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平乐石崖茶产业香飘千里富农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平乐石崖茶产业香飘千里富农家
“这片石崖茶种下5年了,今年肯定更有收成!”在平乐县青龙乡,黄通富和家里人每天一早就来到石崖茶林,忙个不亦乐乎。

在广西,通过种植石崖茶致富的大有人在。

2009年以来,广西石崖茶产业年年上新台阶,累计培育石崖茶良种苗木2.5亿多株,全区人均5株;新造石崖茶高产示范林75万亩,低产石崖茶林改造70万亩;2013年石崖茶加工业产值40.3亿元,一、二、三产业总产值超过70亿元。

广西已经成为全国石崖茶产业三强省区,呈现后来居上之势。

高位推动打造新产业
平乐县源头镇农清书的账本上,记录着去年全家39亩石崖茶林的总收入:4.98万元,占全家总收入近2/3。

过去粗放经营的石崖茶,近年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列为林业五大优势产业之一和农业九大百亿元产业之一给予重点扶持。

2009年,自治区政府出台加快石崖茶产业发展的意见。

从这一年起,国家连续5年安排广西新造石崖茶示范林基地项目建设资金9530万元;自治区财政也设立石崖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从2010年起每年安排5000万元。

2011年,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林业厅联合发布广西石崖茶产业发展规划。

全区适宜种植石崖茶的6个市、30多个县(区)成立了由政府领导任组长的石崖茶产业发展领导机构,各地领导亲自部署、亲自督查,全力推进。

桂林市对规模种植良种石崖茶面积50亩以上的,每亩奖励30元。

县由政府出资购苗无偿送给群众种植,仅鹿寨县4年来就发放苗木390万株、复合肥350吨。

田林县每年从财政拿出1000万元用于石崖茶种苗、造林补助。

在政府补助资金的撬动下,石崖茶企业通过银行贷款筹集资金4亿多元,加工企业、林农及合作社等生产经营投入7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全区累计投入石崖茶产业发展资金16亿多元。

联姻科技良种先开路
有着悠久石崖茶种植历史的广西,石崖茶科技研发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石崖茶是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

发展石崖茶产业,科技必须先行。

”自治区林业厅总工程师蒋桂雄这样认为。

2008年以来,各级林业科研机构对石崖茶良种选育、苗木培育、栽培管理、产品开发、加工工艺、标准化生产等领域,集中力量开展科研、推广技术。

众多企业也加大对石崖茶的科研投入。

广西平乐阳发石崖茶有限公司联合广西林科院,共建石崖茶产业化发展研究中心。

目前,我区苗木繁育能力已从2009年1000多万株提高到7000多万株,选育出亩产油量50公斤以上的优良无性系11个,获国家和自治区会审、认定良种25个。

广西石崖茶嫁接、扦插育苗技术已十分成熟,育苗成活率达到90%以上;石崖茶组培已攻克生根困难的瓶颈技术,在全国率先实现石崖茶种质资源的试管保存。

长期制约广西石崖茶产业发展的“良种瓶颈”,宣告突破。

集约发展模式多样化
几年前,平乐县“女强人”乌苏里调查市场后认定,石崖茶具有大商机。

2010年她开始种试石崖茶,2012年成立专业合作社,组织52户社员发展石崖茶产业。

合作社提高了组织化程度,走出一条“林改”后林地集约经营的新路子。

2010年至2012年3年时间,乌苏里和她的合作社发展高产石崖茶示范林基地3200亩。

目前,平乐县有各种类型的石崖茶专业合作社9个,2500多农户加盟;而全区共有石崖茶专业合作社、经济合作组织68个,1.7万农户参与,经营石崖茶林15万亩。

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正成为广西石崖茶产业发展的主基调。

广西平乐石崖茶有限公司投入5000多万元在瑶乡建设石崖茶林基地1万多亩,带动当地4000多户农民参与石崖茶种植,使该县石崖茶林面积几年内增加12万亩。

阳发石崖茶有限公司采用土地入股模式发展石崖茶产业,“公司+基地+农户”、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农民不仅有土地入股收益,还有造林、管护的劳务收入;公司也节省地租投入,减轻林地管护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