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二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八年级(上)第二次
质检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西临太平洋
B.领土最南端在曾母暗沙,最北端在帕米尔高原
C.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
D.从经度看,我国全部属于东经度;从纬度看,全部属于低纬度
2.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即人口密度线)()
A.漠河﹣腾冲B.黑河﹣腾冲C.哈尔滨﹣昆明 D.辽河﹣腾冲
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诗中说明我国大多数河流是自西向东流入大海.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气候类型多样,降水总量丰富
B.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小
C.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类型单一
D.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4.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主要反映了我国气候的哪一特征()
A.夏季普遍高温 B.季风气候显著
C.冬季南北温差大D.雨热同期
5.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读图: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①和②,它们分别是()
A.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B.东北季风和东
C.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D.西北季风和西南季风
6.目前,我国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该工程实施后对长江和黄河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径流量减少B.泥沙含量减少
C.水能蕴藏量增加D.流域面积增大
7.下列为长江上游与黄河中上游河段共同特点的是()
A.有凌汛现象B.有结冰期 C.含沙量小 D.水能资源丰富
8.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避震减灾的方法,你认为最不安全的做法是()
A.在家中(楼房),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
B.在教室,应躲在坚固课桌下,抓紧桌角
C.在野外,躲在山脚、陡崖下,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山下方向跑
D.躲避时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
9.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也大 B.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C.总量贫乏,但人均占有量大 D.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不足
10.读漫画,回答:该图所揭示的问题是()
A.乱砍滥伐 B.草地资源普遍超载
C.草场污染 D.浪费资源
11.下列叙述符合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情况的是()
A.北方水土资源丰富 B.南方耕地少,水资源少
C.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D.南方水土资源丰富
12.如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读图:.图中表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3.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科技园区是()
A.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B.武汉东湖科技园区
C.上海科技园区 D.苏州科技园区
14.下列诗句中,形象地反映我国北方地区景观的是()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5.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阅读黄土高原位置图,回答: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B.植被遭到人为破坏
C.黄土土质疏松 D.降水集中,多暴雨
二、非选择题
16.读中国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A ;
(2)邻国K为(国家名称);
(3)R为海峡.
(4)图中①、②、③表示黄河的上、中、下游河段,其
中形成“地上河”的是河段(填数字).
(5)M处主要的糖料作物是.
17.读“我国地理分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南北两大地区的分界线是(山脉)﹣淮河.
(2)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复杂多样,.
(3)在A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4)在B地区,农业上以(水田、旱地)为主.
(5)C、D两地中,夏季平均气温较低的是地.
18.寒假中,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乘火车从哈尔滨到大连旅游并实地考察,读图回答问题:(1)该兴趣小组实地考察经过的铁路线是线.
(2)鞍山位于工业基地,这里矿丰富,适宜发展等工业.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八年级(上)第二次质检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西临太平洋
B.领土最南端在曾母暗沙,最北端在帕米尔高原
C.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
D.从经度看,我国全部属于东经度;从纬度看,全部属于低纬度
【考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分析】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
【解答】解: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我国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地理位置,学生应结合地图牢记我国的位置,属于基础题.
2.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即人口密度线)()
A.漠河﹣腾冲B.黑河﹣腾冲C.哈尔滨﹣昆明 D.辽河﹣腾冲
【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分析】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
【解答】解: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以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稀疏.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对照地图,便于记忆.
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诗中说明我国大多数河流是自西向东流入大海.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气候类型多样,降水总量丰富
B.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小
C.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类型单一
D.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考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
【解答】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造成我国大多数河流是自西向东流入大海.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势特点,读图解答即可.
4.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主要反映了我国气候的哪一特征()
A.夏季普遍高温 B.季风气候显著
C.冬季南北温差大D.雨热同期
【考点】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
【分析】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解答】解: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主要反映了我国气候南北气候差异大的特点.
故选:C.
【点评】考查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
5.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读图: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①和②,它们分别是()
A.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B.东北季风和东
C.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D.西北季风和西南季风
【考点】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专题】示意图.
【分析】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包括来自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来自于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其特点是温暖湿润;我们把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区称为季风区.
【解答】解:读图可得,①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②是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都属于夏季风.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夏季风,读图解答即可.
6.目前,我国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该工程实施后对长江和黄河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径流量减少B.泥沙含量减少
C.水能蕴藏量增加D.流域面积增大
【考点】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对比.
【分析】我国目前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大大改善了长江、黄河沿岸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做好水土保护工作,使黄河、长江河流含沙量大为减少.
【解答】解: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所以目前我国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该工程实施后对长江和黄河可能产生的影响泥沙含量减少.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天然林保护工程的作用,理解解答即可.
7.下列为长江上游与黄河中上游河段共同特点的是()
A.有凌汛现象B.有结冰期 C.含沙量小 D.水能资源丰富
【考点】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对比.
【分析】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
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解答】解:长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黄河上游特别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地形险峻,山势陡峭,峡谷绵延,水流湍急,总落差1 300多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根据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长江、黄河的水文特点,要理解记忆.
8.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避震减灾的方法,你认为最不安全的做法是()
A.在家中(楼房),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
B.在教室,应躲在坚固课桌下,抓紧桌角
C.在野外,躲在山脚、陡崖下,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山下方向跑
D.躲避时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
【考点】各类地形对经济和生活的主要影响.
【分析】在楼上的教室上课或家中(楼房),当发生地震,不要惊慌,要就近采取防护措施,如就近躲在课桌、床的下面,以及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避震,并用柔软衣物护住头部.待主震过后,赶快跑到开阔的地方,要远离河滩、远离高大建筑物、远离高压线等.
【解答】解:在楼上的教室上课时发生地震,不要惊慌,要就近躲在课桌下面,并用书包护住头部,千万不要恐惧,更不能从窗户跳下,待地震结束赶快跑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山脚、陡崖,遇到山崩、滑坡时,向山崩、滑坡、泥石流物质流向垂直的方向跑,尽可能选择相对平坦的路线.地震中不应乘车逃命,远离交通工具.发生地震时应远离建筑物、危险品,就近采取防护措施,更不能躲进防空洞.
故选:C.
【点评】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平时要掌握防震措施,千万不要惊慌.
9.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也大 B.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C.总量贫乏,但人均占有量大 D.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不足
【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分析】熟记我国的自然资源国情是解题关键.
【解答】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故选:B.
【点评】考查了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属于基础题.
10.读漫画,回答:该图所揭示的问题是()
A.乱砍滥伐 B.草地资源普遍超载
C.草场污染 D.浪费资源
【考点】草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自然资源.
【分析】由于长期以来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再加上管理不善,造成1/3
的草地不同程度的退化,使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
【解答】解:从漫画中发现,羊多草少,小草发出哀求,反映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是草场超载.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草地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有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依法管理等.
11.下列叙述符合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情况的是()
A.北方水土资源丰富 B.南方耕地少,水资源少
C.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D.南方水土资源丰富
【考点】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
【分析】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状况是: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解答】解: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状况是: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状况,牢记即可.
12.如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读图:.图中表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考点】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
【分析】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及特点是:沪宁杭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我国四大工业基地都分布在沿海地区.
【解答】解:读图可得,①是辽中南工业基地,②是京津唐工业基地,③是沪宁杭工业基地,④是珠江三角洲,其中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工业基地的分布及特点,读图解答即可.
13.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科技园区是()
A.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B.武汉东湖科技园区
C.上海科技园区 D.苏州科技园区
【考点】首都北京的地理概况.
【分析】北京的教育、科学和文化发达,这里不仅集中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众多科学研究机构,而且荟萃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百余所高等院校,所以北京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解答】解: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我国第一家高科技园区.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京的地理概况.说出北京的城市职能.
14.下列诗句中,形象地反映我国北方地区景观的是()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考点】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分析】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里环境上有明显差异.
【解答】解: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根据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从知识和实践上,课内和课外上对学生进行了考查.
15.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阅读黄土高原位置图,回答: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B.植被遭到人为破坏
C.黄土土质疏松 D.降水集中,多暴雨
【考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有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等.【解答】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②黄土土质疏松;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和过度砍伐,造成植被的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③开矿.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要认真分析.
二、非选择题
16.读中国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A 大兴安岭;
(2)邻国K为俄罗斯(国家名称);
(3)R为台湾海峡.
(4)图中①、②、③表示黄河的上、中、下游河段,其
中形成“地上河”的是③河段(填数字).
(5)M处主要的糖料作物是甘蔗.
【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
【专题】分布图;中国的地形与地势.
【分析】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
【解答】解:从图中位置得知,A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K是我国的陆上邻国俄罗斯,R是台湾海峡,台湾岛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从图中看出,①是黄河上游,②是黄河中游,③是黄河下游,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M处位于我国南方地区,该区域的糖料作物是甘蔗.
故答案为:(1)大兴安岭;(2)俄罗斯;(3)台湾;(4)③;(5)甘蔗.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山脉、邻国、等内容,结合相关地图解答即可.
17.读“我国地理分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南北两大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山脉)﹣淮河.
(2)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3)在A地区,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4)在B地区,农业上以水田(水田、旱地)为主.
(5)C、D两地中,夏季平均气温较低的是 C 地.
【考点】我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分界线.
【专题】分布图;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1)秦岭与淮河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2)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由于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伸入亚洲内陆,因此中国的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3)A黄土高原地表光秃裸露、植被稀少,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夏季暴雨,泥沙俱下,水土流失尤为严重.该区人口压力大,过度开垦耕地,过度放牧以及本区的煤矿开采对地表植被和土壤的破坏严重,加剧水土流失.(4)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B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5)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C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高寒的气候特点,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故答案为:(1)秦岭;(2)季风气候显著;(3)水土流失;(4)水田;(5)C.
【点评】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概况,要理解记忆.
18.寒假中,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乘火车从哈尔滨到大连旅游并实地考察,读图回答问题:(1)该兴趣小组实地考察经过的铁路线是哈大线.
(2)鞍山位于辽中南工业基地,这里铁矿丰富,适宜发展钢铁、机械等工业.
【考点】重要的铁路干线、高铁.
【分析】哈大线是从哈尔滨到大连的铁路干线.
东北地区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和便利的铁路运输为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钢铁工业提供有利条件,辽中南工业基地以重工业为主.
【解答】解:读图可知,(1)该兴趣小组从哈尔滨到大连旅游并实地考察经过的铁路线是哈大线.
(2)鞍山位于辽中南工业基地,这里铁矿资源丰富,适宜发展钢铁、机械等重工业.
故答案为:
(1)哈大;
(2)辽中南;铁;钢铁、机械.
【点评】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相关知识点,熟记课本知识点读图后解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