时一般会遇到的难题有()。

小学科学六年级试题

小学科学六年级试题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检测试卷(一)一、填空题1、进入青春期,你的(身高)和(体重)发生明显变化,与此同时,你的心理也发生了变化,如(性意识骤然增长)。

2、青春期是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但是,或许你也曾经遇到过很多“麻烦”的事情,这时你认为女孩子可以多和(妈妈)说说悄悄话,男孩子可以和(爸爸)说说心里话。

3、小学生科学用脑的五要素是课程交替、(动静结合)、反复强化、(勤于思考)、(适休息)。

4、子女和父母之间或多或少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被称为(遗传);子女和父母又并非完全一样,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对(遗传)现象的描述,“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是对(变异)现象的描述。

5、(袁隆平)是我国著名的水稻专家,他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6、孟德尔被称为(现遗传学之父),他用(豌豆)为主要材料对遗传现象进行研究实验。

7、如果说地层是一本书,那么(化石)是书中特殊的文字,是生命在地球上留下的踪迹。

8、关于生物进化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自然选择)的渐变论,另一种是(综合进化)论。

9、请说出一个关于食物链的成语(螳螂扑蝉,黄雀在后)。

10、能使电灯亮起来的能我们称为(电能),使风车转起来的能我们称为(风能),水力发电主要用到了(水能)。

11、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和(水能)是可再生性能源。

12、专门“吃”动植物的残骸或废弃的食物的一类生物叫(分解者)二、判断题1、穿高跟鞋显得个高又漂亮,妈妈应该买给小红。

(×)2、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

(√)3、既然胡须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用手拔下来。

(×)4、青春期是智力水平迅猛提高的重要时期,所以,我们应该多吃用来补充营养的药物。

(×)5、在哪里都能找到化石。

(×)6、遗传现象只是出现在人类和动物之间,植物不存在这种现象。

(×)7、由于用眼不当而造成了近视眼,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自主检测卷(二)(含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自主检测卷(二)(含答案)

第一单元自主检测卷(二)卷六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含答案)(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空 2分,共40分)1.小明、小刚、小红在讨论“横梁平着放,还是立着放”,最合理的观点是()。

A.小明:平着放好,因为平着放,相当于增加了宽度,抗弯曲能力大大增加B.小刚:立着放好,因为立着放,相当于增加了厚度,抗弯曲能力大大增加C.小红:平着放和立着放都可以大大增加横梁的抗弯曲能力2.下列形状的框架中,()最容易变形。

A. B. C.3.下列结构中,最稳定的是()。

A.三角形结构B.四边形结构C.六边形结构4.如图,操场上的篮球架虽然很高,但却不容易倒,最主要的原因是()。

A.篮球架采用了四边形框架结构B.篮球架采用了上大下小的结构C.篮球架采用了上轻下重的结构5.下列纸做的模型中,立得最稳的是()。

A. B. C.6.学校举行萝卜牙签搭高塔比赛,提供的材料有已经切好的胡萝卜颗粒和牙签。

要想搭得高而且稳,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A.把大的胡萝卜粒放在底层,小的放在上层B.塔身尽量要上下一样大小C.牙签尽量组成三角形的形状7.我们实验室的方凳(如图)非常容易倒,主要原因是这种方凳()。

A.上大下小B.上重下轻C.下短上长8.同样高度的框架结构塔与实心塔相比,抗风能力()。

A.框架结构塔强B.实心塔强C.一样强9.右图是用塑料瓶建造高塔的实验图,为了检测哪个小组的“塔”最不容易倒,下列方法最合理的是()。

A.用同样的力度去推“塔”,判断哪组的“塔”最不容易倒B.把“塔”放在同一块纸板上,倾斜纸板,判断哪组的“塔”最不容易倒C.用嘴吹气,判断哪组的“塔”最不容易倒10.如图所示是青藏铁路拉萨大桥,从形状与结构看,这座桥是一座()。

A.拱桥B.悬索桥C.立交桥11.建造塔台过程中,下列不属于增强抗震能力的方法的是()。

A.增大底部面积B.塔台底部加弹簧C.减小底部质量12.工程建设中有很多相似的步骤,下列对这些步骤的排序中正确的是()。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质量检测卷(二)(原卷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质量检测卷(二)(原卷版)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质量检测卷(二)一、选择题(20分)1.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A. 空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水蒸气2. 下列方法中,不能防止和减缓铁钉生锈的是()。

A. 让铁钉保持干燥B. 在铁钉上抹油C. 在铁钉上刷油漆D. 把铁钉放入盐水中3. 用蜡烛加热白糖时,白糖发生了()。

A. 只有物理变化B. 只有化学变化C. 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4. 如果在烧杯中放入一枚铁钉,使其一半在水面以上,一半在铁钉水面以下,然后置于空气中,则铁钉最容易生锈的部位是()。

A. 空气中的部分B. 水面下的部分C. 水面和空气交界处的部分5. 下列成语或俗语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滴水成冰B. 水滴石穿C. 百炼成钢D. 冰雪消融6. 下列属于小苏打特点的是()。

A. 摸上去有黏性B. 粉末状颗粒C. 闻起来有香味D. 不溶于水7. 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发现()中含有比较多的淀粉。

A. 马铃薯B. 猪肉C. 青菜D. 黄瓜8. 下列容器中不能盛放硫酸铜溶液的是()。

A. 塑料容器B. 玻璃容器C. 铁制容器9.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地面的水慢慢的干了B. 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C. 白糖碾碎D. 烟花爆炸10. 打开可乐瓶,会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这些气泡中的气体是()。

A. 二氧化碳B. 空气C. 水蒸气二、填空题(24分)11. 铁生锈是一种(),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是()共同作用的结果。

12. 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和(),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

13. 世界是由()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14. 吃食物时,把食物磨碎属于( )变化;此外,食物进入体内后还要经过许许多多的( )变化,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15.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诗中从铁杵到针的过程属于( )变化。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诗中爆竹的变化属于( )变化。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综合测试卷(二)含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综合测试卷(二)含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综合测试卷(二)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为了提高塔台模型的承重能力,我们应该()。

A.整体多使用四边形框架B.整体多使用三角形框架C.增加底面的重量,减少底面的面积2.对于古代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些古代生物已经不复存在,一些现存生物与古代生物相似B.科学家只能通过古生物化石研究古生物C.有些古代生物一直生存到现在,如鲎3.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是()。

A.人工饲养生物B.建立自然保护区C.加快繁殖速度4.我们不能从校园生物分布图获得的信息是()。

A.动物的饮食习惯、运动特点B.某种植物所在的位置C.校园中常见动植物的种类5.用二歧分类法对某一区域的生物进行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类标准应该突出两类生物的区别B.同一区域的植物可以用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区分C.只能用于对植物的分类6.在世界上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因为人的()是无穷尽的。

A.遗传组合B.数量C.血型7.我们在进行校园生物大搜索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不可以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B.把观察到的小动物都带回家C.可以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8.下列形状框架中,承重、抗震能力最好的是()。

A.三角形B.正方形C.长方形9.揭示了遗传和变异之间秘密的科学家是()。

10.关于古生物化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古生物化石的形成时间很长B.古生物化石可以在地层中找到C.古生物化石只具有观赏价值11.下列关于我们相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我们的相貌是天生的,不会发生变化B.我们的相貌会受到后天的影响C.双胞胎的相貌是一模一样的12.“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句俗话说明动物有()。

A.生殖现象B.遗传现象C.进化现象二、填空题13.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是集( )、( )、( )为一体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科学青岛版六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第四单元 能量的转换 单元检测题2

科学青岛版六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第四单元 能量的转换 单元检测题2

第四单元能量的转换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16分)1.小球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由于运动而具有。

2. 正在播放节目的电视机把电能转换成和。

3.冬天,搓手取暖是将转换成热能的过程。

4.拍桌子时,机械能转换成。

5.把生活中能量的各种表现形式及转换进行汇总,总结出是一切活动的源泉,就是在。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14分)1.不流动的水是没有能量的。

2.核能的破坏性是非常巨大的,因此不能用来发电。

( )3.激光具有能量,强激光可以打孔或切割材料。

( )4.电磁起重机通电时,磁能转换成电能,可吸起钢铁。

()5. (东营期末真题)跳高时,向上跳是动能转换成势能,向下落是势能转换成动能。

( ) 6.荡秋千其实就是动能和势能相互转换的过程。

( )7.如果自然界没有能量,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

三、选择题。

(每题3分,共30分)1.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下列物体具有动能的是()。

A.放在桌上的铅笔盒B.正在行驶的汽车C.地面上的桌子2.潮汐发电是利用()来发电的。

A,太阳能B.热能C.水的机械能3.关于能量转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种能量可以转换成多种能量B.风力发电也属于能量的转换C.能量在转换的过程中会逐渐减少4.电灯能够把输人的电能转换成()。

A.光能和热能B.化学能和热能C.风能和光能5.下列过程,主要涉及势能转换成动能的是()。

A.骑自行车爬坡B.瀑布的水往下流C.足球在平地上滚动6.太阳能电池是把()转换成()。

A.光能B.电能C.热能7.如图,拉开一个小球,松手后你会观察到()。

A.四个小球都向右摆动B.右边两个小球都向右摆动C.只有最右边的小球向右摆动8.以下现象中,势能和动能增加的是()。

A.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B.水从高处流向低处C.上升得越来越快的火箭9.从根源上来说,我们身体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A.太阳B.地球C.月球10.(德州期末真题)下列情景中,能量形式的转换不正确的是()。

教科版2020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检测卷 (2)

教科版2020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检测卷 (2)

2020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检测卷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氮气B.氧C.二氧化碳D.水蒸气2.用玻璃和铁片相互刻划,结果玻璃在铁片上留下了划痕,说明( )。

A.铁比玻璃硬B.玻璃比铁硬C.玻璃和铁一样硬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3.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蚕蛾B.蚂蚁C.蜻蜒D.蜗牛4.寒冷的冬天,刚洗过的衣服晾在室外,衣服中的水会结成冰。

过一段时间,结冰的衣服变干了。

“湿衣服→湿衣服结冰→衣服变干”的过程中,水的三态变化是( )。

A.先凝固再升华B.先凝固再融化C.先凝结再升华D.先凝结再凝华5.下列物质放入足量水中,不能溶解的是( )A.面粉B.食盐C.小苏打D.高锰酸钾6.取4个相同的玻璃杯,1号杯装满水,2号杯装四分之三的水,3号杯装一半的水,4号杯装四分之一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杯口,声音最高的是( )A.1号杯B.2号杯C.3号杯D.4号杯7.在点亮小灯泡实验中,完成电路连接后,闭合开关,小灯泡正常发光。

若此时断开开关把电池的正负极对调后接入电路,再闭合开关,此时小灯泡( )A.不再发光B.比原来更亮了C.小灯泡一闪一闪D.正常发光,且亮度和原来差不多8.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是( )。

A.米饭B.鲫鱼C.猪油D.青菜9.下列现象或原理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是A.皮影戏B.日晷(古代计时工具)C.潜望镜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10.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是()A.火山B.地震C.海啸D.岩石风化11.某物体在空气中测得的质量是50克,完全浸没在水中测得的质量是25克,那么这个物体放入水中会( )A.下沉B.上浮C.停在水中任何深度D.无法确定12.一只摆钟一昼夜走快了3分钟,为了使它计时准确,下列做法有效的是( )。

A.缩短摆的长度B.加长摆的长度C.增大摆锤的质量D.减小摆锤的质量13.小明先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再改变电磁铁的电流方向,此时的电磁铁( )A.南北极不变,磁力大小不变B.南北极改变,磁力大小不变C.南北极不变,磁力大小改变D.南北极改变,磁力大小改变1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说明了( )A.生物可以影响环境B.生物可以适应环境C.环境可以影响生物D.以上说法都不对15.小王用纸搭建了一个横梁,单张纸的厚度能承受3个垫圈。

【K12学习】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K12学习】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检测题班级:姓名:一、填空题::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整个世界都是由构成的。

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还会发生,只是有的快,有的慢。

物质有变化可以分为和,它们的区别在于有没有。

物质的化学变化往往会伴随改变颜色、、、等现象的产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

二、选择题像易拉罐压扁、木头碎裂、玻璃碎裂、折纸这样的变化等是。

A、形态发生了改变B、产生新的物质c、没有什么变化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是。

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铁钉在有腐蚀的情况下容易生锈,不能防止和减缓铁生锈。

A、刷油漆B、抹油c、放入盐水中。

在米饭或淀粉上滴上碘酒会出现。

A、黑色B、紫红色c、蓝色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是切断铁和的接触,以防生锈。

A、水B、空气c、细菌把铁钉的一部分浸人硫酸铜溶液中,我们会看到铁钉变。

A、红色B、蓝色c、没有变化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玻璃杯中,木条会。

A、没有什么变化B、会熄灭c、燃烧的更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含量的增加。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0、长时间地咀嚼米饭的时候感觉到米饭有甜味,这是。

A、口腔中含有糖B、米饭中淀粉在咀嚼中发生了变化c、米饭本来就是甜的三、判断题蜡烛燃烧是形态上发生了改变慢慢变短了,这是一种物理变化。

做泥塑或面塑属于是仅仅形态发生了变化。

我们在吃米饭时,一开始就就尝到了甜味。

铁生锈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动物和人不是由物质构成的。

房屋和马路是不变的物质。

物质之间的变化一般分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

物理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化学变化是不会产生新的物质。

物质混合后产生了气体不属于化学变化的现象。

0、物质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二)及答案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二)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二)一、填空题1.我们居住的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

2.最早的马出现在距今约5000万年前,称为()。

3.恐龙是陆地上的大型(),生活在距今1.3亿年前,是当时地球上()的动物。

4.人类关于月球的神话很多,在我国古代,就有()的传说。

5.月球明暗两部分不断变化的状况叫做()。

6.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离地球大约1.5亿()。

7.太阳发出的光,以每秒30万()的速度传播,到达地球要()分钟。

8.太阳是个()的大火球,全部由()构成。

9.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量,除了()外,其它各种形式的能量大多起源于()。

10.人们把夏夜出现在天空中的一条银色的像河的带子叫()。

11.光年是计量()的单位,1光年等于(),光的速度是()。

12.1961年4月11日,世界上第一艘()发射成功。

13.2003年10月15日,我国的()发射成功,2005年10月12日,我国()发射成功。

14.()是按一定轨道环绕地球至少运行一圈的无人航天器。

15.1957年10月4日,()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二、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为了吃到更高的树上的嫩叶,长颈鹿的颈长得特别长。

()2.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就是自然选择学说。

()3.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4.晚上月亮最亮的时候是农历十五前后。

()5.月亮上有桂花树和玉兔。

()6.夜来香在夜里开花,所以植物可以不需要太阳。

()7.太阳的能量对地球和人类的作用无所不在。

()8.慧星出现在天空一定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9.恒星就是在太空中位置不变,恒定不动的星。

()10.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是艰辛的,美国的航天飞机就发生过两次爆炸事故。

()11.太阳和太空中的所有的恒星都是可以自己发光的。

()12.发射人造卫星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强大,没有别的用途。

()三、选择题。

(填正确答案前的序号)1.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检测试卷(标准试卷,用8开或A3纸打印)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检测试卷(标准试卷,用8开或A3纸打印)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试卷一、填空(36分)1、世界是由()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会发生(),有的物质发生()变化,有的物质发生()变化。

2、物质总是在不断地(),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 )( ),有些变化产生了()。

3、米饭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我们在咀嚼米饭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有()了。

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大量气体,这是()气体,这种变化属于()变化。

5、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

6、铁生锈与()、()等因素有关,生锈的铁片比没生锈的铁片导电性()。

7、我们利用物质的()的原理可以制成温度计。

8、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消耗量的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使空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给全球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9、铁锈是一种()色的物质,这种物质叫()。

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增大()倍。

10、燃烧充分的蜡烛生成的是()和()。

11、物质变化后产生了新物质,它不会(),物质是不灭的,只不过转变成了其他物质。

12、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和(),其中()的发明大大推进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是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支柱之一。

二、判断(20分)1、我们周围的物质有的在运动,有的不在运动。

()2、空气、电、火、声音不是物质。

()3、水加热变成了水蒸气,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4、一支蜡烛燃尽后,它消失了。

()5、白米饭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

()7、把糖放入水中,溶化变成糖水,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8、铁锈是一种叫氧化铁的东西。

()9、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增大6倍。

()10、二氧化碳气体能燃着的物体烧得更旺。

()三、选择(20分)1、水结成冰,是发生了()。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无法确定2、下列现象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杯子被摔破B、大米碾成米粉 C白菜腐烂3、米饭遇到碘酒,颜色变成了()。

A、绿色B、黑色C、蓝色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大量()气体。

新教科版六三制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新教科版六三制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新教科版六三制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15)1、昆虫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已知的有 100 多万种,它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身体上有( )对足。

常见的昆虫有( )、( )等。

2、科学家发现并且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 250 万种,这说明生物具有( )性。

3、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相同的特征,叫作( );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作( )。

4、科学家根据恐龙化石推断恐龙生活的年代、( )和( ) 。

5、恐龙已经灭绝了,人们主要通过( )来了解恐龙。

6、( )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7、科学家常常要对一个()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我们也可以像科学家那样对校园生物数量进行调查。

8、、确定一个标准,将事物分成两类,每一类下,确定新的标准再将其分为两类,直到不能再分为止。

这种分类方法叫作()。

9、遗传是()现象,变异是()现象。

(填“普遍”或“少见”)10、蚕宝宝在没有接受过训练的情况下也能自己哇丝织茧,这来自()的遗传。

二、选择题(36)1、在进行生物研究时,分类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下列分类结果错误的( )。

A.章鱼、甲鱼、墨鱼分为一类,属于鱼类B.桃树、梨树、柳树分为一类,属于木本植物C.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类动物是昆虫2、植物按生长环境分类有陆生植物和( )。

A.乔木B.水生植物C.草本植物3、右图是一种动物的脚,小新、小芳和小红看了图片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根据图片中的信息,下列看法最合理的是( )。

A.小芳:这种动物终身生活在水中B.小红:这种动物能够生活在水中C.小新:这种动物是一种水生鸟类4、地球环境中生物种类最多的生态系统是( )。

A.沙漠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5、如图,这是一种叫蜱虫的动物图片,下列回答正确的是( )。

A.蜱虫属于昆虫B.蜱虫不属于昆虫C.蜱虫属于爬行类动物6、把动物分成天上飞的、地上跑(跳)的、水中游的,其分类标准是( )。

新教科版六年级期中科学下册试题以及答案2

新教科版六年级期中科学下册试题以及答案2

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六年级科学试题(一)本试卷满分55分,考试时间40分钟一、科学知识(25分)(一)选择题(每题一分,共20分)1.工程与技术的关系是()。

A. 技术决定工程B.工程决定技术C.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2.下列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A.虾B.蜘蛛C.蜻蜓3.关于港珠洪大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横跨伶仃洋,连接香港与珠海、澳门B.大桥全长55千米,包含桥、岛、隧C.大桥在修建过程中利用丁两座天然岛屿4.下列人类的行为中,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镜减的是()。

①大量捕猎动物②随意排放污水③拒食野生动物④修建动物通道⑤退耕还林⑥过度开荒导致水土流失A.①②⑤B.①②⑥C.③④⑤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天眼"的建造过程很重要,但选址过程不重要B.桥梁等工程建造完成后需要验收,验收合格才能交付使用C.工程是将自然科学的原理应用到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去而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6.下列动物中,()被誉为我国的国宝。

A.大熊猫B.小熊猫C丹顶鹤7.根据个人“发际”、“单、双眼皮”“有无耳垂”和“卷、直发”四组性状进行组合.可以有()不同的组合。

A.16种B.6种C.8种8. 从楼体结构分类,“鸟巢”属于()。

A.砖泥结构B.钢混框架结构C.钢结构9.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一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分别是下列哪种现象的描述()。

A.遗传现象和变异现象B.变异现象和遗传现象C.都是变异现象10.铁塔不易倒的秘密是()。

A.上轻下重B.开放的框架结构C.以上都是11.制作生物分布图时会遇到许多问题,如果生物太多,图中写不下,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将校园生物进行编号,排列在分布图下面,再将编号标注在图上B.填写一些主要的生物就可以了,不需要将所有的生物填在校园生物分布图中C.可以简写生物的名称,用简写的方式进行填写校园生物分布图12.我与父母的许多性状特征是不相同的,这说明生物具有()现象。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二)[1]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二)[1]1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题(二)一、填空(48分) 1、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 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而 、 和 则依次在越来越晚的地层中才出现。

2、食物链上的生物,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 ,以其它生物为食的叫做 ,分解动物和植物残骸或废物的叫做 。

3、具有开发前景的新能源有: 、 、 、 。

4、 和 是衡量生在发育程度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标。

5、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 ,另一种是 。

6、我们可以利用各种能源发电,如水电站的能源是 ,风力发电站的能源是 , 火电站的能源是 ,核电站的能源是 。

7、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之间会形成 关系和 关系。

8、 提出了生物进化是 的结果,并于1859年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巨著 。

二、判断(20分) 1、魔菇、霉菌和蚯蚓都是食物链中的分解者。

( ) 2、谚语“龙生龙,凤生凤”是对变异现象的描述。

( ) 3、自然界中的能源是有限的,我们需要有节制地使用。

( )4、现在地球上还有奇虾这种生物存在。

( )5、动植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人生活在在人类社会,人的生存可以离开大自然。

( )镇学校 班级姓名考号密封线内答题无效6、“菜→虫”表示虫以菜为食物。

()7、打开电视机,电能就转换成了光能和声能。

()8、人的身体各部位的生长速度是同步的。

( )9、生态瓶里的小鱼繁殖得越多越好。

()10、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各有其适应环境的生存本领。

()三、选择(12分)1、如果草原上的野兔数量太多,人们采用哪种方法最合适()。

A、捕杀野兔B、让它们自生自灭C、适当增加野兔天敌的数量2、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炭B、风能C、太阳能D、水能3、()不是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的新品种。

A、无籽西瓜B、廋肉型猪C、太空椒D、四叶草4、企鹅主要生活在()。

A、树林B、沙漠C、南极D、海洋5、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的植物是()。

2014年盘江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卷(科学卷二)

2014年盘江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卷(科学卷二)

2014年盘江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卷(科学卷二)学生姓名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2、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甜,这是发生变化3、我们能够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正是因为地球在朝着方向自转。

4、水受热时体积,受冷时体积,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

5、晴朗的夜空中,我们可以看到的大熊座上的七颗亮星叫,小熊座有颗著名的星星。

6、太阳系是以为中心,有八大行星、矮行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7、如果在食物上滴上碘酒,食物变成蓝紫色,说明该食物中含有较多的;如果拿食物在白纸上涂抹,白纸变得油腻、更透明,说明该食物中含有较多的。

8、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发生变化的现象叫。

9、除了热传导之外,热的传递方式还有和。

10、动、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是阳光、、和适宜的温度等。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4分)1、在月相变化中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

…………………………………………()2、精米的营养比糙米高。

…………………………………………………………()3、传染流行是微生物的作用,因而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4、电视、电脑画面是由红、黄、蓝三色点状组成的。

…………………………()5、有些物体混合后就没有办法将它们分离了。

…………………………………()6、小苏打和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火柴熄来。

………………………()7、水烧开后冒的“白气”是水蒸气。

……………………………………………()8、食盐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晶体,米饭外形也有规则,也是晶体。

…………()9、给铁的表面进行油漆,可以有效的减缓铁生锈的速度。

……………………()10、把整个洋葱直接放在显微镜下,便于观察洋葱各个部分的微细结构。

……()11、只要有气体生成的变化就都是化学变化。

……………………………………()12、填埋场在填满垃圾后,可以在上面建公园、种庄稼。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能观察到的范围就( )。

2013年上期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李兴邦

2013年上期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李兴邦

李兴邦弟1页/(共2页) 弟2页/(共2页)2013年上期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辛勤的努力和智慧的汗水把知识之果浇灌,采集,把它送给最爱你的爸爸妈妈,好吗?我相信你能行!一、填空 321、当水质下降到 标准以下,水中所含有害物质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不能作为引用水。

2、水的污染有两种:一种是 ,另外一种是 。

3、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 污染、 污染和 污染三大类。

4、水污染主要是 造成的。

5、水污染可能来自 、 、 也有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

6、水污染的考察方法有 、 、 、 等。

7、人们常用 、 、 等方法来净化水。

8、现在我国正面临着 、 、 、 等环境问题。

9、 月 日是植树节, 月 日是世界环保日, 月 日是世界水日。

10、清洁剂的威力实验说明颜色变化越大的,水污染程度就 ,清洁剂的威力 。

11、植物的致命"杀手"是 , 使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地球第一道保护防线遭到破坏是 引起的。

二、判断题(12分)1、水没有发臭就说明没有受到污染。

( )2、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水资源特别丰富,不必珍惜。

( )3、水有自净功能,弄脏后过一段时间自然会好的,所以即使水被污染了,也不用紧张。

( ) 5、我国制定的《水资源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把水分为六类。

( )6、地球上的水污染主要是人类在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向水体排放了大量有害物质引起的。

( )7、防治污染是大人们的事情,我们现在还小,不用操心这些事。

( ) 8、消毒液是杀菌的,不会污染水资源。

( ) 9、为了把衣服洗干净,我们该多用一些洗衣粉。

( ) 10、沐浴露和香皂不含磷,不会对水造成污染。

( ) 11、自来水烧开沉淀后饮用更卫生。

( ) 12、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 ) 三、简答题(56分)1、想一想,当水被污染后会对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102、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水污染的原因有哪些?103、污水处理技术124、请写出水净化的步骤?105、请认真写出关于保护本地水资源的建议!86、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灾难加剧。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检测题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检测题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检测题一、填空题:(每个空格2分,共20分):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整个世界都是由()构成的。

2、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还会发生(),只是有的快,有的慢。

3、物质有变化可以分为()和(),它们的区别在于有没有()。

4、物质的化学变化往往会伴随改变颜色、()、()、()等现象的产生。

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20分)1、像易拉罐压扁、木头碎裂、玻璃碎裂、折纸这样的变化等是()。

A、形态发生了改变B、产生新的物质C、没有什么变化2、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是()。

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铁钉在有腐蚀的情况下容易生锈,()不能防止和减缓铁生锈。

A、刷油漆B、抹油C、放入盐水中。

4、在米饭或淀粉上滴上碘酒会出现()。

A、黑色B、紫红色C、蓝色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6、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是切断铁和()的接触,以防生锈。

A、水B、空气C、细菌7、把铁钉的一部分浸人硫酸铜溶液中,我们会看到铁钉变()。

A、红色B、蓝色C、没有变化8、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玻璃杯中,木条会()。

A、没有什么变化B、会熄灭C、燃烧的更旺9、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含量的增加。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10、长时间地咀嚼米饭的时候感觉到米饭有甜味,这是()。

A、口腔中含有糖B、米饭中淀粉在咀嚼中发生了变化C、米饭本来就是甜的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2分,共20分)1、蜡烛燃烧时形态上发生了改变,慢慢变短了,这是一种物理变化。

()2、做泥塑或面塑属于是仅仅形态发生了变化。

()3、我们在吃米饭时,一开始就就尝到了甜味。

()4、铁生锈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粤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质量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粤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质量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11.我们生活中所用到的电,是由发电站里的发电机将各种形式的( )转换而来的。水力发电站利用水流推动( )转动,水流具有的能量经过一番转换后变成了( )。
12.电磁起重机是( )钢铁物品的机器。接通电源时,电磁起重机的吸盘能把铁钢物品牢牢( )。当运到指定地点时,断开电源,钢铁物品就会被( )。
13.能量无处不在。像U形管里滚动的( )、移动的( )、转动的( )等运动着的物体,都具有( )。
A.2003 B.2008 C.2013
【答案】A
【解析】
【详解】中国第一列磁悬浮列车于2003年在上海诞生,其速度可达每小时400千米左右。故答案为A。
二、填空题(25分)
9.影响( )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很多,如( )、( )等。如果要确定电池个数对( )大小是否有影响,我们可以选择( )作为变量进行研究。
B. 水能发电机是将水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C. 太阳能发电站是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D. 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3.( )就是利用风能来工作的装置。
A 汽车B. 风车C. 电动车
4.电动玩具能运转,是因为电动机提供了动力。电动机的转动,是因为( )在起作用。
A. 电磁铁B. 电动机C. 磁铁
27.在观察水果电池能否让小灯泡发光的实验中,为了使小灯泡的亮度明显一些,你可以怎样做?
2021年粤教版小学科学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质量检测卷
一、选择题(24分)
1.下列哪种不是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 )。
A.电源接入的正负极B.电池的个数C.线圈的匝数D.铁钉的粗细
【答案】A
【解析】
【详解】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性弱;圈数多,磁性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性弱;电池多,则磁性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还与导线的粗细、铁芯的粗细等因素有一定关系。电源接入的正负极影响电磁铁磁极的变化。

精品解析: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质量检测卷(二)(解析版)

精品解析: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质量检测卷(二)(解析版)
【解析】
【详解】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等。
34.写一写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
【答案】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③上片;④调焦;⑤观察。
【解析】
【分析】
【详解】1.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2.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3.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4.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2~3厘米。将想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5.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6.从目镜往下看,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地抬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调整光线使你能尽可能地看清标本;7.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
【答案】倒像
12.( )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答案】显微镜
13.我知道的微生物有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1).草履虫;(2).鼓藻;(3).变形虫
【解析】
【分析】
【详解】在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常见的有草履虫、 变形虫、喇叭虫、眼虫、团藻等。
14.( )的发明,让我们看都了微生物、细胞。
30.放大镜放大的倍数越大,我们看到的细节也越多,但是视野会随之变小。( )
【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放大镜的镜片是中央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具有放大的功能。放大镜能放大的倍数和镜片的中央的凸度有关,中央越厚,放大的倍数越大;中央越薄,放大的倍数越小;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大,看到的范围小;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小,看到的范围大,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自主检测卷(二)(含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自主检测卷(二)(含答案)

第二单元自主检测卷(二)卷六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含答案)(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30分)1.在水稻田里有一种杂草叫稗子,又叫稗草,它的外形和水稻非常相似,但稗子的生长和发育比水稻快得多。

下列观点相对科学的是()。

A.稗子也会开花结果,可以和水稻混种,最后一起收割B.稗子严重影响水稻生长,要将其完全灭绝,以提高水稻产量C.我们可以将稗子中强盛的关键基因引入水稻中,以提高水稻的生命力2.科学家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研究。

下面几组分类正确的是()。

A.不开花植物和无种子植物B.开花植物和常绿植物C.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3.小明将蝙蝠、猫、鱼归为一类,将蝴蝶河蚌、蚯蚓归为另一类。

他分类的标准是()。

A.有无脊柱B.会不会飞C.个体的大小4.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世界上出现了许多新科技,如人工智能、3D打印、人脸识别等。

关于人脸识别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脸识别技术不能识别双胞胎B.人脸识别技术没有指纹识别可靠安全C.人脸识别技术可应用于电子身份证系统5.下列性状属于相貌特征的是()。

A.高矮B.胖瘦C.脸型6.植物后代和亲代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

A.变异B.遗传C.适应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鲸属于哺乳类动物B.蝙蝠会飞,属于鸟类C.鲤鱼和蝗虫都是脊椎动物8.“鼋(yuán)”(如图)是我国的珍稀物种之一。

下列动物与“鼋”属于同一类的是()。

A.鱼B.螃蟹C.蛇9.基因使子女和父母在体态、相貌、气质和音色等方面()。

A.毫无关系B.一模一样C.具有相似性10.下列植物属于草质茎的是()。

A.蒲公英B.杨树C.油松11.将每个人的下颌中央有无沟、有无耳垂以及单双眼皮这些特征进行组合,不同的组合数有()。

A.8种B.6种C.4种12.下列动物中,属于昆虫类的是()。

A.虾B.蜻蜓C.蜘蛛13.世界上灭绝速度“最快”的生物,从被发现到灭绝,仅仅27年,它是斯特拉大海牛,身躯庞大,体长达7~8米,重达3~4吨,终身生活在水中,吃食水生植物海藻,生宝宝,并用乳汁哺育下一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下册检测题(二)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20分)
1、是地球唯一的卫星。

2、月球表面高低起伏。

我们看到的月球表面比较明亮的地方是,比较阴暗的地方是。

3、月球平均距离地球万千米,直径千米,体积相当于地球的1/49。

4、月球表面的引力比地球,相当于地球表面引力的。

5、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分。

昼夜温差,白天最高温度可达℃,夜间最低温度可降到℃。

二、判断。

(10分)
1、月球明亮和黑暗部分是不断变化的,是没有规律的。

()
2、当地球处在太阳和月球之间时,我们看到的月相是新月。

()
3、几个人登上月球,月球还比较安静,如果去的人多了,就会在
月球上形成噪音。

()
4、月相的变化是在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形成的。

()
5、月球一天的时间比地球一天的时间长。

()
三、选择。

(12分)
1、两次月圆之间大约相隔()天。

①7天②15天③30天④365天
2、()发明了望远镜。

①伽利略②张衡③达尔文
3、当月球处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看到月球是()样的。

①满月②新月③残月
四、连线。

(18分)
将下列看月相的日期与相应的月相连接起来。

农历初一上弦月
农历初二、三满月
农历初七、八下弦月
农历十五前后新月
农历二十二左右娥眉月
农历二十七、二十八残月
五、简答题。

(40分)
1.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月球明亮部分的方向有什么变化?
2.地球上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生存下来需要什么条件?月球上是否有生物生存需要的条件?
3.同样的重物在地球上和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一样的吗?如果不一样,那么它在月球上和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有什么区别?
4.同一天晚上,我们看到的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一样的吗?同一天晚上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5.月相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