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分子链柔性的因素单元电子教材(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成型加工基础》单元教学内容
任务3 影响高分子链柔性的因素
一、主链结构的影响
主链结构对高分子链的柔性起决定性作用。
如果主链全部由单键组成,由于链上每个键都能够内旋转,所以柔性很大。
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
但是,不同的单键因键长、键角不同,旋转时的内阻不同,所以柔性不同。
一般,键角越大、键长越长,内旋转的阻力小,柔性大。
如图为高分子链中常见的键角,如表中列出了一些键长与键能数据。
高分子链中常见的键角
例如,聚乙烯中C-C键的键长为0.154nm,C-C键与C-C键间夹角为109.5︒;而聚二甲基硅氧烷中Si-O键的键长为0.164nm,Si-O-Si间夹角为142︒,故后者的柔性远大于前者。
主链中含有孤立双键时,键角从109.5︒变到122︒;如果含有孤立三键,键角变成180︒。
键角的张大使内旋转容易,柔性较大,如聚丁二烯。
主链中含有共轭双键时,因其电子云相互交盖形成大π键,没有轴对称性,分子不能内旋转,分子呈现刚性,耐热性能优良,但脆性也大。
如聚乙炔、聚苯等。
~CH=CH-CH=CH-CH=CH~聚乙炔
聚对苯撑
主链中含有苯环结构时,因苯环不能内旋转,所以这类高分子的柔性下降,刚性增加,耐高温性能优良,如聚碳酸酯、聚砜、聚苯醚等。
纤维素类分子中能形成氢键,所以链柔性差、刚性强;而蛋白质分子采取螺旋形构象,
螺圈之间以氢键相连,所以刚性更强。
常见高分子主链的柔性规律如下:
二、取代基的影响
取代基的极性、数量、体积和位置对高分子链的柔性均有影响。
取代基极性越小,分子间作用力也越小,势垒越小,分子容易内旋,因此分子链柔性好。
如聚乙烯、聚丙烯、聚异丁烯等。
取代基极性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内旋阻力也越大,柔性越差。
如聚氯乙烯、聚丙烯腈等。
取代基的数量少,则在链上的间隔距离较远,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也越小,势垒越小,空间位阻也小,内旋转比较容易,柔性较好。
如聚氯丁二烯的柔性好于聚氯乙烯的柔性。
取代基的体积大,位阻大,不易内旋,柔性小。
如聚苯乙烯分子中苯基的极性虽小,但因其体积大,位阻大,所以内旋势垒大,不容易内旋。
故聚苯乙烯大分子链的刚性较大。
当取代基为长链脂肪烃时,由于支链本身也能内旋,同时支链增加了大分子间的距离,使分子间的吸引力减小,从而使高聚物柔性增加。
如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的柔性大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取代基的位置对分子链的柔性也有一定影响,同一碳原子上连有两个不相同的取代基时,因对称性不好,难于内旋,分子链的柔性降低。
同一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相同的取代基时,因对称性好,易于内旋,分子链的柔性增加。
如聚偏二氯乙烯的柔性大于聚氯乙烯的柔性。
三、支化、交联的影响
若支链很长,阻碍链的内旋转起主导作用时,柔性下降。
对于交联结构,当交联程度不大时,交联点的距离大于链段的长度则保持柔性。
交联程度较高时,交联点的距离小于链段的长度,则无柔性。
如硫化橡胶,当含硫2%~3%时,对链的柔顺性影响不大;如含硫达到30%以上时,则大大降低链的柔顺性,变成了硬橡胶了。
四、外界因素的影响
(1)温度
温度升高,热运动能量大,内旋自由,构象多,柔性大。
例如聚乙烯,室温下柔顺性差,聚合物作为塑料使用,但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也呈现一定的柔性。
又如顺式1,4-聚丁二烯,室温下柔顺性好,可作为橡胶使用,但是冷却到-70~120℃,就变得硬而脆了。
(2)外力
当外力作用速度缓慢时,柔性容易显示;外力作用速度快,高分子链来不及内旋转改变构象,柔性无法显示出来,所以显得僵硬。